从严治党的意义

来源:飞鸿范文帮 2.98W

只有通过全面从严治党才能使我们党坚强起来,才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进程中发挥领导核心作用。全面从严治党具有全局性、根本性,必将成为党的建设新常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的3篇从严治党的意义范文,欢迎大家阅读。

从严治党的意义

从严治党的意义范文一

一、 从战略布局高度领会全面从严治党的新要求

(一)以来新一届党中央逐步了形成了“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

20xx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明确提出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并在其他多个场合对如何全面从严治党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 全面从严治党,包含着丰富的内容,同时又与同志为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战略布局紧密联系在一起,是这个总的战略布局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学习贯彻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首先要把它放到以来提出的战略布局中来认识和把握。

那么这个战略布局是什么?以来,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战略布局已经逐步提出并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我们的面前,用的话来概括,就是“四个全面”,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

这“四个全面”每一个都有一个逐步提出、日益明晰的过程。其中的全面从严治党,改革开放以来,小平同志一再提出“党要管党、从严治党”。1994年十四届四中全会提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20xx年xx大和20xx年xx大都提出了党的建设的基本格局(也有叫战略格局)。20xx年xx届四中全会提出,要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20xx年要求,要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并再次强调要从严治党。20xx年10月,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总结大会上,进一步提出了全面推进从严治党的要求,并对全面推进从严治党进行了部署,现在又直接使用了全面从严治党的表述。

在逐个强调每一个全面的基础上,20xx年以来从治国理政大思路的高度进一步对“四个全面”进行重要整合,明确提出了“四个全面”的概念,使“四个全面”成为一个相互关联的有机整体。从现在公布的材料来看,在起草xx届四中全会《决定》的过程中,中央对于文件的一个重要考虑,就是要体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三个全面”的逻辑联系。所以,后来在好几个场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包括在听取民主党派意见的时候,在xx届四中全会上,对《决定》做说明的时候,还有11月份到福建考察调研的时候,都列举了这样“三个全面”。

进一步到12月份在江苏考察调研的时候,在“三个全面”后面又增加了一个“全面从严治党”,要求“协调推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这是在公开的报道中,第一次把“四个全面”并提,由此“三个全面”就进一步上升成了“四个全面”。 这“四个全面”意味着什么,怎么来定位?

20xx年2月2日,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做了一个迄今最为明确的说明和界定。他指出,党的以来,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形成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布局。明确肯定“四个全面”就是战略布局,而且是第一次亲自用“战略布局”这个词来概括以来党中央治国理政的总体框架,可见这“四个全面”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二)“四个全面”体现了以同志为的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 “四个全面”的提出进一步展示以同志为的党中央以来治国理政的基本思路。历史经验告诉我们,治国理政需要大视野、大思路、大战略。尤其在某些重要的历史节点上,有没有一个科学的治国理政的大思路,至关紧要。思路错了,就会把国家领错方向;思路有毛病,也会产生很多消极影响。而思路正确,就能够把国家引向兴旺发达的未来。比如,当年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起的就是这样的作用。1992年春,小平同志发表南方谈话,也是在关键时刻把国家领向正确方向的关键抉择。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但也遇到很多新的问题和挑战。十字路口,各种思潮纷纭复杂,归结起来实际上就是一个根本问题——中国向何处去?从到现在,两年多一点的时间,已经发表了大量重要讲话,这些讲话大多具有开局的性质,实际是从不同角度回答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如何执政、如何治国、如何引领国家走向未来的问题。

这些讲话逐步展示了对于治国理政的谋划、思路、理念和蓝图。这些讲话具有个人独特的风格和特征,逐步展示和规定了以来中国社会发展的路径,已经使党和国家发生了很大变化,也在国际上产生了巨大影响。在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的基础上,进一步提炼出“四个全面”,并且亲自将其定位为“战略布局”,这充分说明“四个全面”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由于“四个全面”涵盖的内容比较广泛,而四个方面的主题也非常集中和鲜明。作为同志为的党中央至以来最新确定的战略布局,“四个全面”更加清晰和集中地展现出了对于治国理政的谋划、思路、理念和蓝图,也为推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迈上新台阶开创新局面,提供了顶层设计和战略导引,对于指导党和国家的全部工作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各级领导干部都在不同的岗位和层面上参与治国理政。在政治上和组织上,必须服从党中央的统一领导,按照中央统一部署履行好自己的职责,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因此对于提出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必须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并贯彻到各项工作中。在学习的过程当中,我们还需要进一步深化研究,“四个全面”刚刚提炼形成一个整体,所以还需要进一步由我们党中央通过各种方式逐步加以探索,也需要我们深入加以研究。比如说“四个全面”与中国梦是什么关系?是将“四个全面”归入到中国梦里面,还是将中国梦归结到“四个全面”里面。还有“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与“五位一体”的建设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总布局是什么关系?两者是从属关系,还是并列关系;是互补关系,还是取代关系,等等。所有这些都需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进一步加以思考和研究。从政治纪律和组织程序上来说,这由党中央和自己决定。从根本上来说,还要由实践的成效来检验,由历史的发展来决定。

(三)充分认识全面从严治党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要地位。

“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具体包含哪些内容,相互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整体上是一种什么样的结构?对此,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研讨班开班式上亲自做了说明。他指出:这个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的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三大战略举措。

的这个说明,清楚地界定了每个“全面”的地位、作用,也从总体上界定了“四个全面”相互之间的逻辑关系。

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来说,这是党的提出的总目标。它包括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人民民主不断扩大,文化软实力显着增强,人民生活水平全面提高,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等一系列要求。主要指标是,到20xx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即两个数字都要翻一番。在此基础上,还要在建党一百周年时建成现代化国家。过去还有一个“基本”,叫“基本实现”。现在“基本”两个字已经去掉了,就是实现,这样要求就更高了。进一步,就是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样三个连贯递进的目标,构成了非常豪迈的中国梦。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向这样的目标前进。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如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任务十分艰巨,需要我们做出更大的努力。

从全面深化改革来说,规定的到20xx年的目标,同时包含发展目标和改革目标两个方面,报告的小标题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从逻辑关系上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不失时机深化重要领域改革。明确指出:“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不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就很难实现。

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来说,指出,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贯彻落实中共和xx届三中全会精神的重要内容,是顺利完成各项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保证。

从全面从严治党来说,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首先,党的地位和挑战决定了必须全面从严治党。从历史的全局的世界的角度指出,我们党长期执政,党的形象和威望、党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直接关系党的命运。在当前情况之下,又面临着一系列重要的考验。因此,我们就越要增强忧患意识,越要从严治党,使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其次,其他“三个全面”都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因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也在党。

全面深化改革离不开全面从严治党。因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如何推进这样改革,需要缜密的思维和科学的领导。在上世纪80年代的时候,我写了一本书叫《社会主义改革史》,当时我提炼出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三大规律。第一个规律是自觉有序性规律。社会主义国家改革之所以发展起来,首先是政党认识到需要改革,这是自觉;然后是有序推进,如果无序了,就可能出乱子,会造成麻烦。第二个规律是整体性协同规律。各个方面的改革必须当成一个整体,相互之间协同逐步向前推进,如果搞乱了也不行。还有一个规律,叫周期性发展规律。这个就更复杂了,更麻烦了。从这些规律以及我们的经验来看,推进改革,就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同时改善党的领导,提高党领导改革的科学化水平。

全面依法治国当然也必须由党来领导。这个方面,已经多次阐述相互之间的关系。从实际的工作当中,我们也可以看到,比如说法院要独立行使审判权,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有一些案件是非常复杂的。比如说,金融诈骗案,还有非法集资案,像这类案件的处理,不是法院做出一个判决就万事大吉了,背后要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利益关系,所以需要我们党切实做好背后的深层次的各方面的工作,所以在这个方面确实也离不开党。

第三,全面从严治党也离不开其他“三个全面”。全面从严治党渗透到其他“三个全面”当中,党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只有正确地运用这种权力,才能实施正确的领导。那么党的机体是否健康,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能力是否适应形势和任务的需要,都关系着能不能正确地实施对其他“三个全面”的领导。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需要我们提高领导水平。党领导改革,党的自身建设也必须改革,并且提高党对改革开放的科学化水平。党领导制定宪法和法律,党也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依宪治国、依宪执政,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由此可见,在“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中,全面从严治党占有重要的地位,与其他“三个全面”的战略举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必须相互配合,相互协调,互相渗透,共同推进。

所以,在新形势下,推进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治党治国大思路的高度,全面领会把握“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把全面从严治党放到“四个全面”的布局中来把握,正确处理全面从严治党与其他“三个全面”的关系,坚持与其他“三个全面”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从严治党的意义范文二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思想为指导,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代表全国人民的共同利益,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先锋队和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党的领导和国家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在xx届中央纪委二次会议上提出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加强纪律建设和作风建设,加大反腐倡廉力度,确保党的领导核心地位,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不可否认,近年来一些地方的党群、干群关系出现了一些问题。一些党员干部脱离基层、不接地气、高高在上,不把群众安危疾苦放在心上,导致党群关系出现危机。克服党员干部脱离群众、腐化变质的问题迫在眉睫。党群关系就好比鱼儿和水,历史和人民选择了共产党,这就说明我们党的根基在群众、血脉在群众、力量更在群众。发扬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建立和谐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十分重要。目前我国社会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时期,利益关系日趋复杂,如何建立良好的党群、干群关系是各级党员干部的必修课,也是党的事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保障。所以,我们要坚持从严治党,建立和谐的党群、干群关系。想群众之所想,及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难,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办事效率,接地气、树风气,从根本上杜绝脱离群众,坚决走群众路线,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从古至今反腐都是历朝历代的重点任务,权利的产生以及人们的贪欲是腐败滋生的土壤,所以,有权利以及人存在的地方就有腐败。正确客观的看待腐败问题,只有物质资源得到极大丰富,人民素质得到极大提高,达到无产阶级社会,腐败问题才能得以根治。我国目前正处在社会转型期,新形势下如何控制并打击腐败、解决干部腐化的问题是我党的重要任务。为政清廉才能取信于民,秉公用权才能赢得人心,打铁还需自身硬,坚持从严治党,培养党员干部廉洁自律才能确保党的事业蒸蒸日上。首先,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加强反腐立法,加强权力运用中的制约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杜绝权力滥用。其次,要严格司法,对于党员干部贪腐现象要依法予以严惩,一旦发现绝不手软绝不姑息,发现一个处理一个,向广大人民群众和党员干部表明党反腐的信心与决心。另外,对于廉洁自律的党员干部要予以表彰奖励,并作为干部提拔任用的首选对象,同时树立学习典型,弘扬正气。

古人云:力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事实证明,勤俭是通向成功的阶梯和动力,奢靡则是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勤俭节约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是中国先进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共产党人作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化身, 代表着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继承和发扬好勤俭节约美德是共产党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党中央提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战略决策,事关现代化建设进程和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福祉和根本利益。坚持从严治党,广大党员干部必须要有高度的责任感和宗旨意识,带头抵制铺张浪费、奢靡腐化的不正之风,厉行勤俭节约,提倡资源利用最大化,把勤俭节约的作风贯彻到衣食住行;坚持从严治党,建立反对铺张浪费的长效机制,对于对存在铺张浪费行为的党员干部要严肃查处,严格落实责任追究制度。

新形势下,我们只有坚持从严治党,不断提高治党水平,不断提高党的执政能力,才能更好的应对日益复杂的国内外形势,才能更好的为人民谋福利,才能使党永葆活力,事业蒸蒸日上。

从严治党的意义范文三

王培洲

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也是我们党不断从严治党的历程。党的以来,在新时期我们面对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尤其需要从严治党。在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中不断凸显着从严治党的必要性;从严治党在新时期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也是科学治党的前提;在新时期从严治党的方法论中,制度建设显得越来越重要。

“我们党是靠革命理想和铁的纪律组织起来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纪律严明是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到以为代表的中央领导集体,都始终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是依靠从严治党,严明党的纪律,我们党才在革命和建设中取得辉煌成就。当今中国处于深化改革阶段,正经历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时期,面临着“四大危险”“四大考验”“利益固化藩篱”等“命运性问题”。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担负着团结带领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因此,在改革开放新时期必须坚持从严治党,只有从严治党才能维护党的集中统一、稳固党的执政根基,才能把党的提出的关于党的建设的目标落到实处,才能更好地实现经济社会发展、民族团结进步、国家长治久安。

新时期从严治党的必要性

我们党的发展历程从一定意义上来说就是不断从严治党的过程。中国共产党创建之时,一大就始终严明党的纪律,大会决定“接受党员要特别谨慎,严格审查”。在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进行过多次整风运动,加强对党员的教育,严肃党的纪律,整顿党风、惩治腐败、从严治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面对经济建设中暴露的弊端,邓小平坚决地指出,“这个党该抓了,不抓不行了。”“从严治党”在党的十四大正式提出并写入党章;党的xx大、xx大在党建部分中反复重申党要管党的原则和从严治党的方针;党的xx大将从严治党

贯穿于党的建设的各个方面;党的报告指出:“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任务,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

从严治党是党的建设的根本原则,贯穿党建始终。仔细分析党的历史上着重突出“从严治党”的时间节点便能清晰地发现:在党面对关乎党的命运、国家生死存亡的时期,我们党尤其强调从严治党。我们党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的过程中越是面对危险和难题之时,越是需要加紧对党的治理、提高管党治党水平之时。因此,对当今正处于社会转型期、正在进行全面深化改革的中国来说,从严治党不仅具有历史意义,更有深刻的现实内涵。

之所以强调党的之后“新时期”语境之下从严治党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原因主要有:一是从世情方面来看,随着中国的GDP总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在世界中承担着更多的大国责任,中国已经与世界各国在共同利益基础之上构成“命运共同体”,如何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彰显世界意义,如何使中国道路更加可持续,如何打消“中国威胁论”“黄祸论”等西方偏见,始终要依靠作为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的中国共产党。因此,我们党能否加强纪律、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是面对复杂国际形势作出正确判断的关键。从严治党的世界历史意义在于,我们党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经受住各种风险与困难,完成时代赋予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二是从国情方面来看,虽然我们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方面均取得新进步,迈出了新步伐,但是需要看到的还有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问题;一些领域存在道德失范、诚信缺失现象;社会矛盾明显增多,教育、就业、医疗、住房、生态环境等关系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增多等等。保持既有成就和解决新问题,同样需要我们从严治党。三是从党情来看,我们党执政已逾耳顺之年,除了党所处的社会生态发生了很大变化,党的自身情况也发生很大变化。因此,“如果管党不力、治党不严,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党内突出问题得不到解决,那我们这个党迟早会失去执政资格,不可避免被历史淘汰”。综上所述,党的以来,在新的历史时期中我们党和国家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党必须要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唯有如此,才能使我们在新时期“蹄疾步稳”地进行全面深化改革。

新时期从严治党的重要内涵

党风廉政建设的内在要求。在中国历史上,因统治集团严重腐败而导致政息人亡的例子比比皆是;当今世界上因为执政党腐化堕落,导致脱离群众进而失去政权的例子也不胜枚举。一个清正廉洁的执政党,一定会对形成崇廉敬廉的社会风气产生积极的引导作用;一个勇于对自身的不廉洁行为从严惩治的执政党,也一定会对整个国家的廉政建设产生强大的推动作用。党风廉政建设是我们党的建设的重大任务,党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到关系党和国家生死存亡的高度来认识。我们党清醒地认识到,党在长期执政条件下有权力异化、进而腐化变质的可能性。我们面临的反腐败斗争形势复杂严峻,一些领域腐败现象易发多发。党的以来,中央巡视组发现的问题再次印证了反腐败斗争形势依然严峻复杂的判断。

因此,从严治党的“严”是党风廉政建设的关键。“严”字看似抽象,但是提出的“三严三实”为从严治党语境中的“严”下了精准的定义,即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严以修身就是要“加强党性修养、自觉远离低级趣味、自觉抵制歪风邪气”,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严以修身,才能率先垂范,坚决抵制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严以用权就是有权者严格、科学地使用公权力,坚持公权为民,按规则、按制度行使权力;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权、不以权谋私,真正做到“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严以律己就是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慎独慎微、勤于自省,遵守党纪国法,做到为政清廉”,同时也是做到公私分明、克己奉公的必要条件。由此看来,党风廉政建设作为广大干部群众始终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从严治党不仅仅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供猛药去疴、重典治乱的决心和刮骨疗毒、壮士断腕的勇气,重要的是从严治党内嵌着科学治党、民主治党的治党机制,既是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的国家战略和顶层设计中的基础环节,又是认真执行党规党法,并将其贯穿到改革和发展之中的行动力体现。

科学治党的前提条件。从严治党不仅仅是指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更是作为治党中的科学理念和科学手段。科学治党即党在xx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强调的党的制度科学化,即“推进党的制度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以及“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必须全面推进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和反腐倡廉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从严治党作为统领党的建设的一项基本原则和基本思路,在党进行各个方面的具体建设之时就表现为科学治党。“从历史上看,当科学治党与从严治党契合时,党的建设就能沿着正确轨道前进、党领导的事业就能顺利发展;当二者背离时,党的建设就会成效大减、党的领导就会面临挑战,党的事业就会遭遇曲折。”在新时期尤其需要强调科学治党是因为在进入改革开放深水区之后,我们党面对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多的新问题和新挑战,如何避免掉入中等收入陷阱,如何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如何在纷繁的社会思潮中坚持主流意识形态,如何更好解决民生问题、公平公正问题等,都是需要我们在治党中用科学理念着力解决的问题。科学治党作为治理党的一种机制,渗透着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底线思维的思维方式,这五种思维本质上是一种科学思维,在治理党的过程中化作科学的执行力。

如前文所述,科学治党的重要性在新时期已经得到越来越多的凸显,但是我们需要注意的是,科学治党始终是要在从严治党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没有从严治党的“严”,科学治党的“科学”维度便不能彰显,抑或是科学的效能无法得到最大程度发挥。只有以“严”为前提,管党治党一刻不松懈,严明党的纪律,才能保证中央政令畅通,使党法党规有科学运行的前提条件。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从严治党和科学治党是内在统一的,在相当多的时候,在规定合理的条件下,严格执行某项规定本身就体现着对此规定的科学执行。所以说,新时期下科学治党需要从严治党作保证。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