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计方案格式十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1.37W

设计方案格式 篇1

活动名称:“增强体魄愉悦身心亲子同乐”

设计方案格式十篇

活动时间5月6号

活动地点:维信小广场

活动对象:兴蓉社区育龄妇女和青少年

活动目的:感恩母亲节

活动流程

一:前期

宣传方式:

前期报名:社区居民小组长和信息员负责收集和统计参与活动的青少年人数

二:中期

活动开展:

1、5月6号13:30分,活动工作人员在维信小广场集中,进行活动的会场布置,并对游戏项目进行调试

2、参与活动人员于下午14点准时到达会场,14点半准时开始活动。

3、具体活动内容:1、“我来保护你”踩气球游戏;2、贴鼻子;3、你划我猜;4、筷子传乒乓;5、果盘运水来回跑。(具体游戏内容详见附录1)

注意事项:

1、活动举办之前,要先对游戏进行试运行,看效果。

2、活动开始前,有主持人向参与者介绍活动的顺序及活动的规则。

3、每个活动需要专人进行负责。

4、有专人进行记录时间。

评分标准及奖项设置:

1、每位参与者在规定时间内完成活动项目即能得到自己想要的礼物。(现场由主持人颁发)

2、每位参与者,参与活动即能获得纪念奖。

人员安排:

1、主持人:2名()

2、游戏人员:7名

3、现场机动人员:3名

三:后期

附录1:游戏项目

游戏1:“快乐三足行”

游戏内容及规则:每位参加者在脚上绑上绳子,一起向前跑,最快到达的一组,可以获得礼品

游戏2:贴鼻子

游戏内容及规则:

在黑板或大海报上画个大脸,画上眼睛,嘴巴,让参加者蒙上眼睛转三圈后由此游戏的负责人指导到黑板或海报前试着去找正确的区域贴上鼻子。贴对地方则通关。

游戏3:筷子传乒乓

两人一组,经过比赛,所花时间最少的小组为胜利者,最终胜利的一组每人可获得礼品。

游戏4;果盘运水来回跑

两人一组,经过比赛,所花时间最少的小组为胜利者,最终胜利的一组每人可获得礼品。

附录:活动道具的统计

活动道具:音响1个;话筒2个;绳带:4条;果盘:4个;遮眼布:4条;黑板或海报,粉笔或贴纸;筷子10双,乒乓球20个。

设计方案格式 篇2

一、指导思想

经典文化兼跨德育、智育、美育三大范畴,凝结了前人对于人生、社会和大自然的观察和理解,闪烁着中华民族智慧的光芒。让学生在记忆力最好、心灵最清澈的时候,直面经典,吸取中华文化的精华,使其受益终生。用经典武装孩子们的头脑,成为使他们走向成功的捷径。学校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以“从古到今、由中到外、稳步前进”的十二字方针。

二、经典文化育人活动的背景及意义

1.传承文化。通过诵读活动的开展,使学生感受到民族文化源远流长,儒家思想博大精深,从经典工作中去汲取民族精神源头活水,修复文化传承的断层缺乏,让少年儿童接受实实在在的“中国人”教育。

2.陶冶情操。与圣贤为友,与经典同行,美心善文,佳言懿行。熟读成诵,潜移默化,养育开朗豁达的性情、自信自强的人格、和善诚信的品质。

3. 提高素养。在诵读熟背中增大识字量,扩大阅读量,增加诗文诵量。学生在诵读中增强语感,感受文言精华,奠定语文基础,在记忆的黄金时代,增强经典储备,从而扎下语文水平厚实功底。

4.开发潜能。反复诵读,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记忆力和思维能力,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促进学习态度的端正,求知热情的激发。

5.推进素质教育。读经典、培心灵,汲取营养,开发心智,使学生道德、文化、智能等方面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6.了解人文历史。几千年的文化不是简单几百篇白话文就可以继承的,巨量的前辈智慧,我们需要读他们的原著才能原汁原味的吸收它,了解它、发扬它。

我们追求:学经典,益孩子之心智。学经典,怡孩子之性情。学经典,变孩子之气质。学经典,养孩子之人生。

三、活动口号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四、经典文化育人活动教学的设定目标

(一)总目标

1.通过诵读中华经典《论语》,感受住过语言的魅力,拓展学生的知识层面,摄取前人的知识营养,打下扎实的文字功底,提高学习能力,培养爱国情操,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2.通过诵读《论语》,使学生阅读经典,亲近书籍,享受阅读的兴趣,培养爱学习的良好习惯,美化学生的心灵,开发学生的心智,在诵读中提升个人的境界。

3.通过诵读《论语》,弘扬优秀的传统文化,培育学生的民族自豪感,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及审美观。使学生的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4.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记忆力。充分利用学生记忆力的黄金时期,让孩子记住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经典,在其记忆力发展的时候加以训练,“不求甚解,但求熟背”,使学生的记忆力及注意力得到进一步的锻炼,使学生终生受益。

(二)具体目标

一年级:《论语》 学而第一篇8条,里仁篇10条,八佾篇10条,里仁篇12条,共40条;;

二年级:《论语》学而第一篇8条,里仁篇10条,八佾篇10条,里仁篇12条,公治长篇11条,共55条;;

三年级:《论语》学而第一篇8条,里仁篇10条,八佾篇10条,里仁篇12条,公治长篇11条,雍也篇8条,共63条。

四年级:《论语》学而第一篇8条,里仁篇10条,八佾篇10条,里仁篇12条,公治长篇11条,雍也篇8条,述而篇9条,泰伯篇12条,颜渊篇9条,共99条。

五年级:《论语》学而第一篇8条,里仁篇10条,八佾篇10条,里仁篇12条,公治长篇11条,雍也篇8条,述而篇9条,泰伯篇12条,共84条。

六年级: 《论语》学而第一篇8条,里仁篇10条,八佾篇10条,里仁篇12条,公治长篇11条,雍也篇8条,述而篇9条,共72条。

七年级:《论语》学而第一篇8条,里仁篇10条,八佾篇10条,里仁篇12条,公治长篇11条,雍也篇8条,述而篇9条,泰伯篇12条,颜渊篇9条,共99条。

六年级: 《论语》学而第一篇8条,里仁篇10条,八佾篇10条,里仁篇12条,公治长篇11条,雍也篇8条,述而篇9条,共72条。

一、二、三、四年级重在记忆背诵;五、六在背诵的同时,应注意增加理解的成分;七、八、九年级在能熟读背诵的同时,理解的成分应比小学生更多一些,并在情感、态度方面有所领悟,并初步尝试在习作中正确运用圣人语录,名人名言等经典内容。

五、活动方案

1.每班级在语文早读课的前十五分钟诵读学校下发的《论语》教材,由语文老师具体负责,各年级负责人及办公室加强落实检查。

2.继续做好在校门口进行“经典文化背诵活动”及诵读卡片的发放,具体由办公室及学生会少先队干部负责。

3.每周周一在国旗下的讲话中,对上一周的“经典文化诵读活动”进行一次总结,表彰先进并给予公布。

4. 充分利用校园广播、宣传栏、班级板报、学校《龙骧》期刊等媒体,树立、宣传读书明理、读经做人的先进个人事迹,将爱国、爱校、爱父母教育融于诵读经典之中。

5.在第十三周举办“我与经典有约”作文比赛,对获奖的优秀作文进行表彰,并在《龙骧》进行刊登发表。

6.充分发挥学校校园广播的作用,在课余时间播放播放国学经典的cd朗读碟或者是国学经典音乐,让学生在情感上得到进一步升华。

7.充分发挥《龙骧》期刊作用,每学期出版一期“经典文化育人”的专刊。

8.第十五周举办一次“与经典有约”诵读比赛(小学部)。

9.在第十二周各班出一期以“传承经典文化,放飞中国梦想”为主题的黑板报,由办公室及语文老师进行检查评比。

10.小学部三至五年级、初中部七年级,在第十四周出一期以“传承经典文化,放飞中国梦想”为主题的手抄报,由办公室及各班语文老师进行检查评比,对优秀的作品进行张挂及表彰。

11.要求各班级在第六周、十五周的班会课开展以“传承经典文化,放飞中国梦想”为主题的主题班会。

12. 充分发挥语文、音乐、美术、品德以及其他学科的课堂渗透作用。

13.学期结束评选出若干个“经典文化学习优秀班级”,学校将对获奖班级的班主任及语文老师进行适当的奖励。

设计方案格式 篇3

一、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使学生了解函数的意义,会举出函数的实例,并能写出简单的函数关系式;

2.了解常量、变量的意义,能分清实例中出现的常量,变量与自变量和函数.

(二)能力训练点: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三)德育渗透点:

1.通过常量、变量、函数概念的学习,培养学生会运用运动、变化的观点思考问题;

2.通过例题向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知识来源于实践反过来又作用于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3.通过函数的教学,使学生体会事物是互相联系和有规律变化着的.

二、教学重点、难点和疑点

1.教学重点:是在了解函数、常量、变量的基础上,能指出实例中的常量、变量,并能写出简单的函数关系式.因为函数关系式是画函数图象的基础. 2.教学难点:是对函数意义的正确理解.因为它是判断一个式子是否是函数的依据.

3.教学疑点: ①常量中写不写1;

②常量的数值包不包括“-”号;

三、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在前面我们已经知道本章将学习有关一种量随另一种量变化的一些基本问题,这其实是函数问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的基本概念——函数.

(二)整体感知

请同学们先看两个实际问题:(出示幻灯)

问题1:某粮店在某一段时间内出售同一种大米,请大家思考:在整个的售米过程中出现了哪些量?其中哪些量是变化的?这其中有没有不变的量?

由学生讨论回答.

答:共出现了米的千克数、每千克米的价格、总价三个量,其中千克数和总价是随着顾客的需购量的不同而变化的,但每千克米的价钱即单价是不变的. 问题2: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海滨城市,我们知道大海的脾气是捉摸不透的,她有时暴躁不安,有时却温柔善良.试想,当海上风平浪静时,若我们将一块石头投入海中,我们将会发现水面上有怎样的变化?

答:水面上出现一圈圈圆形的水波纹,如图13-6.(出示幻灯)

那么,在这一变化过程中,圆的半径r,周长C和面积S是怎样变化的呢?圆的周长和直径2r的比值又是怎样的呢?

第一个问题很简单,学生可直接得到答案,针对第二个问题的回答结果可再提问:你是怎样得到圆的周长和直径2r的比值是不变的呢?这个比值是什么呢?

由上面的两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到,在某一具体过程中有些量是可以取不同的数值的,如以上两例中的大米的千克数、总价、圆的半径r周长C以及面积S,我们称之为变量;而有些量在整个过程中都保持不变,例如米的单价与圆周率π,我们称之为常量.

但请大家注意:常量和变量并不是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例如:(出示幻灯)

(1)从大连到北京,如果我们乘坐火车,且火车的速度保持不变,在这一过程中,哪些量是变量,哪些量是常量?

这个问题的答案有很多种,引导学生回答:随着时间的不同,距北京的距离不同;但速度是不变的.

(2)从大连到北京,如果我们一部分人坐火车,一部分人乘飞机,在这一过程中,哪些量是变量,那些量是常量?

引导学生回答:距离不变,但随着两种交通工具速度的不同,到北京的时间也不同.

这两个问题都可由学生讨论、回答.通过这两个问题可以向学生进行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工农业生产和科学实验中,常量和变量是普遍存在的,但数学所要研究的是某一变化过程中的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即它们是怎样互相制约、互相联系的.例如:大米的千克数与总价,圆的半径与面积之间的关系,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数学中一个很重要的基本概念——函数.

现在,我们就来研究什么叫函数?

首先,我们来看问题1:在售米的过程中,米的千克数和总价这两个量有什么关系?

给学生一定的`时间讨论,由学生回答后加以总结:对于米的千克数,每确定一个值,就有唯一的总价与它相对应.

提问:(1)大家试想,若每千克大米售价2.40元,我们用字母n表示大米的千克数,字母m表示总价,那么n与m之间有怎样的关系式呢?

(2)若买5千克大米,应付多少钱?若买25千克大米呢? 这两问主要是为了让学生从实际问题体会一下对应的关系.

再来看问题2:

(1)请大家考虑,若已知圆的半径为r,我们应怎样计算它的面积呢?

(2)半径r与面积S有怎样的关系呢?

总结:对于每一个半径r的值,面积S都有唯一的确定值与它相对应. 类似于这种变量间相互依存的关系还有很多,我们就不再一一例举.由上面两个例子中的共同特点,你能否总结出函数的概念呢?

教师提出问题之后,先由学生讨论,再由一名同学给出他的叙述方式,交由大家讨论,若完全正确,则教师可以加以肯定表扬之后,再强调其中的关键词语,然后板书;若回答的不完善,可由其他同学再接着补充,直到补充正确、完整之后(若学生不能总结完整,教师可适当给以提问性的铺垫)再强调关键词语,然后板书.此处是本节课的重点和难点,一定不能操之过急.

板书:一般地,设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量x与y,如果对于x的每一个值,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就说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例1 用总长为60m的篱笆围成矩形场地,求矩形面积S(m2)与一边长L(m)之间的关系式,并指出式中的常量与变量,函数与自变量.(出示幻灯) 此题较简单,可由学生独立完成,完成之后,可适当给予几个数值加以计算,强化学生对定义中“唯一的”的理解.

练习:1.P.92中1、2.口答. 2.补充:(出示幻灯)

下列表达式是函数吗?若是函数,指出自变量与函数,若不是函数,请说明理由:

由学生加以讨论回答.

答:(1)、(2)、(3)是函数,其中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 (4)不是函数.因为对于每一个x的值,y不是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注意学生在说明原因时的语言,一定要正确.)

提问:由练习(4)说明了什么问题?

(三)重点、难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

函数的概念是本章的一个重点,而函数的概念又是从两个量之间的关系得到的,因此本节课从两个实际问题入手,首先让学生分清什么是常量,什么是变量,接着让学生总结变量之间的关系,从而得出函数的概念,为了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函数的概念中的“唯一的”这三个字的含义,可给出数字,让学生代入式子中加以验证,最后又给出一道补充练习题,让学生能更深层次地理解这个概念.

(四)总结、扩展 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回答:

1.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了哪些知识? 2.你能否举出函数的例子?

这个问题的答案不确定,主要是为了让学生熟悉函数的概念,在学生举例的过程中,若发现问题,应及时加以纠正.

3.这节课我们还学习了常量和变量,请你回答:自变量和函数是什么量?

设计方案格式 篇4

【任务分析】

《雪》是鲁迅散文诗集《野草》中最具代表性的一篇,也是最精彩的一篇。但由于文体特点和作者思想的博大丰富,理解的难度比较大。理解的主要难度在于作品的内涵极其丰富,表现手法艺术性又特别强,在给解读带来了很大空间的同时,也使理解的多元成为必然。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何通过各种方式引导学生大胆说出自己的看法,鼓励学生提出有创造性、独特性的见解就十分关键了。在交流时应该允许他们有自己的见解,而且理解不必求透彻,讨论不必求结论的一致。

【教学目标】

通过各种方式理解作品的字面意义、蕴涵的思想意义。通过阅读《《雪》四人谈》了解几种不同的代表性看法,为教学作好必要的铺垫。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体味诗化的语言之美。通过诵读朔方的雪体会其深刻的思想内涵。

【课前学习】

课前分别读一读鲁迅的散文、小说等不同的文学体裁,对各自的特点有自己的感受。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内容】

朗读文章,理解文章的基本思想,采用知人论诗、文如其人、阅读评论文章的方法理解文章的深刻内涵。

【教学设计】

1、导入语方案设计:

⑴ 让同学谈从小学到现在接触到的鲁迅文章的总体印象,可从语言特色、主题表现、塑造的人物形象等方面谈,在此基础上导入鲁迅的散文诗《雪》。

⑵ 可以让同学回顾自己所学过的作家作品或歌词中对雪描绘的语句,谈自己的体会,(老师提示同学)一般来说作者在描绘某种景色的同时会寄寓自己的某种情感,这在文学创作中叫借景抒情,请同学读文章看看本篇文章抒发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

2、诵读品味诗化语言:

学生反复诵读文章,学生不停下,老师不打断。学生举例说明文章的诗化语言特点:

⑴ 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

(三个修饰语,从温度、硬度和颜色三个不同角度写出雪花冷、硬、白的特点,显示了雪花不向严寒屈服的品格。)

⑵ 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健壮的处子的皮肤。

(隐约着说明在春天还没有到的季节里,已经闻到了春天的气息,极健壮说明充满生命的活力,处子表现青春的美丽。这些修饰语,表现了江南的雪中充满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

⑶ 在无边的旷野上,在凛冽的天宇下,闪闪地旋转升腾着的是雨的精魂。

(无边突出旷野的旷,凛冽突出天气寒冷,前两个短语突出北方雪花环境的险恶,闪闪既是对雪花在空中飞舞的情形的描摹,也是对雪花抗争精神的表现,而且契合雪花的特点。这些修饰语,充分表现了雪花同严寒战斗的品格。)

3、分步理解作品的隐讳之言:

第一步:登堂

登堂就是理解文章的字面意义。请同学们在品味本文语言的基础上解答问题:

① 作者为我们描绘了哪两幅截然不同的画面?

② 它们各自的特点是什么?

直接提问明确:

① 记忆中的江南雪景、现实中所处的北方的雪景。

② 前者:滋润美艳、相互粘结、蕴含着春温、晴日下渐消释;后者:冰冷坚硬、如粉如沙、抗击严寒、晴天里蓬勃奋飞。

第二步:入室

知人论诗法:请同学们结合作品的写作背景和当时作者的生活、思想情况再读文章谈谈文章蕴含的思想感情。

《雪》写于1925年1月18日,那时鲁迅正生活在北洋军阀段祺瑞统治下的北京。在旧军阀统治下的北京没有什么言论自由,但鲁迅就是鲁迅,他不会屈服于谁,所以他要把心里想的在他的笔端流露出来。

学生再读文章后展开讨论,明确:对记忆中的故乡江南有一种怀念之情,对现实中的朔方的雪有种赞美之情。

文如其人法:请同学们反复诵读咀嚼鲁迅先生的两句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说一说鲁迅性格中的两面性。

学生诵读探究不难看出:鲁迅性格中既有柔软又有坚硬的一面。柔软的一面江南的雪可以代表,坚硬的一面朔方的雪可以代表。

学习借鉴法:请同学们阅读《〈雪〉四人谈》,看看大家们是怎么看待鲁迅的《雪》的。

明确:注意作者评论的观点和角度。

第三步:揭开面纱

学生读文章,鼓励学生提出有创造性的独特的见解。因为不同的人见解肯定不同,这种情况就叫做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讨论交流反复诵读后还难以理解的语句

如:

如何理解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这一句话?

这是一句拟人手法,提出耐人寻味的思索:他自己也以为不幸否耶?从全文来看,他不能变成灿烂的雪花,似乎不幸,但他可以转化为蓬勃奋飞的北方雨的精魂,又未必是不幸。

对文章结尾是的,那是孤独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这一句,有许多不同的理解:有人认为是歌颂了雪和寒冷环境不屈斗争的品格;有人认为,这个结尾写出了朔方的雪在抗争中献身的悲壮;还有人认为,是和开头写雨相照应,说明雪是由雨而来。你如何理解这句话?(教师投影出示该题)

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学生可以各抒己见,无论是赞同其中一种意见,还是发表自己独到的见解,只要和课文内容不矛盾就行。学生如果认为这是生命的升腾也可以。

类似这样的句子,教师要组织同学们展开来讨论,允许有不同的理解,理解不必求透彻,讨论不必求一致的结论。

设计方案格式 篇5

一、 活动主题:

消防连着你我他,保障安全靠大家

二、 活动背景:

? 为了呵护我们周围每个人的脆弱生命,冬季风干物 燥,是个火灾多发的时段

? 大学生对安全知识(尤其是消防安全知识)匮乏, 任有存在使用大功率电器的现象,为学生安全埋下隐患

? 传达巢湖学院团委对学生进行消防安全教育的意志

三、 活动目的:

? 进一步增强大学生消防安全责任意识和消防法则观念,

普及消防安全知识

? 教育学生,珍爱生命

? 丰富团支部活动,更好发挥团组织育人功能。提高团员

的自身修养,创新意识

? 提高团支部的服务里,凝聚力和战斗力,展现我院青年

团员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

? 促进师生之间的交流,各班各系各专业之间的沟通与交

? 完成机电学院团委分配的任务

四、 活动时间:

20xx.11.9 晚自习

五、 活动地点:

巢湖学院慎思楼北#203

六、 活动主办单位:

巢湖学院机械与电子工程学院15电科

七、 活动负责人:

电科一班、二班班委会

八、 活动对象:

15电科一班、二班全体师生

九、 活动前期准备:

? 宣传委员宣传班会主题、时间、地点、

? 团支书写策划,制作PPT申请教室,邀请嘉宾 ? 组织委员做会议记录及总结

? 文体委员现场拍照以及摄像

? 班长借灭火器,负责会场纪律

? 生活委员搜索有关“消防安全”的只是和相关的题目

? 学习委员在班级内出一期有关“消防安全”的黑板报。

十、 活动现场布置以及道具:

十一、活动流程:

十二、活动注意事项:

十三、活动要求:在黑板上写上班会主题“消防连着你我他,保障安全靠大 家”,挂着宣传横幅以及海报。道具:毛巾,灭火器。 ? 主持人宣布消防安全班会开始并介绍到场嘉宾 ? 通PPT介绍并讲解消防安全的重要知识 ? 主持人请有遇到过火灾经历或了解哪曾发生过火灾的同学讲述其经历 ? 请同学演示几种重要的遇难逃生的方法 ? 现场演示如何使用灭火器 ? 请到场嘉宾对活动进行总结 ? 全体师生合影 ? 主持人宣布消防安全班会圆满结束全体同学到指定的教师参加活动,迎接嘉宾,确定嘉宾 的准时到来.会场的纪律和班会所用的时长

各班班干部各尽其职,做好该做的每一件事,维持纪律 自觉遵守

十四、活动展望:

? 增强同学们消防安全责任意识以及消防法律观念 ? 通过本次班会,增强同学们发现火灾隐患,防止火灾

发生和应付突发事件的能力,普及消防安全知识,同时提高团员的创新意识和实践的能力。

策划人:吴文贤

20xx.10.24

设计方案格式 篇6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共话春节

1.“锣鼓喧天辞旧岁,爆竹声中迎新春”,在期盼中、在喜庆中,春节向我们走来。这是我们中国人最隆重、最传统的节日,相信大家对它再熟悉不过了。

2.交流自己搜集到的关于春节的资料:

①关于春节的来历:春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春节,是农历正月初一,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它是农历一年的岁首,即正月初一,传统意义上的春节是指从腊月初八的腊祭或腊月二十三的祭灶,一直到正月十五,其中以除夕和正月初一为高潮。这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一个传统节日。春节的历史很悠久,它起源于殷商时期年头岁尾的祭神祭祖活动。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古称元日、元辰、元正、元朔、元旦等,俗称年初一,到了民国时期,改用公历,公历的一月一日称为元旦,把农历的一月一日叫春节。春节不但是汉族最重要的节日,满、蒙古、瑶、壮、白、高山、赫哲、哈尼、达斡尔、侗、黎等十几个少数民族也有过春节的习俗。在此期间人们要举行各种庆祝活动,大多以祭祀神佛、祭奠祖先、除旧布新、迎禧接福、祈求丰年为主要内容,如贴春联、贴年画、贴“福”字、剪窗花、蒸年糕、包饺子、燃爆竹、除夕守夜、拜年等。活动形式丰富多彩,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春节,在中国人的心目中,融入了无限的留恋、回味和憧憬。中国的春节,是最具文化内涵和传统魅力的节日,也是最有凝聚力的一个节日。

②关于春节的习俗:祭灶扫尘 贴春联 守岁 闹元宵等

③关于春节的传说:年的传说岁的故事等

3.假如请你来写春节,你打算写些什么?

4.的确,春节到了,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节日。春节是个欢乐祥和的节日,也是亲人团聚的日子,离家在外的孩子在过春节时都要回家欢聚。古都北京,过起春节来更是京味十足。今天,就让我们随着作家老舍共同去感受北京的春节。

二、放手初读,整体感知。

1.自由轻声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注意在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记号。

2.检查课文自学情况:

①同桌互查读文情况。

②出示本课需会写的生词集体认读。

③对这些生字你有没有想提醒大家的地方?引导学生从生字的音、形、义三方面需注意的地方做相互交流。

3.默读课文,思考:按照老规矩,北京人是怎么过春节,给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4.选自己印象最深的或喜欢的段落读给大家听。其余同学一边听一边想,作者写了哪些天中人们的活动?你可以用笔画下来,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培养学生边听边想,读书动笔的习惯。)

5.快速浏览课文,思考围绕春节的热闹,作者都写了哪些重要日子?按顺序说一说。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相机概括:

设计方案格式 篇7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掌握和运用“减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认识“厂”、“甲”等五个生字。

2、会读词语,理解词语含义。

3、读准“主”、“祖”等六个字的字音。

4、熟练地读背儿歌,读邮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5、说一说怎样过“六·一”儿童节,体验过“六·一”儿童节的快乐。

【教学重点】

掌握和运用三种识字方法,认识五个生字,会读字词会读背儿歌。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搜集过“六·一”时的照片。

2、祖国各地景色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我的发现:

1、学生自由读,想一想你发现了什么?

2、同桌互听互读,说出自己的发现。

3、指名读,说说三组字各有什么规律,你是怎么发现的?(学生回答的同时,教师利用课件出示“一笔”、“加一笔”、“加两笔”三种识字方法。)

4、以小组为单位,利用三组字的规律自编儿歌,在编儿歌的过程中识记生字。

5、选出优秀儿歌读一读,在读儿歌过程中识记生字。

二、日积月累:

1、我会读

⑴ 自由读,不认识的字请教同桌。

⑵ 分小组开火车读,看哪组读得又快又好。

⑶ 自由选词说话。

2、我会连

⑴ 自由练读,读准平、翘舌音。

⑵ 同桌互听,纠正读音。

⑶ 动笔连线。

3、读读背背

⑴ 教师范读,注意听清“祖”、“岭”、“盛”的读音。

⑵ 自由练读,借助拼音读准儿歌。

⑶ 教师出示祖国各地景色课件,学生边看边解说读。

⑷ 学生一边看课件,一边跟背。

⑸ 以解说员方式背诵。

⑹ 全班齐背。

三、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激趣引入:

播放幼儿园小朋友庆“六·一”的活动录像,想一想幼儿园的小朋友在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这么快乐?

二、点拨启发,回忆过去:

1、上幼儿园,你是怎么过“六·一”儿童节的照片。

2、四人一组,拿出上幼儿园时过“六·一”的照片,把你当时的表现与大家交流交流。

3、选出代表,展示照片,在全班交流。

三、激发欲望,展望“六·一”:

1、教师播放本校近年来“六·一”儿童节活动时的精彩片断,介绍本校近年来高年级同学“六·一”儿童节活动的内容,激发学生参与的欲望。

2、同桌互相说一说小学的第一个“六·一”儿童节准备怎样度过?

3、四人一组,合作设计小学第一个“六·一”儿童节的活动方案。

4、各组派代表公布本组的活动方案。

5、把优秀的活动方案放入班级记录袋中。

设计方案格式 篇8

教学目标:

1.认识生字1个。

2.积累主谓结构的词语4个。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体会句子含义。

5.了解书信是人与人之间交流感情的工具。

教学重点、难点:

1.学习默读课文,基本做到不出声,不动唇,边默读边思考。

2.初步感悟诗歌最后“让自己的心和别人的心,贴得紧紧、紧紧……”的含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出示实物:一封信。

2.看到这封信,你会想到些什么?

3.交流,质疑。

4.小结:这是过节时一位远方的朋友寄给我的问候,虽然我们很久都没有见面,但是看到他的信,我仿佛觉得他就在我的身边,感谢这些信,使我们靠得那么近。

5.出示课题。

二、整体感知:

1.自己读读这首诗歌,你知道了什么,又感受到了什么?

2.同桌交流。

三、学习诗歌:

1.再读一读这首诗,默默地想一想,把句子说完整,你可以选书上的内容,也可以说自己想到的:

我想替给写信,告诉他。

2.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

3.集体交流,教师评价。

4.如果你是刚学会写信,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如果对方收到了你的信,他又会怎么想呢?

5.交流。

6.小结:从大家的交流中,老师感受到了那一份份友情,亲情,这些真情是弥足珍贵的,让我们满怀深情读一读1――5节。

7.指导朗读1――5节:自读,指名读,赛读,小组度,齐读。

8.默读最后一节,注意做到不出声,不动唇,边默读边思考:你有什么感受?

9.交流,小结:虽然现代化的联系方式有许许多多,电话,邮件,上网聊天,但写信依然收到很多人的青睐,它沟通了人与人之间的心灵,交流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架起了人与人之间感情的桥梁,正因为它有这样一份浓浓的情意,所以一直保持着它的魅力。

10.用喜欢的方式完整朗读课文。

11.学习生字“雏”,记字形,找朋友。

四、小试身手,进入词句活动室。

1.出示:风(平)浪(静)

2.尝试提问:风怎么样,浪怎么样

3.独立完成练习

4.同桌交流,集体交流。

五、实话实说,来到语言直播厅。

1.选择你喜欢的话题,写几句小诗。(做游戏,打电话……)

2.交流。

设计方案格式 篇9

目标预设

1、 掌握汉字的笔顺规则,注意字的间架结构,感受汉字的形体美,并能正确工整地书写。

2、 学习带“两点水”和“雨字头”的生字,我解部首的意思。

3、 加偏旁组新字,辨析形近字。

4、 通过扩词、造句、编故事,丰富词汇,增强口语表达能力。

5、 阅读短文《雾》,想像“雾把自己藏起来”是什么意思。

6、 总结认字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认字。

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一、书写大比拼

1、 出示生字:雾露雹冰冻凌江河泛

2、 读一读,看看这些字各有什么结构特点?

3、 这些偏旁和生字有什么联系?

4、 你能将它们写漂亮吗?

5、 咱们来比试比试。

二、变字小魔术

1、 你能给下面的字加上偏旁,组成新的字吗?

2、 学生尝试变字。

(在变字小魔术中,孩子既复习了生字,又感受到成功的快乐。)

三、比一比组组词

1、 下面的字娃娃长得很像,你能将它们分清楚吗?

2、 咱们多给它们找几个朋友吧。

(帮助孩子分清字形,不写错别字,归类复习效果良好。)

四、我来说一说

1、 出示句子:有时候我很温和,有时候我很暴躁。

2、 你能依照例子说说吗?

3、 学生练习造句。

五、想一想再分类

1、 读读下面的词语:雹、霜、雾、露、雪、河、海、冰、江、冻

2、 这些词语中,许多词都是好朋友,请你给它们分分组。

3、 你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可按部首分,可按水的形态分,可按这些事物在哪里分。)

第二课时

一、创设情境:这个星期,水娃娃和风娃娃成了我们的好朋友,今天,水娃娃还要请我们去它家做客呢!

二、编故事:

1、 老师讲述《小溪流的歌》

2、 引导学生思考:小溪流的家在哪儿?

3、 小溪流为什么不停地奔走?

4、 出示彩图:提示问题,学生根据提示编故事

5、 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图上有谁?山泉娃娃从哪儿来?山泉娃娃在干什么?

三、天气播报站

1、 每天天气都在变化,你怎么知道冷暖情况的?

2、 老师播报天气预报。

3、 天气预报讲些什么内容?(风力、最高气温、最低气温等。)

4、 想一想,听准听懂天气预报有什么好处?

5、 老师模拟第二天的天气预报,你觉得明天天气如何?

四、自读短文

1、 雾孩子也来和咱们交朋友了,我们一块儿认识它吧。

2、 有不认识的生字吗?想办法解决。

3、 读完短文,你有什么问题吗?

4、 生活中,你见过雾孩子吗?它和你捉什么迷藏?

五、拓展学习:欣赏短文《雪娃娃》

设计方案格式 篇10

课题:指偶剧院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教学目的:

学习手指玩偶的制作方法。通过折、画手指玩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通过纸工小舞台玩一玩,体验美感和成功的喜悦。

教学分析:

小朋友爱操作玩偶,边讲边演,其乐融融。操作手指玩偶最能满足学生自我表现的愿望。本课教学溶折、剪、画、讲、玩为一体。教师不仅要注重对学生制作过程的指导,而且还应引导学生玩得有趣,有意义。

教学重点:抓住动物面部的主要特征,折、画能套在手指上的动物玩偶。

教学难点:折、画出耳朵和面颊长短不一的动物玩偶。

教具准备:手指玩偶范例若干个、教学课件、纸工小舞台一个。课件、多媒体教学系统。

学具准备:每人2—3张正方形纸、水彩笔或油画棒一盒、剪刀一把。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12月15日——12月16日

活动一:

激情引趣:

学生欣赏,初步感知美的形象

播放两分半钟《各种各样的动物》,学生观赏。

课件显示《各种各样的动物》,学生观看。

活动二:

交流探讨:

1、教师出示纸工小舞台,操作表演“老虎”玩偶,导入课题。

2、引导学生学会求知、学会审美

(1)出示动物玩偶纸折的步骤图,小组讨论,并讲一讲具体折法。

(2)小组之间讨论一下,从第一步到第七步是怎么制作的。待会儿请小组的代表说一说。

3、学生折一折。

⑴学生回忆步骤图,比一比谁最快、最完整的折出。

⑵学生再次观察步骤图,解决第一次折纸中出现的问题。

4、教师引言提问:“动物玩偶折好了。猜猜看,接下来做什么呢?”

5、教师出示动物玩偶范例,学生欣赏,并找出错误之处。

活动三:

欣赏、评价交流:

1、学生欣赏范画①和范画②,小组讨论两幅范画形象不同之处。

2、教师提问:“动物耳朵尖的、圆的、下垂的分别怎样制作呢?”

3、教师演示不同动物的头部画法,学生欣赏。

活动四:

发展阶段:

⒈学生折画动物头饰,师生相互交流。

教师出示纸工小舞台。

学生制作,师生共同探讨。

⒉学生通过纸工小舞台进行表演。

活动五:

学生欣赏,相互评价作品

⒈学生交换制作的动玩一玩,说一说。

⒉教师以“虎大王”的身份宣布全班同学制作的小动物都被招收到森林剧团。

第二节

施教时间:12月17日——12月19日

活动一:

教师宣布动物剧团开始演出。

各小组讨论自己组准备演哪一出戏并分配角色,大家一起讨论具体的场景和对话。

活动二:

各小组随着相应的音乐表演童话剧。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语气、动作进行表演,观众可以给予适时评价。

活动三:

交流参与这次活动的感想。

引导学生爱惜作品并在活动结束后妥善保存自己的作品。

课后拓展:

1.对身边能找到的各种材料感兴趣。

2.把美术课上所获得的综合能力运用到其他学科的学习上。

札记:

我用学生熟悉的《天线宝宝》的造型作了几个范作,找学生和我一同表演。这样的导入激起了学生极大的创作欲望,在我的引导下,他们很快的分好了组,合理的分配了角色并进行制作。提高了创作的效率。所以说教师在做范作时要多动脑筋研究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一定要作出能够感动学生的范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