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教学的工作总结(精选5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2.82W

科学教学的工作总结 篇1

本次课程改革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为最终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我们已经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但却还任重而道远。

科学教学的工作总结(精选5篇)

本学年我担任三、四、五、六年级科学课教学工作,以及兼管实验室、仪器室,一学年即将结束,今天我将自己在教学生涯中的一些做法提出来与大家交流一下。一直以来我从学生实际出发,注重全体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不断提高,但由于知识难度的增加和基础较高,想再向前提高,需要做的工作就相当大了。本学年我试着做了一些大胆的尝试,现将本学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

一、扎扎实实打好基础,拼命赶进度不可取

在每次单元考试或作业中,学生答题存在的问题,与他们平时没有准确地理解和掌握小学科学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有很大的关系,因而在教学中重视和加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仍然是首要的。

抓基础知识,就是要抓科学课本知识,教学中力求每章节过关。由于各学生之间的智力差异和学习基础不同,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不同,教师应针对学生实际情况因材施教,因人施教,尽量降低教学目标,才能不断实现教学效果的提升。

抓基本技能,要抓好科学用语的使用技能和实验基本技能。平时的实验教学中,对课本上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要深入浅出地分析,力求100%的学生理解,要让学生真正了解每个实验涉及科学原理,多给机会让学生动脑思考问题的时间,多给学生提问的空间,多让学生动手做实验,体验通过实验进行观察和研究的过程和乐趣,注重让学生对实验过程与结论的讨论与总结,切实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概括能力。

二、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和科学探究能力的培养

要提高学生的能力,就要在教学中加强学生科学素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平时教学与复习,都不能“重结论,轻过程,重简单应用的机械操练、轻问题情景和解答思路分析”。而应该重视获取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掌握学习科学的“基本学科思维方法”。

平时科学试题中常出现科学探究内容,这对小学科学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该准确把握课程改革方向,以课本知识为基本探究内容,以周围环境为参照对象,让学生亲身经历和体验科学探究活动,主动学习,逐步形成科学探究能力,从小养成良好的科学学习习惯。

三、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抓好知识的应用

教材或试题中涉及能源、环保等社会热点的内容,从多角度对学生的知识与能力进行了考查。这类试题的考查力度今后将逐步加强,这就要求科学教学要突破单纯灌输课本知识的限制,减少机械操练耗费的时间和精力,让学生有时间阅读课外科技知识,尽可能多地接触和认识社会,要求学生多关注社会热点问题,用科学视角去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学以致用。

四、深化课堂教学改革,钻研科学课程标准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是教育战线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实施科学新课程标准,除了要用新的教学理念武装自己以外,最重要的是在科学的教学中参考和渗透“新课标”的要求。与老教材相比,新课标对学生要求起点较高,落点较低,但在平时的练习或单元考试中的落点还是比较高或者说是相当高,让师生都有些措手不及,所以有时候还是讲了一些难度相当大的例题,以给学有余力的学生“营养午餐”,提高他们对知识的应用能力。

五、强化教学过程的相互学习、研讨

作为一名最基层的科学教师,在各种学科或本科的教研活动中,听完课后要主动与上课老师及时进行交流,探讨成功经验及提出不足之处,以求达到自己和

他人更好的课堂效果。其实在给别人找不足之处时也是自己在提高的过程,我有我的教法,一些可取之处我也可以向其他教师学来自己用,如自己有更好的方法我也会不遗余力地与其他教师分享,只有水涨船高才是真正的成功。

六、重视教师自身学习与修养

俗话说:“要给别人一桶水,自己就得有如同大海般源源不断的水”。科学知识就如同大海一样深不可测,汲取不尽,而作为教师的我们掌握的仅仅是其冰山一角,如果我们不加强学习,不去充实自己,将很难再适应这一学科的教育教学,那么为学生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这一目标将成为纸上谈兵,我们将辜负这个社会发展与进步的历史要求。因此,只有不断加强自身的科学修养与品德修养,丰富自身知识内涵,才能为实施有效教学奠定基础。

总之,道路漫漫,我们揭开的仅仅是开展小学科学实验与教学的帷幕,虽然经过努力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科学教学的工作总结 篇2

光阴似箭,岁月如梭,转眼又到期末教学总结的时候。回顾20--学年第二学期,本人接任了初二年级两个班的科学教学工作。虽然要面对全新的学生和新改编的教材所带来的双重困难,但本人还是欣然接受了学校的安排,报以满腔热情,积极投入到更加繁忙的教学工作中去。现总结如下:

1、政治思想上,本人始终坚守党的教育方针、政策,恪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校训,遵守人民教师的职业道德,实践着“教书育人”的教育宗旨。本学期以来,本人认真学习了党的十八大精神,努力贯彻新课程、新课改的教育理念,争取做到与时俱进。

2、 教学工作上,本人坚信“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此采取了以下一些措施。

①重视课前的预习,要求学生“不打无准备之战”,而应该带着自己的疑问来上好每节科学课,尤其是科学实验课,更应做好课前充分的预习,才能提高课堂效率。

②在科学课堂上,我强调每节课的学习目的和任务,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意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逐步养成以教师角色去思考问题,表达自己的观点,不断总结学习的方法。

③对待课后的作业,本人强调求精不求多,讲质不讲量;主张学生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模式;要求学生在复习的基础上,尽量独立完成自己的作业,而后与组内成员探讨有疑难的问题,直到彻底明白为止;做到一日事一日毕,不留问题到明天。

3、成绩及其他,本学期指导的学生吴卓颖同学荣获瓯北学区初二年级科学竞赛三等奖,期中考试两个班的科学成绩引人注目,无论是平均分还是及格率、优秀率都在那次六校联考中居前。

总之,教师的岗位是平凡的,同时教师的事业又是伟大的,我愿一直做勤勤恳恳的耕耘者,不问付出,只为收获……

科学教学的工作总结 篇3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觉得这份工作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所以,自担任科学教学工作以来,我始终以勤恳、踏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现将本学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认真学习新的教育理论,及时更新教育理念。我不但注重集体的政治理论学习,还认真学习了《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和《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从书本中汲取营养,我还深知要教育好学生,教师必须时时做到教书育人、言传身教、为人师表,以自己的人格、行为去感染学生,努力使学生能接受我、认可我。

二、在教育教学方面

我担任六年级一个班和三学年的科学,小学科学课是以培养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目前越来越受到各界的重视,我深知自己肩上的担子的重要性, 我知道,要想提高教学质量,首先要立足课堂,教师要从常规课上要质量。“研在课前、探在课中、思在课后”这几句精辟的话一直指导着我的教学思想,我严格要求自己,精心预设每一节课,尽量使教学工作更加完善。我是这样进行教学活动的:

1、课前要备好课,一定要准备好科学课上所需要的实验材料,这对学生的探究和实验非常重要,认真钻研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基本概念,每节课的总拿了解教材的结构,重点与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能运用自如,

2、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因材施教,有效地对个别学生进行引导。

3、研究教学方法,解决如何把新知识传授给学生,一个年级的几个班情况各不相同,所以要根据各班学生已有的知识和技能进行教学设计和辅导,包括如何组织教学、如何安排每节课的活动。

4、课堂上的情况: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能够自觉地从学习态度上重视科学课 。

5、不断学习:积极参与听课、评课,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不懂就问,博采众长,提高教学水平。

三、工作考勤方面:

我热爱自己的工作,自觉遵守学校规章制度,注重自身道德修养的提高,待人真诚和善,努力树立良好的师德形象。做到按时上下班,不迟到不早退,从不因为个人的私事耽误工作的时间,并积极运用有效的工作时间做好自己分内的工作。

总之,在这一学年中,我不仅在业务能力上,还是在教育教学上都有了一定的提高。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将更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工作, 争取成为一名优秀的小学教师。我坚信: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用自己的心血为孩子们铺一条宽敞的人生之路。

科学教学的工作总结 篇4

一、初中科学情境教学创设方法

1.利用学科与生活的结合点入手来创设情境

在生活中,学生已经接触到许多与科学有关的生活事件,积累了一定的知识经验,形成了科学学习的前概念和相应的认知结构,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学生生活经验创设情境。科学与生活联系紧密,生活中处处涉及科学,从科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入手来创设情境,既可以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科学的重要性,又有助于学生利用所学的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入手来创设情境

利用知识的联系创设教学情境,不仅能巩固旧知识,而且使学生的知识发生迁移,拓展了学生视野,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知识的联系来引导学生对相关知识进行比较、分析,从而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进行探究性的学习。

3.利用学科与社会的结合点入手来创设情境

当学习内容跟其形成、运用的社会和自然情境结合时,有意义学习才可能发生,所学的知识才易于迁移到其他情境中再应用。只有在真实情境中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学生才能真正理解和掌握,才可能到真实生活或其他学习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

现代社会离不开科学,科学与社会紧密相连。它跟社会生产以及生命、环境等现代科学前沿问题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联系与科学紧密相关的社会问题,设计相应的教学情境,是一种常用的方法。

4.利用实验和教具入手来创设情境

创设各种真实、生动直观而富有启发性的实验教学情境,可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有机的结合,达到自主地建构知识。

例如在为什么降水的教学活动中,分给学生刚从冰箱中拿出的一瓶雪碧,让学生动手用纸巾去擦拭一瓶雪碧上的水分,学生动手去操作,擦了一次又一次,可雪碧上还是有水分,放在桌上一会儿,还会发现桌上有一滩水,学生发现了这个现象,感到很惊讶,并进行积极地思索。

这一现象与学生的常识、经验相违背,引发了学生强烈的认知冲突,学生的头脑中产生了疑问。学生通过思考、讨论,找到了答案。这个实验问题的解决对后继的学习,为什么会降水有了很好的帮助。

5.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境

讲授一些抽象难懂的科学概念、变化的科学过程、瞬间发生的科学现象、复杂的不可见的物体内部结构时,由于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单纯靠语言描述难以实现。有些实验具有危险性、演示实验可见性较差。可以利用网络、影视动画等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能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获得学习的凭借,创设良好教学情境。

6.利用科学探究来创设情境

适宜的情境一般总是跟实际问题的解决联系在一起。利用问题探究来设置教学情境,便于展开探究、讨论、理解或问题解决等活动,是科学学科适用的设置情境的有效方法。在学科发展史、学科学习中都可以找到生动的问题素材。模拟科学家进行科学发现的探索过程,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真实而有效的问题情境,有着巨大的智力价值和非智力价值。

7.运用故事来创设生动教学情境

初中生是介于儿童和青年之间的一个特殊年龄段,将具有趣味性、启发性的故事情境融入于科学知识中,可以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科学有着多样的科学探究的史实和科学家的故事,在科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它创设科学教学情境。课堂上一个动人的故事、一个美妙的传说,都可以使学生很快进入学习角色,将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中。

8.以学生的"疑问"来创设情境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思维是从疑问和惊奇开始的",让学生质疑,使学生心理上感到茫然,产生认知冲突,从而产生对问题刨根问底的欲望,促其积极思考。科学来源于生活,学生或多或少都与本课有关的疑问,教师要善于挖掘。

9.以学生的"错误"来创设情境

学生在系统地学习科学知识之前往往就有一套自己的想法和思维,被人们称之为"前概念"。由于理解相当肤浅,不能深入概念的本质,结果出现偏差,甚至是错误的前概念。当学生出现某个错误的概念时,教师就以学生的"错误"来创设情境,让学生说出理由引导学生逐步抽丝剥茧,暴露出错误前概念产生的根基,学生的"错误"也是教学的生长点。

二、科学教学情境创设的基本原则

科学学习情境在科学教学中虽然具有重要的作用,但若设置不当,也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为了使学习情境在科学教学中真正起到促进学生的有意义学习的作用,在创设情境中应注意以下几条基本原则。

1.情境的科学性

初中《科学》最大的特点是综合性,它综合了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诸方面的知识。但目前的科学授课教师几乎非科学专业科班出身,他们自己过去学习中主要接受的是分科教育,有的以前从事的工作也是分科教学,自身专业知识储备较为单一,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也易出现偏失。

2.情境的可接受性

情境的设计要考虑学生能不能接受,要设计好合适的"路径"和"台阶",便于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和技能迁移到情境中来解决问题。由于知识和技能的迁移总是受到个人能力以及情境因素的影响。要考虑不同学生的个人经历,特别是农村学生和城市的学生的差别。例如讲植物营养繁殖时,农村对番薯的扦插很熟悉,而城里学生却一头雾水。

所以,教师提供的情境,一定要精心地选择和设计,充分了解学生,使之能适合于学生,才能被学生理解和接受,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在这样的情境中学习,才能使学生学会知识与技能的迁移,才可能使学生解决具体问题的经验和策略日趋丰富,在新情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逐步提高。

3.情境的简洁性

教学情境的创设宜简不宜繁,不能喧宾夺主。创设教学情境,就是要让学生明确学习方向,以最佳的状态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那种云里来、雾里去,带着学生"绕圈子"的情境,半天都不能让学生切入学习主题。

尽管学生似乎颇有兴趣,但目标性不强,降低了课堂教学效果。创设任何一种情境都必须要简单明了,易于操作,不要为情境而情境。教学情境的创设不是课堂上的一种装饰品,而是课堂教学的一种需要。创设教学情境的过程中,不能单纯追求表面的热闹和有趣,浮于表面的过分渲染,这样不利于教学内容的深化,也容易让学生在情境中忘了学习目的。

4.情境的正面性

科学教育是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科学技术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危害社会,例如三聚氰胺、电脑病毒等,因此在实际教学中应给学生以积极向"善"、正面的影响。消极反面教学情境万万要不得。在学杠杆时不能为了满足有些学生贪小便宜的心理说:"假如你们做小买卖时,怎样可以缺斤少两而多赚些钱呢?"而应启发学生如何与不法商贩斗智斗勇,揭穿骗人的伎俩。

科学教学的工作总结 篇5

一、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现状

因为种种因素的限制,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培养。

主要表现在:

第一,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兴趣。

第二,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差。

第三,学生在动手操作中不能实现手脑并用。

1.学生缺乏动手操作的兴趣

学生习惯于理论知识的学习和记忆,习惯于教师讲解、学生倾听的课堂模式,很难实现从理论探究到动手操作的转变。在初中科学实验课堂上,学生的积极性普遍不高,有的学生对科学课程不感兴趣,也有学生对实验内容不感兴趣。缺乏兴趣成为影响学生动手能力培养的一大阻碍。

2.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差

目前,初中科学课堂上,学生自己动手,参与实验的机会比较少。大部分时间都是教师在课堂上做实验,学生在下面观看,学生的动手能力得不到锻炼。没有锻炼就没有提高,所以,初中学生在科学课堂上的动手操作能力普遍比较差。

二、初中科学教学中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策略

根据上述对学生动手能力现状分析,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1.实验与生活相结合

激发学生兴趣知识的学习最终要应用到生活中,而生活与学生之间的距离更近,所以,教师要激发学生对实验操作的兴趣,可以进行生活化教学,把实验与生活相结合,并让学生主动参与到实验操作中来。

2.设置问题

让学生在操作中思考学生在进行实验操作时,教师要设置与实验内容有关的问题,这些问题要设计成不同层次,使之有一定的连贯性。让学生在实验中探究,在操作中思考,这样才能真正实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达到实验的真正目的。教师还可以安排学生独立完成某项操作活动,以此锻炼其独立探究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三、综上所述

科学教学中学生的动手能力还比较差,这与教师、学校硬件、评价体系等因素有关。要在初中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就应该注意实验与生活的结合,完善学校的硬件设施,在学生操作过程中设置问题,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