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点工作总结范文4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8.79K
本文目录2018年试点工作总结范文新农保试点工作总结大学双语科普试点工作总结新农村建设试点农户家庭建档工作总结

同志们:我县在按板镇开展的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和市林改办的指导、支持下,在县委、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在座各位的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再有几天,试点工作将圆满完成。今天在这里召开这个总结会,主要目的是总结交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成果和经验,研究部署全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确保基本完成全县改革任务。总体上看,全县各级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林改工作,做了大量扎实有效的工作,改革试点进展比较顺利,取得了预期效果。借此机会,我谨代表县委、县人民政府,向你们并通过你们向关心、支持、参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同志们表示衷心的感谢!下面,我讲三点意见。

试点工作总结范文4篇

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概况

(一)改革试点工作的总体安排。

我县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在对各乡(镇)深入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了按板镇作为全县的改革试点。一方面是基于按板镇的硬件设施,有宽敞的办公场所,有较好的交通条件;另一方面是按板镇有很好的干部基础和群众基础;特别的是股份林场改革试点,就是在按板镇做的,在当时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虽然由于生产力还不适应先进生产关系的原因,使现在的股份林场也处在一个需要改革的时期,但必竟它是作为一个集体林权管理体制的试点,所以现在选择在按板镇来搞这个试点,还是有其优越的一面。

改革试点选好后,县林改领导小组充分考虑了按板镇的基本情况和各乡(镇)干部队伍以及林业技术人员情况,最后确定由没有调整以前的11个乡(镇)各负责1个村,林业局机关负责1个村,这样就将实施试点的12个村安排下去。在安排负责各村林改工作的时候,县林改领导小组也作了慎重考虑。首先由与按板接壤的乡(镇)负责其接壤的村,这样就将恩乐、勐大、振太、田坝、古城5个乡(镇)安排下去。其次,除上述乡(镇)负责的村外,按板镇负责了最远的罗家村,考虑到林业局的技术人员都安排到各个工作组的实际,所以安排林业局机关负责工作量较小的社区居委会。最后,再安排与按板镇不相接壤的三章田、者东、九甲、和平、里崴乡。负责各村的乡(镇)安排好后,按各乡(镇)抽调人员的不同情况,将县级各部门抽调的工作队员安排到各个工作组,最终形成了后来开展工作的工作队。

(二)改革试点工作的阶段性成果。

改革试点工作,从6月6日召开全县动员及培训大会开始启动,6月12日全体工作队员进村开展工作,到现在已经过去两个多月了。在这一段时间里,我们共有301个工作队员奋斗在林改第一线,共投入工作车辆96辆,其中个人投入的吉普车有14辆、摩托车70辆;外业共投入笔记本电脑24台、gps45台、手持罗盘30台、皮尺30个、测绳30根。在这两个多月的时间里,大家完成了12个村151个组的宣传动员、调查摸底、村组方案制定、确权踏勘、签订合同等阶段的工作;共召开村级动员会12场(次),召开组级动员大会166场(次),召开其他村民会议 场(次);发出林改通知书 份,收回原始山林证 份,调处林权纠纷 起,其中县际 起,乡际 起,村际 起,组际 起,户与户 起,发出勘界通知 份,区划小组宗地 宗,区划农户宗地 宗,签订承包(管护)合同 份。后面的工作紧接着将进行输机发证、建立档案等工作。

以上工作的完成,是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的结果;是我们这支强有力的队伍长期奋斗的结果,与我们广大人民群众和社会各界人士的关心、支持密不可分。林改工作的艰辛是可想而知的,那不是量田量地,那不是平地,那是量山量地,那是陡坡山地,田地有路,山多无路,又是雨季作业,晴时一身汗、雨时一身泥。在这样恶劣的工作环境下,我们这些工作队员,不言苦、不叫累,亲人辞世不能守孝,家人有病无法照顾,摩托车烫伤了脚,甚至摔断了手、摔断了肋骨,等等等等,在此我就不一一列举,但是人民不会忘记你们,党不会忘记你们!对磨庆组许光荣的事迹,市委高书记已经作了批示,你们的工作作风值得弘扬。

(三)改革试点工作的初步成效。

通过实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各级领导、我们的工作队员在思想、认识上得到了进一步统一,各级各部门通力配合的氛围逐步形成。通过认真落实国家的农村土地承包政策,激活林业经营机制,我县林改试点已初见成效,森林资源得到有效保护,社会投资造林积极性明显提高,村集体经济实力有所增强,林农收入稳步增加,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社会经济发展。

一是思想、认识高度统一。刚一开始工作的时候,群众表现出来的是对林改十分欢迎,但是对如何做,做到一个什么程度,做了以后有什么好处等还不是太理解。我们的工作队员有些思想还不够统一,认识还不到位,这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一是对实施方案的指导思想、政策界限的理解存在不同程度的不到位,对群众的解释不到位,甚至出现偏差;另一方面表现在对整个工作缺乏一个系统的认识,对如何开展工作没有底,思路不清;还有就是对林改的困难程度认识不一,有些同志认为太复杂,认为无法下手,有些同志认为太简单,没有去考虑过细的问题,遇到问题时不充分考虑前因后果就简单下结论,造成不必要的麻烦。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通过不断深入学习市委的《实施意见》、市人民政府的《实施方案》、市林改办的《技术操作规范》和县里的《实施方案》、《政策问答》,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总结,工作队员遇到问题能理性地进行思考,吃不透的、拿不准的不轻易下结论,而是将问题带回,互相商量,找充分的法律依据,做出准确的结论和用可行的办法进行解决。通过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使我们的工作队员真正做到了思想统

一、认识到位、工作到位、措施有力、效果显著。

二是形成了各级各部门的通力配合。林改是一项全社会的系统工程,是事关“三农”问题乃至全社会的一项大工程,不是单靠某一个人、某一个部门能完成的。在这方面,我认为我们是做得比较好的。应该说是举全县之力,抽了大量的工作队员,县级除林改办外还抽了63名工作队员,各乡(镇)也抽出了94名工作队员,加上按板镇抽取的工作队员,共有301个工作队员参加了林改试点工作。各乡(镇)、县级部门单位及社会各界也高度重视、积极支持这次林改工作,分别给予了精神鼓励,给予了资金、物质上的支持。广大林农群众、基层干部的积极响应、主动参与,使我县林改试点工作形成了各级各部门、上下通力配合的良好氛围。

三是增强了林农发展的信心。通过落实自留山政策和“谁造谁有”政策,明晰产权,签定合同,发(换)林权证,实现“耕者有其山”,让群众吃下了“定心丸”,保障了林农的合法权益,增强了他们发展林业的信心,加大了对林业的投入。在林改的主战场,我们随处可见拉树苗的、挑树苗的、栽树苗的群众,这是我们林改试点带来的积极作用,是林改的一大亮点,我们的林农群众已经深刻认识到谁造谁有谁受益,已经认识到这是他们的绿色银行,他们的思想已经发生了变化,已从过去的要我种树向我要种树转变。

四是强化了林农爱林护林意识。通过实施林改,明晰山林产权归属,保障经营者合法权益,进一步强化了林区群众护林意识。在林区,乱砍乱伐现象明显减少,林农护林防火意识明显增强,再者,采脂农户已意识到,他所采的树是他自己的,采割的强度已经在发生变化,从原来的宽割面深割沟向减小割面减浅割沟转变。

五是解决了部份历史遗留问题。以林改为契机,通过大力宣传林改法规政策,耐心向群众做过细的思想工作,解疑释难,化解矛盾,调处纠纷,有效解决部份历史遗留问题。由于工作细致,处理得当,在改革试点工作中共调处各类纠纷 起 亩,其中县际纠纷 起 亩、县内纠纷 起 亩。

六是维护了林区的社会安定稳定。在实施林改过程中,我们严格按照《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要求,管严生态公益林,稳定落实自留山和责任山,放活用材林。特别是对集体山林的转让、租赁和承包行为,进行“公平、公开、公正”的操作,坚决杜绝暗箱操作、低价转让承包等损害集体经济利益的行为,让群众“看在眼里,记在心里”,明白放心,有效避免了矛盾纠纷的发生。自林改后,我县林改试点工作按程序办事,依法操作,到目前为止,没有由于不规范而引发新的矛盾纠纷,没有出现集体上访,未收到一封(含上级)批转的林改告状信,林区社会秩序稳定。

七是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把社会主义荣辱观和“树新风、强作风、兴思茅”教育活动贯穿于整个林改工作,认真贯彻落实“还权还利于民”的惠民政策,牢固树立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权为民所用的亲民爱民意识,自觉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扎实的作风、过细的工作作风,赢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满意。林改工作通过民主决策,民主决议,提高了群众对政策的理解以及参与林改工作的热情,干群关系更加密切和融洽。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在林改试点工作中也存在着一些突出问题。一是少数领导和工作队员的认识还不够到位,存在畏难情绪、厌倦情绪,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识不足,缺乏改革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一些村组的宣传工作不够到位,群众参与意识不够强;三是工作进展不够平衡,部分村组进度偏慢。等等这些问题务必要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认真分析原因,有针对性地研究采取措施,在今后的工作中切实加以改进,确保改革的顺利推进。

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的经验

自全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开展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有关会议精神,严格按照有关要求,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规范动作等方面加大各项工作力度,采取切实有力的措施抓好机构建立、人员配备、宣传培训、经费措施等工作,确保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顺利推进。综合起来看,我县林改试点主要采取了十个方面的措施。

(一)、成立机构,确保组织到位。

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和联系林业副书记、分管林业副县长为副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县林改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县林业局,全面负责全县林改工作的组织领导、指导及组织协调、目标规划、督促检查和落实工作。改革试点按板镇也相应成立了以镇党委书记为第一责任人的领导机构,成立林改办公室,建立起了村、组领导机构和办事机构。

(二)、制定方案,确保指导到位。

我县在认真摸底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切合全县实际的《实施方案》。林改方案从林改指导思想、目标、原则、任务、范围、工作方法、实施步骤及时间进度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地阐明和叙述。林改试点按板镇也在深入到12个试点村进行了摸底调查后,制定出《试点方案》。

(三)、加强领导,确保人员到位。

为确保林改试点工作的扎实、有效开展,县委、县人民政府切实加强林改工作的领导,以组织部、人事局文件形式抽调了县级部门单位领导、干部68人,责成除按板镇外的其他乡(镇)抽调了工作人员94人,投入了林业系统全部技术人员,加上按板镇工作队员在林改前线实际参加林改工作人员达301人。在抽调的人员中,我县重点抽调有丰富乡镇工作经验和懂林业业务技术的人员,其中,有大部分是从事乡镇工作多年的领导。

(四)、宣传到位,确保认识到位。

县委、政府及试点党委、政府坚持舆论先行,采用了多种形式进行宣传、教育和培训,通过多种行之有效的宣传方式,大力宣传林改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政策进村入户、家喻户晓,调动了广大林农参与改革的积极性,为顺利推进改革创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

(五)强化培训,确保技术力量到位。

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林改工作队伍的建设,不但及时抽调人员参加市里举办的林改研讨班、培训班,还通过召开了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动员暨培训大会,对抽调工作人员进行了有关林改的政策法律、工作程序、业务技术规程等方面知识的集中培训, 提高工作人员对林改知识的认识,加深对有关法律政策的理解,熟悉林改业务。林改试点按板镇也举办了培训班,对工作队员进行计算机、gps等设备使用和业务技术实地操作培训,并在试点中探索出“滚动培训”林改技术人员的方法,扩大了培训面,提高了林改工作人员的实际操作水平。

(六)明确计划,确保经费到位。

为了确保林改工作的顺利推进,我们编制了林改工作经费列支计划,实行报批程序。林改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我县在资金极其紧张的情况下共投入资金145万元,基本满足了林改所需要机器、设备采购和工作经费开支。给每个村安排了1万元的工作经费,加上市上补助的1万元,共安排了2万元的工作经费,这在历史上是没有过的,这也充分说明了县委、县人民政府对此项工作的高度重视。

(七)、依法依规,确保政策到位。

我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严格按《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条例》等法律法规办事,保证林业经营主体的知情权、参与权和决策权,防止暗箱操作、以权谋私,做到公开、公平、公正。

(八)、分类实施,确保措施到位。

在这次林改中,我们吸取82年林业“三定”的教训,不搞一刀切,对不同的村实行不同的改革模式。坚持公开、公平、公正,集中讨论林改方案出台后,均以专栏形式公布,最后交付村民代表大会表决通过。林地林木落实产权登记后,再次张榜公布,无异议的依法签订集体林承包合同书,确保林农的合法权益。

(九)、严格程序,确保质量到位。

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项政策性很强的全新的工作,为确保此次林改试点工作质量,防止走过场,搞形式主义,在改革试点工作中,我们重点把好了方案制定关、外业调查关、林权流转关、政策法规关和质量督察关,后面工作将严格把好确权发证关。同时,县林改领导小组及林改办领导通过定期不定期检查指导,及时发现林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督促改革按时保质推进。

(十)、分组包干,确保经验到位。

在林改试点工作中,我们采取了由没有调整以前的11个乡(镇)各负责1个村的方式开展工作,这样就等同于每个乡(镇)都实施了一次林改工作,这样有利于积累经验便于下一步全县林改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统一思想,再接再厉,为完成我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项工作而努力奋斗

我县这次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总目标:一是通过林地经营权和所有权的分离,把282.5万亩林地的经营权落实到户、到人,明确产权,确立经营主体;二是通过林权登记发证,落实林农的处置权、收益权;三是通过配套改革,建立林业要素市场和服务平台。到XX年3月,只是基本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后面的工作还很多,任务还很艰巨,各级政府一定要切实增强加快林改进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定信心,正视困难,继续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认识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措施到位,工作到位。具体讲,必须做到“六个继续强化,两个加快”:

(一)继续强化思想认识。实践证明,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是建立健全现代林业产权制度的基本要求,是深化林业体制改革,增强林业发展活力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对确保林区安定稳定,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进一步解放和发展林业生产力,增加农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要以贯彻这次会议精神为契机,再次组织学习《森林法》、《农村土地承包法》、《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村民自治条例》和市、县《实施方案》,《技术操作规程》等法规文件进一步加深对林改有关法律政策的理解,提高认识,坚定信心,扎实推进改革向纵深发展。鉴于目前整个林改工作已从试点转入全面推进阶段,各乡(镇)党政主要领导要充分认识林改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坚决克服畏难和厌战情绪,狠抓各项措施的落实,确保改革顺利推进。

(二)继续强化组织领导。各乡(镇)要切实加强对林改工作的领导,主要领导要亲自部署安排,分管领导要督阵指挥,建立起 “县直接领导,乡(镇)组织,村具体操作,部门搞好服务”的工作机制。要按照市里的部署要求,在认真总结前期工作经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工作计划和各项政策措施。要建立正常的工作汇报调度制度,有关领导要亲自主持研究林改的配套政策,解决改革中的具体问题,在推进工作中解决问题。要进一步调整充实工作组、督查组人员,抽调懂法律、懂政策、懂技术、有农村工作经验的同志充实到工作第一线,加强相关政策、法律和业务的培训,加大改革经费的投入和监管,切实解决人员不到位、经费落实的问题。林业主管部门要继续把林改工作当作当前的主要工作,集中人力、物力和财力,切实做好政府参谋助手和各项服务工作。

(三)继续强化宣传发动。广大农民群众是这次林改工作的真正主体。各乡(镇)要通过标语、广播、召开各种会议等宣传方式,掀起新一轮宣传高潮,使广大群众进一步了解林改政策,充分认识林改所能带来的好处,消除群众的思想疑虑,增强群众参与改革的主动性、积极性。林业主管部门要认真做好法律政策的指导,积极为广大林农和林业生产经营者提供法律政策咨询服务,提高他们依法维权、守法经营的意识。

(四)继续强化改革质量。质量是改革的生命。总体上,林改要保持进度,但进度要服从质量,确保不走过场,不违反法律和规定程序,不违背农民意愿,不损害农民利益。我县各乡(镇)、村和民情、林情不尽相同,有的甚至差异很大,不能照搬照套一个模式,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以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采取针对性措施,扎扎实实地把林改这件好事办实、实事做好。村级林改方案要通过召开村民会议或村民代表会议等讨论审议,尊重大多数群众的意愿,保证村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做到公开、公平、公正、科学。要加强督查指导,把重点放在村一级林改的政策法律指导和林改质量的监督上,并将事前指导与事后检查、日常督导和专项检查、阶段性检查和年度考核结合起来,确保改革的质量。

(五)继续强化任务落实。要确保改革如期完成,关键要切实强化责任,狠抓工作的落实。各乡(镇)要明确工作任务,制定工作计划,确定完成任务的具体时间,以文件或责任书的形式把任务层层分解,落实到村,落实到具体的人,并建立目标责任制和奖惩制度,确保责任到位。县林改办要根据实际情况,每季或每月汇总一次改革进度,及时通报情况。

(六)继续强化检查验收。市里近期将出台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方案,并组织对完成改革的试点镇进行验收。试点按板镇要及时对现已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村开展检查验收工作,其他乡(镇)也要对照检查验收方案对逐步完成的阶段性工作开展检查验收。在检查验收的同时,注意发现问题,完善措施,确保改革进度和质量。

(七)加快林权登记发换证工作步伐。开展林权登记,发换林权证,是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一项主要任务。加快林权登记发换证步伐,依法明晰和落实森林资源所有权、使用权,对巩固改革成果,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依法、及时、顺利地向林业经营者发放林权证,是检验改革工作质量的重要标志。只有林权登记发换证工作完成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才算真正完成。因此,按板镇要依法规范林权登记发证工作,将登记发证的程序、条件和期限予以公开,接受群众监督,并按时发证,依法维护林业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八)加快相关配套改革步伐。在全面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基础上,要加快相关配套改革步伐。一是深化商品林林政资源管理和林业投融资体制改革;二是建立木材等林产品交易市场和森林资源转让市场;三是成立林权管理服务中心,并逐步健全完善。通过建立完善改革的配套措施,推动全县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向纵深发展,逐步建立起经营主体多元化,权、责、利相统一的集体林经营管理新机制。

同志们,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破解“三农”问题的有力措施,是我们实现资源增量、财政增收、村财增长、百姓致富的关键,这是历史赋予我们的职责,是我们建功立业的好机会,是我们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实践“树新风、强作风、兴思茅”的大好时机,我们应该勇担重任,进一步统一思想,再接再厉,努力完成我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各项任务。

明确任务 狠抓落实 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

——在深化集体林权改革试点工作总结会议上的讲话

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苏明星

(XX年8月18日)

同志们

今年6月份以来,我们认真贯彻落实省、市统一部署,按照《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试行)》要求,切实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规范运作、资金使用和配套改革等方面加大各项工作力度,扎实推进全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至目前,林改试点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果。鉴于从8月初开始各乡(镇)已全面启动了林改工作,为合理调配使用现有的工作人员和技术人员,为了全面作好全县林改工作的指导,县委、县人民政府决定今天在这里召开改革试点总结会议,其目的是在试点实践的基础上对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进行再总结,从理论上进行再认识,进一步总结经验、认清方向,全面推进这项改革。

刚才,郑书记的讲话高度概括了我县改革试点工作的概况,全面总结了我们改革试点的主要做法和采取的工作措施,明确提出了全面开展林改工作的任务要求。按板镇镇长朱向阳和县林改办副主任、林改技术负责人王永刚同志分别介绍了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的经验做法和今后打算,讲得很好,相信对大家都有启发。下面,我讲几点意见。

一、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进展情况

在推进集体林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中,我们主要抓好了七个方面工作:

(一)、切实加强组织领导。一是健全了工作机构。县委、县人民政府成立了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试点按板镇也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在改革过程中,12个试点村也成立了领导小组。二是强化责任制度。县林改办设立了综合组、政策宣传组、纠纷调解组和技术指导组,明确各自职责、任务。试点工作中,结合试点实际按乡(镇)及抽调工作人员情况分设12个组分别进行包干,明确责任和任务。三是及时贯彻落实省、市林改会议精神,据统计自4月以来,我县先后召开了多次县委常委会、县长办公会,研究布置林改工作。另外,县林改领导小组办公室召开林改工作专题会议3次,研究解决各阶段遇到的林改工作问题。四是深入开展调研。县主要领导带队到试点按板镇及各村多次开展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专题调研,认真分析各阶段改革的态势,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及时解决改革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先后组织相关人员督导检查林改工作4次。五是强化经费保障。采取上级补助与县自筹相结合的办法,多方筹措工作经费。县级共筹措林改资金近145万元,分别用于购置电脑、gps、传真机、打印机、复印机、档案柜等,用于外业补助、各种培训宣传。

(二)、广泛深入宣传发动。一是充分利用广播、电视、网络、宣传栏、标语等各种宣传形式,广泛宣传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目的、意义和有关政策法规,统一广大干部群众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重要性、必要性和紧迫性的思想认识;二是组织干部进村入户,与林农进行面对面的宣传交心,向农户分发致全市林农的公开信共 份宣传材料,使林农了解林改的原则方法和有关法律、法规及政策规定,真正关心改革、支持改革和参与改革。三是积极向电视台、报社投新闻稿49则,编制林改简报13期35条信息,广泛宣传林改动态、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及时总结好的经验和做法,同时接受社会的监督。

(三)、严格要求规范操作。一是明确指导思想,统一操作规程。根据省、市林改工作的实施意见、实施方案,结合我县实际,制定了《镇沅彝族哈尼族拉祜族自治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实施方案(试行)》,使林改工作方向明确、有章可循;二是加强业务培训,提高人员素质。县上于今年6月6日至7日日以会代训举办了大型林改业务培训班,参加人员400多人(次);试点按板镇于6月20日举办了林改知识强化培训班,培训有关工作人员达120人(次)。三是打好基础,稳步推进。在实施林权改革试点过程中,坚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正确处理好质量和进度的关系,并全面开展 “回头看”,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的梳理,最大限度地化解好林业产权遗留问题,稳步推进实施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四是配强专业队伍,保证改革质量。针对林改工作特别是林权发换证工作专业性强、业务量大、时间紧迫等特点,在充分考虑林业系统专业技术人员有限的前提下,在抽调工作人员时重点从水利、土地等部门抽调了一些具有一定基层工作经验的专业技术人员,与基层林业站组成技术工作组,负责外业区划、公示、登记和各种图表册制作、技术服务和内业整理、资料建档等各项工作。

(四)、合理选择改革模式。按照省、市关于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政策要求,我们在改革试点工作中,结合各村组的林地现状实际,合理选择改革类型。一是对国有林场、生态公益林和1982年划定的自留山进行了巩固,对已落实承包、租赁、合作、转让经营的集体山林,符合林业法律、法规、政策的,予以确认。二是对程序不够规范、手续不完备的,在依法依规、协商一致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完善。三是对仍由村集体经营的山林,区分不同类型,因地制宜进行改革。

(五)、认真开展督查指导。一是建立日常进度跟踪制度。县、乡、村三级建立了林改工作定期汇报制度,由各村工作组向按板镇林改办定期报送林改进展情况,按板镇林改办定期向县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领导小组办公室定期报送,县林改办定期向市林改办报送林改。二是开展林改督导。县林改领导小组、县林改办各组不定期深入按板镇、各村,采取“听、查、看”的形式,对人员到位、工作进展、林改质量和经费落实等情况进行督查。

(六)、认真开展林改检查验收。参照《思茅市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检查验收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我们部署组织各试点村工作组认真开展林改工作自查自纠、补缺补漏。

二、改革试点成效

(一)、明晰产权,落实经营权。改革试点按板镇已完成12个村151个组外业工作,完成深化改革面积 万亩,占应改革面积的 %,已明晰产权面积 万亩,占应明晰产权面积的 %,完成区划面积 亩,占应登记面积的 %,完成林权登记面积 万亩,占应登记面积的 %,。

(二)、林业生产得到发展。通过林改,林农的经营主体地位更加明确,利益更加直接,责任更加落实。通过林改,村民增加对低产低效的用材林,经济林改造的信心,准备投入资金进行改造。

(三)、有效地保护森林资源。通过林改,林地林木产权得到进一步明晰,广大群众保护森林资源的积极性明显提高,盗砍滥伐案件明显减少,森林防火意识明显增强。

(四)、增强群众维权意识。通过林改,调动林农学习林业法律、法规和林业科学技术的积极性,依法维护自身权益,促进林业生产的发展。

以上成效的取得,为下一步林权证的发放打下了坚实基础,为下一步配套改革措施的出台奠定了基础,为林农群众的今后增收致富创造了基础。

三、改革试点的经验和存在的问题及困难

(一)以邓**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林业改革发展全局,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加快林业发展的决定精神,是我们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根本。

(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林业发展为第一要务,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形成合力,是我们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基础。

(三)有一个符合县情实际的实施方案,是我们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前提。

(四)广大林农、基层干部和社会各界的积极参与,是我们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关键。

(五)团结拼搏、艰苦奋斗,有一支战斗力强的工作队伍,是我们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保证。

(六)人力、物力、财力、技术设备“四到位”,是我们取得阶段性成果的保障。

(七)、调解处理好矛盾纠纷,是林改各项工作顺利推进的重要环节。

我县林改工作在取得阶段性成果的同时,也存在不足之处,主要是林改政策性强、时间紧、任务重,跟上级的要求、群众的愿望还有一定的差距。

(一)林权制度改革工作与当前农业生产存在一定的矛盾。

(二)全家搬迁到异地或外出打工较多,联系难,部分群众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专业技术人员少,技术设备不够,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进程。

(四)历史遗留问题处理困难。林改推行以来,山林纠纷暴露,引发一些不稳定的因素,这次林改过程中虽解决部分林权“三定”时错界及错证,历史纠纷山难以调解。

(五)、实际操作难度大,个别宗地外业区划不够准确。

四、明确任务,狠抓落实,加快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

林业改革是一项十分复杂的系统工程,比农业改革还要复杂。林业虽然是农村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林业又有其个性,有其特殊性。从属性来说,林业既具有生态公益的功能,又具有提供木材等林产品的功能;从土地性质来说,既有集体林地,又有国有林地;从生长规律来说,林木的生长周期长,短则几年,长则上百年,不像农作物今年长得不行,明年可以重来;从改革涉及的面来说,林业改革涉及的部门很多,涉及方方面面,涉及广大林农群众的切身利益,还涉及农村的和谐稳定。所以说,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更为复杂。这就要求林业改革必须是积极的,又必须是稳妥的。当前,推进这项改革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我感觉特别要注意把握好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坚持党政领导亲自抓。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试点工作之所以取得成功,收到了显著成效,最重要的一条经验就是镇党委、政府领导把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真正摆上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心工作,加强领导,精心组织,抓住不放。正是由于各级党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才有力保证了林权制度改革的顺利进行。

二是坚持以人为本。改革必须和农民的切身利益紧密结合起来,必须把林业建设与林农致富紧密结合起来,正确处理好兴林与富民的关系,使农民在林业改革与发展中真正得到实惠和利益。改革是为了兴林,兴林是为了富民。在集体林区,必须通过改革来实现兴林,通过兴林来实现富民。要树立兴林为了富民、富民才能兴林的理念,做到在兴林中富民,在富民中兴林。只有把富民作为林业建设的目的,才能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为林业的改革与发展注入活力;只有人民群众能够通过发展林业实现致富、提升生活质量,才会为林业建设提供不竭的物质保障和精神动力,推动林业又快又好发展。兴林富民是林业改革与发展的宗旨和目的,必须始终不渝地坚持。这个关系处理得好,就能够加快传统林业向现代林业转变,开发林业的多种功能、多种效益,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生态建设和林产品供给的多种需求。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必须和农民的利益结合起来,为农民提供经济来源,创造就业机会,这样农民才会拥护改革,才会支持改革,也才会顺利推进改革。

三是坚持处理好改革与稳定的关系。既要坚定不移地深化改革,又要确保林区稳定。不改革就没有出路。只有深化改革,才能进一步增强林业的活力,挖掘林业的潜力,发挥林业的效益,促进林区的稳定;只有确保林区稳定,才能进一步凝聚人心,集聚力量,搞好改革,促进林业又快又好发展。深化改革,首先要制定方案,明确职责,弄清楚改革的目的、范围、任务。改革的主体是农民,必须走群众路线,把政策原原本本、不折不扣地交给群众,尊重农民的意愿,尊重农民的创造,切不可违背农民的意愿和事物发展规律。否则,将会影响改革的顺利进行,影响和谐稳定。

四是抓好各项配套改革。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林业的一次深层次改革,没有其他各项改革的配套进行,就难以向前顺利推进,也难以达到预期目的。从实践看,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要走好“四步”:第一步,从产权制度入手,均山到户,让林农有其山。第二步,让林农有其权,不仅要有林木的所有权,还要有林木的处置权。第三步,让林农有其利,就是要减轻林农负担。第四步,也是最关键的一步,就是要进行配套改革,实际上就是让政府转变职能,让林业部门转变职能。因此,林业部门要认真研究林地管理制度改革、采伐管理制度改革、育林基金制度改革等问题,要建立资产评估制度、产权流转制度、科技推广体系、资讯服务体系,要研究如何防止林农将来可能出现的失地问题。同时,还要对发放的林权证、转让的林权证、买来的林权证的不同使用管理办法进行研究。总之,要将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措施给予总结推广,对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积极寻求对策,早作准备。

五、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的总体安排

(一)、时间安排

目前,各乡(镇)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已全面启动,在8月30日前要完成宣传动员、纠纷排查、调查摸底工作,在12月30日前要完成确权踏勘外业工作,在明年3月基本完成改革任务。

(二)、经费安排。

按照县林改办编制的工作经费计划,经县长办公会议研究决定,这次全县林改工作共安排经费83.4万元。其中:安排勐大、振太、者东各5万元,恩乐、田坝、古城、和平、九甲各3万元,安排给每个村XX元,安排购置集体林承包(管护)合同书20万元,安排购置工作车辆14万元。

(三)人员安排。

根据按板镇改革试点工作情况及有关单位部门的工作需要,对原抽调的工作人员进行了调整充实。结合各乡(镇)的技术人员实际,经整合后搭配给各乡(镇)的工作人员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志们,搞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是一件造福林农,促进林业生产发展,维持生态平衡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工作能否如期完成,关键在今年,最难也在今年。各级各部门务必要认真按照县委、县人民政府的部署安排,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努力工作,加快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确保按时完成集体林权制度改革任务。各乡(镇)在抓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同时,要综合安排好当前农业的各项工作,确保今年农业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

新农保试点工作总结2018年试点工作总结范文(2) | 返回目录

一、基本情况

华亭县位于甘肃东部、关山东麓,地处陕、甘、宁三省(区)交汇处,是全国十三大产煤基地和西北三大产煤矿区之一。总面积1183平方公里,辖5镇5乡、1个街道办事处、1个省级工业园区。总人口18万,其中农业人口12.59万。XX年底,全县gdp达到48.29亿元,大口径财政收入15.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2亿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5359元,农民人均纯收入3730元。XX年的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按照“规范管理、优化服务、完善制度、健全体系”的工作思路,着重在创新机制上挖潜力,在完善制度中求发展,努力实现基础管理工作规范化,各项工作有序进行。止目前,在征缴进行三个月(征缴计划时间为九个月)的情况下,全县79917名参保农民已有56943名参保缴费,缴费率达到86.25%,参保率达到88%;为15054名60岁以上发放养老金 万元,发放率和确保率达到100%。广大参保农民充分享受到了新农保政策带来的实惠,新农保试点工作得到了群众普遍拥护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XX年6月9日,顺利迎接了全省新农保试点工作领导小组考核,得分94.5分,在全省首批10个试点县排名第一。《农民日报》、《中国劳动保障报》、《甘肃日报》、甘肃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先后对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进行了重点报道。在XX年11月5日召开的全省新农保工作会议上,我县被命名为“全省新农保试点工作示范县”,并在大会上做了经验交流发言。12月4日,甘肃电视台经济频道《项目甘肃》栏目以“新农保解除农民后顾之忧”为题,对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进行了12分钟的专题报道。

二、主要做法及存在的问题

我们的主要做法是:

一是完善政策,做好对接工作。结合我县工作实际和经济发展水平,根据中央和省市确定的基本原则和总体框架,在新农保待遇领取条件、基金管理等方面进行了调整完善,对养老保险关系转移、死亡参保人员个人账户继承进行了规范。随着试点工作的开展,养老保险关系转移、参保人员死亡的情况不断出现,我们对相关工作进行了规范,无条件的执行一些刚性的要求,维护了参保人及其家属的权益,促进了试点工作的顺利进行。同时,我们还注重结合县情,认真对比分析,对一些经过实践检验的行之有效的先进做法,在制度调整和对接中予以吸收和强化,巩固了工作成绩,实现新老制度的平稳对接,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肯定,受到了基层群众的好评和欢迎。

二是加强领导,完善试点工作目标考核和激励机制。将新农保试点工作目标任务列入全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奋斗目标,提出了工作进度和具体目标任务,并通过人社局、各乡镇政府这两个不同层次的渠道予以层层分解落实,做到镇镇有目标,人人有任务,年中有督促,年底有考核。对措施得力,完成新农保征缴任务较好、农保基础资料健全、规范、完善的乡镇予以奖励,并通报表彰,充分调动了各街镇的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是创新机制,强力扩面续保。把扩面的重点放在了长期外出务工人员上,利用外出务工人员春节返乡的有利时机,新农保经办人员亲自登门拜访,全面细致的讲解新农保制度的具体要求和目的意义,并且面对面帮助参保群众填写表格,录取相关资料。今年的续保工作中,各级农保经办人员通过深入未及时续保农民家庭,发放印制的宣传资料,开展新农保政策宣传,分析未续保原因,研究对策,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逐步推进续保工作的开展。同时,加大对经济困难家庭的政策扶持力度,防止出现“保富不保贫”的现象,努力做到应保尽保,不留死角。

四是优化服务,确保业务经办高效规范。我们认真梳理两年来的业务经办经验,对新农保各项业务流程进行全面清理,简化、细化和优化,从方便群众的角度出发,对参保缴费和领取待遇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规范和优化,统一了办事项目、办事流程、办事标准。并且加强政策业务培训,帮助每位同志熟练掌握岗位技能,不断提高政策业务综合水平,以过硬、专业的理论水平增强服务能力,充分激发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真正实现“服务方式‘零距离’、服务项目‘零差错’、服务态度‘零投诉’”,让作风建设取得实效,让服务对象得到实惠。

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虽然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与中央和省、市的要求衡量,与广大农民群众的切实需要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主要是:新农保政策制度尚不健全、保障水平偏低;;国家还没有开发统一的信息管理软件,工作效率和质量有待提高。

三、下一步打算

下一步,我们将以本次督查为契机,按照“出经验、创特色、树典型”的总体要求,进一步加强领导,创新机制,狠抓落实,确保XX年我县新农保试点工作再上一个新台阶。为此,将重点抓好以下三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不断完善政策制度。在两年试点工作的基础上,对新农保政策标准、经办程序、管理模式、考核评估等各方面进行健全和完善。进一步引导和鼓励国营企业、集体经济和其他社会经济组织为参保人员缴费提供资助;根据财政收入和农民收入增长情况,适时调整缴费档次,提高补贴标准和待遇水平,确保新农保事业可持续发展。

二是进一步加强经办机构建设。充实县乡经办人员力量,探索建立适应乡镇机构改革要求和农村特点的经办模式,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做到业务前台向乡镇、村(社区)延伸,为参保人员就近提供便捷高效规范服务。

三是借鉴新农保,做好城保试点工作的准备。借鉴新农保试点工作的宝贵经验,提前做好城镇居民的人口数量、年龄结构、收入水平等方面的调查摸底与分析研究,争取城保试点工作开好头、起好步。

大学双语科普试点工作总结2018年试点工作总结范文(3) | 返回目录

为探索具有民族特色的推进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的有效手段,全面贯彻落实《全民科学素质纲要》和《少数民族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我校应国家民委和中国科协联合依托建立“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科普宣传队”,开展了双语科普工作,现将创建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我校于开学之初,即九月份就积极围绕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科普宣传队”着手开展了一系列工作,考虑到民族高校是少数民族人才高度集中地区,故决定充分发挥和利用我校充足的优秀学生和专家资源,在我校校团委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学生会组织日常校园文化活动、社团组织、社会实践三下乡、教学实习、志愿者服务等一系列活动,积极调动学生学习双语,为少数民族地区服务的积极性,在我校掀起了一阵“双语科普”热潮。

二、工作措施及成效

1、我校着手成立了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科普社团,邀请我校知名教授及语言学家**任社团顾问,并联合**市阿语培训学校,举办每周一期的少数民族语言学习活动,多次举办了以“少数民族民俗及地方特色”为主题的少数民族语言演讲比赛及征文大赛,此项活动不但培养了一大批优秀的熟练掌握少数民族语言的双语学生,而且加强了各民族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消除了民族间的隔阂,并为进行少数民族大学生科普宣传队培养了丰富的学生资源。在乌鲁木齐“七五”事件发生后,我校的学生都能够站在民族团结的立场上,明辨大是大非,积极配合所在学院做好新疆学生的思想开导工作。此外,我校还通过广播站、校报等信息传播途径,定期播出“名族科普之声”节目,向全体师生介绍少数民族科普宣传的意义及重要性,让更多的人们关注及投身于少数民族科普的工作中去。

2、我校团委及学生会定期举行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民族科普之窗”校园科普文化活动。由于语言沟通及普通话普及问题,少数民族地区尤其是偏远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水平往往较为落后。通过举办“民族科普之窗”活动,及定期在主楼及餐厅等人数集中地门前陆续设置展板100多块,部分为双语展板,展示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及文化面貌,让同学了解少数民族

地区的科普现状,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自己的智慧为少数民族地区科普事业的发展奉献一份力量。

3、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科普队的志愿者们充分利用宁夏的回族节日开斋节及古尔邦节,深入社会,在回族群众中间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回族群众生产生活、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实用性、操作性较强的科普宣传活动。科普宣传的内容,着重以提高回族地区青少年和农民获取科技知识和依靠科技脱贫致富、发展生产、保护环境、改善生活质量的能力,提高广大农民反对愚昧迷信、革除陈规陋习为重点,努力使民族地区青少年和农民的科学素质有明显的提高。

4、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科普宣传队通过社会实践三下乡活动,积极有效地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事业做出了贡献。

十月份,我校少数民族双语科普宣传队在团委**老师的带领下,深入宁夏回族贫困地区**县展开调研活动,科普队同学分别深入各个乡镇基层,以村为单位进行走访,调查,与当地村民展开交流、沟通,收集了不少第一手材料,回校后大家在一起交流心得、切磋经验,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商量出切实有效的科普宣传政策,并在校内报刊和杂志上发表了一系列相关文章。此次活动,使同学们明确了民族地区科普的重点对象和重点工作。

此后,他们和**县组成了科普宣传互助小组,通过定期邀请**县中小学生走进****大学,参观实验室等常规科普宣传活动,开阔了他们的眼界,丰富了他们的科学文化知识。青少年是少数民族地区的未来,通过对他们进行辐射教育,提高了农村青少年学习科学知识、运用新技术、健康成长、科学生活的能力,为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普工作做了长久的打算。

暑假,我校团委几位老师放弃了假期,带领科普宣传队同学再次深入宁夏贫困地区**县,开展了为期两个月的科普宣传志愿者工作,此次活动,活得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

首先,他们在**县建立少数民族科普宣传小分队,充分整合资源,搭建社科服务平台,开发运用社会科技、科普资源,为民族地区群众提供所需科技知识,实用技术和专业培训,让他们多渠道了解掌握科技信息,运用实用技术,学会经营管理。其中生科院几位同学运用平时所学知识,深入田间地头,积极指导**村群众,开展科技帮扶工作,为他们答疑解惑,并帮助他们在塑料大棚蔬菜的培育和**的饲养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其次,他们咨询校内语言及民俗专家,在他们的指导下,组织双语优秀的同学根据宁夏回族地区特色,为同心县群众研究开发、创作、编印了适合回族特色的回汉双语科普宣传图书、图片、挂图、音像制品、科技文艺作品等科普资料XX余份,以改善一方面民族科普资源没有得到很好的开发利用,另一方面民族地区科普资料又严重短缺,科普宣传形式单一等,不能满足社会公众科技知识需求的现状。

此外,他们成立了双语科普宣传文艺队,选举有一定文艺表演基础的大学生组建“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科普宣传文艺队”,采取文艺汇演和双语科普宣传相结合的方式,配合**县文化局在**县开展双语科普宣传教育活动,增强了大学生对民族地区的了解和服务意识,并在同心县本地的青年团员中培养了一只科普自愿者队伍,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开展科技信息搜集、科普资料整理和组织科普知识宣传,真正发挥生力军作用;并在科普自愿者中选定科普信息宣传员,建立一支有素的基层科普宣传员队伍。建立了大学生与少数民族地区群众长期的互动联系,为我校对民族地区的科技帮扶建立稳定的渠道,并探索适用、长效的科普服务模式。此次**县社会实践活动不但锻炼了同学们的双语科普宣传能力,并且使同学们更深刻地认识和了解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面貌,也促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科技进步。

6、我校少数民族学生占全校总人数的一半以上,又因寒暑假时期是学生放假回家的集中时期,故我校充分利用这个时机,引导学生回家在少数民族地区对当地群众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双语科普文化宣传工作,并对有特殊成绩的同学给与一定的奖励。学年度我校“道德模范奖”获得者**同学,暑假回家期间参加当地“维护民族团结活动”,配合当地公安人员,提供有用线索,并为公安机关在案件审理过程中进行维语翻译工作,对抓捕疑犯、侦破案件起到了积极作用。

三、工作中的问题及下年度工作的重点

虽然我校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科普宣传队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由于是初次举办此类活动,没有现有的经验模式可以借鉴,一切都处于探索时期,所以工作中也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但只有发现问题并以认真端正的态度解决之,一个集体才能不断进步。

理论与实际联系不足是双语科普工作的难点。在制订计划初期,科普宣传队的老师及同学有许多美好的设想,可是由于自身客观条件的限制,故有许多没有地方没有予以落实,这些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有了上一年的经验及教训,在今后的工作计划及实施过程中,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科普宣传队工作会稳步前进。

资源不足及利用不均是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科普宣传队工作中的又一障碍,由于初次举办此次队伍建设,故在经费预算时较为保守,但后来的实施过程中出现了力不从心的局面。在以后的队伍建设过程中,我们应该投入更多的资金,以加强队伍建设。

在下年度的工作中,我们会不断吸取教训,在上年度工作的基础上,稳中有升,着重加强以下几点:

首先,加强队伍建设,在团委的带领下,把我校大学生双语科普工作队打造成一个标准且规范的团队,以切实提高我校少数民族大学生双语科普工作队的服务水平。结合我校自身特色和双语科普工作队组织机构、工作范围、人员结构等实际,着力在队伍建设上下功夫。一是要加紧健全内部各项管理、考评制度,明确岗位职责,形成依照制度办事,用制度管理人、用制度激励人,培养团队同学想事、干事的良好作风,调动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营造团结和谐的工作氛围。

其次,要结合双语科普的工作性质,不断加强同学们的双语水平及理论、业务、科技知识、政策方针及相关知识,以提高团队同学学习、领会国家民委教育科技司、中国科协科普部的精神,明确双语科普试点的工作方针和工作目标,以较为丰富的科技文化知识和综合能力参与双语科普工作。

再次,加强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健全民族地区科普工作网络体系。重点依托我校网络资源优势建立面向全校师生服务民族地区的信息网页,不断完善和扩充新网页,以达到社会宣传、理论研究、技术培训等目的,运用网络信息提升少数民族科普公社的社会影响力。

回顾我校的双语科普工作,大家团结努力,勇于创新,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多次得到了上级领导的肯定和赞扬。并获得了科普工作先进集体、校级科普扶贫先进集体、农村科普工作先进集体等多个奖项。在我校团委全体师生的共同努力下,通过政府和社会各界的支持,已经初步建立起了对民族地区科技帮扶的稳定的渠道,也初步探索出了适用的模式,这是值得我们欣慰的事情。但,以后的道路还很漫长,以后摆在我们面前的任务也是艰巨且任重而道远的。然,荀子曾曰: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只要我们锲而不舍,永不放弃,我们一定会将民族地区的科普工作有声有色地开展起来,为我们的科教兴国和各民族共同繁荣做出卓越的贡献!

新农村建设试点农户家庭建档工作总结2018年试点工作总结范文(4) | 返回目录

XX年,按照市新农办、市档案局的部署和要求,**县结合工作实际和时代发展的需要,把家庭建档作为部门的一项重要工作进行安排,大力推进家庭档案建设,特别是在新农村建设试点中推进家庭建档工作,用家庭档案诠释文明、宣传文明、弘扬文明。通过县新农办和档案局的共同努力,在龙新乡的徐家

寨和韩家寨、镇安镇河边寨、象达乡大坪子、碧寨乡摆达下组、龙山镇大塘子等6个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中开展农户家庭建档工作,目前,这6个试点村521户村民百分之百的完成了家庭建档工作,共建档案1042盒,从而丰富了**县的新农村建设内容,使档案工作能更好的为新农村建设服务。现将开展此项工作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领导,提高认识

农户家庭档案建设,是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大力推进家庭美德建设和全社会精神文明建设,着眼于档案工作为改革发展服务,为群众服务的一条有效途径。开展家庭建档,既是构建和谐社会,促进新农村文明建设,提高农民素质的需要,同时也是档案工作服务家庭,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自觉践行“xxxx”重要思想的具体体现。同时也为充分开发家庭档案资源,发掘和保存散存在民间的重要档案文献,将有重要价值的家庭档案给予保护和抢救提供了技术支持。**县新农办、县档案局充分认识到家庭建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工作中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把家庭建档工作提上议事日程,迅速组织档案干部和新村建设指导员进行家庭建档的业务学习,掌握为什么要建立家庭档案和怎样建立家庭档案的知识,以扎实的业务基础开展有效的服务和业务指导。

二、深入调研,抓好试点

为顺利开展好家庭建档工作,县新农办、县档案局专题制定了试点村家庭建档实施方案,确立了先搞调研,再抓试点,然后以点带面,广泛推行的工作思路。经过深入的调查研究和积极的协调联系,最后确定在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中开展家庭建档工作,同时,以试点村为重点,在条件稍好的碧寨乡摆达村和龙山镇横山村两个村中进行整村推进农户家庭建档工作。在试点村的带动下,在经济相对发达、生活条件相对较好的平达、勐糯、腊勐三个乡镇中开展家庭建档整乡推进试点工作。在工作过程中,**县新农办和县档案局分别抽派业务骨干,协同各乡政府、村委会以及村民小组干部,召开家庭建档动员会议,由村委会领导作动员讲话,阐明开展家庭建档活动的意义,并由抽调的业务人员进行通俗易懂地讲解,用很多具体生动的事例说明家庭建档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让从来不知道家庭档案是怎么回事的老百姓,明白了家庭档案是家庭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自已居家过日子有着长远的意义。之后,业务人员深入到农户家中,耐心细致地指导他们进行家庭档案的收集、分类和整理。通过开展家庭建档试点工作,很多农户纷纷认为:家里原来到处乱放的各种材料,急着要用时翻箱倒柜遍屋子找,常常把家翻个遍也一无所获,全家人互相埋怨生闷气,现在好了,家里各种材料经过整理和集中存放,找起来又快又省心。通过开展试点工作,为在全县顺利推行家庭建档工作积累了很好的经验。

三、采取措施,大力推行

为使试点村家庭建档工作确实取得实效,**县新农办和县档案局切实采取强有力措施:一是在试点的基础上总结经验,明确整理方法,把收集到的材料按内容分为证书类、收藏(实物)类、音像类、家史类、发票及附件类、综合类六类。整理过程中尽量保持原貌,以“件”为单位,按事由结合时间排列、编号、装盒存放。并逐件登记归档文件目录,目录做到与归档文件实体相对应。为各家庭在建档时提供参考。二是列入了全县档案工作目标考核办法,把各新农村建设试点的家庭建档工作作为其工作目标管理(或档案达标升级工作)的重要内容进行检查和考核。三是加大业务指导力度,在乡镇中逐个开展农户家庭建档动员会议,向农户讲解家庭档案知识,动员他们动手建立家庭档案,并作登记备案。这些措施为家庭建档工作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四、印发资料,广泛宣传

任何一项新生事物的出现,都不会马上被人们所接受,人们对其总会有一个认识、了解的过程,家庭档案也不例外。当人们还习惯于将档案的外延定义为那些保存在档案馆(室)中的“档案”的时候,加强对家庭档案的广泛宣传就显得尤为重要。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宣传的过程也是家庭档案意识养成的过程,只有改变人们对“档案”的固有认识,提高对家庭档案的认识,人们才会将档案意识渗透到各自的生活之中,自觉地整理好在家庭生活中形成的材料。为进一步扩大宣传,全面提高家庭建档意识,**县新农办和县档案局在到乡镇工作中把家庭档案宣传资料向广大农户发放。宣传资料用浅显易懂的语言,把家庭档案的概念、建立的意义及整理方法作了细致的说明。这种宣传活动,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的档案意识。

总之,今年的新农村建设试点家庭建档工作,由于注重业务建设,实施点面结合,工作质量比较高,基本实现了预期的目标。为构建和谐新农村,促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