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精选26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9.77K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

劳动课是九年义务教育重要的课程之一,搞好劳动课的教学工作可以使学生掌握简单的劳动方法。提高劳动技能,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高尚品质。因此为了搞好本学期的劳动教学工作,特制定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精选26篇)

一、班级基本情况分

本学期五年级共有学生138人,学生普遍劳动热情不高而且思想教浮躁,虽然个别同学热爱劳动,但劳动态度不够端正,不爱动手操作。上课纪律良好,有个别学生上课纪律意识薄弱,需要老师提醒。由于劳动课受条件的限制,这些孩子缺乏参加实践活动的机会。

二、熟悉教学内容、重难点、课时安排

本册劳动课共20课,内容分为三部分;①自我服务和家务劳动;②手工制作;③生活小常识。这些内容不仅注意适应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而且具有思想性、科学性、实践性和趣味性。教材的重难点是手工制作这一部分,本学期安排了20课时,每周一节正课。

三、本册劳动课的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自立能力和耐心细致的高尚品质。

3、提高学生对劳动生活的学习态度和兴趣。

4、培养学生爱科学,用科学的创新精神。

四、本学期教学工作措施

通过我对班级情况的了解和对教材内容的熟悉,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的要求,本学期对劳动课教学采取以下措施。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通过了解,班上的大多数同学都是独生子女,过惯了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坏习惯,面对这种情况,首先要对学生进行好的思想教育,告诉他们劳动创造了人,劳动是最光荣的,讲一些热爱劳动的小故事,来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的好习惯。

2、认真钻研学习《新课程标准》和《劳动教学大纲》,熟悉教材内容,备好每一节课。

3、积极进行劳动课的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效率。

4、采用边"授"边"练"的方法进行学习。

5、不断激发学生兴趣,使学生在各个环节中都能全身心的投入。

6、重视学生每一次劳动成果,在班级举行成果展示,激发学生劳动热情、创造火花,体验活动乐趣。

劳动课的教学不仅要重视理论知识的传授,更要重视学生掌握劳动技能和各种能力的培养。因此在课堂上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掌握劳动方法,学会总结规律,在学生掌握了简单劳动方法的同时,学会创新,给学生创造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知识,提高了技能,陶冶了品德。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2

一,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一,材料与工具,二,看图表达,三,设想与选择,四,杯垫,五,笔架,六,碟片架,七,折叠式课桌,八,拱桥,九,迷宫,十,我们的新操场。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乡土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二、班级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的五年级劳动技术课教学,分别为五{1}、五{2}、五{3}、五{4}四个教学班,每班学生数为40人左右。由于上学期我给五{1}、五{2}、五{3}、五{4}班上过劳动技术课,所以对学生比较熟悉。学生对劳动技术课还是比较喜欢,他们喜欢动手,喜欢做实验,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但是也有极个别的学生上课不认真,比较随便,影响了上课,这学期对这些学生要加强教育。所以,我有信心上好五年级的劳动技术课。

三、教学措施:

根据本学期五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35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四、教学内容

缝纫缝制小挂饰,了解缝制作品的一般步骤和方法,学习锁边针法,能独立完成作品。培养初步的技术意识,学习与制作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3

一、基本情况概述:

本学期我任教五年级的劳动课。班里学习气氛不太浓,班风和学风不太好。但相比较而言,同学们对这门功课的兴趣比其他学科要浓厚一些,在劳动课上。同学们可以充分动手、动脑、动口,学得有趣的知识。

二、指导思想:

以培养学生全面发展,实施创新教育工程为核心,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实践能力为重点,改革课堂教学,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三、教材分析

本册教材编入14篇课文,以泥塑为主。有动、植物,有水果,有日常生活用品,有战斗武器等。

四、定位与反思

在劳动课的教学过程中,如何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组织好劳动课的实践活动,是劳动课程计划中的重要环节之一。简单地“请你像我这样做”的教学方法,将学生完全置于消极、被动的状态,使他们很少或者根本无法主动参与并认真思考,由此造成学生的操作动作机械模式化,制作出的成品雷同无生气。整个劳动课教学,教师更多关注的是结果,忽视了学生能力的培养,不利于学生主体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发展。

五、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教师要钻研教材,全面理解教材,明确教学的目的,把握教学的重点,做到课前备教材、备操作、备教具,让学生全面掌握每项劳动技能、技巧。

2、劳动课不仅要以劳动实践为主,还要以培养学生的劳动概念,养成良好劳动习惯,如进行自己动手讲好卫生的教育,勤俭节约的教育,讲科学的经验教育。

3、每项劳动都有一定的程序,教学中一定要紧密结合,做到规范化。

4、教学时,教师可采取边讲解边操作的方式进行,也可去课堂讲解课外实践的方法进行,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的能力。

六、本学期努力的方向

1、培养学生的爱劳动的意识。

2、组织实际操作活动,培养观察、想象、推理、判断、思维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明确概念,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3、因材施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既争取大多数学生的积极参与,又有利于优生才能的发展。

一、本册教材总的教学要求

(一)家政

1、了解物品洗涤的基本常识,学会清洗衣物、器皿,形成良好的习惯。

2、具有水资源保护的意识,形成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

3、了解安全用电的基本常识,养成节约用电的习惯。

4、了解手缝的常用针法,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布艺品,并作出评价说明。

(二)技术初步

1、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2、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纸制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

3、知道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技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作出评价。

4、能看懂纸工制作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展开图,实物图,操作示意图。

5、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二、各单元教学要求

(一)家政

了解手缝的常用针法,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布艺品,并作出评价说明。

(二)泥工

1、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2、知道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技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作出评价。

3、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三)纸工

1、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纸制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

2、能看懂纸工制作中的剪切线,折叠线,粘贴面等符号,能理解简单的展开图,实物图,操作示意图。

3、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三、本册教材的重点、难点

1、了解手缝的常用针法,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布艺品,并作出评价说明

2、了解手缝的常用针法,了解制作的一般过程,学习设计,制作简单的布艺品,并作出评价说明。

3、通过简单的纸塑、泥塑等作品的设计、制作及评价活动,了解简易手工制作的一般过程,掌握相应的制作方法,体验劳动的可贵和创造的愉悦。

4、掌握刻纸、剪纸的基本方法,能设计和制作几种纸制工艺品和纸塑作品,并作出评价。

5、知道泥塑工艺基本材料的特性以及基本工具的使用方法,掌握一些泥塑加工的基本技法,能设计和制作简单的泥塑工艺品,并作出评价。

6、通过观赏、讨论、测试等活动,对作品进行简单评价,形成初步的技术作品鉴赏能力。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4

一、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的劳动兴趣,劳动习惯,劳动观点。

(2)教育学生积极认真做好自我服务劳动、家务劳动、公益劳动。

(3)使学生具有一定的生存能力,掌握一定的生产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并能把这些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家庭,社会的生产劳动中去,为社会创造财富,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合格的初中毕业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并掌握一定生产技术和具有初步经济管理能力的后备“新型农民”。

二、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热爱劳动,认识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只有劳动才能创造世界,只有劳动才能创造社会财富,只有劳动才能完成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只有劳动才能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2、通过劳动实践,培养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培养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勤劳俭朴、遵守纪律、爱护公共财物,珍惜劳动成果的优良品质。

3、通过自我服务、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生产劳动,掌握一种以上的劳动生产技术,并在家务劳动、勤工俭学,社会服务和生产劳动中直接为社会创造财富。

4、以基础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相结合,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想象和创造能力。

5、通过劳动技术课教育和实践,增强学生体质,陶冶爱美情趣,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三、教学内容确定的依据

1、符合各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接受能力,基础教育和社会实践相联系;理论知识和实践活动相结合;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易到难。

2、以本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基础为准则,教材,教学,劳动实践不脱离现实,具有劳动实践的设施和基地、有进行创造、发明的物质条件和环境。

3、必修课《劳动技能课》能为全体学生创造有动手活动的机会,以利发现人才;选修课《职业教育课》要确实保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4、要贯彻《青少年保护条例》保证学生身心健康。

四、考试方法

1、以平时操作、劳动成果、劳动态度为主,以等级制记分。

2、理论学习(书面考查)为辅,以百分制记分记入成绩册。

3、有创造发明给予加分。

各年级教学要求

小学五年级

(一)教学内容的设置

1、开设乡土教材——《赵屯在前进》。让学生对本乡的自然条件、多种经营基础、农业生产概况有初步的了解。

2、开设《植物学》,让农村学生对植物的.生长特性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3、本乡以粮、棉、油料作物为主,近年来果树、草莓有了很大的发展,尤其是草莓遍及全乡,86年秋种植积达1300亩以上。总收入可达200万元,总产值占全县一半以上,与雪菜、大白菜种殖等一起是家庭副业收入的主要来源。以此为教材,有良好的环境基础。

4、本乡经济发达,人民生活水平较高,住房宽敞,楼房居多,花卉栽培已广泛深入到各家庭中去,种植的数量和品种也很多,也将列入教学内容。

5、根据不同作物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发育及种植的特点,提前一、二周进行教学和试验,完全以作物与季节相适应为主,打破了作物内部的系统联系,只有以季节为主,才能做到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才有给学生创造动手的条件,因为农业生产必须适应季节的要求。

6、学生年纪小,体力不足,以示范为主,避免较重的体力劳动,凡力所能及的劳动,学校创造条件,尽力安排实践活动。

(二)教学要求

1、根据由浅入深,由简到繁的原则,要求掌握一些基本的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比较简单的劳动技术。

2、了解本地区四大作物(小麦、油菜、水稻、棉花)的栽培技术,能在家庭务农中做一些播种,拔秧、移栽等田间管理的劳动。

3、了解本地区主要果品葡萄、桃,梨的栽培技术,掌握草莓生产的全过程。

4、种好家庭花卉、参与管理校内花木。

(三)课时安排

上学期实授19周计算,共38节。下学期实际上课18周计36节。

初二年级

(一)教学内容设置的依据

1、本乡蘑菇的栽培极为普遍,总产量占全县三分之一,但个人经济收入却很不平衡,主要是由于栽培技术上的原因,为了向家庭种植介绍管理技术,因此开设食用菌栽培课。

2、鸡,鸭,鱼、猪等副业生产是我乡农民的主要副业收入来源,近年来养鸡,鸭专业户成批涌现,家庭养鸭已从散养逐步过渡到圈养,为了提高饲养技术,所以开设家禽饲养课。

3、全校70%以上的学生,骑自行车上学,需要一些简单的自行车修理常识。

(二)教学要求:

1、了解食用菌(蘑菇、平菇,香菇)的特征,掌握蘑菇的栽培技术。

2、掌握肉用鸡生长过程中对温度,饲料的要求及病虫害的防治,每个学生都要在学习鸡、鸭、鱼,猪的饲养技术中掌握其中一种的饲养技术。

3、会修理自行车。

(三)教学内容安排:

每周2节,全年以36周计算。共72教时。

初三年级

(一)课程内容设置的依据:

1、本年级将学习简单的电子技术,在基础教学中增加实际动手的机会,以利于个性的发展和培养。

2、家庭中电器设备的普及(电扇,电视机、洗衣机、电冰箱)学生必须在家使用这些电器的基础上懂得这些电器的结构原理及简单维修知识。

3、由于农副业生产的不断扩大和生产品种的变化,民用电路也常会发生变化,因此要求毕业生一定要掌握民用电路及电路设备的安装。

4、“电”的内容十分广泛,学生的求知欲很高,学校有条件充分利用课余时间,发挥课堂、试验室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兴趣,为学生提供创造发明的机会、场所和设备。

(二)教学内容

1、对安全用电必须有正确的认识。

2、会使用常用的电工工具和“万用表”。

3、会安装简单的规范的照明电路。

4、会正确安装使用常见的交直流电动机。

5、会正确使用电扇、电视机、录音机、洗衣机、电冰箱,了解这些电器常发生故障的原因及简易的排除方法。

6、会安装再生式三管半导体收音机及音乐门铃。

7、学生以实验室动手实践为主。

初职年级(初四)

(一)课程内容设置的依据:

1、贯彻执行“农村教育必须为当地经济服务”的原则,要求学生必须掌握一种以上的职业技能。

2、部分学生初中毕业后将直接进入社会,需要职业技术,直接为社会服务。

3、根据本地区自然条件及经济发展规划,制定职业教育内容。

4、根据初中毕业班班级数开设不同专业,以供学生选择。

(二)开设专业

1、作物、果树专业

2、蔬菜、花卉专业

3、食用菌专业

4、农药、化肥、农业机械专业

5、机械制图专业

6、金加工与金属热处理专业

7、缝纫和刺绣专业

附:劳技课考核办法

(一)指导思想:

1、“农村学校必须为振兴当地经济服务”。让学生明确劳技课的教学目的,重视劳技课的学习,提高学生的劳动素质。

2、通过考核劳技课的教学质量,有利于促进学生对劳技课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突出劳技课的思想性、知识性和实践性。

(二)考核内容和评定:

1、劳技课的教学考核内容主要包括劳动观点、劳动态度、劳动知识和劳动技能等方面。

劳技课的考核评定标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第。

(三)评定方法:

由于劳动课是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培养学生良好的劳动态度的思想性较强的学科,又是掌握实际知识和培养动手能力的知识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因此我们采用三种评定方式而最后总评打等第的办法进行评定学生成绩。

(1)劳动态度的考核,以发扬民主与集中的办法。采用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最后任课老师决定的评分方法。

(2)劳动知识的考核,以书面答卷为主。内容是基础的常识性知识。不增加学生的负担,打分为百分制。每学期考核一次。

(3)劳动技能考核,由于在一学期所学知识较多,应每项内容作一次考核,但往往时间和实际条件限制不可能每人都作每项考核,所以在每次上实践课时教师可对部分学生抽查考核。能保证在每学期内每个学生考查l~2次即可。也可由学生自选考查内容进行操作考核,或者教师指定学生考查某一内容。考查也可用百分制评分,如有2次以上的取其平均分为劳动技能考核分。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5

一、情况分析

由于每一学期信息技术课时比较少,每周只有一节课,学生的遗忘性大,大多数学生学后没有注意巩固,学生掌握的情况不是很理想,参差不齐。有条件的学生家中有电脑或父母单位有电脑,上机时间相对多一些,操作较熟练,有大部分学生纯粹是上课时间练习,课后就没有巩固的机会,所以,这一部分学生对所学知识遗忘较大,操作易生疏。

二、本学期教学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要求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建立对计算机的感性认识,了解信息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学习、使用计算机的兴趣和意识。

3、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

4、能够在他人帮助下使用通讯远距离获取信息、与他人沟通,开展直接和独立的学习,发展个人的爱好和兴趣。

5、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三、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1、认识在网站注册的意义,学会健康、负责地对网上资源进行评价,培训正确的信息道德规范。

2、感受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魅力,学会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

3、学会获取信息,并进一步加工、处理信息。

4、加强计算机的综合应用能力。

四、本学期提高教学质量的具体措施

1、认真组织教学,认真对学生进行辅导。

2、实行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知识的传授。

3、注重每个学生的学习,力争使每个学生都能完成一节课的任务。

4、对课堂进行实时监控,及时解决一些突发事件,使学生能集中精力学习。

5、尽可能地多安排上机时间,让学生更多地熟悉软件环境,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6

一、教材分析:

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把劳动与技术教育作为学校素质教育的组成部分,并将其纳入到学校德育教学计划之中。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意识。使学生获得劳动与技术的基本知识和观点。培养学生的劳动意识和劳动责任感,以及在现实劳动中保护自己的合法合理利益。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社会发展的劳动的内在动机。这套教科书,以项目为载体,旨在使学生掌握技能、注重探究、引导创新,形成良好的技术素养,并重视劳动与技术教育和社会实践以及社区服务的有机结合。这套书以引领儿童的实践操作为理念,以儿童的生活为源泉,关注并利用儿童的生活经验,反映儿童成长的需求。

二、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自己动手操作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维、想象能力。

2、通过让学生自己劳动,实践体验后使他们真正体会到劳动的辛苦,从而教育学生应珍惜大人的劳动成果。

3、通过教学,了解一些电的常识和常用电器的结构,掌握一些简单电器的制作技术,进行维修与设计和创新,培养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

4、通过操作,培养学生的各种兴趣爱好,使他们在无穷的生活乐趣中得到美的享受。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一些制作的技巧,并能成功制作教材要求的作品。

难点:学会自己创造手工作品。

四、教学措施:

1、从劳技课的实际出发,使学生理论和实际相结合,提高思想认识,陶冶道德情操,培养审美情趣。

2、理论知识的传授要突出重点,注重知识,能力和情感之间的联系、

3、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展他们的观察,思考,联想和想象能力,尤其要重视培养学生作品制作的创造能力。

4、教学过程中要抓住学生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6、劳动工具和材料的添置,要尽可能考虑学校的经费承受能力,节省开支,又要减轻学生的负担、尽量进行废物利用,化害为利,变废为宝。

7、利用在每班评选”巧手之星”的活动,提高他们的操作技能。

8、要精心备课,尤其要备学生,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五、教学进度安排:

1、微型手电筒 一课时

2、音乐门铃 二课时

3、自制电池 一课时

4、简易电热切割机 二课时

5、花戏蝴蝶 二课时

6、击剑游戏机 二课时

7、通断检测器 二课时

8、磁控转盘 二课时

9、电铃 二课时

10、电动机模型 二课时

11、评价与展示。 二课时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7

一、学生基本情况:

班上的学生能听从教师的教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听从老师教诲。有一定的集体荣誉感,能积极完成学校交给的各种任务;有一定的自理能力,懂得与同学友好相处。但部分男生自制力差,以自我为中心,受挫力低,责任心尚未形成,对待学业得过且过。总之,引导本班同学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及行为习惯迫在眉睫且任重道远。

二、教学内容

1、成长的快乐与烦恼;2、追根寻源;3、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4、我们生活的地球。

三、教材特点: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

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臵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三单元《独具魅力的中华文化》,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四、教学措施

1、全面把握课程目标。在教学中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适应和参加社会的能力,掌握必备的基础知识。

2、丰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教学中积极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使学生在获得内心体验的过程中,形成符合社会规范的价值观。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

4、教学时要注重与其它学科教学内容的紧密结合,注重与学生

生活和社会的联系,要教学和学生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5、尽可能地使用现代教育技术,丰富课程资源。

五、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

第一单元成长的快乐与烦恼

教材内容:《生活中的快乐》

教学目标:

1.通过呈现快乐的场景,带动学生去细心观察、发现快乐;知道快乐并不难寻找,让学生在发现快乐的过程中感受快乐。

2.知道快乐有很多种,而通过自己的付出获得的快乐更持久。教学重难点:

理解什么是快乐,感受生活中的快乐,指导学生学会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感受快乐

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尽

情地玩耍、唱歌时,快乐都伴随着我们。快乐是好心情,快乐是一种感受。

活动一:多变的情绪

1.上个星期,老师让同学们记录一周之内自己的心情变化,大家举起手来,让我看看;大家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里和同学们说说自己的心情故事,把这星期里快乐和不快乐的事情告诉小伙伴们。(小组交流)

2.谁愿意给全班同学讲讲一周内自己的情绪变化,什么事使自己感到快乐,当时的心情怎样?(开心)什么事使自己不高兴,当时自

己的心情又是怎样的?你自己是快乐多一点还是不高兴多一点

活动二:快乐驿站

1.让学生通过讲笑话、唱一首快乐的歌、以角色扮演的方式,表演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快乐的事情,表达快乐的心情,并感染其他同学,让学生在“快乐驿站”,共同感受快乐。

2.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说一说快乐的情绪给自己的生活带来的好处;在愉悦、快乐的心境下学习、做事有什么感受。

活动三:找寻快乐

1.大家都希望自己快乐多一点,在我们生活中,处处可以感受到快乐,当我们听到好消息时,取得好成绩时,当我们买到满意的东西和小伙伴尽情玩耍时,都可以感受到生活到处洋溢着快乐。现在让我们来寻找快乐。

2.师给生发“快乐卡片”,大家把自己往日或今天的快乐或家人生活中的快乐写下来且说一说。给大家五分钟,小组交流。

全班交流:说说你找到的快乐,其他同学有类似的经历吗?

3.快乐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什么好处呢?

家庭其乐融融,学习更有动力,生活更有情趣、更美好

第二课时

汗水换来的快乐

快乐有很多,有单纯的快乐,也有掺杂着痛苦和汗水的快乐;有短暂的快乐,也有能持续长久的快乐有些快乐轻而易举就能得到,有些快乐则需要付出努力才能获得。

活动四:汗水换来的快乐

1.出示教材,分小组选择一幅图说一说。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8

一、指导思想:

“腹有诗书气自华,最是书香能致远”。倾力打造“书香校园”一直是我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头戏,为了拓宽学生的视野,让学生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培养学生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的良好习惯。本着读书为了感知传承中华文明,同时为了语文教学服务,根据三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制定“阅读课”阅读计划。

二、活动目标:

1、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养成爱读书、读好书、会读书的良好的行为习惯。

2、通过引导学生诵读经典美文,积累优秀诗文,优秀的片段,优秀的故事,丰富积累,形成良好的语感。

3、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读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丰富精神世界,提高综合语文素养。

4、让学生在积累知识的同时,提高写作能力。

三、读书内容

1、新课标指定要求背诵的部分古诗词。

2、教师根据单元教学及学生实际情况推介一些文章或书籍。

四、指导措施:

1、采用阅读指导课、读物推荐课、阅读研讨课、阅读欣赏课、读书汇报课等多种课型进行阅读指导训练,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提

高他们的阅读能力。

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适当地选择和运筹:朗读、默读;精读、略读、速读;范读、试读、复读;单读、齐读;分组读、分角色读、接力读;研读、赏读等读书的方式。

3、保证学生有时间读书,利用好每周的阅读课以及每周三的“亲子共读”时间,确保学生每天阅读时间平均不少于半小时。

4、传授有效读书方法,指导学生学会阅读,教给学生简单的读书方法,指导列出自读提纲。如:(1)看见了题目你想到些什么?(2)读后你知道了什么?还想知道什么?(3)你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要求学生做到眼到、心到。

另外,强化“不动笔墨不读书”的方法:(1)圈点勾画;(2)做批注;(3)写读书笔记。

5、与学生一起读书,及时交流读书心得。

6、在读书期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如优秀读后感评选、精彩片段朗诵比赛等,以激发兴趣,巩固成果。

7、有计划、分层次安排作好读书笔记。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9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教学策略

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活动化教学策略。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

3、体验性教学策略。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

4、开放性教学策略。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0

一、教材分析:

我们学校的特色是:打造绿色校园。教师根据实际适当补充校本教材,我们分年级编写,教材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教材内容主要有:一,工具的认识与使用,二,认识部分菜种子,三,种子的萌发,四,整理菜园,五,部分蔬菜的种植,六,浇水施肥和管理。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一些简单的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教学措施:

根据本学期五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40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对学生的实践能力及时掌控。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1

一、单元教材分析

在祖国西部广袤的土地上,历史上曾经有过鼎盛辉煌,也曾有过闭塞落后。今天,西部历史又掀开了崭新的一页,西部大开发的号角已经吹响,那些前赴后继的建设者们,挥洒着青春和汗水,为西部的再度辉煌,奉献着智慧和才干。西部又一次成为世人关注的焦点,本组教材就是围绕“走进西部”这一专题编写的。本单元选编的4篇课文,从不同角度反映了神奇的西部,反映了西部的昨天和今天。老舍的《草原》描绘了内蒙古美丽的自然风光和浓郁的风俗民情,表达了蒙汉民族间的深情厚谊。《丝绸之路》再现了发生在两千多年前这条伟大之路上中西方文化交流、商贸往来生动的一幕,表明了这条交通要道对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和增进各国人民间友谊的重大作用,作者的民族自豪感洋溢在字里行间,引起读者对昔日西部繁荣昌盛景象的遐想。《白杨》通过父子两代人的交谈,托物言志,借物喻人,热情讴歌了一代又一代献身边疆的建设者们。《把铁路修到拉萨去》报道了一支最能吃苦、最能打硬仗、攻克了世界第一高原隧道难关的筑路大军,他们昂扬的斗志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让人肃然起敬。

二、教学目标

编排这组课文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和搜集资料了解西部,激发热爱西部的情感;二是引导学生学习把握课文主要内容,联系上下文,体会优美语言的表达效果和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进一步提高理解语言的能力,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三是引导学生了解文章一些比较简单的、适于他们接受的写作方法,并试着将这些写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学生对西部缺乏了解,教学本组教材,既要引导学生把具体的景、人、事与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结合起来,还要尽可能地为学生多作一点有关西部的背景材料的介绍,以加深对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风土人情和建设者的认识。

在本组的导语中,提出了“走进西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搜集有关资料,通过网络、影视、报刊等资源更多地了解西部,认识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可将搜集到的有关西部自然风光、历史文化、边疆开发、西部建设等方面的内容,在课文教学中作相应安排。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教师在教学时要注意各部分的内在联系,使本组教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三、课时安排

教学本组教材可用11—13课时。其中,精读课文4—5课时,略读课文2—3课时,口语交际1课时,习作3课时,“交流平台”“日积月累”“趣味语文”1—2课时。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2

一.指导思想

以我国《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和“民族精神和生命教育纲要”的精神为基本指导思想。坚持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现代教育价值取向,追求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力求将儿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思考、探索、判断能力的培养及人文社会知识的掌握等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新课程标准为精神,以现有教材为依据,以学生为主体,关注和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从儿童的经验、体验、兴趣出发,培养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学会探究、学会创新,使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成为德才兼备的接班人。

二.基本情况概述

我班共有学生29人,学生来自农村务农家庭,家庭条件不均衡,有的属于低保收入家庭,因此学生各方面的行为习惯和文明习惯均较差,许多孩子的身上有不讲卫生、说粗话脏话甚至打架的陋习。家长的文明习惯和文明程度也较低。

三.任务及目标

1、端正学生思想,提高认识,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2、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积极完成《品德与社会》的教学内容。

4、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用教材中的事例及道理来教育学生。

5、注意联系周围的环境、人和事,从学生日常生活入手,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6、每月定期召开教研组活动,做到定时、定人、定内容,提高教研组活动的有效性。

四.方法和措施

1.教师平时加强理论学习,对课程标准进行“温故知新”,及时将教改精神与教学

实践相结合,并做好摘抄工作。利用课余时间,加强网上学习,及时了解最新教学动态和信息。

2、能按计划备课,按时完成授课任务。认真学习教材,分析各班学生的情况,根据各课教材的教育要点,结合教学建议、学生的年龄特点定好教学目标要点、教学重点、难点,备好课,授好课。

3.重视课堂教学,减少课堂教学的随意性。能用科学、有效的方法处理课堂中新生成

的教学环节,加强学生课堂练习的指导,切实提高每一节课的教学效益。

4.善于走进学生当中,关心热爱每一位学生,从学生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以及学生的生活疑惑和感受入手,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相统一。

5.定期对学生中的行为和思想进行调查,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对工作进行整改。同时结合学校大队部的要求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加集体活动,在集体活动和生活中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学生行为进行及时的督促教育。

6.结合教材,加强社会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到社会中、生活中体验,引导学生乐于参加有意义的活动,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培养观察生活、探究生活、创意生活的乐趣,勇于提出问题、探究问题,使他们的思想逐步走向成熟。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3

一、指导思想

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可以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对小学生进行写字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小学写字教育主要包括写字教学与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写字教育与学生自主性的关系。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本学期要加强写字教学,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二、具体要求:

1.加强指导,不将书法课变为自习课。不搞形式,让学生习字习惯的养成真正落到实处。

2.合理安排学生每天的练习内容 。

3.强调学生的写字姿势,随时纠正不良习惯。

4.定期在班级进行写字比赛,随时奖励有进步学生。

三、工作重点

1、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做到“三个一”(眼睛离纸平面一尺,胸口离桌面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2、掌握汉字的框架结构和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框架结构、偏旁部首。

3、落实笔画的笔法训练。即运笔的方法,一般可分为起笔、收笔。

4、对小学生写字提出要求,那就是“六个字”(正确、端正、整洁)。

5、强化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的意识,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和练字一样认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6、使学生领会汉字书写不单单是一个个字的问题,还需要有整体感。

7、引导学生把写字练习中的收获运用于平时的习作和其他书面练习之中,认真写好每一次作业。

四、具体措施

1、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坚持上好写字课,要认真写字方面的指导。教师的讲解不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不少于25分钟。

3、强化学生“提笔就是练字时”的意识,要求学生做作业时要和练字一样认真,养成良好书写习惯。

4、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5、教师自己要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书写习惯,教师的板书要给学生一种写规范,写漂亮的印象。

6、开展“远离订正液、改正纸”的活动,培养学生养成认真观察再提笔写字,提笔就要写好、写对的习惯。

7、展开竞赛。以组为单位举行竞赛,强化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概念。也可以抽签的形式举行级的写字比赛。

8、班内开辟书法展览角,定期展览学生、教师的书法作品,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

9、调动广大家长积极性,取得家长支持,举行家长问卷,向家长汇报成绩等。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4

一、基本情况:

本年级学生对音乐有了一定的感悟,本学期将继续对本年级音乐教学实施较为更加系统训练。

二、教材分析:

1、本学期教材共有八个单元: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

第二单元:古诗新唱

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

第四单元:欢快的舞步

第五单元:绿色畅想

第六单元:欢乐的鼓声

第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第八单元:美好的祝福

2、各单元教学要求

第一单元:西部风情

单元总要求:

要求学生初步了解我国西部地区有代表性的音乐特点及相关文化,如西藏的拉萨、长江三峡及三峡工程,西南地区苗族、彝族的音乐特点等,通过音乐抒发对家乡的热爱。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视谱演唱歌曲、分辨音乐结构和音乐情绪的能力,能为歌曲设计领唱与齐唱。

第二单元:古诗新唱

单元总要求:

通过集中学唱古诗歌曲,增进学生对我国古诗文化的了解。

在演唱方面,进一步要求学生能用有控制的声音演唱歌曲,演唱合唱歌曲《静夜思》。

在感受与鉴赏方面,要求学生能通过《读唐诗》的欣赏,感受古诗文化的博大精深,理解“唐诗里有画,唐诗里有歌,唐诗里有苦,唐诗里有乐”的意境。感受歌曲的情感。

在音乐创造方面,要求学生能根据教材提供的材料组成古诗歌曲《春晓》。要求学生能积极组织并参与“古诗朗诵演唱会”的活动,锻炼学生的组织能力。发挥学生的音乐创造性,即兴吟唱古诗。

在音乐与相关文化方面,要求学生尽可能多地朗诵古诗和演唱古诗歌曲,并能理解这些古诗的含义。

第三单元:美丽的草原

单元总要求:

通过对优秀艺术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增进学生对草原各民族和音乐的感情,能用深情的歌声表现牧民放牧时的愉快心情。

第四单元:欢快的舞步

单元总要求:

这是以欢快的流行音乐为主题的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通过唱歌、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了解世界的多元文化,丰富音乐的学习内容,引导学生感受积极健康的流行音乐。在活动中,培养训练学生的节奏感、运动协调感等方面的能力。

第五单元:绿色畅想

单元总要求:

通过歌唱和演奏,加深对环境保护的感性认识,更加关注绿色事业。在器乐合奏中体验表现音乐的乐趣和合作的愉快。

第六单元:欢乐的鼓声

单元总要求:

1.通过欣赏、唱歌及音乐活动,使学生们了解鼓给人们生活中带来的欢乐,激发学生对鼓乐文化的兴趣。

2.学唱歌曲《木鼓歌》,使加深学生对我国优秀鼓乐文化的了解。

3.小组合作进行创编活动——“鼓的对话”。

第七单元:音乐中的故事

单元总要求:

这是以欣赏为专题的单元。通过本单元的学习,开阔学生的音乐视野,丰富学生的音乐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通过欣赏、创编等音乐实践活动,巩固和运用已学过的乐器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理解能力。

第八单元:美好的祝福

单元总要求:

1.通过欣赏、歌曲演唱及组织音乐会的活动,激发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培养学生从小有爱心,把心中最美好的祝福带给自己的长辈、老师和小伙伴。

2.进一步了解我国优秀的民族音乐文化,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之情。

3.在音乐实践中学会与人合作组织新年联欢会的活动。

三、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因材施教,对不同的学生要注意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法,使学生能够充分发展。

3、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4、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及创新能力。

5、积极和其他学科沟通,积极研究学科整合。响应新课标要求。

6、多看多听其他学校的课程,在本校多实施,使学生开阔眼界。教师从中总结经验。

四、进度计划:

课题

内容

课时

周次

一、西部风情

拉萨谣

2

2

北京喜讯到边寨

1

3

三峡的孩子爱三峡

2

4

二、古诗新唱

梅花

2

5

静夜思

2

7

古诗朗诵演唱会

1

7

三、美丽的草原

天堂

1

8

牧民的一天

1

8

美丽的夏牧场

2

9

四、欢快的舞步

大河之舞

1

10

稍息 立正 站好

1

10

大家一起来

1

10

五、绿色畅想

手拉手,地球村

2

11

绿色的歌谣

2

12

森林狂想曲

1

13

六、欢乐的鼓声

龙腾虎跃

1

13

木鼓歌

2

14

鼓声传情

1

15

七、音乐中的故事

彼得与狼

1

15

八、美好的祝福

平安夜

1

15

花好月圆

1

16

难忘今宵

1

16

新年音乐会

1

16

期末复习与检测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5

一、教材的编排特点:

1、选材追求精品文质,体现时代特点和现代意识。

2、重视识字与写字、阅读与积累、表达与交流语文基础知识的学习及听、说、读、写等能力的培养。

3、采用板块式结构,促进学生综合发展。

4、创新教材呈现方式。

5、扎实的练习、训练,充实的实践活动。

6、重视积累。

二、教学内容及框架:

本册教材有:汉字家园一、动物天地、劝学、打开小窗、汉字家园二、我的亲属、故事里的智慧、幽默、朋友、春夏秋冬、诚信、赶集共12个主题版块。可分为:识字、课文、表达、综合学习活动,四种课型。(幽默归为识字)识字、课文、幽默每课课后都有与本课内容相关的练习题。课后的练习设计形式多样,主要突出了识、写、读、背四项。

教学目标:

1、学习习惯:

(1)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

(2)培养专心倾听、勇于发言的良好习惯。

(3)继续掌握正确的读书姿势和握笔方法,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2、汉语拼音:

(1)巩固汉语拼音,能利用汉语拼音帮助识字和学习普通话。

(2)能熟练拼读音节,正确抄写音节。

(3)认识大写字母,熟记《汉语拼音字母表》,初步学会用音序查字法查字典。

3、识字写字:

(1)喜欢识字,有主动识字的愿望。

(2)能准确认识428个生字。

(3)认识35个常用偏旁和2个基本笔画。

(4)能按笔顺规则正确书写281个生字,做到书写正确、规范、整洁。姿势正确。

4、阅读:

(1)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

(2)能联系课文和生活实际理解常用词语和句子的意思。学会积累词语。

(3)能想象课文所描绘的情境,知道课文大意。

(4)认识句号、问号、逗号、感叹号,(课标要求:句号、问号、感叹号)在阅读中体会它们所表达的不同语气。能正确读出长句子中的停顿。

(5)能正确朗读和背诵指定的课文。会分角色朗读对话。能正确复述课文,语句连贯。

5、表达:

(1)继续学讲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2)能听懂别人说的一段话和一件简单的事。能听懂老师的提问和同学的回答。

(3)能看图说一句完整的话或几句连贯的话。与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4)能按照要求用几句连贯的话讲一件简单的事情。

(5)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浅层次的)教材17页表达,写出浅显的感想即可如:第四幅图:小动物是人类的朋友,我们要爱护小动物。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6

一、教材概况:

本册教材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劳动课教学大纲》的精神,又结合我省的实际情况编写。本册教材为二期课改后实行的新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1、茶杯套2、奇妙的针法组合3、小钱包4、植树5、可爱的小陶童6、哈哈照相机7、常春藤扦插育苗法8、校服上的小标记9、养鸡10、肉饼蒸蛋11、制作休闲躺椅模型12、点亮金箍棒13、制作喷水动力车14、制作独轮手推车模型15、洗衣机的使用16、能歌善舞的傣族姑娘。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校本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二、班级学生情况:

本学期我担任的五年级(1)(2)(3)劳动技术课教学,学生数为135人左右。(每班45人左右)由于去年我已经开始教劳动技术课,知道学生对劳动技术课还是比较喜欢,他们喜欢动手,喜欢做实验,这对我来说有利于上好本学期的劳动技术课。所以,我有信心上好五年级的劳动技术课。

三、教学要求

1、教育学生初步懂得劳动创造社会财富、劳动光荣、劳动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的道理;从小培养他们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遵守纪律、认真负责、耐心细致、不怕困难的劳动态度和勤劳俭朴、爱护劳动工具、珍惜劳动成果等优良品质;初步树立质量观念和环境保护意识。

2、使学生学习一些浅显的劳动知识,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初步掌握自我服务劳动和一般的家务劳动的基本技能;能进行简单的生产劳动。

3、通过劳动课的教学和实践,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并注意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四、教学措施:

根据本学期五年级劳动技术课的要求、内容和班级学生实际,我决定采取以下教学措施:

{1},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2},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3},上课作好充分准备,按时进课堂,不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35分钟教学质量。

{4},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5},做好期中、期末考核,做好成绩记录。

{6},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7

本学期我将以“健康第一、面向全体、培养能力、发挥特长”为我的教学宗旨。结合实际积极开展体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质量。

一、教学质量基本情况分析

走进学生心灵,尊重学生选择,给学生一个快乐的青春。

上课有严格的规范要求,大部分学生体育素质较好,他们敢于实践。学生体育基本功也不错,上学年体育达标成绩令人满意。本人特别喜爱学生。虽然我上课严格要求学生,但平时与学生一起玩乐,游戏,关心学生,所教学生都很喜欢我,听我的话,愿意和我交流,这些给我的教学实施带来了有利的条件。学生已经具有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教师重视学生的心理感受和情感体验对学生而言才是最重要的。因此,在教材的选择上,我将进行大胆地创新,积极创设情景,从学生兴趣出发,选择富有生活气息的形式进行教学。因此,本学期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更加自信地想、大胆地体验。教学中,注重与孩子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感情,时刻观察他们的一举一动,对于他们的每一点变化,力求做到了如指掌,一旦发现问题便马上从中想对策,对他们进行有针对性的培养与教育。除了对各别同学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外,继续经常与同学们一起做游戏,在课堂上进行师生互动等。

二、教学质量目标及措施

1、加强安全防范措施,始终把“安全意识”放在首位,切实做好学校体育的安全工作,确保活动场地设施的完好与安全,确保学生人身安全。

2、继续学习和研究《体育与健康》教材,坚持相互听课和评课,不断提高教师的业务水平与能力,对新教材加以研究,参与课程改革,积极探索教学新思路。以学生为本,以“健康第一”为原则,促使学生养成自我锻炼的习惯,掌握科学锻炼的办法,树立终身锻炼的思想。

3、体育课教学要开放化

在课程改革、教学不断创新的今天,体育课教学也应以创新为主,面向未来、面向社会。不应再是以教师为主的传授性教学为主,而应是以学生为主体的尝试性教学为主,要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特征、兴趣和水平目标来安排课的内容,内容应以协作性和互助性为主,重视对学生体育能力的培养。

4、根据目标来科学、合理地安排教材

对教材的安排要科学化、合理化、灵活化;课的内容要单一化,内容的形式要多样化、全面化;课的设计要新颖化、趣味化、个性化。体育教学要始终贯彻一个主题-----健康第一、快乐体育、以学生为主。尽量让枯燥、单调的教学变得新颖、活泼、轻松,让学生的身、心、德、智在愉悦的活动中得到全面地发展,同时还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特别是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体育课教学只有不断地创新、不断地探索,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在实践中优化体育课教学。

5、选择适宜的教学环境

场地、环境的选择要有助于课堂教学,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新颖别致的`场地布置以及有选择地变换运动地点,都能调动学生的练习兴趣,同时环境具有调节情绪的功能,当学生处于一个整洁优美,生机盎然的环境中时,能产生轻松、愉悦、安宁等积极的情绪,表现出活泼开朗、自信大方、朝气蓬勃、乐观向上与人友好相处易于接受别人的意见;反之,则表现出委靡不振、情绪底下、烦躁不安、不友好等不良行为。

6、上体育课应注意的安全事项:

体育课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的重要课程。体育课上的训练内容是多种多样的,因此安全上要注意的事项也因训练的内容、使用的器械不同而有所区别。

(1)短跑等项目要按照规定的跑道进行,不能串跑道。这不仅仅是竞赛的要求,也是安全的保障。特别是快到终点冲刺时,更要遵守规则,因为这时人身体的冲力很大,精力又集中在竞技之中,思想上毫无戒备,一旦相互绊倒,就可能严重受伤。

(2)立定跳远时,必须严格按老师的要求执行。起跳后要落入沙坑之中。这不仅是跳远训练的技术要领,也是保护身体安全的必要措施。

(3)在进行投掷训练时,如投实心球等,一定要按老师的口令进行,令行禁止,不能有丝毫的马虎。这些体育器材坚硬沉重,如果擅自行事,就有可能击中他人或者自己被击中,造成受伤,甚至发生生命危险。

(4)参加球类等项目的训练时,要学会保护自己,也不要在争抢中蛮干而伤及他人。在这些争抢激烈的运动中,自觉遵守竞赛规则对于安全是很重要。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8

一、教材分析

造型表现:运用形、色、机理和空间等美术语言,浙美版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以描绘和立体造型的方法,选择适合于自己的工具、材料,记录与表现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发展美术构思与创作的能力,传递自己的思想和情感。

设计应用:运用对比与和谐、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组合原理,浙美版五年级美术教学计划了解一些简单的创意、设计方法和媒材的加工方法,进行设计和装饰,美化身边的环境。

欣赏评述:欣赏、认识自然美和美术作品的材料、形式与内容等特征,通过描述、分析与讨论等方法,了解美术表现的多样性,能用一些简单的美术术语,表达自己对美术作品的感受和理解。

综合探索:结合学校和社区的活动,以美术与科学课程和其他课程的知识、技能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策划、制作、表演与展示,体会美术与环境传统文化的关系。

二、学期目标

1、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方法和艺术概括力,分析立方体、圆柱体的结构特征,认识立方体、圆柱体的透 视变化规律,能写生简单的生活物体透 视现象。

2、继续传授中国画笔墨技能,学生进行彩墨画练习;欣赏中国现代中国画大师作品,培养民族自豪感。

3、学习浅显的手工技法。

4、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实物中提炼几何体的能力。

5、提高学生彩墨画的技法与概括能力,能够独立的完成自己所要想要画的内容。

6、在手工中培养学生的耐心、细致能力。

三、学情况分析

该年级段学生表达力强,有自己的独到的想法,生活习惯上比较讲究自我能力体现,不敢落与他后,学习能动性强,上课纪律上比较活跃。经过多年对该年级的了解,每个学生都有着自己独到的特色,根据情况的不同,针对性教学方法也有所不同,学困生抓美术技能技巧的基本功,多让他们看看优秀作品,多采取鼓励性评语,多发挥他们自我能力的表现,展示每一个的自我特色;特长生教学中注重体现作品的价值的不同,学生自我感情的不同,各科知识、日常生活百态、各种欣赏相结合,来让学生有更多的创作空间;中档学生上课纪律认真专心,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有自己的独到的见解,处于其他两者的中间,但在手工方面还缺乏创意与自我体现。

四、措施

1、强造型能力的培养,对简单的几何形体进行写生,并指导正确的观察方法,以确定如何对事物进行造型处理,特别对困难的学生进行仔细研究分析。

2、具体手工能力比较弱的班级,多渗透本人最拿手的工艺能力,使该年级段的总体水平,有一定能力的提高。

3、班内作品展评及各种教学手段,以增强竞争意识及荣誉感,互相学习,提高美术兴趣。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19

一、思想教育

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美育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努力把教书育人提高到一个新阶段,使学生成为:“四有”新人,培养他们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优秀品质。并通过各种题材歌曲的学唱,中外名曲、名歌的欣赏,让学生感受美的艺术和高尚的情操,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合作精神、环境意识、心理条件等,努力进取,为中国的明天奋发向上。

二、音乐知识和技能训练

1.指导学生运用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方法来演唱歌曲;

2.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练声方法;

3.初步欣赏一些小型的`器乐曲,掌握音乐欣赏知识,并能培养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4.通过“拍拍敲敲”、“听听想想”、“唱一唱”等练习,提高学生的乐感和节奏感;5.通过集体舞教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教学内容:

本学期通过对学生坐姿、唱姿、合理呼吸的培养,为学生的学习打下基础;通

过对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以及歌舞唱游课的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灵活运用,融会贯通,提高他们的素质。本学期,我还加强了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的学习力度,注重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训练,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在教学过程中渗透德育,改革进取,加快教育现代化,使学生能在他们的薄弱环节上加强学习,通过综合训练,使学生的艺术修养、音乐素质大大提高。

四、主要措施:

1.指导学生学习正确的坐姿、唱姿,以及合理的发声练习曲;

2.注重学生的音乐综合技能、技巧、知识训练,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歌唱;

3.在教学中指导学生了解歌曲的情绪,并能用正确的情绪来演唱不同的歌曲。

4.每节唱歌课给学生三分之一的时间练习,教师正确处理、引导;

5.合理安排时间进行音乐欣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爱好,开拓学生的视野,并了解一些音乐知识;

6.通过律动以及集体舞的训练,培养学生的节奏感和乐感,加强学生的全面素质;

7.在综合课、唱歌课、欣赏课、器乐课、歌舞唱游课中渗透德育,深化教育改革;

8.利用多媒体开展教育活动,使学生参与耳、眼感官,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课堂生活,开拓音乐视野。

9.以素质教育为本,不断提高音乐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并落实于教学,充分发挥音乐课益智、促体、辅德的功能。

五、学生情况分析:

本级段执教班级为五年级一个级的音乐课,我从综合课入手,在教学中渗透德育、美育,在课上进行多媒体教学,加强教育科研,加快教育现代化,促进教育改革,努力使学生在上课过程中逐步实现全面发展。在五种课型中,学生比较爱好歌舞唱游课,这种课型使学生在学习时积极性高,创新能力自然发挥出来。

执教的一个班级有一部分同学音乐基础知识欠佳。总的来说,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还要注重音乐基础知识训练,进一步巩固、完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

五年级老师教学计划4

一、教材内容介绍

小学五年级的教学内容有基本体操、田径、技巧与器械练习、小球类、游戏、武术、韵律活动与舞蹈、体育与健康常识。课次较多的是跑、投掷和游戏。其中跑是蹲踞式起跑、30米障碍跑、耐久跑等;投掷教材是双手抛实心球,投掷垒球等;游戏主要是十字接力,截住空中球等。次数较少的是武术和体育与健康基础常识,室内活动。技巧、支撑跳跃和发展身体素质练习等也占一些课次。

二、教学目的

在《大纲》中,明确地规定了小学体育的目的:“通过体育教学,向学生进行体育卫生保健教育,增进学生健康,增进体质,促进德、智、体全面发展,为提高全民族的的素质奠定基础。”

三、教学目标

1、初步学习田径、球类、韵律活动基本技术,掌握简单的运动技能,进一步发展身体素质,提高身体基本活动能力。

2、培养学习各项基本技术的兴趣、积极性以及勇敢、顽强,胜不骄、败不馁,自觉遵守规则,团结协作等优良品质。

3、使学生具有主动、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意识,表现出乐于学习和对体育活动的浓厚兴趣,并在活动中表现出展示自我的愿望和热情,体验到体育活动的兴趣、乐趣和情趣。

4、使学生获得一些体育运动和健康的基础知识;学习科学锻炼身体和自我锻炼、自我表现、自我保护、自我评价的方法;培养参与体育活动的良好习惯,以及安全地进行体育活动的意识。

5、通过多种形式的游戏发展身体灵敏、协调、平衡、速度、耐力和力量等体能,促进身体全面协调的发展。

6、使学生体验参与不同项目运动时的紧张与愉快、兴奋与疲劳、成功与挫折等心理感受,学会通过体育活动调控自己的情绪,并在一定困难的条件下进行体育活动,逐渐形成克服困难与抗挫折等意志品质,提高身心健康。

7、培养学生形成活泼开朗、积极向上、友好相处、团结合作、竞争进取的精神,以及勇敢、顽强、坚忍不拔、尊重他人、遵守规则的意志品质,为学生今后的学习、生活奠定良好基础,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20

一、教材简析:

教材采用单元编排、主题统整的方式来构建教材体系。五年级品社上册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本册教育内容由四个单元构成。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有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又生成多个小话题。本册教材主要呈现以下特点:

1、教育性

品德与社会课担负着道德人格培养的任务。在本册教材中,主要进行以下方面内容的教育:以多种形式促进这两个我的对话,引导儿童逐步完成两个“自我”的分化;向儿童呈现他们生活中的各种关系,让他们从这种关系中去理解和体验,引导儿童逐步建构起共生型的人格;通过历史与文化的启蒙,对学生进行热爱祖国的教育,引发学生对祖国的认同感、归属感等等。

2、综合性

本册教材几乎涵盖思想品德、历史、地理、社会等多方面的内容。所有这些内容都是通过“个人——人与人——人与社会”这条主线来串联的,使之形成一个完整的教学线索。

3、参与性

为了使学生能真正体味到教材所要表达的思想、观点,就需要为学生提供自己亲自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本册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问题、案例,让学生参与,让学生仿佛置身于真实的社会场景中,通过学生与家庭、学生与学校、学生与社会生活中的具体事例以及对这些事例的认识与实践来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4、直观性

本册教材呈现的是一页页文字与画面有机融合的版面,力图通过各种精选的图画、照片、示意图、地图和表格等,来最大程度地阐述教材所要反映的思想、意图。例如第四单元《我们都是中华儿女》,根据五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在文字的基础上,安排了大量的插图,这些插图,已不再仅仅是一些图画,还有示意图和大量的照片,通过这些插图,不仅增加了历史审美感和历史直观性。也帮助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本单元的内容。从而达到品德与社会课程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

二、学情分析及教学策略:

因为教材已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注意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给学生提供一些具有活动性的问题,引导学生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生活,用自己的感觉去进行体验。教学中可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策略。

1、对话教学策略

教学中,要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师特别要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大胆质疑,掀起对话波澜。对话能否顺利推进并取得实效,关键取决于教师的反馈信息是否及时、得当且具有较高质量。反馈既要有针对性,又要注重激励性;既要洋溢着活力,又要对师生互动有所推进,并添加进新的意义。要从关注学生生命的高度提高对话的质量。教师的反馈越精彩,就越能对学生起引领作用。

2、活动化教学策略

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

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

3、体验性教学策略

在传统教材中,编者对教与学所追索的意义都进行了预设。这种预设的意义或结论,具有唯一性和不可变更性。要求学生无一例外地去认同、去掌握,由此导致教学步入硬性灌输和“齐步走”、“一锅煮”的误区。五年级《品德与社会》具有开放性,主要是引导学生去参与活动,在活动中去感受、体验个人与他人、个人与自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我(即发展的“我”与现实的“我”)的关系,从而建构和生成课程的意义。

4、开放性教学策略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

三、教学措施:

1、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相互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以较好地落实“三维”目标。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进一步加强本课程开放式教学方式的课题研究,通过艺术、活动等多种形式对学生进行情景教育。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4、通过书面、口头调查的方式,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5、为了使学生真正体味本课程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就力求尽可能提供学生参与、亲身体验的机会。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21

一、班级情况分析:

高段的学生具有一定的自学能力,纪律情况也相对稳定,也具有一定的基础。五(4)班学生上课气氛活跃,声音整齐统一,有一定的表现力,小合唱也能胜任。一首新曲听几遍基本能合下来。但本学期新教材对我们的学生提出了新的要求,增加了很多合唱歌曲,所以学习相对比较困难,所以要以培养学生的兴趣为主,在此基础上,让他们掌握一定音乐知识和技能技巧。

二、教材分析

在教材大致可以分聆听欣赏、歌曲演唱、创编活动三个方面。在聆听欣赏方面:全册共有聆听欣赏曲18首,其中外国作品5首,中国作品13首;器乐作品2首,声乐作品16首(其中包括一课的京剧相关内容)。跟以往的欣赏教材相比,本册的欣赏曲中国作品增加了,特别是民族音乐。编创活动方面:编创活动渗透在聆听欣赏和学唱表演中,主要涉及有几个方面的内容:第一方面是听辨乐曲的力度、速度、音区、音色、情绪及演奏乐器,区分乐曲段落,用不同的颜色、线条或图形来表示乐曲的情绪。第二方面是选择或编创节奏,用打击乐给歌曲伴奏或作情景表演。第三方面是随着音乐边唱边舞,做歌表演。第四方面是运用人声、自制乐器及其他乐器创作命题音响小品。第五方面是视唱旋律,改编不同节拍的旋律。在歌曲演唱方面:在本册教材中共安排了七个单元的两声部歌唱教学。共有学唱歌曲16首,其中单声部歌曲8首,合唱歌曲8首。在本册合唱歌曲有了明显的增加,随着合唱歌曲的增加,也说明了音乐新课程实施以来,对多声部教学也逐渐重视起来了。这个也是很多音乐老师都很关注都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教学目标:

1、学会课本上的十六首歌曲,通过歌曲的演唱,使学生更加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学习、爱科学、爱大自然、爱生活。

2、基本上掌握教材所规定的乐理知识、视谱、视唱能力有较大的提高;通过学习能正确的完整的表现歌曲、理解、欣赏曲目的主要内容。

3、认真完成课后的综合训练,通过练习逐渐提高学生的创作旋律、填写旋律的能力。

4、学生通过学习歌曲,学会用正确的口形,呼吸及连音、断音的演唱方法演唱,掌握一定的音乐技巧,使学生具有认识简单曲谱的能力,并且能够自学能力;通过本册学习,认识一些乐器及其演奏方法;通过欣赏,了解几种常见的演奏方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速度、力度、节拍、音色、音区的感知能力,培养他们的音乐想象力,从而培养学生形成健康的审美情操;通过乐器的训练,让学生学会正确的演奏姿势与方法,提高演奏能力,学习表达不同情感的乐曲。

(二)教学重点

1、通过音乐学习,使学生的情感世界受到感染和熏陶,进而养成对生活的积极乐观态度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2、在亲身参与音乐活动的过程中喜爱音乐,掌握音乐基本知识和初步技能,逐步养成鉴赏音乐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难点

1、 在气息的控制下,逐步扩展高音。

2、 运用不同的力度、速度、音色表现歌曲的情感。

3、 学习二声部合唱,注意音量的均衡,音色的协调

三、教学措施

1、认真备课,做好前备、复备工作,为能使学生上好课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备课时注意与新课标结合,并注意备学生。

2、设计好每堂课的导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课堂形式设计多样,充满知识性、趣味性、探索性、挑战性以及表演性。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使他们最大限度地学到知识,掌握技能。并注意在课堂上采取一定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4、充分利用多媒体等教具,努力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四、教学进度表(略)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22

一、指导思想

《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教材力求突破知识单一的传统模式,注重促进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知识在互相联系中得到和谐发展,引导学生学习做人与做事的基本知识,关注周围社会的发展和变化,为学生走向社会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学生情况分析

五年级学生正处于思想形成的重要时期,求知欲强,他们对自我、他人、家庭、社会有了一些浅显的认识,养成了一定的好的行为习惯,随着他们社会生活范围的不断扩大,进一步认识了解社会和良好品德的形成成为迫切的需要。本班学生共29人,多数学生思维活跃,诚实守信,有着良好的思想素质。因本课程的开放性、活动性、实践性较强,绝大部分学生乐于这一门课程的学习,能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都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孩子们的行为、习惯当中还有许多不良的成分(嫉妒、上课不发言、不爱动脑等)需要教师做进一步的引导,使他们沿着健康的道路一步一步前进。

三、教材分析《品德与社会》课程是小学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教材具有综合性、开放性、情感性等特点。重视实际生活中现实性的、情景性的、形象化的情感教育。增强了教科书的可读性和趣味性,形式活泼,富有童趣,使教材更具有亲和力。本册教材分为可爱的中国、民族团结一家亲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三个单元。其中第一单元包括我的祖国、江山如此多娇、古老的中华文明、我爱你中国和中国之最五个部分;第二单元包括多民族的大家庭、丰盛的民族饮食、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形式多样的住房、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和团结和睦建设家园六个部分;第三单元包括传媒与生活、网络连着我和你、获取有益的信息三个部分。

四、教学目标要求:

1、了解我国的地理位置、领土面积、海陆疆域、行政区划、首都、人口、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知道中国台湾是我国不分割的一部分;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了解我国是有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知道黄河、长江是养育了我们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华夏文明的摇篮。感受中华民族对世界文明的作出的重大贡献,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3、了解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都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宗教、饮食、服饰和节日,感受民族文化的丰富多彩。

4、了解我国的你民族自治政策,知道各民族与汉族共同创造和发展了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

5、感受通信与人类生活的关系,体会电视、网络等现代传媒与人们生活的密切联系,学习利用传媒安全、有效地获取消息。

6、遵守网络道德规范,努力增强对各种信息的辨别能力,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和适应信息时代的社会生活。

五、教学措施

1、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掌握必备的基础知

识。

2.根据本校的实际和学生的实际生活,加强课程资源的开发,提高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

3、善于调动和利用学生己有的经验,结合学生现实生活中实际存在的问题共同探究学习主题。

4、创设学生乐于接受的学习情境,灵活多样地选用教学组织形式,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生动活泼的发展提供充分的空间。

5、注重与学生生活和社会的联系,把静态的教学内容和学生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6、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体验社会生活,在理解和感悟中受到教育,获得经验。

六、教学内容及课时安排 课题 课时

一、可爱的中国

1、我的祖国

2、江山如此多娇 2

3、古老的中华文明 2

4、我爱你中国 2

5、中国之最 2

二、民族团结一家亲

1、多民族的大家庭 2

2、丰盛的民族饮食 2

3、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 2

4、形式多样的住房 2

5、丰富多彩的民族节日 2

6、团结和睦建设家园 2

三、丰富多彩的生活

1、传媒与生活 2

2、网络连着我和你 2

3、获取有益的信息 2

四、期末复习 期末复习与考试 5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23

一、情况分析:

学生分析:本学期我担任的五年级3个班的劳动技术课教学,每班人数约为50人。从上届任教老师了解到该年级的学生上课纪律较差,少数学生在课堂上有随便不遵守纪律的现象,这就影响了上课的质量。当然,该年级的大多数学生还是比较自觉的,大多数学生还是喜欢上劳动课的,喜欢动手做小制作。这是本学期上好劳动技术课的一个有利因素,问题主要在于使班级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因此,我也应该严格要求学生,提高本年级的教学质量。

教材分析:本册教材为课改后实行的新教材,以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编排了一些看看、说说、做做的内容。尤其强调实践性,要求学生都要亲自动手实践,以提高动手能力。本册教材内容主要有:一、烹饪,二、小木工,三、小塑料工,这些内容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而且,教师还应根据实际适当补充校本教材,以提高学生对劳动技术课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二、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烹饪,初步认识并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烹饪技能。

2、了解木制品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用途,学习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认识常见的木工工具和常用的木质材料,并尝试使用部分工具和材料制作小木工制品。

3、了解塑制品与生活的关系。

4、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动手实践、生活自理能力等能力。

5、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和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三、各单元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第一单元:烹饪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烹饪,初步认识并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烹饪技能。

2、通过教学和实践活动,培养生活自理能力和从事家政劳动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了解烹饪,初步认识并学习掌握最基本的烹饪技能。

第二单元:小木工

教学目标:

1、了解木制品在生活和学习中的广泛用途,学习木工技术的一般性知识。

2、认识常见的木工工具和常用的木质材料,并尝试使用部分工具和材料制作小木工制品。形成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和严谨负责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认识常见的木工工具和常用的木质材料,并尝试使用部分工具和材料制作小木工制品。

第三单元:小塑料工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塑制品与生活的关系。

2、通过操作实践,掌握简单技巧,培养初步的技术意识、创新意识和认真的科学态度,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

3、“保护环境,人人有责”,提高环保意识。

教学重难点:了解塑制品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措施:

1、认真制订计划,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2、经常开展劳技制作竞赛。

3、多采用集中课时或分散课时,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方式安排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4、对学生的劳动成果及时反馈,表扬、鼓励学生,提高他们上劳技课的积极性。

5、认真钻研教材,熟悉教材,备好每一堂课,尤其做到亲自动手。凡要求学生会做的小制作、小物件,首先自己会做,并在课堂上认真做好演示,激发学生上劳动技术的兴趣。

6、努力学习信息技术,摸索信息技术与劳动技术课整合的方法。通过运用信息技术,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7、关心好差生,对动手能力差的学生做好个别辅导,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动手能力。

8、写好教学反思,取得上劳动技术课经验。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24

一、教材分析

选用的教材是,浙江摄影出版社的《小学信息技术》五年级上教材。此册教材分三个单元,第一单元“网聚彼此生活”,第二单元“体验多彩世界”,第三单元“关注校园环境”。有以下特点:

1、让学生掌握WINDOWS操作技能,掌握Word的编辑、排版等的基础知识。

2、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计算机的广泛用途,并从小树立学科学、爱科学、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信息的意识。

3、从小培养良好的用机习惯,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

4、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创新思维及创新能力,进行创新实践。

5、培养学生对学校的热爱,在思想上、德育上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热爱校园的美好情操。

6、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会从网络上获取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需要教师进行筛选和过滤。筛选的工作,需要我们认真备好课,精心组织和准备好教学内容,从大量的信息中选取有教育意义、内容健康、积极向上的,让学生体验,从而进行心灵上的净化与熏陶。

二、学情分析

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来看,五年级学生以直接兴趣为主,对具体事实和经验的知识较有兴趣,对这样的有实物的观察内容比较感兴趣。对他们来说只有有了明确的观察目的任务和实现这些任务的具体方法时,他们的观察才能持久和有效。

三、教学重难点

1、培养学生网络学习活动的意识、习惯,以及对信息的评价、理解和处理。

2、通过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三方面的实例介绍,旨在让学生经历这一过程,从而感受计算机处理多媒体的魅力,学会一些常见的应用方法。

3、让学生运用采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信息等知识来研究身边存在的现实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巩固学过的信息技术知识,形成初步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四、教学目标

1、了解信息技术的应用环境和信息的一些表现形式。

2、学生能比较全面第了解、掌握word的编辑、排版等的基础知识,并能针对相关的练习进行上机操作,进而以点带面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处理日常生活中的一些事务,做到学以致用。

3、声音、图象、影像等多媒体信息的获取、处理、应用等多个领域,让学生从多方面来感受和体验多媒体世界的精彩以及其它的应用领域。

4、使用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了解和学会网上的会员注册。

5、上传下载、论坛讨论等技能,培养学生运用网络平台开展有意义的学习及增强活动的意识和能力。

6、在使用信息技术时学会与他人合作,学会使用与年龄发展相符的多媒体资源进行学习,形成初步的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7、知道应负责任地使用信息技术系统及软件,初步学会用计算机处理文字、图形的技能,养成当好的计算机使用习惯和责任意识。

五、教学措施

采用任务驱动的等多种教学方法,鼓励学生自己动手操作。

1、多动手实践,掌握基本的技能与操作技巧,培养学生良好的信息素养,把信息技术作为支持终身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手段,为适应信息社会的学习、工作和生活打下必要的基础。

2、应用知识,形成能力,通过上机实践,课后作业练习,解决实际问题,减少再现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能力。

3、以学生上机操作为主,教师讲解为辅。尽量加大学生上机操作力度,做到熟练的掌握所学的知识。认真组织信息技术操作考核:对学过的每一单元及时进行双基考核,及时分析、指正、查漏补缺。

4、注重解决学生学习过程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并能举一反三。认真组织辅导: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采用多元化的辅导,帮助分析原因,启发思维,寻求正确的操作习惯和方法。采用多关心、多提问帮助学困生,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对于特别有兴趣的同学可以组织课外活动兴趣小组,以培养学生的特长。

5、注重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及自学能力、创新能力的培养。

6、结合组织相应的竞赛提高学生的兴趣。

7、有意识地注重学生之间的互帮互助,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25

愉快的暑假生活结束了,新的学期又将开启,在这个学期里,我担任五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学科的教学任务。为了更好地完成教育教学任务,根据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教学计划如下:

一、教学目标

1.通过第一单元《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的教学,帮助孩子们建立集体观念,学习做小主人,自己的班级自己爱,自己的班级自己管,班级生活规则大家定、齐遵守,从而培养孩子们初步的集体意识和自主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2.通过第二单元《我们是班级的主人》的教学,体会父母为家庭忙碌的辛苦,管好自己,少给父母添麻烦,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减轻父母的负担,为家庭事务出主意,用自己的创意和行动为家庭做贡献。

3.通过第三单元《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的教学,引导孩子们在社会生活中养成遵守秩序,爱护环境、爱护公共设施等良好行为习惯,学习做一个文明的小公民。渗透《环境保护 法》、《烟花__安全管理条例》等法制教育。

4.通过第四单元《骄人祖先灿烂文化》的教学,让孩子们爱祖国从爱自己的家乡做起,了解家乡的美丽山水、丰富物产,人是为家乡做贡献的可亲可敬的人们,为伟大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而骄傲自豪。

二、教学资源分析

五年级上册的教材以单元编排的方式,每个单元反映生活的一个侧面,突出一个鲜明的教育主题,这一教育主题表达了编者明确的设计意图和课程标准中要求完成的教育内容。单元主题下设课文主题,每个课文题均来一个引导学生学习、研讨的话题,下面有生成多个小话题。每课的内容力求打破学科界限,将各学科的内容综合起来,体现综合课程的特点。每个单元所涵盖的课文内容表现为一组完整的经验和一组有意义的学习活动。单元中的每一课又力求从不同的角度来表现单元主题所要达到的教育目标。五年级上册共安排了四个单元主题,即:“面对成长中的新问题”、“我们是班级的主人”、“我们的国土我们的家园”、“骄人祖先灿烂文化”。这四个主题将来源于不同生活领域的素材整合为建立在儿童生活基础上的主题与活动,这些主题与内容将品德教育与学生的社会性发展有机地融为一体。

三、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五年级小学生处于敏感素质发展即将交替的阶段,速度、灵敏、柔韧等素质的发展阶段快要过去,力量、耐力等素质的敏感期即将到来。特别是大肌肉群的发展时期,也将向大小肌群同时发展的时期过度。五年级是素质发展的大好时期,相应练习的容量要大。

学生比低年级学生注意力有了较大的提高,特别是对感兴趣的事物可以做到较长时间的注意;但注意力仍然容易分散。参加活动的动机还是以直接兴趣为目标,喜欢的活动都愿意参加。特是集体活动,非常乐于表现自己的才能展示自身的价值。因此,在教学中要注意选择多种多样的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教法手段,满足学生参与活动和学习的需要。

四、教学方法设计

1.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道德概念和行为要求于生动、活泼的具体形象之中。

2.利用插图,图文对照,边看边说边想,帮助学生理解。

3.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活动。以孩子们生活中的现实问题为抓手,以实际生活案例为依托,突出正面引导,让孩子们在学习中体会到法治让生活更美好。

4.结合大队部的各项活动进行教育。

5.充分利用教学用书中的儿歌及小故事穿插于课堂教学中。

6.领略大自然的美,了解社会的繁荣,培养学生的环境素养。

7.根据小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和认知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采取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循环往复、螺旋上升、形式多样等方式,引导孩子们通过学习,从不同角度、侧面感悟和践行核心价值观。

8.课程中积极发挥绘本生动活泼、有趣有启发性的作用,引导孩子们通过自主阅读、小组讲述或者表演等形式,自然而然地懂得其中蕴含的规则、法理等,使教学从课堂延伸到学生更广阔的生活领域,做到实实在在的知行合一。

五、德育渗透

㈠指导思想

充分体现课程标准,在生活的基础上实现课程的高度综合,将思想品德、生活常识、社会常识、手工劳动、综合实践活动等多项教育内容在生活的基础上加以整合。从目标看:关注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多重目标。教材呈现的是学生熟悉的一个个生活场景,并在注重理性 生活、审美生活和道德生活结合的基础上,努力实现各项教育内容和多重目标的综合。

㈡培养目标

充分体现教材的范例性,新教材所蕴含的科学知识、道德观念和审美观念,不再是以“告诉”的方式,而是以范例的方式呈现出来的,教材呈现的是一个个典型的儿童生活的情景,分别从不同角度、不同方面为学生提供了沟通现实生活和可能生活的“案例”,让学生通过观察自己周边的生活情景去感悟。课堂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习得“案例”本身,而是习得“案例”之后的某些更普遍的、更有价值的东西,新教材的设计注重对现实的认识、对生活的体验、对精神的感悟和对可能生活的憧憬,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生活的主体。

1.以时间和儿童成长的需要为基本线索设置主题

本册教材以儿童的成长需要为主线,以儿童不断扩大的生活空间和时间为线索,整体呈现儿童的生活,从而引发儿童综合的学习和思考。同时,重视学生的生活经验,着重选择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儿童需要并乐于学习的内容,在反映儿童现实生活的同时,也适当关注儿童对未来生活的需求。

2.突出养成教育的地位。

突出养成教育,即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通过行为指导、情境辨析,帮助儿童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重视生态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为其成长为德行良好、人格健全、能自然和谐相处的公民打下基础。

3.突出“活动性”和“做中学”的学习特点。

通过精心创设活动情境,编写典型范例,设计思考问题,为学生创造更为广阔的自主学习和实践的空间,同时,又考虑现实状况,活动方法简便易行,使活动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这点可以用8个字来概括:即活动、感悟、实践、指导。

4.从教材的表现形式看,强调图文并茂,以图为主。

教材以图的形式,用儿童的语言和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加教科书的趣味性、可读性、启发性和指导性。教材画面有利于儿童全面把握图像所表示的内容,给学生广阔的思维空间,学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提出自己的见解,充分运用教科书兼备的表征功能、想象功能、审美功能和价值功能。

5.具有一定的开放性。一方面实现课堂内外、学校内外的有机结合,使教材从课内向课外拓展,形成开放性教科书体系。另一方面,具有广泛的适用性,为教师和学生留有选择、开拓和创造的空间。

㈢措施方法

1.要认真钻研教材教法,利用现代化教具,努力投身于课改当中,响应区局“全员磨练合格课”的号召,认真锤炼合格课堂。

2.要十分重视学生良好生活、学习习惯的培养。

3.结合生活中的一些实例进行教育。

4.重点做好培优辅差工作,在集体活动多给优生及学困生开小灶,使优的更优,差的赶中赶优,达到“抓两头,促中间”,全面丰收,全面提升。

5.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直接或间接地利用电话,不断了解学生的动态,随时采用相应的措施,以便对学生进行督促教育。

五年级劳动与技术教学工作计划 篇26

一、指导思想:紧紧围绕我校少先队大队部为中心,积极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养成教育、安全教育、法制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等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从小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品质,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让学生“规矩”做人,提高学生的文明素养。

二、基本情况:我班共有学生39人,大部分学生勤奋学习、积极向上、团结友爱、关心集体、尊敬师长;他们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学习比较刻苦,成绩比较稳定。但也有部分学生,学习中的行为习惯较差,很难对自己严格要求。

三、任务目标:

1、继续开展养成教育活动,切实加强对本班学生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使其养成良好的各种行为习惯。

2、开展“手拉手”活动,使他们共同提高、共同进步。

3、做好后进生的辅导工作,多鼓励,让他们赶上其他同学。

4、进一步创建和谐的班级风气,加强班级的凝聚力,全班努力,争当文明班级。

5、积极开展卫生、安全、劳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安全的成长。

四、方法措施:

1、加强学生的思想教育,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

2、加强少先队小干部培训,配合辅导员开展各项活动。

3、加强学生交往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使其能在日常生活中与群体学生进行正常的交往。

4、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养成教育活动,使其能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

5、加强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家里、在学校里),要学生排好放学路队,增强学生安全意识。

五、活动周次安排 三月份 1、总结寒假“自主体验”活动,评选优秀“自主体验”小雏鹰。 2、新学期常规教育,办一期主题黑板报。 3、选举新一届班委会成员。 4、3月5日,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 5、3月8日前夕,开展“送妈妈一个惊喜”主题活动。 6、植树节,开展“我为学校添新绿”活动。7、开展“实践道德规范,弘扬文明新风”活动,进行文明礼貌专题教育,评选“班级之星”。 四月份 1、清明前夕,举行革命传统教育主题中队会2、开展“手拉手,一帮一”活动。 3、进行班级钢笔写字比赛、征集优秀课堂习作、班级之星评比等活动。 4、开展安全教育系列活动。 五月份1、举行“劳动最光荣”主题中队会,开展劳动体验活动。 2、开展“做守法小公民”主题教育。 3、全国助残日,开展“爱心送给残疾人”活动。4、开展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为主题的读书教育活动。 六月份 1、庆“六、一”系列活动。 2、加强安全教育,抓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3、制定复习计划,鼓励学生努力学习。 4、搞好各类评比,树立榜样。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