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校长开学典礼讲话

来源:飞鸿范文帮 9.23K

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整合培养,求是创新,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打造卓越教育品牌,致力于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未来领导者。下面就是本站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浙大校长开学典礼讲话,仅供参考。

浙大校长开学典礼讲话
浙大校长开学典礼讲话范文(一):

开学典礼致辞全文:

亲爱的同学,家长们:

晚上好!欢迎来到人间天堂杭州,欢迎加入浙江大学!首先,我谨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刻,大家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兴奋、期待和疑惑。大学是什么?在浙大做什么?未来会怎样?今天世界的信息如此发达、瞬息万变,让我们一同去思考这几个问题。

同学们,大学的英文“University”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词语,由联合和多样即uni和vers组合而成,早期的大学也的确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管理的一种自治联合体。一千多年来,大学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单纯的知识传承,到发现新知、发明新技、服务社会,推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但是,无论大学如何变化,学生始终是大学的主人,培养学生始终是大学的核心使命。

大学,即使是哈佛、耶鲁、浙大这样国内外最好的大学,也只是为学生成长提供条件和帮助。启迪心智的课程,深邃洞察的讲座,挑战自身的实践,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大学犹如百花园中肥沃的土壤,教师精心培育和细心浇灌,但是除了你自己之外,任何人都不能担保你会有成功的人生,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从今天开始,没有人催促起床,没有人督促作业,甚至连缺课也可能没有人知道,与中学不同,你的生活、学习都将由自己作主。迎接和适应变化,是你到大学的第一课,这门课非常重要,它将为你开启学习掌握自己命运大门,这恐怕也是一门需要学习和探索一生的学问。

同学们,加入浙大是你一生中做出的最重要最明智的选择之一。百年浙大,历史辉煌,以家国为使命,担当引领,开创先河,被美誉为“东方剑桥”。今天的浙大,校园如画,人才辈出,气势如虹,已踏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征程。在这里,你们将接受中国最好的科学与人文教育,与名家大师一起研修经典,探求未知,与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一起遨游知海,规划未来;你们将立足中国最具灵性和开拓精神的浙江大地,汲取先贤智慧,修炼内心质朴,聚集创造激情。浙大,有浙江根,有中国魂,有世界梦!

竺可桢校长曾这样对新生讲过: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你们都会选择一个专业,课堂上,老师也会教给大家一技之长,但这显然只是你来浙大的一小部分。在浙大最重要的是学会“即事而穷其理”,成为一个有主张、有作为、头脑清醒、不盲从、求真求是的人;也只有这样,在毕业之后,才能不贪图享受,内心质朴强大,成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转移国运、引领未来的人。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是为未来做准备,未来充满了神秘,也充满了挑战与诱惑。几天前我看了一部电影——斯派克-琼斯编导的“她”,讲的是作家西奥多偶尔使用了由操作系统虚拟出来的萨曼莎,“她”睿智、幽默、敏感,使作家深深迷恋,不能自拔。这提出了一个严肃而深刻的命题,在信息和智能高度发达的未来,人们如何保持和认识自我!尽管这是一部未来洛杉矶的科幻电影,却让人感到距离我们如此之近。高度发达的智能信息服务,可以让你在虚拟世界中纵横驰骋,也可以使你沉迷于虚幻和虚荣,忘却现实世界的艰辛和应担当的家国责任;可以让你在转瞬之间,行万里路,知天下事,也可以使你充斥焦躁与不安,失去理性的独立与判断。

面对既丰富多彩、又鱼龙混杂的未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内在理性和人文素养,更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批判精神和决断能力。我们看到太多的人,宁愿听信似是而非的传闻,也没有耐心等待真相浮现;宁愿用网上信息做快餐式的拼凑,也不愿宁心静气地理性思考。互联网使世界越来越小,也使信息变得纷繁复杂、混沌不清,我们的社会是多么需要更多的理性与冷静,而这正是你们需要在这里学习和磨练的。我建议大家,多阅读人类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经典名篇,少看那些粗制滥造的花边传闻;多用批判眼光审视现成的结论,而不是盲从和迷信所谓的权威;多花时间参加集体活动,锻炼沟通交流能力,而不要沉湎在虚拟世界的幻觉之中;更多地去学习和培养自己“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而不是把生命浪费在眼前的急功近利上。

大学如同一段时光匆匆的旅程。有人说它枯燥、艰辛,也有人说它丰盈、繁华。未来有一天,你会想起曾经的浙大岁月,无数午夜的灯火,温暖过学子的心灵,无数侧畔的光影,问候过求学的艰辛。1400天的本科生活,今天是第一天,要珍惜每一天。教室操场的老师同学,启真湖畔的风花雪月,紫金港的烟雨云霞,都要将它们收进眼底,摄入手机,刻于心头。

浙大校长开学典礼讲话范文(二):

亲爱的同学,家长们:

晚上好!欢迎来到人间天堂杭州,欢迎加入浙江大学!首先,我谨代表学校热烈欢迎大家的到来!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此刻,大家的心里一定充满了兴奋、期待和疑惑。大学是什么?在浙大做什么?未来会怎样?今天世界的信息如此发达、瞬息万变,让我们一同去思考这几个问题。

同学们,大学的英文“University”这个词来源于拉丁词语,由联合和多样即uni和vers组合而成,早期的大学也的确是由学生和教师共同管理的一种自治联合体。一千多年来,大学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从单纯的知识传承,到发现新知、发明新技、服务社会,推动人类的文明和进步。但是,无论大学如何变化,学生始终是大学的主人,培养学生始终是大学的核心使命。

大学,即使是哈佛、耶鲁、浙大这样国内外最好的大学,也只是为学生成长提供条件和帮助。启迪心智的课程,深邃洞察的讲座,挑战自身的实践,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大学犹如百花园中肥沃的土壤,教师精心培育和细心浇灌,但是除了你自己之外,任何人都不能担保你会有成功的人生,命运掌握在你自己手中!从今天开始,没有人催促起床,没有人督促作业,甚至连缺课也可能没有人知道,与中学不同,你的生活、学习都将由自己作主。迎接和适应变化,是你到大学的第一课,这门课非常重要,它将为你开启学习掌握自己命运大门,这恐怕也是一门需要学习和探索一生的学问。

同学们,加入浙大是你一生中做出的最重要最明智的选择之一。百年浙大,历史辉煌,以家国为使命,担当引领,开创先河,被美誉为“东方剑桥”。今天的浙大,校园如画,人才辈出,气势如虹,已踏上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征程。在这里,你们将接受中国最好的科学与人文教育,与名家大师一起研修经典,探求未知,与中国最优秀的年轻人一起遨游知海,规划未来;你们将立足中国最具灵性和开拓精神的浙江大地,汲取先贤智慧,修炼内心质朴,聚集创造激情。浙大,有浙江根,有中国魂,有世界梦!

竺可桢校长曾这样对新生讲过: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做什么样的人?你们都会选择一个专业,课堂上,老师也会教给大家一技之长,但这显然只是你来浙大的一小部分。在浙大最重要的是学会“即事而穷其理”,成为一个有主张、有作为、头脑清醒、不盲从、求真求是的人;也只有这样,在毕业之后,才能不贪图享受,内心质朴强大,成为服务国家、服务人民、转移国运、引领未来的人。

同学们,今天的学习是为未来做准备,未来充满了神秘,也充满了挑战与诱惑。几天前我看了一部电影——斯派克-琼斯编导的“她”,讲的是作家西奥多偶尔使用了由操作系统虚拟出来的萨曼莎,“她”睿智、幽默、敏感,使作家深深迷恋,不能自拔。这提出了一个严肃而深刻的命题,在信息和智能高度发达的未来,人们如何保持和认识自我!尽管这是一部未来洛杉矶的科幻电影,却让人感到距离我们如此之近。高度发达的智能信息服务,可以让你在虚拟世界中纵横驰骋,也可以使你沉迷于虚幻和虚荣,忘却现实世界的艰辛和应担当的家国责任;可以让你在转瞬之间,行万里路,知天下事,也可以使你充斥焦躁与不安,失去理性的独立与判断。

面对既丰富多彩、又鱼龙混杂的未来,我们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强大内在理性和人文素养,更需要独立思考,更需要批判精神和决断能力。我们看到太多的人,宁愿听信似是而非的传闻,也没有耐心等待真相浮现;宁愿用网上信息做快餐式的拼凑,也不愿宁心静气地理性思考。互联网使世界越来越小,也使信息变得纷繁复杂、混沌不清,我们的社会是多么需要更多的理性与冷静,而这正是你们需要在这里学习和磨练的。我建议大家,多阅读人类千百年沉淀下来的经典名篇,少看那些粗制滥造的花边传闻;多用批判眼光审视现成的结论,而不是盲从和迷信所谓的权威;多花时间参加集体活动,锻炼沟通交流能力,而不要沉湎在虚拟世界的幻觉之中;更多地去学习和培养自己“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而不是把生命浪费在眼前的急功近利上。

大学如同一段时光匆匆的旅程。有人说它枯燥、艰辛,也有人说它丰盈、繁华。未来有一天,你会想起曾经的浙大岁月,无数午夜的灯火,温暖过学子的心灵,无数侧畔的光影,问候过求学的艰辛。1400天的本科生活,今天是第一天,要珍惜每一天。教室操场的老师同学,启真湖畔的风花雪月,紫金港的烟雨云霞,都要将它们收进眼底,摄入手机,刻于心头。

浙大校长开学典礼讲话范文(三):

诸位同学,学校开课已一周,今天训育处召集这个会,能如家人似的在一起谈话,觉得非常愉快。

大学生,是人生最快活的时期,没有直接的经济负担,没有谋生的问题。诸位在中学中,同学大都是同县或同省,可是,来大学后,有从全国各方面来的同学,可以知道全国的情形,时间长了,各人都认识。这样,各人家庭的状况,故乡的风物,都能互相知道,这亦是一种教育。大学比之中学,在经费和设备方面,都来的充实,教师的经验和学识,也远胜于中学,这供给诸位切磋学问的极好机会。同时,国家花在诸位身上的钱,每年有一千五百元,而且,全中国大学生仅四万人,诸位都是这一万分之一的青年,这种机会,万万不能错过。

诸位到这里来,应该明了这里的校风。一校有一校的精神,英文称为College Spirit。至于浙大的精神,可以把“诚”、“勤”两字来表示。浙大的前身是求是书院和高等学堂,一脉相传,都可以诚勤两字代表它的学风,学生不浮夸,做事很勤恳,在社会上的声誉亦很好。有的学校校舍很好,可是毕业生做事,初出去就希望有物质的享受,待遇低一点便不愿做,房屋陋不愿住。浙大的毕业生便无此习惯,校外的人,碰见了,总是称赞浙大的风气朴实。这种风气,希望诸位把它保持。

诸位在校,有两个问题应该自己问问,第一,到浙大来做什么?第二,将来毕业后要做什么样的人?我想诸位中间,一定没有人说为文凭而到浙大来的,或者有的为到这里来是为了求一种技术,以做谋生的工具。但是,谋生之道很多,不一定到大学来,就是讲技术,亦不一定在大学。美国大文豪罗威尔氏说:“大学的目的,不在使学生得到面包,而在使所得到的面包味道更好。”教育不仅使学生谋得求生之道,单学一种技术,尚非教育最重要的目的。

这里我可以讲一个故事。中国古时有一个人求神仙心切,遍走名山大川。吕纯阳发慈悲,知道他诚心,想送给他一点金钱宝贝,向他说道,我的指头能指石为金,或任何物件,你要什么我便给你什么。可是那个人并不要金钱宝贝,而要他那只指头。这故事西洋也有的,英文所谓Wishing Ring,便是这个意思,要想什么就可得什么。世界上万事万物统有他存在的理由,朱子所谓格物致知就是即事而穷其理。要能即事而穷其理,最要紧的是一个清醒的头脑。

清醒的头脑,是事业成功的基础。两三年以后诸位出去,在社会上做一番事业,无论工农商学,都须有清醒的头脑。专精一门技术的人,头脑未必清楚。反之,头脑清楚,做学问办事业统行,我们国家到这步田地,完全靠头脑清醒的人才有救。凡是办一桩事或是研究一个问题,大致可分为以下三个步骤:

第一,以科学的方法来分析,使复杂的变成简单;

第二,以公正的态度来计划;

第三,以果断的决心来执行。

这三点,科学的方法,公正的态度,果断的决心,统应该在小学时代养成和学习的。中国历年来工商业的不振,科学的不进步,都是由于主持者没有清醒的头脑。瘟疫流行,水旱灾荒,连年叠见,仍旧还要靠拜忏求神扶乩种种迷信方法。兴办事业,毫无计划,都是吃了头脑不清楚的亏。风水扶乩算命求神等之为迷信,不但为近世科学家所诟病,即我国古代明理之君子亦早深悉而痛绝之。但到如今,大学毕业生和东西洋留学生中,受了环境的同化,而同流合污的很不少。大的企业如久大公司、永利公司和商务印书馆的成功,要算例外了。

近年来政府对社会所办的棉纱厂、面粉厂、硫酸厂、酒精厂和糖厂等,大多数是失败的。失败的原因或是由于调查的时候不用科学方法。譬如办糖厂,应在事先调查在该厂附近地域产多少甘蔗,出产的糖销至何处,成本的多少,赢利的厚薄,与夫国外倾销竞争的状况。若事先不调查清楚,后来必至蚀本倒闭。这类事在中国司空见惯,如汉口的造纸厂,梧州的硫酸厂,真不胜枚举。还有失败的原因是用人行政重情而不重理,这就是没有公正的态度。用人不完全以人才为标准,而喜欢滥用亲戚。每个机关、公司应该多聘专家,计划决定以后,外界无论如何攻击,都得照着计划做去,这样才能成功。

盲从的习惯,我们应该竭力避免,我们不能因为口号叫得响一点,或是主义新一点,就一唱百和的盲从起来。我们大家要静心平气的来观察口号的目的,主义的背景,凭我们的裁判,扪良心来决定我们的主张。若是对的,我们应竭力奉行。若是不对的我们应尽力排除。依违两可,明哲保身的态度,和盲从是一样要避免的。我们要做有主张有作为的人,这样就非有清醒之头脑不可。

现在,要问第二个问题,便是,离开大学以后,将来做什么样的人?我们的人生观应如何?有人认为中国的人生观很受孔孟的影响,实际影响最大的还是老子。孔孟主张见义勇为,老子主张明哲保身;孔孟主张正是非,老子主张明祸福。孟子说:“天之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才不是享福哲学。老子说:“祸莫大于不知足”,又曰“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中国一般人的最后目的还是享福。我们羡慕人家说某人福气好,娶媳妇进门,即祝之曰“多福多寿多男子”。就是生子的最大目的,也就是想年老的时候可以享福。中国普通人意想中的天堂,是可以不劳而获的一个世界,茶来开口,饭来伸手,这样享福哲学影响于民生问题很大。

人以享福为人生最大目的,中国民族必遭灭亡,历史上罗马之亡可为殷鉴。现在的世界是竞争的世界,如果一个民族还是一味以享受为目的,不肯以服务为目的,必归失败。我们应该以享福为可耻,只有老弱残废才能享福,而以自食其力为光荣。英国国王在幼年时,必在军舰充当小兵,惟其如此方能知兵士的疾苦。全世界最富的人是煤油大王洛克菲勒(Rockefeller),他的儿子做事从小伙计做起,所以他们的事业能子孙相传不替。

多年前,中日同时派学生留学欧美,中国的学生,一看见各类机械,便问从何处购买?何处最便宜?而日本的学生,只问如何制造?中国人只知道买,以享受为目的,而日本人则重做,以服务为目的;中国从前学工学农的人,统是只叫工人农夫去推动机器,耕耘田亩,而自己却在一边袖手旁观,这样讲究农工业是不会进步的。中国古代轻视劳力,现在已经完全改变,样样应该自己动手,这种人生观的改造,是极重要的。

以上所说的两点:第一,诸位求学,应不仅在科目本身,而且要训练如何能正确地训练自己的思想;第二,我们人生的目的是在能服务,而不在享受。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