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分时节话养生

来源:飞鸿范文帮 1.59W

秋分在每年公历的9月22日或23日,此时太阳到达黄经180°。《春秋繁露·阴阳出入上下》篇记载:“秋分者,阴阳相半也,故昼夜均而寒暑平。”秋分该如何养生呢?你知道吗?

秋分时节话养生

秋分时节话养生,补阴比贴膘更重要!

“贴秋膘”不等于秋补

秋分之后,天气凉爽,人的食欲也逐渐增强,古时人们在经历过高温湿热、食欲不振的“苦夏”之后,经常要在秋季“以肉贴膘”,为秋收农忙打下身体基础。但是,现代人平时就常吃大鱼大肉,肉蛋及油脂的摄入量早已超出日常需求,秋季进补其实早已不适合“以肉贴膘”,贴膘不慎,轻则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出现腹胀、腹泻等消化不良症状,重则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急性发作,危及生命。

“补阴”才是重点

《黄帝内经》中早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说法。立秋过后,天地间阳气渐收,养生强调顺应天时,滋润和护藏五脏阴精,保养人体之正气,以抵御秋季易发的常见病。秋季,天气干燥是主要特点,秋主肺,燥最伤肺阴,容易使人出现口唇干裂、喉鼻干痒和咳嗽等不适。秋季养阴,饮食上应保持清淡,多吃多吃莲藕、梨、甘蔗、银耳、菊花等清心润燥食物,有润燥止渴、清凉入肺、健脾开胃等作用,可以防止秋燥的影响。

人们在养生中也应本着阴阳平衡的规律,使机体保持“阴平阳秘”的原则,中医认为秋分前后养生还要注意饮食、起居、锻炼及精神方面的调养。

在饮食摄养上

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宜多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秋梨、莲藕、柿子、芝麻、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广东民间历来秋日最多润养的汤水,此时正是大有所用,如青萝卜陈皮鸭汤、玉竹百合猪瘦肉汤、木瓜粟米花生生鱼汤、沙田柚花猪肝汤、无花果白鲫汤、霸王花蜜枣猪月展汤等都是家庭养生之品。

在起居养生方面

秋季,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附向收敛、闭藏,起居作息要相应调整,《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曰:“秋三月,早卧早起,与鸡俱兴。”早卧以顺应阴精的收藏,以养“收”气;早起以顺应阳气的舒长,使肺气得以舒展。同时也要注意保暖,小心着凉。

在运动养生方面

要想保持机体的阴阳平衡,首先要防止外界邪气的侵袭。秋季天气干燥,主要外邪为燥邪。秋分之前有暑热的余气,故多见于温燥;秋分之后,阵阵秋风袭来,使气温逐渐下降,寒凉渐重,所以多出现凉燥。同时,秋燥温与凉的变化,还与每个人的体质和机体反应有关。要防止凉燥,就得坚持锻炼身体,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秋季锻炼,重在益肺润燥,如练吐纳功、叩齿咽津润燥功。

在精神养生方面

要看到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所以这时,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同时精神情绪上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那就是金秋季节时,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练健身操等。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身,则可达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同时,秋天是肠道传染病、疟疾、乙脑的多发季节,也常引起许多旧病,如胃病、老慢支、哮喘等的复发,患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的中老年人若疏忽防范,则会加重危险。

秋分时节话养生

01

饮食滋润防秋燥

在饮食摄养上,因秋属肺金,酸味收敛补肺,辛味发散泻肺,所以秋日宜收不宜散,要尽量少食葱、姜等辛味之品,适当多食酸味甘润的果蔬。

同时秋燥津液易伤,引起咽、鼻、唇干燥及干咳、声嘶、皮肤干裂、大便燥结等燥症,宜多选用甘寒滋润之品,如百合、银耳、淮山药、秋梨、藕、柿子、芝麻、鸭肉等,以润肺生津、养阴清燥。

02

进补切不可乱补

根据中医“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原则,现在已经进入秋季进补的季节,但秋季进补也不可乱补,应注意五大禁忌。

一是忌无病进补。无病进补,既增加开支,又伤害身体。比如:服用鱼肝油过量可能引起中毒,长期服用葡萄糖还会引起发胖、血液中胆固醇增多,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等;

二是忌慕名进补。一些市民盲目认为价格越高的补品,就越能补益身体,但事实上,过量滥用滋补品反而可能会导致过度兴奋、烦躁激动、血压升高,甚至引起鼻孔流血等;

三是忌无虚进补。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不是虚证病人不宜用补药,虚证又有气虚、阳虚、血虚、阴虚之分,对症服药才能补益身体,否则会适得其反。

四是忌多多益善。任何补药服用过量都会有害,因此,进补要适量。

五是忌贵贱有别。物以稀为贵,那些所谓高贵的补品如燕窝、鱼翅之类,其实并无奇特的治疗作用,而十分平常的红薯和洋葱之类的食品,却有值得重视的食疗价值。

03

选择轻松平缓的运动

秋季养生,应以“收”为主。运动宜选择轻松平缓、活动量不大的项目。还可适当进行一些耐寒锻炼和有氧运动,比如:登山、步行、打太极拳、骑自行车、跳舞等。

适当的冷水锻炼对预防伤风感冒、支气管炎也有一定效果。因此,平时可用冷水洗脸、洗脚、浴鼻,身体健壮的人还可洗冷水浴等。

04

注意预防风寒

秋季早晚温差大,应根据天气变化和每个人的体质情况,及时增减衣物,预防风寒。但也不必过早“多穿衣”,应注意耐寒锻炼,也就是常说的“秋冻”。

如果想收到良好的健身效果,不要穿着单衣去户外活动,应根据户外气温变化,增减衣物。锻炼时,不宜一下子脱得太多,应等到身体发热后,才可脱下。锻炼后,切忌穿着汗湿的衣服在冷风中逗留,以防身体着凉。

05

颐养精神

在精神养生方面,要看到秋季气候渐转干燥,日照减少,气温渐降,人们的情绪未免有些垂暮之感,故有“秋风秋雨愁煞人”之言。所以这时,人们应保持神志安宁,减缓秋季肃杀之气对人体的影响,收敛神气,以适应秋天容平之气。

同时精神情绪上要看到积极的一面,那就是金秋时节,天高气爽,是开展各种运动锻炼的好时机,登山、慢跑、散步、打球、游泳、洗冷水浴,或练五禽戏、打太极拳、做八段锦、练健身操等。在进行“动功”锻炼的同时,可配合“静功”,如六字诀默念呼气练功法、内气功、意守功等,动静结合,动则强身,静则养身,则可达到心身康泰之功效。

06

早睡早起

要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哪怕比以往早10分钟,也是进步。尤其是女性朋友,更要注意早睡早起。

早睡有助于养蓄阴精,收敛神气,早起则利于肺气舒展,又防收敛太过,从而达到阴阳最为平衡的“黄金状态”。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