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设计感想

来源:飞鸿范文帮 3.11W

如果不是毕业设计,我想我不会去接触这个职业群体——殡仪美容师。在日本,叫入殓师。很多女孩子都看过日本电影《入殓师》,我也看过。看到深夜2点,结果第二天眼睛就肿得跟个桃子似的。

毕业设计感想

团队决定做这个选题,是张志安老师在课堂上提到了这个主题,我们觉得这个话题好酷,脑子一热就决定作为毕业设计的主题。就连毕业设计导师周公子也说:“你们怎么会做这么重口味的选题呢?”而见到殡仪馆馆长时,他更是对我们说:“不可思议!”

很多人不明白我们一个只有5个女生的团队为什么想做这个选题,它看起来一点都不正常,和新闻学院的毕业设计又有什么关系?广州殡仪中心的人也特别好奇。

说实话,我们一开始也不知道自己到底要做什么,和学新闻的有什么关系,这看起来更像人类学和社会学关注的课题。如果非要加个意义的话,就是好奇心吧,而做新闻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好奇心。

柳暗花明又一村

事实证明,任何没有去经历的担忧只是庸人自扰。

我们团队花了3个月的时间准备,组员互相看了很多文献,看殡仪行业的过去和发展,看殡仪文化里的生死价值观,怀着“以死写生”的心态想要做出一组“曲径通幽”的毕业设计。然而,我们还是太天真了。他们怕我们乱写,怕我们写出来的东西对他们产生负面影响,都接受采访。尽管我们一直跟他们解释,这只是毕业设计,我们的目的很单纯,但估计他们被新闻媒体贴上“暴利行业”、“死不起”的标签后,变得慎之又慎。

但就在我们接近放弃的时候,通过周公子的关系,有一家殡仪馆愿意让我们去那里做调研,也非常乐意接受我们的采访。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

于是,我们准备采访提纲、重新梳理资料,希望殡仪馆的人会觉得我们诚意十足。

抛弃偏见,坦诚相见

个人都期待接下来的采访就会很顺利,但我却做了一件让大家很失望的事,让大家几乎放弃了这个选题。

当这个殡仪馆的人答应接受我们的采访时,已是寒假,团队的其他成员早已回家,只剩我一个人在学校,也就是说,我要一个人花两个多小时去到那个殡仪馆。不仅路途遥远,自己心中其实还是有担忧。快要春节了,我去到那个地方,会不会给家里带来晦气,会不会被家人骂。

在这种思虑下,我做了个逃兵。我放了采访对象鸽子,没有去。团队其他成员没有怪我,但我知道我辜负了他们的期望,也浪费了导师和其他人的努力。

为此,我转辗难眠、自责不已。虽然w同学还一直安慰我:“秋婷,你不要自责,心理学上说自责和内疚是人不快乐的最大来源。”但是自己没办法坦然,我们是一个团队,怎么可以因我个人的原因让大家中途放弃。

就在大家讨论是要换个话题还是写论文时,我觉得事因我而起,我就必须承担起这个责任。我厚起脸皮,再发一条短信给殡仪馆的负责人,希望他可以继续接受我们的采访。但过了一天,没有回复。在这个时候,wj说:“你不用自责,我们没有和你一起战斗,我等下再发一条短信给他,希望能打动他。”然而,那边的人回复说建议我们换话题。原本满满的希望,一下子变得希望渺茫。但第三天,奇迹竟然真的出现了。w同学考完雅思,给殡仪馆的人发了短信,除了言语真诚,还处处为对方着想,结果那边的人就说:“好,你们明天过来吧!”

最后还能打动殡仪馆的人接受我们的采访,w同学的“卖萌”和“死缠烂打”功不可没。这也是整个毕业设计最让人开心的地方——原来我们以为的丢脸、处事不当,在前辈面前其实是很容易获得原谅的,但要记得,下不为例。

其实这也是我们做这个选题最重要的一关——心理关。作为一个采访者,如何看待自己做的事?如何看待这一个行业?如何让自己抛弃偏见,与他们坦诚相见?

他们的日常

去到殡仪馆,发现那里虽然偏僻,但环境清幽空旷,殡仪馆的行政办公楼门口和窗户都贴了“福”字。殡仪馆的人也并没有那么高的警惕心,他们很热心地带我们参观,耐心地给我们讲解每个地方的意义和注意事项,叫我们不要拍逝者、不要惊扰家属,去到告别厅,也要给一个逝者三鞠躬,以示尊重。

这只是大概的环境,真正让我们感动的是,他们内心的平静和平和,看得开、放得下、不计较。很多人觉得这是一个让人伤心的地方,但在他们脸上看到最多的是笑容。

我们下去一楼时,一位女殡仪美容师刚好将化好妆的逝者放上告别厅的升降机。她是我们的第一位采访对象,刚做这个职业才一个月,现在有一个5岁的孩子。跟其他母亲一样,说起她的孩子时,眉飞色舞。而说起这个职业,她并不介意,而且觉得现在社会都比较包容开放,不会像以前那么歧视了。说起第一次给逝者化妆,她风轻云淡地说:“刚开始脸都不敢看,我还好,我有一位同事刚开始看到一位意外身亡的逝者时吐得很厉害,半个多月都不敢吃肉。”

说起做这个职业让她有什么变化,她说:“生活中不会那么计较了,也比以前更加珍惜家人和生命。人活在世上,生不带来死不带去的,健康平安就好。”

经过她的介绍,我们又采访到一位95年的男殡仪美容师。他今年才19岁,比我们还小,瘦瘦高高的,但因为经常值夜班让他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大很多,说话的语气也很沉稳。他有一个很漂亮的女朋友,说起来幸福洋溢。工作之余,他会和朋友一起去唱k。

但和这两个殡仪美容师聊下来,发现他们从事这一个职业的原因都是因为亲人也做这一行,而且多为家族传承,他们说,这样家人之间就能互相理解。女殡仪美容师是因为父亲和丈夫从事这一行,而19岁的男殡仪美容师则是因为家族里几乎全部都做这一行。

甚至,殡仪馆的馆长也说,他一直没有什么朋友。

一到下午3点,工作就开始变少,这时殡仪美容师和火化师就开始坐在一起聊天,等下班。

“这真是误解”

在与殡仪馆人交流中,他们对于此前媒体的报道,说的最多一句话是:“这真的是误解。”

一到清明,殡仪行业是个“暴利行业”的新闻就铺天盖地,“中国人死不起”的言论也比比皆是。我们没去了解时,也会这么想。但一进去殡仪馆的大门,就有收费价格公示表,若价格不合理或者违规收费还可以直接找馆长投诉。

很多人还会以为殡仪行业的人都是没怎么读书的,火化其实就是烧尸体。但发展到现在,所有的流程都开始科技化和信息化,想要从事这一行的都要本科学历,而且要经过层层选拔、层层考核。

很多人会以为从事殡葬行业的工资都会很高,没有一万都有八千,事实上,他们每个月的工资和普通事业单位的一样,到手的就3000多,每周只休一天,全年无休,只能轮休,甚至在喜庆的大年初一都要上班。

一开始抱着好奇心做这个选题,但和他们交流下来,发现我们做这个选题还有一个意义——增进了解,减少偏见。媒体其实达不到减少偏见的目的,甚至有时候他们本身为了追求话题的新奇和轰动,自身就带着偏见出发。但如果有其他人告诉读者,有些事情还可能是那样的,问题和解决的方法才有可能全面。

采访最后,殡仪馆馆长建议我们可以多去几次,才能真正了解他们这一行,写出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这真是一个极好的建议,采访对象其实一点都不难对付,看来“这又是一个误解”呢~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