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成绩反思(精选3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2.12W

初中历史成绩反思 篇1

一、成绩统计

初中历史成绩反思(精选3篇)

初中七年级历史成绩:平均分:60.6分。民中平均分65.7分;翠桥学校61.2分,双中61.0分、五中60.6分。平均分60分以下的学校:东坎48.1、六中42.6、十二中37.2。

初中八年级历史成绩:平均分:65.2分。民中70.1分。双中平均分59.7接近及格分数,其余几所学校学校均不及格。

初中九年级历史成绩:平均分:73.8分。双中平均分79.6分,民中79.1分,翠桥学校72分,五中65.1分。平均分60分以下的学校:东坎59.6分、十二中59.2分、六中55.4分。

二、分析与反思

历史期末考试,从成绩上看最好的年级是九年级。九年级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其中成绩最高的是双峰寺中学平均分79.6分,平均分达到及格以上有四所学校,有三所学校未达到及格成绩,其中东坎中学、第十二中学平均分接近60分。

从命题难易程度上看,我认为最难的是八年级历史,八年级历史上册作为中考重点考察的内容,知识量大,涉及范围广,为尽早连接中考,从试题的题型,到考查内容,尽量向中考靠拢,但对于八年级学生来讲,教学时间较短(每周两课时),学科压力最大,加之试题类型较新颖,难度相对较大,因此成绩很不理想。除民中成绩及格以外,其余学校均未达到及格分。

七年级成绩最高的是民族中学平均分65.7;翠桥学校、双中、五中均达到及格分数,但其余三所学校成绩很不理想,尤其是十二中平均分37.2分,创历史最差记录。

本次考试注重能力立意,侧重于考查学生在学习历史过程中的能力与方法,以推动学习方式的转化。七年级是学生学习历史的起始年级,尽管古代史未列入中考考试范畴,但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和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试题中既要考查古代历史重点史实,又要体现一定的趣味性,同时还要引领师生养成良好的历史思维习惯,为今后历史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可以说七年级历史教学任务艰巨,责任重大。因此我在命题中确实下了一番功夫,有结合历史图片,客观评价历史人物的读图题,有结合历史朝代更迭的歌谣填写朝代名称的图表题,有阅读材料获取历史信息的材料题,有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改革——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有古代治学严谨、成绩斐然的杰出科学家——贾思勰,我想通过古代历史的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灿烂的文化,悠久的历史,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明的热情,同时达到古为今用的目的。但由于多方面原因,学生成绩欠佳。

八年级试卷以“中华民族屈辱、抗争”为主线,从“洋务运动”“维新变法” “辛亥革命”、“中国共产党成立到团结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等方面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考查。同时,以“学生发展为本”,密切联系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在试题模式上力求与中考接轨。从题型变化、情境创设、主题立意、设问角度、答案设置、情感体验等方面增强试题的探究性,试题中加大了探究性问题的考察,有助于推动学习方式转化,真正建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历史课堂。同时,也使广大历史教师的教学理念得到提升与转变。但是由于本人太想让八年级的教师、学生较早地了解中考,所以在命题上把一些中考的试题借鉴过来,加大了试题的难度,反思今年的八年级历史试题,难度确实较大,在今后的命题环节上,一定要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适当降低难度。

九年级由于各校进度不太一致,所以考试范围统一定为世界史上册,题型与中考一致,试题难易适中,侧重对学生综合能力的考察,试题力求多创设历史情景,对学生感悟体验历史及形成正确史观有一定的裨益。从全区成绩上看各校对世界史上册的掌握程度较好,有四所学校超过及格线,两所学校接近及格分,一所学校平均55分以上。但本次考试,内容相对来讲较少,年后仍有两所学校刚开始进行世界史下册的学习,时间紧,复习任务重。因此需要任课教师及时总结前一阶段教学中的问题,下大力量抓好课堂教学。

纵观今年的历史成绩,民族中学、双峰寺中学各年级成绩均名列全区前列,第五中学、翠桥学校七、九年级成绩达到及格分数以上,尽管各校或多或少取得了一定的进步,但还有许多不尽人意的地方,成绩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严格执行课程计划、落实课程标准。要加强青年教师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充分发挥教研组作用,发挥团队优势,建立一支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的历史教师队伍,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基本要求和双桥区五步教学法,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严把备课关,努力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

三、对今后历史教学的启示

1、任课教师要精心设计打造每一节课,做到当堂知识当堂巩固消化,向45分钟要质量。

2、教师要不断转变教育观念,转变课堂教学方式,真正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每节课都学有所得。这是提高成绩的关键。

3、教师要努力学习,不断充实完善自己,提高自身的教学水平和教学艺术,要提高历史任课教师的管理课堂能力,能灵活地驾驭课堂。做到用教材去教,而非照本宣科,要充分利用各种教学资源,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的挖掘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

4、教师要重视学生历史兴趣的培养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逐步培养客观评价历史人物、公正判断和评价社会事象、分析历史事件内在联系、概括事物本质的能力。

5、加大历史教师培训力度,开展年级间、校际间教研活动,认真研究探讨各种课型的教学模式,使所有任课教师都能胜任所教年级的课程。

初中历史成绩反思 篇2

打造高效这种教学模式能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预习课本,对课堂上的一些重难点问题有所思考,使学生对历史的线索更加清晰,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课后的小测有利于在学生拓展知识的前提下进一步巩固知识点。教学方法是好的,课在实施的过程中有好的一方面,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我将从两个方面予以说明:

一、好的方面:

1、在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时,作为起始课,在导入新课时利用历史朝代歌,通过提问方式和学生一起回顾,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的联系。

2、这两节课都利用视频辅助教学,通过大运河、和武则天的视频资料,既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又加深了学生对重点知识的理解。

3、通过预习题纲导读,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的方式,使学生在小组学习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归纳能力。

二、不足之处一:

1、在第一课设计了三个合作探究题有点多,时间不够用,而且有些影响重点的突出。

2、在预习导学时让学生按所有的提纲的顺序通览全书有些浪费时间。

3、上了两节课了都感到课堂练习时间不够充分,巩固不到位。

4、学生在发言方面,7.1班较好,其他班级学生不愿举手,课堂气氛不够活跃。

5、通过课前默写检测发现有四分之一的学生对对第一课知识大运河的相关知识掌握的不好。

三、采取的措施:

1、在导学案的设计上再精炼,问题的设计要少而精,讨论问题要突出重点内容,使学生能有感而发。

2、增加课堂练习时间,保证学生能当堂掌握所学知识。

3、督促学生利用好小组互帮互学,发挥小组的作用。

4、对学生发言好的及时加分鼓励,激励其他同学参与进来

初中历史成绩反思 篇3

――――浅谈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历史

未来学家预言:未来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一些没有掌握学习方法,不会自我钻研问题、缺乏预见潜力的人。所以,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潜力应成为教学中的一项重要任务。历史这一学科的知识有着具体性,它包括具体的时光、地点、人物、条件、过程、地位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即每一社会、每一个国家的发展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共同规律。这就要求学生锻炼思想,独立钻研,透过动脑、动手、动口,独立地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此外,在历史教学中还务必要求学生在理解和掌握历史知识的基础上,培养其运用历史知识的潜力,包括培养学生利用已学历史知识进行自我教育的潜力,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认识此刻、预见未来,“鉴古知今”、“鉴往知来”的潜力。

“授之以渔”是我国历代教学的经验结晶,从现代教学论来认识,“教学”的真正含义应是教师如何教,学生如何学,教师只有让学生自我学会读书,教会学生学习,才是传授了打开信息之锁的钥匙。只有掌握学习方法,才能步入攀登科学顶峰的阶梯。在平日的历史教学中,我进行了一些探索,摸索出了“把学法指导贯穿在历史课堂教学始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学法指导是培养学生潜力的有效途径。

一、编写学习提纲,培养阅读潜力

阅读教科书是获取历史知识、提高学生成绩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智能的重要前提。因此,教会学生阅读教科书是历史课堂教学的重要资料。由于历史学科具有过去性、综合性和史论性的特点,学生在初读时容易遇到许多障碍,也有一部分学生因为基础差、阅读不得法,抓不住重点,所以,在起始阶段,我重点训练学生的阅读方法,透过提问引路、审题启示、疑难突破、重点探索、提纲导读等多种方法,把学生引到自觉阅读的轨道上来。例如,在教授中国历史第一册的《大变革时期的社会经济》一课时,我首先给学生指出:社会经济主要包括农业、手工业和商业三个方面,农业方面包括工具、技术和经验、水利及成就;手工业方面包括冶炼、陶瓷、纺织、造纸、市场等。然后指导学生按上述提示阅读教材,找出本课中的重点知识,学生很顺利地完成了任务。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