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来源:飞鸿范文帮 2.5W

一、西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1.西周政权的建立与灭亡:

①建立:公元前1046年,武王伐纣灭商,建立西周,定都镐京

②灭亡:公元前771年,王权衰微,加之幽王昏庸,为西北少数民族犬戎所灭

③后续:公元前770年,平王将都城由镐京迁到了洛邑,东周(分为春秋、战国)开始

2.西周的分封制和宗法制:(以自然经济为基础)

(1)分封制:

①目的:巩固周王朝统治

②含义:分封制又称封邦建国,是西周实行的地方政治制度。周天子把一定的土地和人民,分别授予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让他们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自诸侯之下又层层分封(天子—诸侯—卿大夫—士)

③诸侯的权利与义务:

A、权力:诸侯在领地内具有较大独立性,可以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

B、义务:为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

④影响:前期加强了天子对地方的统治(非加强中央集权),扩大了统治区域,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

由于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西周后期随着兼并战争开始,王权逐渐衰微

⑤瓦解:A、诸侯具有较大独立性

B、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瓦解(根本原因)

⑥演变历程:①西周确立(盛行),西周后期,分封制受到破坏;②春秋时期楚王问鼎是对分封制公开挑战,分封制走向崩溃;③战国时期废除,秦统一后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废除分封制;④西汉前期死灰复燃。

(2)宗法制:

①目的: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最终以保证王权的稳定②含义:按照血缘宗族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的制度。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秩序③最大特点:以嫡长子(正妻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确立起严格的大宗小宗体系,两者既是家族等级之分,又是政治隶属关系。④影响: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也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社会生活的影响: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过分重视人情关系、人为划分远近尊卑,和现代平等、法制意识有些违背。(尊宗敬祖、重男轻女)】⑤与分封制关系:宗法制是分封制实行的基础,在家族、家庭内宗法制起主导;上升到国家层面,分封制起主导。它们互为表里,相互依存。

3.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①神权与王权相结合(祭祀)②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

③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最基本的特点)

二、秦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1.秦朝的统一:①公元前221年,秦王嬴政统一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封建大一统王朝----秦朝,定都咸阳②意义:结束了诸侯割据混战局面,开创了中华民族国家统一的新纪元

2.皇帝制度:①由来:三皇五帝中各取一个字构成了皇帝.②皇帝制度的基本内涵: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③影响:秦始皇首创的皇帝制度是中国封建专制制度的重要特征

3.中央官僚机构与郡县制:(1)中央官制:①三公:丞相:皇帝的助手,百官之长,协助皇帝处理全国的政务。御史大夫:副丞相,负责执掌群臣奏章,下达诏令,监察百官.太尉:负责全国军事事务,在秦虚设。

②丞相之下设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它们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

(2)郡县制:①由来:春秋时期,就已有县和郡;商鞅变法时,废分封,行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废除分封制,实行郡县制②内容:地方政权机构分郡县两级。郡,最高的地方行政机构。郡守和县令都由皇帝任免。③特点:与分封制相比较,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长官由皇帝任免,不得世袭。④郡县制是中国古代地方政治制度的创新,极大加强中央集权,是官僚政治代替世袭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

4.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

⑴背景:①政治:秦始皇完成了中国的统一;②理论:韩非子法家思想奠定理论基础;

③实践:吸取分封制的教训;商鞅变法,开始实行中央集权制度

④封建自然经济具有分散性,要求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权

⑵组成:皇帝制度、三公九卿制度、郡县制度的设立,标志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

三、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汉初郡国并行制:

①西汉初年,在地方上继承秦朝的郡县制,同时又分封诸侯王国,郡国两制并行。(郡县制和分封制同时实行)②郡国并行制不利于中央集权,从景帝到武帝时开始逐步削弱王国势力。③汉武帝时颁布“推恩令”,解决王国问题,中央集权得到加强

2.汉朝至唐朝的选官制度:

(1)察举制:

①两汉选官主径

②目的:适应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封建国家统治的需要

③方式:自下而上

④标准:孝廉(品行)

(2)九品中正制: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

②标准:门第进行选拔,朝廷要职多由世家大族担任。

(3)科举制:

①建立:隋时,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隋炀帝时,政府开始设立进士科,科举制形成。

②发展: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了科举制。③作用: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大大加强了中央集权。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影响深远。

(1)积极作用(前期—隋唐宋元时期):①有益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②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入仕做官,给封建政权注入了生机和活力;③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④营造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传统和刻苦勤奋读书的氛围。⑤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朝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

(2)消极作用(后期—明清时期):

①明清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或束缚了知识分子的思想。②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③清末阻碍了科学文化的发展,是近代中国自然科学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④不利于知识创新,更不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3.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中书省(负责草拟和颁布皇帝诏令),门下省(负责审核政令),尚书省(执行政令)

②评价: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三省分工合作,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君主专制下重大决策的失误性。是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的重大创新。

4.元朝的行省制:

①背景:元朝地域辽阔;吸取了宋代地方无权,人浮于事的局面。

②内容:除河北、山西、山东由中书省直接管理外,地方上设置行中书省(行省),行省是地方的最高行政机构。

②作用:是我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改革,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四、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

1.明朝宰相制度的废除与内阁的出现:

(1)宰相制度的废除:

①原因:朱元璋鉴于历史上宰相专权乱政,妨碍皇帝行使权力的教训,为稳定和巩固封建政权②标志:1380年明太祖以“谋危社稷”罪名,诛杀胡惟庸,同时废除中书省和丞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直接对皇帝责。

③影响:A中国宰相制度从此被废除,标志着皇权对于相权的斗争中取得了彻底的胜利;缺少制约皇权机制,君主专制达到了新的高度。B.导致皇帝政务繁多,身心疲惫。

(2)内阁的出现:

过程:A.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但很少参决政事;B.明成祖朱棣选拔翰林院官员入值文渊阁,参与机密事务决策,内阁制度正式确立。(没有决策权)C.明宣宗时期,内阁大学士被授予替皇帝批答大臣奏章的票拟权。(没有决策权)③特点:①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而是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内侍机构;②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④评价:①无独立决策权、行政权,完全依附于皇帝;②内阁大学士随时因皇帝个人爱憎而升降;③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不可能对皇权构成制约作用;

中西方内阁之区别:①性质:中国明朝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或决策机构,而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无决策权;西方内阁是行政机构。②官吏任免:中国明朝阁臣的升降由皇帝决定,职权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而西方由议会选举中获胜的最大党组织内阁;对议会负责。③实质:中国明朝内阁制是封建社会君主专制的产物;而西方内阁制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产物。

2.清朝设军机处的设置:①原因:加强皇权,及时处理西北战事。②内容:雍正帝设军机处,由皇帝选择亲信的官员充任军机大臣,军机处机构简单,办事效率较高,政策决策封闭性的特征也更为明显。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承旨遵办”,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了顶峰。

五.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特点:

1.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与历史特点:

演变过程:禅让制(原始社会后期)—王位世袭制(夏商时期)——分封制和宗法制(周)—中央集权制度(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核心,战国商鞅变法开始,秦朝正式开创,经过历朝发展完善,到明清时期达到顶峰,延续了两千多年)。

演变特点:

(1)分封制和宗法制:(见前)

(2)中央集权制度:

①中国古代基本的政治制度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最大特点是权力高度集中,以至高无上的皇权为核心;人治大于法治。

②.一直存在皇权与相权、中央与地方的矛盾,但专制主义制度和中央集权制度发展的趋势不断加强,中央在对地方的矛盾最终在北宋解决。皇权与在对相权的矛盾在明朝解决。

③政治制度和伦理道德相结合,儒家思想占据统治地位,长期影响政治制度。

2.中央集权制度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⑴历史作用:彻底打破了传统的贵族分封制,奠定了中国两千多年封建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封建王朝所沿用。

⑵社会影响:

积极(主要在封建社会形成和上升时期):①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巩固和发展②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与领土完整,③能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和财力从事大规模的生产活动和经济建设,有利于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发展。④在统一的环境下,有利于民族的融合。

消极(尤其是在封建社会的衰退时期):①君主专制容易导致暴政并且派生了大量的官僚队伍,使政治黑暗.②思想上的控制使科学和文化的发展严重的滞后.③在封建社会末期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使中国落后于西方。(双重影响并存、地位前后不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