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精选12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1.54W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 篇1

曾经说过一句话:“没有看过中国四大古典名著的人,不算是一个合格的中国人!”这是一代伟人对我们的期望哦!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我们是应该去探究探究。抱着这个想法,我今天从学校图书馆里借来了《水浒传》这本书,然后认真地看起来。在这部小说中,其中“武松打虎”这个故事最吸引我了。读完后武松那勇敢机智,豪爽,充满正义感的形象深深地刻在我的脑海中。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精选12篇)

“武松打虎”的故事讲的是:武松要回清河县看望哥哥。行了几日,来到阳谷县准备过景阳冈时,肚子饿了,就去到一个店家想找点吃的。走到店前,看见上面飘着的酒旗上写着“三碗不过岗”五个大字。他进去了,一口气喝了十八碗酒。酒足饭饱之后,他听店家小二说山上有老虎危害村民,发誓为村民除害,执意趁着夜色爬上了景阳冈。到了半山腰,武松停下休息,等着老虎出来。结果,真的有一只吊睛白额的大虫向他扑来。武松酒气一下没有了,施出平生所学的武艺,与老虎进行殊死搏斗,然后终于打死了老虎。村民得知后,尊称武松为打虎英雄。从此,村民过岗都不怕了。

拜读完这个故事后,武松那豪爽,勇敢,嫉恶如仇的性格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对比武松,我觉得我是一个胆小,怕事,没有正义感的人。尤其是那次发生在公车上的事,我对于自己的懦弱行为更是感到羞愧。记得那天是星期天的早上,妈妈叫我坐公车送点东西给外婆。车走到一个站点时,一个流里流气的青年走上了车,然后站在一个老爷爷的身后。老爷爷可能是犯困了,趴在座位上睡觉。突然,我看见那位青年的手偷偷地伸进了老人的包里。我的心一下提起来,刚想张嘴喊:“有小偷……”但是,那青年狠狠地瞪了我一眼,我一下子蔫了。眼睁睁地看着他拿着老爷爷的钱包下了车。最后,看着老爷爷知道自己钱包不见后那捶足顿胸的样子,我内疚得不得了。要是,我当时能像武松那样勇敢,挺身而出,大声制止,然后报警把小偷绳之而发就好了。如果社会上,人人都像武松那样嫉恶如仇,伸张正义,那么我们这个社会就会越来越和谐了。

希望我们大家多读一些我们中华的经典书籍,因为它不但开阔我们的视野,还能使我们明理。这就是我读了《水浒传》之后的最大收获。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 篇2

“有缘千里来相会,无缘对面不相逢.”

------题记

说到读书那必须要说名著, 《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西游记》.说到名著那必须要说”水浒”------无数英雄好汉的集聚地,多少豪情万丈与情感碰撞出的激烈火花,使我,一位普普通通的中学生深深崇拜.说到我与”水浒”,我们有一段美丽”邂逅”.

听父亲说在我小的时候,他就像别人家的父母一样希望我成为一个知书达理的小淑女,于是我亲爱的父亲就抱着我去了书店,来到了四大名著的专柜,拉着我的小手,问我选哪一本,我咿咿呀呀的指来指去,最后我既没选择斗智斗勇的”三国演义”,也没有选择怀金悼玉的”红楼梦”,更没有选择光怪陆离的”西游记”,我偏偏选择了这本官逼民反,豪情万丈的”水浒传”.这可能是真的缘分,我上了高中,我再次拿起”水浒”,又有一番别样的滋味.

《水浒传》这部书波澜壮阔,宕荡起伏,令人陶醉。它讲述了一千多年前宋朝的一次起义。当时社会黑暗,108位好汉齐聚水泊梁山,要干一番大事,打倒腐败的朝廷。很可惜,头领宋江最终转意,带领众兄弟投奔朝廷。高俅等奸臣用计陷害众好汉,大部分人都被害死,只有少数几位英雄看破红尘,远走高飞。至此,一番事业,终已了结。

我认为,当时朝廷虽然腐败,民不聊生,但只要有一官半职,都能养家糊口,不想起义。纵观各位英雄,大多数都是农夫、猎户、逃犯,如张青、解珍、李忠等大都有勇无谋;像武松、鲁智深这样有勇有谋的在少数。而真正有胆有识的,是那些以前有官职,后来被逼上梁山的,如朱仝、卢俊义、燕青等。这一支混杂的队伍里,中心人物们大都不想上山或对宋江言听计从,而宋江本人率众好汉与官军大战多年,发现以自己的力量:大目标——打倒朝廷没有可能;中目标——与朝廷僵持可行,但不能长久;只能行小目标——提出一定条件,让朝廷招安。而这跟他们原来的目标:替天行道,拯救天下也就南辕北辙了,所以宋江本人立场也不坚定。这一支摇摆不定的队伍,怎能取得胜利?我认为,宋江不成功,有以下原因:第一,这支队伍非正规军,本质是强盗,战斗力太差。如果能培育出一支战斗力强的部队就会好很多。第二,宋江虽与朝廷对抗,但并未给老百姓带来好处,他们打仗,兵荒马乱,反而给百姓的生活雪上加霜。如果他们亲民,得到百姓的支持,再加上战斗力,就可以站稳脚跟,与朝廷对峙。第三,他们中没有一个能力很强的人,即便攻下朝廷,谁来做皇帝?他们大都是强盗出身,打天下还容易些,但无人能治天下,所以他们如果建立朝廷,也必然不会长久。

我们现在生活在一个明主爱民的时代,生活在和谐温馨的大花园里,作为祖国的花朵我倍感骄傲与自豪。我崇拜水浒英雄的豪情与他们愤世嫉俗的人生观,作为零零后的我们不应该因为生活在没有战争没有阶级矛盾而不作为.正是有了这么好的生活环境,我们更应该努力为祖国创造奇迹.

“浩气冲天贯牛斗,英雄事业未曾酬”.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 篇3

对祖国的“忠”与“义”

——读《水浒传》有感

我是一位小“书虫”,从小到大,我“吃”了不少书。其中既有群雄四起的《三国演义》,又有描绘了许多奇山异水、奇珍异兽的《山海经》,还有描写众好汉们齐聚梁山泊,反抗朝庭统治的《水浒传》……这些作品凝聚了古人的思想精华,加上艺术的手法创造出来,成了轰动一时、脍炙人口的名作。

“雪夜上梁山”、“拳打镇关西”、“智取生辰纲”……一个个优美的故事,向我们述说着一百零八位好汉是如何与朝庭斗争并团聚在梁山泊,同时也揭露了朝庭的黑暗嘴脸:皇帝昏庸,贪官奸臣横行无阻,他们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只为自己享受,终于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社会矛盾。整本书读下来,留在我大脑中最深的,便是好汉们身上所展现出的“忠”与“义”,和他们的那种“路见不评分,拔刀相助”的豪迈。

何为“忠”?何为“义”?这恐怕是世界上最难回答的问题之一。我认为,“忠”是指对自己的祖国、朋友别无二心、尽心尽力地帮助他们,“鞠躬尽瘁,死而后己”,正是对“忠”的最好诠释。“义”这个字,笔画虽少,却最让人难以做到。在新中国没有成立以前,多少革命烈士为了中国的解放赴汤蹈火,这是一种“义”。为了朋友两肋插刀,这也是一种“义”。路见不平,拔刀向助。这也是一种“义”。对待祖国,对待朋友,就应该做到“忠”与“义”二字。这样,才会无愧于祖国对我们的关爱,无悔于我们的一生。

我们对祖国和朋友的“忠”与“义”不需要做什么大事,平日里一点一滴的小事就能体现我们内心热爱祖国,关心他人的想法:在学校中,同学们习惯互帮互助,即使是一位不认识的同学我们也会尽力帮助他(她);我们经常听到祖国各地传来许多乐于助人的事,喜欢“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人也不少。在政治上,我们坚决听党指挥,跟着党走,支持党为人民做正确的事。这些事,虽不算大事,却体现了我们对祖国的忠义。我们需要向文天祥那样铁骨铮铮,对祖国忠心耿耿的人。但是,我们不需要那些为了一己之私,出买祖国,对祖国不忠不义之人。

我们可以碌碌无为,我们可以做一个普通人,我们可以去做许多有趣的事,但我们不能对自己的祖国不忠、不义。乌鸦懂得反哺,羊懂得跪恩,祖国是神圣而又慈祥的,她关心着我们,保护着我们,爱护着我们,让我们健康的成长。连动物也懂得报恩,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懂呢?我们又有什么理由对关心我们的祖国不忠、不义呢?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 篇4

《水浒传》这篇文章记述了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好汉从聚义梁山泊,到受朝廷招安,再到大破辽兵,最后剿灭叛党,却遭人谋害的英雄故事。读完全书,印在我的脑海里面只有:忠,义两个字。

在这里(忠)的含义是:“即是对自己的祖国,对自己身边的亲人,朋友尽心竭力。宋江在种种威逼利诱之下,仍然对自己的祖国忠心耿耿,这就是(忠)的含义”

但是在这里(义)字包含了太多的内容。《水浒传》中一百零八位好汉,为兄弟、为朋友赴汤蹈火,两肋插刀,就只为了一个(义)字;为人民除暴安良,出生入死,也只为一个(义)字。由此可见,一个(义)字虽然只有三笔,有时却要用一个人的生命去写。在现实生活中,给人让座几乎谁都可以做得到,但救人于危难之中却不是谁都可以做到的。因为它需要有相当的勇气,甚至是一命换一命的决心。这就是这篇文章(义)。

我本人在《水浒传》里最喜欢的人物是花荣和武松,武松的英雄事迹就是他在景阳冈打虎和武都头狮子楼锄_的故事,在这些方面武松还是动了脑筋地冷静的解决了这些问题。花荣是人们称他为“小李广”能特别显示花荣的箭法的故事就是《小李广梁山射飞雁》。

《水浒传》中令我又喜欢又讨厌的人就是主角宋江,因为他不是官,是吏,所以他对百姓很好,深知百姓的疾苦,百姓有难,能够解囊相助,很有忠义感;但是他一直是梁山好汉中的主降派,并最终导致了起义军和他自己的悲剧命运。

《水浒传》塑造了众多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其中,反抗精神的李逵、性格刚烈的武松,以及聪明善战的花荣,都给我留下了十分深刻的印象。正是这些艺术成就,才使《水浒传》成为中国四大文学之一。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 篇5

我读书,我快乐。读书是能让每个人开心的事。到现在,虽然我读的书和书店比起来是九牛一毛,但已经读不少了。其中,最让我百看不厌,回味无穷的书还是那被列入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的《水浒传》。

看过或听过《水浒传》的大部分人肯定会认为宋江是创建梁山的首领,但我认为不是,而是托塔天王晁盖。是晁盖带着兄弟上梁山,林冲因不满王伦的小气,杀了他。然后推举晁盖当首领,而晁盖被毒箭射死了。梁山众好汉推举及时雨宋公明当了首领,所以,宋江就成了梁山首领。

《水浒传》里的故事的情节和人物的生动让人百看不厌。比如《七星小聚义》中的情义,《三打祝家庄》的毅力与智慧。还有那《时迁盗宝》的刺激与惊险一百零八位好汉被施耐庵写的活灵活现,记得我刚看《水浒传》时,那时候,我非常敬佩行者武松。不说他在景阳冈上徒手打死老虎,还有他醉打蒋门神,血溅鸳鸯楼,大闹飞云浦。一个个事例让我读了感慨万千。

可惜的是宋江招安了。也不奇怪,因为他们一开始就只反_臣,不反天子。因此,在征讨方腊时,72名梁山好汉英勇去世了。《水浒传》好就好在宋江的招安,好就好在投降派。

我觉得《水浒传》中最精彩的还是《林冲棒打洪教头》的那一段,内容大概是这样的:林冲被刺配他乡。经过柴进的庄子上。柴进知道林冲是被陷害,便设酒宴款待。谁知这时洪教头来了,几次挑衅林冲,林冲不搭理他。柴进几次让林冲和洪教头比武,最终,林冲答应了,又扔了二十两白银做赌注。洪教头迅速朝林冲打来。林冲反守为攻,洪教头被弹了老远,几番打斗之后,洪教头脚步全乱。林冲趁他全乱之时,一棒打败了他。洪教头只好灰溜溜的走了。

《水浒传》让我百看不厌,每次看都有新的收获。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 篇6

《水浒传》是我国文学宝库中的一颗璀璨的明珠,是古代文人留给我们的一笔丰富的文学遗产。这部长篇名著主要描写了北宋徽宗宣和年间,宋江等一百零八位英雄的传奇故事。他们的斗争事迹被染上了浓厚的传奇色彩,在民间广泛流传至今。

这部名著整体上可分为两大部分。前半部分主要描写了官逼民反、百姓起义、轰轰烈烈大聚义;后半部分则主要描写了他们竖起”替天行道“大旗,接受招安,东征西讨,最终凄凄惨惨鸟兽散的结局。小说真实地描写了封建社会中的基本矛盾,深刻地揭露了统治集团的罪恶,大胆地歌颂了造反的英雄,艺术地再现了中国古代人民反抗斗争的发生和发展的规律,这在整部中国文学史上是相当难能可贵的。

纵观全部,本书自始至终都特别突出忠与奸的斗争。《水浒传》中的”义“虽然也难以摆脱儒家伦理的羁绊,但主要还是表现了下层,群众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团结一致,戮力相助,进而”济困扶危,杀富济贫“,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反封建的意义。至于”忠“,虽然也有忠于梁山事业的内涵,但主要还是指忠于封建君王。且”忠“与”义“之间,忠又处于主导地位。

小说中的主人公宋江就是”一生忠义“的代表。他曾经凭着自己的声誉和才能,将梁山事业上引向兴旺发达,但他同时又在”忠义“思想指导下,坚持了一条”只反贪官,不反皇帝“的道路,所谓”身在水浒之中,心在朝庭之上,一意招安,专图报图“,最后领导义军归顺了朝庭,去打”不‘替天行道’的强盗“,并自己走向了绝路。小说在表现宋江等最后被奸臣毒死时,还颂扬了他的忠心不负朝廷,而皇帝也不负忠臣。在主观上只是想表明”自古权奸害忠良,不容忠义立家帮“,而不想否定宋江他们的投降归顺,但小说事实上描写了宋江因接受招安而最后走向悲剧,在客观上还是对投降主义作出了有力的批判。这应该说是现实主义的胜利。

《水浒传 》是一部政治性很强的小说。但长期以来广大群众之所以喜爱这部小说,不仅仅是由于它宣扬了忠心报国或描写了阶级斗争,而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它歌颂了英雄,歌颂了智慧,歌颂了真诚。《水浒传》中的不少英雄都”力“和”勇“的象征。他们有的能空手打虎,有的能倒拔杨柳,并且还杀贪官污吏,抵千军万马,一往无前。他们智取生辰纲,三打祝家庄,有勇有谋,出奇制胜,其斗争的计谋和策略实为后人所赞叹。特别是李逵、阮小七、鱼虾知深等一些人物,不拘礼法,不计名利,不做作,不掩饰,”任天而行,率性而动“,保存了一颗与封建理学相对立的”绝假纯真“的童心,更为广大群众所喜爱。

《水浒传》是一部思想内容很丰富的小说。它没有给读者揭示出梁山泊这支队伍的基本性质,没有告诉读者这是一支以什么样的阶级成员为基础构成的队伍,只是着力刻画了一群代表性人物。人们也只能以这些代表人物亦即队伍的领袖人物去理解这支队伍的性质,看他们是在什么样的社会冲突下走上梁山的。

”逼上梁山“是群众形容梁山好汉落草原因的谚语,其实上梁山的并不全是被副的,逼法也各人不同。最典型的当推林冲。林冲是八十万禁军教头,不是城市贫民,更不是农民。由于高衙内企图霸占他的妻子,设计陷害,使他成了囚犯被发配沧州,而后又火烧草料场要置他于死地,”闪得他有家难奔,有国难投“,为了求活他不得不上梁山。逼使他落草的,是大官逼小官的矛盾,与地主官僚压迫农民无关也不是在租税灾害的迫害下无法谋生才铤而走险的农民起义的标准原因,而是任何社会中都有的与对立无关的强者欺凌弱者的现象,同一阶层内部也可以大量发生,打不上什么阶级烙印。那情况与高俅逼走王进一样,是与阶级利害无涉的私人恩怨的爆发。

与林冲出身相似的是曾任殿前制使的杨智。他因失陷花石纲而丢官。如果他要参加起义,正该去参加因花石纲而逼反的方腊队伍。可是他累遭挫折,仍一心想搏得一个封妻荫子。杀牛二事件使他被发配到大名府,而他又甘心为梁中书送赃礼效劳,直到生辰纲丢了,才不得不以到二龙山落草转入梁山。而这也和揭竿起义的农民革命不相干。

鲁智深也是军官,在提辖任上因仗义救人,三拳打死郑屠,官府追捕下被逼削发为僧;后又因仗义救护林冲在东京不得安身,流荡江湖而落草。他的身份与落草的原因也和农民反抗地主的起义无关,倒是因仗义而啸山林这一点却是许多梁山好汉集结的最大原因,称之为”聚义“。那一群侠义之士聚集在一起行义侠之事才是《水浒传》给予读者的最重要的意向,这个意向在小说中压倒一切。

使梁山泊走上兴旺道路的晁盖一伙的入伙起因是打劫生辰纲,这也是江湖上通行的夺取”不义之财“的侠义行为。刘唐的报信,阮氏三雄的撞筹,公孙胜的奔来参加都是冲着”义“字来的。晁盖的身份是当保正的庄主,从江湖上的角度可称得上是”开明地方“;吴用是教书先生,可称乡村贫民;公孙胜是道士,刘、唐、白胜是无业游民,只有阮氏三雄是渔民,可排得上是农民,而且受官腐的捐税勒索。但他们所向往的只是大碗喝酒,大块吃肉,大秤分金的快乐生活,入伙也是因为有仗义的庄主晁保正牵头。官兵来捕捉的战争中他们还唱着”忠心报答“赵官家”,哪有反王权的气息!《水浒传》少数几个出身农民的也都是江湖气重于泥土气,只有李逵的哥哥还像个农民,偏偏他正是反对李逵落草的。

《水浒传》中的地主,晁盖不必说,史进的父亲史太公,桃花庄的刘太公,宋江的父亲宋太公,孔明、孔亮的父亲孔太公,穆弘、穆春的父亲穆太公,等等,无论从肖像描写还是从性格描写,都是仁善之辈。只有陷害解珍兄弟的毛太公和沂水县陷害李逵的曹太公才是负面形象,而好坏则是以与梁山好汉的关系,即以“义”来划线的。小说中几乎没有出现过地主欺压农民的镜头,作者的标准是义与不义,而不是以地主与农民的对立的关系为准的。

宋江是地主出身的县吏,和江湖好汉结交,仗义疏财出了名,他因通风报信救了晁盖一伙,杀净婆惜(是因救晁盖通梁山惹的因)而出逃,累遭动难,都是梁山好汉仗义营救脱的险,而他仍不肯落草,后因江洲一线,事情闹砸了才上山,终于当上了梁山之主。其他如戴宗、李逵、张横、张顺、石秀、杨雄、孙立、孙新一伙,青洲三山,饮马川一伙等等,也都是慕宋江之义和梁山泊的名声投奔入伙的,连降将呼延灼,关胜也尽是悉于宋江“义气深重”上的山,只有卢俊义是因为山寨慕名邀他聚义不成,才逼他上绝路,营救出来后,感于恩义入伙的。情况虽不同,题目都是一个:江湖义气。

招安以前的历次战争也无不为了“义”。燕顺、花荣等打青洲是为了救宋江,大闹江洲也是为了救宋江,三打祝家庄是因为石秀一伙为祝家庄所困辱,打高唐州是为了救柴进(收呼延灼之战也由此引发),三山聚义打青洲是为了救孔明、孔亮,打华洲是为了救鲁智深和史进,打大明府是为了救卢俊义、石秀(收水火二将之战是其余波),打曾头市是为晁盖报仇,打东平、东昌府是因为山寨位置摆不平,为了免伤义气以攻城为卜,打泰安洲是为了策应燕青,闹东京虽算不上战争,也兴师动众,大费周张,只是为保护宋江一伙去东京看灯进行的窥探活动。这些小说中最热闹的地方都是为了表现江湖义气而写的。

梁山泊打的旗号是“替天行道”,简单点说也就是为人间打抱不平。黑暗无能的官府所不能解决的人间不平事,由“义”来伸理,来诛残除暴,这就是“替天行道”的确切含义。“替天行道”是“行使侠义”的另一种说法,是更冠冕的名称。

招安以后虽然称“义”作“忠”,帮朝廷去打别的强盗了,对打击的对象来说可以说很“不义”了,但宋江一伙仍然讲着义气,俨然是宋王朝军队中一支特殊的用义气团结起来的集体,但这时比起占据山寨的时候来,味道已大不相同,似乎有了点缺陷,这也许就是《水浒传》后半部分讲史部分在形象上也差了些的缘故吧。

总之,《水浒传》以其通俗易懂的语言文字、生动鲜明的人物形象向人们展示了一幅广大人民与封建官僚势力英勇抗争的社会图景,不仅使读者更加深刻地了解了当时的社会状况,而且更反映了人民力量的伟大,使得这部长篇巨著有着更为深远地历史和现实意义。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 篇7

断断续续把《水浒传》看完了,很惭愧,之前只看过电视剧哼两句”大河向东流“,这次完完整整把120回目读完了。有喜有忧,感慨颇多,三个版本的电视剧基本都对原著进行了阉割。

水浒似乎在诉说一个命题”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所有的一切都是上天给你经历的,就像天罡地煞一般,一百零八星宿从天而降,经历人间繁华荣辱,轰轰烈烈聚义梁山,惨惨淡淡枝叶凋零。虽有一百零八好汉,但民间耳熟能详的故事和人物就那几个,诸如鲁智深倒拔垂杨柳、林冲风雪山神庙、晁盖智取生辰岗、武松打虎、江州劫法场、宋江三打祝家庄等,其它的好汉基本都是沿途收复的,属于锦上添花友情客串。这些桥段可谓经典,不仅情节跌宕起伏,而且让这些好汉们栩栩如生呼之欲出。就说那鲁达鲁智深,自从三拳打死了镇关西,剃度出家远走他乡,居然见谁都把自己的老本都出来,”俺是老种经相公底下的提辖,因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不得剃度出家,远离官府“,真是个心胸坦荡的胖大和尚。还有相当奇葩的山东呼保义及时雨宋公明,不管走到天南地北,贩夫走卒官吏富贾似乎都听过他的大名,想拿古代社会,信息如此闭塞,居然人人都识宋江,真不可思议也。此外,宋江号称山东及时雨,说的他是急公好义仗义疏财,他本人就郓城县一小吏,不知哪儿的巨资仗义疏财。话说那晁盖一伙,准备截生辰纲,行动的道德依据是,这批财物乃民脂民膏不义之财,不取有位天道。民脂民膏给蔡京太师享用就是腐败,给梁山泊用度就是天理,这理由太说不过去了。

反正水浒传中有许多有意思但说不通的想法。其实前八十回讲了好汉们聚义的故事,后四十回讲了好汉们招安东征西讨的桥段,和三国演义有的一拼,只是三国演义有只那几个能打的将领,这梁山中居然有一百零八能打的主。林冲虽列五虎上将,但感觉武艺和其它几位相比有些差距,那几位大刀关胜、霹雳火秦明、双鞭呼延灼、双枪将董平,这四位在入伙前都是大宋军队的高级将领,武艺高强且统帅过千军万马,上马就能冲锋陷阵。而林教头之前只是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缺乏实战经验啊。尤其是梁山好汉出战辽国之时,林冲每每出战只能和敌将打个平手,实在拼命时也需在五十多回合后胜出。而那几位将军,基本出战二十回合内取敌将首级,如此一对比高下立判!出征辽国,剿平河北田虎淮西王庆,基本没费什么周折,尤其是征辽国,简直就是完爆,差点把大辽全灭了。结果征剿江南方腊却是损兵折将,最后只剩了二十七位好汉回朝,打地真可歌可泣。其实我观察一百零八好汉各人特长,基本已制定出了百战百胜之作战方案。先来分析一下单兵能力较强的好汉,鼓上骚时迁偷鸡摸狗出身,飞檐走壁是刚刚的,派他去刺探军情,下毒下巴豆是绝佳人选。没羽箭张清,打石子神出鬼没,辽国大将被去打死不知几何,可以让其在阵前发暗器突袭敌将。小李广花荣,神箭手,适合远距离狙击敌将。入云龙公孙胜,擅长幻术,适合摆出迷魂阵。凌振擅长放炮,总攻前派其出征。这样各种迎敌方案都有了,要是两军对阵,首先派大刀关胜迎敌,要是获胜,直接冲杀;要是敌将凶猛,焦灼不胜,派花荣射箭,狙击后大队冲杀;要是敌将太猛,追杀过来,让张清打石子,暗算他。要是敌军据守不出,让时迁下毒放火,然后让凌震放炮轰城,接着大队人马冲杀。如果对方排兵布阵准备大会战,好极了,让公孙胜使幻术,使敌军不战自乱,然后凌震放炮大规模杀伤敌军。我觉得,古代战争不可前期就拼人力,先得上各种神秘杀器,打得敌军自乱阵脚,更何况梁山好汉中有的是这方面人物,这样资源优势不用太可惜了。征剿方腊正是因为没有动用各种武器,基本每场都是人力冲杀,其死伤惨重的后果无可避免。

书中晁天王和宋公明的兄弟情谊也非表面上那么深厚,虽然晁盖一行逃脱缉拿都亏宋江报信,但晁盖在宋江渐得人心中必定不好过,因为这会危急其梁山第一把交椅的位子。在宋江上山初,晁盖表示愿让位,这显然是做姿态,那个新入伙的敢做大哥,根基未稳想做也做不成。自宋江三打祝家庄,平了周边几座城池,收服众多兄弟后,晁盖必定寝食难安,虽没读过几年书,但功高震主的道理还是懂的。于是在宋江声望不断上升之际,他不能再让宋江有立功的机会了,于是面对曾头市的挑衅,晁盖一意孤行要亲自出征,明眼人一看就是去夺军功的,从他带去的将领可以佐证,都是他的心腹。其实这一点将就暴露出了问题,全是心腹干将,表面了梁山是有派系的,他晁天王只是由这些弟兄拥护而已。而宋江每次出征各路人马都会点到,俨然成了山寨之主。晁盖去就去吧,将还没带够,关键还没带个军师去,还是取生辰纲时的思维,人马冲杀蛮干,结果一箭被史文恭射死。临死前,晁盖遗言,”为我报仇者为山寨之主“。明摆着不想让宋江上位,后文所书,史文恭被玉麒麟卢俊义手到擒来,于是又是一番故事,若不是宋江手下兄弟众多,卢俊义初上梁山没有根基,这番争夺估计得兄弟血拼。可见,面具上的称兄道弟是不可信,尤其是涉及切身利益。

总之,《水浒传》虽为通俗小说,却写出了人生之道。流民看了可能去落草,将领看了如虎添翼,文艺小青年看了感慨人生聚散,胖大和尚看了哈哈笑!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 篇8

《水浒传》即然是四大名著之一,就必定有它的发光之处,今天让我再次随各位梁山伯的英雄深刻的体会了一番,他们的‘忠孝义’。故事里德人物刻画的十分传神、性格鲜明。花和尚‘鲁智深’他得知郑屠夫欺负金翠莲父女,主动向金氏父女赠送银两,帮助她们逃跑,激怒郑屠夫,三两拳就打死了恶霸郑屠夫。这一切都充分的体现了他是一个粗中有细、性格暴躁、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真汉子。李逵思母心切,便回家接老母,没想到母亲却被老虎给吃了。

李逵怒杀四虎是对母亲的孝给他的力量。武松得知武大郎是被潘金莲毒杀的,为了替哥报仇,于是割下了潘金莲的头,杀了西门庆,获罪流放孟州,也在所不惜。他们有对国家和社会忠心,宋江宁愿死也不愿让李逵造反,宁可朝廷负他,他衷心不负朝廷;还有林冲的妻子被高俅的儿子欺辱,宁死不屈,最终上吊自杀。梁山中一百零八将,记忆深刻的还有智多星吴刚、神行太保、戴宗、等等都是让人敬佩的英雄好汉。水浒传是一本非常耐人寻味的一本书。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 篇9

看完水浒,“忠、义” 二字始终在我脑海中飘荡,挥之不去。宋江至始至终不忘招安朝廷,是“忠”;李逵至始至终对宋江“忠”心不二,哪怕最终被宋江亲手毒死也无悔,是义。在水浒中,随处可以看见“忠、义”的身影。可以说,在一百零八位好汉眼中,“忠、义” 二字早已沉甸甸地压在了他们心头。以至于所有人都形成了一个惯性思维:凡事都必须以“忠、义” 二字为准则。“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自古以来,“忠”便是中国的道德规范之一,臣子诚心尽力地服从于君主,一片赤胆“忠”心,自然是好事。可是,不分青红皂白,过分的服从有时也会酿成悲剧。宋代以来,“忠”更是发展到“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的愚“忠”。这样的“忠”还有意义吗?

在好汉们心中,尤其是在宋江心中,朝廷是至高无上的,甚至为朝廷卖命也不足为惜。这本身并没有错。可是,对一个乌烟瘴气、腐朽至极的朝廷效忠卖命,这也是“忠”吗?仅仅是因为踢得一脚好球,就得以轻轻松松攀上太尉的宝座,单凭高俅一人就足见当时宋朝之腐败。这一点,宋江应该心知肚明。然而,他却“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非但没有遏止这场“腐朽之风”,反而欲“助纣为虐”。一意孤行地抱着一颗绝对忠臣的心,打着“顺天”“护国”的旗帜,满心欢喜地投靠宋朝,接受了朝廷的招安。而他手下的一百零七员大将,不说对朝廷抱着“忠”诚,自然也对大哥怀着一片“忠”义之心,自然都毫无怨言地跟着大哥接受了招安。

结果呢,三败高俅的成功顿时化为乌有。还为朝廷所利用,前往围歼方腊。众好汉死的死,残的残,一百零八将的壮举被彻底摧毁,梁山泊上空空游着一百零八个“忠、义” 之魂……

结局甚是凄惨,难免让人惋惜。造成这一结果的,自然有宋朝庭的一份“功劳”,想必高俅此时得知此信后,正得意地坐在太尉府,轻蔑地想着:活该,这就是和我作对的下场!这些山贼死了,正好除了我的心头大患!这固然是一个原因。可是,除此之外,不都是“忠”一字在作怪吗?

宋江被一个“忠”字蒙蔽了双眼,只知道一味地对朝廷效“忠”。虽然身为梁山泊寨主,可他却“身在曹营心在汉”,对朝廷念念不忘,一心想要归顺朝廷。在他眼中,不分好坏,不分腐朽与清廉,只要是自己的国家,哪怕明知道会走向灭亡,他也会义无反顾地效“忠”。三败高俅的辉煌战果他浑然不顾,唾手可得的京城王位他也置之不理,他只是一心想招安。他甚至不知道什么才是真正的“忠”,亦不知道怎样做才能解除大众的苦难。他只是固执地认为,朝廷的做法一定有其可取之处,而作为臣子,“忠”义“也是天经地义的。为了”“忠”义“,他可以放弃美好的前程,可以置众多好汉的前景于不顾,甚至不惜为此献出自己的生命。殊不知,对这样的朝廷”忠“诚,无异于”助纣为虐“,到头来,只会落得个”忠“义两空,甚至自身难保。

宋江效”忠“朝廷效, 宋江手下一百零七员大将对宋江”忠“心耿耿,充满了江湖上的”义“,为了一个”义“,可以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李逵同样也被一个”义“字蒙蔽了双眼。在众位好汉中,他算是造反精神最彻底的了。面对朝廷的招安,他二话不说,扯了皇帝诏书,要杀钦差,甚至扬言反攻到东京。然而,对宋江过度的”忠“蒙蔽了他的头脑。至死不渝地追随,甚至甘心为宋江卖命,不是为了别的,就是为了一个”义“字。为了”“忠”“,他可以冒死劫法场;为了”忠“,他可以违背着良心跟随大哥招安朝廷;为了”“忠”“,他甚至不惜被大哥用毒酒结束生命。在”忠、义“ 面前,他不再是那个行事鲁莽、嫉恶如仇的李逵,他只是任由”忠、义“ 摆布着,一步步走向生命的尽头。

而其他的众位好汉,也或多或少地为”忠、义“ 二字所迫。他们只知道一味地讲究江湖义气,只知道”同生死,共患难。“鲁智深大闹野猪林是讲义气,宋江怒杀阎婆惜是讲义气,梁山好汉劫法场也是讲义气,可以说,一百零八将做的每一件事无不是与义气相关联的。对待素不相识的人讲义气,对待朋友讲义气,对待大哥宋江更是斩钉截铁般的义气。”大哥做什么,咱就跟着做,绝无二心。“想必在招安时,一百零七位好汉心中都是这样想的吧。

为了义气,不管是非、死不足惜,如此变味盲目的义气还有什么意义呢?凡事都得有个分寸,义气也一样。兄弟朋友间讲义气这本身并没有错,可有些事情被”义“所束缚,这时的”义“非但无所能,反而会得不偿失。当真理在握,有时,又何必再讲那些所谓的”江湖义气“呢?试想一下,如果宋江正确认识了”忠、义“ 二字,如果一百零八将凭借实力推翻了腐朽的朝廷,如果众好汉没有被固执的”忠、义“ 二字义所束缚,那么,故事也许是的另一种结局了!

然而,当时的社会环境,以及他们个人的经历早已注定了他们的结局,他们,注定要为”忠、义“二字付出沉甸甸的血的代价!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 篇10

在梁山泊中有一位我非常喜欢的英雄,他就是“花和尚”鲁智深。

鲁智深本名鲁达,原是一名军官,因打抱不平而失手伤人性命,为避吃官司,被迫出家作了和尚,他师傅给他起了个法名为“智深”。

我喜欢他爱憎分明,见义勇为,扶危济困,嫉恶如仇。当他倾听了金家父女对郑屠的血泪控诉后,就非常同情关心他们,既赠送银两,又亲自保护他们逃离虎口。而对恶霸郑屠则十分痛恨,在惩罚他时失手三拳将其打死。鲁智深与金家父女素不相识,与郑屠也无个人恩怨,他的作为充分表现了他爱憎分明的立场,见义勇为的高贵品质和对受压迫者扶危济困,对压迫者嫉恶如仇的性格特点。

我喜欢他慷慨大方,仗义疏财。当他了解了金家父女的不幸遭遇后,虽然自己与他们非亲非故,却马上主动提出要给金老盘缠让他们回东京老家。小说中为凸现鲁智深的这一性格特点,还用李忠的“小气”作了陪衬。当李忠不爽利地从自己身上只摸出二两银子时,鲁智深便认为李忠不仗义,当即把那二两银子丢还给李忠。

我喜欢他率直粗犷。做和尚他不拘泥于佛门戒律,喝酒吃肉,但心中有佛,替天行道,最终求得“正果”。我喜欢他侠义热肠,勇而有谋,胆大心细。为朋友不惜两肋插刀,在林冲惨遭高俅陷害流放沧州时,一路暗中护送,在野猪林押送公差图谋杀害林冲的危急时刻,救了林冲一命,后有直接把林冲护送到沧州附近才离开。面对失手打死郑屠的意外,他随机应变,遇险不惊,他假意道:“这厮诈死,洒家和你慢慢理会。”“一头骂,一头大踏步走了。”

我们要向“花和尚”鲁智深学习,学习他的一身正气、有勇有谋,为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挺身而出。当然,也要讲求方式方法,在法律的框架下见义勇为,不能因为做好事把自己也搭进去。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 篇11

《水浒传》,看到这本书我就想起了刘欢的好汉歌。梁山好汉他们个个侠肝义胆,敢报天下之不平,其好爽的性格光彩照人,令世人敬仰。这本书中以大量的笔墨塑造了林冲、鲁智深、武松等一大群梁山英雄的形象。小说中智取生晨纲、大闹清风寨、倒拔垂杨柳等一系列故事情节都描写得绘声绘色,引人入胜。

《水浒传》是施耐庵所著,里面刻画了梁山水泊一百零八位好汉。全书共一百二十回,第一位出场的好汉是九纹龙史进。全书讲述了宋代宋江等人的农民起义,揭示了当时官府的黑暗,_臣当道,使天下百姓于水深火热之中。宋江一行人开始起义,反抗朝廷,后来,宋江一行人受朝廷招安,征讨贼寇,最后,在征讨方腊时,那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们却一个一个倒在了血泊之中。

从这本书中,我看到了梁山好汉的忠义;看到了朝廷的黑暗;看到了_臣的阴险;看到了皇帝的昏庸无能……一时间心中难以平静。

武松打虎,林冲棒打洪教头等情节让我难以忘怀。还有一个情节经常浮现在我的脑海:在宋江等人为救卢俊义时,遇见关胜,关胜能当万夫之勇,冲杀梁山兵马时,他看见梁山的喽啰兵们用自己的生命来守卫那“替天行道”的大旗,关胜深受感动……

在梁山好汉被招安后,派去征讨方腊时,一幕幕让人不忍心看到的场面出现:大多数梁山好汉在这场战役中牺牲,最后武松单臂擒住方腊。擒住方腊以后,又是一幅幅让人不忍心看到的画面出现:鲁智深坐化而死,杨志林冲病故,宋江李逵被_臣毒酒毒死,吴用花荣在宋江李逵墓前自缢而死……又让我们心中多了一份悲痛。

梁山一百零八将,对应星宿,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每一位梁山好汉都拥有属于自己的绰号。

读完了《水浒传》,我的心头难以平静,一幅幅画面浮现在脑海中。我们可以知道,那时候的官府是多么黑暗,当时的百姓是多么痛苦,梁山好汉才是最正义的!

阅读水浒传心得体会 篇12

众所周知,梁山泊有一位专门以开店为名打探消息的好汉,性朱名贵,人称旱地忽律。他的小店建于梁山脚下,人们经常路过这里。如果是好汉,他便招揽上山。有一次,豹子头林冲被高俅所害,无奈要上梁山。路过朱贵酒店,被朱贵得知:“曾有东京的人到此,传说兄长(林冲)的豪杰,不期今日得会。既其柴大人书缄相荐,亦是兄长名震寰海,王头领必当重用。”朱贵深知自己的本领不如林冲,但还推荐他.林冲之后的朝盖。吴用。公孙胜。三阮等,都是他举荐上山的。开始时,他的职位还在第四把交椅,但推荐一次他就向后退一位,随着越来越多的好汉上山,他的职位越来越靠后,最终排在了九十二位,可他丝毫没有怨言,但凡有好汉,他都竭力保举,从不疾贤妒能,总以山寨之事为重。

朱贵的事迹让我联想到了现在。当今社会的某些官员,有才的人登门找工作,他们看到比自己有本事,便起了嫉妒心,于是堵塞贤路,拒绝录用。他们专用没自己有能力的人,阿奉承的人。这样国家得不到人才,便不能繁荣富强,这些官员就像白衣秀士王伦一样,缺乏朱贵识才举才的胸襟。

但有些官员,求贤若渴,总是广开贤路,招贤纳士。如有能人,定竭力举荐,不管能力是否比自己强,会比自己职位高,他们像朱贵一样深明大义,不为一己私利闭塞人才。

朱贵虽是一个梁山小头目,但却为梁山做出了不可估量的贡献。可以说没有朱贵的举荐,便没有一百单八将的梁山泊,所以朱贵是功不可没的。回眸历史,许多小人物小事总能给我们带来一些做人的启示,在别人比自己有本领时不应妒忌,应积极推荐他,是虽小却体现一个人的精神。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