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精选13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1.59W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 篇1

回看书皮才发现自己是去年即20--的12月中下旬买的,在过年回家之前才开始断断续续的看,一般都要到后半夜3点左右,持续2个小时。全书400多页,共20章节,阅读从一个夜晚一个章节到两个章节,中间花了大概30个夜晚,间断性的。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精选13篇)

从整本书来看,时间跨度是作者从湖南调到央视开始的,最后到进行筹划<看见>节目结束。全书内容也是作者挑选出来的工作内容,包含事实记叙与个人情感的起伏,其中大部分都是全国闻名的“事件”,这也算是主人公的一个成长过程,现在看来,其成长还在继续。

通过书中记叙的内容,我自己在阅读中也把这些相关的记忆梳理深化了一些,毕竟很多细节是无法在大众媒体中或许到的,也算有了新的体会与感悟。这样就感觉这个本书一来是个人经历成长的总结,而来也算是一定程度的剖析了,看完这本书,也算对自己“人性”的一点洗练。对,就是“人性”。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 篇2

看柴静的这本书是出于偶然,一个朋友推荐了《看见》这本书的视频推广会,觉得不错,就想买本书来看看。恰巧有个朋友买了,就借过来拜读一下。

书里的主线是以柴静十年采访的主要人和事为主线,有她的同事、工作伙伴以及她的成长。文章有堆砌的感觉,主线不是很清晰,有的时候她的感受会莫名其妙的插入进来,让读者有点一头雾水,不知道这句话是讲得采访的人物还是她自己的感受,还是同事什么的,有点分不清事件主人公的感觉。

不知道是不是有人看过安顿的采访,是关于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的,看柴静的这本书跟安顿之前的书有点类似,吸引我的是里面的新闻人物,不是柴静这个人。

两个人物很打动我,一个是卢安克,一个是药家鑫。卢安克是个德国人,在中国的大山里待了十年还是个没有资质的教育者,跟留守儿童混在一起,为了什么呢?从我的角度来说不好说,他也许是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试图在这些孩子的成长道路上能起到一些小小的影响作用吧!之后我去了卢安克的博客看了看,我个人觉得他太理想主义了。教育是个太大的话题,留守儿童更是个不小的社会问题。一个问题有社会、有家庭,孩子成长的问题却在这之间变得无人理会了,而卢安克想做点什么,也许他做的微乎其微最后淹没在茫茫的人潮中了,但至少他做了。一直有个问题在我脑海里萦绕,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孤儿问题、有一些类似于卢安克的人(无论是中国人还是外国人),他们做的事情很有意义,同时他们面对的挑战和问题也不是他们这个层面可以解决的,但是他们尽力了,努力过着每一天试图去改变或者影响着孩子的命运。他们一定放弃了很多其他的机会,例如在大城市里发展而买房、买车的机会,他们的思想境界可能比我们在大城市里混日子的人高,但是这个是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吗?是的,也许你会说:"那他们至少做了,他们过得日子比你在大城市里天天混日子要有意义的多了!"但比起盖茨对慈善事业的捐助,他可能能影响的人是更多的。当然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盖茨!世界上也只有一个盖茨!

药家鑫的故事我听过很多次,这次是从药家鑫父亲的角度来阐述这个事情的来龙去脉。关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心理健康太重要了。儿子的成长以及父亲的影响都是潜移默化的,当父亲用暴力手段去解决问题的时候,孩子学会解决问题的手法必然是暴力,当父亲对受欺负的孩子漠然置之的时候,孩子可能得出的结论是这就是个弱肉强食的社会,暴力才能解决问题。一个自己看着长大的孩子,作为家长却没有机会或者无法走进孩子的内心世界,真是太遗憾了。

一个人生活在这个世界上,从小别人照顾你,到你长大有了自己的家庭和承担越拉越多的角色,也许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好,有的角色我们扮演得不够好,但一旦我们选择了为人父母的角色时候,就需要关注孩子成长中的心理健康的培养。人是家庭的也是社会的,别轻易做这个决定,更别轻易放弃他(她)!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 篇3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

就像叶子从痛苦的蜷缩中要用力舒展一样,人也要从不假思索的蒙昧里挣脱,这才是活着。

正如书名写的那样,看见!

作者也许是让我们看到这个社会的真实,也许是看到做事的中不断的突破自己的蒙昧,不断挑战和修正自己。也许是看到做为一个新闻工作者是如何真实的还原事实的真像。

里面有些事情印证了自己在工作的真实心态。

P184中讲,做不到,只是一个技术问题。不必做,却是一个以暴制暴的思维模式。这让我想起在工作中那些不必做的情况,也许自己当时对自己存在的疑虑提出解决方案,那现在的我是不是就不会太痛苦。而不是给自己借口事情执行的太多,没有思考的时间。这是自己认为思考不必做的,老板已经成了自己的大脑了。

P193中讲,念起即觉,觉即不随“,这是今年我情绪管理中要做的事情,积累的不够多,还没有深刻在自己的意识里,随时去关注自己。

里面还有很多,我最想说的一句话是:这是一本能看见自己的书。带着你去一起思考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让你学会思考的书。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 篇4

用了大约两天多的时间读完了《看见》,我想我会向别人推介这本书的,虽然,读的过程中因为没有同作者一样的经历,很多情绪不一定能产生共鸣,也有很多地方不甚了解,都划了线,以后再看或许就明白了。就如书中人物所说,一个新闻事件放在那里,不同的人去看它会有不同的解读方式,我看这本书也是,我在书中看到了真实,对,就是这两个字。

记得快要考研的时候,上完晚自习一个人回宿舍的路上我不停地问自己,过去的四年你还记得多少,不停地想却什么都想不起来,大脑一片空白。我觉得四年太慢,我想时间赶快过去,好让我快点离开这个本也不太喜欢的地方,那时候,我的脑子里只有一个想法:考研。其实我不懂什么是考研,考研要做什么,只是心里觉得只有这两个字才能让自己解脱,生活也因为这两个字变得让我喘不过气来,到最后,本该是理想的东西变成了负担,压得自己喘不过气来。每天都想要解脱,四年的时间没有真正的思考,没有用心的读书,也没有用心喜欢过书,恐惧越来越大。

读《看见》的时候心里很纠结,慢慢细细地读,还是有很多不明白的地方,觉得自己思考起来有些困难。可是还是慢慢读吧,慢慢找到了那种爱书的感觉,感觉到自己心里的喜欢和高兴。也慢慢地品味书中表达的真实、客观。找到和和书最初的那种亲密,才明白自己,只有在读书的时候才会思考,真是而清楚地活着。大概也有了自己的方向,就与书为伴吧,慢慢地生活,对自己的期待也变成了用心感受每一天的温度。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 篇5

对柴静第一次印象深刻的是网上她演讲的那个视频《认识的人了解的事》,整个演讲一气呵成,是一个很平静的叙述,但对于我却有一种非常震撼的感动,是故事里人做的事情,也是她非常合适的表述。平静、坚定、有个性、有力量。后来看到网上说这个视频感动了成千上万的人。

第二次,记不得是哪里看到了柴静调查某个事件说自己可能会有危险,但是自己也要去追寻事实。当时在想做新闻是这样吗?

读《看见》这是第三次感触她。

书的撰写让我看到了柴静的文字功底,确实了得,汉字这门语言她的使用让自己感觉到真的是相差十万八千里。从这点也让我对提高自己的汉语知识和文字表达能力有了更强的动力。

回到书的内容,我不是新闻人,但能感觉到柴静的新闻是她自己找到的一种新闻表达,是自己的我就很欣赏。所以看到这本书中描写的人和事我感悟《看见》名符其实。从书中我看见了如下:

1、部分新闻工作者的生活方式

寻找、发现、参与、了解、分析、追寻、思考、真相、展现,每个新闻工作者都用自己的生命追求着这些,他们的生活方式并不平静,也并不轻松,对某个新闻事件的追求可能会翻山越岭、困难重重,但他们在行动,在努力让这些事情真实的展现。

他们的生活更有社会的责任感、有社会主人翁精神,“与我无关”这样的词语感觉他们说出来就像是犯了错误。

他们的生活是一种高效的工作和彻底的放松相结合的时间分配,有探寻的繁重也有安静的思考,这个是我这个行业主流节奏不给予的。

他们的生活“看见”的更多,是工作的需要,也是敏锐的捕捉,更多的是行动带来的收获。

2、书中人物对我的触动

书中讲了20个人和事,相信不同的读者触动肯定也不同。

“我只是讨厌屈服”——看到我真的想问自己是公民吗?

自己也常遇到权益受损的事情,或者是看到其他人权利受损的事情,很多时候心底里发出的是“把这个自己问题解决掉,要保障自己的利益”可能通过关系、可能通过自己的能力,但大多数就是享用自己的“神通”去搞定这些事情,那些跟我无关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仿佛大环境已经是这样,经常听到身边抱怨社会的环境是多么的世风日下,发达国家是多么多么的高素质,但自己在事中时又还是做着那些没素质的事情,为什么?答大家都这么做……

过马路的时候你知道红灯停、绿灯行,身边的人不这样做你能制止吗?为什么会有中国式过马路?前些天我好想听到说对于中国式过马路某个地方交通规定处罚前三个人,真实⊙﹏⊙b汗。为什么要处罚,教育难道不是第一位的吗?教育又是谁的责任呢?只有管这个事情的人才能教育吗?这个逻辑不通的事实,在我们身边却成了公理。教育靠的是我们每个公民一起行动,让法律为我们保驾护航,但是道德要靠全面来梳理行为准则,让那些陋习成为全民公敌,这样我们才会有大环境。

从自己做起不是只是自己不去做,更应该是去做榜样、去做监督者,让这样的正气传播、正气壮大。

“无能的力量”——学会承受的力量。

卢安克——向他致敬。

从小我们接受的教育都是英雄主义,一直想着自己要是英雄,要是英雄就要有非凡的能力,要有能力就不能无能。这个逻辑从小就有,活了三十多岁近几年才开始能够说“我不会,我需要帮助”。

以前只要有事情我必须得会啊!无论任务多么艰巨自己就是要给老板一个满意的答卷。自己很辛苦,答卷交的越漂亮,活也就越来越多,一天24小时谁也无法改变,老板的“期望”也越来越高,最终是自己不堪重负。还好自己意识到这一点不算晚,所以学会了去做哪些自己能做的事情,但这个认识还只是表面。

一次做项目,新来的一位大学生一起参与,由于不是她熟悉的业务,看到项目组的人都忙得很辛苦,她自己非常不好意思,帮忙又常帮倒忙。无意一次加班我分配任务,分工时我说后勤保障工作交给她来负责,她满口说“好的,请大家放心”果然,那72个小时我们封闭工作,但是每顿伙食生活起居都非常的舒适到位。项目结束后,她对我说“谢谢您,让我感觉到了我存在的价值”。这对我又是一次触动,每个人一生都在寻找自己的的价值,在任何一个环境中如果自己没有感受到价值,内心都是一种折磨。像往常一样自己做完每个事情,自己亲力亲为大伙是不是会感觉到自己的不信任,感觉不到他们自己的价值,那这样的合作,不也相当于自己在浪费旁人的时间。这是我认识的更深一层。

看了卢安克的故事,自己不禁感慨,承受的力量!多么的准确,你能承受多少也决定了你的天地有多宽广,你能承受的力量也决定了你的伙伴对你敞开的心扉。这也许是教育的方式不同,这也许是思考的方向不同,但这承受的力量正是我们自己在成长中积累的能量。卢安克的承受我看来并不代表逆来顺受,是一种更大的正能量,来改变内心的力量。

谢谢,卢安克。

“逻辑自泥土中剥离”——每个面都有他自己的情况。

公平、公证!?谈何容易。我们一个不算大的公司,处理一件小小的事情,不同当事人各自描述的情况都合情合理,幸好自己现在有给每方面发言的习惯,不然这些小小的事情都很难处理的适度合理。

看到书中这个章节,不仅感慨谁是牺牲品?谁又让自己成为牺牲品?追求利益还是原始动力。如果一切都是诚信的,我看我们就不用合同了,一切都是信守承诺的,我看也不需要法庭了。对于利益追求很多人看到好的一面,也看到不好的一面,这两面都是做好充分准备的。但是这准备是不是能分好情况的准备和坏情况的准备呢?由终而始,你的终的定义更加重要。拿书中提到的房地产商,自己的钱打给了政府,政府又没实现承诺,也没有退钱导致了最后的结果,让我看来还是被利蒙了眼。

天下熙熙皆为利而来,追利没有问题,无非还是想过更好的生活,但是逐利有个大前提就是有命花,要是没了这个前提那一切也等于是雾里看花。

多一面去体会自然就会多一面的收获多一面的准备。好的产品经理,设计产品都会有一个场景模拟的过程,要考虑自己产品的各种场景的适用性这样才能出来经典的产品,做任何事情也是这样,多去看到另一面的情况肯定是更好的。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也有很多的障碍出现,但是无论是何种情况,去探寻去了解的心要是都没有,那这个自然也不会有机会获得。

这三个章节对我的触动很大,书中还有很多让自己看了有感触的章节,“双城故事”、“虐猫事件”、“非典”等等,这一切的“看见”让我有了一种自己很浅薄的感觉,眼前看的好像只有报表,这一切对于柴静的《看见》差太多了,我要看见的更多,要让自己有更多的承受力量,再将这些转化成为更大的行动力量,从而履行一个公民的责任。

谢谢,柴静《看见》。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 篇6

花了一周的时间,断断续续地读完了柴静的《看见》,感触良多。看书之前,在网上看了很多介绍、书评,反映甚好。我曾以为这不过是一部介绍一个优秀的记者如何成长的书,是一本出入职场的心路历程。然而令我始料未及的是,这本书很沉重,以致于我无法一目十行,速读完成。

柴静在书中引用了她在工作中的采访新闻和事件,但她并不是在简单的去描述这些片段,用这些片段去展示她的辉煌与荣耀。正如她自己所说,她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着不断犯错、不断推断、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她在写的,其实是自己这十年中走过的路,她自身的成长。柴静在十年中探索着逻辑,有一天她懂了,于是有了自己认识事物的坐标系。正如她在序言中写道:“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这才是最困难的地方,因为蒙昧就是我自身,像石头一样成了心里的坝。”我的第一个感触便是思考,独立的思考,摆脱“自我”影响的思考。何谓成功,在我看来便是平和,宠辱不惊。如何能够平和,这是建立在自知的基础之上,自知自己是个普通人,尊重自己的内心学会平和得制定目标和计划、判断得失。“不要因为走得太远,而忘了我们为什么出发。”平和很难达到,至少目前的我做不到,这需要时间的历练,需要过程,不知十年后能否做到?

同样柴静的敬业令我折服,为了记者的职业道德,不断压抑着自己的情绪、打磨着自己的冷静和理智,但她热爱这份工作,她心甘情愿。我的第二个感触便是责任感。在非典面前,她不甘于只做一个旁观者,没有设备记录,没有同事陪伴,独自一人进入病区,承受着被传染的风险,和病人面对面交流。在山西采访时,一位官员带着讥笑的说:“你怎么不给山西办点好事儿?”“我办的就是。”她可以在不断的余震中走入地震灾区,冒着生命危险走入非典病区,顶着各种压力采访敏感话题,凭的就是一份责任感。在采访两会时,有个编导说柴静“看你采访,眼睛里都放着光,攫取的光”,这种“光”正是她的热情的所在。责任感是一个有职业道德的人必不可少的。我是一名教师,我的职业是教书育人,传道授业解惑意味着改变别人的思想,这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责任感在我看来就是不愧对每一节课,不敷衍,对学生和家长负责任,能让我的学生从每节课中学到一点内容,也许这种看法比较肤浅,但这也是我目前致力于达到的目标。

《看见》中还令我深有感触的就是包容。包容建立在尊重与理解的基础之上,尊重不等于礼貌,理解也不是可怜。存在即合理,我们往往只看见受害方,一味的去谴责侵害方,却缺少对于他们的谅解。“一个人他的心在硬,也有自己心底一角的温柔”这是《沉默中的尖叫》一章中小梅的话,即使她父亲经常殴打她母亲,她仍然相信父亲会温柔,只是没有被发现。Kim对孩子说“可以恨爸爸错误的行为,不要恨爸爸这个人”。我们缺少的就是这颗包容的心。包容不同于容忍和宽容。容忍还有个“忍”字,表示造成了不悦但没有改变侵害。宽容有个“宽”字,表示一方的大度,不是平等的“容”,唯有包容是全方位的容。理解,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待他们的行为,可以对他们的行为提出合理的建议,但表示对他们错误行为的理解,这是我要去学习的。

胡适说:“给你自由,你不独立,仍是奴隶。”学会独立思考,可以表达看法,但不偏激。能了解事件背后的本质,能包容别人的观点,客观公正的评价。学会反思,在反思中去建立属于我自己的认识事物的坐标系,这也许就是我从这本书中学到的。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 篇7

《看见》,没有浮华的封面,没有彩页的铜版纸,没有知名人物的推荐,一如书中的柴静,真实,不矫揉造作。如果可以抛开现实的种.种,如果可以重新选择,我也希望自己像柴静一样,当一名记者,去与那些人相遇,去抽丝剥茧地发现事实真相,去感受理解那些人的悲与喜。

《看见》记录了柴静的十年,蜕变的十年。前些年,她的节目风格是做猛题,烈度高,对抗强,再配以尖锐的问答、犀利讽刺的结语,以为这样的她会更受观众的喜欢。到后来在陈虻的指点下才醒悟过来,明白记者要提供的是事实,而不是情绪。斯宾诺莎界定“观察”的实质是:不赞美,不责难,甚至也不惋惜,但求了解认识而已。真正的记者应该要给对方说话的机会,不应有太多自己的主观评价,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地将更深层的真相呈现在观众面前,让观众去做评判,正如那首歌中所唱,你是我的眼,就够了,而不要当观众的心或脑。虽然我们并不是记者,但是工作中、生活中的我们也需要有记者一样的思维,就事论事,以事实说话,对事不对人。

《看见》的二十个章节里,散落着几十个柴静所经历的故事,什么非典、两会、山西煤矿等等,许多故事单独拎出来都很值得人深思和反省。这里我无法一一列举各个故事带给我的冲击和启发,只是想针对“看见”二字谈谈自己的感想。《看见》在行文中诠释了几个问题,即为什么看,看什么,怎么看。

首先,为什么看。有人说柴静采访时,眼睛里放着光,攫取的光。这种光,我认为是欲望。虽然柴静心里知道什么样的题能拿奖、被表扬,但她只想做那些打心眼里有欲望的话题,那些能触动她内心的话题。正是这种欲望,带着她冒着生命危险进入非典病区,带着她从美国返程回国进入汶川地震灾区,带着她顶住人身被威胁的压力探寻真相。一个记者,是为了奖金、虚荣心、收视率、恐惧而工作,还是为了最简单的东西而工作,这决定了他看见什么,报道什么,而生活中的我们,又是在为什么而工作呢?

其次,看什么。陈虻在第一次见面时,问柴静“如果你来做新闻,你关心什么”,柴静回答“我关心新闻当中的人”。十年的新闻记者经历,让柴静对人性的理解和感悟更加透彻,《看见》中的故事也到处体现着人性的光辉与矛盾,体现着人性的善与恶。当人们清一色地在声讨药家鑫和虐猫女的时候,柴静用平和朴素的语言向我们讲述了两个由于不同悲剧而造成的悲剧。“人最大的慈悲是给生命一个救赎的机会”。在了解了悲剧背后的悲剧后,也许我们的愤怒有所消退,更多地抱以理解。现在许多电视节目习惯地把一个人塑造为好人,另一个人为坏人,而实际上这个世界并没有好人和坏人,只有做了好事的人,和做了坏事的人。每个人所站的角度不同,经历经验不同,对好坏的判断标准也不同,要做出评判需要更多地去看人性,看动机。管理工作也一样,最终是做人的工作,对人性的把握决定了管理水平的高低。

最后,怎么看。十年,柴静从起初的好奇和预设答案到后来的仅仅只是去理解和呈现,这是一个成长的过程。未经生活摔打的理想主义者,以自己的道德审视一切,以自己以为的标准看待世界,缺乏对复杂的剖析。只有在“清水里呛呛,血水里泡泡,咸水里滚滚”,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有了切身的体会,才有足够的经验以及由经验升华出来的智慧和直觉去做出更合理的判断、更公正的评价。刚从象牙塔出来的这一年,学到的东西比在大学里学到的更真切更刻骨铭心,也许我无法像柴静一样去接触那么多的故事,但是试着去经历那些不一样的人、事、物,才能更快地成熟。

除了经历,在认知的道路上,还有重要的一点,是学会独立思考。在信息泛滥的今天,要像柴静一样,“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事实和因果”,在循环往复的反思中剥开表相,深入内里,建立属于自己的认识体系,方能成长。

十年,柴静成长了,成熟了,有了自己的思想,有了自己的风格。未来的十年,我会怎样?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 篇8

上个学期读过六七本书,最有体会一本书是柴静的《看见》,但是这本书我还没有完全看完,不过已经读到了第十五章(只听到青绿的细流声……)了。

柴静是一位主持人,但是她的主持生涯和别人大不相同。她在写这本书的时候没有刻意的去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

她在第一章里说:“别当了主持人就是不是人了。”我们可以在电视中看到有很多节目是从演播厅由主持人口述说出的,有的表述能力强的主持人还好,能够让听众看节目的时候如同身临其境,但是,如果表述能力不是那么强的主持人,就不能让听众看到节目的时候如同身处现场一样了。就像播一个地震的新闻,在这本书中第一章里说到的新疆大地震一样,书中讲到,在20--年2月的时候,新疆大地震的时候,柴静就去到受灾现场,她在受灾现场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这会儿是在演播室,灾难对我来,只是一个需要完成的新闻,我只关心我播报赈灾的数字而不是流利。”

所以我觉得新闻是需要我们去用我们的皮肤感觉新闻,而不是只单纯的用嘴说出来,而且我们做出来的节目要有人味。这个时候的柴静还在“时空连线”栏目做,读后感.但是在这之后,她就调去了“新闻调查”,走之前,梁健增主任送给她一本书并写了一句话:“在连线中起步,在调查中发展。”这句话也启示着我,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不断进步。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 篇9

距离上一次写东西已经过去了3个月了。惭愧,还说自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人,明明在看书和看剧之间,还是会不由的选择后者,不费脑子,及时的快乐。不过,我这个人有一个特点,在及时行乐之后又会自责起来,哎呀,这样堕落下去不行。于是乎,又想着如何重整旗鼓,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这时,看书就成为了最好的选择。也奇怪,每次开始看书,整个人会逐渐平静下来,丢失的勇气和想法也会在和作者的交流中慢慢回归,一种充实的力量让人心满意足。

这段时间发生了很多事情,因疫情被隔离、奶奶的离开、对身体的焦虑……好长一段时间,总是被情绪裹挟着,远虑近忧涌上心头。

于是,开始在书里寻找宁静。无意中翻Kindle的时候,看到了柴静的《看见》,感谢作者,给我带来了久违的平静。

1、文笔也能治愈人啊

实话实说,我喜欢这本书。看的时候就像是在听一个人讲述自己的故事,流畅、富有感情而又惊心动魄。这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啊,嗯,爱思考,有点理想主义的文艺范,文笔很好,用词精准,总能把你想象中的画面描写的干净又丰满。

不信,你看——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一样。

去看西北的天空,去看明亮的树林,那是永恒的安慰。

西北壮阔,赤金的油菜花开的像河一样。

就算一句简单的写景,我都觉得被治愈了。

2、关于生活的选择,是多样的,也是正常的啊

柴静用一个又一个真实的采访,带我遇见了我未曾遇到过的人和事。

印象最深刻的应该是卢安克的故事吧。一个外国人,在中国偏远的山村,公益教学十多年,用自己的方式陪伴留守儿童,不计名利得失。他平静的说了很多话,却让我心头一震。

他说,他能够生活在中国,需要感谢他的父母,因为他们从来没有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

他说,人类大部分的苦都是因为期待的存在。其实,在人生中不存在任何必须的事情,只存在不必要的期待。没有任何期待和面子的人生是最美好和自由的。因为这样,人才能够听到自己的声音。

他说,教育是两个人之间发生的事情,不管是故意还是不故意。

他说,语言很多时候是假的,一起经历才是真的。

虽然,我依然无法摆脱世俗对自我的限定,房子车子孩子等都将毫无意外的成为人生中躲不掉的名词。但很庆幸,在《看见》里看见了卢安克,有那么一个人,让我看到了另一种人生。

这个世界的人,原来真的是多样的,你可以成为这样的人,也可以成为那样的人,都是非常正常的人。这个世界的生活也是多样的,你可以这样生活,也可以那样生活,都是正常的生活啊。

3、人性是复杂的,绝无单纯的好人或坏人

药家鑫在被执行死刑前,和父母见面了。他对爸爸说:“爸爸,我爱你。我先去投胎了,下辈子我做父母来照顾你们吧!”

忍受了一次又一次家暴后,女人杀死了自己的丈夫。他们对着镜头说:“其实我们不是坏人的!”

还有一个因受贿二十万被判无期的官员,曾经发奋读书,兢兢业业工作的农村人,只是在一个极其平凡的午后,默许了一个连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的犯罪的行为。

……

看过了这些“坏人”的故事,并没有增强我作为“好人”的优越感,反而内心惶恐起来。那份因害怕父亲责备而试图掩盖失误的忐忑、那份因饱受欺凌而决绝反抗的愤怒、那份扬眉吐气后的傲慢和无知……这些人性中的弱也曾在我的内心生长过啊。如果我站在他们的环境里,是否也会成为一个“坏人”?不得而知。

如何抑制住内心的“恶”生长?我想到了“平衡”二字。不必抑制,接受它的存在,并灌溉内心的“善”。两种力量共生,也许这才是一个真实的人吧。

4、距离非典原来已经18年了

柴静在书中记录了她作为记者眼中的非典。刚好,看书的我正因为新冠被隔离在家。很神奇的感觉,18年的时间屏障好像消失了,透过文字,结合当下,那场我几乎没有印象的战役也变得无比清晰起来。

一样的无力、一样的萧瑟。病毒的卷土重来,人类的拼死抵抗,并没有因为时间推移而有所不同。当然,还有医者仁心的无畏,感动依旧。

体会过“只要你健康回来,就算倾家荡产也无所谓”的心情后,人真的会发生转变吗?必须承认,还是很难吧。因为,在前面摇旗呐喊的旗帜还在那里,脱离大众的轨道和节奏,对个体而言,真的很难。

天啦,我居然走过了18年之久,看这段故事给我最重一击的居然是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老掉牙的作文开头,居然是真的。

5、一个人的成长,一群人的故事

18年里,还有柴静作为新闻人的成长。从最开始的新人一个,到后来的瓜熟蒂落,必然要经历雨打风吹。

关于主持人的角色定位、价值使命,在她的文字里,反思过很多次。还有关于自我的思考、人性的探究……她一定是一个善于思考勤于思考的人。

她也一定是一个行动派吧。一个现场一个现场的跑,一个调查一个调查的做,走出了经验,也走出了职业的底气。

很羡慕,有那么一个事情,能让人18年跌跌撞撞不放弃。更让人羡慕的是,在她身边的那群人。编导、摄影、主持人,是共事伙伴,更是一路扶持的朋友。在《远见》这本书中看到过这句话:我们不仅要找到热爱的工作,而是要建立热爱的生活。

在《看见》里的那段时间,与其说是一段工作旅程,不如说是一段火热的生活。柴静和她的朋友们,看北方的天、趟南方的河,在医院在灾区在监狱……一个人的成长,一群人的故事。

不说了,慕了。愿每一个人都能找到自己所热爱的事情,并刚刚好的遇见一群人,是战友,也是朋友。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 篇10

最近,我们班组织了大家同读一本书的活动,书目叫做《看见》。起初,我对这本书的了解是非常少的。可是,经过同学的讲解,我对它感到十分好奇,也充满了热情。通过阅读,我知道了在人间中鲜少为人知的辛酸,那些深陷泥塘中的人,也认识了柴静。

柴静,一名央视主持人。她关注着社会上深受痛苦磨难的人群,用她的真诚与勇敢,用《看见》这本书揭露了社会上存在的丑恶,在社会上引起了巨大的轰动,解救了同样处在那样的生活的人。柴静让我敬佩,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书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第五章节——我们终将浑然难分,像水溶于水中。文中的阿文因吸毒而在戒毒所戒毒,殊不知这实际上是卖淫所。她绝望地说出:“我被卖了”。然后,没有人相信,反而戒毒所变成精神病院继续开。这是人性的扭曲吧,当时的记者和警察知道后,事情都没有得到解决,这给违法犯罪的人更加嚣张的气焰。他们要像阿文这样的女人在街上站街接客,要是她们想逃,就残忍地打死她们。社会的丑恶不禁触动了我以往对社会美好的想象,原来社会之中存在着这些不为人知的现象,我过了很久才慢慢平静下来。我也在想,为什么当时的政府没有对这件事上心,让它得到解决,解救痛苦的人。说到底,是腐败吧,太多的金钱诱惑使人心的善良丧失,这个世界上真的有魔鬼。做人一定要有底线,懂得善良,让爱在社会上传播。人人付出一点,社会的爱就多一点。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

同性恋这个名词,对于我们来说是非常敏感的,很多人都不愿谈起这个话题,甚至厌恶与嘲笑。柴静顶着压力,把同性恋的痛苦公之于众,只希望给予他们更多的理解与关爱。翼飞是一名舞者,也是一名同性恋患者。书中有一张他跳舞的影子,十分动人。很多人嘲笑同性恋,说他们恶心。他们也备受欺负,遭受侮辱等。他们为了隐藏自己,往往会与异性结婚。文中一位同性恋丈夫被妻子揭露后,他抱头痛哭,在黑暗的阁楼中说,“我这个人就不应该结婚,我伤害了一个女人,这是我一辈子的痛”。读后感·看到这句话,我心里面很难过,也十分心疼。同性恋有什么错,这不是他们所想要的,有天生的成分在里头。他们无端接受社会的指责,父母的不解。最终,在痛苦中死去。我们每个人都要有一颗包容之心,爱不分性别,别让他们痛苦,我们要给社会的关爱给他们。

生和死。苦难和苍老,都蕴含在每一个人的体内,总有一天我们会与之遭逢。我们终将浑然难分,想水溶于水中。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 篇11

世上不可能不会发生不幸,面对着不幸,也要顽强地战胜它!——题记

次偶然的机会,我看到了这篇文章。看过后,我心中立即荡漾起一波涟漪。

安德鲁·波切利,12岁时,因为踢足球发生意外,导致自己双目失明,陷入苦恼与迷茫。他听了父亲的一句教导的话:“这个世界属于每个人。虽然,你看不见眼前的世界,但是,你至少可以做一件事,那就是让这个世界看见你!”之后,他重振信心,不再陷入失明的痛苦,奋发努力起来。经过他一番不懈的努力,终于让他一举成名:成名曲《告别世界》风靡全球;《托斯坎尼的天空》销量过百万;著名女演唱家席琳·迪翁曾经评价他:“如果上帝也会歌唱,那听起来一定像他的歌声。”他创造的辉煌不计其数,获得的好评也数不胜数,还被评为“第四大男高音”!

从安德烈·波切利的成功上可以看出,他的成功是绝非偶然的,他的成功源自于他面对困难时毫不退缩、坚持不懈的精神。是什么成就了他的成功呢?是不幸。的确,不幸也能使人成功,能使人发奋图强,成就辉煌。但是,更重要的是要正视不幸!有人遇到挫折,把它当成前进的垫脚石,勇往直前;而有人却把它当成前进的绊脚石,难以跨越,甚至竟把生命轻易交给死神。由此可以看出,不幸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东西,缺了它会骄傲过度;但有了挫折,我们也要正视它,把它化作前进的动力,不要只因一个小小的挫折而丧失信心!

纵观历史长河,可以看出许多赫赫有名的人物,都是经历过挫折才获取成功的!贝多芬是德国一位出类拔萃的音乐家,被评为“乐圣”。但“乐圣”的一生也是充满坎坷的,他双耳失聪,但并未放弃,反而更加热爱音乐创作,更加喜欢音乐!在耳聋期间,他还创造了《命运交响曲》、《月光奏鸣曲》等举世闻名的曲目,可见他是多么地顽强,不向命运低头。

霍金在大学时身患“卢伽雷氏症”,身体瘫痪,但他毫不放弃,潜心思考,写出了许多有名的科学巨著,闻名于世;史铁生,双腿瘫痪,身患尿素症,但他不屈不挠,潜心写作,《我与地坛》感动了千千万万的人……

不要害怕挫折,把挫折当作一扇进屋的门,打开这扇门,你才会看到宜人的风景。记住:假如你吃了一百扇闭门羹,那希望就在第一百零一扇门里。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 篇12

以快手为平台的网络社群,借助短视频和直播,让地球村成为现实。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提出“地球村”的概念,指随着新技术的发展,大家越来越像生活在一个村子里,能够进行面对面交流。如今,物理的空间被网络取消了,大家都成了“邻居”,每个人可以直观地展示自己的生活与物品,这构成了一个生产信任的空间,也促成了交换与经济的展开。

在短视频社区中,信任经济开始以新的形式存在。我们仿佛又回到了工业化之前的年代,那个从邻居家买货,或从走街串巷的货郎处购置物什的年代。在快手上,商业的形式变得更具人际交往色彩。

以三一重工为例,三一重工在快手平台上开了一场直播,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卖出了31台压路机。压路机不比日常物件,重型机械每台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价格。为什么一个短视频平台上会有如此大的销售额?原因在于有一大批专门操作卡车、重机械的用户在这一平台上活跃,这是基于信任经济,面向精准用户做的一次营销。

牢固、信任度高的社群是电商能够繁荣的基石。卖水果的“罗拉快跑”,在陕西富平的吊柿前直播,现场品尝吊柿,让几十万用户看见特产的美味,将不好卖的产品变成网产品。

在短视频平台,不仅是商品和商业,教育、扶贫以及非遗保护都发生了改变。

以快手为例,在江西省的一个普通县城,只有中专学历的兰瑞元,却可以教授全国的用户如何用好 Excel电子表格软件,一年赚了 40 多万元。

许多原本无人关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透过短视频的展示再度引起关注,甚至获得了跨地域的传播。在快手课堂上,有4600多人购买了看似冷门的唢呐课程。

许多不为人知的贫困乡村,透过短视频吸引了城市人的羡艳目光。那些在短视频中呈现的不同寻常的美丽风景,能够吸引远道而来的游客,从而增加当地特产的销售量、增加当地人的收入,让扶贫工作自然而然获得了落脚点。

短视频平台如今正成为连接和聚拢越来越多人的空间,一股让我们看见的力量。值得长期关注的是,民间网红形成的“老铁经济”能与制造业产生真正持续而有活力的联动吗?

看见读书心得优质文章 篇13

我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认识柴静,更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喜欢上她。记得给我印象最深的一次是她参加的一个演讲比赛,她说一个国家是由一个个具体的人构成,它由这些人创造并且决定,只有一个国家能够拥有那些寻求真理的人,能够独立思考的人,能够记录真实的人,能够不计利害为这片土地付出的人,能够知道世界并不完美,但仍然不言乏力不言放弃的人。。。。这五分钟的演讲给了我巨大震撼,原来演讲还可以这么性感。我当时反复看了无数遍。

然后开始关注她的节目,看见。几个月前,去了清华听了她的讲座。于是一直关注她,当听到一本叫做看见的书时。我早早的提前市场发行时就已经看完大半。

《看见》是柴静十年记者生涯的一个回顾,没有宏大的叙事,在讲一个个鲜活的,这十年中所经历过极具突出的事件里的人。里面没有说教,却让我一个外行明白了做一名合格的记者不是评论,而是客观的呈现新闻事件。这十年中,从娱乐节目到中央电视台的新闻评论部,由第一次采访时的青涩,紧张,焦虑,到语言犀利,咄咄逼人的温柔杀手,再到现在的宽厚。柴静正在一步一个台阶的爬上事业的最顶峰。她这十年中遇到过的挫折,苦难,感动,也许只有自己能够体会。我通常会看看看着就会走神想起了自己。我曾经在不同的人听过这样一句话,不要走的太远,忘了当初我们为什么出发。这是陈莽说的。每看一次,就会愣愣神,想想自己现在所做的一切是为了什么。。里面打动过我的还有很多很多,有些话能够让我悔改,而有些能够让我有意识。就像一粒分子一样,在我脑中开始量变。在这个浮躁的社会,这本书能够让我安静下来,向内开始学会观察自己。一层一层的刨,就像结伤疤一样,把自己最丑陋,平时不敢给别人呈现,自己也不愿意想的部分展现出来。这是一个不断自省的过程,虽然很疼痛,但是确是在帮助我不断进步。

看完《看见》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对语言开始变得敏感了。不得不承认,在青春期的时候由于各种原因就不上学了,并且以为这是一种幸福,并以不学习为荣。而后来走入社会发现知识结构明显跟同龄人有差距。于是开始看各种类型的书,但是对文字相当迟钝。柴静说过自己是对语言敏感的人,对采访对象的每一个字都能够保持高的敏感度,以便捕捉到被采访者的真实内容,然后呈现给观众。看完柴静的书,我开始喜欢这种表达方式,再看每一个字的时候也更加的在意。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