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观摩课心得感想(精选6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2W

教学观摩课心得感想 篇1

10月10日至12日,全国第六届青年教师阅读教学观摩活动在山西太原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以及香港、中国台湾地区和新加坡的约3000名代表共同领略了16位青年教师的风采。活动精彩纷呈,获得了圆满的成功。

教学观摩课心得感想(精选6篇)

我有幸参加这次代表了全国小学语文界最高水平的赛课观摩活动,欣赏了16位青年才俊的精品语文课,获益匪浅。总的感受:十六节课风格各异,异彩纷呈。有的课汪洋恣肆、大气磅礴;有的课精巧细腻、春风拂面;有的课行云流水、丝丝入扣;有的课厚重凝练、引人遐想……尽管风格迥异,不一而足,但所有课都依据“语文课程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 的学科性质,本着语文教学就是“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在上述过程中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道德的、美的熏陶”的思想,强化其“基础性、工具性、实践性”。课的设计都遵循“整体(初步感知)――部分(深入感悟)――整体(回归升华)”的教学思路;寻找能有效落实工具性和人文性统一的语言训练点;确立简明的教学目标,简化的教学环节、简便的教学方法,开展听说读写书的全方位训练。

一、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体现语文本色

目前,对语文课程的性质是工具性及人文性,对语文课程的特点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基本上取得共识。但在语文课程改革中,还是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上出现了一些问题。北京大学曹文轩教授认为“目前的语文教育现状实际已经暴露了这几年人文教育力量过于强大和工具性教育相对薄弱的缺陷。”如何正确处理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关系呢?工具性和人文性不能强调一方面排斥另一方面。全国小语会理事长崔峦老师在20xx年8月的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总结发言中提到要文道统一。“语文教学就要凭借语言文字,训练语言,发展思维,在上述过程中必然使学生受到情感的、道德的、美的熏陶。换言之,学生在理解、品味语言中,受到人文关照;在获得语言智慧、运用语言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因此,在本次活动的阅读课中,有的以读为主,通过反复读,品味语言,读出感情,读懂道理,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的引导探究,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在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自主发现,达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有的课读写结合,立足文本,感悟文本,拓展文本,在理解与表达中,体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浙江蒋军晶老师执教的《月光曲》就是极好的例子。

……

师:最后一个词“清幽”。

学生写。

老师:同学们,你们觉得清幽的月光是怎样的月光?

生:就像轻纱铺在地上一样,非常渺茫的那种感觉。

师:非常善于联想。

学生:我认为清幽的月光是皎皎的月光,是宁静的,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感觉。

师:给人感觉到是皎洁的月光。

生:我觉得是特别轻柔,特别柔和让人觉得舒服。

老师:恩,蒋老师课前还特地查了一下字典,发现这个幽字有三种解释,(出示解释)你们觉得清幽的幽应该取哪一种解释呢?

生:第二种。

师:第二种,清幽的月光让感觉是沉静的安闲的。

……

蒋老师的教学从听写词语开始,根据生活经验理解词语,再借助工具书理解,让我们看到扎扎实实的词语教学,也让我们感受到生动的词语教学。

接着,蒋老师让学生用上听写的几个词语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来整体感知课文。在理解课文内容环节中,重点研读贝多芬与盲姑娘交往的词句,通过学生自读自悟,感情朗读,想象写话,引导学生走进贝多芬的内心,体会他创作《月光曲》过程中思想感情的变化。学生在充分的语言文字实践活动中,得到人文精神的滋养。

山东徐慧颖老师执教的《给予树》,在初步认识了文中的人物后,通过 “沉默不语”一词进入金吉娅的内心,体会到她对家人的体贴。接着在理解金吉娅为陌生小女孩买洋娃娃的原因时,出示了句子“可是妈妈,我们有这么多人,已经能得到许多礼物了,而那个小女孩却什么都没有。”这时教师有意漏掉了“什么都”,在比较中学生知道“什么都没有”就是“小女孩一丁点、丝毫都没有”,从教师追问“小女孩没有什么?”中,学生了解到小女孩“没有礼物”,“没有人关心”,“没有人爱”,“没有圣诞节的乐趣”(学生的回答)。通过体会“沉默不语”和漏词这两个环节,学生体会到小女孩渴望得到关爱的愿望,自然也从金吉娅用妈妈辛辛苦苦攒下的钱只为哥哥姐姐买了棒棒糖,却为小女孩买洋娃娃这一行为中感受到金吉娅的善良和仁爱。

二、教师实力彰显无限魅力

纵观整个教学大赛,几乎所有做赛课教师都具备了出众的才能,他们教学理念先进,教学方法灵活,教学过程扎实。

江苏的陈飞老师执教《清平乐·村居》,语言幽默,自然潇洒。一上来他请学生读课题,第一位学生把“清平乐(yuè)·村居”读成了“清平乐(lè)·村居”,陈老师是这样表扬学生的——“嗯,读得很不错,5个字读对了4个。”幽默的语调立刻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他便紧接着让学生指认出课题中哪个是多音字,指导学生读准“清平乐(yuè)”。在接下去的课堂上,陈老师并没有拘泥于词中字词的理解,而是通过文字引导学生进入“词境”,在理解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想象写话,感受乡村生活的美好。

来自山东徐慧颖老师执教的《给予树》,教学已经到了尾声处,老师让学生结合自己的感悟,发挥想象说一说“当那个小女孩收到金吉娅送来的圣诞礼物时,她会激动地说些什么?”或许是前面的几个学生讲得很多很好,轮到第四个学生回答时他忽然“卡”住了,对着话筒怎么都憋不出一句话来,而关键时刻计时铃声又响了。怎么给这个学生解围,又能准时下课呢?只见徐老师不慌不忙地接过话筒对这个孩子说:“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像你一样,激动得说不出话来!”巧妙的话语立刻引来台下一阵热烈的掌声,这堂课因此也获得了满堂彩。

三、朴实课堂把握阅读之本

在全国第五次阅读教学研讨会的总结发言中,崔峦老师提出“把阅读观摩课上成常态的精品课”。他说,理想中的阅读课就是教师要做到“正确地解读文本,有明确、实在的教学目标,并在教学的过程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体现语文训练的过程,学生思维活跃,学习主动,效果明显;加上有一点自己的特色、教学的亮点,给听课老师一些启发、回味,给他们留下一点难忘之处”。

让我们来看一下辽宁的傅欣老师执教《我的伯父鲁迅先生》的教学片断。

师:今天我们来学习,齐读课题。

师:这是怎样的伯父,怎样的先生呢?跟随作者周烨去看一看,读准字音,读顺课文,看课文讲了哪几件事?

生自由读课文。

师板书:扎绷带、夹出

师提示:把声音放出来,大胆一些!

生读课文

师板书:咳嗽、饱经风霜

师:课文读到这儿,这两个词语,谁先来读一遍。

师:扎,做一圈圈捆讲,在这里读za.,生字“嗽”在写的时候,应该提醒同学们注意什么?

生:不要把“欠”写成反文

师:饱经风霜是什么意思?说的是谁?

师:读一遍课文了,课文写了几件事?

生:5件事

师:给每件事概括小标题。

生:鲁迅先生死的时候很多人都来追悼他

师板书。

师:能不能用简练的语言概括,抓住主要事件,我们可以用追悼伯父来做小标题。还可以用什么词?

师:可以抓住主要事件,用几个字概括小标题,想好了,可以在书上写上。

(指名学生写在黑板上,教师指导其他学生写)

……

在这个片断中,我们可以看到傅欣老师引入课题毫不拖泥带水;学生自读课文,要求明确,时间充分;生字的读音、书写教学扎扎实实;整体感知、概括小标题,鼓励写旁注,既注重了方法的指导,又重视了学习习惯的培养。我们知道,在感知文本阶段,知道文本写了什么,是读懂文本最基本的要求,这虽然很常规,但很必要。傅老师能够在这么大规模的全国性的赛课活动中给予充分的时间,非常到位地实施这一环节,足见傅老师平时课堂教学的扎实。

崔峦老师有句顺口溜来概括阅读教学的本质,这就是:阅读教学崇尚“简”,依“标”扣“本”学语言;人文熏陶含其中,读思议练重实践。的确,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都要潜心研学,体验简简单单教语文的快乐,去体验扎扎实实为学生的充实。

结合本次阅读教学观摩课,我谈几点个人的感想和认识,抛砖引玉,与各位同仁交流和共勉。

1、教学思想的更新要与时俱进。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课堂要体现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抛弃表现的欲望,全身心为学生的“学”服务;妥善处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关系,追求二者的统一,不能把工具性搞得很模糊,把人文性搞得很玄乎;在教科书与其他资源的关系、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的关系、自主与指导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处理上,要全面认识,得当处理。当今时代,我们要对语文教学保持一份清醒的头脑。美国卡内基大学的一位教授提醒我们:“中国百花园中有很多很美的鲜花,千万不要丢掉自己的而去移植别人的花。”语文教学也应如此。我说保持清醒的头脑,不是说排斥当今的课程改革,更不是不学习,而是要批判的学习课程改革中的经验。崔峦讲,“阅读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是:继承、发展、创新;阅读教学改革的不懈追求是:求真、求实、求活。”

2、教学技艺的提升要勤学苦练。本次阅读教学观摩活动的做课教师课堂上那份自信与潇洒,那份沉着与稳健,让人钦佩、令人羡慕。但我想,那是与他们勤学苦练分不开的。作为一个语文教师,首先要有深厚的文化底蕴,阅读和思考是不断丰富自己的文化底蕴的不二法宝;其次要苦练教学基本功。最重要的是深入钻研教材的基本功,现在要上好一堂课,教师解读文本,深入与文本作者对话非常重要。具体的讲,教师课前解读文本,首先要作为一个读者“钻进去”,“潜心会文本”,并占有尽可能多的相关资料,以便在更广阔的背景下对文本有更真切、深刻的体会,读出独到的感受,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从而确立明确、实在的教学明目标;再“跳出来”,站在学生的角度,依据教学目标,结合课文特点及思考练习的提示,确立本课的语言训练内容,如需要理解的词句,需要积累的语言,需要习得的方法,需要揣摩的写法等。只有这样,才能在课堂教学中做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普通话、课堂应变和调控等功夫也是必不可缺的。

3、语文教学的操作行为要删繁就简。一是教学切入点的选择要准确,有利于教与学的便捷高效地展开与深入;二是教学训练点的确立要集中,有利于牵一发而动全身,环绕教学目标,有层次的开展读、思、议、练等各项语文实践活动;三是突出教学重点和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要简明,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接受;四是教学的特点和亮点要独到,能给别人提供一些启发、回味,给他人留下一点难忘之处。

总之,本次活动我的收获使我在教学生涯中受益无穷,也给了我许多思考,让我真正理解了学“无止境”的内涵。

教学观摩课心得感想 篇2

9月18日,我有幸参加了语文教学观摩活动,听了四位老师的课,我收获颇多,现谈谈自己的一点感受,在教学中教师以在充沛的感情专注的神情、生动的语言和力求娴熟的技艺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通过表扬、激励引导、参与组织活动等手段,创设生动直观,情趣相生的学习情境,充满激情活动热情的交往,场景,并能针对课堂的即时善和状态适时调整学生情绪,张弛结合。

仲老师的课为为学生创设了多种读书识字场景,自读、轮读、分角色读,设身处地读等读书方法,生动多样的方式,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真正把学生引领到故事情境中去感悟,特别强调学生有感情的朗读。在识字教学中,仲老师注重的是教给学生识字的方法,通过加偏旁的方法使学生认识了新字,部件组合,组词,在游戏中学习生字。

李鹏老师的《“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李新华老师的《落花生》刘玉霞老师的《地震中的父与子》三位老师抓好了“创设情境”为主的教学策略。教学中,视觉、听觉、和交互媒体的运用,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丰富学生的表象,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帮助学生理解教学重难点等有着重要作用,特别李鹏老师和刘玉霞老师在整体课堂中始终扮演穿针引线、抛砖引玉的角色,李鹏老师幽默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刘玉霞老师那主持人般的风采留下了深刻印象。

赞叹称颂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为什么会有如此魅力?为什么学生乐此不疲,归结如下:

1. 吃透教材是最根本的。这些老师的语文功底非常扎实,语文素养很高,深入研读教材,了解背景是非常重要的。

2. 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从学生出发备课是必不可少的,他们根据自身特点,根据教材设计设计教法,学法形成自己稳定的的风格。

3. 活泼的课堂气氛,在名师的课上,互动的成分比较多,学生不再是听众,而是整节课的重要参与者,老师和学生是在相互讨论和交流的基础上完成整节课的。名师的课真正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教学理念。

总之,这次外出听课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学习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今后的教学中,本着吃透教材,吃透学生,提升自身素质去努力,不断学习,博采众长,充分利用一切学习机会,学习百家而顿悟,积累教学素养,虽不能成为名师名家,但也会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

教学观摩课心得感想 篇3

20xx年市高中体育优质课评选既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在永安一中举行,研讨主题:立足教材,提升教学技能。在本次活动中共开展了13节高中体育优质课,比赛的内容包括教学设计和25分钟的课堂教学两部分,参加本次展示课的教师都是来自各县、区的优秀体育教师,他们的课都是经过精心准备的,是一个难得的学习机会。通过本次观摩活动,让我增长了见识。

一、注重新课改理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先是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分组合作学习,最后进行展示比学,组织自然、流畅。没有过多的哨声和队伍调动。教师讲解言简意赅、语言精练、示范规范。如将乐县的钟老师的武术《形神拳》,他的精彩表演震撼了在场的所有师生和评委,激发了学生学习热情,且他的语言干练,很有感染力,完美的展示了他个人武术功底和教学技能。

二、课堂教学方法和练习方法新颖、实用。能有效利用图解让学生自主探究,如武术图解、篮球图解、排球图解等等。映象最深刻的是永安一中的郑老师上的排球《正面上手传球》,他的教学方法很是新颖,循序渐进突出重点同时又能层层突破本课的难点,练习方法多样、实效。组织环环相扣,课堂活跃,确实是一堂示范课。

三、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创新自制简单器材,为课堂练习增添了乐趣。如羽毛球《正手击高远球》中,用绳子系上不同颜色和男、女生不同高度的塑料袋作为击球对象,排球网用彩带自制成网带,还有的教师自画了排球正面双手垫球的动作图解等等,让我们耳目一新,可见发挥了他们的智慧,用他们的行动谱写一堂堂生动有趣的课。

教学观摩课心得感想 篇4

受学校的委派,我于11月18日去桓台二小参加《淄博市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观摩交流研讨会》。在短短一天时间里,我既欣赏了来自淄博万杰朝阳学校小学部,张兰花老师和淄川北关小学,翟静老师及张店区科苑小学和桓台二小的四堂精彩的课堂教学,又听取了几位区县教研员的评课,最后市教研员李传英老师对四节课进行了精彩点评,并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及如何打造“绿色课堂”进行了阐述。通过本次观摩研讨活动,让我受益非浅,下面我就本次学习,谈几点自己的体会。

本次观摩研讨活动的主题是:构建绿色课堂,什么是绿色课堂?——充满生命力,没有污染的课堂。

充满生命力——知识的结构;思想方法渗透;关注学生生命。

没有污染的课堂——不要过度分析;不要过度干涉。

此外一些细节问题也应引起注意。如:

1、上课教师穿着得体,落落大方,举手投足间透出精干、干练。

2、上课教师精心设计了教学课件,使教学变得形象直观,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3、大部分上课教师都使用视频展示台对学生作业和作品进行展示,方便、快捷且清晰。

4、上课教师的课前提问、课前小游戏拉近了师生间距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5、上课教师在教学中都采用了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通过明确分工,协调配合,对学习内容进行充分的实践和探究,让学生自己找出答案或规律,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6、上课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利用学具,通过让学生摆、撕、画,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7、上课教师的教学语言富有感染力,课堂评价及时,关注了学生的情感。

8、有一位教师在上《可能性与统计》一课时,设计了拍手问答、快乐大转盘等训练环节,注重了训练的效度和广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自己的听课感受,下面谈一下在课堂效率方面需要改进的地方:

一、注重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什么是“有效”,就是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也就是说,学生有无进步或发展是教学有没有效益的唯一指标,以往的观摩课,很多教师注重追求课堂表面的热闹,而忽视了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在本次观摩课中,各位教师深入研究了教学内容,课教材,运用多种数学手段,让学生在短暂的几十分钟的时间里,彻底掌握了所学知识,整个课堂教学显得“朴实”而不“造作”, 淄博万杰朝阳学校小学部,张兰花老师的《笔算乘法》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节课张老师先从生活实际引入本课,通过学生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出乘法竖式的写法,整节课设计巧妙,讲课朴实无华,学生学得愉快、轻松,切实体现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要采用各种方式和手段,用最少的时间,最少的精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多的教学效果,让每位学生都能学有所获。

二、要增强情境创设的有效性

数学课上的情境创设是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重要教学策略,情境创设多与现实生活密切相关,让学生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感受数学,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实用性和有效性,在本次活动中,情境创设都是从学生熟悉的身边事物入手,如张店区科苑小学的一位老师在讲授“统计与可能性”时,通过现实生活中超市抽奖,福利彩票等一些现实情境的展现,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由此,我们可以看到,只要我们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时机,适时适当地创设情境就一定会激发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勇于探究。

每节课都有每节课的亮点,最大的共同点是课堂的花架子少了许多,实效性的讲求是显而易见的;课堂语言优美、到位、精练,教学内容选材贴近生活,课件的设计精心、精致;课堂上都非常注重学习的方法的指导和交流,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通过本次学习活动,我收获的非常多。我一定在今后的工作中落实学到的知识,提高我的工作效率。

教学观摩课心得感想 篇5

3月12日,在三小多媒体教室听了三小苏梅竹教师的课《信任》和代庄逯青老师的课《修鞋姑娘》。这两节课整体上感觉都是按照中高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上的,或许这就是朱老师一开始就提示我们的,先要熟悉路子。就其教学思路来讲,整体框架是不错的,这一点我不再多说。我就其体现的其它方面谈点自己的认识。我觉得这两节课有三个突出的方面值得学习:

第一方面,“乱”而有序。其“乱”,体现在两位教师都是放手让学生从全文寻找问题的答案,这种打乱文章的写作顺序学习的方式,虽然提倡多年了,但是在乡镇却仍有很多教师不敢这么做,依然按部就班,逐段学习。我想这一现象是乡镇教研员该注意的。其有序体现在教师能够根据学生在课堂上生成的问题,及时巧设问题,调整教学方向,使得整堂课的教学依然环绕文章的主线。“乱”而有序,创设生成课堂,我想该成为当前语文课堂的一大特色。

第二方面,抓住了重点词句。和在二小听的邹晓琳老师及李德英老师的课一样,这两位老师也注重了抓重点词句作为对文章教学的手段。抓重点词句教学,我想是这两节课最大的亮点。如逯老师抓住“怀疑”和“惭愧”,让学生在对比中,借助“我”的不信任、甚至不够诚实这一心理,突出了修鞋姑娘的高尚,从而引出“我”的呼唤:“修鞋姑娘,你在哪儿?”这一呼唤超越了文本,超越了课堂。它不仅是作者对修鞋姑娘的感激与敬佩,也是对人与人之间真诚与信任的呼唤。这再现了语文的人文性特点,是本堂课的精彩之处。

第三方面,读写结合。两位教师在“巩固延伸”这一环节都让学生有动手写的机会。苏老师让学生替主人公写留言条,深化对人物内心情感的认识,逯老师抓住文中我对修鞋姑娘的寻觅,续写相遇情景,这都不仅让学生升华了对文章中心的认识,还让学生做到了学以致用,培养了写作能力。

总起来讲,这两节课的路子是我们该好好学习的。不过,或许应了那句话,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我感觉这两节课都有些程序化,都忽视了对学生读的训练。逯老师有些激情,或许是不是自己的学生的原因,课堂气氛也没有激发起来。遇到这种情况,我们是否可以不局限于课前预设的目标,哪怕只学一个句子,也要引导学生把句子读好?实在不行,教师范读可以吗?这也许完不成教学内容,可这样与其是一节普通的课,我感觉还不如就某一环节做到精彩,更值得尝试。再就是苏老师执教的《信任》一课,忽视了文章对狗与猫的描写,这应该是文章的一个重点,因为我们要通过这些猫与狗了解没有路面的桃源的主人,更主要的是我觉得这一写作方法应该是五年级学生该领会的。

教学观摩课心得感想 篇6

3月26日,我参加了阳城县演礼中学、西河中学初中课堂教学观摩研讨活动,聆听了三位教师的精彩授课,尤其是西河中学物理教师陈泽民执教的《惯性及其应用》,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在陈老师的精心准备和组织下,一节令人耳目一新的生动物理课堂展现在我们的眼前,让我们大开眼界,受益匪浅。

置身于陈老师的物理课堂教学中,他或组织指导学生实验操作,或引导学生思考分析,或激发学生积极发言,或与学生促膝互动交谈,或与学生共享成功喜悦,不仅令学生陶醉、痴迷,依依不舍。更让听课的教师们赞叹不已。

陈老师的课,亮点之一就是实现了角色的转变。他彻底打破了传统教学中的“满堂灌”和教师在课堂上唱“独角戏”的格局,把课堂真正还给了学生,让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和主人。实验操作和活动让学生亲手做,课文中的物理知识让学生亲自通过阅读找,学习中遇到的困惑让学生让学生自己提,课堂上学到的知识让学生自己总结、概括和归纳,课堂练习题让学生自己解决,自己讲解,自己纠错……而他一节课并没有说几句话,但句句点拨到位,总结概括精辟。

亮点之二就是体现了学科特点。物理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几乎每一节课都有“活动”、“探究实验”、“观察”。惯性现象虽然学生司空见惯,但学生并不理解,对它的原理十分陌生。陈老师为了能让学生能够认识并理解惯性,组织学生利用身边的物品和器材做了几个惯性实验,让学生描述看到的现象,然后告诉学生以上所看到的现象都是惯性现象,学了本节知识就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遇到的类似现象,这样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而且也体现了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

亮点之三就是能够以训练为主线。要想让学生真正掌握一节课所学到的知识,最重要的手段就是训练,通过各种形式的训练,既能让学生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又能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陈老师的课自始至终都没有放弃了对学生的训练,有对实验现象的描述训练,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培养的训练,质疑习惯和能力的训练,利用惯性知识解释惯性现象的训练,课堂达标训练等。通过多种训练既让学生巩固了所学知识,也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提高。

亮点之四就是师生、生生大互动,课堂气氛掀高潮。精彩的课堂不是“静”,“动”的课堂最精彩。因为课堂只有通过“动”,才能让师与生生与生得到心与心的沟通和情与情的交融,才能让师生间生生间的思维得到碰撞,认识产生共鸣。陈老师的课在各个环节都有频繁的互动,这种互动不是由教师控制的,而是自发的,油然而生的。或遇到问题和困惑时,或发现解决问题的新方法时,或释疑解惑时……课堂上到处都在自发的互动交流、争辩、探讨,整个课堂像一锅开水,彻底地沸腾起来了。

陈老师那扎实的物理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游刃有余的课堂驾驭能力,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课堂上学生们积极踊跃的精神,认真过硬的书写,勇于探索的态度,口若悬河的回答,无不让听课的老师叹服。而赞叹、称颂之余,更多的是深深的沉思,他为什么会有如此的魅力?为什么学生会听得乐此不疲?我想,①观念得到了转变是最根本的。课堂教学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新理念。②爱钻研,善于动脑子、想办法。陈老师的物理功底非常扎实,学科素养较高,能深入研读教材。③驾驭课堂教学能力很高。巧用心思,精心设计,形成自已独特的教学风格。

总之,这次外出观摩学习,使我更深刻地体会到了课改的重要性与紧迫感。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我一定更新观念,以人为本,钻探教材,积极投身于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中,不断探索和实践,博采众长,踏着名师的足迹,亮丽自己的教学生涯。为芹池镇的教育事业尽自己一点绵薄之力。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