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你想,或者不想通/答案就在那里

来源:飞鸿范文帮 2.56W

我喜欢开门见山的地直接说事儿,我对以下两个题目及参考答案有疑惑:

教育学习心得体会:你想,或者不想通/答案就在那里

1.扎西拉姆·多多的一首网络短诗《见与不见》:“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下列与这句诗所蕴含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

A.我在故我思

B.古今异俗,新故异备

C.理在事先,理生万物

D.心外无物

个人觉得题目中的材料作为一个开放型的讨论素材很好,但是作为一个有相对确定的答案的材料就值得商榷了。因为这说短诗本来就可以从很多角度解读,并且可以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这就意味着答案也是不唯一的,但是现实情况是考试答案要统一。从题目中“扎西拉姆·多多”这个署名可以看出,出题者还是费了不少心力去考证,因为很多地方觉得这首诗是仓央嘉措的诗。但是,我要讨论的不是这个问题,而是其所蕴含的哲学道理究竟是什么——

根据参考答案推测,这是一个考查“哲学基本流派”这一知识点的题目,和“哲理”还是有一定的区别。根据题目及参考答案(A),可以看出题者意在对这首短诗作“唯物主义”的解读。而解读的依据在于,“我”作为一个客观的主体,在短诗中不受“你”的主观影响,在选项A中则是“我”这个客观存在决定了意识,所以都具有“唯物主义”的倾向,所以答案A和短诗的“哲理”一致。(但我并不认同这种解读)

我们先从比较容易分析的选项开始:A.我在故我思,这种说法应该是针对笛卡尔“我思故我在”而言的,我们可以把他们都归为一个流行的流派“存在主义”。有人断章取义地说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是唯心主义,其实未必,因为笛卡尔只是想为自己的哲学大厦找一个“支点”(或者说“起点”),而他所找到的支点就是“我思”——“我思”是一种意识吗?更重要的是一种行为。而行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尤其是“我”的行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呢?这也就意味着,我们也不能简单的把“我在故我思”作为唯物主义看待;当然有人说“我在”和“我思”有先后顺序,(但是笛卡尔没有区分先后的)即“存在”决定“思维”,那我们姑且认为其是唯物主义观点吧。B选项“古今异俗,新故异备”表明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矛盾各有其特点,属于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但也不完全确定,因为这里强调的是矛盾特殊性,而辩证唯物主义强调的是承认矛盾的普遍性);C选项“理在事先,理生万物”,理学观点,一般认为是客观唯心主义,没有异议;D选项“心外无物”,心学观点,一般认为是主观唯心主义,也可认同。

再说说这首内涵丰富的短诗,“你见/或者不见我/我就在那里/不悲不喜……”这里有两个主体“你”和“我”,都应该是客观的,但是这里说得并不是讨论这两个主体,而是讨论了两个主体的行为——“见”或者“不见”,这是“你”的行为;“不悲”、“不喜”是“我的行为”。而这两种行为能简单的说是属于存在,或者思维吗?“见”或者“不见”可以视作一种客观的行为,而“不悲”、“不喜”却是强调一种主观反应。那么这首诗就可以简单的理解为,你的客观行为不影响我的主观感受——这个能体现“存在决定思维”吗?恰恰相反,这里更加侧重强调客观不影响主观,那么这首诗就具有唯心主义嫌疑了。并且,心若止水,其强大程度,已经可以与主观唯心主义相媲美了。

在看看作者扎西拉姆·多多,有佛教背景,甚至可以说是一个佛教信徒。这样的一个人,有唯心主义倾向,是毫不意外的。但是这个题目呢?就没有明确答案了……

2.上海自由贸易实验区运行一年多以来已取得了积极进展,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基于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广东、天津、福建自由贸易区总体方案,要求自贸区要当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继续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率先挖掘改革潜力,破解改革难题。广东、天津、福建自贸区的建立和肩负的任务( )

①坚持了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实现了同一性和斗争性的相互联结

③贯彻了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

④体现了矛盾的同一性推动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相比于前一题内涵丰富的诗,这一题的问题就要简单多了。对于这个题,选项②③④没有什么问题,②④在题目中没有体现出来,很容易排除。但是选项①关于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即题目中所说的“共性与个性”的问题,却有很大的疑问。

我们首先回到教材关于“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的知识点:矛盾普遍性是指“时时有矛盾”、“事事有矛盾”;而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务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它主要有三种情形,“一是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这些不同矛盾构成了一事物区别于他事物的特殊本质”,“二是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三是同一事物中的不同矛盾、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书中明确指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也就是矛盾的共性和个性、一般和个别的关系。”从这些方面看,题目是没有问题的,表达也没有问题。

但是题目很显然不是要区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而是考察两者的联系。“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并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并且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在一定的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但是书中理论部分并没有说过“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这个观点只是在教材中点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所说“它(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国情结合)体现了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共性与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可见其并不是作为正式的理论出现在教材中的。当然,有很多教辅中已经将“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作为一个方法论——即便如此,也不影响这个题目所具有的问题。

“上海”这个试点,作为特殊性的代表,没有任何问题,从中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说明这个特殊性与其他地方(代表普遍性)相互联结,并且其他地方的普遍性通过上海这个特殊性表现出来。但是“广东、天津、福建”三地应该是另一个特殊性的代表,只有当“全面推广”时,才能更好体现出普遍性。也就是说,题目中准确的表述是从一个“个性”到另一个“个性”,而不是从一个“个性”到“共性”。怎么能说“共性与个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呢?

就算是说“广东、天津、福建”就代表普遍性,题目仍然有问题。首先题目中的确明确表示,上海形成了“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但是后面的材料似乎和这一点没有任何关系,因为后面说的是“中共中央政治局”的行为,并且这个行为究竟与“上海经验”有没有关系?题目中没有说到,并没有说“广东、天津、福建”的计划是根据“上海经验”制定,因此这两者之间是还无关系的,至少在题目中没有任何关联。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这则材料是把两个毫不相干的事件放在一起呢?如果是这样,就更不存在“具体的历史的统一”了。总之,选项①和材料几乎是没有联系的,选择①仅仅是因为在教材中出现过。

开放的探讨,非常好,但是如果把本来开放的思考变成统一的标准,就不好了。所以第1题的材料不适合出现在正规的考试中。给的答案,也不能让人信服。

哲学讲究逻辑严密,而出题也应该有严格的逻辑,不同事件需要必要的过渡,必要的说明,表述更要严谨。而不是简单的删减材料,或者拼接材料。

而题目的答案,一定要从题目中体现,而不仅仅是教材中出现过。否则,会教出不讲理的人。

作者: 箫爻(公众号 风雨书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