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教育心得:高考舞台上的多元智能和“单向度的人”

来源:飞鸿范文帮 1.99W

美国哈佛大学教育研究院的心理发展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 Gardner)在研究脑部受创伤的病人时,注意到他们在学习能力上的差异,从而提出多元智能理论。根据该理论,学校在发展学生各方面智能时,必须留意每一个学生只会在某一、两方面的智能特别突出;因而当学生未能在其他方面追上进度时,不要让学生因此而受到责罚。该理论可以如牛虻般,不停地叮咬着现行仅仅以分数定胜负的高考——但是高考的身躯是如此庞大,如此的叮咬似乎不足以促使其发生本质性的变化。

高考教育心得:高考舞台上的多元智能和“单向度的人”

现在说到教育,可能就有人对“应试教育”,甚至高考咬牙切齿,恨不能寝其皮食其肉。这种思维方式似乎就是应试教育的产物,现在却反过来盲目地“落井下石”,是一件十分可笑的事情——就像是儿子长大了,却一定要将母亲判死刑。应试教育有其时代功绩,不能因为时代变了,就对其进行全面否定,那不是一个理性的人应该有的行为。教育的问题绝对不是单纯的教育问题,在讨论应试教育时,不得不回顾一下应试教育产生的背景——工业时代的到来,准确的说是在中国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大踏步前进的时候应试教育应运而生了。在工业时代到来之前,教育有明显的精英倾向,虽然在“有教无类”理念的指导下,平民也有机会接受教育,但是在整个人口中占的仍然是较少的比例,并且教育以培养精英为目标。但是在农业时代,社会需要的更多是安分守己的农民,广大的农民子弟经过口耳相传的经验传授就可以完成自己的使命——这却不是教育的功能。到了工业时代,社会的需求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需要越来越多的工人,同时由于流水线生产的特点,使得只要有相对标准化的训练,可以完成生产任务。而这就是应试教育产生的土壤,应试教育就是为了适应这种时代的需求而产生的。而中国快速的工业化进程也证明,应试教育不负众望,完成了自己的使命。甚至有人说应试教育是科举考试的流毒,高考是八股文在新时代的伪装——这种说法是缺乏常识的,既没有对科举的理性认识,也缺乏对应试教育的理性认识。虽然都有大规模的考试,但是考试的目的是大相径庭的,一个是为了选举政治精英,一个是为了培养合格的劳动力,仅此一点就可以看出两者的天壤之别了。但是这种缺乏理性的热情,却也是应试教育的一种副产品——单纯的劳动技能培养,或许是简单而直接的,但是在自由民主思想已经被启蒙的时代,人们是很难接受这样的教育的,因此在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入必要的思想改造——而这些理论往往也是商品一样速成,缺乏足够的论证与支撑,但是却能造成人的盲目自信,这种自信最终导致了非此即彼的激情。

虽然人们已经一只脚踏入了信息时代,但是应试教育的影响仍然根深蒂固,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应试教育也不仅仅是一种教育分层的机制,已然成了社会分工与分流的正当(得到人们默许的)程序。可以说高考的影响已经触及到了中国社会的灵魂,所以其必然会有很强大的势力——即使很多人已经清醒地认识到了应试教育的不足,即使有人从理智上对“多元智能”理论高度认可,但是高考改革却很难触及根基。在我进行《思想政治·文化生活》的教学时,发现该教材虽然号称根据“三贴近”原则编撰,但是其理论实质上离学生的真实生活是非常远的,可以说只是关于文化的一个参考框架,这个框架中几乎空无一物,有的也只是让人眼花缭乱的断点式的片段,很难对学生有根本性的触动,因此我想了各种办法,将一些实质性的内容填充到框架之中,希望他们接受真正的文化熏陶,虽然我不能保证自己的尝试有多么优秀,但是在整合教材和实质的文化内容时却是做的不错的。让我感到沮丧的是,进行了一个多星期的教学尝试之后,学生反映我讲的“无用”的东西太多。我就追问他们,那什么样的知识是“有用”的?他们的回答让我很无力——“考试考的(内容)”。我告诉他们,现在的考试,还是侧重于知识点的考试,但是在信息时代仅仅掌握一个个零零碎碎的知识点是远远不够的,更需要思维方式的训练。他们显得更加不以为然,甚至带有鄙视的神情,似乎在告诉我“高考考不好,有了好的思维方式又有什么用?”可是在我看来,信息时代的知识载体已经发生了变化,已往需要储存在人脑中的知识技能,现在可以存在电脑中,尤其是随着“云时代”的到来,人脑的部分功能可以最大限度地被代替。所以知识的获取已经不是一件难事,恰恰是对信息的筛选能力需要加强培养。但是学生觉得我实在故弄玄虚,是在危言耸听,这几乎让我陷入了绝望。不过我知道,还远远没有到绝望的时候——这才刚刚是个开始。

在缺乏理性照耀的激情之下,多元智能也很容易被误解。我不知道“全面发展”的口号是否受到了多元智能理论的影响,但是却似乎总能找到其影子。我们满怀激情地追求着“全面发展”,却发现学生的身体素质越来越长,从小学到大学,越来越多的人在体制测试时不能及格;我们满怀激情地追求着“全面发展”,却有越来越多的“小月月”事件见诸报端;我们满怀激情地追求着“全面发展”,却发现高分低能的现象也屡见不鲜……为什么?究竟是为什么呢?当我满怀激情的第一次站上讲台,就自信满满地告诉我的第一批学生“我要成为你们的伯乐,发现你们每个人的优点!”慢慢地却发现,总是有意无意的更加喜欢成绩好、变现好的孩子,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孩子,我甚至很难发现他们的优点,虽然我知道他们一定也有自己的优点——我几乎不能在这种大环境之下保持最初的心愿。当然,有人就会说了——这恰恰证明应试教育的优势,你看那些孩子成绩既好,有那么讨人喜欢,成绩和表现同步优秀难道不能证明一个孩子真的很优秀吗?可是我知道,这个表现好与坏的标准,成绩在其中占有很大的比重——我的内心无法做到公正无私。

在这种激情之下,多元智能中的任何一元几乎都很难得到突出发展,也就陷入了普遍的平庸。但是普遍的平庸并不会一无是处,可以成为一个高素质的劳动力,无论是工人、农民、医生、教师、甚至商人——这就是高考舞台上的“多元智能”的一般归宿。这种现象,让我突然想到了马尔库塞的“单向度的人”——虽然学生有许许多多的可能性,但是由于观念的、社会的、政治的原因,其实真实的选择非常有限,甚至基于种种限制因素的博弈,每个人的选择几乎成了唯一,成为一个不折不扣的“单向度的人”。

值得欣喜的是,这种结果是源自于对“多元智能”的曲解,所以还不至于让人陷入绝望。“唯分数论”的势力是在太强大了,在我们迎来信息时代的时候,我们是时候慢慢解放“唯分数论”了,不可以将学生绑架在分数之上。当然,有人又会说了,在全面发展的思想指导下,尚且不能让人有更多的选择,如果舍弃了一些智能的发展,其选择的范围岂不是更小?从数量上来说,的确是这样,但是“多元智能”本来就不应该是一种以数量取胜的,而是以质取胜的理论。我们可以相信,任何一种智能的发展前途都是不可限量的,但一个人对某一特定的领域的了解足够之后,就极有可能发现“新大陆”,这些“新大陆”又将成为某种智能发展的空间——唯有如此,才不至于陷入前怕狼后怕虎的平庸境地,进而拓展人的精神领域。换句话说,人们对于自由选择的恐惧,可能远远大于目标明确探索的艰难,所以打破“单向度”的办法不是全面发展,而是集中优势,全力以赴。

多元智能理论对中国当下教育有积极的启发意义,但是在现行的高考评价模式下,学生的许多智能实质被压抑。因此在看似可以充分自由选择的外衣下,其实学生更早的变成了“单向度的人”,这是每个教育工作者应该警惕的事情!

箫爻

风雨书桌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