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红色旅游心得总结(精选5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2.14W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总结 篇1

为了加深我们对党史的认识,提高思想政治素质,我们单位策划了这次参观延安革命胜地的红色之旅。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总结(精选5篇)

久居张家口,享受于舒适的生活,在出发前,虽然对革命老区的艰苦有一定的估计,却还是没有想到,我们的革命圣地延安,生活竟然还是如此的艰苦。我们在电视里看到窑洞的时候一定觉得很希奇,可是久居于窑洞的那些老区人民啊,却受到地理状况等等方面不利因素的影响,饱受缺水之苦。据说,延安住窑洞的百姓,一年到头竟然只能洗一次澡,这着实让我们瞠目结舌——老区人民生活之艰苦深深地楸动着我们每一位的心!

我们,参观的非常多的革命先辈办公处所,都有一个共同的特征,那就是简朴而又庄重。革命先辈,总是怕投身革命的时间不够似的,把自己的卧室经常性地和办公地点相临近或者干脆并为一室,这样就可以挤出尽量多的时间去工作。在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一幕幕这样的画面——在战火纷飞的年代,前线将士们奋勇杀敌,而我们的革命先辈,就在这样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故居中日夜谋划、挑灯夜谈、竭尽全力去工作。正是他们的“决胜千里之外”,为我们中华民族赢得了一场又一场艰苦的战役,为新中国的建立和全国人民的解放作出了难以估量的贡献。

一路走来,无论是从宝塔山到枣园,杨家岭,这一个个历史的丰碑,篆刻下伟人们为了新中国奋斗的痕迹,仿佛把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个遥远的年代,使我在思想上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说是接受了一趟生动的党课教育。

我将把这次“红色旅游”所汲取到的精神运用到今后工作和学习当中。翼实际行动,继承先烈遗志,努力工作,不断创新,不断的鞭策自己勤于思考,勤于学习,要以更高昂的工作热情,更认真的工作态度,在今后工作和学习中取得长足的进步。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总结 篇2

要继承和发扬延安精神这一共产党人的传家宝,用延安精神补钙加油,就要立足本职,积极践行总书记“三严三实”要求,自觉做到“五官端正”。

官德要高。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做官要作表率,作为领导干部,要切实加强党性修养,坚定理想信念,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捍卫者。做官必须做事,要立志做大事,而不能立志做大官,要始终把“为民”作为为政之要,把“务实”作为为政之基。做官更要干净,领导干部要想赢得老百姓的信任和支持,必须清正廉洁,两袖清风,一身干净。做官先要做人,要始终牢记德是为人之根,诚是为人之本,和是为人之基,善是为人之径。

官风要正。作为领导干部,应当自觉改作风、正衣冠,谨言慎行,以良好的官风,带动整个政风民风的好转。慎始,谨防“第一次”。慎微,谨防小恶积大恶。慎言,坚持用党员干部的标准严格规范、约束自己的言行。慎好,对自己的兴趣、爱好、习惯,绝不能恣情放纵。慎欲,谨防纵欲无度。慎权,谨防滥用权力。慎独,谨防自我放纵。慎友,谨防被朋友拉下水。

“官”念要新。作为人大干部,要树立强烈的创新意识,不断提高履职能力和水平,努力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时俱进。要站准定位,把人大工作摆进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这个总目标中来定位和思考。要把住原则,确保人大工作创新始终坚持在党的领导下进行,在现行法律框架内进行,在服务大局前提下进行。要突出重点,着力在推进“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公正司法上求提升,在改进代表工作和加强自身建设上求突破。

官绩要显。要想干出一番事业,创造一番业绩,就要坚持以人为本,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着眼长远,学会用全面、辩证的眼光看问题,树立正确的政绩观,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要坚持实干为先,增强一线意识,在精神上保持一线状态,在工作上保持一线作为,在实践中发挥一线作用。

官声要好。领导干部面对矛盾和问题,要敢下决心、较真碰硬;面对急难险重,要勇挑重担、敢于担当。要勤于“做事”,靠干正事、干实事、干符合科学发展观的事和老百姓期盼的事赢得群众的认可。要有懂团结的智慧、会团结的本事、真团结的境界,把“一班人”的力量凝聚起来、能量释放出来。要慎始敬终、始终如一,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总结 篇3

我们到达了活动革命圣地延安。次日早晨开始,我们参观了延安革命历史纪念馆、枣园和杨家岭。一幅幅珍贵的照片、一件件文物、一段段感人的故事,把大家的思绪又拉回到了革命战争年代。大家再次感受了延安时期那惊心动魄、艰苦卓绝的革命历程,深刻领略了延安精神和老一辈革命家的风采,体会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和高尚情操。

在延安革命纪念馆中,党员们肃立在大刀、长矛、土地雷和步炮前,仿佛看到了当年的战火硝烟,听到了当年的战火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浴血奋战的情景。中国革命的历史在党员们心头又一次打下了的深深烙印:坚定的理想信念、不怕流血牺牲的战斗精神,永远是我党我军克敌制胜的法宝。

在枣园、杨家岭等当年中共中央所在地旧址,我们在导游的解说下重温历史,深刻地体会到了延安精神在新时期的伟大意义。延安精神,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精神。延安时期是我们党在中国局部地区建立人民政权并不断扩大执政区域的重要时期。我们党历来把为中国最广大人民谋利益作为自己的根本宗旨,在延安时期又响亮地提出了“为人民服务”的口号并在全党认真实践。那时的陕甘宁边区政府,被誉为“民主的政治,廉洁的政府”。当年驻延安的美军观察组成员说:“这里不存在铺张粉饰和礼节俗套,没有乞丐,也没有令人绝望的贫困现象,人们的衣着和生活都很俭朴,人民之间的关系是坦诚、直率和友好的。这里也没有贴身保镖、宪兵和重庆官僚阶层的哗众取宠的夸夸其谈。”中国共产党就是以对人民的无限忠诚赢得了人民的拥护和支持。

“延安精神”是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当时的延安交通闭塞,经济落后。面对国民党的封锁,毛泽东同志号召根据地军民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开展了大生产运动。部队战时作战,闲时种地。多年下来,红米饭,南瓜汤不但没有将根据地军民饿垮,反而铸就了延安军民的铮铮铁骨和艰苦奋斗的精神。

“延安精神”是勤俭节约、艰苦朴素的精神。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是我党我军的最高领导人,却住的是普通的窑洞,用的是部队配发的木椅、木床,而正是在那张木桌上,毛泽东写出了《论持久战》等大量有远见卓识的政论著作,给中国革命指明了正确的道路,让中国人民看到了胜利的曙光。也是在这延安窑洞里,诞生了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伟大的毛泽东思想。

“延安精神”是默默无闻、勇挑重担的“骆驼精神”。“骆驼精神”是我党对任弼时同志道德品质和光辉人格的形象比喻,担负着沉重的担子,走着极为漫长的路,没有休息,只有工作,没有任何要求,只有埋头苦干,默默无闻,任劳任怨,一步一个脚印,负着重担向前。任弼时是我党的优秀代表,他体现着延安时期人民特有的品质和美德,是延安革命根据地得以巩固和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说淮海战役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那么延安路则是“骆驼”踩出来的。这些“骆驼”同人民一道,共同背负着民族解放的重担,艰难地前行。

经过几天的参观学习,大家实实在在地体会到了为人民服务是我党的根本宗旨,艰苦奋斗是我们争取胜利的法宝。在回家路上,党员们表示要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当中要发扬艰苦奋斗的革命精神,立足认真学习科学知识,把为人民服务的理念带到生活当中,做好党员的模范先进带头作用,把延安精神传播到每个同学当中,洒满整个校园。特别是联系我们《思想道德休养与法律基础》课本中需要弘扬的革命精神,怎样为中华民族的振兴特别是大学生的精神主体中植入我们党的精神养料,怎么样去更多地通过教学途径让我们的学生真正把这些革命精神转化成时代的进取拼搏精神,从而让我们的大学生在将来的工作岗位上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给与了我们一个非常生动的榜样。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总结 篇4

20xx年新年伊始,薛城区法院根据年前确定的“三三三六”工作思路,也为了使全院干警能以崭新的姿态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新一年的工作中,在全院开展“司法为民、司法文明、法院管理年”三项活动。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为了深刻大家的认识,薛城区法院组织大家到革命圣地井冈山进行“发扬井冈精神、坚定理想信念”专题学习教育活动。祖国的河山,处处印记着红色的史迹,我们要了解的不仅是地理知识和历史故事,更要了解中国的社会,中国人的灵魂、气质和精神。

在我们的第一堂课上,老师说,江西是中国革命的源头,因为江西有三个摇篮:南昌是人民军队的摇篮,井冈山是中国国革命的摇篮,瑞金是人民共和国的摇篮。井冈山是中国第一块农村革命根据地,在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它独具红色的耀眼标志。人们提到井冈山,多是景仰的神色、钦佩的口吻,正是井冈山这个摇篮,孕育了后来成功的希望,我们总期盼能够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中寻找到当年红军叱咤风云的力量。在全中国人民心目中,这里具有非同寻常的典型意义,我们希望在这里能够体味到当年的艰辛,能够体会到前辈们的坚守。

怀着这样的崇敬心情走进烈士陵园。看着墙上一个个烈士的名字,看着圣洁的汉白玉碑文,我们沉痛、默哀,对他们表达无比崇高的敬意。在讲解员生动的讲解中,我们为革命英烈将生命而置之度外的付出而震撼,为今天来之不易的幸福生活而感动,更为自己作为一名人民法官心中所承托的天平而感到责任重大。作为一名法官,作为一个生活在以革命先烈的鲜血换来的和平时代的人,只有坚守了理想信念,才能无愧于头上庄严地国徽,无愧于先烈无悔的付出,无愧于法官这个光荣的称号。

井冈山时期是我党我军创业的艰难阶段,物资短缺,条件艰苦,加上敌人的严密封锁和疯狂围剿,革命处于非常困难的境地。黄洋界峭壁千仞,山路崎岖,毛主席曾经发出“过了黄洋界,险处不须看”的感慨。我们的前辈就是在这样崎岖上路上,在敌人封锁的空隙里,用扁担挑着粮食延续着革命的火种。如今我们也用自己的双脚觅着前辈们的足迹一步步丈量着中国革命的生命线,站在昔日地势险要、防守森严的黄洋界哨口,身旁的炮台和身后的纪念碑,仿佛在默默地讲述着几十年前军民齐心协力,以不足一个营击溃敌军两个团的战史奇迹。

革命的残酷,在于险峻的生活和军事环境。黄洋界战役中,我军设壕沟、用毒竹针来对付来势汹汹的国民党士兵,并通过很多巧妙的办法击退了敌人,获得了战争的胜利。国民党痛恨到骨髓,数次围剿,伤员很多,于是有了小井红军医院。医院的药铺里,都是草药,国民党对此区实行经济封锁,根本弄不到西药,只好完全用中医的方式来治疗,真正是靠山吃山,据史书记载这片大山里采出的药材不仅供给伤员用,一些居民也到这里来买药。伤员的草铺挨着,条件艰苦,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盖的是枯草席,穿的是草鞋,却也能苦中作乐,一首《毛委员和我们在一起》唱响了我们的整个旅程。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成功了,但时间仅有几天,8月7日即被迫离开,于是朱德部队千里迢迢来到井冈山,两双伟大的手紧紧地握在一起,由此,井冈山的斗争进入全盛时期。历史记载的“农村包围城市”、“枪杆子里出政权”等思想均在井冈山时期产生,这些思想含蕴于青山、淬火于实践,指导着工农红军的方向。

井冈山革命博物馆中,一幅巨大的全景画向我们全面的展示了中国工农革命军从1927年9月到1930年这一期间的整个战斗发展历程。仿佛亲身经历一般,我们目睹着井冈山怎样从一块默默无闻的土地发展成为中国革命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根据地。既看到了革命斗争的腥风血雨,又看到了根据地建设的欣欣向荣。两年零四个月,毛泽东在井冈山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所开辟的中国革命道路,续写了跨世纪的辉煌,在这里,我们体味到了什么叫“井冈山精神”,在这里,我们能体会到了,什么叫军民一心,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叫胸怀天下,在这里,我们体会到了,什么叫为人民服务……

井冈山红色之旅结束了,未来的红色旅程却刚刚开始。新时期新阶段,作为一名人民法官,一定要弘扬井冈山精神,只有依靠群众,把人民群众的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才能得到群众衷心拥护和支持。今天,我们每一名党员法官都肩负着为最广大人民谋利益的重任,我们一定要时刻牢记自己的历史使命,坚持理想信念不动摇,坚持艰苦奋斗优良作风不动摇,坚持密切联系群众不动摇,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动摇,尽己所能,服务社会,让井冈山精神在我们共产党人心中永存。在工作中,要严格按照“三项活动”要求,积极参与“发扬传统、坚定信念、执法为民”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坚持“以当事人为本”司法理念,公正司法,廉洁办案,自觉维护法官形象,为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无愧于法官这个光荣的称号。

延安红色旅游心得总结 篇5

我在前几年曾多次来贵州省铜仁市参观这个地方,开始尚还觉得搞得不错。我个人认为:历史上的周逸群同志,作为贵州铜仁历史上的一个代表人物,是无可非议的。

难得可贵的是:在旧社会里,像他这样的者白手起家,艰苦创业,并始终不放下手中保卫胜利果实的枪——永远紧跟着为国为民的共产党走道路,为解放受苦受难的劳苦大众献出了自己的生命,这是最为感到佩服的。

而对于1949年 “百万雄师过长江”——南下的解放军大部队,我其实认为他们并不值得夸耀——因为这是“以强胜强”或“以强胜弱”的数百万南下的人民解放军,天天打“顺风胜仗”的结果——这样的场景就很像一群渡过江来的,在疯狂的追打几个小偷一样——1949年南下的解放军认真的打仗或者乱打仗都打得赢。有什么值得夸耀……

而在1920xx年的红军时期,能够在中共早期创业阶段,即天天几乎赤手空拳的“以弱胜强”、“以一挡百”打赢敌人,并放手建立为劳苦大众的政权,一心一意为人民服务,关心群众的生活,就极为难得可贵了——这才是真正令人佩服的白手起家、为国为民的大英雄啊!

在20xx年春,我和同事去铜仁市龙井巷参观烈士的故居,那儿的房屋、院落、鱼塘、植株等布置得相当整洁,有些像苏州园林的味道。

在展厅的墙上挂满了烈士的生平简历、相片、油画场景、旧书报、行军作战地图、中国工农红军使用过的大刀、长矛、枪炮、红军袖标、边币、怀表等珍贵的文物,让人大开眼界。 最使人更为感到珍惜的是:周逸群年轻时曾用过的一套雕龙画凤的古典双人床——像这样的“古典大床”,本人除了在中国北京的故宫内曾见过一套外,并未在其它博物馆见过相同的大床,这即是“物以稀为贵”啊!这样的陈列品布置,有许多与西安市的“张学良公馆”博物馆差不多,都搞得很好。

而在20xx年的2月初,我从湖南怀化车站乘列车到达贵州铜仁,又去参观了周逸群在龙井巷的故居时,结果大为失望——放在里面的烈士简历、油画、作战地图、大刀、长矛、枪炮、袖标、边币等教育文物,像被“抄家洗劫”一样的统统不见了,仅仅只留下了一大套“桐油木板屋”似的黔东民居……

原来放置文物的地方,统统变成了一部分不知从哪儿找的一些司空见惯的旧木床、旧木椅、旧木头脸盆架子等“大路货”——还美其名曰说是“还原”了周逸群在年青居家时的“真实房间布置”呢?!

老天爷啊!你看看吧——这样的陈列布置在贵州省铜仁市的农村居民家中,随便都可以找到几个与周逸群故居差不多的房间布置场景。

“物以多不贵”啊——把好好的一个烈士故居搞成一个大家不太感兴趣的“农村破落户地主房屋”的家居博物馆啦…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