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范文(通用3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3.16W

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范文 篇1

在认真学习了20__版物理新课标后,我有了新的认识,受益匪浅。

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范文(通用3篇)

以培养有目标、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为目标导向,新课标定义了物理核心素养,包含物理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科学态度与责任。新课标要求以学生发展为本,落实物理课程的育人价值。注重教学评一致性,不仅明确了“为什么教”“教什么”“教到什么程度”,而且强化了“怎么教”的具体指导。发挥评价的育人功能,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课程内容增加了跨学科实践,旨在培养学生跨学科运用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积极认真的学习态度和乐于实践、敢于创新的精神。

因此,教师在物理课堂教学中,要让学生感受物理知识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实践,领悟到“知行合一”的价值,做有心人记录生活现象,积累生活经验,将课堂中的物理知识学以致用。

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范文 篇2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学科,它与社会生活联系紧密,以物质的结构、物质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其运动变化规律为研究对象,具有科学性、实用性、趣味性等特点。这里,我想从实验教学方面谈谈:

1、利用物理趣味实验激发学生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初中学生对生动形象的物理实验普遍怀有好奇心和神秘感,合适的实验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而且能激起学生的兴趣,启迪其思维定向探究。

可以是利用惊奇实验导入新课。这是一种相当普遍的实验导入方法。利用学生意想不到的奇特现象,唤起学生的注意,引起学生思考,从而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而导入。

也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实验引发新的问题,使教学信息具有新奇性,从而使学生产生好奇心和求知欲,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探索动机和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动手实验的能力

初中物理实验是学生将来从事科学实验的起点。因此,在物理实验课的教学中,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实验习惯。每次作实验时,教师要指导学生弄懂实验原理,学会正确使用物理仪器,掌握计数、读数和处理实验结果的技巧,能够通过分析、推理得出正确结论。这样通过实验,不仅有效地帮助学生领会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和解决实验中的问题,能够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3、有效利用学校实验资源并积极开发课外资源

我校现已完成标准化实验室建设,各种实验器材充足,能有效地满足教学的需要。教学中我们必须有效地将这些实验室资源用于教学中,努力创造“学中做”“做中学”的学习氛围。一方面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一方面激发学生对物理知识探索的欲望。促进其主动学习。

同时也不局限于实验器材,就我们使用的物理实验教材上所列的新增随堂实验器材就达百余种,这还不包括延伸至课外的学生自主开发的探究内容,实验室的设备也不能完全满足,所以我们在教学中大力倡导教师和学生自己动手自制教具学具。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一种特殊的、直观的实践,学生在动手完成各种小实验、小制作过程中,思维特别活跃,学习欲望高涨,参与意识增强,都迫切地希望进一步探索问题。通过实验,学生学习到的物理知识就比较深刻、牢固。教师要鼓励学生做好这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这样激发了学生动手实验的兴趣,同时也推动物理教学向前发展,是实施创新教育的重要途径。

总之,物理教学不仅是知识的传授,更要注重能力的培养与科学精神的塑造。作为一名物理教师,我们必须要用活的思想、活的思维、活的方法、活的语言来面对一个个活的课堂,做到教学相长。

初中物理新课标学习心得范文 篇3

今天,我校组织高端语文老师进行新课标的学习,并要求老师们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将新课标落到实处。学习课程标准后,本人有以下的点滴体会。

一、学习新课标,转变教育观念。教师是新课标的具体实施者,我们的教育观念是否符合课改的要求,直接关系实施的成效。过去的教育观念把学生的头脑当作知识的容器,认为能培养出一个考试高分的学生,就是教育的成功。如果我们教师现在还保持这种旧的教学观念,那么我们将培养出来的学生绝对是一个高分低能、被社会所淘汰的人。学习新课标后,我非常明确我的教育观念要更新:语文教学要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生动活泼、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在获得基本的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在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等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通过新课标的学习,使我认识到其改革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了课改中语文教学的新理念,转变了观念,增强了课改工作的主动性、积极性和紧迫感。

二、贯彻新课标,转变教学方式。新课标认为:语文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充分提供语文学习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语文知识与技能、语文思想和方法,获得丰富的语文知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

“语文新课标”十分强调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现在凡是进行语文课改的课堂教学,学生热烈讨论的场面比比皆是。课堂讨论活跃了课堂气氛,激活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同时还培养了学生质疑问难和合作研究的习惯。在倡导课改的课堂,学生的思维得到互相碰撞,课堂上闪现出富有精彩见地的思想火花。我们教学的课堂主要时间应该要留给学生自主阅读思考,当学生有问题而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再让学生讨论解决,老师也应是参与讨论与解决问题成员之一。只有在学生有了充分的自我感知和理解之后再进行的讨论才是有效果的。让学生进行讨论,老师还要注意对时间和内容进行合理恰当的安排和调控。因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再者,毫无边际的课堂讨论是没有休止,也是很难有结果的。当然,通过大家的讨论,能得出一个相对较为合理的答案,也是必要的。但不是什么问题都要有个结果,存疑也可以,过程有时比结果更重要,让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中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另外,在教学中,老师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尊重学生自己独特体验,让学生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的主要目的,并不是为了肯定和强化学生有时并不那么正确的“独特体验”和看法,而是要让学生对教材有自己的感知和领悟,养成自己独立思考并能调动自己的生活积累,提出自己看法和见解的习惯。因为每一个人的生活阅历和认知水平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学生,我们不能苛求他们的见解要如何高明和正确。更何况对于中国语言的理解见仁见智的情况是经常有的,就正如人们常说的“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贾宝玉”。新课标就提到要“重视对学生多角度、有创意阅读的评价。”所以,当学生的见解未必尽然甚至谬误的时候,我们还是首先要保护学生发表自己见解的权利和积极性,同时,引导学生或老师自己平等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并说明他们见解不够合理的理由。这样做,是允许的也是必须的。

三、巧用新课标,转变读书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应该让学生多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多接触语文材料”就是要学生自己去多读书,多背书。读多了,背多了,语感就有了,书面语言的谴词造句,谋篇布局的规律也就逐渐熟悉和掌握了。写出的文字就能像韩愈说的那样“文从字顺各识职”了。现在许多老先生,包括一些的科学家在内,他们一谈起自己具有扎实的文字功底,无不回想起当年孩提时代读书背书的经历来。总之,要使得学生像会说那样会写,就要让他们多读书,多背书,多写作。这就是语文教学的应有之义和正道。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