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事件演讲稿2023(精选10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2.36W

918事件演讲稿2023 篇1

又是一年“九一八”。

918事件演讲稿2023(精选10篇)

与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事变”纪念日和意味着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八一五”纪念日不同,“九一八”是国耻纪念日。_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炮击沈阳,同时进攻吉林、黑龙江各个城市。而中国军队采取了不抵抗政策,陆续撤至山海关内。翌年2月,东三省全境沦陷,千百万同胞或者四处流亡,或者成了亡国奴。

有了那样一段耻辱的历史,知荣明耻的中国人民当然不能忘记。尽管一些日本人拼命否认其侵略历史,掩盖以及拒不承认他们在侵略战争中犯下的累累罪行;尽管一些日本人试图以今日之为淡化昨日之为,抱怨中国人为何总是揪住过去的事情不放。但对中国人来说,被侵略,被奴役,被百般欺凌、万般羞侮的历史岂能轻易忘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忘记过去的耻辱,则意味着加倍的背叛。

年年纪念“九一八”,今年的情况似乎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上周,国家有关质检部门宣布,日本进口的若干批次食品和日本生产的SK-Ⅱ化妆品质量不合格。其实,中日之间贸易额巨大,进口日货被查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现象。以往发生此类问题时,大多按既定程序处理。像这次这样公开点名,“高调”处理的方式,一方面表明,中国的检验检疫工作越来越严格,对进口产品的质量监督越发仔细。另一方面,联系到日本利用所谓的“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农副产品出口设置障碍的事实,人们感受到了一丝“贸易对抗”的火药味。人们似乎感觉到,中国de政府有关部门在处理中日经贸关系方面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开始逐渐强硬。如果将经贸关系放在全部中日关系之中去考量,我们认为,变化是必然的,强硬是不得不然的。

9月是日本政坛换届选举的时候。此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在“8·15”当天参拜靖x国神社,以一种极端的姿态将结束自己的首相生涯。那么,作为小泉政治遗产接班人的新任首相将怎样处理日中关系呢?从有关报道来看,当选新首相呼声最高的安倍晋三迄今为止从未公开宣布放弃参拜靖X国神社,却又透过不同渠道暗示他十分重视日中关系,希望当选首相后出访中国。坦率地说,这种暖昧的、含糊其词的做法,仍然是在回避历史,仍然是试图让受害者忘掉曾经的耻辱。对此,中国x政府的态度毫不含糊。9月16日,我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日方应早下决断,彻底消除中日关系中的政治障碍。或许是一种巧合,9月17日,辽宁省宣布,除沈阳市之外,辽宁将另有13个城市首次在“九一八”当晚9时18分拉响警报,警示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日本人不妨想一想,为什么时隔_年之后,“九一八”纪念日的警报声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响亮?中国人也应该扪心自问,在“国耻日”的时候,那凄厉的警报声在警示什么,又在激励什么?

918事件演讲稿2023 篇2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人类社会日新月异,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历史总是不断沉淀的,历史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如果一个民族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

我们中的不少人似乎选择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么,但愿不是因为麻木,也不是因为健忘,依某些国人的观念,对于过去,尤其是痛苦,就会采取“过去了就过去了,再提它有什么用”轻率态度,这些年来,一些亲痛仇快的现实,还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常常让我们深感“遗忘文化”在一些国人头脑中颇有市场。一些商家不顾历史的伤疤,以“南京大屠杀”作为电脑游戏;把日本军刀、军服作为卖点;一些艺人竟然把军旗装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等等。如果“集体健忘症”过于严重,人们将容易越来越浅薄、轻浮、狂躁、极端和急功近利。

我们的同胞中,对战败之耻和对割地赔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它会在今天的纷纭变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不是从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死亡。据说,冰心老人晚年曾构思写作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纪实大作,但是每每提笔,“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贾国荣:《冰心的遗憾》)。

“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事关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培育的大计。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学习历史的意义主要有丰富自我、发展个性、减少失误、加速成长、承担使命、自觉人生。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学术,应当将“真”、“情”、“思”、“行”统—为一个整体,这些都历久弥新地给人们以感染、启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宠儿如今却失落了,史学危机的话题并非危言耸听,历史教育的延误、式微和堕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愿与大家一样为之关注、探索和分享。我试图让历史教育不再尴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视,于是从彷徨到呐喊、困惑到醒悟;从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让历史能够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补品,让学生在成长中通过历史的学习而唤醒自己,认识自己,张扬自己,营造一个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别是有独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执着的信念要从四十岁重新开始,克服松懈、安逸或畏难心理,力争做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立志要把课上出味道来,教出历史的深沉、宽厚与博大,尽情展现其宽阔、生动和精彩,发掘真善美的内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人都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风流人物,无一例外都成为匆匆的世间过客。对历史不断触摸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文化沉淀的过程。历史是永不间断的时间长流,人们在现实中感知的只是这一发展长河中的一段,多少兴亡盛衰,唤起人们对星转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叹,从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述往事,思来者”。历史,将会给你一个制高点。历史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客观的历史,一种是记忆中的历史。客观历史早已看不见了,但记忆中的历史还在,我们可以随时摄取,随时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刍,这对人类现在、未来的发展,未尝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结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历史消失的只是时间,永不消失的却是后人对千秋人事的缅怀。

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事历历在目,警示人们永远引以为戒。《论语》曾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不就是从昔日的经验教训中时刻照看着这后视镜缓缓向前跋涉?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永远不会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以说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918事件演讲稿2023 篇3

1931年9月18日晚,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这就是所谓的“柳条湖事件”。日军以此为借口,突然向驻守在沈阳北大营的中国军队发动进攻。由于东北军执行“不抵抗政策”,当晚日军便攻占北大营,次日占领整个沈阳城。之后,日军继续向辽宁、吉林和黑龙江的广大地区进攻,短短4个多月内,128万平方公里、相当于日本国土3.5倍的中国东北全部沦陷,3000多万东北父老成了亡国奴。“九一八”事变,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这是次日晨日军在沈阳外攘门上向中国军队进攻。

又是一年“九一八”。

与标志着全面抗日战争爆发的“七七事变”纪念日和意味着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八一五”纪念日不同,“九一八”是国耻纪念日。79年前的9月18日,日本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北大营的中国驻军,炮击沈阳,同时进攻吉林、黑龙江各个城市。而中国军队采取了不抵抗政策,陆续撤至山海关内。翌年2月,东三省全境沦陷,千百万同胞或者四处流亡,或者成了亡国奴。

有了那样一段耻辱的历史,知荣明耻的中国人民当然不能忘记。尽管一些日本人拼命否认其侵略历史,掩盖以及拒不承认他们在侵略战争中犯下的累累罪行;尽管一些日本人试图以今日之为淡化昨日之为,抱怨中国人为何总是揪住过去的事情不放。但对中国人来说,被侵略,被奴役,被百般欺凌、万般羞侮的历史岂能轻易忘却?忘记过去,意味着背叛。忘记过去的耻辱,则意味着加倍的背叛。

年年纪念“九一八”,今年的情况似乎出现了一些新变化。上周,国家有关质检部门宣布,日本进口的若干批次食品和日本生产的SK-Ⅱ化妆品质量不合格。其实,中日之间贸易额巨大,进口日货被查出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也是正常现象。以往发生此类问题时,大多按既定程序处理。像这次这样公开点名,“高调”处理的方式,一方面表明,中国的检验检疫工作越来越严格,对进口产品的质量监督越发仔细。另一方面,联系到日本利用所谓的“肯定列表制度”对我农副产品出口设置障碍的事实,人们感受到了一丝“贸易对抗”的火药味。人们似乎感觉到,政府有关部门在处理中日经贸关系方面的态度开始发生变化,开始逐渐强硬。如果将经贸关系放在全部中日关系之中去考量,我们认为,变化是必然的,强硬是不得不然的。

9月是日本政坛换届选举的时候。此前,首相小泉纯一郎在“8·15”当天参拜神社,以一种极端的姿态将结束自己的首相生涯。那么,作为小泉政治遗产接班人的新任首相将怎样处理日中关系呢?从有关报道来看,当选新首相呼声最高的安倍晋三迄今为止从未公开宣布放弃参拜神社,却又透过不同渠道暗示他十分重视日中关系,希望当选首相后出访中国。坦率地说,这种暖昧的、含糊其词的做法,仍然是在回避历史,仍然是试图让受害者忘掉曾经的耻辱。对此,政府的态度毫不含糊。9月16日,我外交部发言人表示,日方应早下决断,彻底消除中日关系中的政治障碍。或许是一种巧合,9月17日,辽宁省宣布,除沈阳市之外,辽宁将另有13个城市首次在“九一八”当晚9时18分拉响警报,警示人们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日本人不妨想一想,为什么时隔79年之后,“九一八”纪念日的警报声不仅没有减弱,反而更加响亮?中国人也应该扪心自问,在“国耻日”的时候,那凄厉的警报声在警示什么,又在激励什么?

918事件演讲稿2023 篇4

九月,与许多重大事件联系在一起,在近代中国历史上让国人刻骨铭心!1842/8/29,《南京条约》签订1856/9/2,天京变乱,韦昌辉突袭东王府1926/9/6,英国制造“万县惨案”1901/9/7,《辛丑条约》签订1894/9/15,平壤战役,左宝贵牺牲1894/9/17,黄海战役,邓世昌、林永升殉国1931/9/18,“九一八事变”1898/9/21,戊戌政变,变法失败还有与第二次战争有关的……

历史有时相似的让人心碎,如果没有真实的镜头、详尽的文字、残破的遗迹,我们简直难以相信过去中国近代的一幕幕。历史终归是历史,虽然历史已经过去,但不会消逝得无影无踪,历史流下的不仅仅是一堆资料、几块碑刻,数处遗址。留住历史,可以温故而知新。人类社会日新月异,没有记载,任何伟大的东西,就会从地平线上消失。但人们总是习惯于牢记胜利、成功和辉煌,但往往把失败、伤痕和屈辱遗忘。历史总是不断沉淀的,历史是民族和人类的集体记忆,如果一个民族不知道“从哪里来”,就不知道“到哪里去”。

以往的历史与其说是句号,不如说是感叹号,甚至是更多的问号,并应该少用些省略号。一百多年中沉重而痛苦的记忆,给予了人们太多的忧伤、悲愤和思索。中国人不应该、不可能更不可以忘记,刻写在中国近代的镜头、侧面或片段,虽然斑斑点点但历历在目:从战争、第二次战争、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直至日本全面侵华战争;从旅顺大屠杀到南京大屠杀;从非法入境、掠卖华工到火烧圆明园;从“猪仔”、“东亚病夫”到“华人与狗不得入内!可谓惨不忍睹、闻所未闻!正义与邪恶、文明与野蛮、爱与恨、和平与暴力被定格在这段屈辱的历史上,痛定思痛总是民族复兴的开始,时刻警示着我们每一位中华儿女当勿忘国耻,要振兴中华。

我们中的不少人似乎选择了沉默。不知道沉默的理由是什么,但愿不是因为麻木,也不是因为健忘,依某些国人的观念,对于过去,尤其是痛苦,就会采取“过去了就过去了,再提它有什么用”轻率态度,这些年来,一些亲痛仇快的现实,还是“商女不知亡国恨”常常让我们深感“遗忘文化”在一些国人头脑中颇有市场。一些商家不顾历史的伤疤,以“南京大屠杀”作为电脑游戏;把日本军刀、军服作为卖点;一些艺人竟然把军旗装穿在身上招摇过市等等。如果“集体健忘症”过于严重,人们将容易越来越浅薄、轻浮、狂躁、极端和急功近利。

我们的同胞中,对战败之耻和对割地赔款之痛了解的不是太多,而是太少。一个民族,若忘记了自己的历史,实际上也就等于失去了民族的记忆功能;失去记忆的民族是可怕的,它会在今天的纷纭变幻的世界大潮中,失去方向,随波逐流,更会不断地重复自己的错误。不是从沉没中爆发就在沉没中死亡。据说,冰心老人晚年曾构思写作一部反映甲午战争的纪实大作,但是每每提笔,“竟然一个字都没有留下”,“因为哭,因为大哭,因为一握起笔就禁不住老泪纵横地痛哭!哭得完全不能下笔,纸上惟有落下的热泪。”(贾国荣:《冰心的遗憾》)。

“历史的灾难无不以历史的巨大进步来补偿”。只有我们一起来揭露侵略者的罪恶、叩问冷漠者的良知、敲醒愚昧者的心灵。绝不允许无耻者别有用心地扭曲历史,绝不允许屈辱的旧梦再现,绝不允许重蹈践踏人权、亵渎文明和破坏正义的覆辙。历史教育的重要任务是培育和教化每一个公民对其国家、其历史、其祖先、其民族具有认同感、自尊感、尊严感、耻辱感,亦即形成“国民意识”。历史意识构成国民意识和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事关走向世界的新世纪公民培育的大计。历史认知关系到国家利益和民族利益。学习历史的意义主要有丰富自我、发展个性、减少失误、加速成长、承担使命、自觉人生。在这个意义上,历史学乃是一门塑造民族整体人格,表述民族自我意识、自我评价和自我认知的重要学术,应当将“真”、“情”、“思”、“行”统—为一个整体,这些都历久弥新地给人们以感染、启示、鞭策和思考。

然而,以往的宠儿如今却失落了,史学危机的话题并非危言耸听,历史教育的延误、式微和堕落的困境令人揪心,我愿与大家一样为之关注、探索和分享。我试图让历史教育不再尴尬,不再窘迫,不再令人藐视,于是从彷徨到呐喊、困惑到醒悟;从疑惑到求索。我力求让历史能够成为滋养学生成长的补品,让学生在成长中通过历史的学习而唤醒自己,认识自己,张扬自己,营造一个有血有肉、情理交融特别是有独立人格的“人”。由此,我有了执着的信念要从四十岁重新开始,克服松懈、安逸或畏难心理,力争做个“有思想”的历史教师,立志要把课上出味道来,教出历史的深沉、宽厚与博大,尽情展现其宽阔、生动和精彩,发掘真善美的内涵……“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人人都是从昨天走到今天,又从今天走向明天。任千古风流人物,无一例外都成为匆匆的世间过客。对历史不断触摸和反思的过程,就是文化沉淀的过程。历史是永不间断的时间长流,人们在现实中感知的只是这一发展长河中的一段,多少兴亡盛衰,唤起人们对星转斗移、物似人非的感叹,从那些已经消失的人和事中,正是司马迁所说的“述往事,思来者”。历史,将会给你一个制高点。历史有两种历史,一种是客观的历史,一种是记忆中的历史。客观历史早已看不见了,但记忆中的历史还在,我们可以随时摄取,随时揣摩,可以感悟,可以反刍,这对人类现在、未来的发展,未尝不无益处。叩问历史,掩卷太息!这种情结不仅仅是简单的怀旧。历史消失的只是时间,永不消失的却是后人对千秋人事的缅怀。

时光的流逝也许会磨灭人们心头的许多记忆,但充满着“血与火”的往事历历在目,警示人们永远引以为戒。《论语》曾告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古希腊哲人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不就是从昔日的经验教训中时刻照看着这后视镜缓缓向前跋涉?描述与记录,回忆与解读,是人类永远不会放弃的权利。“以史为鉴,面向未来”,可以说历史是人类前进的行囊,虽可能沉重但旅程必不可少。

918事件演讲稿2023 篇5

勿忘国耻不单是一句简单的口号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82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国,再也不是82年以前的那个随便外族任意侵吞的中国了,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一步步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是有目共睹,今年刚好又是国庆六十四年庆典,可以让世人看清,如今的中国,真的是东方巨龙,腾飞了!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82年前的今天,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拉开了对中国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82年后,我们再次纪念那段苦难屈辱的日子,因为如果不想让历史重演,我们就不能忘记历史……

但是,现在有多少人知道,明年是九一八多少年纪念日?有人答:先是想到了1937年,然后想起来1937年是七七,这才修正过来——原来是1931年,1931年到现在就是82周年了。

82年前沈阳北大营中的枪声炮响已经离我们很远,同胞们握刀持枪抵抗外侮的记忆也渐模糊,但每到这一天,9月18日,我们都不得不想起那个因“不抵抗”而屈辱的日子,因为那一天,我们曾经束手失土百万里,泱泱大国开始在铁蹄下挣扎。

然而,对于所有炎黄子孙来说,只是记住这一天并不够,我们必须知道,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屈辱又从何而来。我们能够从历史上的这天,应该知道什么,应该记住什么!

当年,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我们同胞失去的是生命;而当今天,随着那段屈辱悲壮历史的远去,国家的强盛的背后,还有几人会记忆起当年民族的伤痛?大批年轻的一代,失去的又是什么?

9.18光记住还不够,因为这里面有它深远的意义。我在一份资料上看到说:犹太人的女人,作为母亲的,不忘对她的孩子们讲,让他们不要忘记他们是犹太人。我多么希望我们作了长辈的,把我们很多受那些帝国主义豺狼侵略的历史。也向犹太人母亲一样,讲给我们的孩子。这比课堂上的历史教科书的作用还大。

历史是一面镜子,如果我们能够认真的回顾历史,我们就能吸取教训,能够发现我们的短处!发现短处还不够,还要把我们的短处变成我们的长处,只有这样历史才不会重演,我们才不会一次又一次的受到伤害。

如今,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军事,都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但现在的年轻人,80后,90后,进而现在的2019后,他(她)们还有多少人在意或深刻了解到,明天是九一八纪念日,更多的人,或许关心的是,我这月的收入,我的房子到手了吗,我的股票涨了吗,我的基金有赚吗,我的车子够不够超潮流……真的,满脑子都是经济问题,所以你不妨问一下,从简单的明天是九一八是多少年纪念日,就没有多少人能准确无误的说出来,想想可悲可叹!

所以说,今年的九一八,是82年纪念日,我们不应忘记历史,特别是这类国耻日,所以纪念918,勿忘国耻不光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应融入到我们的心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努力在各个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中国的未来,正是这些年轻的一代,所以年轻人更应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才能使中国立于世界民族的前列,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和富强。

纪念918,勿忘国耻,你从中想到和学到了什么?

918事件演讲稿2023 篇6

朋友们 当时间的车轮碾到今天的时候,当挂历上赫然显示12月9号的时候

身为学生的我们 我相信 我们中的每一个人都不会忘记这一天 12月9日

12月9日

一个普通但不平凡的日子

时间倒流 回朔到1935年

阳光依然懒懒散散

冻日依旧寒冷凄清

但空气却急速的流动

因为

在北平 历史的故都

发生了惊天动地的事件

为反对投降和压迫掀起了学生总运动

到处是挂满的标语

到处是飘舞的纸单

到处是舞动的小旗

到处是怒吼的口号

到处是热血沸腾的青年

这一天

白云为之翻涌

大海为之咆哮

黄河长江为之怒吼

中华大地为只震颤

因为

一个蹂躏不屈的民族

在苏醒

一个多灾多难的国家

在抗争

918事件演讲稿2023 篇7

大家下午好,今天窗外阳光明媚、微风轻拂,可是作为一个炎黄子孙我无法轻松的欣赏这样的美景,感受大自然这优美的风光。那是因为84年前的那一个晚上发生在沈阳的"九一八"事变。

1931年9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为了实现他猖狂的梦想,悍然发动了"九一八"事变,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攻击东三省,9月18日,日本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对中国东北的战争。致使东三省这个有着丰富矿产资源、物产资源,面积是日本三个大的美丽而富饶地方沦为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从此,3000万东北同胞在此后的2019年中过着饱受欺辱的亡国奴生活。然而,对一个民族最严重的摧残不是摧残他的肉体,而是摧残他的文化,文化是一个民族惟一的根与魂。

84年后的今天,阳光依然明媚,微风依旧吹拂着我们的脸庞,可是这莫大的民族耻辱,莫大的冤屈如何去平复,这血汗深仇如何去偿还?古人说:忘记过去的苦难可能导致未来的灾祸,作为一名中国人,我们一定要牢记历史,不忘国耻,以振兴中华为己任。今天,在和平年代的今天,我们能否清醒地坚守自己的文化家园?在外国文化大局入侵的今天,我们要如何守住我们自己的文化?在韩剧、美国快餐文化、日本动画大举入侵的今天,我们又要怎样教育我们祖国的下一代,使他们不受国外文化侵蚀,忘记自己祖国的文化?我想,大力开展爱国教育,教育国民勿忘国耻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办法。

忘记过去就意味着对现在的背叛。我们怎能忘记,中华民族血的奋斗史!我们怎能忘记,九一八事变那段屈辱史!我们怎能忘记,那些浴血奋战光荣牺牲的爱国战士!这些,都是深深铭刻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永远无法遗忘的过去。当前国际形势风云变幻,前有韩国撞翻我渔船,后有日本逮捕我钓鱼山渔民,中华民族,怎能不自立自强?中国人,又怎能忘记国耻?怎能不团结奋斗?同志们,让我们做一个不忘历史的中国人,做一个不忘国耻的中国人,做一个自立自强的中国人,做一个为祖国奋斗的中国人!

918事件演讲稿2023 篇8

我们不会忘记 不会忘记这一天 70年前的这一天

我们更不会忘记 那些在敌人的恐怖下高呼这口号散发着传单

而不喜抛头颅 洒热血的的青年 可敬可爱的青年

是他们 在国家存亡的关头 振臂高呼 促使了反动派的妥协

是他们 在民族生死的毫发见 热血横洒 促使了民族的觉醒.

他们 可敬可爱的青年 以他们的实际行动 展示了青年的热血豪情 以他们大无谓的勇气 诠释了青年的含义

我们不会忘记他们 那些可敬可爱的青年他们是民族的拯救者 他们是中华民族的先驱

那么 同学们

正直青春年华年少轻狂的我们 该用怎样的行动诠释青年的含义呢

处于21实际和平下的中国学生们又该如何去战线青春的分才呢

对此 我只想说两个字 努力

也许我们会不屑的说 现在是和平年代了 没必要为了去做什么大的贡献而整日的去努力 那样会活得很累

也许我们会哀怨的说 人生苦短 一生能有几个青春 何必要不让自己的大好的青春年华变得那么单调呢

是啊!! 人生苦短 而生命只有一次 青春又何其短暂 我们何必要去实现目标而整日努力整日辛苦呢?

但是 朋友们 难道我们真的希望这大好的青春年华就在我们的虚度中而豪无意义的流淌而去吗?

难道我们真的希望虽然快乐但平庸的度过青春 然后平允的度过余生吗?

不会的 我相信 每一个有立志 有热血的青年学生都不会希望自己平平庸庸一辈子 我们都渴望理想的实现 让自己的青春大发光彩

那么 朋友们 努力吧! 趁我们还年轻

年轻就是资本 年轻就是能力 年轻就是全部

朋友们别再有那么多的犹豫 别再有那么多的彷徨 别放慢我们年轻的脚步 勇敢而执着的向前走 前方便是海阔天空

朋友们 努力吧 趁我们还年轻

世界属于我们 未来属于我们

918事件演讲稿2023 篇9

1931年9月18日,日本驻中国东北地区的关东军突然袭击沈阳,以武力侵占东北的事件。

19世纪末至20世纪前半叶,日本逐步确定了征服世界必先征服中国,征服中国必先征服“满蒙”的战略方针。1930年,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波及日本,为了转移日益激化的国内阶级矛盾,日本加快了武力侵华的步伐,于1931年7月和8月在东北制造了“万宝山事件”和“中村事件”。9月18日,日本又制造“柳条湖事件”,发动了侵略中国东北的战争。

时间飞快流逝,转眼间,82年过去了,如今的中国,再也不是82年以前的那个随便外族任意侵吞的中国了,如今的中国,国富民强,人民的生活水平一步步提高,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是有目共睹,今年刚好又是国庆六十四年庆典,可以让世人看清,如今的中国,真的是东方巨龙,腾飞了!

“我的家在东北松花江上,那里有我的同胞,还有那衰老的爹娘…… 哪年哪月,才能回到我那可爱的故乡。”82年前的今天,日本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拉开了对中国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82年后,我们再次纪念那段苦难屈辱的日子,因为如果不想让历史重演,我们就不能忘记历史……

但是,现在有多少人知道,明年是九一八多少年纪念日?有人答:先是想到了1937年,然后想起来1937年是七•七,这才修正过来——原来是1931年,1931年到现在就是82周年了。

82年前沈阳北大营中的枪声炮响已经离我们很远,同胞们握刀持枪抵抗外侮的记忆也渐模糊,但每到这一天,9月18日,我们都不得不想起那个因“不抵抗”而屈辱的日子,因为那一天,我们曾经束手失土百万里,泱泱大国开始在铁蹄下挣扎。

然而,对于所有炎黄子孙来说,只是记住这一天并不够,我们必须知道,那一天究竟发生了什么,屈辱又从何而来。我们能够从历史上的这天,应该知道什么,应该记住什么!

当年,在日寇的铁蹄之下,我们同胞失去的是生命;而当今天,随着那段屈辱悲壮历史的远去,国家的强盛的背后,还有几人会记忆起当年民族的伤痛?大批年轻的一代,失去的又是什么?

9.18光记住还不够,因为这里面有它深远的意义。我在一份资料上看到说:犹太人的女人,作为母亲的,不忘对她的孩子们讲,让他们不要忘记他们是犹太人。我多么希望我们作了长辈的,把我们很多受那些帝国主义豺狼侵略的历史。也向犹太人母亲一样,讲给我们的孩子。这比课堂上的历史教科书的作用还大。

历史是一面镜子,如果我们能够认真的回顾历史,我们就能吸取教训,能够发现我们的短处!发现短处还不够,还要把我们的短处变成我们的长处,只有这样历史才不会重演,我们才不会一次又一次的受到伤害。

如今,我们的国家,在国际上的地位,无论是经济,还是政治,军事,都是不可同日而语了。但现在的年轻人,80后,90后,进而现在的20xx后,他(她)们还有多少人在意或深刻了解到,明天是九一八纪念日,更多的人,或许关心的是,我这月的收入,我的房子到手了吗,我的股票涨了吗,我的基金有赚吗,我的车子够不够超潮流……真的,满脑子都是经济问题,所以你不妨问一下,从简单的明天是九一八是多少年纪念日,就没有多少人能准确无误的说出来,想想可悲可叹!

所以说,今年的九一八,是82年纪念日,我们不应忘记历史,特别是这类国耻日,所以纪念918,勿忘国耻不光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应融入到我们的心中,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的努力在各个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而中国的未来,正是这些年轻的一代,所以年轻人更应学习历史,了解历史,才能使中国立于世界民族的前列,才能使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和富强。

918事件演讲稿2023 篇10

一座丰碑的纪念

今天,有一个青年,怀揣着一颗滚烫的心来到这里,等待记忆用她那沧桑的双手翻过历史七十张厚重的扉页。今天,同样有千千万万个这样的青年,在祖国的天南海北,饱含深情的等待岁月神圣而又庄严的送来一个七十六年的轮回。

当一种叫作纪念与缅怀的情结,穿过那个激-情燃烧的峥嵘的时代,在历史的天空中,划出一条红色的轨迹;当一种涌动炽热的民族情怀,化成一座不老的丰碑,矗立在时间的彼岸,镌刻着又一次青春勃发的寓意。回眸处,我正阅读着一部浩瀚的史书,在里面努力寻找那些曾经为了民族和青春呐喊过的名字,但日月却把它镀成鎏金的经典,幻化成那个时代最绚丽的史诗。

于是,我开始读懂了七十六年前用英勇与年轻所书写的似千钧雷霆、万里长风、历经风雨而光华不褪的那个红色故事。

也许,那是一场注定了的关于血与火的洗礼,灭绝人性的侵略无情的把浸泡过泪水的屈辱抛向了正昏昏欲睡的中国。东北沦陷,华北告急,北方五省告急,中国告急,全民族在告急。可悲啊!铁蹄与刺刀就这样把渴求平静的梦践踏与分割的支离破碎。可耻啊!内战与妥协更让巨人来不急抵抗,双手却扼住了自己的喉咙。痛心疾首啊!望着不曾苏醒的天穹,望着布满伤痕的土地,望着只剩下麻木的面孔,望着在亡国灭种边缘的彳亍与徘徊,中国怎还有供奉祖先灵位之地!不,决不!岂有堂堂中国空无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1935年12月9日,一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波澜壮阔、声势浩大、挽狂澜于即倒,扶大厦于将倾的抗日救国学生运动由北平一触即发,席卷了中华大地。街道上飘扬的旗帜,半空中紧握的拳头,那冲锋的身影,那激昂的呼喊。那时书生的文弱却裂变成一场洪水、一次风暴、一座喷涌的火山。一条捍卫炎黄子孙尊严的长城在拼得十万头颅血,需把乾坤力转回的中国青年学生的热血中拔地而起。

从此,一个民族苏醒了、愤怒了、沸腾了。怒发冲冠冲的天惊石崩,气贯长虹。抗争的大幕由一双双还紧握着笔杆的手奋力拉开,一次改变华夏苍生的划时代的合作也由此孕育于前赴后继的共鸣之中。

一群学生与一个民族一种精神的契合描绘出了70年前中国近代史上最感人与欣慰,振奋与激昂的悲壮剪影。

穿越岁月的烽火,伴着历史的烟云,追寻火红的足迹,踏平坎坷的旅程,不能忘却的是谁点醒民族的迷懵与复兴的明灯。即使青春不回,年轻不回,生命不回,但她早已在一二•九这个只属于青春的祭坛上雕琢出又一幅中华民族瑰丽的精神图腾。

当逝者如斯,今天的我们是否还要以先锋的姿态连同悲昂的呼吸一同叩问灵魂?从远方,从记忆,从年轻的心脏迸发出一声响雷,洞穿无数炽热的胸膛。

听吧!冲锋的号角依旧响彻在每个当代大学生的心中,面对着一座纪念的丰碑,高举起一二•九运动不息的圣火,接过振兴老工业基地战斗的旌旗,时刻报效这生于斯长于斯的中华故土。家乡的山山水水不正是我们演绎与挑战的舞台吗?第四次产业革命的金鼓也就成了我们一代骄子律动的脉搏。为了一座丰碑的纪念,只要把青春写成铿锵的誓言,让闪光的年华绽放在振兴辽宁、建设辽宁、发展辽宁的大潮中。因为我相信,铮铮铁骨扬炎黄子孙之浩气,烈烈丹心铸千古华夏之雄魂。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