歌颂新农村的演讲稿

来源:飞鸿范文帮 1.85W

农村的变化日新月异,许多农民老百姓苦了一辈子,终于享上了福。下面是本站小编为你整理的几篇歌颂新农村的演讲稿,希望能帮到你哟。

歌颂新农村的演讲稿
歌颂新农村的演讲稿篇一

大家好!我叫杨雅,来自扶沟县崔桥一中,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喜看农村新变化》。

在历史的长河中,改革开放的春风吹绿了大江南北,从此我的家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活动开展后,我们农村更是旧貌换新颜。忆往昔,看今朝,心中好多感慨。

我的家乡在鸟语花香的崔桥镇,我爱它,因为它是生我养我的地方。然而,记忆中故乡的灰色曾是那样令人压抑。姐姐说求学路上的艰辛是心中一种难言的痛。两年的初中学习生涯,每天都要从两尺宽的小路跳入几米深的大沟,再翻过两个土疙瘩,才走到她的学校。忘不了,春秋天,尘土飞扬满脸尘埃,雨雪天,道路泥泞一身烂泥,那时自行车很少,雨天,她就挽起裤腿,两手提着鞋子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很多时候被蒺藜或砖瓦扎破了脚。哥哥说那时没有彩电、更没有电脑,全村三百户人家只有两台十四村的黑白电视。家里穷买不起自己想看的书,一旦有本好书抢着看,在同学中传来传去,爱不释手。

现在,看那四通八达的电路,跨过乡村和田野,为工业送去动力,为农家送去光明。电风扇、电视机、电冰箱、电磁炉,乡镇农家的新房里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再看那迅猛发展的通讯之路,电话、手机和网络已悄然进入农家,年轻人联系着天南地北的业务,老年人联络着大大小小的子孙,各种信息咨询的传递方便快捷,世界也显得如此之小。还有眼前这一条条宽阔平坦、一望无际的柏油马路,让人见了油然升起无限自豪之情。通往县城的黑油油的柏油路如一条黑色缎带,联结城市和乡村,一辆辆电瓶车、摩托车、小轿车喜气洋洋一路奔驰,架起了城市和乡村交流的桥梁。笔直的乡间公路像一条条长长的丝带穿梭于村庄之间,雨天,不怕打湿裤脚;晴天,更是干净整洁,连头顶的天空也更加一片湛蓝。

道路宽广了,家乡富裕了,村民的思想也开放了,好多人办起了养殖场和加工厂,我们镇有十几家办起了养猪场、养鸡场、养兔场。另外还有木材厂等。他们靠自己的勤劳和智慧过上了好日子,也为崔桥镇的经济发展贡献了一份力量。日子好过了,村民对精神文化的追求也更加急迫起来,自发组织了秧歌队、鼓乐队等,逢年过节或者不忙的时候就自娱自乐一番。现在大家又跳起了广场舞,优美动听的旋律中,跳出了红红红火火的好日子,跳出了家乡繁荣昌盛的新气象!

腰包富裕了,村民们不忘伸出援助之手帮助有难之人。这不,前段的四川大地震、玉树大地震村民们都踊跃捐款。现如今,“社会主义新农村”活动是一片繁忙,“村村通”工程让道路畅通,把自来水送到每家灶膛,“新农村合作医疗”使农民看病有了保障,“两免一补”政策的实施,帮了农村孩子上学的大忙。

我是一个贫困家庭的孩子,每到新学期开学,父母便会无比地压抑。因为面临的是学杂费、书本费等众多的费用,虽然钱数不多,但对一个农村低收入家庭来说,那却是一个多么沉重的负担啊!每每想到这,我的心情就无比的沉重!但这一切都已成为过去,现如今,我再不会看到父亲那紧锁的眉头,再不必担心父亲的肩膀有一天会被压垮,我可以安心地在学校努力拼搏,可以全身心地投入学习之中。作为受益者的我,将以此为动力,用优异的成绩来回报祖国,用实际行动来建设我美丽的家乡!

多少年来,朴实无华的崔桥人民,用辛勤的汗水和勤劳的双手,创建着美丽的家园。他们用善良的心灵勤劳的双手创造着生活、美化着生活。今天,在党的好政策的引领下,在家乡人民的奋斗下,崔桥展翅腾飞!以新的面貌走向未来!

在这里,真诚祝愿我的家乡,乘风破浪,更上一层楼。

我的演讲完毕,谢谢大家!

歌颂新农村的演讲稿篇二

各位领导、评委们:大家好,今天我参加“三十年改革开放农村新变化”演讲活动的题目《向土坑说再见》。

小时家无座落,经常苦于搬家。小小心灵常作梦,何时能有一个自己的家?

六十年代初,机会终于来临。生产大队给我家在村北一个浅胡同里规划了宅基地。那时盖房子是一般百姓不敢奢望的,只能就势挖个地窑坑。修地坑庄子是个慢功,要花力气在平地上挖坑,在坑底打窑洞。窑洞还要边干边打,先小、后中、再大,心急了会塌下来。

挖地坑、打窑洞成了全家人压倒一切的中心任务。那时我已是公社干部,每月有三十八块五角的工资。然而,我的工资和父亲抽空打工的收入全部用来支撑六口之家的生活温饱,根本无钱请帮工。挖坑打窑的事就定格在全家人蚂蚁搬山的格局内。寸土难移。父亲白天外出打工,清晨四、五点钟起来就从坑里往崖背上一担一担地挑土。我忙于在农村和贫下中农间搞“三同”,无暇顾及。有时休假回来也去挖上几镢头。为了加快速度,年幼的弟妹及我初婚的妻子便找来一个滑轮在崖顶上支起架子往上吊土。他(她)们虽然衣衫褴褛,但为了土窑梦的实现,每每都欢声笑语的跑步向上拉。操着一双小脚的母亲便跪在崖边上按绳索和倒土。

担呀担,拉呀拉,经过连续五年的苦斗,地坑窑的雏形初现。不等干好,全家人就搬了进去。那时村子里还有狼出没,为了安全,请人在出口土坡上装上门。按门时,找不到一根做棚木的木头,没办法,忍痛将两根土改时分的每年用来搭晒玉米的木椽一分两半做了棚木。从此我便得了植树癖,每年春,就在院内和庄基周围拼命栽树。几年后,庄基被大大小小的树木笼罩,充盈着生命的气息。

有了这“冬暖夏凉”的窝,全家人住着亲情洋溢,一团和气,其乐融融。

1970年8月4日夜里,一场百年不遇的特大暴雨,把小小县城掩没在水泊中。这时我已在县上工作,整夜和机关干部救灾。雨停后,天还未亮,我想起了在县城东边隔沟而居的家。于是,便抹黑绕道西兰公路回到家中,我站在家对面的土硷上望见,见我的地坑庄和胡同白茫茫一片,被大水吞没。我不禁失声大喊“天啊,这下完了”。听到我的声音,对面崖背上的麦草垛里钻出两个黑影,原来是我年迈的双亲,我问明情况,他(她)哭诉着说,人都好着。我安慰他们只要人在就好。第二天全村人担着桶担帮着排水,赤脚挽裤的乡亲经过多半天的上上下下,一坑的水终于见底,水落窑出,但一时还不能住人,我找了地方安置了家人。后来,快入冬季,父亲找来窑工把被横水冲伤的地方补修了一遍,又搬进住了。到了1972年秋天,苦熬了一生的父亲在这土窑洞里离开了我们。

弟妹先后都外出谋生了,多数时间母亲一人住在窑里。1987年8月不幸又发生了。一个大白天大雨倾盆而至,我记取当年教训,冒雨赶回了家,走到门口,看到坑院里已积水尺余,母亲半截腿浸在水中,拖着一双小脚在水面上捞漂浮物,我赶快跳进水里把母亲扶上崖背。从此,我决心离开这个苦难的窝,在县城租了房让母亲住下。几年以后,母亲总丢不下那个与她生命相伴的地窑坑。到了1990年秋天在她病危时,一再坚持要住回去,她和父亲一样从这里走完了人生。母亲去后,人走窑空,这里的门一直锁着。

许多人都劝我,找个机子把这地坑庄子垫了,在上面盖房。但我思念再三总拿不了主意。一闭上眼睛就能看到父亲佝偻着腰,一手背在身后,一手按着扁担,一步一步地、一担一担地往上担土,他把半生的力气都埋在了这个地坑里,这是他一生的伟大杰作,全家人的安居梦也孕育在这里,我不忍心毁掉它。

斗转星移,移民搬迁使许多苦难的同胞住上了漂亮的新居。安居工程也使我在县城有了新的住房。在新居里,父母昔日的身影在我的脑海里总抹不去,他们若能活到今日,看看老百姓安居乐业的生活,不知要高兴成什么样子。我的家庭也随新农村建设三十年而变迁,成为农村住宿条件发展的缩影。我的演讲完了,谢谢大家!

歌颂新农村的演讲稿篇三

尊敬的XX:

窗外,雷声轰隆,狂风夹着暴雨铺天盖地般而至,伫立窗前,我沉思良久,忆起旧事,不禁心潮起伏,思绪万千……

昨天,这里是孤坟、荒丘、沟壑、杂草丛生。

今天,这里一马平川,一栋栋楼房拔地而起,现代商业区的风姿初露端倪,城镇化步伐正在向前迈进。

明天,将从这里诞生××南大区商贾云集的农贸中心,全国最大的鞭炮配货市场,××城镇化的宏伟蓝图已绘就!

这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是,谁又能想到这里曾发生过一个个动人的、令人惊羡的故事……

因为贫穷和闭塞,这里的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于这种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生活,至于农村城镇化,在纯朴的农民心里,那是个模糊的概念。当乡政府一班人马来到他们中间作动员,谈理想,要在他们赖以生存的土地上建集镇,办市场的时候,思维几近麻木的他们却再也坐不住了。他们冲着乡干部所说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把我们的土地都搞建设了,我们往后吃什么啊!因此,阻力、压力、艰难困苦也接踵而来。这时有人泄气了,也有人打退堂鼓了,还有更多的人怕担风险,信心不足,徘徊不前。

为难之处显身手。××,这位年轻的党委书记,怀着满腔的热情,凭着在平凡岗位锻就意志和气魄,带领一班人马,毅然来到××,以豪迈之气概接下了前往描绘蓝图的笔,扛起了××集镇开发的光荣使命。

临危受命,千钧在肩,×书记深感自己的责任重大,上任伊始,她便马不停蹄地带领党委政府的一班人马,白天走村串户,进行调研,晚上学习xx“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寻找理论与实际的对接点。在做群众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的同时,她还告诫身边的工作人员:我们是为群众的利益而来的,是“三个代表”的忠实实践者,所以,我们要尊重我们的衣食父母,他们不理解,是因为我们的工作没有做好,做扎实,只要我们善于从群众实践中汲取营养,丰富智慧,改进方法,增长才干,同时,注意引导他们,教育他们认清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所体现的根本利益,与他们血肉相连,打成一片,他们是会拥护我们并且主动参与并为之奋斗的!精诚所至,金石为开,×书记真诚的心打动纯朴的农民,他们激动地握住××的手道:“×大姐,干吧,我们会尽全力支持你的!”

群众信任了,工作自然增添了劲头。×书记吃住在群众中间,奋斗在一线上,一篇篇扛鼎之作,一幅幅崭新的蓝图,从此徐徐展开……她暗下决心,一定要揭下××建设史上土地开发最精彩的一页。为了争取省市立项和外援资金,她几上长沙,频往××,常为办成一件事而从天亮出发到深夜才拖着疲惫之躯回家,饿了买份盒饭,渴了喝口清水,不惜玩命,心中只有一个信念:务求成功!

不到一个月,征地、测绘、规划、立项全部拿到批文,上百万之资金也逐步到位,工程实质性建设迅速启动。为了建设高质量的精品工程,追求建设效益的最大化,××施展了自己的才华和智慧:

——不惜重金聘请专家,确保集镇规划科学。她从省城、县城请来专家指导解决施工技术难题,并且把本地的工作人员带出去参观学习。

——进行强大的宣传攻势。她号召企业主捐资精作精良的广告牌和横幅标语,请乡土人才书写墙标,利用宣传车宣传发动,招商引资,吸引外援。

——严格质量管理。一方面改革施工管理办法,从项目到工段层层签订合同,把安全和质量责任与效益分配直接挂钩。另一方面,建立和完善三级监控体系实行逐工日逐工段逐项目检查验收,绝不放过任何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

——积极协调矛盾。施工环境差,矛盾问题多,她不辞劳苦,不计得失,苦口婆心,耐心开导,把矛盾逐步消化,保证了工程的胜利进行。

在××的日日夜夜,她没吃过一顿好饭,没睡过一夜安稳觉,家里造房,她没请过一天假,孩子生病,她匆匆赶到医院交代一下家人,又匆匆赶到乡上。有时候,她自己也不知道哪来的力量支撑着她,但是从实践中,她慢慢地体会到:有时候即使是最孱弱的生命,往往也会蕴藏着铁一般的意志,蕴含着不可侵犯的力量和决心……

一份耕耘,一份收获。科学的管理,宽松的环境,赢得了超常的进度和惊人的效益:××小集镇各项基础设施建设进展十分顺利,仅用5个月,投资近1000万元的第一期学文街开发工程已经全部结束,投资六佰万元的第二期开发工程迎宾路建设也已启动。

沐浴着改革的阳光和雨露,×ד城镇化”航母已经鸣笛起锚,××的农民企盼都市生活已不再是梦想。“国有疑难可问谁?敢弄潮头竞风流”!××,这位打造“航母”的功臣深深懂得,农村进行“城镇化”建设虽然不是战场,但这里的事业同样壮丽辉煌。这里虽然没有炮火硝烟,但却要付出太多的牺牲。而今,她正经受着一场风雨的洗礼,大步迈向明天的辉煌。

谢谢大家!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