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教育的演讲稿

来源:飞鸿范文帮 2.9W

心理健康的标准是什么呢?g关于健康教育怎样演讲?下面本站小编整理了健康教育的演讲稿,供你阅读参考。

健康教育的演讲稿

欢迎大家的到来,今天组织大家在这里进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知识健康教育讲座。20xx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这是现阶段我国公民应掌握的基本健康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一位中国人需要了解和做到的一些健康的生活常识。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公告是我国健康教育领域所发布的第一个政府公告,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目前也未检索到国内外界定公民其它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目前健康素养的定义是指个体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定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公民素养66条里的一部分知识,以后我们会陆续将全部的66条健康素养知识传递给大家。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这个定义,提示人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它还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心理健康:是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一、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合理膳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一)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谷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类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400克的谷类食物。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蔬菜、水果和薯类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食物可以分为谷类(米、面、杂粮等)和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和坚果(大豆、其他干豆类、花生、核桃等),蔬菜、水果,纯能量食物(动植物油、淀粉、糖、酒等)等五类。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二) 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食品营养成分齐全,营养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儿童青少年饮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从而推迟其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中老年人饮奶可以减少其骨质丢失,有利于骨健康。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对于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减脂、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人体需要的植物化学物质。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也可防止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三) 膳食要清淡少盐。

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膳食问题。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脂肪摄入过多可以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含盐量)。

二、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也就是适宜运动指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运动应适度量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健康人可以根据运动时的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一般应达到每分钟150~170(次)减去年龄为宜,每周至少运动3次。

(一)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体重是否正常可用体质指数(BMI)来判断。成人的正常体重是指体质指数在18.5~23.9 kg/m2之间。计算公式为:BMI= 体重(千克)/身高(米)2。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缩短寿命。所以,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使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又不造成体内能量过剩,使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

(二) 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任何生命活动都有其内在节律性。生活有规律,对健康十分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则。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睡眠都要按作息规律进行。一般成人每天要保证7~8小时睡眠,睡眠时间不足不利于健康。

三、戒烟限酒

(一) 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烟草烟雾含有4000余种化学物质,包括几十种致癌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吸烟损害体内几乎所有器官,可引发癌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白内障、性功能勃起障碍、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提高6~13倍,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提高2倍,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提高12~13倍。烟草烟雾不仅损害吸烟者的健康,也威胁着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的非吸烟者;被动吸烟导致患肺癌的风险升高约20﹪,患冠心病的风险升高约30﹪。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2﹪。吸烟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吸烟者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只要有戒烟的动机并掌握一定的技巧,都能做到彻底戒烟。35岁以前戒烟,因吸烟引起心脏病的机会可降低90﹪,59岁以前戒烟,在20xx年内死亡的可能性仅为继续吸烟者的一半, 即使年过60岁戒烟,其肺癌死亡率仍大大低于继续吸烟者 戒烟的人,不论吸烟多久,都应该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对身体都有好处,都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三)少饮酒,不酗酒

过量饮酒,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

白酒基本上是纯能量食物,不含其他营养素。经常过量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从而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等,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脑卒中(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该严禁酗酒。尽可能饮用低度酒,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不超过15克。孕妇和儿童、青少年不应饮酒。 四、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良好状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

这是健康生活方包含的四大要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日常生活中,环境与健康也是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目前阶段我们**区正在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

我们大家要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求卫生的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一、夏季已至大家一定要做好除四害工作。什么是四害——蚊子、苍蝇、老鼠、蟑螂。为什么叫四害,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蚊子可以传播疟疾、乙脑、登革热等疾病。要搞好环境卫生,消除蚊子孳生地。根据情况选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杀虫剂等防蚊灭蚊用品,防止蚊子叮咬。

——苍蝇可以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疾病。要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垃圾、粪便、污物,使苍蝇无处孳生。要注意保管好食物,防止苍蝇叮爬。杀灭苍蝇可以使用苍蝇拍、灭蝇灯等。

——老鼠可以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要搞好环境卫生,减少老鼠的藏身之地;收藏好食品,减少老鼠对食物的污染。捕捉、杀灭老鼠可以用鼠夹、鼠笼等灭鼠工具,也可以利用蛇、猫、猫头鹰等老鼠的天敌灭鼠,还可以使用安全、高效的药物灭鼠。要注意灭鼠药的保管和使用方法,防止人畜中毒。

——蟑螂可以传播痢疾、伤寒等多种疾病。要搞好室内外卫生,减少蟑螂藏身的场所。还可以使用药物杀灭蟑螂。

二、 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肺结核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随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随地吐痰时产生的飞沫进入空气,传播给他人。所以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注意遮掩口鼻。这也是当今社会文明素养的表现。

三、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指出,接触二手烟雾(被动吸烟)会造成疾病、功能丧失或死亡。被动吸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在同一建筑物内,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将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分开、净化空气或装置通风设备等,都不能够消除二手烟雾对非吸烟者的危害。如吸烟区设立在同一建筑物内,二手烟雾会通过暖气、通风、空调系统传送到整个建筑物中的每个角落。即使吸烟人数再少,房间面积再大,也不能依靠通风技术来消除二手烟雾的危害。只有完全无烟环境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不吸烟者的健康。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是保护人们免受被动吸烟危害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对不吸烟者权利的尊重。每一位吸烟者,当吸烟成瘾尚不能戒烟时,请不要当着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吸烟。吸烟请到室外。

四、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卫生厕所是指有墙、有顶,厕坑及贮粪池,无渗漏,环境卫生,无蝇蛆,基本无臭味,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并及时清洁的厕所。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可以防止蚊蝇孳生,减少肠道传染病与某些寄生虫病传播流行。推广使用卫生厕所。家禽、家畜应当圈养,禽畜粪便要妥善处理。

最后给大家讲一些常用的医学常识,这也是公民健康素养的一部分内容

(一) 成人的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早晨略低,下午略高,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老年人体温略低,月经期前或妊娠期妇女体温略高;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略高。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称为发热,见于感染、创伤、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及各种体腔内出血等。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见于休克、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过久暴露于低温条件下等。我们要学会测量腋下体温。腋下体温测量方法:先将体温计度数甩到35℃以下,再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最顶端后夹紧,10分钟后取出读数。

(二)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慢。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称为呼吸过速,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等。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称为呼吸过缓,见于颅内高压、麻醉药过量等。

(三)成人正常脉搏为60~100次/分,女性稍快;儿童平均为90次/分,婴幼儿可达130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60次/分。脉搏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大家要学会测量脉搏。脉搏测量方法: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平放于手腕桡动脉搏动处,计一分钟搏动次数。

(四) 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五)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电话接通后应当简要说明需要救护者的病情、人数、所在地址以及伤病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以及报告人的电话号码与姓名。

(六)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保健食品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卫生行政部门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获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食品准许使用保健食品标志。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

(七) 能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证、禁忌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志。非处方药标签印有红色或绿色“OTC”字样,可以按照说明书使用;其他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化妆品标签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厂名、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应当注明生产日期和有效使用期限。特殊用途的化妆品,还应当注明批准文号。对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说明书上应当注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口化妆品必须有中文标签。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不得注有适应证,不得宣传疗效,不得使用医疗术语。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有明示或者暗示治疗作用以及夸大功能作用的文字,不得宣传疗效作用。必须标明主要原(辅)料,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规格,保质期,贮藏方法和注意事项,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卫生许可证文号,保健食品标志等。

今天的健康教育讲座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很快和大家再见面,一起探讨更多健康知识。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共创天蓝,水碧,草清,地净,人健康的美好**,幸福家园。

夏季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人们户外活动增多了,但是,随之而来也增加了传染病的传播机率。学校又是人群聚集的场所,讲究个人卫生,爱护校园卫生环境,形势严峻,刻不容缓。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远离疾病,健康成长:

我在这里建议大家:

一、吃东西以前和大小便后洗手。

许多传染病、寄生虫病是通过不干净的手、不干净的水、不干净的食品传染的,如甲肝、伤寒、痢疾、蛔虫病、钩虫病等肠道传染病。存在我们手上、水中、食品中的一些细菌和病毒很小,我们的肉眼见不到,在显微镜下放大几百倍甚至几万倍才能看到它们,这类有生命的微生物是一些传染病的病源菌,大多数通过口进入人体内,给人体带来疾病。

二、养成不喝生水、不吃不熟食物的习惯

食物不能长期保存,食用前应彻底加热,消毒、杀死细菌,防止各种传染病,如伤寒、手足口病等,世界卫生组织在20xx年曾经提出一个口号:“洗干净你的手,煮熟你的食物。”可见这是非常重要的。

三、养成勤剪指甲,衣服干净整洁的好习惯(指甲里面会藏有能使你生病的细菌和病毒)。

四、建议大家不随地大小便,不随地吐痰。

一口痰中有很多细菌和病毒,可以传染很多细菌和病毒,会传染很多疾病,如感冒、肺炎、气管炎、肺结核等,这些病主要是由于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将病菌通过空气飞沬灰尘经鼻子吸入人体内,造成这些呼吸道传染病的传播。

最后:希望我们小学生能从小做起、从现在做起,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各位同学:

你们好!作为小学生的我们,每个人同样有着自己的烦恼。学习、生活、同伴交往等方面,常常给我们的心理带来很大的压力,心理与学习生活息息相关。今天我们有必要进行一次心理健康的教育。

心理健康是人的健康不可分割的重要方面,那么什么是人的心理健康呢?我们认为人的心理健康包括以下七个方面:

1.智力正常。2.情绪健康。3.意志健全。4.行为协调。5.人间关系适应。6.反应适度。7.心理特点符合年龄

那么,心理健康的标准又是什么呢?

1.乐于学习。 2.能与老师、同学和他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与人为善,团结互助。 3.情绪基本稳定,心情轻松愉快。 4.意志健全,树立自信。

不良的心理行为表现:

1.注意异常。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保持良好的读书环境。在学习时应选择安静的地方,使自己与外界的干扰性刺激隔离;(2)使学习活动简单化。在学习时,除了带必要的书本及文具外,不携带使用自己分心的东西。(3)课桌上的东西尽量减少。课堂上或学习过程中,尽量少摆东西在课桌上,这样可以减少分心,保持高度的集中。(4)进行必要的体育锻炼。必要的体育锻炼,有助于克服注意力不集中的缺点,并能使人对外界的各种刺激的适应能有所提高。

2.情绪反应异常。(1)换一种想法。我们在学习和生活过程中,遇到困难时,常常会心灰意冷,觉得前途渺茫。此时如果换一种想法,想到吃一点苦,受一点挫折对自己是有好处的,我因为这一次的失败而有了更大的收获。或者想,自己还年轻,还可以从头开始,时间可以增加阅历,经历给自己带来经验。暗示自己,“车到山前必有路”,“胜败乃兵家常事”等等。(2)掌握放松技术。在自己不高兴时,可以应用自己已经掌握的放松技术,来缓解内心的痛苦,并使自己有一个强壮的身体。(3)合理发泄。当心情不好时,可以通过合理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缓解内心的不平衡。例如打球、跑步、爬山、找个没人的地方大哭一场或向自己最好的朋友倾诉,将不开心的事说出来等,这样心理会好受一些。但切记不可选择伤害自己或他人方式。

3.学习困难。

4.人际关系紧张。

5.考试焦虑。下面提供一些应对方法,供大家参考: (1)自我放松。(2)转移注意力。(3)深呼吸及自我暗示。

6.意志薄弱,缺乏自信。

如何培养自信心,以下为大家提几点建议:

1.不要总是怀疑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可以成功。不要害怕失败,一次失败不代表总是失败,成功总是在不断的实践中获得的。

2.每天清晨醒来,在心理对自己说几遍“我相信自己,我能够做好我想要做的事情”。

3.发自内心的表达自己的意见、情感和情绪; 4.培养自己有主见,自己做决定及处理某件事情; 5.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发挥自己的优点,找到自己的缺点加以改正。

6.要多行动,不要只是想象,只要去做,你就会越来越自信.

当流星划过,我们都许下自己美丽的愿望:我能行!最后送给大家一句话:“自信,是使人走向成功的第一秘诀。”

思考:

你自己平时有没有意志薄弱、缺乏自信的时候?如果有,你又是怎么做的呢?

愿同学们每天都有好心情!相信自己:我能行!

随着我国社会转型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青壮年农民走入城市,随之,在广大农村产生了一个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农村留守儿童。

近20xx年来,留守儿童成长问题已经成为一个社会焦点。关注这一特殊群体,关爱留守儿童也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共识。

数量巨大: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

根据20xx年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的抽样数据推断,全国农村留守儿童约5800万人,其中14周岁以下的农村留守儿童约4000多万。

和20xx年相比,20xx年的农村留守儿童规模增长十分迅速。

在全部农村儿童中,留守儿童的比例达28.29%,平均每四个农村儿童中就有一个多留守儿童。

区域分布:留守幼儿为同龄儿童的三分之一,集中于中西部

0-5周岁农村留守幼儿占全国农村同龄儿童的比例为30.46%,集中分布在中西部人口大省。

据调查,农村留守幼儿数量超过100万的省份有四川、安徽、河南、湖南、江西、贵州、广东。

这7个人口流出大省学龄前留守儿童总和占全国学龄前留守儿童总数的65.97%。

教育问题:监护人重视不够,九年义务教育难以保证

据统计,80%以上的留守儿童是由祖父母隔代监护和亲友临时监护,年事已高、文化素质较低的祖辈监护人基本没有能力辅导和监督孩子学习。

农村学校受办学条件、师资力量、教学理念的局限与制约,针对留守儿童的需求提供特殊有效的教育和关爱力不从心,学校与家庭之间缺乏沟通。家庭和学校监护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辍学现象。

留守儿童学习成绩及初中教育的在学率都低于正常家庭儿童。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的研究显示,进入初中阶段以后,留守儿童在校率大幅度下降,14周岁留守儿童的在校率仅为88%。

健康问题:身心健康令人堪忧

一县域内的调查显示:70%的父母年均回家不足3次,有的甚至几年才回家1次;近30%的留守儿童与父母通话、通信频率月均不足1次。33%的父亲、25%的母亲外出5年以上,60-70%以上的父母在外省打工。超过半数的留守儿童不能和父母生活在一起。

由于父母长期外出,留守儿童的情感需求得不到满足,遇到心理问题得不到正常疏导,极大地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形成人格扭曲的隐患,导致一部分儿童行为习惯较差,并且极易产生心理失衡、道德失范、行为失控甚至犯罪的倾向。

一项调查显示,19.6%的留守儿童觉得自己不如人,11.4%觉得自己受歧视,9.5%有过被遗弃的感觉。

一项调查显示,在青少年犯罪中留守儿童所占比例已高达20%。

一、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研究历程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农村留守儿童发展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

1.单向视角分析:留守儿童的产生源于人口流动。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流入沿海城市,造成未成年儿童滞留农村。人口学家首先觉察到这个问题。

2.多向视角分析:进入新世纪后,“三农”问题成为我国优先解决的问题,留守儿童的发展与教育受到全方位的关注。

3.多元整合分析:20xx年以来,农村留守儿童与城市流动儿童问题开始整合。随着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不断开放,流入城市的农村儿童日益增多,相应的留守儿童的绝对数在下降。同时,经过教育资源整合,农村寄宿制学校不断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失控”状态基本上得到遏制。

(一)单向视角分析

20xx年以前,社会学、人口学、教育学与心理学分别从各自学科的视野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成与发展状况。

其共识是农村留守儿童生活在一种处境不利条件下,包括心理发展在内的各个方面都面临着不同程度的危机。

(二)多向视角分析

20xx-20xx年期间,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从描述性分析转向解释性分析与对策性研究。

侧重研究农村留守儿童人格、自我概念、心理健康等,研究结论多认为留守儿童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懦弱、胆小等心理问题。

其共识是充分调动各种社会资源为农村留守儿童提供社会支持与心理辅导,最大限度减轻儿童在留守期间承受的压力。

(三)多元整合分析

20xx年以来,随着城市义务教育阶段的不断开放,流入城市的农村儿童日益增多,相应的留守儿童的绝对数在下降。其共识是留守儿童心理发展因人、因时各有不同。

在情绪和行为上,有一些留守儿童确实存在一定的问题,但从整个群体的角度来说,这种问题并非十分显著。

留守儿童在安全、学习、心理、行为上的问题,其表现复杂、多样、个体性强,儿童有无问题是因他所在的家庭情况而异的。监护人不管是祖父辈、父母还是其他身份者,只要他有爱心,有文化,懂教育,善疏导,就能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反之,即使监护人是亲生父母,也可能会造就出问题儿童。

本质上,留守儿童的问题并非由父母外出务工直接所致。

二、农村留守儿童常见心理问题

(一)心理健康问题

躯体化问题;恐怖、敌对;偏执、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等。

(二)自我意识问题

自尊较低,较重的自卑感;自我评价较低;盲目反抗、怨恨父母。

(三)情绪与社会支持问题

孤独感;焦虑、抑郁;幸福感低。

(四)社会行为问题

违法、违纪;社交焦虑;放任、自暴自弃;受欺负;攻击、不服管教;小偷小摸,抽烟,酗酒,赌博,抢劫等。

(五)人格品质问题

内向、冷谈孤独、自卑拘谨;少年老成、抑郁;冲动、任性;紧张焦虑、自我中心主义。

(六)学业与校纪问题

学习习惯不良、学习态度不端正、学习兴趣不高;辍学、逃学、厌学;纪律差、迷恋网吧。

(七)家庭与生活能力问题

与父母疏远;父母榜样缺失、生活自理能力差、依赖性强;缺少社会责任感。

三、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主要成因

(一)亲情缺失——丧失心理安全

亲情主要形式就是依恋,而依恋是儿童早期与父母互动而形成的一种亲密的情感联系。

如果父母能够对他们的需要作出及时、有效的反应,则能够有利于儿童建立起安全的依恋类型,从而使得他们将这种良好的人际互动泛化到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变得对他人更加信任。反之,如果父母不能对他们的需求及时做出反应,反而加之以虐待、忽视或遗弃等行为,则会使他们更可能建立起不安全的依恋类型,如回避型依恋、抗拒型依恋、或矛盾型依恋。

研究发现,留守儿童多属焦虑型依恋,缺乏基本的心理安全感。

(二)保教缺位——丧失成长榜样

家庭教育贯穿于日常生活之中,父母是最好的成长榜样。亲自分离意味着成长榜样的缺失,而留守儿童的监护人又往往缺乏必要的教育能力与基本榜样效能。于是,大多数儿童处在放任状态。

由于缺乏成人的有效监控,儿童成长过程必然出现严重分化。一部分养成不良习惯,甚至染上陋习。

(三)资源缺乏——丧失社会支持

农村留守儿童多属贫困家庭,多早体验生活的艰辛,导致儿童心理脆弱、麻木或反过来,敏感、悲观。

四、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教育的特点

(一)经济保障与心理保健结合

留守儿童多为经济贫困儿童。贫困导致儿童营养不良、身体素质不佳,进而导致心理问题。

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与生理健康问题不可分割,特别是营养平衡、良好卫生与生活习惯养成必须先行。

(二)社会支持与心理保健结合

留守儿童多为社会处境不利儿童。社会资源贫乏导致儿童丧失自信与理想。因而,政府关心与社会支持是农村留守儿童心理健康不可缺少的外部条件。

(三)学习辅导与心理保健结合

因文化水平的局限,祖辈只能填补感情的空位,但是不能进行学业辅导。

留守儿童缺乏家长指导与监督,学习热情与学习能力不足导致学习兴趣下降,容易受社会不良风气的影响,缺乏对不良诱惑的抵御能力,走上人生歧途。

(四)家长指导(代理家长培训)与儿童辅导结合

农村留守儿童代理家长已经成为一种成功的社会支持模式,并且逐步制度化。

附录1:小学“留守儿童”代理家长职责制度

1.按照“自愿、奉献、就近”原则,做结对儿童生活的知情人、学习的引路人和成长的保护人,能对结对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心理疏导、亲情温暖,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2.建立留守儿童档案,作好相关记录,为学校管理、教师教学提供依据。

3.定期和不定期召开座谈会,经常找学生谈心,了解他们的想法,关心他们的心理动向,尽量帮助他们实现自己的良好愿望。

4.经常性了解学生学习、生活状况,及时对不良现象进行纠正。

5.定期和不定期向班主任和科任教师交流,汇报学生表现情况。

6.定期和不定期与留守儿童父母或监护人交流、沟通,反映留守儿童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情况;以争取父母更多的关爱,并与现监护人一起共商对孩子的教育管理措施等等。

7.关心留守儿童,帮助留守儿童解决学习、生活、思想方面的问题,帮助学生树立学习信心,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搞好学生行为教育和巩固工作,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引导孩子健康成长。

留守儿童的心理问题具有复合性,需要亲子双方同步接受辅导,才能获得持久的教育效果。

五、农村留守儿童心理辅导的基本方法

基于农村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和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比较有效且可行的心理辅导方法是团体心理辅导与依恋关系辅导。

当然,如果条件比较好的学校可以建立心理辅导室,开展个别辅导和行为矫正。

(一)团体心理辅导

团体心理辅导是辅导员与学生之间建立一种开放、协调的关系,运用团体动力学原理帮助学生挖掘心理潜能,解除心理困惑,促进心理健康的助人过程。

具体说就是:根据学生问题的相似性组成小组,通过协商、讨论、沟通、训练与引导,同步解决学生面临的共同问题。

其优势是:辅导效率高;心理安全感高;团体成员相互支持;共同的经验分享,使问题去个性化。

1.短程游戏辅导

三个阶段:

准备:确定目标、设计方案、成员选择、引导投入、签订公约。

过程:导入活动、实施辅导、结束活动

评价:过程性评价、总结性评价和跟踪性评价

团体的规模:

通常有一位或两位咨询员主持,或称为团体指导者,多个来访者参加,或称为团体成员。

团体的规模因辅导目标的不同而不等,少则 3-5 人,多则10人。

通过几次或是十几次团体聚会、活动及参加成员相互交往,共同讨论大家关心的问题,彼此启发,相互反应,支持鼓励,使成员了解自己的心理,了解他人的心理,以便改善人际关系,增加社会适应性,促进人格成长。

辅导过程:

第一阶段:成员相互认识,熟悉名字等个人基本信息。可使用游戏如小记者、棒打薄情郎、说字成组、春夏秋冬、大风吹等

第二阶段:团体凝聚力形成阶段,主要培养团体的信任感、安全感及成员的团队合作意识。可使用游戏如同舟共济、信任之旅、瞎子背瘸子、蜈蚣翻身、穿越沼泽地等。

第三阶段:人际交往训练。训练人际交往技巧,与同伴和老师的交往法则等。可使用游戏如优点轰炸、天使与魔鬼等

第四阶段:自我意识整合,学会正确认识自己,合理评价自己。可使用游戏如照镜子、快乐动物园、我的自画像等

第四阶段:探索自己在家庭关系、学业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可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活动,如家庭雕塑、情绪ABC等

团体辅导过程中领导策略:

发展阶段

团体氛围和团体行为

领导者行为

创始阶段

成员对团体还不太了解,持观望态度;有防卫心理,发言不太积极,即使发言也总是倾向说些冠冕堂皇的大道理或套话,不愿意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感受。

向团体成员阐明团体的目的;订立团体规范;鼓励成员表达内心的感受,营造宽松、和谐、温馨的团体气氛。

过渡阶段

成员的防卫心理有所降低,协助行为开始增加,但还是存在一定的心理顾虑,自我开放程度仍然不高;在讨论过程中个别成员存在嘲讽或攻击他人的行为,团体间的友好气氛和信任感仍有待增强。

在学生面前适度的率先自我表露,主动展示对他们的坦白和信任,推动团体成员之间尽快建立起信任感;及时妥善的处理冲突情境;注意调动成员参与的积极性;给相对沉默的学生更多的发言机会和鼓励。

发展阶段

成员自我开放程度有所提高,团体互动有所增强,消极行为进一步减少;成员间信任感增强;愿意进一步交流。

尊重团体的自然发展,对个别成员的情绪行为,了解原因后及时处理;鼓励成员在团体中和他人一起分享自己的经验,给予当事人支持和理解,避免他们自我暴露后给自己带来压力。

成熟阶段

团体气氛比较融洽,凝聚力和信任感已达到一定程度。成员在讨论时能够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自我认识加深,社会技能在团体中得到学习和演练。

引导团体活动朝向团体目标方向发展。帮助成员在团体过程中改变不正确的认知方式、学习各种社交、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促进成员社会适应性的提高。

结束阶段

成员对即将结束的团体活动表现出不舍情绪;彼此间相互祝福,团体气氛和谐融洽。

对团体总结、展望;和成员一起彼此给予并接受反馈,协助成员整理和回顾在团体中的收获,鼓励成员,树立信心。

领导者团体辅导技术:

团体技术

反应技术

积极倾听

作用技术

折中的技术

调停同理心

2.心理健康教育课

主要形式:

角色扮演、集体讨论、集体游戏;

自由联想

组队辩论、趣味抢答

主旨演讲

手工制作、艺术欣赏

拓展训练。

心理拓展训练

心理拓展训练主要以户外体验性的实践活动方式,强调用参与、合作、信任、挑战、高峰体验来提高参与者的心理认知水平。注重让学生在愉快、积极参与中学到知识、领悟道理,并通过亲身体验挑战困境来挖掘自己的潜能,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果敢、顽强、自信、坚韧等优良心理品质的形成,从而有效地发展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大多数心理拓展项目是通过小组及团体合作的形式克服一定的困难,突破一定的心理障碍,最终完成练习,从而获得成功的高峰体验,达到提高学生自尊、自信的效果。

(二)依恋关系辅导

依恋理论中的核心概念——内部工作模型,在留守儿童的适应性发展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作为一种调节机制,它给留守儿童的干预指出了一个合适的方向。心理辅导的根本目的是改变留守儿童的依恋内部工作模式,改变对自我和他人的认知以及与他人的人际关系。

内部工作模型

儿童在与抚养者相互作用的过程中建立起对自我和外界的心理表征,在以后的人际关系处理过程中,就会用这种之前建立起来的表征来处理当前遇到的问题。

也就是说,之前建立起来的表征会影响到个体之后的思想、情感以及行为,这种内化了的心理表征就是内部工作模型(internal working model,IWM)

1.母子疗法(Infant-parent psychotherapy,IPP)

从依恋理论的角度出发,认为改善留守儿童的依恋类型,可以纠正他们已经形成的不良内部工作模型,从而改善其与他人的人际互动,减少问题发生的可能。

母子疗法的特点在于让父母与儿童一起接受干预,通过改变父母自身存在的不安全依恋类型,来改善儿童与父母之间的人际互动,以帮助儿童建立起良性的内部工作模型。

附录2:案例

12个月大的时候,咨询师帮助母亲认识、表达以及解决自己童年时的痛苦经历,将她们过去的经历与当前对孩子的感受和反应联系起来,包括是否有不当的抚养方式。在孩子24个月的时候表现出更好的母婴关系,母亲对自己的孩子有更好的共鸣,儿童的适应能力也更好。

2岁或2岁以下遭受过虐待的留守儿童的研究中,结果表明,通过改善母亲自己的依恋类型,有助于在母婴之间形成良性的人际互动,从而改善儿童的心理问题。

2.认知-行为游戏疗法(cognitive-behavioral play therapy,CBPT)

这种方法基于认知-行为辅导的原理,通过致力于改变留守儿童原有的内部工作模型(或认知图式),来改善留守儿童的情绪或行为问题。不同的是,它减少了辅导过程中对语言的要求,以游戏的方式,通过有目的的游戏程序和过程,在游戏的环节中改变儿童的不良内部工作模型,是一种更加注重操作的干预方法。

在辅导过程中,可以有意识地用木偶或者动物来代表儿童自己,通过一定情境的设计,开展认知辅导过程。通过这样一种角色扮演方法,可以改善儿童的不良信念,引导儿童对自己做出积极的自我评价。

考虑到留守儿童可能存在的生理、心理和发展问题,用此种方法对他们进行干预,将可能取得更加好的效果。

3.故事疗法

故事疗法主要目的是纠正儿童的不良内部工作模型。

基本程序是:咨询师先给儿童呈现一些故事情境(如某个儿童来到一所新的学校,或者是需要向老师寻求帮助)。给出这些故事情境后,咨询师就开始引导儿童,让其自己完成这个故事。在他们讲完故事之后,咨询师需要强调一下故事中隐含的期待是什么,然后让儿童对可能的结果进行预测(如同伴会接受还是拒绝他,老师是否会给他提供帮助等),儿童被鼓励大胆对他们的预测和结果的原因进行说明。

给儿童提供有差异但却真实的故事,并且让他们去完成这个故事,能够修正不良的内部工作模型。通过这样一些有组织的讲述活动使故事情境中隐含的期待变得更为明显,以便使儿童更好地对期待进行识别与回应。在此过程中,儿童识别期待的能力得到增强,从而迁移到对自身期待的识别能力的提升。

小结

农村留守儿童心理问题是一个不断变化中的问题。随着农村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农村素质教育的整体推进,留守儿童面临的发展局面将会随之改变。相应的,留守儿童的心理辅导方式也需要改进。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农村教师的心理辅导水平也会不断提高,如是,一些先进的辅导方法也会逐步引进。但是,团体辅导与依恋辅导将是解决留守儿童心理问题基本方法。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出现高血糖,是因为胰岛素抵抗(敏感性下降)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胰岛素数量下降),从而使血液中的血糖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而长时间的高血糖可进一步加重胰腺内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的负担,

使这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下降和提前衰竭,血糖进一步升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

别忽视隐藏在体内的凶恶杀手——血脂紊乱

糖尿病是由于人体内胰岛素缺乏或人体对胰岛素不敏感而引起血糖异常升高的疾病。实际上,胰岛素不仅掌管着血糖的高低,它还是我们身体内其他两大类物质:脂肪和蛋白质代谢的主要调控因素。在糖尿病患者中,由于胰岛素的生物调节作用发生障碍,常伴有脂质代谢的紊乱,出现脂质代谢异常,俗称“高血脂”。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脂质代谢异常是甘油三酯的升高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身体中的好胆固醇)的下降。而血脂紊乱不仅会加重糖尿病患者的病情,给血糖控制带来困难,还会加快糖尿病并发症,主要是大血管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

多长时间检查一次血脂?

正常人可以每2年检查一次血脂。

40岁以上的人应每年检查一次。

有家族史的(亲人中患有冠心病脑中风)、肥胖、长期吃糖太多、长期吸烟、酗酒、习惯静坐(办公室工作人员),生活无规律、情绪易激动、精神常处于紧张状态(如司机),已经患有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高血压、脑血栓及已患有血脂紊乱的病人,应半年或更短时间定期检查血脂。

查血脂要注意什么?

1.要求在采血前一天晚10点钟开始禁食,于次日早上9点至10点钟采静脉血,也就是应空腹12小时以上、晨间取血。

2.还应注意取血化验前的最后一餐必须忌用高脂食物,不能饮酒,因为饮酒能明显升高甘油三酯浓度,导致化验结果有误差;

3.应在生理和病理状态比较稳定的情况下进行化验,因为血脂水平可随一些生理及病理状态变化。如:创伤、急性感染、发热、心肌梗死、妇女月经、妊娠等。

4.此外一些药物如避孕药、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激素类药物等也影响血脂水平,导致检验的误差。

透视糖尿病治疗不达标的危险

老王知道自己得了糖尿病是三年前的事了,由于血糖一直不太高,也没有感到明显不适,加上单位里事情比较多,因此,除了偶尔去医院配配药,检查空腹血糖,也没怎么放在心上。这几天,老王觉得眼睛老是看不清东西,跑到医院一检查,医生的诊断吓了他一大跳——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不及时治疗的话,会导致失明。在吃惊的同时,老王很纳闷:平时一直没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呀,怎么这毛病说来就来了?

事实上,老王平时未感到明显不适,去医院就诊的时候只是查查空腹血糖,照他的话说也就是高“一点点”,很少按医生的要求每3个月查一次糖化血红蛋白,一天内其他时间的血糖控制情况根本不能反映出来,而且长期血糖控制的情况也不清楚。按他目前出现严重的并发症来看,也就是说,不仅仅是空腹血糖,他长期血糖控制根本未达标。

血糖不达标会引起哪些危害

血糖高会引起哪些不好的情况呢?从起病的缓急来看,可以分为两大类: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前者如医学上所称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糖尿病非酮症高渗性昏迷等,一般在血糖高出正常水平很多时才会发生;后者如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糖尿病心血管和脑血管病变、糖尿病眼部病变(如老王的病)等,它们在发生过程中往往不引人注意,但一旦发现就很可能已经较重了,这一类情况在临床上相当常见。

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有关统计,因糖尿病引起的失明比正常人多2。5倍,是致盲的首要原因。糖尿病患者坏疽和截肢比正常人多20倍,糖尿病同时发生冠心病及中风者比正常人高2~3倍!1/3的急性心梗、1/4的脑中风患者与糖尿病血管病变有关,糖尿病导致的肾衰比正常人高17倍!

血糖不达标为什么会对人体产生危害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出现高血糖,是因为胰岛素抵抗(敏感性下降)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减退(胰岛素数量下降),从而使血液中的血糖不能得到很好的利用。而长时间的高血糖可进一步加重胰腺内分泌胰岛素的细胞的负担,使这些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下降和提前衰竭,血糖进一步升高,如此形成恶性循环。这就是医学上所谓酌“葡萄糖毒性作用”。葡萄糖毒性作用的存在是糖尿病患者病情进展的重要原因。

目前医学界已经达成共识,高血糖是心血管疾病(如冠心病等)的危险因素。医学研究表明,高血糖产生某些有害影响,促进动脉硬化、血栓形成,而后者是发生冠心病、心肌梗死的基本环节。

积极控制血糖,减少糖尿病长期并发症

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高血糖是糖尿病各种并发症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国外已对1型糖尿病和2型糖尿病做过重大研究,结果发现,控制好血糖可使1型糖尿病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减少76%,肾脏病变减少54%,神经病变减少60%;使2型糖尿病患者的心肌梗死和心力衰竭减少16%,视网膜病变减少21%,糖尿病肾病减少33%。

因此,对于糖尿病患者而言,常规监测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非常重要,应该长期将各项血糖值都保持在良好的水平。不同国家对于血糖的控制目标略有不同。美国糖尿病学会(ADA)将HbAlc<7.0%就视为血糖控制达标了,我国采用的标准与国际糖尿病联盟一致,即HbAlc要控制到低于6.5%的水平。这个标准虽严格,但只要努力,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能达到。在实现血糖达标的过程中,除了控制饮食、适当运动,许多患者还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台理服用口服降糖药物,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的格列酮类药物等。

此外,由于糖尿病患者在高血糖的同时常常还会伴有高血压、血脂紊乱,而高血压和血脂紊乱同样是引起冠心病等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因此,除了实现血糖达标,还需积极控制其他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如血压、血脂,从而有效地减少2型糖尿病心血管并发症的发生。

欢迎大家的到来,今天组织大家在这里进行《中国公民健康素养66条》知识健康教育讲座。20xx年1月,卫生部第3号公告发布了《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试行)》,这是现阶段我国公民应掌握的基本健康知识和基本技能,作为一位中国人需要了解和做到的一些健康的生活常识。

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公告是我国健康教育领域所发布的第一个政府公告,也是世界上第一份界定公民健康素养的政府文件。目前也未检索到国内外界定公民其它素养内容的政府文件。目前健康素养的定义是指个体获取、理解和处理基本健康信息或服务,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做出正确决定以维持和促进健康的能力。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公民素养66条里的一部分知识,以后我们会陆续将全部的66条健康素养知识传递给大家。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健康的定义: 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虚弱,而且是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这个定义,提示人们健康不仅仅是无疾病、不虚弱,它还涉及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三个方面。

身体健康:表现为体格健壮,人体各器官功能良好;心理健康:是指能正确评价自己,应对处理生活中的压力,能正常工作,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社会适应的完好状态:是指通过自我调节保持个人与环境、社会及在人际交往中的均衡与协调。

健康生活方式,是指有益于健康的习惯化的行为方式。主要表现为生活有规律,没有不良嗜好,讲求个人卫生、环境卫生、饮食卫生,讲科学、不迷信,平时注意保健、生病及时就医,积极参加健康有益的文体活动和社会活动等等。

健康生活方式主要包括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四个方面。

一、合理膳食。

合理膳食指能提供全面、均衡营养的膳食。食物多样,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卫生部发布的《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为合理膳食提供了权威的指导。

(一)膳食应以谷类为主,多吃蔬菜水果和薯类,注意荤素搭配。

谷类食物是我国居民传统膳食的主体,是人类最好的基础食物,也是最经济的能量来源。以谷类为主的膳食既可提供充足的能量,又可避免摄入过多的脂肪,对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癌症有益。《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应摄入250~400克的谷类食物。 蔬菜水果是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和植物化学物质的重要来源,薯类含有丰富的淀粉、膳食纤维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蔬菜、水果和薯类对保持身体健康,保持肠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罹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压等慢性疾病风险具有重要作用。《中国居民膳食指南》指出,成年人每天吃蔬菜300~500克,水果200~400克。食物可以分为谷类(米、面、杂粮等)和薯类,动物性食物(肉、禽、鱼、奶、蛋等),豆类和坚果(大豆、其他干豆类、花生、核桃等),蔬菜、水果,纯能量食物(动植物油、淀粉、糖、酒等)等五类。各种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不完全相同,每种食物都至少可提供一种营养物质,任何一种天然食物都不能提供人体所需的全部营养。多种食物组成的膳食,才能满足人体各种营养需求,达到合理营养、促进健康的目的。

(二) 经常食用奶类、豆类及其制品。

奶类食品营养成分齐全,营养组成比例适宜,容易消化吸收,是膳食钙质的极好来源。儿童青少年饮奶有利于其生长发育和骨骼健康,从而推迟其成年后发生骨质疏松的年龄;中老年人饮奶可以减少其骨质丢失,有利于骨健康。建议每人每天饮奶300克或相当量的奶制品,对于高血脂和超重肥胖倾向者应选择减脂、低脂、脱脂奶及其制品。大豆含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膳食纤维等营养素,且含有磷脂、低聚糖以及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人体需要的植物化学物质。适当多吃大豆及其制品可以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量,也可防止过多消费肉类带来的不利影响。建议每人每天摄入30~50克大豆或相当量的豆制品。

(三) 膳食要清淡少盐。

食用油和食盐摄入过多是我国城乡居民共同存在的膳食问题。盐的摄入量过高与高血压的患病率密切相关。脂肪是人体能量的重要来源之一,但是脂肪摄入过多可以增加患肥胖、高血脂、动脉粥样硬化等多种慢性疾病的危险。应养成吃清淡少盐膳食的习惯,即膳食不要太油腻,不要太咸,不要摄食过多的动物性食物和油炸、烟熏、腌制食物。建议每人每天烹调油用量不超过25克;食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包括酱油、酱菜、酱中的含盐量)。

二、适量运动。

适量运动也就是适宜运动指运动方式和运动量适合个人的身体状况,动则有益,贵在坚持。运动应适度量力,选择适合自己的运动方式、强度和运动量。健康人可以根据运动时的心率来控制运动强度,一般应达到每分钟150~170(次)减去年龄为宜,每周至少运动3次。

(一)保持正常体重,避免超重与肥胖。

体重是否正常可用体质指数(BMI)来判断。成人的正常体重是指体质指数在18.5~23.9 kg/m2之间。计算公式为:BMI= 体重(千克)/身高(米)2。超重和肥胖是心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某些肿瘤患病率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进食量和运动是保持健康体重的两个主要因素,食物提供人体能量,运动消耗能量。如果进食量过大而运动量不足,多余的能量就会在体内以脂肪的形式积存下来,增加体重,造成超重或肥胖;相反若食量不足,可由于能量不足引起体重过低或消瘦。体重过高和过低都是不健康的表现,易患多种疾病,缩短寿命。所以,应保持进食量和运动量的平衡,使摄入的各种食物所提供的能量能满足机体需要,而又不造成体内能量过剩,使体重维持在适宜范围。

(二) 劳逸结合,每天保证7~8小时睡眠。

任何生命活动都有其内在节律性。生活有规律,对健康十分重要。要注意劳逸结合、起居有则。工作、学习、娱乐、休息、睡眠都要按作息规律进行。一般成人每天要保证7~8小时睡眠,睡眠时间不足不利于健康。

三、戒烟限酒

(一) 吸烟和被动吸烟会导致癌症、心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多种疾病。

烟草烟雾含有4000余种化学物质,包括几十种致癌物以及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吸烟损害体内几乎所有器官,可引发癌症、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病、白内障、性功能勃起障碍、骨质疏松等多种疾病。与非吸烟者相比,吸烟者死于肺癌的风险提高6~13倍,死于冠心病的风险提高2倍,死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的风险提高12~13倍。烟草烟雾不仅损害吸烟者的健康,也威胁着暴露于二手烟环境的非吸烟者;被动吸烟导致患肺癌的风险升高约20﹪,患冠心病的风险升高约30﹪。据统计,我国每年死于吸烟相关疾病的人数超过100万,占死亡总人数的12﹪。吸烟导致的多种慢性疾病给整个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

(二)戒烟越早越好,什么时候戒烟都为时不晚。

吸烟者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都不晚,只要有戒烟的动机并掌握一定的技巧,都能做到彻底戒烟。35岁以前戒烟,因吸烟引起心脏病的机会可降低90﹪,59岁以前戒烟,在20xx年内死亡的可能性仅为继续吸烟者的一半, 即使年过60岁戒烟,其肺癌死亡率仍大大低于继续吸烟者 戒烟的人,不论吸烟多久,都应该戒烟。戒烟越早越好,任何时候戒烟对身体都有好处,都能够改善生活质量。

(三)少饮酒,不酗酒

过量饮酒,会增加患某些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

白酒基本上是纯能量食物,不含其他营养素。经常过量饮酒,会使食欲下降,食物摄入量减少,从而导致多种营养素缺乏、急慢性酒精中毒、酒精性脂肪肝等,严重时还会造成酒精性肝硬化。过量饮酒还会增加患高血压、脑卒中(中风)等疾病的风险,并可导致交通事故及暴力事件的增加,对个人健康和社会安定都是有害的。应该严禁酗酒。尽可能饮用低度酒,建议成年男性一天饮用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成年女性不超过15克。孕妇和儿童、青少年不应饮酒。 四、心理平衡。

心理平衡,是指一种良好的心理状态,即能够恰当地评价自己,应对日常生活中的压力,有效率地工作和学习,对家庭和社会有所贡献的良好状态。乐观、开朗、豁达的生活态度,将目标定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等均有助于个体保持自身的心理平衡状态。

这是健康生活方包含的四大要素:合理膳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心理平衡。

日常生活中,环境与健康也是息息相关,保护环境促进健康。人类所患的许多疾病都与环境污染有很大的关系。无节制地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是造成环境恶化的根源。每个人都有爱护环境卫生,保护环境不受污染的责任。目前阶段我们**区正在创建省级卫生文明城市。

我们大家要遵守保护环境的法律法规,遵守讲求卫生的社会公德,自觉养成节约资源、不污染环境的良好习惯,努力营造清洁、舒适、安静、优美的环境,保护和促进人类健康。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

一、夏季已至大家一定要做好除四害工作。什么是四害——蚊子、苍蝇、老鼠、蟑螂。为什么叫四害,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蚊子、苍蝇、老鼠、蟑螂等会传播疾病。

——蚊子可以传播疟疾、乙脑、登革热等疾病。要搞好环境卫生,消除蚊子孳生地。根据情况选用纱门、纱窗、蚊帐、蚊香、杀虫剂等防蚊灭蚊用品,防止蚊子叮咬。

——苍蝇可以传播霍乱、痢疾、伤寒等疾病。要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垃圾、粪便、污物,使苍蝇无处孳生。要注意保管好食物,防止苍蝇叮爬。杀灭苍蝇可以使用苍蝇拍、灭蝇灯等。

——老鼠可以传播鼠疫、流行性出血热、钩端螺旋体病等多种疾病。要搞好环境卫生,减少老鼠的藏身之地;收藏好食品,减少老鼠对食物的污染。捕捉、杀灭老鼠可以用鼠夹、鼠笼等灭鼠工具,也可以利用蛇、猫、猫头鹰等老鼠的天敌灭鼠,还可以使用安全、高效的药物灭鼠。要注意灭鼠药的保管和使用方法,防止人畜中毒。

——蟑螂可以传播痢疾、伤寒等多种疾病。要搞好室内外卫生,减少蟑螂藏身的场所。还可以使用药物杀灭蟑螂。

二、 咳嗽、打喷嚏时遮掩口鼻,不随地吐痰。

肺结核病、流行性感冒、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麻疹等常见呼吸道传染病的病原体可随患者咳嗽、打喷嚏、大声说话、随地吐痰时产生的飞沫进入空气,传播给他人。所以不要随地吐痰,咳嗽、打喷嚏时要注意遮掩口鼻。这也是当今社会文明素养的表现。

三、不在公共场所吸烟,尊重不吸烟者免于被动吸烟的权利。

世界卫生组织《烟草控制框架公约》指出,接触二手烟雾(被动吸烟)会造成疾病、功能丧失或死亡。被动吸烟不存在所谓的“安全暴露”水平。在同一建筑物内,划分吸烟区和非吸烟区将吸烟者和非吸烟者分开、净化空气或装置通风设备等,都不能够消除二手烟雾对非吸烟者的危害。如吸烟区设立在同一建筑物内,二手烟雾会通过暖气、通风、空调系统传送到整个建筑物中的每个角落。即使吸烟人数再少,房间面积再大,也不能依靠通风技术来消除二手烟雾的危害。只有完全无烟环境才能真正有效地保护不吸烟者的健康。室内公共场所和工作场所完全禁止吸烟是保护人们免受被动吸烟危害的最有效措施,也是对不吸烟者权利的尊重。每一位吸烟者,当吸烟成瘾尚不能戒烟时,请不要当着你的家人、朋友和同事吸烟。吸烟请到室外。

四、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

卫生厕所是指有墙、有顶,厕坑及贮粪池,无渗漏,环境卫生,无蝇蛆,基本无臭味,粪便经无害化处理并及时清洁的厕所。使用卫生厕所,管理好人畜粪便,可以防止蚊蝇孳生,减少肠道传染病与某些寄生虫病传播流行。推广使用卫生厕所。家禽、家畜应当圈养,禽畜粪便要妥善处理。

最后给大家讲一些常用的医学常识,这也是公民健康素养的一部分内容

(一) 成人的正常腋下体温为36℃~37℃,早晨略低,下午略高,24小时内波动不超过1℃;老年人体温略低,月经期前或妊娠期妇女体温略高;运动或进食后体温略高。体温高于正常范围称为发热,见于感染、创伤、恶性肿瘤、脑血管意外及各种体腔内出血等。体温低于正常范围称为体温过低,见于休克、严重营养不良、甲状腺功能低下及过久暴露于低温条件下等。我们要学会测量腋下体温。腋下体温测量方法:先将体温计度数甩到35℃以下,再将体温计水银端放在腋下最顶端后夹紧,10分钟后取出读数。

(二)正常成人安静状态下,呼吸频率为16~20次/分,随着年龄的增长逐渐减慢。呼吸频率超过24次/分称为呼吸过速,见于发热、疼痛、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力衰竭等。呼吸频率低于12次/分称为呼吸过缓,见于颅内高压、麻醉药过量等。

(三)成人正常脉搏为60~100次/分,女性稍快;儿童平均为90次/分,婴幼儿可达130次/分;老年人较慢,为55~60次/分。脉搏的快慢受年龄、性别、运动和情绪等因素的影响。大家要学会测量脉搏。脉搏测量方法:将食指、中指和无名指指腹平放于手腕桡动脉搏动处,计一分钟搏动次数。

(四) 会识别常见的危险标识,如高压、易燃、易爆、剧毒、放射性、生物安全等,远离危险物。

(五)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

需要紧急医疗救助时,拨打120急救电话求助。电话接通后应当简要说明需要救护者的病情、人数、所在地址以及伤病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以及报告人的电话号码与姓名。

(六)保健食品不能代替药品。

保健食品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的食品。

卫生行政部门对审查合格的保健食品发给《保健食品批准证书》,获得《保健食品批准证书》的食品准许使用保健食品标志。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要求。

(七) 能看懂食品、药品、化妆品、保健品的标签和说明书。

定型包装食品和食品添加剂,必须在包装标识或者产品说明书上标出品名、产地、厂名、生产日期、批号或者代号、规格、配方或者主要成分、保质期限、食用或者使用方法等。不得有夸大或者虚假的宣传内容。在国内市场销售的食品,必须有中文标识。药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上必须注明药品的通用名称、成分、规格、生产企业、批准文号、产品批号、生产日期、有效期、适应证、禁忌证或者功能主治、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注意事项。麻醉药品、精神药品、医疗用毒性药品、放射性药品、外用药品和非处方药的标签,必须印有规定的标志。非处方药标签印有红色或绿色“OTC”字样,可以按照说明书使用;其他药物必须在医生指导下使用。 化妆品标签上应当注明产品名称、厂名、生产企业卫生许可证编号;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应当注明生产日期和有效使用期限。特殊用途的化妆品,还应当注明批准文号。对可能引起不良反应的化妆品,说明书上应当注明使用方法、注意事项。进口化妆品必须有中文标签。化妆品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不得注有适应证,不得宣传疗效,不得使用医疗术语。保健食品标签和说明书不得有明示或者暗示治疗作用以及夸大功能作用的文字,不得宣传疗效作用。必须标明主要原(辅)料,功效成分或标志性成分及其含量,保健作用和适宜人群、不适宜人群,食用方法和适宜的食用量,规格,保质期,贮藏方法和注意事项,保健食品批准文号,卫生许可证文号,保健食品标志等。

今天的健康教育讲座就讲到这里了,希望很快和大家再见面,一起探讨更多健康知识。让我们一起共同努力,共创天蓝,水碧,草清,地净,人健康的美好**,幸福家园。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