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文明主题班会主持词(通用3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2.51W

校园文明主题班会主持词 篇1

男:老师们

校园文明主题班会主持词(通用3篇)

女:同学们

合:大家下午好!

女:今天这个班会课我们又有一个新的主题活动,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

男:我们今天的内容就是关于文明礼仪的。

女:文明礼仪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用到,已经是滚瓜烂熟了。

男:在家里,学校里,,马路上,大厦上,网上,电视里……随处都可以看见这个词。

女:但是在生活中我们有的人却不怎么注意文明礼仪,今天我们首先就这个话题选出文明礼仪做得的人,每组选出一名代表来参加竞选。

男:在竞选途中,不能有违反纪律的表现,否则我们将给那位同学扣分,请大家注意好自己的文明礼仪。

女:好,那我们请各位代表走上讲台,用一两句话做一个自我介绍(5分钟左右)

男:现在每一位同学拿出一张纸,讲台上站着的正是我们文明礼仪做得较好的同学,请大家进行评比,只能选一位做得的。

女:请大家注意,要公正选举,这次选举不是一个组为单位,而是以个人为中心。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我就不必多说了,开始选举吧!

男:好,请组长把纸收起来,我们看看哪一组最迅速!这一次我们将选出三名品德素质较高的同学,将会有小小的奖励。

女:我们黑板上是8位同学的名单,我们看看谁的票数最多。

校园文明主题班会主持词 篇2

甲:亲爱的队员们,我们中华民族素有“文明之邦”的美称,她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

乙:她不但创造了灿烂的文化,而且也形成了古老民族的传统美德。

甲:我们应该弘扬民族优良传统。

乙:每个人都应该从小讲文明,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少先队员。

合:“与文明手拉手”主题队会现在开始!

丙:巍巍华夏,龙人故乡,五千余载,渊源流长。

甲:文明古国,礼仪之邦,世界瞩目,国人容光。

乙:我们是祖国的小雏鹰。

丙:文明之花在心中开放。

甲:我们是21世纪的文明人。

乙:我们要做21世纪文明人。学会换位,学会为他人着想。

丙:让我们插上文明的翅膀,飞向蓝天,飞向美好的未来。

乙:请听诗歌朗诵《礼仪之邦》

甲:说到文明,我们再熟悉不过了。

乙:是啊,从生下来就得到了父母的教育,从入学后得到了老师的教育。我们都应该懂得有关文明礼仪的知识。

丙:做文明的人要有良好的行为,

甲:做文明的人要有良好的习惯。

乙:做到这些,需要克服许多困难,

丙:礼仪其实就在我们的身边,希望同学们在笑过以后,能用实际行动给“文明”一个完美的答案。掌声有请为我们带来的小品

甲:古人云:“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

乙:看完们精彩的表演,我们受到了很大的教育,礼仪就像一枚小小的种子,深深地埋在我们心中,我们要满怀激情地去培育它,给它浇水,向它施肥,让它在我们的心中生根发芽,成为参天大树。下面请欣赏小品《校园礼仪》

丙:我国是礼仪大国,素有礼仪之邦的美誉,这是值得每一个中华儿女引以为自豪。

甲:文明礼仪不是口头上说说而已,重要的是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要怎样去做。我们应当把宣传中华礼仪当作自己的历史使命,更应当在社会实践中,加强礼仪修养。

乙:要树立一个人的美好形象,首先要做到说话文明,谈吐时要区分场合、注意分寸、言辞得体。请欣赏小品串烧环保—保护环境--

丙: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很多礼仪方面的知识,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少先队员,我们要做到(读):遇到师长、来宾,主动敬礼问好;上下楼梯,人多拥挤,注意谦让,靠右行走,保障畅通;讲究卫生,不乱扔果皮,见到纸屑随时捡;爱护公共财物,不乱写乱划,严格遵守学校规章制度,相互监督,共同促进,争做一个语言净、行为美的好学生

甲:你说的真好,还有几位同学说的更好呢!他们把文明要求编成了一首歌曲,让我们来学习欣赏一下。

乙:朝霞托着红日,徐徐从东方升起。

丙:一个光辉灿烂的日照洒满大地。

甲:队员们甜美的歌声,唱出了我们的热情,唱出了我们的心声。更增强了我们呼唤文明的决心。让文明之花在我们中队长盛不衰。我们要来作下一份。让我们一起宣读

乙:全体起立立正

请跟我宣誓:

我们郑重,时刻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小学生守则》,做一名讲文明,懂礼貌的新时代小学生。

合:《与文明手拉手》主题队会到此结束,全体起立,退旗!

校园文明主题班会主持词 篇3

女:首先欢迎各位老师光临,参加我班的“我们的节日——中秋”主题班会。

男:当冰峰上的一片雪花在阳光的拥抱中成了一滴水珠的时候,它便有了生命,有了与生俱来的蓝色的梦想。

女:当这滴水珠将自己溶入涓涓细流、溶入汪洋大海的时候,它便有了勇气、有了追逐梦想的汹涌的力量。

男:转眼间又到中秋佳节了,在此祝所有的同学老师——

合:“中秋节快乐!”

男:我想同学们对“中秋”应该不会陌生吧?我们来一起回忆一下,我们有没有学过什么诗词是有关中秋的?

女:下面请欣赏周想朗诵《水调歌头·中秋》:

水调歌头·中秋苏轼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惟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睛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男:很好,谢谢周想同学给我们带来的朗诵《水调歌头·中秋》,同学们,我们谈中秋到现在,那有谁知道“中秋”的由来啊?(同学们自由发言)

“中秋”一词,最早见于《周礼》。根据我国古代历法,农历八月十五日,在一年秋季的八月中旬,故称“中秋”。一年有四季,每季又分孟、仲、季三部分,三秋中第二月叫仲秋,故中秋也称为“仲秋”。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人赋予月亮许多传说,从月中蟾蜍到玉兔捣药,从吴刚伐桂到嫦娥奔月,丰富的想象力为月宫世界描绘了一幅幅斑驳陆离的胜景。自汉至唐,墨客骚人纷纷吟咏月亮及月中之事,八月十五月圆时成为抒发感情的极佳时刻。至北宋太宗年间,官家正式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取意于三秋之正中,届时万民同庆。中秋之夜,明月当空,清辉洒满大地,人们把月圆当作团圆的象征,把八月十五作为亲人团聚的日子,因此,中秋节又被称为“团圆节”。

中秋节成为一年之中的重大节日,又与科举考试有着极其微妙的关系,在我国封建社会,开科取士,一直是统治者十分重视的一件大事。而三年一次的秋闱大比,恰好安排在八月里举行。胜景与激情结合在一起,人们便将应试高中者,誉为月中折桂之人。每到中秋,必须进行隆重庆贺,成为全社会人民的重要风俗,经朝历代,盛行不衰,中秋节逐渐成为我国汉族三大节日(春节、端午、中秋)之一。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