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人生为话题的优美文章:蒋红霞:晴

来源:飞鸿范文帮 2.5W

人生的春天是怎么样的呢?接下来小编为大家介绍关于以人生为话题的优美文章,一起来看看吧!

以人生为话题的优美文章:蒋红霞:晴

【走进冬季】蒋红霞:晴

今年的冬,似乎粘上了雨。

时走时停的细雨,仿佛一个人的呢喃,细细碎碎间,将心中的忧郁断断续续地吟成一首缠绵悱恻的诗。

从天而降的暴雨呢,却成了一个火暴汉子压抑已久的出口。不发则已,一发而不收了。如果是白昼里,更是一片茫茫的白,走到哪里,似乎都蒙上了一层面纱,灰色调里有更多的暗示。如果是夜晚,则似一个人的嚎啕大哭,撼天动地,久久不能平息。

“这鬼天气,么子时节才能开天啊?”一个苍老的声音像是从地底下钻出来的。

“天天念,时时念。晴得久了,念雨;雨落久了,又念开天。”紧接着,一个声音炸雷似的,脆脆地回应。

“老了老了,逗人嫌了。唉……”

“唉么子唉,哪个又嫌弃你了!”老人的声音还没落下,那声脆响又来了。

“那么大声音不是嫌弃是做么子啊!人都是要老的……”

“又来了又来了!这鬼天气!”

一老一少,在这雨中一起一落。像正砸在地上的这些雨点。

雨,似乎真成了生命的哭泣。雨,也唤起了曾经的记忆。

四年前的如今,那个久雨不晴的季节,也是一场冬雨,我们追寻着柳宗元的足迹,寻遍了整个永州。

小石潭在哪?星星点点的雨为我们开路,我们已听不到当年的“隔篁竹,闻水声”了,路是现成的,无须“伐竹取道”。浅浅的一泓水,飘落几片黄叶,那是柳公的幽魂么?

愚溪呢?暂当向导的朋友顺手一指,“就是那条溪”。那雨,也毫不客气地砸在上面,圈圈涟漪荡漾开来,像一个人诉不完的心事。然而,又如许清澈且透明。一点也不愚蠢啊,像是看透了尘世一般。

谁都知道,柳宗元被贬永州,其《永州八记》写的都是当时永州附近的一些山水风景,文章短小、轻灵,朴实、顺畅,为历代所传颂。其中以《小石潭记》最为著名,以鱼写潭,则潭水之清澈可以想见;以鱼写人,则人羡鱼乐之情溢于言表。作者状形、传神、布影、设色,笔墨经济,手法高超。结尾以清寂幽邃之境写凄寒悄怆之感,情景交融。

只是冬天,随着宪宗的即位,柳宗元一贬再贬,来到了当时甚为荒僻,人烟稀少得令人可怕的地方,即地处湖南和广东的交界处——永州。和柳宗元同到永州的,还有他67岁的老母、堂弟柳宗直、表弟卢遵。

当时,正值初冬,柳宗元与家人怀着沉重的心情过长江、出洞庭、溯湘江。一路上,他追忆身世,无限感慨,写下了《惩咎赋》,表白自己的忠贞正义,表达了对无罪获遣的愤懑的对世事不公的抗议。溯湘江上行不远,柳宗元一行来到汨罗江口。他在这里驻舟,凭吊投江殉国的楚国大诗人屈原,写下千古名篇《吊屈原文》。在这篇赋中,柳宗元热情赞扬屈原为了道义而坚贞不屈,义无反顾,以死殉国的精神。同时,直斥当代士风的堕落,慨叹正道之不行。

永贞元年冬,柳宗元到达永州。他的职务全称是“永州司马员外臵同正员”。永州是中州,司马为正六品上。但是远州司马是一个闲职,多由“内外文武官左转右迁者递居之”。而“员外臵”即是在编制之外,属编外人员。既无公务,也无官舍。用他自己的话说是“俟罪非真吏”,即不是真正的官吏,而是一个囚徒。唐代寺院有接纳客居的习俗。在这种情况下,柳宗元只好寄居在潇水东岸、府城东山的一座古寺——龙兴寺里。

相传龙兴寺是三国时代蜀汉丞相蒋琬的故宅。孙吴的司马吕蒙也曾在这里住过。不知什么时候,这里改成了寺院。但是,当时这里已经非常荒凉,寺内“凫鹳戏于中庭,蒹葭生于堂筵”;寺外是一片丛林乱石,人迹罕至。柳宗元就寄居在该寺的西厢房。这样他就可以远眺西山和潇水(柳宗元当时把潇水当成湘江)的景色,以排遣心中的郁闷。由于生活艰苦,到永州未及半载,他的老母卢氏便离开了人世。

永州之贬,一贬就是20xx年,这是柳宗元人生一大转折。残酷的政治迫害,艰苦的生活环境,犹如他人生的冬天,冬雨冬雪,淋淋漓漓,严重摧残着他的身体,损害了他的健康,竟至到了“行则膝颤、坐则髀痹”的程度。可贬谪生涯所经受的种种迫害和磨难,并未能动摇柳宗元的政治理想。他的内心却仍保留着一片晴朗的天空,他在信中明确表示:“虽万受摈弃,不更乎其内。“到永州后,他的斗争则转到了思想文化领域。他广泛研究古往今来关于哲学、政治、历史、文学等方面的一些重大问题,撰文著书,《封建论》、《非〈国语〉》、《天对》、《六逆论》等著名作品,大多是在永州完成的。

这,应该也能算是他人生的春天吧。

那年冬天,我们一路追寻,一路回想。当走到柳子庙时,天,真的晴了。

突然,一抹亮色从窗口跳跃到桌前。原来,这天,也露出了微微的笑脸。

公众号:竹心柳影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