评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江海寄余生

来源:飞鸿范文帮 3.19W

编者按: 20xx年,三峡大坝全线竣工,同年,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上映。作者描写了自己对三峡好人这部作品的看法,真实而又描写仔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篇江海寄余生。

评贾樟柯的《三峡好人》:江海寄余生

20xx年,三峡大坝全线竣工,同年,贾樟柯的《三峡好人》上映。

当年的三峡工程可谓世界瞩目,被评为“世界上综合效益最大的水利枢纽”,主流媒体的赞美之声如翻腾不息的江水,一浪更比一浪高。在这种情况下,贾樟柯这部描述三峡移民生活的电影显得别具匠心和情怀,这是贾导特别聪明的地方。永远紧扣时代脉搏,关注时代变迁中底层百姓的生存状况,擅长利用现有的环境资源,拍出宛如纪录片一般真切有质感的生活画卷,他的电影,总让人陷入对旧时光的怀念和唏嘘之中。

三峡好人,其实指的就是男主角韩三明,一个木讷、迟钝、本分、老实的男人,山西人,以挖煤为业。因为太老实,娶不到老婆,早年花三千块钱买了一个来自四川奉节的女子麻幺妹,生下女儿后,麻幺妹被公安机关解救,带女儿回奉节娘家去了,只在香烟盒子上留了一个“四川省奉节县青石街5号”的地址,十六年来音讯全无。

韩三明因为思念女儿,千里迢迢来到奉节,开摩的的小伙子带他来到江水边,指着水中一个小土墩说:“这个地方,以前就是青石街5号”,又指着一艘轮船说:“那个船下面就是我以前的家”。一起在工地上干活的民工拿着十块钱纸币说:“你看,这就是我的家乡夔门”,韩三明掏出五十块钱纸币说:“这上面是我的家乡壶口”。

在影片快要结束的时候,韩三明找到了麻幺妹,她过的很不好,他想带她回家,须先偿还她哥哥欠下的三万元债务,老韩眼神坚定地说:“给我一年时间,我回家挣钱还债。”老韩要重操旧业了——冒着生命危险挖煤——为了挣一天200元的血汗钱,临走时,老韩回头看了一眼满是废墟的工地,两栋废弃的高楼之间,一个男人正在走钢丝,影片结束。

我觉得影片的主题是:灰暗的底层,卑微地活着。

上有国家不可抗拒的政策法规,一声令下,拥有两千年历史的古城两年就拆成了一片废墟,成千上万的三峡人失去了家园,他们有的成了拆迁工地上的工人,亲手拆除熟悉的房屋;有的风烛残年住进了桥洞;有的背着铺盖卷南下广东打工;有的下岗后去做建筑工,残废了一只胳膊;有的跟着韩三平一起去山西的煤矿挖煤。镜头所到之处,除了铺天盖地的废墟,还有废墟墙上残留的奖状和“努力”字样的条幅,周杰伦的贴画,显示这是一个有学生的家庭。很快,一个男孩子在一群大人的缝隙里扯着嗓子唱《老鼠爱大米》和《两只蝴蝶》,一个女孩子拦住沈红,怯怯地问她需不需要保姆,自己已经十六岁了。影片全方位展示了一个浩瀚工程背后普通百姓所作出的牺牲有多大。

影片还有一条副线——山西女人沈红千里寻夫,沈红的丈夫郭斌是拆迁办负责人,导演通过他展示的是另外一个阶层的生活,花2个亿建造的大桥,在黑暗中通车,上级领导前来视察,当地的县级干部在电话里下命令:“一、二、三,亮灯!”果然,话音一落,灯全部亮起,非常壮观气派。

影片开头的那个长达三分钟的长镜头,优美至极,它气韵生动地展现了一群劳苦大众在船上是如何打发闲暇光阴的:在一船拥挤的铺盖卷和蛇皮袋中间,他们皮肤黝黑,笑容质朴,有的抽烟闲聊,有的划拳喝酒,有的看手相,有的哄小孩,还有的静默不语看江水流淌,油画般的质感,古朴的配乐,使得庸常的生活竟有几分诗意的色彩。

下有命运自身的荒诞可笑,韩三平和沈红以一双外乡人的眼睛打量这个地方移民的生活,看见的是废墟和破败,物质和精神的双重荒芜,但反观他们自身,生活又怎么样呢?韩三平劳碌一生,所求的不过是一家团圆,现在这个卑微的梦想就要实现了,但矿井中的他能不能平安归来?谁也不敢说。沈红聪明美丽,守着一个电话号码,苦等丈夫两年,终于在亲自见证了丈夫与别的女人有染之后,做出了离婚的决定,未来的日子会不会幸福?谁也不知道。麻幺妹年轻时被当做商品一样卖给陌生男人,被公安解救之后,毫不犹豫地重返家乡,结果由于哥哥的债务,过得反而不如买卖婚姻,真是莫大的讽刺。

最后,影片定格在那个废墟中走钢丝的男人身上,充满了象征意义:很多中国底层百姓的一生,不也是身处废墟而无法改变,置身风险而无力挣脱,进退维谷,战战兢兢的一生吗?

作者:Qingheluleng

公众号:红楼一梦二十年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