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伟平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来源:飞鸿范文帮 1.07W

这次全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会议,是我省从省情出发,以实际行动落实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重大举措;是深入贯彻xx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特别是在陕甘宁革命老区脱贫致富座谈会上的讲话和视察我省时提出的“八个着力”重要指示的一次再部署;是我们全面系统总结多年扶贫开发成功经验,对“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的一次深化拓展;是动员全省上下坚决打赢精准扶贫精准脱攻坚战和大决战的誓师会。

刘伟平精准扶贫调研报告

昨天下午会议分组讨论了三运书记和永富主任的重要讲话,昨天晚上又围绕如何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及1 7个专项方案进行了讨论,今天上午部分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的负责同志作了表态发言,刚才省委、省政府还与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签订了责任书。会议取得的成果可以用“五个进一步”来概括。

一是进一步统一了思想。通过学习讨论,大家对总书记所讲的“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增强了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有助于各地各部门更加自觉主动地把工作重点放在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在到2020年仅剩的几年内,努力缩小我省全面小康进程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不断提升贫困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使贫困群众与全国、全省人民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为我们结合省情贯彻落实好党中央、国务院的要求,切实抓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政策落实工作,并坚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策和落实举措奠定了更加自觉的思想基础。

二是进一步坚定了信心。大家对推进精准扶贫、实现精准脱贫的信心源于深切地感受到以xx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扶贫攻坚高度重视、对贫困群众极大关怀和对贫困地区加快发展给予的巨大支持;源于省委、省政府领导带头深入贫困地区开展调查研究、带头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带头广泛征求各方面意见,并在此基础上,出台能实现精准脱贫的《省委省政府关于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指导有关部门制定的1 7个配套的专项实施方案。据各专项方案的牵头部门测算,到2020年实施17个专项方案总共需要投入财政资金156亿元,仅今年就需要投入财政资金335亿元,其中有74.6亿元还没有包括在年初整合的389亿元扶贫资金中。这些财政资金投入进去保守估计可累计撬动银行贷款近3400亿元,带动群众自筹和其他社会资金1400多亿元。这些政策措施对精准扶贫脱贫的针对性很强,只要实施精准,把政策的叠加、聚集效应充分释放出来,一定能为贫困地区加快展、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提供有强有力的支撑;信心还源于近年来我们在深入实“1236"扶贫攻坚行动和“双联’’行动中,探索积累了许多推进扶贫攻坚的成功经验和务实举措,在扶贫实践中培养了一支有担当、有能力、有责任的干部队伍。只要把这些信心转化为奋力作为的动力,坚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一定能夺取脱贫致富加快小康进程的最后胜利。

三是进一步理清了思路。通过这次会议,特别是通过学习、讨论、领会三运书记、永富主任的重要讲话和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意见》,大家对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主攻方向、着力重点和方法步骤有了更加准确的把握;对如何做到对象精准、目标精准、内容精准、方式精准、考核精准、堡障精准有了更加明晰的工作思路。这为各地各部门因地制宜、分类施策,改革创新、用好政策,有力有序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明确了工作要求、提供了路线图和时间表。

四是进一步靠实了责任。这次会议上,我们不仅以签订责任书的形式,靠实了各市州和省直有关部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的责任,明确了各地各有关部门的目标任务、时限标准和考核要求,还在《意贝》中明确了实行党政一把手扶贫责任制,市县两级党政主要领导为扶贫开发第一责任人,并创新考核机制,进一步确定县级主体责任,以及各地实施精确扶贫、精准脱贫的考核验收责任和督促检查责任。这种层级传导的责任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在全省形成比减贫成效、比贫困群众增收、比及早摘去贫困县“帽子”的氛围;有助于我们形成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工作合力,真正把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户到人,发挥应有效应,确保按时间节点实现各项目标任务。

五是进一步增强了紧迫感。近年来,我省通过实施“1 2 3 6”扶贫攻坚行动,贫困地区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贫困群众收入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但我省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贫困发生率高的问题还依然存在,全省还有30%多的建制村没有通沥青(水泥)路,25%的贫困户没有解决饮水问题,81.5万人需要易地扶贫搬迁,20%的贫困村还未通动力电,我们扶坌攻坚的任务仍然艰巨繁重,人民群众特别是广大贫困群众对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增加收入、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的愿望十分强烈,对我们各级政府推进精准扶贫精准期待很高,贫困群众的这种愿望、这种期待,就是我们工作的奋斗目标,我们务必和贫困地区群众一道,通过精准扶贫,首先打赢精准脱贫这场硬仗、完成好扶贫攻坚第一阶段这项艰巨的任务;紧迫感还来自于我们保持经济平衡健康发展内在要求,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加大的严峻形势下,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要和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相结合,要和推进工业化、农业砚代化、城镇化、信息化融合发展相结合,实施精准扶贫就是增加有效投资,就是为了提高群众收入、促进就业创业、挖掘内需潜力,为全省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创造条件。

昨天,三运书记的重要讲话,对省委省政府出台的扎实推进精准扶贫工作的意见和1 7个配套文件,作了全面深刻的阐释。这些文件是在广泛调查研究、听取方方面面意见的基础上形成的,充分考虑了扶贫对象的致贫原因和需求,以及解决突出困难和问题需要采取的有效措施。可以讲,意见和配套文件从顶层设计到政策措施上,对解决精准扶贫问题力求做到了全覆盖,符合党中央国务院要求、符合贫困群众愿望、符合我省扶贫工作中积 累的成功经验,现在关键是不折不扣抓好落实,发挥政策的最大 效应。下面,我就落实好这次会议精神、特别是三运书记重要讲 话要求,再强调几件必须下功夫做好的工作。

一是下功夫做好精准摸底这一基础性工作。

省里这次针对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制定出台的各项政策措施,每一项都是真金白银,对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的倾斜支持力度之大前所未有,出发点就是为了加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程,勒紧裤腰带把钱用在需脱贫的关键人身上,解决贫困群众自身难以解决的脱贫问题。政策的含金量很高,只要被认定是贫困户,这户家庭出现的因学、因病、因建房致贫和产业发展都能享受到财政资金贴息的贷款和相应的补助资金。一户贫困家庭能同时享受几项扶持政策,完全有条件摆脱困境进而实现脱贫。但能不能公平地执行到位,真正惠及贫困对象,贫困村的群众会十分关注,如果政策兑现的对象不准确,群众绝不会答应。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仅一个城乡低保政策的落实,在群众的监督下就查处纠正了不少问题,各地要认真汲取群众工作做不扎实引发不稳定问题的教训,公平公正地把精准摸底工作做扎实。落实好各项扶贫政策,是要把扶贫对象摸清、把贫困底数摸清、把贫困状况摸清、把贫困成因摸清,扶持政策才能精准聚焦扶贫对象。这里面要突出这么三点:一要实事求是。各级政府特别是县乡两级政府要端正思想态度,切实做到尽职尽责,上一级不凭主观臆断随意下达指标,下一级不能不负责任虚报数据,只要做到扶持对象精准,就能做到不给优亲厚友的干部提供机会、不给违纪违规留下空间。二要严格核准。驻村干部和”双联”干部要把扶贫对象核准工作作为履行职责的一项重要内容,对建档立卡的贫困户、贫困人口和致贫原因要逐一进行细致核查,切忌随便问问、电话询问或者听别人介绍等方式代替入户核准和听取群众意见,要参与组织开展公开公示工作,充分发挥群众的监督作用,对核准结果要签字画押,按程序逐级上报审核。要把入户核准工作作为考核驻村干部和 “双联”干部工作的重要依据。三要加强信息管理。省扶贫办要指导各地加快建立健全各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信息平台和数据库,尽快形成省市县乡互联互通的扶贫网络和大数据库,全方位全过程监管帮扶情况和帮扶成效,通过脱贫销号、返贫挂号的办法,实现扶贫对象科学化动态管理。

二是下功夫做好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

实施产业扶贫、增强“造血”功能是实现扶贫对象稳定脱贫的治本之策。省里专门制定了培育主导产业、加强技能培训、发展新型经营主体等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特别是在金融支持方面,将启动实施“精准扶贫专项贷款工程”,采取省级财政按基准利率全额贴息的办法,为贫困户提供5万元以下、3年以内、基准利率、免抵押、免担保的小额信用贷款支持。这些政策的实施,有利于各地把脱贫与致富、当前增收与长远发展相结合,发挥本地特色优势产业带动贫困群众增收的作用。在实施过程中要把握好四点:一要突出市场导向。要把适合当地发展的特色优势产业作为产业扶贫的优先方向。各地要把抓精准扶贫与抓特色产业提升结合起来,围绕当前多元化市场需求调整农产品结构,推动我省有特色优势的农牧产品产业化、规模化、品牌化,一时看不准新的调整方向,可以扶持贫困户发展我省多年摸索又适合当地的特色产业。有的地方可以跳出农牧业,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民俗文化旅游、电子商垒羔多班塑垦务业。要推动“互联网+”与发展特色产业的深度融合,拓展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空间,以市场为导向开发适销对路的精深加工产品,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促进贫困群众增收。现在陇南市利用电子商务销售特色农产品已经形成了一定规模、探索出了一些成功经验,6月4日人民日报一线视角·督查手记专栏报道了我省实施“互联网+’’发展电子商务的有关情况,特别提到陇南6000多家网店、销售特色农产品1 0亿元,各地要结合实际学习借鉴陇南电子商务模式,促进当地特色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增收,同时要研究如何将网上销售如实地反映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统计数据中。二要突出能人和新型经营主体带动。对依靠自身难以实现脱贫的扶贫对象,各地要积极倡导致富能力强的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结对子,支持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和专业大户等新型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穗定的契约关系和利益联结机制,形成通过土地向能人和新型经营主体流转、扶贫贷款指标可以与新型经营主体帮扶挂钩等办法,形成资金跟着贫困户走、贫困户跟着新型经营主体走、新型经营主体带着贫困户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需求走的产业扶贫新格局,使新型经营主体获得更快更好发展,同时带动贫困户稳定获得土地收益、劳务报酬和入股分红。各地还要积极搭建创新驱动发展的服务平台,推动新型经营主体在产供销方 面与科研院所、大型企业合作,引导他们走“产学研”相结合的路子,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中带动更多群众脱贫致富。三要突出 技能培训。县级政府要加大培训资源整合力度,改变相关部门培训资金“撒胡椒面”、培训力量条块分割、培训效益不高的状况。县里要充分调动贫困群众接受培训的积极性,以需求为导向,改 变培训方式,让扶贫对象自主选择培训时间和内容,变政府“端菜”为群众“点菜”,避免对培训时间和内容搞一刀切,切实解决培训效果差和培训内容不对路等问题。职业技能培训要在发挥 好各类培训机构作用的同时,坚持与用人单位合作进行培训,把用人的企业、新型经营主体、致富能人作为实施培训的主体,探索培训资金、岗位需求与就业有效结合的办法,把更多的培训资金投向接纳贫困户就业的用人单位和组织,形成因岗培训的新机制。四要加强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尤其是要把精准防灾提上日程,、加大地质灾害、自然灾害防治力度,力避“产业扶贫若干年,遭灾返贫一瞬间”的悲剧发生。

三是下功夫加快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

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通村道路、安全饮水、危房改造、农村电力和信息网络、易地搬 迁、村容衬貌等基础设施建设目标,对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 件将带来根本性的变化。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把加快贫困地区基础 设施项目建设作为拉动投资、扩大消费、促进就业的重要途径, 充分发挥其在应对经济下行压力和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中的 重要作用。目前,扶贫项目审批权下放到县,扶贫资金直接分配-到县,县级政府要承接好下放的审批权,切实做好项目选择、项目库建设、项目计划、项目设计、项目实施、项目资金管理、项目验收等工作。市州政府要负责审核汇总年度计划、落实项目备案验收标准、指导做好财政资金投入项目的招投标、加强监督检查等工作;省直相关部门要负责抓好规划指导、资金筹措、资金拨付、标准设计、资金使用效果检查等工作。做好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县一级是项目实施主体,这里我着重强调四点:一要有专人抓项目谋划和项目实施,精心调度指挥,加强跟踪协调,抓紧项目前期准备、项目招投标、施工进度、竣工验收等工作,使扶贫项目尽早建成投入使用。二要有专人抓项目招投标和质量监管,各地要为精准扶贫项目招投标工作开辟“绿色通道”,优先办理、减免费用、加快节奏,便于项目加快实施。要靠实质量监管责任,强化现场施工质量、材料质量和价格的监管措施,要吸收群众参与质量监督管理,坚决杜绝工程材料以次充好、施工偷工减料、工程质量不达标等问题,力求把每一项工程建成真正的民心工程。比如,农村危房改造,既要严格按住建部《农村危房改造抗震安全基本要求》和《农村危房改造最低建设要求》进行建设,使改造后的房屋达到当地抗震设防标准,叉要合理把握建设面积和标准,防止盲目攀比、超标准建房,造成因建房而加深贫困或返贫的现象发生。三要强化项目后期维护管理,对路、水、电、通讯等所有建成项目,各地要探索制定好后期管理责任机制,保证正常运营。比如,乡村道路要建立管养长效机制,建立县乡村三级管理养护和群众参与养护相结合的责任体系,实现农村公路有路必养。再比如,饮水安全工程既要提高自来水入户率,又要管理好水源和蓄水输水设施,确保把清洁安全的饮用水送到千家万户。四要抓好村容村貌整治,各地要实施好环境整洁村和美丽乡村建设项目,为当地开展以脏乱差治理、人畜分离、垃圾污水处理、村庄绿化为重点的环境整治行动总结出可操作、能持久保持的经验。

四是下功夫推动县域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县域经济发展不起来,贫困群众很难就近务工,增收也会受到直接影响,而且制约当地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贫困县要把扶贫攻坚与推动县域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以县域经济发展带动扶贫开发,以扶贫开发促进县域经济发展,实现扶贫开发与县域经济发展良性互动。一要充分挖掘资源禀赋的潜力,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把最能体现比较优势的产业做大做强,使一家一户的生产融入县域主导产业的发展,打造产业基地,形成互联网十与种养、特色农产品精深加工、市场营销等环环相扣的全产业链,推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培育具有规模优势、市场需求大的品牌

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商品率,使贫困群众在产业链各环节都能受益。二要发挥好工业园区的载体作用,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营造良好的投资服务坏境,提高聚集生产要素的能力,通过招商引资引进可以与县域主导产业对接的项目和企业,特别是要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贫困群众就近就业创造更多岗位。三要大力发展县域服务业,积极培育发展农技、农机、农资、防疫、仓储、运销等生产性服务业,因地制宜地发展乡村旅游、健康养生、养老服务等生活性服务业,拓展群众就业和增收空间。四要认真落实我省新型城镇化规划,创新投资模式和投融资机制,大力推行ppp模式,吸引更多的社会资本投入

城镇化建设,要发展有特色的城镇,培育旅游拉动型、商贸繁荣型、物流集散型、交通节点型小城镇,引导有愿望进城的农民通过土地流转后向小城镇聚集,有效提升县域经济发展水平和扶贫开发效率。

五是下功夫深化改革开放。

各地和省直相关部门在推进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过程中,要按照中央和省委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部署,进一步持续深化相关领域的改革,把有利于扶贫攻坚的改革摆在突出位置,把涉及扶贫领域和贫困群众最期盼的改革事项往前排,凡不利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现行管理体制和机制都要改,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动力,着力破除体制机制性障碍,充分激发市场主体参与扶贫的活力。在改革举措的落实上,要深入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投融资体制、城乡一体化、户籍制度、生态体制、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改革,加快农村土地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工作,鼓励土

地承包经营权在公开市场向新型经营主体流转,完善土地流转评估、不动产评估、财产公证等办法,使改革更宥效地服务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省直各部门在制定改革措施时要给予市县更多的自主权,市县两级要承接好中央和省级下放的行政审批事项,优化所承接的审批环节和流程,实行一个窗口办理,宁让自己多辛苦,不让群众多跑路。在扩大对外开放上,各市县要以开放的视野谋划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积极搭建开放式扶贫的平台,尤其要用好对口帮扶单位联系广和人才多等方面的优势,把当地特色优势资源作为吸引更多要素流入本地参与扶贫的条件,增强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针对性和持续性。要创新社会扶贫机制,千方百计调动对口帮扶单位投身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积极性,认真落实好帮扶任务;全省各部门、各单位都应在参与“双联”工作的基础上,主动思考贯彻落实这次出台的《意见》可以作为的措施,以积极的态度投身到精准扶贫工作中去,构建起扶贫工作的新格扁。

六是下功夫管好用好扶贫资金。

今年省里已经统筹整合了389亿元扶贫资金,这次会议之后,还将根据已明确的政策,继续加大扶贫资金整合力度,今后每年会有大量资金直接下达到贫困县用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确保这样大规模扶贫资金的安全使用,真正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县委县政府必须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加大资金监管力度。一要明确扶贫资金是带电的“高压线”,任何部门、任何单位、任何人都不允许违法违纪违规使用扶贫资金,必须保证一分不少的用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上,尤其是县乡村干部直接安排使用扶贫资金,要牢固树立法纪不可违的意识,杜绝截留、挤占、掷用、非法套取。二要健全和完善全过程、全方位、网格化的扶贫资金监管机制,谁管项目、谁用资金、谁负主责,严格落实县级报账制、国库集中支付、项目主管部门专账核算等各项规定,县级党政一把主要切实承担起扶贫盗金监管第核算等各项规定,在实践中不断健全完善监管机制,确保扶贫资金安全运行。三要坚持公开透明,严格执行扶贫资金及扶持项目安排公告公示制,各级扶贫部门要通过电视台、报纸、政府网站等主要媒体以及乡村政务公开栏,向社会公告公示财政扶贫有关政策规定、资金分配办法和年度使用计划。县级扶贫资金及扶持项目要在乡镇进行公示,乡村扶贫资金及扶持项目要在行政村进行公示,广泛接受群众监督。四要严格责任追究,进一步加强扶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