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官调研报告4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2.77W
本文目录村官调研报告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情况的调研报告大学生村官村调研报告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范文

为协助各级党委政府关心好、引导好、使用好、发展好女大学生村官这支新生力量,近期,江西吉安市妇联对女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生活及思想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调研。本次调研主要采取座谈、发放调查问卷、电话访谈等方式进行,共发出调查问卷58份,收回58份,通过细致整理分析,基本情况如下:

村官调研报告4篇

一、吉安市女大学生村官概况

XX年,吉安市共选聘173名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其中女大学生58名,占总数的33.5%。58名女大学生村官中,绝大部分来自吉安本市,只有4人来自省外。其中属省选聘到村任职的、市自主招聘的女大学生各29名。

1、年龄结构。58名女大学生村官中,21-25岁的48人,占82.8%;26-30岁的9人,占15.5%;30岁以上1人。平均年龄23.14岁,最大年龄31岁,最小的21岁,是一个以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出生为主体的、充满着活力与朝气的年轻群体。

2、文化层次。58名女大学生村官中,本科学历的有28人,占总数的48.3%;大专学历的30人,占51.7%。其中,有不少女大学生毕业于省内著名院校,如南大、财大、华东交大,所学专业较为广泛,包括法律、教育、经济管理、金融、行政管理、会计等专业,她们整体文化素质较高,接受能力强,思想观念新,视野宽阔。

3、政治面貌。58名女大学生村官中,有31名中共党员,占总数的53.5%,女大学生村干部整体政治素质较高。

4、任职情况。58名女大学生村官中,有37人明确了职务。具体任职情况是:副书记7人,书记助理12人;副主任1人,主任助理17人,其他21人。

5、婚姻状况。58名女大学生村官中,已婚8 人,未婚50名,分别占13.7%和82.3%,大部分村官对婚姻持谨慎观望态度。

6、薪酬及居住情况。58名女大学生村官中,55名月工资为1500,3名为1200元。女大学生村官居住情况各异,有回自家的、有回所在地乡镇集中居住的,也有在任职地租房的。

二、女大学生村官现状分析

1、任职情况。吉安市村官资源配置大致遵循“回原籍”和“锻炼培养”原则,对本市的大学生,尽量选派到自己的家乡工作,以便尽快进入角色,同时,鼓励有理想、有抱负、能吃苦的大学生到条件较差行政村任职;对籍贯不在本县的大学生,根据其专业、工作特长、兴趣爱好,则安排其到产业有一定规模、经济发展相对较好乡镇任职。据统计,我市58名女大学生村官有49人回原籍任职,占总数的84.5%,异地任职的9人,占15.5%。同时,对省选聘的、具有大学文化同时又是中共正式党员的女大学生,初到村时,一般安排担任村党组织书记助理职务;是中共预备党员或非中共党员的,一般安排担任村委会主任助理职务;对市自主招聘的,则根据不同县域呈现不同特点,如吉水县、安福县、泰和县、永新县对初到村的女大学生让其担任村党支部书记助理或村主任助理。其他县(市、区)到村女大学生基本未任职。

2、工作现状

①工作环境较好。女大学生入村后,吉安市各级县(市、区)党委、政府都倾注了大量心血,多措并举,力推大学生“村官”健康成长。如吉安县将大学生村官纳入全县农村党员培训计划,不折不扣落实村官的各项待遇和保障,工资由县财政统一按月打卡发放,并统一办理了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人身意外险,同时,推行大学生村官兼任团支部书记;吉州区、安福县积极探索大学生村官管理新模式,通过给位子、压担子、树靶子、搭梯子,使大学生村官的潜能激发到了最佳状态。部分县还为大学生村官购买养老保险、医疗保险、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并建立专门的大学生村官档案并进行动态管理。同时,村干部、村民都对大学生村官寄予厚望,对她们开展工作给予了力所能及的支持。就“村干部对您的计划,工作意见是否重视”时,43%人认为“比较重视和支持”,53.4%的人认为“基本上能得到重视和支持”,只有1人回答 “从不重视”。 在“村民对您的态度如何”一问中,有31人选择“非常满意,期望较大”,有25人选择“基本热情,期望不高”,只有2人选择“不热情,持无所谓态度”。

②工作内容广泛,工作量合理。调查中,就“您目前所从事的具体工作是什么”一问,有18人选择a“协助村干部做村务决策”,有26人选择b“整理村委文件、写村务总结、报告等”,有15人选择c “无明确具体职责”14人选择“其它”。其中,有7人同时选择a、b。通过分析了解,可能是村党委鉴于女大学生村干部的年龄、阅历等因素,在考虑分工时,侧重于让女大学生从基础工作做起,边学边干,充分发挥女大学生具有耐心、细腻、细致、负责,能常常站在农民的立场上仗义执言,能够自觉按照国家有关政策法律,依法办事,充分听取广大村民意见等特点而安排的。就“您每周工作日为几天”一问,有49人选择“5天”,占84.4%,9人选择“多于5天,常加班”。这表明,大多数女大学生村官工作量还是比较适中的。

③工作优劣势明显。在调查中发现,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基层工作的优势和劣势较为明显。

优势:由于女大学生性格柔顺,认真细致,与群众接触时比男同志更具有亲和力,更能做村民的贴心人,真正能做到想村民之所想,急村民之所急,在改善农村人际关系,引导群众破除陋习、弘扬正气、倡导文明、促进农村和谐社会建设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女大学生村官余微,初到村时,村民们都心生疑虑。但凭着她的一颗认真执着的心和一张熟悉政策法规的嘴,硬是为当地群众解决了许多问题,尤其是在支援峡江水利枢纽建设中,积极上门做村民思想工作,感动了不少村民。

劣势:在调查中,不难发现,与男大学生村官相比,女大学生村官工作思路不够开阔,胆量、体力相对较弱,缺乏魄力与闯劲,特别是在新农村规划、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等中心工作上缺乏对基层复杂问题的应对能力。

3、思想认识状况

在选择村官这一职业时,大部分女大学生都有比较理性的思考。就“报考村官是基于下列哪些原因?”一问,有37人选择“正常职业选择”,10人选择“为新农村作贡献”。 她们或出身农村,熟悉农村生活,希望能用自己的学识和智慧改变农村落后的面貌;或生在城市,对新农村建设有兴趣、有见地,愿意到农村施展才华和发挥本领,大都对农村工作充满了激情,有为农村做贡献的强烈愿望,并且做好克服农村苦、条件差的心理准备。如现为吉安县村官书记助理的大学生村官李小兰,面对当初研究生录取面试和应聘村官面试在同一天举行该如何决择时,她毅然选择了后者。她说:农村更需要我们这些农学领域大学生,少一名研究生又算得了什么?

在任职村官这一职业后,大部分能“在其位,谋其政”。女大学生们普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把学到的先进的科技文化知识和发展新理念、致富的信息等输送给当地群众,增强农民致富的信息。在协助村主任调解百姓间纠纷、普及法律科普知识、搞好当地计划生育工作、深入基层了解民情、引导农民发展现代农业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如吉州区女大学生村官杨丽,利用自己广阔的人际关际,积极为村里引进香蕉产业,一方面解决剩余劳动力就业,一方面帮助农民增收致富。

在谈到她们的心得体会时,女村官们都有共同感慨。似乎每一个基层工作的同志都经历过迷茫、彷徨,但对自己选择当村官,77.6%认为“从没后悔过”,81%的人认为生活充实而丰富。

三、存在的问题

虽然党政部门对引导“大学生村官”尽快适应“村官”这个特殊岗位作了大量工作。但据调查了解,女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学习及生活还是存在一些困难和压力,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自身认识的不到位。部分女大学生村官把到农村任职当作曲线就业的“跳板”,当作一种在就业压力和优惠政策引力下作出的无奈选择,缺乏真正热爱农村、扎根农村,在农村建功立业、实现自我价值的思想基础,对适应农村艰苦环境、条件的心理准备不足,承受能力较差。据调查,40%以上的人认为理想与现实差距太大,27.6%对农村以后的发展前景感到迷茫。

二是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实际脱节。从调查问卷看,女大学生村干部在校所学专业包括法律、教育、财会、医学、经济管理、新闻、英语、信息管理、金融、中文等多方面,总体上看,文科居多,而深受基层欢迎的涉农专业偏少,25.8%的人认为自己存在眼高手低,想法计划总是与实际不合的现象。

三是普遍缺乏基层特别是农村工作经验。大部分女大学生是从校园直接到农村基层任职,有的甚至从未在农村生活过,同时受传统观念的束缚和性别歧视影响,部分地方负责人为了自身利益受损而排斥“外姓人”, 而且农村干部以男性居多,为了自身名誉,他们大多不会让年轻富有朝气的女村官在身旁,造成女大学生村官想法建议不被重视和采纳,社会各界对女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重视、不放心、不信任”心态,31%的人每天只干一些琐事,放不开手脚,46.5%的女大学生自认为在农村工作能发挥作用,但作用不是很大。

四是语言不通、交通不便,工资收入偏低。部分女大学生与当地人沟通存在困难,交不到朋友,工作之余生活单调。29.3%的人认为居住条件差,交通不便。而居住地与工作地相距较远,又容易产生安全隐患。同时受我市经济整体水平影响,大部分村官月平均工资在1500左右,在对58名女大学生村官的工资调查中显示,只有13名认为工资满意。

四、面临的担忧

1、乡镇干部的担忧——大学生村官能否长久。由于大部分女大学生村官自身思想上认识的不到位,未能做到真正热爱农村、融入农村并扎根农村。同时由于年轻,刚刚踏上社会,无论家庭还是事业,都有极大的不确定性,加上每年国家、省市的公务员考试,时机一旦成熟,就会自然“流失”。从调查显示,58名大学生村官中有50名打算报考国家公务员或参加报考研究生,这批人占全市女大学生村官的86%。只有6.8%的人愿意在农村留任。从个人情感上来讲,应该鼓励和支持她们,但从农村工作的延续性来看,村官的更换频繁是不利的,所以乡镇领导对她们三年后能不能留在农村心存疑虑。

2、村里干部和群众的担忧——大学生的知识能否用得上。问卷中,大多数村民对女大学生带领全村致富的能力提出疑问,认为女大学生只晓得理论知识,缺乏社会实践,同时又缺乏自愿服务热情,遇到一个难题,如随便一个邻里纠纷就可能使其完全乱了阵脚,很难成为群众发家致富的引路人。

3、女大学生的担忧——三年后能否有个好出路。女大学生村官担心工作期满后,后期管理的问题.如期满以后的安置问题,政府能真正兑现多少承诺?这就直接加剧了村官不安心、不稳定工作的情绪,使他们难以扎根农村、深入工作,她们担忧三年后政府的有关承诺能否予以兑现,即表现优秀的,可按照程序优先推荐录用为国家工作人员;县直一般事业单位缺编时优先考虑补编;表现特别突出的,经组织考察,优先考虑提拔重用等。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重视,大学生当村官就极有可能成为“作秀”工程。

五、进一步做好女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思考

女大学生村干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生力军,需要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与大力支持。列宁在《伟大的创举》中指出:“我们应当缜密的研究新的幼芽,要仔细地对待它们,尽力帮助他们成长,并‘照管’这些嫩弱的幼芽。”要使女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成为一种职业性常态,就必须找准女大学生作用发挥的自身规律,抓住各方面担忧问题的交织点和结合点,不断促进大学生村官工作健康持续发展。

1、党委政府要创新基层干部管理模式,建立和完善大学生村官成长机制

大学生村官涉及面很广,影响也很大,能较为敏感地触动着社会的各种神经。我们认为,对待女大学生村干部,要当后备干部来培养,要当女性人才来使用,要当自家儿女来关爱。一是要建立一种有利于女大学生主观能动性充分发挥、长期创业基层的管理模式,要把大学生村官管理工作作为优化和变革基层管理的新举措,做到科学、规范、合理。二是要建立长效合理的教育培训机制,着力提升女大学生村干部的综合素质,特别是实际操作能力。各地组织人事部门应将女大学生村干部纳入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规划,鼓励、支持她们在职进行各类培训和学历深造,在扶持和培养大学生村官过程中,要注重大学生的性别差异,根据女大学生村官的实际需求,选择适合他们的方法和途径。三是建立完善大学生村官成长待遇激励机制。积极搭建女大学生村官成长服务平台,为优秀学生村官提供向上晋升的渠道。对能力强的、成绩突出的,要按照承诺,该提拔的提拔,该重用的重用,该留任的留任。只有各种承诺兑现了,各种待遇落实了,大学生到村任职的人才流动才可能成为一种常态,才能“食之尽其才”。

2、妇联组织要加大服务力度,营造有利于女大学生村官良性发展的环境

女大学生村官是基层妇联干部队伍的生力军,也是妇女干部队伍的重要后备力量。对女大学生村官,妇联要做到“鸣之通其意”,更多的服务好、保护好,发展好这支新生力量。一是加大对优秀女大学生村干部典型的宣传力度,积极培育、善于发现优秀女大学生村干部典型,并通过巡回报告、经验交流、评选表彰等方式,将女大学生村干部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和成功经验在更大范围内宣传推广。二是积极为女大学生村官搭建教育培训和信息交流平台,如举办培训班、演讲赛、座谈会、联谊会,让她们在平等交流的对话氛围中,把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讲出来,把工作中的体会和经验讲出来,不仅可以满足女大学生村官的倾诉需求,而且可以推动和促进工作。三是要积搭建女大学生村干部创业平台。结合“女大学生导师行动”,积极引导女大学生村干部对创业进行正确的认识和理解。一方面,要引导她们立足“村官”的岗位和职责,创好事业;另一方面,引导有条件的女大学生村干部创办实业,带头致富,并带领基层群众共同致富。同时从资金、项目、场地、信息、技术等方面加大帮扶力度,对于有能力的,可鼓励她们牵头创办“妇”号农村经济合作组织。四是加大对女大学生村干部参政议政的推动力度。要抓住各种有利契机,加大宣传推荐力度,进一步提高女大学生村干部在“两委”的参选率和选中率,推动落实上级有关部门“村‘两委’中至少各有一名女性”的目标要求,并通过女大学生村干部带动基层女性更好地参政议政。

3、女大学生村官要转变观念,努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多作贡献就女大学生自身而言,

一是要作好到农村长期工作的思想准备,树立起服务农村的热情与责任感,背负起兴农富农的历史使命,形成一种用知识回报社会、服务农村的志向。

二是要做好到农村工作的知识储备,加强实践能力培养,多关注“三农”和新农村建设,掌握与农村相关的政策、法规和发展动态。

三是要给自身一个准确的定位。女大学生村官要及时转换角色,摆正心态,少一些学生气,从小事做起,不能把“村官”作为“跳板”,以学习的心态多向村干部包括村民学习,努力培养自己与农村、村民的感情,提高自己的交流沟通能力和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是要脚踏实地地工作,谦虚谨慎地待人接物。目前,女大学生村官要努力当好党和农民群众的联络员,党的政策宣传员,利用女性细腻的性格特点,多听多了解农村普遍关注的焦点、热点、难点问题,要踏踏实实、勤勤恳恳的为农民办好每一件实事,同时热爱农村这片天地,自觉融入农村生活。

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情况的调研报告村官调研报告(2) | 返回目录

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是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对于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最近几年来,全国各地许多地区(包括我县在内)都开展了吸引大学生到农村就业的工作,大学生村官成为新农村建设中一道夺目的景观。为深入了解大学生村官基层工作状况,**县委组织部发动我县现有**名大学生村官,立足各人工作生活实际,广泛开展此次摸底调研。现将我们开展调研的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此次调研的目的及具体方式方法

目 的:及时发现和掌握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中的热点、难点问题,方便组织部对现有相关政策进行优化改进,为促进我县大学生“村官”规范化管理、科学化使用提供详实的信息数据。

方式方法:由于受到人力、物力、时间的限制,我二人自由组成了一个工作小组,在不影响日常工作前提下,积极开展调研工作。为使报告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更具广泛意义和实际意义,在此次调研中我们采取下村走访、组织座谈等形式,在我县范围内广泛开展了为期一个月的调研活动。期间我们共走访了有大学生“村官”入驻的行政村9个,与村干部、党员、村民座谈**余次,组织大学生“村官”同事开展各类座谈*次,了解掌握了大量一手资料,为调研报告的撰写积累了详实素材。

二、我县大学生“村官”基本情况

**县****年、****年、****年先后接收**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其中县城及周边乡镇**名,**乡*名,**乡*名。**名大学生村官分别毕业于全国**所高校,涉及会计学、农学、林学、法学、计算机、教育等**个专业门类;党员**名,入党积极分子**名。

三、推行大学生“村官”相关工作的积极意义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我县的大学生村官大部分工作积极肯干,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协助村两委做好村里的工作和当地乡镇交办的事项,使农村工作呈现出新气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提供新的力量。大学生“村官”有崇高的理想、远大的志向、发展的热情和积极的进取心,他们以村党组织书记助理、村委会主任助理的身份投入工作,为农村基层干部增添了新鲜血液。既让他们在了解农村、熟悉农村中尽快成长起来,又让他们在积累基层工作经验、增长工作才干中为巩固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做出贡献。例如我县**村“村官”某某,在积极融入农村过程中积极发挥作用,创造性的将党在农村的路线、方针、政策用浅显的语言印制在挂历上,自己出资印刷并分发给乡村干部,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乡村干部的大局观念和服务意识。

其次为推动新农村建设注入活力。大学生“村官”到了农村基层以后,大部分能利用所学知识和专业特长,积极为发展农业、致富农民、建设新农村作出应有的贡献。在实际工作中,他们有的利用计算机知识,推进了农村的信息化建设,例如**村“村官”***;有的结合所学专业,在种植、养殖、农民合作社等方面加强探索和实践,带领村民致富,例如**乡“村官”***,在****年草莓滞销时,通过与**栏目的宣传合作,为村民挽回直接经济损失近百万元;有的依托党员服务中心、村民工作室等为村民提供法律、心理等各类咨询和服务,例如**“村官”***;也有的运用所学知识,参与村里的一些规划、管理和建设等,为农村带去了新观念、新知识,例如**“村官”***。因此,大学生“村官”为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

最后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能够为农村发展提供人才支持。通过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可以改变党政人才的成长模式,优化党政人才的来源结构;同时,也能在大学生中树立新的就业理念和就业价值取向,缓解就业压力,为各类人才成长树立新导向。

四、存在的难点及分析。

(一)、从对大学生“村官”工作的认知态度来看,宣传工作还有待加强。

有的村认为大学生“村官”是过客,是来镀金的,是外人,不愿意把真正具有锻炼价值的岗位,作为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的平台;有的大学生村官不明白自己下村任职的目的、意义是什么,找不准奋斗目标,把握不好工作的重点、难点,个别大学生“村官”错误的认为组织人事部门管不了,新单位又管不着,反正干好干坏都一样,便放松对自己的纪律要求,工作中不能积极主动的要任务、挑担子,缺乏克服困难和做好工作的主动性;另外由于大学生“村官”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管理机制还不够健全,部分大学生“村官”对于自己的工作前途持怀疑态度。

(二)、从大学生“村官”自身素质来看,在实际工作中存在一定问题。

1、工作作风不深入。一些大学生“村官”很少深入到户,对村情了解不够。大学生村官往往习惯性的待在办公室,等待村民来访,很少主动到村民家里拜访,对村情了解不够,很难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

2、综合能力不强。建设新农村,人才是关键。但大学生作为农村建设的急需人才,其农村能力的欠缺阻碍着他们知识优势的发挥。通过对村两委负责人的走访,他们普遍认为大学生还需要提高以下四种能力:运用专业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人际沟通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

3、专业不对口。据调查统计,我县**名大学生村官中,农、林专业人员所占比例不到**%,普遍存在所学专业与农村工作不对口的问题。专业上的“不对口”,使大学生村官在村里从事事务性工作比较多,在促进农业生产环节、帮助农民致富等方面发挥作用有限,呈现“有理论用不上,有知识道不出”的尴尬境地。

(三)、从政策待遇来看,还难以体现统筹兼顾。

与我县村干部待遇相比,目前对大学生“村官”的待遇已高于村“两委”副职干部,但与我省其他地区相比同类别“村官”待遇普遍偏低,这样带来两个后果:一是对现职村干部的积极性是一种打击;二是选聘大学生“村官”三年服务期满后,相对较低的工资待遇,对他们的积极性也是一种影响,甚至不利于农村对人才的挽留。因此,在制定待遇政策方面,要紧密结合实际,统筹兼顾、奖勤罚懒,调动各方积极性,开拓创新,找准平衡点,才有利于事业的长远发展。

五、几点思考

(一)、如何解决大学生“村官”工作生活中的问题?

一是加强宣传。加强大学生“村官”工作意义、作用和大学生“村官”工作的正面典型的宣传力度,转变个别村严重本位思想和传统待客习惯,把大学生“村官”当作自己人,增强做好大学生“村官”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二是加强引导。加强大学生“村官”的价值观和人生观的教育,要求“村官”明确工作目标,把新农村建设作为共同的事业,切实服从单位的工作安排,努力在干中学,在学中干,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达到锻炼自己、奉献一方的目的。

三是加强保障。接收单位要为大学生村官发挥作用创造良好的环境,根据其本身特长及培养方向,大胆使用,安排最合适的岗位,为大学生“村官”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

四是加强扶持。鼓励大学生村官在恰当时候自主创业,组织部门和银行要在就业平台搭建、创业经验交流、创业资金扶持等方面为他们提供帮助,例如:邀请外地成功创业大学生村官来我县座谈交流,向大学生村官提供无息贷款等。

(二)、大学生“村官”群体如何实现自己的价值?

由于采取人性化分配机制,我县大学生“村官”大部分被分配到县城周边等接近居住地的乡镇就职,就职环境比较适宜,风俗习惯较为相近,对于现在网络上流行的“大学生村官难以融入农村”的说法,我县基本不存在;那么在如此适宜的工作生活环境下,我们大学生“村官”如何从自身角度实现自己的价值呢?

一是思想认识要到位。大学生村官应充分认识国家实施大学生村官制度的重大意义以及由此给自身带来的重大机遇和超大平台,从而自觉做到好生珍惜、勤奋努力,施展才华、有所作为。

二是心理状态要恰当。在调查中我们发现,一部分大学生村官是将当下的所在仅仅作为一个中转的场所、过渡的平台。有想法正常。欲图别的岗位、以求别的发展,也在情理之中。问题是在其位,当谋其事。作为大学生村官,要有恰当的心理状态,要能够正确对待转岗去留,要自觉做到守土有责、履职尽责,做到既在其位、当谋其事、力成其业。

三是角色定位要准确。中国有句老话,叫做名正言顺。大学生村官要清醒地把握好自己的角色定位:自己是村委会主任助理或者是村党支部书记助理。大学生村官是配角,是帮助村主要干部打理日常行政事务的角色,是运用相关专业技术担当某个领域某项具体工作的角色。只有真正明确了自身的角色定位,大学生村官才能不缺位、不越位,有所作为。

四是知识技能要完善。大学生村官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服务农民、增加村民收入,给农村带去先进文化、先进理念。为此,大学生村官要从各自的实际出发,有针对性地给自己充电补课,不断丰富和完善相应的知识和技能,以更好地胜任工作、服务村民。

五是工作方法要对路。大学生村官要想做事、做成事,还必须特别注意工作方法。要多和村民、村干部尤其是村主要干部通气,多听听他们的提醒和建议,工作中要多动脑筋,多想想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矛盾和问题,根据不同的情况,不断地调整和完善自己相应的工作方法,力求使之有的放矢、量体裁衣,力求使之对路可行、管用高效

大学生村官村调研报告村官调研报告(3) | 返回目录

大学生做村官是近年来各地为搭建农村人才“高地”、促进城乡人才双向流动、推动新农村建设进行的探索性课题,

为了使首批大学生村官能够真正走进农村,更快适应农村,更好服务农村,邯郸县委办公室结合全县“一村一名大学生村干部”工程的开展,组织了专题调研。

质疑“天下无马”

从北京、河南、沈阳等地的实践活动来看,大学生做村官,有成功更有失败。有一部分人看到尝试探索阶段的几个失败案例,就先自消弭了信心,认为大学生村官要不得,不可行,理由是大学生对农村工作不熟悉,到农村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是一种人才资源的浪费,大学生会给农民增加负担,一村一名大学生的时机还不成熟等。正如韩愈在《马说》中指出:“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执策而临之,曰:“天下无马!”在一些改革实践中,其诸多矛盾的孕育、显露、发展、斗争、转化直至最终解决,需要较长时间,过早和轻易地下结论都是不严肃的。大学生当村官,无论从年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方面来讲,还是从新农村建设对社会发展提出的生产生活方式转变要求来讲,都有不可替代的素质优势,而且极有可能就是拉动新农村建设全盘工作的“千里马”。对于大学生村官,不作深入细致的分析,而只是空空地“执策而临”,大呼“天下无马”,这种态度将会扼杀众多千里马的奔跑能力和希望。

对于大学生村官,我们在对农村发展需要和基层人才诉求的归纳基础上,锁定了四大目标,即是否促进了基层班子的团结、激发了基层班子的活力,是否影响和提升了群众的生活方式和质量,是否形成了生动鲜活和有效实用的实践经验,是否使村里的政治经济取得了较快发展。在四大目标的宏观覆罩之下,大学生村干部工程的推进过程成了一个充满变数但也决不缺少成功希望的学习和创造工程。对此,我们分析如下:

——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成败取决于多种因素。在已有的大学生村干部实践活动中,县乡政府的重视和支持力度,村干部与村民的欢迎与配合态度,大学生待遇的落实程度,专业素质、组织协调能力与村子发展实际的对接状况,村子里各种力量的此消彼长给大学生村官作用发挥提供的空间,凡此种种,这些从不同侧面指出了影响和决定大学生村官取得成功与否的多种因素。

——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成功规律具有一种不平衡的特征。在某一个现实的实践场中,常常会由于某一制胜规律的突出作用,引起工作中某个节点或某一环节的变化,山重水复而后柳暗花明,从而锁定成功的路径。比如,一个好的人缘和处事态度,一种有益于当地发展的农用技术,一次用努力和韧性把握住了的政策机会,一个适合本地发展的农业项目,一次有理有据、依纪依法排解的邻间纠纷,都可能会在不知不觉中埋下成功的种子。

——大学生村官工程的成功规律为主观能动性发挥预留了较大空间,

调查报告

自身基础与各种困难间的比例关系固然重要,但毕竟不是影响事情结果的决定性因素。事物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使大学生村官的顺利推进成为主客观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复杂过程,成功的可能存在于人们将可能变为现实性的自觉努力之中。

解读“千里马”

邯郸县第一批大学生村干部报名自200x年8月1日始,到8月31日截止,报名人数463人,符合报名条件的为344人,专科278人,本科40人,其中有26人为在职人员。经过资格审查、笔试、面试和上岗培训的层层选拔,100名优秀大学生将于月日走上基层工作岗位。调研组以问卷、走访、座谈和介入选拔程序等方式在全县展开调查,共组织座谈会5次,并针对乡(镇)党委记、村支和应聘大学生三种人群设计了三类问卷,下发问卷165份,收回165份。调查组在进行了细致的整理后,将问卷中显示的主要问题归纳为“三个不可低估”、“三个不容乐观”

从调查情况来看,三年后,选择继续留在农村的大学生“村官”只占极小比例。相当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只是将“村官”作为一个比较有保障的过渡,内心深处期待着“跳农门”。不少基层干部也认为,“人往高出走,水往低处流”,大学生“村官”留不住,迟早是要走的,有的甚至还因此对他们不放手、不压担。我们认为,从大学生“村官”个人的长远发展来看,期望他们留在农村不太现实,也不可能,而要按照中央的有关政策规定,让大学生“村官”合理有序地流动,从而建立起大学生“村官”既“下得去”又“流得动”的机制,使选聘大学生到农村任职工作能够健康地进行下去。

关心眼前,还是谋划长远?

“当人才使用,当子女关爱”,是泰州市镇村干部关心大学生“村官”的真实写照。大学生“村官”到村任职前,对农村情况缺乏了解,对农村工作的方式方法更是知之甚少甚至一无所知。为了让大学生“村官”迅速成长成才,担当重任,泰州市各市(区)采取多种形式,对大学生“村官”进行帮带培养。一是创新机制多帮扶。各地建立了“三带一”导师培养制度或者“4+1”帮扶机制,从思想、工作、学习和生活等多个方面予以指导帮带,促其健康、快速成长。二是交办任务多压担。各地均适时地安排大学生“村官”参与到一些中心工作,让他们接受锤炼,积累经验。三是组织培训增见识。多渠道积极组织大学生“村官”参加教育培训,增长知识、拓宽视野、增强本领。

镇村干部及周围群众对大学生“村官”的关心也从问卷调查结果中得到了很好的印证。对“各级部门以及周围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关心程度”问题的回答中,认为“很关心”和“比较关心”的占到91.9%。但是,尚有6.9%的人认为各级部门和干部群众对大学生“村官”只是“表面上关心,没有关心到实处”。

那么,大学生“村官”到底面临哪些实际困难需要关心帮助呢?调查显示,缺少创业资金、与本地群众沟通困难、工资待遇问题、恋爱婚姻问题等是眼前大学生“村官”们遇到的现实问题(见图5)。在其他一栏中,部分大学生“村官”填写的现实问题有:基层问题比较复杂、对村民村情了解不够、缺少创业项目、缺少处理基层复杂问题的能力;部分干部群众填写的现实问题有:缺少创业项目、缺乏基层工作经验、与群众缺乏真情实感等。

大学生村官村调研报告小编就和大家介绍到这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学生村官调研报告范文村官调研报告(4) | 返回目录

摘要:郑州市响应河南省政府的号召,XX年全面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作为“三农”问题突出的河南省,关注“三农”问题,就必须关注“大学生村官计划”,为此,我们调研团队一行六人专程调研走访了郑州市惠济区、金水区两地的大学生村官。通过实地访问,我们发现了大学生村官目前面临的一些主要的问题,对于这些问题,我们系统总结之后简单提出了应对的方案和建议,希望可以对郑州市部分地区的大学生村官计划的实施有所裨益。

(一)调研背景及目的

从今年的7月4日开始我和我的团队开始了XX年的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今年我们选择了“大学生村官”作为我们的调研对象。“大学生村官的适应性现状”是我们本次调研所围绕的主题。之所以选择郑州市,且更为具体地将调研地点确定为郑州市金水区和惠济区,是因为我们就读的院校位于郑州市,考虑到能够充分利用区位上的优势。

郑州市金水区是第一年实施“大学生村官”的地区,而惠济区今年已经是第二年了。谈到大学生村官的适应性,我们首先明确这么几点,其一,大学生村官的适应性与所在的地区存在着密切联系,像金水区首次接受大学生村官的地区在许多地方上显然影响着大学生村官。所以我们又选取了已经拥有了一年经验的郑州市惠济区作为调研地,与金水区相对比,以考察环境的影响力度和程度。

其二,大学生村官的实际操作与实践能力构成了他们的适应性内容,鉴于此,我们走访大学生村官时确定的重点就是他们工作的情况。了解大学生村官工作中的成功经验的同时,我们亦专注于他们所遭遇的问题。

第三,我们在设计调研课题时充分结合了后期调研报告结构框架,我们本次的调研的精力在具体村镇建设的模式上予以倾斜。准确的说,我们依据不同的特性的村镇将大学生村官分成了三种类型,城中村的大学生村官,城郊村的大学生村官以及普通农村的村镇的大学生村官。其中,在调研位于城中村的大学生村官时,我们又不同程度地关注着城市社区内的大学生村官。针对每一种乡村的村官,我们努力详细且深入的了解每种类型的一个具体村镇,然后设计出一种相应的大学生村官治村建村普适性“模式”(通行的方法与办法),为大学生村官和政府部门力所能及的提供帮助。

当然,目前为止这仍是我们的主观性规划与设计。具体的调研报告的撰写还是根据我们实践中的具体情况进行了简单的调整。我们此次针对郑州市大学生村官的调研活动最为直接的目的之一,便是得出一份具有各方参考价值的书面报告。其中,我们希望提供给首次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郑州市相关部门一些实际可操作的方案与建议,我们同样希望通过本次调研活动希望让更多的人,尤其作为大学生村官计划主体对象的大学生群体本身了解这项计划,至少可以在我们自己的周围去影响一部分大学生。如果让“大学生村官”能够真正的成为大学生毕业之时可考虑的一个“职业”选择,那么我们团队调研的最高的目的就达到了。

(二)调研问题及有关问题的建议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了不少的问题,详细归纳并分类整理后,我们得出了十个主要问题。

1.选择做大学生村官的意图

通过对金水区和惠济区两地的大学生村官的实地调研,我们发现,大学生选择做村官的考虑因素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大学生村官政策本身被大学生看好。其二,大学生毕业就业及择业压力逐渐增大,就业门槛大幅提高和抬升,于是,“大学生村官”成为一个可以提供就业、工作的平台。

郑州市的大学生村官主要可以分为两大类,机关单位选调的大学生村官和面向社会公开招募的大学生村官。郑州市大学生村官政策出台后,各界反映不一。同时恰逢郑州市乡镇机构改编和人员分流,所以一部分原机关单位的“干部”选择做大学生村官一方面是配合政府机构工作,而另一方面就是对大学生村官政策抱有大的信心。根据郑州市现有的大学生村官政策的规定,村官任期期满后,除了表现突出者可以直接被选拔为乡镇级别的公务员之外,还可以享受考取研究生和公务员的降分优惠政策。

从上述方面而言,对于应聘的大学生依然具有巨大的吸引力。虽然许多大学生村官表示可能不会在任期期满后继续留任,但是作为大学生村官,从事三年的基层工作,加强锻炼、积累工作经验,积累人脉资源,为以后的长远的工作做好准备等诸多好处依然俘获了许多大学生的心。

大学生看好相关政策选择做村官的决定,期间必然要受家庭的影响。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不少现任的大学生村官之所以选择做村官,几乎都得到了家人的支持,甚至有些大学生村官做村官是由家人决定的。由此可见,对于大学生村官政策而言,看好此项政策的并非只有大学生村官本人,更包括他们身后的家庭。

郑州市作为第一年全面实行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地区,尤为重视选拔的大学生村官,现在正在努力地为落实好大学生村官政策尽可能地做着各方各面的工作,而这一点同样被大学生村官所看好。而如何利用好大众的心理做好大学生村官的工作,又是一个任重道远的事情。

2.新上任的大学生村官的角色转变

金水区与惠济区不同,前者是与郑州市大规模推广实施大学生村官政策同步实施的大学生村官计划。而惠济区早在XX年就开始了大学生村官的试点。今年,我们的调研地点中惠济区所走访的大学生村官主要是早一批的大学生村官,调研的新上任的大学生村官则主要分布在金水区。

因为金水区的大学生村官上任时间较为短暂,所以角色转变还是许多大学生村官当前最主要的“任务”。无论选择做大学生村官之前的想法或者角色状态是什么样子,但作为村官之后,必须首先完成角色的转变。而角色转变成功与否要审视自己是否把心放下了,放在了村子上,以及有没有替村子真正做事情的念头了。完成了“角色转变”就是实现了从大学毕业生的学生角色转换成一名新时代农村的基层干部。

当大学生村官本人认为自己从一名村干部的角度看待村里的问题时,才说明自己已经在状态了。当然,判断角色转变成功与否不仅要从大学生村官的思想意识上,同样需要从他们外在的行动上去观察、评判。

针对调研中大学生村官的角色转变问题,我们认为,大学生村官不能将大学生这个原有角色的称谓烙印在脑海里。虽然我们须承认,大学生村官政策、计划的意图中已经不断的强化着大家对“大学生”村官之“大学生”的优势的认识,但是,如果我们以及大学生村官本人持着同样的想法,那么则不利于本政策的开展实施。一个持着自己是大学生想法的人不经意间就会在言谈举止中表现出“优越”。这种“优越(感)”必然加剧自己与其他村官的距离感,增大与基层的村民和群众的隔阂。在大学生村官自己身上则会催生心高自傲和工作中浮躁的情绪。

谈到这一点,原来机关单位工作过的在职“大学生村官”整体表现较好,无论是办事上,还是与人交往方面均胜过普通大学生村官。帮助大学生完成角色转变的工作方面,惠济区的做法值得借鉴。他们针对大学生村官有系列的汇报、总结制度。大学生村官要每天记工作日记,每周一次总结,每月一次汇报。并且,惠济区成立有大学生村官之家,方便大学生村官之间充分的交流;网上开有大学生村官自己的网站和论坛,方便更多更广范围内的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在惠济区的大学生村官之家内,每一个村官都有自己的档案资料柜,集中盛放大学生村官自己的资料,包括日志,工作汇报等。我们认为惠济区的这些做法不仅仅使得大学生村官与外界展开了交流,而且与自己进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交流。面对自己的成长,需要大学生村官自己注意到自己的成长,需要以此增进他们自己的自信心。

3.大学生村官专业知识结构与农村发展需要的“衔接”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现有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专业技能与农村最为迫切的经济发展并不吻合、匹配。调研之中约有9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非来自农林、经济等专业。对于村民而言,大学生村官的知识结构是不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的。比如,惠济区新城区内的许多农村依然算不上富裕,当前的主要工作还是发展经济。正如我们走访的村民所告诉我们的那样,他们希望村里能够富裕起来。可是新城区辖区内的大学生村官绝大部分为经济、农林等专业之外的专业。

对于出现的这个问题,我们有自己的认识。一方面,随着农村的发展,大学生村官的知识越来越看重整体水平,农村以及农民需要的大学生村官也不仅仅局限于经济发展对口的专业,不同专业的大学生村官的引进就是必要的。另一方面,现在的农村发展并不平衡,经济仍然是一些地区最主要考虑的因素,所以大学生村官本身专业知识的不匹配就可能某中程度上影响到自己实际工作与农村的经济发展。

针对这个问题,我们建议大学生村官强化学习,加强针对性、重点性的学习。对于非经济等专业的大学生村官,要学习农民、农村最为关注与需要的经济发展等方面的专项性学习。充分利用政府所提供的各项条件,迅速提高自身能力。建议政府部门有意识有目的、有所侧重的组织与培训大学生进行专题学习,用大学生村官本身的学习能力强的特点迅速传授给大学生村官一些农村与农民迫切需要的知识,帮助农民致富的同时,帮助大学生村官在村民中间赢得信赖。

建议部分地区在实施、落实大学生村官政策之时,充分考虑到本地的经济等发展情况,然后招聘并选拔相关专业知识结构的大学生作为大学生村官。而对于现有的大学生村官,可以考虑根据专业合理的分配。像金水区庙李镇的大部分村庄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就可以适当地考虑选聘非经济专业的大学生任职村官。一部分大学生村官告诉我们,自己所学的专业用处不大,但对此现象,我们则认为,是没有真正把我们的专业发挥到合适与恰当的地方。

如果一些地区的大学生村官已经选拔分派到各村,那么此种情形之下,我们建议大学生村官实行“一人多职”,模仿惠济区为大学生村官设定的“一人双岗”,实现专业资源的协同充分调度与利用。“一人多职”,以本村为主,利用政府部门组织大学生村官进行定期学习与实践的机会,让大学生村官集中地以某个或某两个村庄为实践目的地,充分发挥所有大学生村官的智力等资源解决问题。在地理距离较近的村庄,可以使得大学生村官编排进一个小组,两个人除了对自己的村庄负责外,还同时兼任另一个村庄的职务。工作考核,业绩考核设定为多个部分,自己村庄的业绩考核比例可以大一些,而协管的另一个村庄的业绩考核比例可以少一些。而“一人多职”就使得大学生村官之间充分交流的同时,也最大限度的服务了农村与农民。

4.大学生村官与其他村干部的沟通与交流

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目前金水区大学生村官反映最多的问题是与其他村干部的交流与沟通问题。大学生村官普遍觉得使得自己可以在其他村干部眼里成为自己人最需要解决。而如何使得大学生变成村干部的“自己人”,我们认为,必须让大学生村官的的确确地发挥与表现出自己的真正实力和作用,以事服人,以能力取信于人;必须在培训培养大学生村干部时使得大学生村官融入农村工作环境为目的。

大学生村官觉得不适,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与其他村干部的沟通与交流不能顺利进行。在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环境中,最先影响大学生村官的人员则属于村里原有的其他干部,二者之间如此紧密的关系具体表现在村里一些基本的信息能否传达给大学生村官。大学生村官如果迅速且顺利的取得了其他村官的支持,那么村民也会表示出友好——村民与大学生村官之间的交往会遵从先前的人和事情示范效用。所以,摘掉大学生村官头顶上这顶“不适”的帽子,消除或弱化大学生村官在村民、其他村官心目中的“怪异”形象很重要。

针对调研中,大学生村官本人以及其他村民(包括其他村官)之间双向的交流不畅通,我们建议采取以下方法。其一,建议目前针对大学生村官参加的相关培训活动不仅仅要求大学生村官到场,同时要求其他的普通村官以同样的身份参加,或者“旁听”,以便了解政府所有的良苦用心,了解当前大学生村官真正的想法。不避人则取信于人,一直将大学生村官作为“特殊群体”对待,反而会使得大学生村官与其他村干部之间产生隔阂。

其中,建议提高大学生村官工作能力等方面的培训活动,一同对其他普通村干部展开。因为我们知道实施大学生村干部计划的目的之一便是改善基层干部队伍的结构,而每一名或者两到三名大学生显然是无法短时间内达到目的的,所以作为助推解决“三农问题”的大学生村官计划时时后,所有针对提高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建设能力方面的培训同样需要一并针对普通村干部展开。现阶段,改变农村面貌,提升基层村干部的整体水平、结构最主要的其实是提升原有的村干部能力与素质,毕竟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他们仍是农村基层干部队伍的主体。

其二,建议召开旨在增进大学生村官与其他村干部的交流活动,活动之上可以用一些村子的实际问题为主题,要求所有村官各抒己见,在双方的讨论中增进交流和沟通,在解决问题的工程中增加大学生村官与其他村官之间的协调、配合力度。例如,目前许多村子正在加紧进行城中村改造,而另一些村子虽然尚没有真正开始,但是只是时间问题,所以可以以城中村的若干问题为主题召开大学生村官与其他之间的交流活动。活动中,许多问题可以让包括大学生村官在内的所有村干部自由发挥,或者由大学生村干部与其他普通村干部组队讨论解决问题,或者大学生干部、普通村干部各自成一队讨论解决问题,进而让普通村干部了解大学生村干部的能力,给所有的村官一个彼此交流与沟通的机会。

其三,建议一些培训性质的会议与活动由现有的普通村官给大学生村官主讲。这是一种让大学生村官走近农村基层干部、聆听与了解民意的最便捷的方式。如何让大学生村官真正贴近百姓,深入农村,通过普通村干部的讲解可以让大学生村官迅速了解农村,学习到工作的方法。通过普通村官的讲解,可以加深他们与大学生村干部的交流和认识,从而知道以后相处之中适宜采用的方法。

其四,关于大学生村官各自的联系人,接洽者或者负责人制度应该实施、落实好,确保真正发挥帮助大学生村官完成角色转变和加强与其他村干部交流、沟通的作用。为了最大限度的发挥相关制度的作用,建议定期或者不定期地对大学生召开相关会议以外,要同样召开大学生村官负责人会议。双向对比反映出的大学生村官的问题,核实并督促负责人制度的有效实施。

所有的活动提供了村官之间交流的机会,不仅仅是大学生村官与其他普通村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而且更广范围内的交流同样是有利于工作的开展的。

5.大学生村官普遍关注相关政策的变动

无论是上任已有两年的大学生村官,还是刚刚上任的大学生村官,都纷纷表示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变动与否是他们当前和以后主要考虑的因素。政策的调整与变化主要包括两个方面,首先,对于已经出台的政策是否还有新的补充或者调整,郑州市作为首次大规模的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主要的政策虽然出台,但是那只是代表了大方向,而许多细节性的东西还不明朗,需要进一步的补充或者可能适应以后的某种情况再次调整。其次,对于大学生村官政策中现在没有涉及的部分,可能还会相继出台新的政策。尤其是相关配套性的措施能否尽快出台成为大学生村官共同的期待。

调研之中,我们发现,对于郑州市惠济区的大学生村官,目前已经是第一批任期将满的村官,现在如何安置他们成为他们自己本人以及其他大学生村官的关注焦点。而像郑州市大学生村官政策中规定的“大学生村官表现突出者可以直接被录用为乡镇公务员”等规定由于缺少更为具体的标准,所以大学生村官纷纷希望尽快更加详尽、清晰起来。针对一部分愿意长久留村工作的大学生村官,这方面的政策与措施更加显得重要和迫切。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相关政策,我们认为,第一,借鉴学习其他试点区的经验和模式迅速敲定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大纲,针对大学生村官主要反映的问题和当地发展实际情况,补充细化政策大纲各个部分下的具体内容。先出台规定,办法,然后实验之后再形成政策。这需要下派有大学生村官的基层部门和上级主管部门要同心协力做好相关工作。第二,关于大学生村官政策中的奖惩性措施要先于其他制度出台,早出台,尽量具体和详细,并且可以量化。以此激励大学生村官努力工作,早出成绩,借此也希望留住大学生村官,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去留问题。

6.大学生村官的户籍问题及衍生性问题

基层有一点与城镇及其他地方的很大不同,那就是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问题。村民自治和管理民主的基本表现之一就是村干部须具有本村的户籍,或者说村干部的户籍归属地必须准确地坐落在本村。然后才能拥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调研之中,我们发现,大学生村官的户籍成为制约或者影响大学生村官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主要因素。仅以郑州市惠济区和金水区为例,惠济区的大学生村官基本上属于本地本村户口,因而在选举权方面暂不存在较大问题。但金水区的许多大学生村干部多为本村户口,涉及到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时,是与村干部由本村选举本村人相背的。

根据调研资料了解,目前惠济区政府有关部门针对大学生村官的选举问题时只是出台了一些简单的规定,比如“鼓励村民选举大学生村官作为本村的村干部”。除此之外,相关的规定与相关政策皆不不明确和具体。金水区首次招募大学生村官,涉及到本方面的规定和政策尚还欠缺。

关于大学生村官的户籍问题,实质是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等问题,我们认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选拔大学生村官时政府部门如何考虑大学生村官的户籍问题,郑州市今年选拔大学生村官时要求必须具有本市户口,可能与北京等地区不同。本地户口的考虑是因为设想到大学生村官对工作的环境相对了解,方便工作的开展。当然,这是一种可能。本地户口的考虑同样或许使得大学生村官可以更加容易选择留在基层,不用解决大的户口迁移问题。第二,对于户口问题,大学生村官真正开展工作之后,实际中是否成为工作的一个影响因素(这个方面而言就是大学生村官的本人想法)。北京市在出台大学生村官政策时,把解决北京户口作为一个“优惠”条件,显然在说明大学生村官留京之困难。但是,在大学生村官任职期内所涉及的各方面问题或许是政府部门没有想到的。

对于我们调研的惠济区和金水区而言,不解决大学生村官的户籍问题,目前在两个方面直接的影响着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热情,其一,会马上影响到大学生村官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问题。其二,因为许多村庄正在进行着城中村改造,村民的利益能否实现和取得完全取决于是否为本村户口,大学生村官的户籍不解决,那么长远的看待大学生村官政策,留住大学生村官就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情。当大学生村官本人果真因为工作成绩突出时,被村民推选为村里主要的村干部,而又有长期留在所在基层工作的意愿,但户籍不解决就不能解决大学生村官的个人利益问题。也许目前许多大学生村官还不曾关心这一点,但是我们认为这是户籍问题涉及的更为重要的内容。

继而牵扯到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问题,我们根据调研的情况说明其内容,工作成绩突出者成为乡镇公务员的选拔、录用对象,而工作成绩突出的前提是大学生村官尽快的获得名副其实的身份。主任、村长助理或者副书记之类的职务上,没有真正的操作权。调研中的群众告诉我们,他们希望大学生村官可以做出成绩来,他们也看好大学生村官,而事实上大学生村官之中只有少数可以真正获得“权利”;没有实权,依然做不了事情。

另外需要说明的一点是,农村基层干部的选举制度上存在很大的漏洞,即使选举制度设计上已经较为完善,但是具体实施操作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所以为了帮助大学生村官真正在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上取得“合法”“合理可行”的身份,建议政府部门首先对选举的监督上加大力度。惠济区的部分地区的首批大学生村官正在面临着第一次的村委会大选,保证选举、的公开透明、公正公平才能让大学生村官获得良好的竞争环境,才能让有志向在农村做出事业的大学生村官获得信心。

由户籍问题衍生出了另一个问题,即如何发挥在村子里的“权利”的问题。具体地说,就是现在的村庄城中村改造之后,大学生村官可能不能最大限度地为村镇的发展贡献力量——调研中一个村委会的书记曾经告诉我们,作为城中村,现在村子计划着组建村镇集体的股份制公司,而村民入股的前提条件就是具有本村的户籍,具有本村的土地等作为相应的股份。但是我们发现,大学生村官们这些条件都不具备。在陈砦村的调研中,我们还发现,村里已经具备条件建设村子集体经济组织,并且他们已经建立了股份制公司。公司的董事长即是村委会的村主任。大学生村官是不能在这个职位上担任职务的,至少现在看来阻碍还很大。

尤为严重的一点问题是村镇集体经济组织的存在,使得村民认为不愿意接纳大学生村官,因为他们认为这村官是“外来”的,会分享他们自己原本的利益。

综上所说,解决大学生的户籍问题必须立即着手。

7.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重点不明确

我们不是对大学生村官表示苛责,但是调研过程中,我们无一例外地询问了所有的大学生村官同一个问题:是否知道自己的工作重点,是否根据自己的工作重点制定了相应的村子发展规划。大学生在校就读时,学校一直强调学生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目前为止,已经越来越多的人懂得了职业规划的重要性。具体到大学生村官本人,具体到大学生村官所在的村子,我们都一致认为,需要明确大学生村官关于村庄的发展规划,进而根据规划确定大学生村官的工作重点,分阶段完成,使得大学生村官看到自己的规划一步一步成为现实。同样的,政府部门可以据此评定、考核大学生村官的工作情况。

但是,我们发现无论是新上任的大学生村官,还是上任一两年的大学生村官都或多或少的缺少相应的规划。许多大学生村官告诉我们他们最大的感触时,可能是心理的变化。但是具体到自己究竟给村子做了什么事情,并且这些事情按照什么样子的规划进行,下一步和长远的打算是什么,他们好像都不清楚。

造成此种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我们认为,其一,大学生村官上任之后被委任为助理等职务,具体做哪些事情缺少规定和指示。因为大学生村官往往是没有这方面的工作经验的,选拔完毕之后,大学生村官需要在职务上有一个明确的指引,才能完全的适应工作环境。其二,大学生村官做规划被认为太“莽撞”,批评的意见多,表扬和支持的呼声少。没有规划自然就不能准确地分辨出工作的重点来。

在对于大学生村官建设中,应该注意加强相关方面的培训,鼓励大学生村官去做这样的工作。或者更好的实行办法是让每一个村庄接受类似的任务,而主要方面可以让大学生村官主抓。所有的村干部一起来做同一件事情,可能推行的阻力就会相应的减小。于是,只有要求大学生村官深入基层,才能设计出适合本村发展的规划。这方面的工作,惠济区定期组织大学生村官实践,撰写调查报告,是一个不错的尝试,至少是促使大学生村官主动积极地向这方面靠拢。

在“规划”最终出炉后,借助村民大会的形式讨论审议,然后不断调整。经由村民大会审议通过的规划,在实施起来之时,由于争取到了村民的支持,所以就会相对顺利地执行,同时也赢得了村民对大学生村干部的认可。

现在郑州市的许多村镇正在进行城中村改造。这时候更需要拟订出规划来,配合城中村改造,将住房改旧翻新的同时,逐步形成新村建成之后整体村民的新气象、新面貌,形成良好的村风民风。否则,城中村改造只是简单的房屋建设,就可能遭遇到经济与文化风尚衔接不紧密的严重现象。

调研中,我们发现,城中村的经济发展特性决定了上述现象极易出现。失去土地或者少地的村民主要收入来源以租赁为主,这就使得许多村民“闲情逸致”大量增加。但由于村镇的相关文化建设不完善,所以又容易出现一种“不思进取”,“游手好闲”甚至“惹是生非”的现象。同样的,伴随租赁为主的主要收入模式下,外来人员的管理成为了村镇建设的另一个显性的问题,迫切需要解决。

为什么做规划,还有其他的理由。“规划”的事情由大学生村官来做,只是由他们引导牵头,实质是让所有的村民普遍重视村建工作,将大家的心思凝聚团结到一处。做规划,对大学生村官而言,是一种考验,充分利用大学生知识优势和思维受过系统训练的条件去做事情,也充分利用了大学生村官上任之处“时间充裕”的优势。

8.大学生村官的制度建设必须完善、健全

有了健全和完善的制度,才能依靠制度办事情。管理大学生村干部的制度建设尤其亟需完善。但制度建设应该面向所有的基层干部,无论奖惩。制度建设一定要注意维护村干部之间的公平、平等。奖励性的措施应该讲求统一性,即面向所有的村干部。不能人为地拉远了大学生村官与其他村官的距离。

对大学生村官的考核制度应该纳入村官整体的考核体系,做到公平竞争。尤其建议将大学生村官的奖励与所在村的主管领导、负责人的奖励相结合,激励普通村官与大学生村官一起做好工作的积极性和合作力度。

9.大学生村官的去留

调研中,发现近90%以上的大学生村官会考虑三年任期满后离开农村。其中,怀有这种想法的绝大部分比例的大学生村官又是毕业时间不久的大学生。

我们可以做这么一个简单的估算,从XX年开始,国家计划用五年时间选聘10万名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时间跨度就是XX——,由于乡村的选举一般是三年一次,所以会面临两次的基层选举,而大学生村官的任期基本上是三年,所以XX年第一批的大学生村官三年之后,如果做不好“去留”工作,过半的大学生村官就会离开现在的岗位。同样的,第二批、第三批、一直到选拔的大学生村官最终真正留到农村的也不会很多。我们希望的10万名大学生村官不仅仅是一个总体累计的数额,因为大家真正希望的是一个大学生村官对农村建设不变的信心。

调研中,我们发现,惠济区的大学生村官严格执行的是“本村大学生回到本村任职”。这与金水区一部分大学生村官虽为郑州市户口,但户籍所在地非落于本村不同。这部分大学生村官更倾向于留在村子里,任期满之后离村的意愿并不强烈。其中,年龄在35岁左右的大学生村官显示可能更有意愿驻守本村长期工作。

无论是外界就业压力巨大使得大学生选择做村官,还是大学生村官成熟思考之后做出的实现建设美好村庄的理想的决定,决意做村官,我们都应该高兴地看到一部分人愿意长久的留在农村的景象。

如何帮助大学生村官在农村工作的更加长久,结合我们的民调,我们认为:有事情可做,做出成绩是使得大学生村官长久留守农村工作最好的方法。只要让大学生村官做出了骄人的成绩,在自己的业绩之前,大学生村官纷纷表示离开的可能性就很小了。一些调研过的对象表示,有了致富项目或者其他方面成绩突出的大学生村官都会希望与自己的项目、村子持续的共同发展。要做到这一点,首先应该使得大学生村官有事情做。上任之后大学生村官能否有事情做,一般取决于大学生村官的过度期,即从“名不副实”“有名无权”转变成“名副其实”的基层干部。

大学生有事情做,首先是大学生选择做村官的出发点,锻炼自己,积累经验。其次,是政府和村民共同的期望,大学生村干部要代政府为民谋福祉,帮助政府做好“三农”工作。第三,用做出的事情赢得村民的支持,落实并贯彻政府的政策,取得社会的信任。最后一点,对大学生村干部而言是一个人生的目标与追求,即实现人生价值,实现个人的社会价值。

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去留问题,要解决大学生村官的后顾之忧,比如生活问题。要使得大学生村官能够做出成绩,首先要让大学生村官有事情做。在上任之处,先是给事情做,然后是他们自己做事情。在任职期内,对于大学生村官的大胆创意和想法,要支持、鼓励,这是帮助大学生做成事情。

城中村的特殊性决定了大学生村官的工作的主要方向,目前租赁收入之外,许多城中村的村民还在做着简单的生意,像庙李村的茶城集中了村里许多户人家的店铺,像二十里铺目前正建设水果批发市场,同样会有许多的村民参与其中经营水果。而这个时候,我们认为正是发挥大学生村官能力的时机了,针对许多村民在经营、管理上缺少系统的训练,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可以亲自指导村民经营与管理,另一方面,大学生村官可以做大家的培训和帮助解决销售的问题。

部分大学生村官向我们表示,自己有创业的想法,自己也拥有服务大家的新创意,但是因为村民害怕风险,而大学生村官本人在创业过程中又缺少支持,就不能真正的付诸行动了。所以,这些事情就需要政府帮助解决。

10.宣传工作尤其是高校的宣传工作仍需要继续加强

许多大学生村官只是报名村官考试时才知道相关政策的,调研中,我们还发现,许多目前在校的大学生对于这方面的信息并未从学校里了解,所以,诸多现象表明部分高校的宣传工作似乎仍需加强。

让一部分充分了解大学生村官政策且愿意扎根农村的大学生服务农村是“大学生村官计划”的最终目的。这不应当只是高校针对毕业生才要做的事情,而是应该面向所有的学生,自始至终都要坚持不懈的做的大事情。考虑到高校和实施大学生村官计划的部分地区距离较近的地域优势,我们一致认为,应该加强双向合作,增进交流,共同做好有关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宣传工作。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希望让了解大学生村官政策的同学组织相应的专题报告会,介绍并宣传大学生村官计划的诸多内容。我们也希望部分大学生村官可以应邀之后走进高校,现身说法,向更多的同学讲述真实的农村,农民,讲述自己作为大学生村官的心得。

通过本次调研,我们希望可以利用地域优势,同那些距离较近的村庄、乡镇等部门、地区签订合作意向书,希望那里可以成为高校的社会实践基地。以此让更多的学生利用闲暇之余走进农村,走近大学生村官,真正体会到大学生村官的价值和意义。

11.其他的问题

我们调研过程中,发现了许许多多的东西,其中,有许多的问题,也有许多令我们感慨的典型人物和事迹。所有的这些归纳起来,当然不止上述的十条。我们认为其他的比较重要的方面还有很多,比如大学生村官之间的联系机制,政府部门如何利用大学生村官之间自发的联系机制进行管理,惠济区新城区的大学生村官之家就是一个典型,又比如如何开拓传统管理方法、运用现代通讯技术进行大学生村官的管理和村镇建设,再比如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的榜样学习效果,如何发挥大学生村官的“联系人”作用,等等,都是今后需要在理论与实践中一同发掘、运用的内容。

通过寥寥数日的调研,我们收获了许多。谢谢所有的人。谢谢所有的日子和天气。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