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飞鸿范文帮 1.94W

宁德市是福建省东北翼中心城市,东临浩瀚的东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本站小编为大家整理了一些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希望对你有用!

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

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篇1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龙岩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xx年和“xx”时期工作回顾

过去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紧紧抓住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和“新古田会议”召开的重大机遇,主动适应新常态,全力以赴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经济社会保持平稳发展。初步统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1739亿元,增长8.9%;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269.8亿元、增长3.1%,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6亿元、增长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934亿元,增长21.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0亿元,增长14.2%;外贸出口160亿元,增长7.8%;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2.7亿美元,增长11.5%;内联引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196亿元,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1049元,增长7.5%;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2939元,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6%;城镇登记失业率2.48%;人口自然增长率12.2‰;年度节能减排任务预计可以完成。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全力保持经济平稳增长。出台扶持工业“十一条”,千方百计帮助企业解决资金紧张、市场开拓等难题。完善金融机构考核奖励办法,建立银担合作机制,加大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力度,不良贷款率保持低位运行。及时兑现落实帮扶资金,下达工业发展专项资金8800万元,减免小微企业税费1.7亿元,为280家企业提供43亿元还贷周转资金。在产能过剩、市场低迷的大环境下,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74亿元,增长8.7%。龙马环卫成功上市,卫东实业、永强岩土在“新三板”挂牌。

(二)“项目会战年”成效明显。落实全省“三比一看”,组织开展“项目会战年”活动,全力打好项目攻坚战。省、市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59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28.3%。交通、水利等七大领域完成投资303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10%。军民融合产业发展走在全省前列,签订合同项目27个、协议项目16个,已落地24个,共有20家企业产品供应部队、军工企业。德晖光电、上杭中宇水暖等项目开工建设,紫金山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漳永高速、古武高速龙岩段、龙岩高速互通迁建等项目建成或投产,赣瑞龙动车新线开通。

(三)产业转型步伐加快。制定实施加快产业转型升级、发展智能制造、推进创业创新、支持住房消费等政策。九大重点工业产业实现产值1773亿元、增长9%。专用车年产突破1万辆、产值增长15%,光电与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分别增长17.2%、18%和27.3%。第三产业增加值621亿元、增长9.8%,改变了多年来滞后于经济增速的局面。电子商务异军突起,全年交易额突破150亿元。销售商品房220万平方米、增长25%,促进农民进城购房做法得到住建部充分肯定。旅游收入195亿元、增长18%,古田景区成功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冠豸山机场新开通成都、桂林、杭州等航线,旅客吞吐量突破10万人次。

(四)现代农业稳步发展。实现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35亿元、增长4%。粮食单产和总产连续八年增长,林下经济产值121亿元、增长19.3%,果蔬、林竹、茶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持续增长。评选出闽西“八大珍”、“八大鲜”,新增市级龙头企业7家,农产品加工业产值285亿元、增长9.4%。实现农村淘宝全覆盖,农产品电商交易额突破10亿元。

(五)新型城镇化扎实推进。调整“三区两园”管理体制,“多规合一”编制进展顺利。中心城市主干路网建设加快,兴业路一期、龙腾北路五期全面贯通,启动龙岩火车站片区开发。镇级“小城市”培育试点、“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工程建设稳步推进,连城培田村被农业部评为“中国最美休闲乡村”。城市环境卫生、违章建筑整治得到加强,全市共拆除“两违”面积838万平方米,完成省下达任务的2.3倍。

(六)改革开放纵深推进。完成市、县两级政府机构改革、事业单位分类工作。在全省率先推出行政审批制度10项改革创新“组合拳”,取消、下放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事项79项,完成“三张清单”公布,全面推广“三证合一”、“一照一码”登记制度改革。龙岩公共服务网正式上线运行,行政服务中心通过全国公共服务综合标准化单位验收。全面启动城市和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长汀基层医改经验获20xx年“中国政府创新实践奖”。完善国有企业管理体制,组建水务发展集团。不动产统一登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顺利实施。成功举办第六届海峡两岸机械产业博览会暨福建龙岩专用车投资贸易洽谈会,共签约项目72个、总投资280亿元。新增境外投资企业9家、总投资14.6亿美元,创历史新高。厦龙山海协作经济区入驻企业12家、总投资39亿元。

(七)生态优势进一步凸显。成功创建国家森林城市,通过省级生态市考核验收。完成造林绿化23.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45.3万亩。全市共投入8.4亿元,关闭拆除禁养区养猪场1万多户、削减生猪134万头,标准化改造可养区规模养猪场820户。重点流域水质持续改善,中心城市内河及闽江、汀江流域水质达标率均高于目标要求。淘汰黄标车7297辆,中心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360天、占98.6%。

(八)民生保障水平不断提升。22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全面完成。新增城镇就业2.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9万人。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2万套、基本建成1.98万套,分别完成任务数的123.6%和209.1%。《长(汀)连(城)武(平)扶贫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获得省政府批复,国土资源部专门出台支持我市脱贫攻坚政策。积极应对“5·19”、“7·22”等突发重大洪灾,最大限度减少灾害损失,受灾重建户基本可在20xx年春节前迁入新居。北大附属实验学校正式招生,龙岩技师学院第二校区、龙岩一中分校开工建设;闽西职业技术学院通过国家骨干校评估。成立市医药卫生职业教育集团,市第一医院门诊综合楼建成使用,全省首创“互联网+分级诊疗”项目建成试运行。群众公共文化活动深入开展,文化遗产保护成效显著。圆满承办第一届全国青年运动会举重比赛,龙岩籍运动员在羽毛球、蹦床、举重、射击项目的国际大赛中获得4枚金牌。安全生产“四项指数”全面下降,食品药品安全有效保障,群众安全感率、平安建设知晓率、执法工作满意率均居全省首位。村级组织换届全面完成。龙岩市和武平县获得全国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援藏援疆工作扎实推进。国防动员和后备力量建设成效明显,龙岩市和连城县、上杭县通过全国“双拥模范城(县)”考评验收。

(九)自身建设得到加强。深入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贯彻落实市委《关于在全市党员干部中纠正不良习气树立清风正气的意见》,持续改进作风。政府系统“三公”经费支出下降18%,完成机关办公用房清理整改。自觉接受市人大、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监督,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285件、政协提案564件次,办复率均达100%。政府与法院、检察院、工会互动联系机制不断完善,依法行政、机关效能建设持续深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加大,反腐倡廉工作扎实推进。

20xx年各项任务的完成,标志着我市“xx”规划任务基本实现。“xx”时期,是龙岩发展迎来重大历史机遇并取得明显进步的五年。中央作出了支持福建加快发展、支持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等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新古田会议”在我市胜利召开,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面对加快发展与转型升级的双重压力,我们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团结一心,迎难而上,积极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新的增长点加快孕育,为长远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五年来,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地区生产总值、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财政收入、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外贸出口、城乡居民收入等主要指标实现两位数增长,人均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万美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6600亿元,是“xx”时期的3.7倍。三次产业结构由13.0:53.3:33.7调整为11.5:52.8:35.7。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提高4.3个百分点、达10.9%。

五年来,城乡面貌深刻变化。高速公路通车里程660公里、是20xx年的2倍,新增快速铁路171公里,在全省山区市中率先实现县县通高速、率先开通动车。永定撤县设区,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扩大15平方公里、达53平方公里,成功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全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提高7.1个百分点、达52.1%。建成一批美丽乡村,基本实现村村通广播电视、通宽带。

五年来,生态环境巩固提升。森林覆盖率达77.9%,比20xx年提高4.8个百分点,保持全省首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56万亩,“长汀经验”在全国总结推广,成为南方红壤区治理的典范。完成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24万亩,连续20xx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水环境进一步好转,中心城区内河水质连续两年100%达标。淘汰落后产能、节能减排成效明显。

五年来,发展活力持续增强。行政服务标准化成为国家级试点,基层医改“长汀模式”、林权改革“武平经验”在全国、全省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和“三农”综合保险在全国开创“龙岩模式”。民营经济更加活跃,民间投资占全社会投资的四分之三。成功创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与厦门共建山海协作经济区,发展平台进一步拓展。参照执行西部地区政策共落实103项,获得中央补助410多亿元。

五年来,民生事业长足进步。民生支出超过720亿元,占全市公共预算的74.9%。减贫11.5万人,完成造福工程危房改造3.7万户,建成保障性安居工程3.7万套,解决170.6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精准扶贫“九到户”举措得到国家和省里肯定并推广。新罗、永定、上杭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国家级验收,全面完成中小学标准化学校建设,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加快发展。新增医疗机构床位4940张,人均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标准由15元/人提高到40元/人。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实现倍增。全民健身、竞技体育协调发展。“平安龙岩”建设持续深化。“六五”普法通过省级验收。人事、统计、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库区移民、水文、气象、地震、地灾防治、人防、档案、地方志、科普、邮政管理、无线电管理、老年人、妇女儿童、青少年、残疾人以及慈善事业等工作进一步加强。

各位代表,成绩来之不易。这是省委、省政府和市委正确领导、全市人民奋力拼搏及各方面大力支持的结果。我代表龙岩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向离退休老同志、在外乡亲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和省直驻岩机构、驻岩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向关心支持龙岩发展的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和国际友人,表示衷心的感谢!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主要是:在经济下行的大背景下,我市传统产业竞争力减弱,经济增长新动力不足,调结构、促转型任务艰巨,稳增长的压力较大;部分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产品市场竞争力较弱,生产经营困难;城乡之间、县域之间发展不平衡,农村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社会保障和教育、卫生等社会事业发展与人民群众的期待还有差距,公共安全还存在不少隐患,脱贫攻坚任务依然艰巨;政府服务效能和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和消极腐败等现象在某些地方、某些领域仍有发生。对此,我们将坚持问题导向,采取有力措施认真加以解决。

二、全面实施“十三五”规划

这次提请大会审议的《龙岩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明确提出了“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发展目标、战略任务和保障措施,描绘了今后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宏伟蓝图。

“十三五”发展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坚持“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坚持发展第一要务,以保持经济稳定较快增长为目标,以转型升级为主线,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创新开放“双轮驱动”,生产生活生态“三生融合”,城市乡村“两全其美”,努力打造东进沿海、西连腹地的生态型经济枢纽,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龙岩。

20xx年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20xx年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十三五”发展的主要目标是: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9%左右,增长速度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提前实现地区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20xx年翻一番。产业转型升级实现新突破,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8.5:48.5:43.0,发展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城乡建设呈现新面貌,城镇化布局和形态更加优化,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达到48%。改革开放构建新格局,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取得决定性成果,开放水平和质量进一步提高。生态文明形成新优势,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森林覆盖率保持全省首位。人民生活再上新台阶,公共服务更加均等、优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形成。

“十三五”发展的重点任务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创新发展,打造产业升级版。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增强发展内生动力。深入实施“中国制造20xx”行动计划,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现代服务业大发展,构建产业新体系。突出军民融合产业发展、专用车之城、中国绿色矿都、“互联网+”、品牌农业,培育发展“三个五”产业集群,推动经济从量的扩张向质的飞跃,探索一条富有龙岩特色的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二)协调发展,提升发展均衡性。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城镇体系。推进城乡基础设施一体化,增强交通、能源、水利、信息、防灾减灾等保障能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到20xx年,现行国定扶贫标准扶贫对象全部脱贫;到20xx年,省定扶贫标准扶贫对象全部脱贫,实现长汀、连城、武平3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及31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全部摘帽,380个贫困村、所有贫困户全部脱贫。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动文化体制改革、文化事业惠民和文化产业发展,传承创新闽西特色文化。

(三)绿色发展,建设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落实主体功能区布局,加快形成生产、生活、生态融合互动的国土空间体系,基本建成生态安全保障体系。深入实施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加强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促进资源节约和高效利用,推动低碳循环发展。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提高公民节能、节水、节材等意识,建设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型城市。

(四)开放发展,增强发展活力。推进行政审批、国资国企、商事登记制度等重点领域改革,建设阳光高效的服务型政府,优化发展环境。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对接福建自贸区建设,更加积极有效利用外资,推动外贸转型升级,鼓励矿业、机械、环保等优势企业加快“走出去”。提升区域协作水平,推动龙台深度融合,深化龙港澳侨合作,加强国际友城交流,拓展对外开放新空间。

(五)共享发展,增进民生福祉。坚持普惠性、保基本、均等化,推进和谐包容发展,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幸福感。促进教育事业优质化,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健全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着力提高城乡居民收入,推动更高质量的就业。建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加强社会救助和社会福利,均衡发展机构养老、社区养老、居家养老等多样化养老服务。全面提升社会治理能力,推进平安龙岩、法治龙岩、诚信龙岩建设,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构建公平正义、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三、扎实做好20xx年工作

今年是“十三五”的开局之年,也是推进结构性改革的攻坚之年。我们既要看到经济环境复杂严峻、下行压力较大,面临各种风险和挑战;更要看到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趋势没有变,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我市还面临中央和省里加大对苏区老区支持力度的重大机遇。我们将进一步坚定发展信心,深入贯彻五大发展理念,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稳增长、调结构、强动力、惠民生、防风险,打好项目落地、脱贫攻坚、生态环保三大战役,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在优化结构、补齐短板上取得新进展,在深化改革、开放合作上取得新突破,在民生事业、社会保障上取得新提升,为“十三五”发展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发展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增长9%左右;一般公共预算总收入增长6%,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增长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8%;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4%;外贸出口增长2.5%,实际利用外商直接投资增长6%,内联引资实际利用市外资金增长7%;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左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2%以内;完成省下达的节能减排降碳任务。

为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九个方面工作:

(一)从供给侧发力,加快产业转型升级

集聚发展重点产业。加快壮大有色金属、机械、商贸物流等优势产业,提升烟草、建材、能源精化、纺织等传统产业,培育光电与新材料、节能环保、新能源等新兴产业,优化存量、创造增量,全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5%。围绕打造“专用车之城”,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专用车优质企业,推进专用车研究中心建设,大力发展城乡保洁、应急抢险、防恐防爆、冷链物流等各类专用车,推进海德馨应急专用车及防恐防暴装备、新龙客车等项目建成投产,开工建设新龙马枭龙越野车生产基地、龙马环卫装备扩建、侨龙专用车扩建等项目。围绕打造“中国绿色矿都”,发展与矿业配套的机械、矿山工程、现代农业、金融、物流、配套服务等产业,开工建设紫金山罗卜岭铜矿采选等项目,建成投产紫金山金铜矿浮选厂、金龙稀土年产6000吨稀土特种金属及合金等项目。加快发展光电与新材料产业,突出抓好武平新型显示和终端产业园、连城光电产业园、德泓光电产业园建设,推进正德光电新材料生产二期、达米拉智能电视及系列家用电器生产等项目加快建设,促进尚方智能终端显示多媒体等项目开工建设、中晶蓝宝石图形化衬底等项目建成投产。实施新一轮技术改造,突出抓好80个重点工业技改项目,推动传统产业加快改造提升。

增强企业竞争力。开展降低企业成本行动,进一步规范和减免涉企收费,强化融资、用电等服务保障,降低企业制度性交易成本、税费负担、财务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积极帮助企业拓展市场,加快去产能去库存步伐,稳定企业生产。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重点扶持今后三年新增产值50亿元或今后五年新增产值100亿元以上龙头企业,推动有市场、有潜力的中小企业上规模、上水平,全年新增亿元以上企业30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60家。积极稳妥推进优胜劣汰,支持企业开展兼并重组。

强做优园区平台。优化产业发展布局,推动园区差异化、特色化发展。理顺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区)管理机制,着力打造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平台。加快厦龙经济区基础设施建设,主动承接沿海产业转移,着力打造新型交通装备制造基地。加强县域工业园区建设,进一步完善基础设施,健全配套服务功能,促进产城融合发展。引导产业向专业园区集聚,重点做大金铜、稀土、不锈钢等特色产业园区。推动厦龙经济区、上杭蛟洋工业集中区、晋江(长汀)工业园升格为省级工业园区。

扩大有效投资。持续推进20xx~20xx重大投资项目,续建项目257个、新开工项目56个,完成投资570亿元以上。安排重点项目300个,年度投资607亿元,增长18%以上。突出抓好投资5亿元以上或新增产值10亿元以上的工业重大项目,完成工业投资1000亿元以上。抓好交通、能源、市政、环保、水利、信息通信等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基础设施完成投资520亿元以上。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80亿元以上。

加强项目接续。围绕打造“三个五”产业集群和增加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加强重大项目策划、储备和实施,形成“谋划一批、签约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增资一批”的项目滚动发展格局。精准对接国家专项建设基金投向,实施政府投资项目三年滚动投资计划。做深做细前期工作,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

强化服务保障。完善领导挂钩重大项目和“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推进落实机制,建立重特大项目“绿色通道”,加大用地、用林、审批、征迁等服务,保障项目顺利实施。创新政银企担风险共担机制,推动银行更好支持项目建设。创新投融资机制,运用发债、资产证券化等多种方式融资,支持重点领域建设项目开展股权和债权融资。大力推广政府购买服务、公私合作等模式,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和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等领域建设,进一步激活民间投资。

(三)着力融合创新,培育发展新动能

推进军民融合产业发展。持续深化“新古田会议”后续效应,进一步畅通“军转民”、“民参军”渠道,探索军地“产—军—学—研”融合发展新模式,争创国家级军民结合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拓展军民技术对接、股权合作等多种合作形式,着重加强在专用车、光电、冶金新材料、文化旅游、影视等领域的合作。推动干部双向挂职交流,密切军地沟通联系。

发展互联网经济。推进移动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与我市现有产业结合,催生发展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培育新的产业接续和支撑力量。继续深化与阿里巴巴、京东等电商平台的合作,推动美团网、今日头条、雪球网等龙岩籍互联网企业家回龙岩设立区域中心。加快长汀、武平全国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示范县和连城、漳平省级农村电子商务示范县建设,打造10个电子商务基地(园区)、培育6家电子商务示范平台(企业)。重点推动传统商贸流通和旅游业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大力发展网络零售和在线旅游,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200亿元。

推动服务业优质发展。加大服务业龙头企业培育力度,新增限上企业200家以上。组建文化旅游发展集团,加大红色、客家、生态等资源整合开发力度,提升古田、土楼、冠豸山、长汀历史文化名城等重点景区开发建设水平,完善配套服务设施,开发特色产品,带动观光度假、体育健身、教育培训、文化创意等行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加快龙岩公路港、中国(龙岩)农产品物流交易城等项目建设,争取设立龙岩陆地港保税物流中心,探索设立区域性分拣中心,打造区域性物流节点城市。打通保障性住房与安置房、商品房的通道,支持住房刚性需求,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加快消化库存,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发挥生态优势,推进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相结合,加快发展新型健康养老产业,抓好东肖养生养老产业园等项目建设。落实和完善鼓励消费政策,促进批发零售、金融保险、交通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提升做强。

推进创业创新。强化企业创新主体,支持开展科技、管理、服务、品牌和商业模式等创新,带动全社会创新。实施“科技小巨人行动计划”,用好龙岩紫荆创新研究院、厦龙工程技术研究院和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突破关键共性技术。促进工业化、信息化“两化”融合,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提升装备数控化水平。设立产业引导基金,鼓励风投、创投、社会资金设立子基金,支持发展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实施大学生返乡创业计划、农村青年创业富民行动,支持奇迈创客等新型众创空间建设,培养引进一批科技创新人才和研发团队,充分激发多元创业创新主体的活力。

(四)突出特色高效,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

培育特色品牌农业。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和竹业、茶叶、花卉苗木等特色产业,实现农产品加工业产值300亿元以上。加强地方特色品种的保护与开发,以闽西“八大干”、“八大珍”、“八大鲜”和特色饮品为重点,进一步壮大规模、打响品牌。支持智能温控、水肥一体化等设施农业项目,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建立完善产品质量安全可追溯平台,提高农产品供给质量。

提高农业生产能力。稳定粮食生产,落实粮食播种面积271.5万亩。推进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加强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建设,加快实施汀江、九龙江防洪工程、烟草水源工程,抓好万安溪引调水工程、连城福地水库、长汀荣丰水库、新罗坪坑水库等项目。推广农业“五新”技术,支持农业信息化试点示范。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扶持发展农民合作示范社和示范家庭农场,新颁证认定新型职业农民千名以上。

拓展农业发展空间。推进种养加一体、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扶持农村电商加快发展,释放农业增长潜力。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促进农村土地经营权有序流转,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深化集体林权制度、生态公益林管护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国有林场改革。创新农业投入机制和财政、金融支农方式,提升“三农”综合保险水平,引导更多社会资金投入农业农村。

(五)提高新型城镇化质量,建设和谐宜居城乡

增强中心城市带动功能。按照“一市两区”发展格局,统筹推进重点产业、基础设施规划建设,推动永定区加快融入中心城市。加快火车站片区开发。推进中心城市“一环一轴四纵五横”主干路网建设,开工建设龙岩高速东环线,建成西外环、莆永高速龙岩北互通连接线,打通金鸡路、犀牛路排头段等“断头路”。推进中心城区范围内高速公路市政化管理,促进高速公路与城市主干道路互联互通。加强人行通道、公共停车场和地下综合管廊建设,新增公共停车位1500个以上。推广应用交通“消费一卡支付”,提升公交便民服务水平。开展“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完善雨污分流系统,提升城市排水防涝能力。

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编制实施“多规合一”,加强城市设计。加快建设漳州天宝至龙岩蛟洋高速改扩建、南三龙铁路等项目,开工建设浦梅铁路建宁至冠豸山段,推进龙岩经梅州至龙川快速铁路前期工作,新开通冠豸山机场至北京航线,拓宽对外连接通道。推进“一市两区”及古田、土楼旅游区一体化发展,建成中心城区至龙岩高新区城际快速通道。抓好国省干线、县乡道路和农村公路提升改造。继续推进高陂、古田等8个“小城市”培育试点建设,实现连片融合发展。全面实施居住证制度,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向常住人口覆盖,促进农民工加快融入城市。

推进宜居城乡建设。实施道路畅通、旧城改造、市政提升、东肖新城开发、农村环境整治、住宅安居等“六大工程”,打造城建“十大亮点”,彰显城市特色和魅力。创新城市治理方式,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推进物业管理规范化,开展燃油助力车专项治理,大力整治违法建设、违章搭盖、乱倒垃圾弃土等突出问题。加强城乡集贸市场建设管理,实施标准化建设改造8个以上。推进家园清洁行动,强化农村环境整治,全面完成130个省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项目和市级34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建立完善农村环卫保洁长效机制,美化乡村环境。加强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传统村落、古民居保护,守住历史风貌,留住民俗风情。

(六)打好生态环保战役,推进绿色低碳发展

加强生态保护修复。成功创建省级生态市,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创建工作。继续实施水土流失治理工程,治理面积43万亩,治理崩岗100个,实施坡耕地综合整治1000亩。加强森林资源保护,造林绿化8.8万亩,封山育林37.1万亩。实施山林田湖生态保护和修复工程,科学划定并严守生态红线。加大植被修复保护,增强流域水源的涵养功能。强化黄岗水库等饮用水源地保护。加强地质灾害防治。

推动环境质量改善。严格执行“河长制”,抓好江河湖库水葫芦、永定洪山石板材、养殖业污染、小水电四大专项整治,全面关闭拆除禁养区养猪场,完成可养区规模养猪场标准化改造提升,促进流域水质根本性好转。强化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升级改造小煤矿11家,关闭14家。对造纸、化工、建材等重点排污企业实行全行业排污总量控制,加快建设乡镇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危险废物综合处置设施及填埋场。推动中心城区污染企业、风险企业搬迁关闭,加快火电、钢铁、水泥等重点行业烟气脱硫、脱硝和除尘设施建设,强化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和机动车尾气污染防治,继续淘汰“黄标车”,中心城市空气质量优良以上天数保持在97%以上。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严格环境准入,实行能源和水资源消耗、建设用地等总量和强度双控制度。实施节能技改工程和循环经济重点项目,推动工业园区、企业开展循环化改造、清洁生产。实施燃煤锅炉节能环保综合提升工程,推动水泥、火电等重点用能行业开展节能量交易工作。推动龙雁经济开发区、上杭蛟洋工业集中区创建国家级、省级循环经济园区。引导群众树立绿色低碳的消费模式和生活方式。

(七)深化改革开放,打造良好发展环境

突出重点领域改革。动态调整“三张清单”,全面放权县(市、区)和龙岩经济技术开发区,推行网上并联审批。深化商事登记制度改革,强化事中事后监管。全面深化公立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改革,重点加快分级诊疗、控费管理、社会力量办医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推进市属国有企业分类改革、整合发展,推动国有资产资本化、证券化,实现国有资产优质化。加快结转资金清理,竞争分配专项资金,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全面实施政府性债务限额管理,创新债务风险应急预警管理机制。支持企业股改上市,力争1家以上企业上市、5家以上企业在“新三板”挂牌。抓好公务用车、标准化、统计方式等改革。

加快开放型经济发展。对接福建自贸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核心区建设,通过紫金矿业“带路”,带动更多企业“走出去”拓展海外市场。完善龙岩陆地港口岸功能,提升外贸通关便利化水平。调整外贸出口结构,提高资本和技术密集型产品的出口比例,培育出口新增长点。整合招商资源,完善招商机制,用好“6·18”、“9·8”及“11·8”等经贸平台,提高招商引资、项目对接的实效,全力突破重特大生产性项目。

深化对外交流合作。加强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建设,促进龙台产业深度对接,拓展教育、文化、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扩大龙港龙澳合作和国际友城交流,做好华侨华人和华裔新生代工作,密切与异地商会的联系,拓宽引资引智渠道。深化闽西南五市和闽粤赣十三市合作,积极推动厦漳泉龙同城化发展。继续抓好对口援藏、援疆工作。

(八)打好脱贫攻坚战役,开创扶贫开发新局面

20xx年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全文)两会专题实施精准帮扶。实施精准扶贫行动计划,深化精准扶贫“九到户”措施,精准施策,分类推进,确保扶贫对象到户到人,全年减贫3万人、减贫率23.3%。组织实施《长(汀)连(城)武(平)扶贫开发试验区发展规划》,支持在金融服务、农村产权制度、城乡一体化发展等领域先行先试。加大对380个贫困村和521个革命基点村、51个少数民族村倾斜支持力度。

健全扶贫机制。健全领导挂钩、对口帮扶机制,动员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建立多元主体的社会扶贫体系。集中力量实施一批基础设施、生态建设和民生工程项目,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推行产业扶贫、电商扶贫、金融扶贫,支持贫困对象发展特色种养、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增收项目,增强内生“造血”能力。完善贫困人口进退机制,逐户销号、脱贫到人。

强化保障兜底。提高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对困难群众的医疗救助、临时救助力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加大移民生态搬迁力度,全年安排造福工程危房改造4万人,新建16个省级、30个市级集中安置区,加强集中安置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

(九)持续改善民生,共享发展成果

筑牢保障安全网。实施好25项为民办实事项目。创业带动与促进就业并举,解决好高校毕业生、城镇困难群众、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就业,全年新增城镇就业2.2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7万人。新建保障性安居工程1.2万套,完善分配和运营监管机制。深化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推动社会保障从“制度全覆盖”向“人员全覆盖”转变,探索建立各种社会保险相互衔接、协调发展的机制,完善失地农民保障制度,提供多层次保障需求。发展社会福利、慈善和残疾人事业,保障妇女儿童、青少年、老年人合法权益。

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推进“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创建工作,确保武平县通过国家级验收。抓好农村薄弱学校改造、城区中小学校扩容项目,新建公办幼儿园10所,促进教育资源均衡配置。支持龙岩学院争创省级示范性应用技术型本科院校、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建设以工科为主的国家骨干职业院校,推动龙岩技师学院纳入高校序列,培育我市产业急需的实用型人才。支持发展民办教育。实施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加强薄弱乡镇卫生院建设,完成100所“公建民营”规范化村卫生所建设,培养100名农村医学专业人才。全面实施两孩政策,完善计划生育服务管理机制。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推进国家级闽西客家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建设,规划建设工人文化宫。实施广播电视节目无线数字化覆盖工程和数字微波网改造。加强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发展体育培训、体育旅游、特色体育用品等体育产业,承办好20xx年全国举重锦标赛暨奥运会选拔赛。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入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工作。深化平安龙岩建设,完善城乡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平台,健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提高对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置能力,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的综合治理力度,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加强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持续开展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和打非治违专项行动,坚决遏制重特大安全事故发生。深入推进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开展食品药品安全示范市三年行动,确保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加快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建成市级公共信用信息平台。健全应急处置协调机制,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启动“七五”普法工作,健全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推进法治龙岩建设。鼓励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培育一批志愿服务品牌。抓好新一轮全国“双拥模范城”创建工作,加强国防动员、国防建设、国防教育和人民防空。

四、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我们将牢记政府前面“人民”二字,始终坚持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突出忠诚、干净、担当,自觉践行“三严三实”要求,适应新常态,展现新作为,建设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和服务型政府。

忠诚履职。坚定理想信念,忠于党、忠于闽西发展事业。自觉维护市委权威,在市人大及其会、市政协及社会各界的监督下,以更加昂扬的斗志推进闽西苏区改革发展。把为闽西人民谋发展增福祉作为最大的责任,始终把群众冷暖忧乐放在心头,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市人民。

清正廉洁。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执行《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坚持用制度管权、管钱、管事,加强对公共资金、公共资源、国有资产的监管。坚持民主集中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努力实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

敢于担当。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敢于拼搏,面对深化改革中的矛盾敢于碰硬,面对产业变革带来的新模式敢于创新突破,决不囿于一时困难和问题而缩手缩脚。只要是对龙岩发展有利的事、对苏区人民有益的事,敢管敢抓、主动作为,担起应尽的责任,付出加倍的努力,做出更大的成绩。

实干高效。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推行“马上就办”,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加大治庸治懒治散力度,严格绩效管理和行政问责,进一步提高政府执行力。

各位代表!“十三五”美好蓝图已经绘就,决战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号角已经吹响!让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中共龙岩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建设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龙岩而努力奋斗!

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篇2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宁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政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三中、四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迎难而上、奋力攻坚,积极实施环三战略,加快推进“六新大宁德”建设,经济社会保持平稳较快发展。初步统计,全市生产总值1377.65亿元、增长10.8%;公共财政总收入140.37亿元、增长11.6%,地方公共财政收入98.92亿元、增长11.5%;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157.99亿元、增长23.9%;出口总值36.79亿美元、增长29.6%;实际利用外资1.75亿美元、增长21%;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15.03亿元、增长12.1%;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1.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3956元、增长9.1%;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302元、增长11.7%。

一年来的主要工作和成效是:

(一)全力以赴稳增长,经济运行稳中有进

始终坚持发展第一要务,积极应对宏观环境变化和经济下行压力,努力保增促稳,经济发展砥砺前行。注重创新机制,加强运行调度,扎实开展“三服务”和“三千”活动,为企业排忧解难,召开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大会,增强企业发展信心。注重用好用足政策,出台促进民营企业创新创业再创造等措施,实施产业转型升级行动计划和龙头促进计划,产值亿元以上企业530家,其中超百亿企业2家。注重发挥投资拉动作用,落实重大项目建设“路线图”和“五个一”等工作机制,着力挤盘子争资金,218个项目列入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行动计划,13个大项20个子项列入中央支持福建加快发展重大项目,全年共争取转移支付资金104.34亿元,增长6.04%,有力推动固定资产投资增长。注重改善区域金融环境,加强政银企互动,设立市县应急保障资金池,着力控新化旧、增信增贷。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余额1086.27亿元、1326.16亿元,分别增长5.18%、13.18%。引进和新组建金融机构8家,在全省率先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

(二)坚持不懈调结构,产业基础逐步夯实

现代农业加快发展。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417.67亿元,增长5.7%。粮食总产量65.62万吨,茶叶、水产、食用菌、果蔬、林竹、畜禽、中药材等传统特色产业提质增效。福安、蕉城、寿宁、周宁、福鼎被评为全国重点产茶县。各县(市、区)均创建了省级农业标准示范区、农民创业园。11个市级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30个现代山地农业开发示范基地加快建设,新增各类设施农业2.6万亩,建设高标准基本农田10.88万亩。补充耕地1.49万亩,连续十五年实现耕地占补平衡。农民专业合作社总量居全省设区市首位,新增国家级农民合作社示范社13家。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试点工作扎实推进。除险加固水库35座、海堤15条,治理中小河流13条。防灾减灾体系不断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继续加强。扶贫开发取得实效,6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争取各类帮扶资金13.22亿元,完成造福工程危房改造6000户23142人,28.4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得到解决。

工业增长保持稳定。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强化工业支撑。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736.78亿元、增加值649.91亿元,分别增长15.5%、15.2%。传统产业巩固提升,重点产业集群建设加快,冶金新材料、电机电器、新能源3个产业集群分别实现产值799.72亿元、571.64亿元、265.98亿元。建成1个国家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和海洋、食用菌、茶叶、船舶、电机等5个产业集群服务平台。广生堂、三祥新材上市工作加快推进,白水农夫在新三板成功挂牌。创新能力有效提升,新增高新技术企业12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5家、发明专利授权102件、驰名商标12件。2名专家入选国家第十批“千人计划”。

第三产业稳步发展。全年实现增加值432.28亿元、增长7.9%。商贸物流业持续发展,三都澳5万吨冷链物流、红星美凯龙等项目基本建成。旅游业加快发展,全年接待游客1601.0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127.49亿元,分别增长18.7%、22.5%。宁德世界地质公园顺利通过中期评估。东湖水利风景区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称号,柘荣、蕉城霍童分别被评为中国十佳生态养生旅游福地、旅游名镇。新增1个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现代服务业加快培育,福安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市,古田银耳、坦洋工夫红茶在渤海商品交易所挂牌交易。

(三)强化运作促投资,项目带动成效明显

全年市级重点项目完成投资660.6亿元,投资10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46个,完成投资321亿元。宁德核电2#机组、漳湾作业区8#、9#泊位工程、鼎信科技1780热连轧和850冷轧等85个重点项目竣工投产。京台高速宁德段、中聚天冠等一批项目加快建设。甬金、宏旺不锈钢、沈海复线福安至漳湾段、福鼎贯岭至柘荣段、屏古联络线等100个重点项目开工建设。衢宁铁路、宁德核电5#、6#机组、上白石水利枢纽工程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扎实推进。三维对接成效明显,组织赴长三角、珠三角、山东、台湾、香港等地开展招商推介,签约项目235个、总投资1395亿元。

(四)统筹兼顾抓城乡,区域发展协调推进

中心城市加快建设,累计实施城建项目88个,完成投资47.16亿元。福宁北路、和畅路等一批路网建成通车。高速公路桥下景观整治工程顺利完成,大门山公园建设加快,新增绿化面积68公顷,顺利通过国家园林城市考核命名。城区供水“一户一表”改造4800户,新增停车位390个。县域经济加快发展,福鼎、福安、柘荣、古田被评为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县(市),福鼎被评为福建十大醉美县城。小城镇建设扎实推进,省、市试点镇完成总体规划和一批专项规划编制,实施建设项目536个,完成投资165.51亿元。131个美丽乡村试点建设全面启动,美丽乡村一日游示范村创建工作成效初显。全面开展“两违”整治,拆除违建437.96万平方米。

(五)管控并举重治理,环境质量保持优良

坚持源头严防、过程严管、后果严惩,节能减排和重金属污染、大气污染防治持续推进,重点流域整治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不断强化。生态环境建设得到加强,造林绿化19.66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8.81万亩,清理海上违规养殖2212亩。乱建坟墓和乱滥建寺观教堂、民间信仰活动场所专项整治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效,矿山复绿行动深入开展。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主要流域水环境功能达标率均达100%,大气环境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新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35个、省级生态县2个、市级以上生态村50个。柘荣率先通过国家生态县技术评估。

(六)创新机制激活力,改革开放步伐加快

“申融”工作扎实推进,宁德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获得省里批复建设,并列入省级全面深化改革试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市级审批事项精简率达53.8%。市县政府机构改革基本完成。县(市、区)行政服务中心完成标准化建设。深化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全市新增私营企业5865户,增长40.68%,市场主体突破14万户。财税体制改革深入推进,“营改增”试点范围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试点工作启动实施,财政专项资金和政府性债务管理进一步规范。对外经贸稳步发展,外商直接投资和增资项目31项。福建电机企业欧洲服务中心成立,福安通过首个国家级出口电机质量安全示范区现场考核验收。对台交流合作持续深化,第五届电博会和陈靖姑金身巡游台湾活动成功举办。福莆宁同城化、闽东北五市一区等区域协作深入推进。

(七)集中财力办实事,人民生活持续改善

保障体系逐步健全。为民办实事项目完成38件。新增城镇就业3.24万人、城镇失业人员再就业1.0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1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1.58%。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扶持力度加大,1157人实现自主创业。城乡居民和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实现转移衔接,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最低标准、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都有新的提高,全面实施医疗救助和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惠及13.89万人,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家庭年人均收入2100元。新建社会福利中心3个。新开工保障性住房10087套,基本建成7120套。

社会事业不断进步。教育事业优先发展,13个中小学扩容工程和17个公办幼儿园项目按序时推进,新增学位10567个。福鼎、福安顺利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国家评估验收。实现9所高中达标晋级。建成8个县级职教中心和16个重点专业实训基地。医疗服务水平不断提升,市医院新院区投入运营,医疗机构新增床位632张,“海云工程”新增覆盖点256个。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面启动,市医院、闽东医院医疗集团挂牌成立。保持适度低生育水平,人口自然增长率7.0‰。文化建设持续推进,新建65个乡镇文化信息共享服务点,新增4个国家级非遗项目、5个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名村、10个中国传统村落。国家二类城市语言文字规范化工作达标评估顺利通过。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持续深化。第xx届省运会成功申办。宁德籍运动员在仁川亚运会上获得一金三银。工、青、妇、残疾人工作扎实开展,统计、老区、人事编制、民族宗教、档案、老龄、地方志、气象、防震、侨务、移民等工作取得新进展。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化“平安宁德”建设,推进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反恐维稳工作,严厉打击各类刑事犯罪,城乡社区网格化管理不断加强,群众安全感达93.05%。深入实施“六五”普法。完善领导干部接访下访制度,积极化解信访积案,信访总量有所下降。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9.4%、14.3%。福安、蕉城分别被评为全国平安渔业和平安农机示范县(市、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打私、人防、双拥共建、民兵预备役和国防后备力量建设得到加强。

(八)践行宗旨转作风,自身建设切实加强

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认真落实“四下基层、四解四促”和“无会周”制度,切实解决“四风”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全市“三公”经费下降25.59%。出台《宁德市人民政府重大行政决策十条规定》,不断完善依法决策科学决策机制,建立政府与法院、工会互动联系机制,加强规范性文件合法性审查,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绩效管理、效能建设进一步提升。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监督并报告工作,依法执行人大及其会决议、决定,积极配合人大会开展执法检查、代表视察、专项调研、工作评议和专题询问,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85件。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定期向政协通报情况,积极采纳委员调研成果,办理市政协提案255件。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力度加大,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扎实推进。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我们经受了各种挑战与考验,取得了来之不易的成绩,全市经济“稳”的基础得到巩固,“进”的态势保持向好。这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全市干部群众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加强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中央及省属驻宁机构、驻宁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发展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有:一是产业总体实力不强,龙头骨干企业不多,企业创新能力不足,第三产业发展相对滞后;二是异地钢贸信贷风险影响不容忽视,不良贷款压降难度大,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突出;三是优质教育、医疗、文化等资源总量不足,食品药品安全、社会治安、安全生产等领域还存在不少隐患;四是城乡建设和管理水平不高,“两违”现象和“脏乱差”问题比较突出;五是环境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环保基础设施和环境监管能力建设有待加强;六是一些干部责任意识、担当精神不足,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现象,法治政府建设有待加强。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加以解决。

二、扎实做好20xx年工作

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关键之年,也是“xx”收官之年。我们要将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对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认识和判断上来,既要看到挑战和压力,更要看到机遇和希望,正确认识新常态、主动适应新常态、有效引领新常态,把关于建设新福建的要求融入到“六新大宁德”的各项事业中,贯穿于政府工作的方方面面,发挥优势、顺势而为,坚定信心、乘势而上,努力开创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和xx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系列重要讲话和来闽考察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要求,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按照市委三届十三次、十五次全会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好中求快工作总基调,以“服务发展年”、“项目落实年”、“融合创新年”为抓手,以提高经济发展质量效益为中心,全力上项目、促增长、强改革、惠民生、抓法治、保稳定,加快推进“六新大宁德”建设,为实现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新福建作出更大贡献。

今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1%;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11%,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5%;外贸出口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3%,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0%,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工作:

(一)深化项目带动,引领科学发展跨越发展

狠抓重大项目。深入开展“项目落实年”活动,全年计划实施市级重点项目380个,总投资5096亿元,其中在建项目300个,年度计划投资527.6亿元。加快建设宁德核电3#、4#机组、中聚天冠、甬金、宏旺等在建续建项目,确保竣工90个。开工建设新能源动力电池扩能、青拓400系不锈钢、浦众不锈钢冷轧制品、鲁花食用调和油等100个项目。深化霞浦核电基地、宁德核电5#、6#机组、韩国SK系列项目前期。推行标准化管理,努力做到项目投资、进度、安全、质量同步推进,打造阳光工程、优质工程。高起点、高标准编制“十三五”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精心谋划一批好项目大项目和重要改革举措。

深化三维对接。紧盯世界500强、全国500强、台湾前百大、行业10强,瞄准冶金新材料、电机电器、新能源等产业链核心环节和缺失项目,有针对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加快引进一批上游关键材料、核心部件和下游终端产品项目。抓住新一轮国企改革契机,加大与央属、省属企业对接力度。整合各类招商资源和平台,建立市县两级联动投资促进机制。创新电博会、投洽会市场化组织方式和招商引资方式,推行小分队招商、以商招商、网络招商等,提高招商选资实效,力争全年签约项目总投资1200亿元以上。

完善基础设施。开工建设衢宁铁路宁德段,建成合福铁路宁德段,力争铁路通车总里程突破210公里。加快沈海复线福安至漳湾段、福鼎贯岭至柘荣段、屏古联络线等高速公路建设,确保沈海复线柘荣至福安段、福寿高速、京台高速宁德段、宁连高速飞鸾至罗源段建成通车,实现县县通高速。推进一批普通国省干线公路(含镇镇有干线)建设。加快建设城澳作业区1#、2#多用途码头等5个港航项目,开工建设湾坞作业区8#、15#泊位等6个港航项目。推进上白石水利枢纽工程、官昌水库等一批重大水利项目。建成海西天然气二期管网罗源至福鼎段、霞浦闾峡风电,力争动工建设周宁抽水蓄能电站,新建扩建110千伏及以上变电站11座。

健全工作机制。深化项目前期工作,加强项目策划储备和动态管理,形成项目滚动发展态势。强化协调调度,坚持“一月一协调,一季一督查”,有效落实项目资金、用地、用林、用海等要素保障。完善政银企会商长效机制,争取扩大信贷规模,推广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建设运营模式,充分发挥社会资本作用。优化审批服务,推行网上审批、并联审批、绿色通道办理以及重大项目全程代理,切实提高审批效率。

(二)着力增效增收,全面加强三农工作

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全面落实强农惠农政策,抓好15个万亩粮食高产创建示范片、20个500亩以上粮食产能区,加快推进省、市、区23万吨粮食储备集中区建设。重点支持茶叶、水产、食用菌、果蔬、林竹、畜禽、中药材等传统优势产业发展。大力发展设施农业、生态农业、休闲观光农业,引导农业向加工、流通环节延伸,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加快福安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提升省级农民创业园和市级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区建设水平,继续培育市级山地农业开发示范基地,新增各类设施农业示范面积5000亩以上。推进“三品一标”认证,严格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保障重大动植物疫情疫病防控安全。

构建新型经营体系。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林权等确权登记颁证工作,鼓励承包地向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流转,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做大农业龙头企业,支持龙头企业在优势产区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引导农业企业与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加快培育专业种养大户、家庭农场、职业农民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新增家庭农场50家,完成农民技能培训2万人以上。

提高扶贫攻坚实效。落实中央、省里扶持政策,推进科学扶贫精准扶贫,组织实施“六到村到户”工程,深化6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83个省市扶贫开发重点村的扶贫攻坚,改善发展条件,增强造血功能。实施造福工程危房改造5000户2万人。支持屏南县开展全国农村改革试验区扶贫开发综合改革试验工作。推动老区基点村、少数民族聚居区、海岛、库区等地区加快发展。

(三)致力创新转型,打造升级版产业

加快壮大产业集群。以龙头带动产业提升,加大对龙头企业的政策扶持和要素保障力度,鼓励支持龙头企业兼并重组,延伸上下游产业链,加快打造冶金新材料、电机电器、新能源3个千亿产业集群,力争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3100亿元。以园区吸引产业集聚,完善园区基础设施,提升综合承载能力,重点推进海西宁德工业区、漳湾和湾坞不锈钢产业片区、闽浙边贸工业园和“一县一园区”规划建设。以服务助力企业发展,加强工业运行调度,深入实施“一业一策”、“一企一策”,帮助企业解决生产经营中的困难和问题。推动企业上市,支持一批企业进入海峡股权交易中心、新三板挂牌交易,鼓励企业发行公司债券、短期融资券、中小企业集合票据,提高直接融资水平。

大力培育现代服务业。加快建设大润发商场和闽东现代物流园等一批商贸(物流)项目,尽快实现红星美凯龙、盛辉物流开业运营。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支持在宁金融机构扩大规模、拓展业务、创新产品,规范发展保险和证券业务。着力控新化旧、增信增贷,落实金融支持实体经济政策,积极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引进和培育一批电商企业,打造食用菌、水产、按摩器、茶叶等网上专业市场和行业垂直电商平台。加快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精品景点和线路,积极培育滨海旅游、乡村旅游、文化旅游、生态旅游等多种业态。办好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落实稳定住房消费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鼓励发展健康、养老、家政、社区等服务。

着力发展海洋经济。积极发展临港工业、港口物流、海洋工程装备和海洋生物医药产业,加快宁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核心区、大黄鱼产业园区建设。逐步推广高位池养殖和工厂化循环水养殖。着力培育水产品专业批发交易市场和冷链物流企业。大力发展水产品精深加工,打造知名品牌。加快沙埕、三沙中心渔港等一批渔港建设,带动渔区、渔村发展。推动已获批建设的14艘远洋渔船尽快投产。

切实强化创新驱动。积极促进互联网与工业融合发展,实施一批信息化工业化融合示范项目。落实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等鼓励创新政策,支持企业承担重大科技专项等创新项目。推动高校与科研院所来宁德设立研发机构,加快5个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抓好高性能伺服电机科研攻关,配套推进“数控一代”机械产品创新应用示范工程。推进100个投资3000万元以上重点技改项目,力争技改投资增长10%以上。认真落实省“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四)坚持城乡统筹,扎实推进新型城镇化

做强中心城市。加强规划引导,探索“多规合一”,实施“东扩面海,北展南移”战略,推动金涵、金塔、东兰组团集中发展,加快推进滨海大道及其内侧围填海项目建设。有序拓展城区路网,动工建设金漳路、天德路、金马北路,建成闽东中路。进一步完善市政配套设施,新建改建污水管网98公里、供水管网102公里、燃气管网17公里,改造“一户一表”5000户。动工建设东区污水处理厂、漳湾污水处理厂、市餐厨垃圾处置中心和污泥处置中心。实施一批园林绿化项目,改造中心城区6大公园和4条绿道,切实提升中心城市景观。

做大县域经济。立足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凸显县域特色,探索差异化发展路径。加快实施“大城关”战略,推进新区组团式发展、老城区有序改造。坚持以城促产、强产兴城,结合“一县一园区”建设做大“一县一业一品”,打造县域特色经济。完善沿海与山区产业联动发展机制,加强山海协作,落实对口帮扶政策,促进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共建园区加快建设。支持福安、屏南开展省级新型城镇化试点工作。

做精特色城镇。提升城镇发展规划,优化镇乡空间布局,支持有条件的中心镇与周边乡镇连片融合发展。加快省市试点镇发展,结合各地特色优势,增强产业实力,完善市政配套,建设一批城镇道路、园林绿化和污水垃圾处理项目,提高城镇综合承载能力和管理服务水平。推进赛岐镇、太姥山镇小城市试点,落实简政放权、强镇扩权,探索镇级市改革发展的新体制新机制。

做美城乡环境。深入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延伸拓展“点线面”攻坚,全面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提升城乡“三边三节点”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水平。强化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大力整治“脏乱差”、交通秩序混乱、违章占道经营等行为。继续深化“两违”专项治理,巩固提升“两乱”整治成果。加强社区建设,提升物业管理水平。继续实施公交优先、村村通客车、农村公路养护、海岛交通便民工程,改善城乡居民出行条件。

(五)突出先行先试,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组织实施“融合创新年”,完成军民融合试验区、三都澳军民融合现代化深水大港等规划编制,启动宁德(福安)军民融合产业园建设。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下放、委托一批审批事项,确保实现年末除法律法规明令不得下放、上级委托不同意下放事项外,市级基本不再直接履行行政审批职能的目标。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探索建立分级诊疗制度,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全覆盖,推动市医院、闽东医院医疗集团稳步发展。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实行全口径预算编制,推进预算公开,完善财政性资金管理,加强政府债务规模控制。强化政府投资项目和资金的管理,结合行政职能转变,逐步扩大政府购买服务范围。落实“营改增”等结构性减税政策,不断优化财源结构。完善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提高市属国有企业竞争实力和筹融资能力。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稳步实施户籍制度改革,有序放开县城及建制镇落户限制。

积极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口岸通关便利化工作,落实“三个一”通关模式,促进三都澳港区扩大开放、漳湾作业区8#、9#码头临时开放和三沙、沙埕港区开放,加快白马港区口岸联检中心建设。支持古田申报侨商投资实验区。推进重点出口行业转型升级,培育外贸综合服务企业,支持农水产品检测中心、跨境电子商务等外贸公共服务平台建设,继续鼓励和引导企业设立境外营销服务网点及研发机构。推进出口大黄鱼、茶叶、食用菌3个质量安全示范区建设。主动融入“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发展。

加强宁台交流合作。深化宁台产业合作,推动三沙、沙埕开展对台贸易。办好第七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和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暨福建省第四届“三月三”畲族文化节,推动临水宫争创“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加强圆瑛、甘国宝、马仙、畲族文化对台交流。推动宁德师院、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与台湾高校开展学生互换、教师互访、学术互通活动。

(六)推进绿色发展,加快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建设

加大生态创建力度。深入开展省级生态市和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创建活动,力争省级生态县、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率均达80%以上,省级生态市和中心城市、福安、福鼎创模指标全面达标。划定生态功能红线,制定重点流域生态补偿办法,加大限制开发区、重点生态功能区、流域上游地区的保护和补偿力度。整治城区内河(湖),加强滨海、河流湿地保护,抓好矿山生态恢复。继续推进“四绿工程”,加强生态景观建设,实施造林绿化14.4万亩、森林抚育19万亩,完成水土流失治理15万亩,务必保护好我们的青山绿水。

强化环境综合整治。认真落实“河长制”,实行县域交界断面水质预警考核,推进城乡污水处理厂和工业园区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建设,深化石板材、拆修造船、畜禽养殖等重点行业污染治理,提高重点流域和水源保护区综合整治实效。建立中心城市空气环境质量预测预报和县(市、区)自动监测系统,开展燃煤锅炉、扬尘粉尘、机动车尾气等专项整治,实施福鼎、霞浦合成革集中区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工程。完成危废处置中心建设并投入运行,强化重金属、核与辐射环境监管。深入实施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三年行动方案,严厉打击环境违法行为。

节约集约利用资源。落实耕地保护政府目标责任制,严守耕地保护红线,从严控制占用耕地,推进土地整治,实现耕地占补平衡。鼓励开发利用地下空间,合理开发低丘缓坡地。提高海域、岸线等资源节约集约利用水平,组织清收长期闲置的海域使用权。科学开发利用水资源,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和产品。实施20个重点节能项目,强化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节能措施,确保实现年度节能目标。

(七)办好惠民实事,促进发展成果更多惠及人民

提升社会保障。加强基层就业和社会保障服务设施建设,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多渠道实现就业困难人员、被征地农民和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提高到2300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府补助标准提高到380元。推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城镇职工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等经办机构整合,促进资源优化配置。加快金涵小区保障房建设,推进廉租房、公租房并轨运营,加强棚户区(危旧房)改造,保障性安居工程新开工5769套、基本建成3195套。推进市县两级社会福利中心建设和运营,加大非营利性民办养老机构扶持力度。做好关心下一代工作,重视发展慈善、老龄、红十字和残疾人事业。

优先发展教育。落实第二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新建16所公办幼儿园,新增学位4500个。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施“大手牵小手”帮扶薄弱学校建设五年行动计划和城区中小学扩容增量工程,新增学位3500个。推动古田、柘荣、寿宁、霞浦通过义务教育基本均衡省级评估。整合优化普通高中,提高办学质量。创新现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力争中职学校毕业生“双证书”率达95%以上。推进宁德师院三期建设,做好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迎检工作。办好继续教育、特殊教育、民族教育和老年教育。全面实施“名师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培养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加强卫计服务。抓好市级重点专科和县级医疗机构建设,强化基层卫技人员教育培训,推行乡村(社区)医生签约服务。持续推进“海云工程”。实施乡村医生养老保险制度,逐步建立乡村医生医疗责任险。加强疾病预防控制、妇幼健康、卫生监督、卫生应急等工作。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人均标准提高到40元。强化出生人口性别比专项整治,创造良好人口环境。

推进文化建设。加强志鉴地情资料编研和历史文化名镇名村、历史建筑、传统村落保护性开发利用,加快创建省级畲族文化生态保护示范点。推动文化与科技、旅游、金融深度融合,加快文化创意产业园建设,壮大一批文化龙头企业。繁荣发展文艺创作。常态化开展文化惠民活动。积极筹办、备战xx届省运会和十届省老健会,推进体育场馆和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办好首届全国青运会击剑比赛。大力开展全民健身运动。

(八)创新社会治理,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加强社会服务管理。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深化文明城市、文明村镇和文明单位创建。按时完成新一届村(居)换届选举工作,加强城乡社区和重点乡村网格化建设。加快“数字宁德”和智慧城市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服务平台。引导各类社会组织健康发展,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有效化解社会矛盾。深化“平安宁德”建设,加快创新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严厉打击各种刑事犯罪。完善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突发事件应急处置机制,重视新媒体运用和管理,提高网络舆情研判导控处置能力。进一步畅通信访渠道,深化领导干部接访下访活动。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制度。全面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宗教工作方针,促进民族团结、宗教和顺。

切实维护公共安全。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要求,强化企业主体、部门监管和属地管理责任。全面实施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三年提升工程。加强危险化学品、消防、渔业渔船、道路交通安全等重点领域专项整治,坚决防范和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强化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持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推进气象现代化建设,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制,加快水资源管理系统和防汛指挥中心建设。落实县(市、区)山洪灾害防治项目,继续实施赛江流域、闽江古田溪(古田段)防洪工程。抓好30座病险水库、15条海堤除险加固,解决5.18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和海防、人防、打私等工作。

三、加强政府自身建设

各位代表!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府自身建设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我们要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牢固树立法治意识,执政为民,清正廉洁,努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着力建设法治政府。依法全面履行政府职能,推行政府权力清单制度,推进政府事权规范化。健全依法决策机制,实施重大行政决策十条规定,逐步推行政府法律顾问制度。加强市县政府法制机构和队伍建设。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健全行政执法和刑事司法衔接机制,推动县(市、区)开展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工作。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做到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强化行政权力制约和监督,依法接受人大及其会的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实现决策、执行、结果公开透明,增强政府公信力。

坚持改进作风,着力建设服务型政府。巩固扩大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坚决反对“四风”,形成改进作风常态化机制。深入开展“服务发展年”活动,提高政策研究能力、创新运作能力、攻坚协调能力和行政执行能力。坚持“四下基层”和“一线工作法”,落实“马上就办”工作机制,深化“三千”活动,切实帮助基层、帮助企业、帮助群众协调解决实际问题。发扬钉钉子精神,坚持说了算、定了干,对确定的目标、制定的政策、部署的任务,一抓到底,务求实效。加强绩效管理,严格效能问责,严明纪律,确保政令畅通。

坚持清正做事,着力建设廉洁政府。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强化廉洁自律,守住做人、处事、用权、交友的底线,老老实实干事、清清白白做人。广大公务人员要切实做到心中有党、心中有民、心中有责、心中有戒。认真落实中央八项规定,严格执行财经纪律,严控“三公”经费。加强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坚决纠正不作为、乱作为,坚决克服懒政、怠政,坚决惩处失职、渎职,加大惩治腐败力度,努力形成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的良好风尚。

各位代表!新机遇孕育新希望,新常态要有新作为。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抢抓机遇,开拓进取,凝心聚力,真抓实干,为加快建设“六新大宁德”而努力奋斗!

宁德市政府工作报告篇3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宁德市人民政府向大会报告政府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市政协各位委员和其他列席的同志提出意见。

一、20xx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正确领导下,我市各级政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把握“稳中求进”的总基调,全力推进科学发展、加快发展,较好地完成了市三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年度主要目标任务,实现了“六新大宁德”建设良好开局。

初步统计,20xx年全市生产总值1230亿元、增长12.6%;公共财政总收入126亿元、增长20.4%,地方公共财政收入89亿元、增长25.6%;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934亿元、增长47%;出口总值28.38亿美元、增长29.6%;实际利用外资1.44亿美元、增长20.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70亿元、增长15.4%;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控制在2.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008元、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10065元、增长14%。

(一)产业发展水平提升

现代农业增产增效。加大强农惠农富农力度,出台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全市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86亿元、增长5.9%,粮食总产量稳定在66万吨。8个省级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和11个市级高优农业示范园加快建设,新增设施农业面积5000亩。新获批国家和省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9个,新增省级农业龙头企业22家、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22家、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5件,福安市荣获“中国油茶之乡”称号,宁德大黄鱼、霞浦海参入选全省十大渔业品牌。农业基础设施进一步完善,开发整理土地6.8万亩,除险加固水库44座、海堤14条,解决59.53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农业“五新”深入推广,农机、气象、水文等服务保障有力,重大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协调机制进一步健全,有效应对“菲特”等强台风和暴雨袭击,最大限度减少了灾害损失。

工业经济稳定增长。着力“抓龙头、铸链条、建集群”,出台促进工业稳定增长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完成技改投资149亿元,全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313亿元、增加值564亿元,分别增长21.6%和19%,形成6个产值超百亿产业集群,新增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06家、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120家、中国驰名商标7件。加大中小企业扶持力度,在全省率先开展“助保贷”、“成长贷”业务,发行中小企业集优票据2.8亿元。柘荣经济开发区获批省级开发区,霞浦台湾水产品集散中心被列为首批省级海洋产业示范园区,全市工业园区完成投资237亿元,实现规模以上工业产值1479亿元。

第三产业不断壮大。全年实现增加值398亿元、增长8.5%。新增限额以上商贸流通企业169家,一批城市商业综合体开工建设。旅游业加快发展,成功举办第三届宁德世界地质公园文化旅游节,太姥山、九龙漈·鲤鱼溪分别被评定为国家5A级、4A级景区,嵛山岛、台山岛、三都岛入选福建省“十大美丽海岛”,全市共接待游客1346万人次,旅游收入103亿元,分别增长21.4%和22.8%。金融服务保障有力,村镇银行组建全面启动,中信银行、厦门国际银行宁德分行开业,年末金融机构本外币贷款余额1172亿元、增长15.2%。 (下转A2版)

(二)项目带动支撑有力

“五大战役”完成年度计划127.2%,在建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02亿元、占年度计划146.3%,“双百项目”完成投资430亿元、占年度计划139.3%。宁德核电站1号机组、鼎信镍业一期、新能源科技二期、益联远大一期等一批重大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鼎信科技、中聚天冠燃料乙醇项目动工建设。衢宁铁路获批立项,漳湾8号、9号码头主体工程完工,一批高速公路、铁路、普通公路和港航项目加快建设。市图书馆、妇女儿童活动中心、老年人体育活动中心、市医院新院区一期工程等一批民生项目建成。招商选资持续深化,全年签约“三维”项目254个、总投资1529亿元。(三)城乡发展协调推进

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深入实施,中心城市实施建设项目143个、完成投资86亿元。着力解决群众关切问题,完成单石碑垃圾堆放场改造、建筑垃圾填埋场建设和闽东中路拆迁工程,收回南漈公园管理权。薛令之路建成通车,第三水厂续建工程、贵岐山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建成投产。进一步理顺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制,环境卫生、违规广告、建筑渣土整治成效明显,中心城区智能公交推广走在全省前列,省级卫生城市创建工作扎实推进。县域经济竞相发展,综合实力持续增强,福鼎市再次荣获全省县域经济发展“十佳”称号,古田县经济发展指数由全省第49位提升到第23位。小城镇综合改革建设试点迈出新步伐,新增南阳、大甲2个参照省级试点镇和9个市级试点镇,全年完成小城镇建设投资157亿元。18个新农村试点示范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四)改革开放持续深化

农村综合改革扎实推进,集体土地确权发证率98.7%,农民承包地流转率16.5%,森林综合保险参保率93%。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取得实效,市级审批事项削减到184项,精简率达44.4%,即办率达80%以上。改进国有资产监管方式和企业经营管理,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总额达228亿元、增长16.3%。对外开放持续拓展,新批外商投资、增资项目32项,白马港鼎信码头外贸作业点通过省级验收,沙埕口岸启动外贸业务。闽东北经济协作区重点协作项目完成投资292亿元。宁台交流合作不断深化,联德冶金新材料项目加快建设,台湾科技产业园落户福安市,三沙对台小额贸易口岸获批试行更开放管理措施,第四届海峡两岸电博会、第五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和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三月三”节成功举办。(五)社会建设不断进步

民生保障持续改善。全年公共财政民生支出121亿元、增长25.3%,36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基本完成。出台扶持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政策措施,加强就业服务和用工保障,城镇新增就业3.01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09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1.82%。城乡医疗保险实现全覆盖。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城乡一体化,参保率96%。城乡低保标准和补助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发放低保金2.64亿元、增长15%。新开工保障性住房8957套,基本建成8716套,历年配租配售率达96.5%。市社会福利中心和福乐家园主体工程完成,建成各类社会福利机构266个。扶贫开发迈出新步伐,出台配套政策进一步支持6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加快发展,9个县(市、区)全部纳入比照享受原中央苏区政策范围。完成“造福工程”危房改造2.3万人。新建和改造农村公路474公里,提前一年半完成农村公路安保工程,全市建制村基本实现通客车。

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实施校安工程32项、城区中小学扩容工程16项,新改扩建公办幼儿园38所,东侨开发区与福安市、福鼎市分别通过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县(市、区)国家和省级验收,宁德师院通过学士学位授予权评估。实施省级以上科技项目62项,获全省科技进步奖10项,引进各类急需紧缺人才206人,宁德国家农业科技园区获批设立。新建群众性文化激情广场示范点40个,新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全民健身活动广泛开展,建成城市社区多功能运动场21个,成功举办第四届市运会,宁德籍运动员在第十二届全运会荣获3枚金牌。新增医疗机构床位510张,“海云工程”覆盖全市所有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516个村卫生所,周宁县医院被列为全国第二批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柘荣县被授予“中国长寿之乡”称号。完成人口计生工作责任书任务,人口自然增长率5.9‰。妇女、儿童、老龄和残疾人工作得到加强。

社会保持和谐稳定。深入推广“霞浦经验”,持续开展领导干部接访、下访,信访和社会矛盾多元调解工作不断加强,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98.1%,按“路线图”依法处理信访事项答复率100%。严厉打击违法犯罪,群众对社会治安满意率达93.6%。食品药品安全监管不断强化。道路交通、消防、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整治深入开展,全市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落实大学生士兵优待政策,双拥共建成果巩固发展。

(六)生态环境保持良好

实施重点减排项目90个,主要污染物排放得到有效控制,万元GDP能耗进一步下降。环境风险防控措施有效落实,重金属治理项目加快推进,医疗废弃物处置中心投入运营。清理海上违规养殖9890亩、非法围填海1150亩。造林绿化42.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23.8万亩,矿山复绿行动深入开展。全市主要流域水环境功能区和饮用水源水质达标率达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99.2%,创建一批省级以上生态县、生态乡镇和生态村。(七)政府建设有效加强

自觉接受人大及其会监督,依法执行人大及其会决议、决定,坚持向人大及其会报告工作,积极配合人大会开展执法检查、代表视察、专项调研和专题询问,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75件,满意率97.1%。支持政协履行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定期向政协通报情况,积极采纳委员调研成果,办理市政协提案288件,满意率97.9%。广泛听取社会各方面意见。坚持依法行政,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复议和行政执法监督有效加强。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以“作风转变落实年”为载体,落实“无会周”制度,深入开展“四下基层、四解四促”活动,改进会风文风,提高机关效能。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反腐倡廉工作不断深化。

各位代表,成绩的取得来之不易。这是中央和省委、省政府正确领导、关心支持的结果,是全市人民在市委坚强领导下团结一致、艰苦奋斗的结果,是市人大、市政协加强监督、鼎力支持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市人民政府,向为“六新大宁德”建设付出辛勤劳动的全市人民,向给予政府工作有力支持和有效监督的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各人民团体、无党派人士、离退休老同志和社会各界人士,向为宁德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中央及省属驻宁机构、驻宁部队、武警官兵、公安民警,表示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发展中还面临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产业总体实力和竞争力不强,缺乏龙头骨干企业,中小微企业生产经营还面临较大困难;中心城市带动力不强,城乡规划建设管理水平不高,一些地方“两违”现象比较突出;生态保护和节能减排压力较大,教育、医疗等民生事业欠账还比较多,征地拆迁、社会治安、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一些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服务能力、工作效率有待进一步增强,不作为、乱作为和消极腐败等现象仍不同程度存在。我们一定高度重视这些问题,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切实加以解决。

二、扎实做好20xx年政府工作

今年政府工作的总体要求是:深入贯彻党的、xx届三中全会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中央、全省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九届九次、十次全会要求,按照市委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以实施深化“五大战役”重点行动计划为抓手,着力稳增长、调结构,立龙头、抓项目,重扶贫、惠民生,保稳定、促和谐,加快推进“六新大宁德”建设,努力实现“百姓富”与“生态美”的有机统一。

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全市生产总值增长12.5%;公共财政总收入增长15%,地方公共财政收入增长1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5%;外贸出口增长20%,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3.5%以内;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3%,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5%;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5‰以内;完成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氨氮、氮氧化物等年度节能减排任务。

实现上述目标,重点做好八个方面工作:(一)夯实“三农”基础,提升农业现代化水平

切实保障粮食安全。坚守基本农田红线,有效治理耕地抛荒,补充耕地1.45万亩。实施粮食高产创建行动,建设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粮食产能区10个。加快蕉城8万吨国家粮食储备库和市县级现代化仓容建设,新增粮食储备3万吨。拓宽引粮入宁渠道,支持粮油加工、流通企业发展,确保市场供应量足价稳。建立原产地可追溯制度和质量标识制度,持续治理“餐桌污染”,建设“食品放心工程”。

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围绕“两带一区”布局,实施现代农业加快发展行动计划,全年完成投资9亿元。提升福建农民创业园、示范基地和市级千亩高优农业示范园建设水平,建设30个以上市级山地农业开发示范基地、6个设施渔业产业园区,新增各类设施农业面积6000亩以上。围绕设施化、集约化、标准化,提升发展茶叶、水产、食用菌三大主导产业,壮大蔬果、畜禽、林竹、花卉、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和繁育基地建设,培育发展育繁推一体化种业企业。加大农业科技推广力度,推进无土基质栽培等现代技术应用,推广水肥一体化等机械装备。加强防汛抗旱和动植物疫病防控,健全防灾减灾救灾体系。

培育新型经营主体。探索建立更加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推广土地托管和经营权入股、信托等土地流转方式,促进适度规模经营。扶持发展农业龙头企业,培育市级以上农民专业合作示范社50家,新增家庭农场100家,培训新型职业农民1000人以上。支持发展专业化服务组织,提高基层农业公共服务能力。扎实推进扶贫开发。坚持开发式扶贫,健全专项扶贫、对口扶贫、社会扶贫机制,加大6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20个市级扶贫开发重点乡镇扶持政策落实力度,实施第四轮整村推进扶贫开发和老区村跨越发展工程,支持少数民族集聚区、海岛、库区等地区加快发展。完善扶贫小额信贷制度,支持贫困户发展种、养、加项目。提高集中安置区规划建设水平,完成“造福工程”危房改造2万人,两年内基本完成已查明地灾点居民搬迁。

(二)加快转型升级,不断增强产业实力

促进工业提质增效。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实施一批“两化”融合示范项目。抓好100项重点技改项目,完成投资195亿元。引导企业拓展专业化分工协作,提高产品就地配套率,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实施中小微企业成长行动,建立以税收贡献、技术创新和生态效益为导向的促进机制,扩大企业“成长贷”、“助保贷”业务,做好区域集优票据后续发行工作,鼓励改制企业到海峡股权交易所和“新三板”市场挂牌,实现企业上市新突破。完善工业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引导企业“退城入园”,集中力量打造专业化、集约化、规模化的产业集聚区。

做大做强行业龙头。实施产业龙头促进计划,以龙头崛起带动产业链延伸、集群化发展。电机电器产业坚持低成本路线和高附加值路线“两条腿”走路,重点发展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效、超高效电机产品,推动化油器产业升级换代;冶金新材料产业围绕“两片区两延伸”布局,拓展下游精深产品加工链,建设全国不锈钢加工生产基地和贸易中心;能源产业重点加快核电建设,优化风电结构,支持新型动力电池、生物乙醇等新能源发展,打造清洁能源基地;船舶产业大力发展海洋工程船、特种船舶制造,鼓励企业整合重组,培育一批有实力、有竞争力的现代造船龙头企业;医药和医疗器械产业重点加快研发中医药特色产品,引导按摩保健器材企业向医疗器械产业转型;食品加工产业重点加快现代生物、发酵工程等先进技术应用,提升精细加工和市场营销水平;建筑建材产业重点扶持有条件的骨干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新型建材企业拓展市场、扩大规模。

强化科技创新驱动。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重大专项、产业集群项目。支持创建产学研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加快建设企业研发机构,推进科研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加快中科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园、宁德国家农业科技园建设,大力培育科技型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创造、运用和保护,完善创业孵化、技术交易、评估咨询等服务。实施“海纳百川”高端人才聚集计划,培养引进一批创新领军人才。

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做好宁德世界地质公园中期评估迎检工作,实施白水洋·鸳鸯溪、太姥山景区提升工程,支持白云山、斗姆岛创建国家4A级景区;有效整合旅游资源,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扩大旅游客源市场,加快旅游“六个一工程”建设,促进观光旅游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型。加快一批重点商贸综合体建设,提升一批茶叶、水产品、食用菌、中药材等专业市场,拓展一批城乡营销网点,积极培育市区中心商圈、县城副中心商圈和社区便民商圈。大力发展道口经济、场站经济,合理布局建设一批综合性物流园区和配送中心。启动促进电子商务发展三年行动,加快重点行业商务平台建设,推动海西药城电子商务平台正式投入运行。引导房地产市场健康平稳发展,满足多样化的住房需求。积极发展会展营销、服务外包、健康服务等新型业态。

加快发展海洋经济。积极培育临港装备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游艇建造等新兴产业,发展壮大海产品精深加工及冷链物流业。调整海西宁德工业区建设规划,加快开发进程。大力发展远洋渔业,鼓励建设湾外深水抗风浪网箱养殖基地。合理保护和开发岸线资源,科学开展填海造地,加快霞浦福宁湾、蕉城三屿等围垦项目建设,推动福安湖塘、下邳等围垦项目尽快动工。

(三)统筹城乡发展,积极稳妥推进新型城镇化

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衔接出台具体可操作的户籍制度改革措施,有序放开中心城市、县城和小城镇落户限制,引导和鼓励农业转移人口就近落户城镇,促进有能力在城镇稳定就业和生活的常住人口实现市民化。推动教育、医疗等基本公共服务由户籍人口向常住人口覆盖,加快将符合条件的流动人口纳入城镇住房和社会保障体系。

优化城镇规划布局。以中心城市为龙头,加快中心城区“东扩面海、北展南移”步伐,推进沿海环三都澳城镇群发展,加快建设山区生态城、生态镇,形成“临海布局、环湾发展,山区多点、绿色发展”的城镇化格局。坚持节约集约用地,统筹地上地下空间,提高城镇建设用地利用效率。提升城乡规划设计水平,注重文化传承和生态保护,促进城镇乡村融入自然环境、延续历史文脉,为人民群众留住山水、留住记忆、留住文化和精神的根。

提高城镇承载能力。着力提高中心城市带动力,支持蕉城区打造“产业城·先行区”,鼓励东侨开发区在产业培育、城市建设、项目引进方面创新体制机制、积极先行先试。引导沿海和山区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探索差异化发展道路,努力培育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打造充满活力的县域经济体和一批各具特色的小城镇。加强城镇综合交通、供水排水、垃圾处理、电网和燃气等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商贸流通、教育卫生等功能配套,为城镇人口集中、产业集聚提供有力支撑。

美化净化城乡环境。实施宜居环境建设行动计划,完成年度投资90亿元以上。延伸拓展“点线面”攻坚,提升城区“三边三节点”设计与建设层次,加快中心城区高速桥下整治工程、东湖中央公园、金溪休闲景观带等一批城镇景观建设。深化农村家园清洁行动,力争镇村生活垃圾集中收运率达70%以上,生活污水处理率沿海达40%以上、山区达30%以上,整治村庄130个,创建10个美丽乡村示范村。

加强城镇综合管理。创新城镇建设投融资机制,做大政府性融资平台,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投资运营城镇公共设施。健全“大城管”机制,进一步完善中心城区市、区两级行政执法体制,所有县(市、区)建成数字城管系统。健全完善整治环境卫生、交通秩序、占道经营的长效机制。深入开展“两违”专项治理行动,坚决遏制城乡“两违”蔓延势头。

(四)扩大有效投资,进一步增强发展后劲

提高“三维”对接层次。健全“三维”项目跟踪管理信息系统,完善项目储备库动态管理机制。坚持招商选商,注重项目用地投资强度、税收贡献和节能环保要求,提升“三维”对接质量。实施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围绕冶金、能源、电机等优势主导产业,突出对接一批产业龙头项目和产业链关键配套项目,力争全年签约“三维”项目总投资1200亿元,上年签约项目开工率80%以上,当年签约项目开工率50%以上。

全力实施重点项目。年度计划安排重点项目370个,完成在建重点项目年度投资480亿元。继续集中力量推进“双百项目”建设,完成年度投资350亿元。深化项目前期工作,强化项目业主责任制,提高可研深度,推动项目早开工、早建设。落实重点项目建设“路线图”,完善项目协调调度、跟踪服务和督查考评机制,全面推行施工标准化管理。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实施城乡基础设施提升行动计划,全年建设项目239个、完成投资突破300亿元。提升交通路网,力争动工建设衢宁铁路宁德段,加快建设合福铁路宁德段和京台高速宁德段等4条(段)高速公路,开工建设沈海复线福安至漳湾段等3条(段)高速公路,建设普通公路干线341公里,建成农村路网180公里,加快建设三都澳航道一期工程等12个港航项目,续建新建一批中心渔港和一、二级渔港,实施海岛交通便民工程。强化能源保障,实现宁德核电2号机组商业运行,开工建设宁德核电二期工程5号、6号机组,新建扩建各级变电站13座、110千伏及以上线路180.7公里。完善市政设施,建成闽东中路、富春东路等一批城市主干道,加快推进滨海大道及内侧围填海前期工作,继续抓好一批停车场、公厕等市政设施建设,全市新建改建绿道和城区雨污管网、供水管网、燃气管网、城市道路各100公里。加快水利建设,续建官昌水库、赛江防洪二期工程等10个重大水利项目,加快上白石水利枢纽、吴坑水库等8个重大水利项目前期工作,推进小型农田水利县建设,继续抓好海堤、水库除险加固和中小河流治理,解决17万农村居民饮水安全问题。

(五)突出文化引领,丰富人民群众精神生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倡导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大力弘扬“滴水穿石”的闽东精神,举办闽东苏区创建80周年纪念活动。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和未成年人思想道德教育,实施市民素质教育工程,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努力争创省级文明城市。

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持续扩大“魅力闽东”文化惠民品牌影响,启动建设市体育馆、博物馆和档案馆。深入挖掘闽东特色文化内涵,鼓励创作文化精品。重视文化遗产、历史文化名镇(村)保护和开发,加快闽东北木拱廊桥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步伐,推进第二轮地方志修编。广泛开展全民健身活动,认真筹备第一届全国青运会击剑比赛,积极备战第xx届省运会。

培育壮大文化产业。实施文化产业“七个一”工程,加快建设宁德工艺博览城、霞浦国际滨海影视文化创意产业园,扶持畲族银器、柘荣剪纸、霞浦木石盆景、蕉城仿古家具、寿宁乌金陶艺、古田双坑油画等特色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做大做优,培育一批文化产业龙头企业。推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发展,加快建设一批重点文化旅游项目。(六)坚持民生优先,着力提高公共服务能力努力增加居民收入。完善公共就业创业服务体系,统筹做好以大中专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和农村转移劳动力、城镇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就业工作,全年城镇新增就业2.8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万人。推进企业工资集体协商,健全工资正常增长机制,深化“创建无欠薪项目部”活动,确保农民工工资及时足额兑现。完善农村征地补偿机制,稳妥开展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试点,探索农民增加财产性收入渠道。

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实施民生工程行动计划,办好39件为民办实事项目。完善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一体化制度,实现养老保险人员全覆盖,稳步提高养老保险待遇水平。推进城乡居民医疗保险一体化,提高基本医疗保险财政补助标准。健全价格监测预警体系,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食品价格上涨挂钩联动机制。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改造各类棚户区4180户、新建保障性住房4225套。提高城乡低保标准和“五老”、“五保户”供养水平,健全临时救助制度。做好关心下一代和家庭困难学生资助工作,关注农村留守老人妇女儿童,支持社会力量举办养老机构,重视发展社会福利、慈善、老龄、红十字和残疾人事业。

办好人民满意教育。实施教育扶贫攻坚计划,支持名校办分校、老校带新校、强校扶弱校,推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全面完成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加快实施宁师附小、宁德五中和福安一中新校区等一批城区中小学校扩容工程,新增城区学位3000个。启动新一轮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推动普通高中达标晋级。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继续推进宁德师范学院新校区三期工程、宁德职业技术学院二期工程建设,筹建宁德卫生职业学院。扶持和规范民办教育发展,办好继续教育、特殊教育、老年教育、民族教育。启动实施“名师名校长培养工程”,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教师队伍整体素质。

加快发展卫生计生事业。进一步扩充和优化配置医疗卫生资源,全年新增医疗机构床位400张以上。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完善基本药物制度,促进基本药物优先合理配备使用。稳步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探索建立多种形式的医疗联合体。推进市级三甲医院重点专科和市妇幼保健院建设,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加强乡村卫生机构建设,全面推广“海云工程”,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大力支持社会资本办医,优先支持举办非营利性医疗机构。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提高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能力。衔接落实“单独二孩”政策,综合治理出生人口性别比偏高问题,提高出生人口素质。

推进社会治理创新。深化“平安宁德”建设,强化社会治安动态管控。健全重大决策社会稳定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机制,严格按照“路线图”依法处理信访事项,积极化解信访积案。完善社区网格化服务管理,做好普法教育、法律援助等工作。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加强重点行业领域隐患排查治理和重大危险源监控,继续推进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整治和“清剿火患”专项行动,有效防范重大安全生产事故。深化食品药品安全专项整治,加大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监管力度,全力保障群众饮食用药安全。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加强国防动员、民兵预备役、双拥共建和海防、人防、打私等工作。大力促进民族团结,依法管理宗教事务。(七)促进生态文明,加快建设“美丽宁德”深化生态示范创建。加快创建国家级生态市,力争实现省级生态市创建目标,国家级生态乡镇创建率80%以上,支持柘荣县建成国家级生态县,中心城市和福鼎市、福安市建成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加快“四绿工程”建设,实施造林绿化16.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18.4万亩。加强自然保护区规划、建设和管理,推进湿地保护,深化海上养殖综合整治,开展矿山生态恢复治理。研究建立生态补偿机制,科学划定生态红线,完善环保监管“一岗双责”。

积极促进节能减排。加强单位生产总值能耗和能源消费总量双控管理,严格执行空间、总量、项目“三位一体”环境准入机制,推动建立排污权有偿使用和交易制度,完善节能减排指标、监测和考核三大体系。发展循环经济,推行清洁生产,加快淘汰落后产能,鼓励重点用能企业开展节能低碳行动。建立水资源利用总量、用水效率、水功能区限制纳污控制指标体系,推进节水示范工程。

持续改善环境质量。深化水污染治理,继续推进“两江三溪”重点流域水环境综合整治,加大饮用水源地环境保护力度,加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治理,新建、扩建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厂12座,推进工业园区污水集中治理设施建设。深化大气污染防治,提高火电、冶金等企业脱硫、脱硝效率,推进合成革企业清洁能源替代工程,落实非绿标车限行措施,整治建筑施工、道路扬尘和饮食业油烟污染。健全环境执法联动机制,建设一批水、空气、辐射等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站,开展PM2.5检测,强化重金属、核与辐射、危险废物环境监管,提高防范环境风险能力。(八)深化改革开放,充分释放发展活力动力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全面完成市县政府机构改革任务,稳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进一步下放审批权限,力争“xx”末在全省率先基本取消市级项目审批事项。推进工商登记制度改革,放宽经营范围登记,试行“先照后证”登记制。大力发展民营经济,引导社会资本参与交通、能源、市政、水利、通信等基础产业领域的建设和运营管理。推动国资监管体制改革,完善财政统筹、国资监控的融资平台,进一步整合市属国企。认真做好第三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深化农村综合改革,完善乡镇产权交易平台,鼓励林权和土地规范流转,推进农村土地确权登记发证。推动金融领域改革,加强金融风险防控,大力推进“引银入宁”,争取厦门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在宁德设立分行,规范和引导担保公司转型升级,在全省率先实现村镇银行县域全覆盖。

提升对外开放水平。积极推动三都澳、沙埕港水域对外开放,力争取得新进展。加快建设福安白马港口岸查验园区,试行“多点报检”模式,推进通关便利化。提升完善机电、船舶、水产、茶叶等公共服务平台,支持企业参加国内外重要展会,鼓励企业到境外设立营销服务网点。引导企业创建自主出口品牌,提高产品附加值和竞争力,推进外贸转型升级。拓宽利用外资领域,鼓励外资企业增资扩股,引导外商投资商贸物流、融资租赁、育幼养老等服务业。深化宁港澳侨合作,拓展友城合作领域。

加强宁台交流合作。积极推进宁台产业深度对接,加强与台湾百大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和民间商会协会合作,启动建设联德冶金新材料二期项目,促进三沙、沙埕对台小额贸易发展,推动宁台旅游、交通、电子商务等服务领域的对接协作。加强宁台文化交流和人员往来,促进戏曲、工艺、美术等民俗文化和宗亲交流,深入开展青少年往来互动交流活动。办好第五届海峡两岸电博会、第六届海峡论坛·陈靖姑文化节。

建设先行先试平台。积极对接比照享受原中央苏区有关政策,扎实推进申办全国军民融合深度发展试验区工作。科学高效利用山海资源,争取列入全国陆海统筹发展试点城市,启动实施山海资源基础性专项调查,调整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优化山海国土资源开发利用空间。

三、建设为民务实清廉政府

坚持依法行政,彰显公信力。依法接受人大及其会的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主动接受政协民主监督,认真听取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人民团体和无党派人士意见,提高人大代表建议、意见和政协提案办理质量。规范行政决策程序,完善规范性文件和重大决策合法性审查机制,健全政务公开制度,推行政府信息发布和民意反馈机制,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工作。

坚持转变作风,提高执行力。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要求,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完善“四下基层、四解四促”制度,着力整治“四风”问题。精简各类检查评比,切实减轻基层负担。贯彻落实机关效能建设条例,拓展政府绩效管理,大力推行“马上就办”,下大气力改进会风文风,以“钉钉子”的精神集中精力抓落实。

坚持廉洁从政,增强约束力。扎实推进惩防体系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认真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严格执行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强化预算约束,严控“三公”经费。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加强政府层级监督和专门监督,高度重视社会公众监督和舆论监督,让权力始终在阳光下运行,做到干部清正、政府清廉、政治清明。

各位代表!新的征程已经开启,新的目标催人奋进。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紧紧依靠全市人民,改革创新,奋发进取,为开创“六新大宁德”建设新局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努力奋斗!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