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需求

来源:飞鸿范文帮 7.58K

长期以来,教育必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思想,已经成为我国教育领域乃至全社会的基本共识。近年来,在素质教育的伟大实践中,教育必须为人民服务、必须对学生未来发展负责的思想,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在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怎样使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同为学生未来发展服务结合起来?为此,我们面临一个重要问题——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实现学会生存的教育理想。

职业生涯教育的社会需求

在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条件下,经济快速发展并不能根本改善严峻的就业形势;同时,在知识经济发展的宏观背景下,社会产业结构、行业内部技术结构、企业等组织机构内部的职业岗位结构、以及劳动者的工作形态都在迅速变化。

各级各类学校的毕业生终将迈入劳动世界,他们的学习能力、就业能力、工作转换能力和创业能力必然成为其生存发展的立身之本、幸福之源。因此,学生能否有效地了解、适应、胜任劳动世界的要求,进而顺利走上社会,服务社会,必然成为考察教育改革成果、衡量学校办学方向和检验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事实说明,全面推进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任务。

一、社会形势呼唤以就业为导向的职业生涯教育

xx大之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成为中国社会未来发展的战略目标,为实现这一目标,解决就业问题已经成为党和政府的“头等大事”。“就业是民生之本”,“打赢世界上最大的就业战争”需要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为此,学校教育也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了解国家就业形势有助于理解实施就业导向教育的社会意义。

1、我国劳动力市场格局中的供给总量与实际需求

作为世界第一人口大国, XX年我国总人口为12.9277亿人,而与我国国土面积相近的美国XX年仅有人口2.814亿。中国人口不仅比美国人口多出10亿,而且人口增长的绝对数量很大,“一年就生出一个澳大利亚,一年半就生出一个加拿大”。如果说就业是世界性的话题,那么,庞大的人口数量决定中国的就业形势必然会更为严峻。

人口基数大,法定劳动年龄比重大,决定了我国劳动力总量也十分巨大。在劳动力总量巨大的同时,劳动力的增长速度也很高。1995年末,我国劳动力资源总量为87242万人, XX年末上升到95651万人,增加了8409万人,年均增长速度为1.9%,年均增加人数约1682万人。而且,这种趋势还在继续发展,未来20年,中国劳动力总供给量都在高峰期。

从新增劳动力来看,目前我国正处在劳动年龄人口增加最为迅速的时期,最新的人口预测表明,XX年是近几年新增劳动力最多的一年,16-59岁劳动年龄人口净增1300多万,而且,劳动年龄人口的增加趋势还将持续8-XX年左右的时间。这必将加重就业市场的消化能力。

在劳动力总量持续增长的同时,由于知识和科技比重的不断提高,劳动密集型企业逐渐减少,经济增长对就业的拉动作用在逐渐减弱。就业弹性是国民经济发展带动就业岗位增长的一个指标。在同样经济增长速度下,就业弹性越大,所能够带来的就业岗位就越多,反之则越少。

20世纪80年代, 中国就业弹性平均值为0.32,到了90年代,就业弹性下降幅度很大,仅为0.11。因此,1990年到XX年,虽然中国保持了相当高的经济增长速度,但是全国每年实际净增加的就业岗位平均只有700万个左右。尽管XX年全国实际净增加的就业岗位为940万个,已经达到1990年以来的高峰,但也不到20世纪80年代平均水平的一半。

2、全国城镇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与实际需求

城镇劳动力供求关系的矛盾与全国劳动力市场状况的反映十分吻合。XX年城镇劳动力供给总数为1665万人,而当年城镇劳动力需求总数为1009万人,劳动力过剩数为656万人。与1995年、1998年的数字相比,过剩数明显增大。

随着国企改革步伐的加快,下岗人员增多,城镇就业的压力必然进一步加大。1998-XX年的3年间,全国共新增下岗职工2032万人。下岗职工占职工数的比重逐年上升,城镇的就业压力明显增大。由于经济结构调整力度加大、 下岗与失业统计并轨等原因,预计今后几年,城镇登记失业率有可能进一步上升。

3、全国农村劳动力的供给总量与实际需求

我国是农业大国,70%的人口居住在农村;农村劳动力基数巨大,8亿多农村人口中有农村劳动力4.98亿(发达国家农业人口一般占总人口的10%以下);而且每年新增人口的绝大部分也在农村。

全国现有耕地19.23亿亩,若按人均耕种1公顷的理想规模效益计算,只需劳动力1.3亿,再加上林牧渔业的劳动力需求量,农业部门的劳动力需求量仅为1.5亿。另一种数据是,如果按照世界平均的农业生产率大致推算,我国的种植业最多只需要4000万到5000万人。伴随农业生产力的不断提高,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数量必然越积越多。

XX年,我国农业gdp份额已经下降到15.2%,而农业就业比例仍高达50%。这便出现了70%的农业人口创造的财富只占gdp的15%的尴尬局面。[3]出路只有一个: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

按照“十五”计划的数字,“十五”期间,我国将有4000万农村剩余劳动力转向城镇和非农产业就业。这相当于“十五”初期我国城镇从业人数和职工人数的18.87%和35.71%。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大范围流动,一方面加快了农村城镇化的进程,另一方面也加大了对城镇现有就业岗位的争夺。

4、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毕业生的供给总量与实际需求

高等学校的毕业生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的比例应当最大。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持续扩大,每年进入就业市场的高等学校毕业生数量持续增加。同时,社会需求总量没有明显增加,供需关系的结构性矛盾突出,就业压力十分明显。

XX年是我国高校扩招后本科学生毕业的第一年,也是历史上高校毕业生人数最多的一年。全国高校毕业生212.2万人,其中研究生12.1万人,本科生91.9万人,专科生108.2万人,和XX年相比,毕业生总数增加67万人,增长46%(其中,研究生增加3.26万人,增长37%;本科生增加28.3万人,增长45%;专科生增加35.5万人,增长48.8%)。

同期高校毕业生需求状况是:研究生的需求依然旺盛;本科生需求大体持平,但地区差别明显;专科(高职)毕业生的需求明显不足,全国专科(高职)毕业生平均供需比约为1:0.37。经过多方努力,截止同年9月份仍有64万左右的毕业生尚未找到工作岗位,其中研究生约有0.85万人,本科生约有15.6万人,专科生约有48万,专科生占待业毕业生总人数的75%。

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数量达到280万人,比上一年增加68万人,增幅32%。加上过去数年沉淀下来的毕业生,全国实际需要就业的普通高校毕业生会突破300万人。截至9月1日,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平均就业率为73 %,比去年同期增加3个百分点。然而毕业生未能按时就业的总人数为75.6万人,比XX年同期多出11万余人。其中,研究生1.12万人,本科19.84万人,高职(专科)54.6万人,均明显高于上一年。可见,毕业生供需矛盾在逐年加剧,就业的竞争激烈的态势不会很快缓解。据统计推算,“十五”期间,高等教育领域每年有400-500万毕业生将要走向社会,就业压力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我国基础教育普及与发展成就显著,中小学校毕业生规模不断加大,尽管高校扩大招生会增加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数量,但高中毕业生的升学比例不会有很大改变。如果高等教育年招生规模为400多万,每年还会有近300万普通高中毕业生直接走向社会。

近年来,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成就显著,初中在校生规模不断增加,同时,高中阶段教育总规模持续增长,初中毕业生升入高中的机会增加,中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继续回升。XX年高中阶段教育(包括普通高中、成人高中、普通中专、职业高中、技工学校和成人中专)招生1261.66万人,比上年增加80.92万人。据此推断,不能升入高中的初中毕业生应当在1000万人以下。

由于少数贫困地区的小学教育巩固率还没有根本解决,全国初中还没有完全普及,XX年,初中毛入学率为92.7%,照此计算,每年还会有120多万小学生毕业生不能升入初中。

在劳动力市场上,中小学校毕业生相对于高校毕业生来说,就业竞争力明显很弱,就业条件决定了他们选择职业的机会很少。这不能继续升学的1420万左右的中小学校毕业生,他们未来的生存发展问题,不仅重要而且容易被社会忽视。

面对现实,我们应当看到国家总体就业形势的严峻性,更应当理解就业导向教育的改革政策。大力实施职业生涯教育,应当成为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责任和教学任务。

5、全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结构性矛盾

在我国劳动力总量供给大于需求的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有一些地区却因为经济发展态势良好、产业结构协调优化、居民的就业压力不大,而且,还有很多行业领域的某些类型的人才紧俏甚至匮乏。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科技人才十分短缺。我国电子技术、生物工程、航天技术、海洋利用、新能源、新材料等领域,都急需专门人才。例如,it人才的成长速度远远落后于it业的发展,许多it企业因人才短缺而面临着发展的尴尬境地。目前,中国的it人才主要是在高等院校的计算机专业及电子电信等相关专业培养出的大学生,每年仅有大约5万人。而从全国范围来讲,仅以软件产业为例,目前全国有软件企业5000多家,从业人员25万,平均每家不足50人,预计今后几年国内软件行业人才每年的缺口将高达20万。

我国的生物技术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就从事生物技术活动人员的情况来看,我国从事生物技术研究的人数为1.7万,从事相关生产和经营的人数为0.9万,这仅是美国生物技术产业人数的1/4。无论是生物技术的研究人员,还是生物技术产品的开发人才,都严重不足。

——我国制造业高级技术工人严重不足。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亚洲乃至世界重要的制造业中心,劳动密集型的制造业需要大量的高级技术工人,与此对应的现实是高级技术工人的严重短缺。据广州市企调队的一项专项调查得知,XX年该市技术工人占全部从业人员41.5%,其中,高、中、初级技术工人分别为19.1%、33.3%、47.6%,相对于发达国家水平35%、50%、15%,高级技工的比重差距很大,而全国水平为5%、36%、60%,高级技工就更加缺乏了。我国的这一缺陷是致命的。每年因高级技工短缺造成的损失非常惨重。据统计,每年不良产品造成损失近亿元,主要原因就是劳动力素质低,技术工人中,高级技工比例偏低。显然,高级技工的短缺将会影响中国成为全球制造业中心的步伐,影响越来越多的“中国制造”走向国际市场。

——劳动力匮乏的区域性特征也十分明显。XX年,北京市第二季度劳动力市场供求缺口的统计状况表明,目前我国劳动力的供求状况并非在所有行业和职业中都处于供大于求的状态,而是有较多行业和职业都处于求大于供的状态。如美术专业人员的求人倍率为10.66,邮政业务人员求人倍率为5.56,房地产业业务人员求人倍率5.44,保险业务人员求人倍率5.29。

从去年到今年上半年,中国的 “民工荒”现象主要发生在珠三角、闽东南、浙东南等加工制造业聚集地区。珠三角地区最为严重,据当地劳动保障部门调查和一些专家估计,目前有近200万人的缺口,缺工比率约为10%,其中:深圳现有民工420万,目前缺口约40万。民工荒现象虽然发生在我国的部分地区,但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我国还有很多行业对劳动力存在较大需求,还有较大的劳动力缺口。

劳动力市场结构性短缺的情况表明,一方面,中、高等学校的层次结构和科类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另一方面,对普通学校的毕业生进行选择专业和学习方向的指导十分重要。

二、时代发展需要以发展为目标的职业生涯教育

鉴于劳动力市场上结构性冗余和结构性短缺的状况并存,承担劳动力职前培养培训的各级各类学校教育,应当发挥教育的先导性作用,指导学生做好职业选择的充分准备,包括职业意识、职业知识、职业能力以及职业素质的培养。要做到这一点,学校教师应当充分了解社会需要,特别是与社会经济生活相关的产业结构、行业领域、职业岗位以及现代劳动形态的变化状况与趋势。

1、社会产业结构变化趋势引发就业结构变化

20世纪,全球产业结构迅速变化,产业结构调整成为经济发展的主题,不断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己成为各国提高国际竞争力的主要途径。

在世界范围内,发达国家产业结构变化的总体趋势十分明显:(1)第一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1980~1988年,美国第一产业占gdp比重从2.8%下降到2.3%,日本从3.5%下降到2.3%,前联邦德国从2.1%下降到1.6%。(2)某些发达国家的第二产业在国民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从上升到下降。1980~1988年,第二产业占gdp比重,美国从31.7%下降到26.4%,日本从36.3%下降到34.9%,前联邦德国从44.4%下降到41.2%。(3)各国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在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在gdp中所占比重于80年代初超过50%,到1988年,美国、日本和前联邦德国分别达到71.3%、62.8%和57.3%。[9]数据表明90年代产业结构变化趋势与80年代大体一致。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与世界大体相同,同时保留着发展中国家的阶段性特点:第一产业比重逐步下降,1980-XX年,占gdp的比重由30.1%下降为15.2%;第二产业比重基本稳定,1980年和XX年,占gdp的比重分别为48.5%和51.1%,这个比重在世界之交的十余年里稳中有升;第三产业比重持续上升,1980-XX年,占gdp的比重由21.4%下降为33.6%。

——我国第一产业内部结构不断优化,伴随国家农业化产业政策的实施,农村产业结构已经明显发生了重大改变,其中,第一产业比重迅速下降,第二、三产业(非农产业)比重迅速上升。1978-1997年,在农村国民生产总值中,第一产业的比重由78.95%下降到36.24%,第二产业的比重由11.70%上升到41.39%,第三产业的比重由9.36%上升到22.38%。全国农村在总体上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体的结构。一次产业内部的农、林、牧、渔业比重得到调整,1980年,农、林、牧、渔业产值的比重为75.6%、4.6%、18.4%、1.7%。到XX年,比重已调整为55.7%、3.8%、29.7% 和10.9%。其中,纯农业比重下降,粮食播种面积由1980年的80.3% 下降到XX年的69.4%;油料、蔬菜面积则分别由5.4%、2.2%上升为9.9%、9.7%。

——我国二次产业90年代以来进一步发展,制造业已经成为我国扩张最快的产业领域。中国彩电、洗衣机、冰箱、空调、微波炉、摩托车等产品的产量规模已是当之无愧的世界第一,全世界的彩电产量中在中国生产的超过四成,办公室设备的复印机设备在中国生产的更达到六成。中国正在成为“世界的工厂”,许多国外企业将产品的生产基地转移到中国。例如日本大型彩电企业中的松下电器、东芝、三洋电机、三菱电机四个公司都已将彩电生产的主要基地移到中国,东芝的录像机、三洋电机和夏普的cd、单放机以及dvd等都主要是在中国生产的。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我国制造业为社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

我国第二产业在规模发展的同时已开始由传统产业向现代工业转化。根据对40大类工业行业增加值分析,1994年位于工业增加值前五位的行业分别是纺织业、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非金属矿物制品业,而到XX年,位于前五位的行业则变为电力蒸汽热水的生产和供应业、石油天然气开采业、电子及通讯设备制造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业、交通运输设备制造业。可以看出,中国的传统产业纺织业、钢铁业和非金属矿物业在工业产值中的比例逐步缩小,而新兴的电子行业、汽车行业已经成为中国的主导产业。同时,产业的技术水平明显提高,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我国第三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在三产内部,贸易、金融和运输业已占主导地位,信息业呈迅猛上升的趋势。(1)金融、保险、证券业稳步发展,XX年末全部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为9.9万亿元。证券市场上市公司已超过1000家,市价总值已超过48000亿元,相当于1995年的14倍。目前已有22个国家和地区的87家外资金融机构和企业集团,在中国境内设立了182家营利性金融机构。(2)信息产业异军突起,XX年中国邮电业务总量达4725亿元,是1995年的4.8倍,全国电话用户达2.15亿户,电话普及率为20部/百人,移动电话普及率达6.7部/百人。(3)市场流通业保持良好发展势头,批发、零售、餐饮业不断发展壮大,一大批新型物流企业应运而生,XX年全国批发、零售、餐饮业实现增加值7492亿元,相当于1995年的1.5倍,占gdp比重为8.2%。(4)交通运输、旅游、房地产业等发展步伐加快,为推动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随着社会产业结构的变化,就业结构也必然变化,受多种因素影响,三次产业提供就业的机会并不均衡。与过去相比,我国第一产业就业比重明显下降,第二、三产业就业比重增长较快,特别是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速度高于第二产业的增长速度。XX年,第一、二、三产业从业人员的就业结构比重分别为50.0%,22.3%和27.7%。

——我国一次产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方向是异地或本地工业、商业、饮食业和服务业。根据农村住户劳动力抽样调查,1997—XX年,调查农户的农村转移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比重由18.1%上升至23.64%。全国农村转移劳动力数由8315万人增长到11340万人,平均每年增长1008万人,平均年增长率达10.9%。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方向来看,转移到工业的比例为36.5%,转移到第三产业的为44.6%,转移到外地仍然从事农业的为5.5%。XX年全国农业劳动力在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就业比例为76.3%、12.4%和11.3%。[14]可见,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已经发生重大变化。

——在二次产业内部,国有和集体单位的从业人数占城镇从业人数的比重不断下降,从1978年的99.8%下降到XX年的37.3%,私营企业、个体和外商投资企业的从业人员明显增加。

——第三产业有着广阔的就业市场前景,从投入产出效果看,每投资100万元可提供的就业岗位,重工业是400个,轻工业是700个,第三产业是1000个。第三产业每增加一个百分点,就可以增加1000万个就业机会。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还很大。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一般在70%~80%,发展中国家也平均在40%左右,而中国XX年仅为27.5%。如果将中国的第三产业的就业比重提高到40%左右,可以增加1亿个左右的就业机会。

2、各行业领域的技术结构升级推动就业结构变化

由于核能技术、航空航天技术、信息通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等科学革命,引发了席卷全球的技术革命浪潮,给社会经济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方面,各传统行业内部的技术结构升级的速度普遍加快,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为基础的行业迅速发展。因此,组织与个人的专业科学知识和技术创新能力,正在逐步替代货币资本成为经济财富增长的决定因素,全社会人力资源配置需求必将随之改变。

以一次产业的农村经济技术水平为例,基因农业、数字农业、绿色农业等新概念不断出现,利用最新生物技术提高土地的生产率、利用数字地球技术(包括遥感、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计算机网络技术、地理信息技术系统)定位到每一寸土地的全部种植过程、将农学、生态学、环境学、营养学、卫生学等多学科的原理综合运用于农产品的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销售以及相关环节。

农村经济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必然预示农业领域对简单体力劳动需求也会减少,农业各类科技人员需求旺盛。据农业部的资料表明:目前,我国每百名农业劳动者中仅有科技人员0.23名,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科技人员0.0491名,而发达国家每百亩耕地平均拥有农业科技人员1名,农业从业人口中接受过正规高等农业教育者达45%—65%,人力资本的差距很大。

­二次产业技术升级速度更快,总体呈现了由劳动密集型和资源密集型为主转向以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为主的趋势。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不断提高,生产工具已从代替人的体力劳动发展到代替人的脑力劳动,资源和廉价劳动力对工业发展的作用越来越少,制造业已从追求产量和产值发展到更加重视成本、质量和竞争力。

微电子技术与通信技术的应用,使机械制造行业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变化。目前我国机械行业采用数控机床已很普遍,计算机数控机床占机床总数的比重也已上升到4/5,但我国机床的数控化率还不到2%,只是发达工业国家的十几分之一。原因是掌握数控技术的机电复合型人才奇缺,其中仅数控机床的高级操作工就短缺60多万人。专家介绍,数控技术人才可分为研究型、应用型和操作型3个层次,后两类人才正是社会急需的数控“蓝领”高级技工。

三次产业领域新兴产业不断出现,且发展迅速。例如现代物流业,它是在传统运输业基础上,用系统运筹的理念和数控技术把运输、仓储这些环节高效整合起来,在空中运输、铁路运输、海上运输、汽车运输以及城市速递多种运输方案中实现最优化、最便捷的物资配送,对从原材料到厂家、再到经销商、最后到客户手中的全部运输环节进行整体调配。据预测,中国的物流产业将会以每年30%的速度迅速增长,国内物流人才的需求缺口达到了600万人。其中,中、高级物流人才的缺口大约有80万人左右。目前物流人才的职业化进程与市场需求还相距甚远:在负责仓储和货物流通的基础职位、负责业务和管理经理的中级职位、高级经理和总监的高级职位上,几乎都不是物流专业人才。

高新技术及其产业的快速发展,不仅提高了单位产品的附加价值,而且增大了产品的技术密集度。这些特征集中在八大新型技术产业群中:电子技术产业群、新材料产业群、生物技术产业群、超导技术产业群、核技术产业群、空间技术产业群、海洋技术产业群、光技术产业群。这些新兴产业的空前发展,对从业人员知识结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必然促进社会人力资源配置结构的升级。

以中国发展最快的电信行业为例,技术岗位需求很大,对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信息工程、电子信息工程专业的毕业生具有长期持续需求。随着电信市场由国内竞争向国际竞争发展并日趋激烈,通信技术人员的需求层次不断升级,对研究生和博士生需求呈明显优势。同时,电信市场对既懂电信技术、又懂市场营销的人才需求将逐步升温。

3、产业组织内部职业岗位需求影响就业结构变化

职业是社会分工和生产力发达程度的重要标志。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职业世界的变化,冲击着人们对职业内涵的理解和人们从事职业的方式,也对从业者提出了新的更高的素质要求。做好职业选择是每个人一生的重要决策,而正确选择职业的能力,必须建立在全面了解各类职业性质、特点和要求的基础上。

职业性质决定职业类别的特点与要求,传统的说法是以行业领域来划分,例如干部、工人、农民、军人等;根据劳动性质划分职业类别的说法,比较现代的词语是“白领”、“蓝领”和“灰领”等。一般来说,“白领”指的是研究人员、策划人员、软件设计师、投资银行家、法学家、审计师、各类专业顾问、企业各级主管、产品策划员、政府公务员、导演及文艺演出组织者等等。“蓝领”指的是现场操作工人。而“灰领”可以理解为在制造企业生产一线从事高技能操作、设计或生产管理以及在服务业提供创造性服务的专门技能人员。

在高新科技的推动下,传统的企业经营、管理和生产方式已无法适应新工业发展的需要,最显著的特征是“简单劳动成份”减少,“技术创新成分”增加,尤其在半导体、电脑、通信、自动控制、生物工程、航天以及软件领域,“技术创新成分”几乎决定着企业经营的成败。因此,新职业、新产业对从业人员的素质要求,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简单的“白领”或“蓝领”的概念。以往的就业结构是一个非常尖的"金字塔",一小部分人是白领精英,白领和蓝领之间很难被跨越。随着现代技术的发展,很多蓝领工作已经被机器代替,同时需要有一批人能改进流程,掌握技术,同时动手操作,这就是“灰领”。由于社会流动性提高,在个人职业生涯中“蓝领”可以变成“灰领”,“灰领”也可以变成“白领”。

预测今后就业结构的“金字塔”将逐步扁平化,也可能最终呈现菱形结构,中间最庞大的部分是“灰领”队伍,两头是“蓝领”和“白领”阶层。也就是说,“白领”和“蓝领”的比例会逐渐减少,“灰领”群体将越来越壮大,成为社会的主要职业群体。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极度缺乏的高级技工大多属于“灰领”人才,“深圳一家企业开出6000元月薪仍未能如愿找到高级钳工”、“浙江一家企业用年薪70万元从日本请来一名高级技工”,这类信息已经不胜枚举。

由于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动,生产和服务部门的技术含量增大、劳动复杂程度提高,劳动力结构发生了变化,无论在制造业还是在服务业中,原有职业出现了调整和转化,新兴的职业群不断出现。有专家预测,人类的职业大约每五年就将更换20%。50年后,当今社会的约5000种职业将从人们身边消失,而代之以新职业。

——衰落和消退中的职业。衰落和消退的职业主要集中在第一、二产业,第三产业也有少部分职业消退。例如,农业的高度集约化曾使千百万农民改变职业,这一过程仍在继续。在英国的工业转型过程中,曾经作为产业革命标志的煤矿工人和纺织工人几乎消失殆尽。随着数控机床的普及,传统的通用机床操作工正在迅速减少。在第三产业,传统的机械打字员、铅字排字工等也正在迅速消失。由于对氟相关产品的限制,各类加氟技工都面临改行的选择。

——调整和变化中的职业。三个产业部门都有许多传统职业发生了较大调整和变化。在第一产业中,传统的农民转化为农机师、农艺师或者专业性更强的从事无土无害栽培工作的现代农艺师;传统的海洋捕捞人员也在向海水产品种养和深度加工工程师、技师转化。在第二产业,传统的手工绘图员正转化为使用计算机的电子绘图员;采煤、采油等技术向高科技化转变,产生了新型的煤炭液化汽化职业,以及海洋石油开采等职业。在第三产业,变化发展更迅速。过去的理发员转化为形象设计师,销售库管人员转化为物流配送师等等。事实上,几乎所有的职业都会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而发生一些调整和变化。

——增长和发展中的职业。在生产领域,尽管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的职业数量在减少,从业人员总量和比例也在减少,但由于在这两个产业中生产的知识和技术密集程度的提高,还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职业或者职业群。典型的有第一产业中的基因和转基因工程师、遗传工程师、细胞工程师、生态农业技师和技工、生化实验技师和技工、节水灌溉技师和技工;第二产业中的加工中心工程师和技师、环境监测工程师、计算机辅助设计工程师和技师(cad)、计算机辅助制造技师和技工(cam)、纳米材料生产技师和技工,以及航空航天材料技师和技工。

在服务领域,由于生产活动方式的变化,以及生活活动内容的增加,新产生的职业数量远远大于生产部门。这些新职业主要集中在信息服务业、管理咨询业和社会服务业三个主要方面。

信息产业是发展最快的产业,相关的职业也是发展速度最快的职业群。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统计,信息职业已占各种新生职业总和的40%以上。另据美国的统计,美国从事信息和知识生产、分配与传递的人数已超过全部从业人员的半数。信息和通信技术的急剧扩张,导致了对计算机工程师、计算机系统分析师及计算机基础科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专家和操作技术人员的大量需求。有些专家认为信息产业有可能从第三产业领域独立出来,成为第四产业。

管理和咨询服务业对于经济、生产、社会生活甚至个人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它们已成为第三产业领域另一个发展最快的职业群组。这个职业群的发展,使专业管理人员和专业咨询服务人员的功能划分更加细化,在社会组织中的责任、地位和声望日益提高。金融分析师、投资咨询师、心理咨询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保险评估师、保险精算师、税务代理师、理财代理师等现在都已成为最新的热门职业。

社会服务业作为提高居民生活质量、满足居民消费需求的职业领域也有了突破性的发展。由于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服务性消费需求越来越丰富化,家政服务、旅游、康乐、健身、医疗,以及其他生活服务领域中,产生了家政服务助理、养老护理师、育婴师、形象设计师、健身教练、室内装饰设计师等很多新的职业。

职业岗位变化的事实说明,陈旧的职业观念已经不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不断将新的职业理念传达给学生是十分必要的。特别要教育学生不论组织内部的职业岗位结构如何变化,个人的成长道路都要一步步走过,社会实践锻炼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学习内容。

4、新工作方式的出现与就业方式的变化

知识经济的发展,不仅改变了全社会的产业结构、各行业领域的技术结构、产业组织内部的职业岗位结构,而且直接改变了职业人本身的工作方式与形态,很多新的工作形态的出现也是一种新的就业形势。将社会最新的信息传递给学生,有利于帮助他们以一种积极的心态步入社会、服务社会。

——移动办公,是指不限办公地点的特殊工作形态。比较普遍的要求是“只需给每人配备一台笔记本电脑、一块无线上网卡和一部无线分机电话就ok了。”职业人可以手举着无线电话旁若无人地谈业务,也可以坐在咖啡间一边“摆弄”笔记本电脑一边喝热饮。据介绍,这种开放性的移动办公形式使部门间的沟通变得很容易,不仅令员工感觉非常自由,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而且为公司节省了大笔开支。例如在已经实现移动无线办公的北京惠普大厦,原来8个楼层容纳了700多名员工,现在有1100名员工在这里工作,至少为企业节省了1/4面积的房租。

——弹性工作制,是指在完成规定的工作任务或固定的工作时间长度的前提下,员工可以灵活地、自主地选择工作的具体时间安排。目前国内实行弹性工作制的企业多采用核心时间与弹性时间结合制,即公司只规定每天工作的总时间数,在核心工作时间(通常5~6小时),员工必须到班以便于员工沟通和交流,在其余弹性工作时间里,员工可自由选定的上下班时间。从心理上讲,它给予员工更多的自主权和责任感。在欧美,超过40%的大公司采用了“弹性工作制”,在我国,近年来也涌现出越来越多试行该种制度的企业。一项市场调查显示,国内有过半数以上的白领工作者认为,这种更为灵活的工作方式可以激起他们的工作热情。

——soho的工作群体,特指那些通用家庭与办公室(small office home office)工作的人群。他们大都没有正规的办公室,居家既当办公室又当住房,每天依靠网络、电话、传真、电子邮件同客户联系。网络时代为他们与外界方便联系提供了种种可能。确切地说,在家办公是it时代的产物。这些人工作和生活的界限越来越模糊,倒是大多数时候到了夜晚万籁俱寂之时,却像夜猫子似的不知疲倦地工作,做自己的老板,一切全靠自己。soho一族最适合自由音乐人、画家、作家、大学生、美编、网站设计人员、网络主持人等职业。

——自主创业的工作选择,是对创业者的综合素质要求很高的灵活就业模式。一方面,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情况下,个体只是“求职者”已经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创办新的企业不仅解决了自己的就业问题,还可以为别人提供大量的就业机会。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彼得·德鲁克在研究美国经济和就业的关系时发现, 在美国1965—1984年间的就业结构中,“年龄在16—65岁间的人口从1.29亿增加到1.78亿,增加38%;同期就业人数从7100万增加到1.03亿,增加45%。几乎所有的就业机会都是由中小企业、特别是那些创业型和革新型企业所创造的”。他由此得出结论,创业型就业是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之一,也是美国就业政策成功的核心。

最近几年,在我国各类经济成份中,单位从业人员不断减少,灵活就业逐步增加。1997年单位从业人员比重为74.4%,XX年降到了54.6%。从事个体经济、社区服务等灵活多样就业的比重已经上升到45.4%,这一趋势还在不断发展。从下岗职工再就业的状况来看,再就业转向第三产业的占88.5%,继续从事加工制造业的占9.6%,转入第一产业的占1.9%;受雇就业占51.3%,自营就业(自谋职业)占48.7%。这一趋势证明创业型就业将有望成为我国就业的新渠道。

对于今天的学生来说,面对这样一个不断变化的社会,面对这样的就业形势,选择自主创业的几率更大。为此,努力让学生了解社会发展,转变就业观念,增强创业意识,培养创业精神,提高创业技能是学校教育不可推卸的责任。

三、教育改革关注以学生为根本的职业生涯教育

知识经济改变着社会资源的分配格局,人力资源在产业间、行业间、职业领域间配置状况的变化将永不停息,职业人必须对此有所认识、有所预见、有所准备,终将走上社会的学校毕业生更要着眼于知识经济对劳动力的要求和学习社会对公民的要求,全面开发个人在劳动世界里生存与发展的必备潜能。但是,从调查的情况看,我国学校教育还没有对此给予充分的研究与实践。

1、“出国无意识”、“考研无意识”——学校升学指导教育薄弱

大学生群体呈现集体性的“留学无意识”和“考研无意识”,是新东方教师徐小平在出国签证咨询工作中的发现,百分之八九十的人对自己的留学目标并不清楚,很多人把留学当成一个绝对的目标,不去考虑有没有这个能力和必要,投入和产出是否值得。结果他的出国留学咨询指导变成了相反的呼吁:留学并不是通往幸福的惟一通道,不一定是一个人的最佳选择。如果把手段变成了目的,那么将永远到不了彼岸。他同时发现:由于就业形势的空前严峻,使得几乎所有的大学毕业生都把前途压在了考研上,似乎研究生学历是他们就业的一方灵丹妙药,而高校也以年年扩招的方式推波助澜。大学生盲目考研的原始动因,来自于大学毕业就业难。但是大学生就业难的原因,绝对不是因为学历低!而是因为我们的教育自身出了问题。为解决就业难问题而胡乱考研,不去洞察和规避那些导致本科就业难的教育思想和教育体系的陷阱,匆匆跳进另外两三年的无效教育中去,有点类似饮鸩止渴,结果人生将会变得更加困难。

事实上,尽管我国就业形势严峻,但在劳动力市场竞争中大学生具有明显优势,劳动世界的很多领域对大学生充满期待。然而,由于学校缺乏系统的职业生涯教育,计划经济体制形成的传统就业观念仍然在影响学生,以为“书中自有黄金屋”而不顾社会需求闭门读书的结果,使很多学生没有就业意识,没有事业梦想,没有职业准备。这种失落与迷茫绝对不是偶然事件,它存在于很多学生身上,成为就业的集体无意识。徐小平老师讲述的那些由于就业不顺利而不得不继续读研究生、不得不出国深造的失败案例,确实引人深思。

XX年,共青团东华大学委员会对上海地区的交大、华师大、东华、上大、华政等7所高校的大学生调查显示,有81%的大学生表示非常渴望成才,成才意识比较强烈。许多大学生认为:大学是一个打好基础、培养与提高自身能力的地方。如何使个人在将来的工作和成才道路上得到更好的发展,大学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然而,这个调查还显示,对于这些已经实现了上大学目标的学生来讲,对于“自己树立的下一个目标是什么?”,绝大多数回答不出来。有将近46%的同学对自身就业成才目标方向感到很迷茫,只有18%的同学认为自己成才目标很明确。没有可行的、现实的、明确的目标是一些学生在大学一、二年级感到茫然的最主要的原因。

调查显示,大学生认知中的成才途径较为狭窄,多局限于考研、考证、出国深造等途径,有将近70%的人打算追求更高层次的学历来实现自己对成才的渴望。然而有28%的学生是抱着“周围的同学都参加,迫于压力,我也参加”的心态参与到“考证、考研”的行列中来的,还有22%的学生是抱着“社会需要这种文凭,不读没办法”的心态参与进来的。

对于“我为什么要报考这个专业?为什么要考托福出国?为什么要选择这个工作?”等问题,很多学生往往茫然无措。于是为了考研、考博花费五、六年时间,到最后,什么学历都有了,就是没有工作,也没有饭吃!很多学生这个时候才再考虑,我的升学选择是不是错了。据一项对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进行调查的结果显示,认为所学专业与从事的工作“不太对口”和“完全不对口”的人分别占15.7%和11.4%,两者总共比例为27.1%。还有很多人甚至找到工作后才发现同样的错误。北京市人才测评考试中心统计,目前在职者中有55%左右的人群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错误。

不知道为什么升学的情况,在基础教育阶段也是如此,尽管很多教师将中小学教育视为升学教育,可是中小学校对于升学本身的指导却极为不利。为了解学生的就业倾向、相关准备、对未来发展的预见状况,以及学校对学生这种能力培养的现实状况,教育部教育发展中心基础教育研究室曾经对初三和高三的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中学生对社会职业不了解,对自己的兴趣特长不清楚,在个人职业发展前景规划方面缺乏指导。

当问高三学生“对高考志愿中所填报的专业的了解程度”时,回答“了解一小部分” 的比例为55.9%;回答“比较了解”的比例为21.4%;回答“完全不了解”的比例为19.3%;回答“非常了解”的比例为3.4%。这说明,过半的学生选择自己专业的时候并不是很了解。完全不了解自己所选专业的学生也占相当的数目。至于将“经济学”与“企业家”、“新闻学”和“记者”、“法学”和“律师”混为一谈,不仅是中学生的认识误区,多数教师也并不清楚。在高考专业选择时,将自己某一科的成绩当作专业选择依据的情况,更是司空见惯。中学生盲目接受职业教育和专业教育,很可能埋没自身的其他专业潜能,不利于个人的发展,也造成社会总人力资源的浪费,更会带来未来求职的盲目性。

学生学习目的的缺失,这是中国教育制度的缺陷。在学校,许多学生将个人的学习计划安排得极其充实,却并未意识到这一安排是否科学而富有效率。于是,很多不乏知识、理想和文凭的学生会提出十分基础性的问题——我该怎样去找工作?我该寻找什么样的工作?我该怎样开始和适应工作的要求?我的未来该如何把握?这种原本只属于个人困惑的问题,在日趋激烈的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下,成为一种集体困惑,甚至危机。

可见,知识理想文凭都具有宝贵的文明价值,但教育最基本的目的,应该是使自己的学生在现实社会中获得就业能力、取得谋生手段、奠定未来发展的基础。社会需要学校对学生的升学就业、职业规划和人生发展上给予全面的教育和正确的指导。

面对大学生群体的集体无意识问题,徐小平老师改变了自己的职业生涯方向,他从“出国签证咨询大师”变为“升学就业指导咨询大师”、并努力成为“职业生涯规划咨询大师”。而我们的学校教育又该做如何的调整和改变呢?

2、择业无目标、就业无能力——学校职业准备教育不力

7所高校的大学生调查表明,大学生掌握职业知识还很不够,有近55%的被访者对《劳动法》、《高等教育法》、《上海市劳动合同条例》之类的法律法规“不了解”,38%的大学生对此只是略知一二;当问及“你认为法律法规对你的就业成才起到怎样的作用”时,有24%的受访者认为“无任何作用”;65%的受访者认为“效果一般”、“对个人指导性不强”。因此,在就业问题上,当学生的自身利益受到侵害时,往往无法及时拿起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权益。

基础教育阶段毕业生的职业准备状况,直接影响他们的择业和就业状况。当初三学生被问及“假设直接工作,你是否具备了必要的知识,能力及素质”时,只有11.4%的城市学生和7.1%的县镇学生认为自己可以从容就业,而绝大多数的学生认为自己还缺乏必要的专业知识,认为就业相当困难的学生数量也不在少数,其中城市的比例为16.6%,县镇的比例为17.4%。

当被问及“你目前对社会各种职业前景的实际了解程度”时,约有五分之二的学生不了解社会各职业的前景。“几乎不了解社会各职业的前景”的学生在城市的比例是29.1%,在县镇的比例是28.1%。

当被问及“你们学校是否有一些关于职业教育的内容?”时,大约三分之二的学生回答“几乎没有”,有“长期职业技能课”的学校更是微乎其微。对于“毕业前的升学就业指导讲座”和“相关的社会实践课”,初三的比例高于高三,说明我国的高中比初中更加强调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其他方面的培养。

当被问及“你认为中学开设专门的升学就业指导课程是否有必要”时,有四分之三以上的学生认为有必要开设专门的升学就业指导课程。这一结果表明,学生们对于学校能在升学就业方面给予专业指导是非常欢迎的。目前很多学校对于学生的职业意识、职业技能的重视度不够,或者说,升学就业指导在大多数学校还是基本空白,多数学生没有得到相应的有关职业的信息和指导,学校在这方面的工作有待加强。

3、从业无计划、创业无准备说明学校缺乏人生规划教育

在知识经济时代,创业既是经济发展的强劲动力,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的重要标志。最近几年,国家为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政策,社会各方面也为大学生创业大放“绿灯”,全国性或地区性的大学生创业大赛频频举行,这些都为大学生提供了诸多的实践机会。但是,创业是发现机会并付诸行动的过程,每一步都会充满坎坷。创业需要的不仅仅是勇气和智慧,更需要相关的知识和能力,要求创业者具有营销、财务、管理等领域的知识积累和实际经验。

学生创业,变知识为资本!在校园里,这已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搏击商海的渴望正激励着象牙塔内学子的心。在各高校bbs上人气最旺的是创业论坛,每天都会出现大量的“创业宣言”,如“我想办个信息网站”、“我想做教育产业”、“我想向软件业发展”等。然而,在激情之外,商战需要更多的是意志和实力。但大多数学生仅仅构思了一个模糊的创业方向,而对企业运营知之甚少,更缺乏实际操作经验,拿不出切实可行的创业计划,很难真正落实到行动。上海市最大的大学生创业基地——杨浦高科技孵化园中暑期内注册的“学生公司”,由于缺乏资金储备,创业过于盲目,超过大半的开业不久就面临倒闭。

分析这些大学生失败的原因,除了资金和技术等方面的原因外,更重要的原因在于创业理念不够成熟,又缺乏必要的创业知识。从目前大学生的创业项目选择来看,没有充分体现技术优势。杨浦创业服务中心旗下约有31家大学生企业,其中技术型企业仅为13家。全国首条大学生创业街也有相似的情况,那些学生“老板”大多从事餐饮、服饰、摄影等行业。此外,大学生创业过程中缺乏必要的经济、管理、技术、营销、法律等方面的知识,许多学生把战略目标当做产品介绍,有的甚至不知道该把公司发展成什么规模。“先天不足”令大学生的创业之路遍布荆棘。

学生创业准备不足,反映出各级各类学校在传授创业知识,树立创业精神,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业能力等方面存在不足。学校应该进行改革,将培养学生的创业创新意识和能力作为学校培养人才的重点。任何意识、精神、素质及能力的培养都不是一蹴而就的。学生的创业素质教育不仅仅是大学的任务,各级各类学校都应该高度重视,为提高学生创业素质及早准备。

近年来,强调实施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已经成为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最新精神,着眼于学生终生发展和终身学习的需要,已经成为高等教育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从我国人口大国的基本国情出发,让学生充分认识自我,了解产业发展形势,体验丰富变幻的职业生活,准确地选择发展道路,提高就业意识与素质,创业的精神与能力,主动、顺利地进入劳动力市场,并积极开辟新的就业领域,进而有效促进全社会就业形势地改善,所有这些都有待于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这不仅是解决学生就业困难的权宜之计,更是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长远任务。教育应该主动的承担并完成好这一艰巨任务。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