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4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2.18W
本文目录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范文

一、指导思想

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4篇

认真学习贯彻东宝区教研室关于新学期科研工作计划文件精神,继续坚持“质量强校、特色立校、科研兴校”的总体工作思路,结合我校“小规模,大效益”的办学目标和“全、实、深、精、特、美”的办学宗旨,以科研创新工作策应学校全面、整体改革与创新,努力践行“小班化”办学特色,积极开展相关课题研究,造就一支科研型、学者型的教师队伍,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学校科研工作再上新台阶。

二、具体目标

1、完善并坚持做好科研常规工作。

2、继续做好“xx”课题阶段性研究工作。(包括学校立项的《课堂教学中教师的提问艺术研究》和参与的区教科所协作体课题《探索5+1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3、配合德育室、教务处分别做好“小区间”教育模式和“小介入”教学模式的实施,力争把它打造成我校校本教研精品课题。

4、积极推进上学期小课题研究工作,让教师通过小课题的研究切实解决教学遇到的问题、难题,并做好结题相关准备工作。

5、加强教师的培养,尤其是青年教师,落实“青蓝工程”。

6、做好科研成果的发表和推广工作,有效组织各级论文的征集、推荐工作。

三、主要工作

(一)增强科研意识,提升理论研究层次。

学习是使教师从实践者走向研究者的必由之路。我们倡导让学习引领研究,让学习成为教师的工作和生活的常态。本学期要求教师自觉阅读教育理论书籍,教科室也将利用单周业务学习时间,结合本学期申报的校本培训项目内容进行集中学习,要求老师们写好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本期要求XX每月,每月与常规工作一并检查。

(二)深化校本培训,有效提升科研品位

校本培训工作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手段之一,本学期我校的校本培训工作将遵循“全员参与、整体提高”的原则。继续走“教——研——训”一体之路。培训形式以充分挖掘校内资源,以校内骨干教师培训为主,另外再采用请进来,走出去等培训方式,促使教师们更新观念,提升理论水平及业务素质。

1、切实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和引领。

今年我们将组织教师深入学习研究《新课程实施标准(试行)》,探索并实施“小介入”课堂教学模式,把握其内涵,进一步引导教师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式;本学期将和教导处配合做好教师的观课、评课活动,形成“人人关注有效课堂教学,人人参与有效课堂教学,人人研究有效课堂教学”的浓烈氛围,大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全面提高教学质量。

2、开展校本培训项目考核系列活动。学校根据今年申报的校本培训项目对教师进行各种培训活动,做到集中培训和分散学习相结合,要求教师积极参加各类培训活动,学校认真做好每次培训记载,并出台校本培训考核方案。

(三)重视课题研究,深化教育科研

本学期,我们将继续重视课题研究,遵循以教立研,以研促教的原则,以课题组为单位,扎实开展课题研究,促进我校科研工作的发展,力求多出成果。

1、做好1个“xx”省级立项课题的阶段性研究工作。切实加强对课题组的管理工作,不定期召开课题组长会议,本学期将以教研组为载体开展大课题的研究活动,要求每个教研组结合学校教导处组织的听评课活动组织教师分组调研教师、学生的问答情况,在集中研讨。

2、继续做好参与区教科所组织的《探索5+1模式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课题研究工作。本学期利用校外与校内相结合的原则做好5+1课题的研究。

3、做好小课题研究。在开展大课题研究的同时,要鼓励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小课题选题自由,形式多样,内容简单,周期简短,很适合我们一线教师采用,也是我市教科所大力推行的科研样式。上期我校又申报并立项了3个小课题,相关教师也正在进行研究。小课题是教师快捷进入科研状态的有效途径,希望有更多的教师自觉加入进来,从中找到科研的乐趣。

4、针对德育室即将实施的“小区间”教育模式和教学线上的“小介入”课堂教学模式,我们将在夏校长的引领下,一边探索一边实践,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等待时机成熟后,将逐级申报立项成为课题研究,力争早日做出成效。

5、适时聘请专家指导课题的实施与研究,使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推进。

四、月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本期教科室工作计划。

2、继续实施“悦读阅美”特色工程。

3、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4、开展“5+1”课题实验活动。

5、业务学习:“小介入”课堂教学模式

6、配合教务处筹划新学期教学水平展示月暨科研月活动。

十月份:

1、开展教研组长会,研讨本学期课题研究部署。

2、参加区组织的“5+1”课题研讨会。

3、开展科研月活动,以此推进学校大课题的研讨活动。

4、业务学习:新课标

5、校本培训:信息技术培训

十一月份:

1、开展小课题研究活动。

2、积极开展区实验课题活动。

3、针对教学水平展示月活动,召开课题组研讨会。

4、业务学习:高效课堂理论学习

5、准备迎接区教科所对学校的科研工作年度考核。

十二月份:

1、分教研组反馈“小介入”课堂教学模式实施情况。

2、科研讲座:如何撰写小课题结题论文

3、检查小课题研究情况。

4、业务学习:高效课堂理论学习

5、“小区间”教育模式实施小结。

元月份:

1、做好XX年学校小课题结题工作。

2、评比“阅读之星”和“教研之星”。

3、XX年科研工作的各项资料收集归档。

4、撰写好本年度科研工作总结

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2) | 返回目录

学年度第二学期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苏州工业园区管委会的《关于乡镇中小学“达标升级”的实施意见》为依据,立足当前基础教育改革的要求与理念,积极推动教改的进程。遵照教育科研要为“达标升级”服务,要为教育教学决策服务,为教育改革实践服务,为繁荣教育科研事业服务,为促进教育者和受教育者发展服务的科研方针,进一步发挥教育科研的管理、研究、服务、指导职能。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积极推进“科研兴校、科研强教”的发展战略,加强教育科研与教改实际相结合,努力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不断提升教师实施素质教育的专业能力和教科研水平,为提高全校教育教学效率、教育科研水平以及管理水平而努力。

二、工作目标:

1.营造教科研氛围,加强教科研管理,力争在通过“苏州工业园区科研型学校”的验收。

2.加强学校网络建设,加快校园网各栏目的更新频率,进一步完善教科研信息化管理;推进无纸化办公,改“手抄业务学习笔记”为“瑞博平台上的跟帖”,为申报“苏州市信息化学校”作好准备。

3. 加强课题管理,提升课题品牌及课题研究的深度。修改完善学校主课题、省教科院“十一.五”规划课题——《工业园区乡镇小学实施公民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的课题方案,扎实开展课题研究工作。充分运用瑞博平台,加强其它各课题组课题研究的动态管理。

4. 加强科研与教研的整合,举办“有效课堂”等系列活动,以科研促教研,借助科研提升学科活动档次,提高教育质量与效率,进一步实现优质教育。

5.及时向教师传递各级论文评比信息,做好论文评比与发表的宣传、推荐、统计工作;积极动员教师利用教育信息网,开展教科研工作,提高工作效率。

6.进一步办好“荷韵墨香”系列论文集和“岁月留香”系列随笔集的编辑工作,重视提升论文质量;加强教师博客的指导与统计工作,使之真正成为教师展示才华的舞台。

7. 以《中小学电脑报》和《苏州日报的教育周刊》为平台,做好学生优秀作品的推荐与发表工作。

三、具体措施

教育科研是教育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是学校开拓创新、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内在需求,是实现学校“达标升级”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将坚持科研为先导,强化教育实验,走科研兴校之路,从而推进特色建设,积淀学校文化。

(一) 加强课题研究,规范课题管理

我校主课题、江苏省教育科学“xxx”规划课题——《工业园区乡镇小学实施公民素质教育的实践研究》已于12年底开题,本学期,将针对专家组的意见,聘请专家指导,尽快修改、完善主课题方案。鼓励全体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提倡在瑞博平台上“跟帖”。“跟帖”包括两方面的内容:①针对主课题的相关内容进行跟帖(跟帖内容不少于),与教育随笔一同检查;②各课题组跟帖,由各课题组组长指定跟帖内容并检查。每位老师每月至少完成两次跟帖(含主课题跟帖)。取消原来的手抄业务学习笔记,保留读书笔记摘抄。

加强课题组工作的动态考核。课题组每2周活动一次,提倡和教研组互相结合,提倡课题组与课题组之间活动的整合,力求不加重教师负担。开学初各课题组及时上报并上传本学期活动计划,活动安排是重点。根据各课题组的安排由教科室牵头,安排校级教科研活动。

营造浓厚的课题研究氛围。其它课题组的研究内容要注意与学校主课题的结合。各课题组的学期活动计划要注意与主课题相结合。每个课题组每学期至少面向全校公开一次活动。具体时间可由课题组长、副组长商定后报教科室,由教科室进行协调安排。

(二)突出教育特色,全力实现创建工作

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突出学校办学特色,积淀基础,为12年的创建工作夯实基础。

第一,扎实开展《莫愁新父母学校的实践研究》、《城镇化进程中家长教育问题的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工作,进一步提升莫愁新父母学校的质量。举办家教研讨活动,通过现有资源,邀专家、聘名师,来校为父母做讲座,提高父母的家教知识和水平;定期开展家长会、半日开放活动、家访活动,充分发挥“家校路路通”的作用,努力架构学校与家庭的纽带;充分发挥父母学校校本教材《莫愁父母课程必读手册》的作用。

第二,加强“书香校园”建设,进一步推进“毛虫与蝴蝶”——儿童阶梯性阅读研究,树典型、推先进、出影响。进一步扩大“毛虫与蝴蝶”的研究范围和规模,将更多优秀的老师吸纳进去,将“毛虫与蝴蝶”的研究引向深入,让师生过上一种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使整个校园成为书香气息芬芳馥郁、师生共同成长的乐园。

第三,加强“科技教育”,彰显科技特色。

刚刚立项的课题要迅速进入角色,将课题研究抓紧抓实。

营造教科研氛围,加强教科研管理,力争在通过“苏州工业园区科研型学校”的验收,力争完成“苏州市信息化学校”的创建工作。

(三)开展校本研究,努力营造教科研氛围。

以建设学习型组织为目标,建立并发展“以校为本”的教研机制,引导教师在学习中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提高。

(1)丰富和发展“教师快乐成长讲坛”

确立“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的意识,把学习作为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形成组织学习的机制,构建学习型组织。继续开展并丰富“教师快乐成长讲坛”活动:“快乐成长讲坛”每月一次,尽量固定时间,如:每月第二周的周三下午。每次均有行政人员领衔。每次由6名老师主讲。“快乐成长讲坛”分为如下六大板块:“走近名师”、“教育叙事”、“书林漫步”、“案例分析”、“名曲名画”、“班务一得”。

(2)加强学校“教育博客”的建设,完善随笔与“跟帖”的统计制度,努力构建多向互动的校本交流平台。

教育随笔与“跟帖”统计每月一次,每月的10号为统计时间,节假日顺延。35周岁以上的老师每月至少完成2篇随笔,小于35周岁以下的老师每月至少完成4篇随笔。每篇随笔数不少于。

随笔的撰写要注意和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随笔内容以叙事类为主,包括教育叙事、教学叙事、德育叙事和管理叙事等。每学期的随笔中至少有一篇案例分析或教学反思。文章是转载的请在文题下注明出处,非教师本人原创文章不计入篇数。随笔统计结果与年终考核挂钩。

(3)努力提高论文获奖或发表的覆盖率。本学期,努力使更多老师的论文有获奖或发表的机会,要关注中、老年教师,使论文的获奖和发表的覆盖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四)加强队伍建设,追求教科研的实效性

第一,加强科研与教研的结合。提高教育质量的关键在教师。因此,要加大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素养的力度。课堂是素质教育的主阵地,也是教科研的主阵地,离开了课堂的教科研是空泛的,缺少科研指导的课堂教学也是枯燥的。本学期将围绕主课题开展“有效课堂”的系列活动:1.开展有效课堂教学,邀请专家点评课例,达到教师不仅会上课,也要会评课;2.3月份举行一次“教师沙龙”,每办公室推荐2名教师发表自己的观点,也可以是本办公室老师的观点,主题初定为“有效课堂”,从中选择3-5篇推荐发表;3.邀请专家,举办有效教学的讲座。

第二,加强网络建设,提高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质量。

进一步做好网站的建设和管理工作,明确每一板块的管理责任人,确保分工明确,及时上传资料,及时更新栏目,一如既往地做好督促检查工作。校园网的每个栏目指定专人负责管理,上传资料,原则上是每周至少1篇。每月检查,按时完成的责任人,记入教科研加分:2分/月。

加强新闻报道管理,提高负责报道老师的积极性。相关活动要安排专人报道。每篇新闻报道加2分,由专人负责统计。

建立网络化的科研组织:完善由教科室——课题主持人——课题组长——课题组成员组成的四级科研网络;建立“课题组长负责制”、“课题组例会制”。

进一步细化教科研板块的管理。每个课题组板块下分为:计划总结、活动掠影、成果汇展、他山之石等四个子栏目。每个课题组每个月至少在“他山之石”子栏目上上传1篇与本课题相关的教育理论文章,作为本组老师的学习与“跟帖”内容,每月10日由课题组长负责检查“跟帖”情况;“成果汇展”栏目要及时上传本组老师的教科研实绩如相关论文等。每个课题组要加强校园网上本课题组栏目的更新与资料及时上传工作。

教科室做好督促与检查工作。不断提高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质量,努力使网络资源的效益最大化。

第三,加大宣传力度,积极推广教科研成果。

每位课题研究教师都要有成果意识。要突出多元化成果体现,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学生的素质发展上,把学生的素质提高作为衡量课题研究成效的第一指标;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经验的积累推广上。每位教师在认真学习理论的基础上,做到学以致用,努力把理论与自己的课题研究结合起来,及时做好课题研究过程中的成果总结,撰写一定数量且有较高质量的课题研究叙事、论文,不断提高认识,逐步形成自己的理论认识结构。进一步办好《学生日记集》和教师的“荷韵墨香”系列论文集、“岁月留香”系列随笔集的编辑工作,重视提升论文质量。教科室将组织好各级各类论文评比选送工作,本学期在论文发表、获奖的数量和档次上要有新的提高;要将科研成果体现在学校的品牌提升上,要通过课题研究提高学校办学的影响力,以活动促教师的提高、学校的发展。

第四,提供展示平台,发表学生作品。

以《中小学电脑报》和《苏州日报的教育周刊》为平台,做好学生优秀作品的推荐与发表工作。学生作品涉及各个学科:如电脑绘画、各科小论文(语文、数学、英语等等)。

新的学期开始了,我们将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努力创设良好的科研氛围,不断提升教师实施公民素质教育的专业能力和教科研水平,为提高全校老师的教育科研水平、顺利实现达标升级的目标而努力。

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3) | 返回目录

根据市区教育局XX年教育工作意见和教科研工作计划为指导,围绕创建“三星级”高中的总体工作,围绕课程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抓手;突出体现“抓队伍,重师德,抓管理,重常规,抓教学,重绩效”的学校工作思路。努力做好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以“素质教育”、“主体教育”、“终生教育”等理论为指导,力争全面提升我校的教育教学质量,为顺利通过省“三星级”高中验收而奋斗。

工作重点:1、认真落实课题研究工作,促进课题研究为教学工作服务。

2.推进“课堂教学模式”实施工作,构建符合学校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

3、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进一步提升教研组、备课组的研究能力。

工作要点:一、落实课题研究

1、目前我校已承担二个市级课题、三个区级课题的研究任务,做好市、区级这五个课题的研究和结题的前期准备工作。

2、做好XX年省级滚动课题的申报工作,整理相关课题研究材料,制定好计划,布置本学期的课题研究任务。同时推动我校各教研组和年级组的校级课题研究,把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结合起来,切实解决我校各个年级、各个学科的实际问题。

二、和教务处配合,抓好课堂教学

1、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和教务处抓好公开课活动。把师生共同探求和开发新课程的平台,作为一个实现教学方法创新的支撑点。努力促进教师、学生教学行为的转变,营造互动、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形成“爱岗、敬业、崇实、创新”的教风,从而促进课堂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

2、进一步加强课堂教学评价体系的研究。教师要确立全面的质量观,不但重视考试成绩,而且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促进学生走全面发展之路。

3、要加强教育质量的监控。通过“会课”活动,优化教学过程,实现高效教学,推出一批优秀教师,推进课堂教学改革。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1、XX年是我校积极创造条件申报江苏省“三星级”高中的关键一年。教科室将根据“三星级”高中的要求,对全校教师进行逐个审核,争取教师的课能够成为优秀课、示范课。学校将继续与市区名校联系,充分发挥名校名师的专业引领作用。

2、为进一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加快新教师成长步伐,学校将进一步重视青年教师的培养,充分发挥校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的传、帮、带作用,抓好校教科研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培养一支有较强研究意识和教科研能力的骨干教师队伍。继续实施“青蓝工程”,实行“以老带新”,建立“同伴互助”关系,要求指导教师每月至少听青年教师两节课,课后要及时评课,指导,并作好听、评课记录,加快教师的成长。

四、提高论文的发表率、开发好校本课程

(1)继续落实每学期要求教师上交一篇论文的规定,同时鼓励教师积极参与各级论文的发表、评奖活动,教科室应及时提供上级有关部门的论文评选信息,与教研组、备课组加强沟通,努力为教师的发展和提高创设一个有利的平台,加大对教师撰写论文的指导力度,着力提高我校教师论文的获奖率和发表率,从而提高我校教师在市、区的影响力。

(2)为了配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继续鼓励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努力使我校的校本课程系列化、多样化,凸显我校的校本特色,扩大我校校本课程的影响。

主要工作安排:

二月份

1、制订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制定教科研计划。

2、课题工作会议,部署本学期课题研究实施工作。

3、做好省级滚动课题申报工作。

4、做好征集论文工作。

5、课题组活动。

6、各学科课堂教学情况调研。

三月份

1、校本培训和校本教研常规要求培训。

2、各学科课堂教学情况调研。

3、做好校本课程开发和校报校刊的编印。

4、做好市、区级课题结题准备工作。

5、区学科指导活动、专家讲座。

四月份

1、校本培训:教科研专家讲座

2、专题学习,学习“新课程理论”,交流学习心得。

3、以学科竞赛为抓手,进一步完善特色学校的建设。

4、各学科课堂教学情况调研。

5、继续做好市、区级课题结题准备工作。

五月份

1、加强教科研情报资料的收集、汇编、整理及利用。

2、召开各级结题课题负责人会议。

3、市、区级课题结题。

4、校区级骨干教师示范课。

六月份

1、“青蓝工程”活动总结会暨新教师汇报课。

2、组织参加各级教育部门的课程培训。

3、高一年级开展研究性学习心得展示活动。

4、收交课题研究资料。

5、各学科组推出一节优质研究课,每人写好高质量的案例和论文。

6、教科研工作总结。

7、组织课题与论文评选,促进教师参加研究。

七月份:

1、对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在教科研工作中有突出成绩的教师给予表彰。

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范文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4) | 返回目录

XX年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1)

根据市区教育局20xx年教育工作意见和教科研工作计划,围绕课程改革,以提升教学质量为核心,以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为主题,何集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努力做好课题研究、课堂教学、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提升学校教育科研的水平,促进学校教育科研的发展与创新。

工作要点:

九月份

1、制定本学期教科研工作计划。

2、课题工作会议,制定本学期课题研究工作计划,部署本学期课题研究实施工作。

3、要求45周岁以下教师开通网易教学博客。

4、做好迎接教研室组织的《荆门市中小学教学常规管理》检查工作。

十月份

1、检查教师业务学习情况,加强常规教研管理。

2、组织教师参加小学数学说课竞赛。

3、检查课题研究实施情况。

十一月份

1、小学“同课异构”教研专题教学展示。

2、课题阶段检查与小结。

十二月份

1、组织教师参加小学语文(作文)说课竞赛。

2、迎接督导室教学督导。

3、收集、整理教科研方面的有关材料。

4、撰写学年度教科研工作总结

XX年春学期小学教科室工作计划(2)

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确立教育科研为“发展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学校”服务的工作方向,围绕以“教育科研为突破口,以课题研究为载体,走丰富质量内涵之路,致力全面提升学校品味”这一总体思路,根据常熟市教研室教科室新学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学校工作计划要求,紧密围绕创建“苏州市教育现代化学校”这一工作重点,树立“科研引路,教学创新”理念,不断丰富“科研兴校”内涵,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和全面推进学校整体发展而服务。

1、以加强理论学习为抓手,努力营造理论学习氛围,鼓励教师积极开展以行动研究为主的日常性研究,努力开创群众性研究,常态性研究为主的我校教科研工作新局面。

2、加强对已经立项的“十五”课题的管理与调控,关注课题研究过程,抓落实,求实效,切实掌控课题研究动态。做好“xxx”课题申报及研究工作,完成并完善课题方案,妥善安排研究工作。

3、以课题研究为抓手,做好课题阶段成果的转化工作,继续推动教育科学研究的发展,促进教研和科研的协调稳步发展。

4、继续做好校刊《耕耘录》的编撰工作。

(一)开辟多种渠道,加强教师理论学习

当今世界,知识更新日新月异,不学习肯定要落伍。开展教育科研工作,首先必须做到思想认识到位,作为教师要把学习放在首位,不断更新观念,用先进的科学思想和教科研理论武装自己。教师观念的转变是学校进步发展的逻辑起点。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勇于探索、敢于创新,才能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和创新品质的下一代。本学期,教科室将结合新教育实验开展一系列读书学习活动。教师读书活动,坚持“三结合”:

1、集中学习和自己学习相结合。今年我们仍提倡以自学为主组织学习为辅的学习方式,认真学习各项理论。虽然本学年新课程方案的实施已经进入第五个年头,但是转变课程观念,构建新课程框架,结合我校的教科研工作的开展,研究实施策略,还是显得任重道远。因此,本学期我们除了继续组织教师学习与校课题有关的教科研理论知识,还将协同教导处,围绕学校的课题研究,组织老师们有针对性地学习新课标和各类教学理论杂志。同时可以结合教研组课题组活动时进行学习,教研组长课题组长要提前搜集资料下发给老师。教师也可以在网站上学习,青年骨干教师要多上“全国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网”学习专家讲座和授课,

2、精读与通读相结合。每位教师,要求教师充分利用学校的图书资源,开展读书工程,倡导读名著读经典的风尚,在全体教师中继续开展至少精读两本教育书籍的活动,提高教师的人文科学品位。坚持进阅览室阅览。每位教师将学到的先进的理念,前沿的信息,优秀的教法,成功的举措,同自己的教学实践相融合。

3、读与写相结合。坚持写好学习体会,要求教师认真撰写读书笔记,每篇不少于xx。教师每学期人人完成2篇学习心得。可以写读书后的心得,也可以运用书中的理论结合自己的教育故事写。根据教导处要求,每位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要积极撰写教学随笔,两周一篇,每篇不少于。教科室将定期组织教学随笔评比活动。35周岁以上的非课题组教师每学期完成8篇摘录。

走“以科研促教学,教学科研相长”的道路,努力构建学习型组织,开展以“导学、自学、互学”等形式,这样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全面深化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的课堂教学改革。

(二)开展校本培训,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继续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办法,为老师们尽可能地创设学习提高的机会。学校将邀请有关教育专家、教学行家来校作讲座、指导。帮助教师进一步更新教育理念。也打算邀请市教研室的相关人员作辅导,拓宽视野,扬长避短,不断成长。组织教师参加市教科室组织的课题、科研等业务培训,以提高教育研究水平。

培训活动时,要求全体教师人人参与,本学期计划培训一到两次。组织教师参加各级各类的研讨活动、出席观摩交流,促使教师逐步由“经验型”向“研究型”、“学者型”转变。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