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通用18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6.73K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1

学生掌握本课生字并且读熟课文的基础之上,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所写的是勃朗特三姐妹在文学方面的成长经历。聚焦“文学”一词,随后我总结质疑:从课题上我们知道,“小草”可以代指身份低微不起眼的人而大树则可以代指身份高贵显赫的人。如果从“文学”这个角度上来看,“小草”和“大树”分别可以代指什么样的人呢?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通用18篇)

这样的问题,由于前面分析课题时,学生已经从身份地位上对“小草”和“大树”的代指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这里,老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不难总结出:就“文学”方面而言,“小草”指在文学方面没有成就的人,“大树”则指在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

反思:在学生对小草和大树在身份上有了整体认识后,我引导学生再次认真读课文,并概括全文内容,随后聚焦“文学”一词,再引导学生从“文学”方面思考小草和大树的代指。这样的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文中的小草和大树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这样的教学避免了在课堂上对小草和大树的内在含义的枯燥讲解。并且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结论,也易于调动学生的思考。就内容而言,也为下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2

在学生对小草和大树的含义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我再引导学生思考:在文学这条道路上,夏洛蒂 勃朗特三姐妹是“小草”还是“大树”?以此问题让学生品读课文。

学生在仔细读课文的基础上很容易就理解了,这篇课文中的前半部分,勃朗特三姐妹就是文中所谓的“小草”,后半部则是“大树”。随后引导学生总结得出:这篇课文勃朗特三姐妹在文学方面一开始是“小草”,后来通过自己的努力终于变成了“大树”。

反思:理解含义后,再提出“她们是小草还是大树”这样的问题让学生思考,这样做能养成学生边读书边思考的好习惯。并且由这个问题,让学生对本文内容也有更深印象的理解,为下文学习奠定基础!

学完课文后,让学生交流对课题“小草和大树”的理解,领会题目通过鲜明对比抓住读者、发人深思的艺术,进一步体会主人公与命运和世俗偏见抗争的勇气和坚持不懈的追求理想的性格。再此基础上,回顾课文,整体把握“小草”成长为“大树”的艰辛历程,交流夏洛缔取得成功的人生启示。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3

《小草和大树》这篇课文,从课题表面来看,写的是自然界中常见的两种事物。初读课文后,便了解到课文写的是夏洛蒂?勃朗特三姐妹的成材故事!小草和大树在文中有着深刻的含义,学生只有对文中的小草和大树的含义有了一定的理解之后,才能轻松的理解文章的深刻主题。那么,如何引导学生理解词义以及学习课文呢?鉴于此,我作了如下尝试:

板书课题后,我让学生就生活实际畅谈:自然界中的小草和大树各有什么样的特征?学生根据自身的理解从形象方面不难概括:小草很不起眼,而大树则很高大。随后,我质疑:如果小草和大树分别表示两种不同地位、身份的人,那么你们认为,它们分别代表什么样的人?

对于这样的问题,学生很容易就概括出:小草象征着低微不起眼的人,大树则象征着高贵显赫的人。

反思:本课以自然界中常见的两种事物作为课题,比较接近学生生活,所以,我先让学生就课题畅谈自然界中这两种事物的特征。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是相通的,这样设计,便于学生产生兴趣,并且为下文学习铺垫。随后,我再质疑,让学生能够从整体上感知小草和大树分别代表着什么样不同身份的人。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4

在学生掌握本课生字并且读熟课文的基础之上,我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知道课文所写的是勃朗特三姐妹在文学方面的成长经历。聚焦“文学”一词,随后我总结质疑:从课题上我们知道,“小草”可以代指身份低微不起眼的人而大树则可以代指身份高贵显赫的人。如果从“文学”这个角度上来看,“小草”和“大树”分别可以代指什么样的人呢?

这样的问题,由于前面分析课题时,学生已经从身份地位上对“小草”和“大树”的代指有了一定的了解。所以这里,老师只要稍加引导,学生不难总结出:就“文学”方面而言,“小草”指在文学方面没有成就的人,“大树”则指在文学方面有成就的人。

反思:在学生对小草和大树在身份上有了整体认识后,我引导学生再次认真读课文,并概括全文内容,随后聚焦“文学”一词,再引导学生从“文学”方面思考小草和大树的代指。这样的设计教学,让学生在学习课文之前就能够通过教师的引导,对文中的小草和大树有了一个整体的理解,这样的教学避免了在课堂上对小草和大树的内在含义的枯燥讲解。并且通过引导让学生自己总结结论,也易于调动学生的思考。就内容而言,也为下文学习奠定了基础。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5

孩子们最难理解通过看雪表现了祖国宝岛台湾的儿童与祖国大陆的儿童盼望着祖国早日统一的共同心愿这一主题思想。

课文围绕着中国台湾的小朋友看不到雪而惊奇地问老师为重点,老师又深情地回答学生们的话为难点,从而设计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们理解《看雪》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整篇课文主要是老师和学生对话,我在课堂上,我采取男女学生分开进行角色扮演朗读,分小组朗读等不同形式让学生在读中进行感悟,在读中渗透情感教育。

孩子们一节课下来,我讲的不多,孩子们理解得却多了。学生们在读与说的过程中,展示了自我,而且在解决重点疑问的时侯,也解决了这节课的重点

对字、词、句的理解,深入挖掘,尤其是文中第九自然段,让学生重点诵读,找出关键词来理解,并结合图片更加烘托出雪景的美丽和雪中玩耍的乐趣,让学生在课堂上更加兴奋。

孩子们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台湾人民很难来大陆的历史原因,很难理解为什么中国台湾很难看到雪景的原因,我在课堂上让学生观察中国地图,让学生理解“中国台湾岛,与大陆,隔海峡”的意思;轻描淡写的讲述革命时期的历史故事让孩子们知道中国台湾还没有回归祖国妈妈的怀抱;讲述中国台湾的地理位置,让孩子们知道中国台湾岛是一个气温比较高的地方,很难下雪。在讲这些问题的时候,有一个男孩子发言“中国台湾是热带地区”,我听到这句话时感到无比高兴,这肯定是一个爱看书、课外知识丰富的孩子。在课堂上,与孩子们甚至谈及当今的热门话题“钓鱼岛”,用意在于激发孩子们的爱国热情,希望孩子们努力读书,使自己充满学识才干,使国家强大,这样才能不被侵略者袭击,使祖国早日实现统一的愿望。

孩子们虽小,但在其幼小的心灵里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对美好事物向往追求的精神是极其有必要的,希望在他们长大的过程中,这些幼稚的思想也随之成熟。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6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积极引导学生,用多种方式去读文、识字,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在这过程中,教师不是统治者或权威者,而是作为学生的指导者、交流者和合作者,与学生共同探讨问题,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没有出现表面化、形式化的倾向,充分展示了新课程的理念,以“色彩”为主线,把知识整合在语文课堂中,教学中教师尊重学生,积极倡导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体现了新教材的人文主义精神,拓宽了教学的空间。

我想,在今后新课程的推进中,我们更要静下心来,更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实践课程标准,发展课程标准。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创新学习习惯的养成,真正地理解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通过本节课的的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的理念,没有出现表面化、形式化、绝对化的倾向。今后在新课程的推进中,我们更要静下心来,更进一步理解课程标准,实践课程标准,发展课程标准。更多的关注学生的学习方法与创新学习习惯的养成,真正地理解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发展”。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7

这篇课文我用一个课时来完成。把课文的重点放在理解课文内容和让学生自己归纳课文中寻找石兽的四种方法上,把难点放在让学生知道学习这个故事你懂得了什么道理上。

首先,我在课前要求同学们预习课文。预习过程中,借助工具书对文章中生字词进行注音,并梳理文章大意。

在课堂教学时,全班一起朗读,他们边读的时候我把他们读错的字写在黑板上,然后在一起更正读音。

接下来就是对基本知识的学习以及掌握课文内容。为了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简略介绍了作者的趣事,并对作品的写作背景进行了介绍。

然后我进入提问环节。第一个问题是让学生归纳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待学生回答之后便明确答案(寻找石兽)。接着问他们课文中讲他们用几种方法来寻找石兽的?然而学生对这个问题的答案就回答得很好,稍加提示就将四种全部说出。然后根据这四部进程,按照人物、地点、结果、依据四点画出图表,形象细致的将文章内容展现了出来。最后,我在黑板上画图将老河兵所表达的“冲石原理”,一步一步的演示了一遍,学生们都能较好的理解这一原理。

文章的最后我问学生从他们寻找到石兽这件事我们应该明白一个什么道理?对于这个问题他们回答是各抒己见。

课堂小结时,我为学生讲了发生在十几年前云南西双版纳的一件相似的事,说明“河中石兽”这一故事可能真实发生过。

对于这篇课文我觉得自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讲得很全面。但是,讲课结束后就没有再进行适当的联系,没有将讲练和好的结合起来,是这堂课的遗憾,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意这点。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对于问是永无止境的。只有不断给自己充电,才能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跟得上时代的步伐。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8

《口技》一课,我尝试运用辨读式教学方法,它是以引导学生朗读为主要手段,通过从不同角度反复朗读,以达到辨析字词、积累知识的目的。其主要方式是在朗读中辨析,在辨析中朗读;在领会中积累,在积累中记忆。这种教学方法运用得好,能使课堂模式富于变化,调动学生积极参与,从而达到课堂教学最优化。然而,我在本节课教学中收获的却是失败,下面以部分教学片段为例加以诠释:

师:速读全文,进行信息搜索,找出意义相同或相近的词。

生1:“以为妙绝”和“群响毕绝”中的“绝”意思一样。

师:这一组词中的“绝”是属于一词多义,而不是同义词。

生2:“宾客意少舒”的“少”字和“稍稍正坐”的“稍”字,是一对同义词。

师:有哪位同学懂得这两个词的意思吗?

生3:“少”字是“稍微”的意思,而“稍”字是“渐渐”的意思。

师:可见,这两个词不是同义词,请同学们继续找……

时间就这样一分一秒的过去,直到下课的钟声敲响,全班居然没有一位同学能找出一组同义词,课堂气氛煞是沉闷,因为没有师生互动,更谈不上生生互动,有的只是老师临下课时的草草收场,有的只是学生呆坐那儿被动的听。

课后,我反思这堂课的教学行为,首先是读得不够,因为没有充分的朗读,对课文很不熟悉,学生自然找不到同义词,更谈不上辨。第二,采用辨读式教学,老师要对学生的预习进行必要的指导,比如要对不同的知识点进行归纳,做好读书卡片,上课时才能收放自如,资源共享,既不费时又能环环相扣,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第三,学生要懂得理解整篇文章的内容,要进行辨读时,才有章可循,才不会欲速则不达。

更深层次的思考,辨读式教学在系统复习中,也许不失为一种好的教学手段,因为它可以进行分点式或拉网式训练,如让学生进行同义词、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字、特殊句式等方面的归纳、辨析。这样,每一个知识点,形成一个积累板块,思路清晰,步骤鲜明,学生学起来有条理性、系统性,记得牢又记得全面。而在平时的新课教学,很难做到由朗读带辨析,更谈不上由浅入深的知识积累。本节课辨析同义词教学环节,学生连一组同义词都找不到,表面上看很不可思议,其实是很正常的事,因为教师没有读懂这种教学方法的要领,是教师本身的教学思路有问题。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9

针对本校特点,配合新课程改革,在学习音乐教材的同时运用数码钢琴进行音乐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效率,具体为:

1、在音乐欣赏课上,有些乐曲可以利用学校现有的乐器,结合大纲要求,给学生示范演奏,改变以往放录音让学生单纯欣赏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欣赏的同时,既开拓了视野,有提高审美能力。

2、在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方面,为避免单纯学理论的枯燥,利用情境联想教学,让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音乐知识。例如音符实值的学习,通过模仿动物叫声的长短来辨别不同的音符,这样一来,学生会比较容易掌握。

3、利用多媒体、电视、音响等不同教学设备,欣赏大型的交响乐和民族管弦乐作品,让学生进一步了解和感受音乐。

4、课堂上,让学生上台演唱,培养他们的参与、实践能力,学生情绪高涨,使音乐课上得更加生动活跃。下面就《阿凡提骑驴》一课,谈一下我的想法。

利用熟悉的歌曲欣赏,激发学生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本堂课的教学中,为了避免音乐课教学中单一传受知识、枯燥无味的教唱等,老师用“听音乐式步步深入导引学生进行学习,让学生的思维随着“阿凡提骑倒驴”这根主线进行和发展,在学习过程中又充分采用激励性学习方法,使教学环环相扣,紧凑而不散乱,整个教学过程显得较为科学合理,使学生能积极主动的通过观察发现、感受到生活的美,并觉得学习也是一种乐趣。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10

《一面五星红旗》是一篇感人至深的课文,写的是一位中国留学生在国外旅游遇到危险时宁愿忍受寒冷和饥饿,也不肯用国旗换面包,最后晕倒在地,赢得外国友人的尊重和友情的故事。对三年级学生来说,课文篇幅较长,思想性也比较强,对于学习用外在动作表达内心情感的方法,更是不好把握。

阅读课要主线清晰,但又不能只有几根“筋”而没有血肉。首先是选好几个点,让学生通过朗读、思考、体验、感悟、表达等多种活动,深入阅读文本,在语言、思维、情感、认识等多方面得到发展。本课我抓住究竟是“我”的哪些行为打动了老板?这一问题,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4到10自然段,找到一句最能打动老板的写“我”的动作的句子。然后交流,重点研读这个句子,以“趔趔趄趄地走”为切入点进行教学,找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高度结合的这个点。再进入下一环节的教学:课文中还有像这样的用动作和神态来表达我对五星红旗的热爱的句子,请同学们划一划,同桌两人交流交流。请四人小组合作学习,挑选一个句子进行重点研究,按照我们刚才的学习方法,抓住“我”的动作、神态进行研究。一节课的两个的“点”,如果教法相同,难免让人有重复之感。因文而异,采用不同的方法展开对这两个点的教学。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11

推荐这是一篇很有意义的童话故事,讲的是国王用一种独特的方法选继承人:谁能用种子培育出最美的花,谁就是他的继承人。规定的日子到了,手捧空花盆的雄日成为继承人。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国王发的花种都是煮熟了的,多么生动有趣的故事!这个故事在我们成年人看来,道理一目了然:诚实的品质最可贵。但是,让低年级的小朋友来读这个故事,就未必能轻易明白故事道理。在教学设计时,我主要抓住以下几方面进行设计:

1、以读为主,尽量创设机会让学生多形式地读,如分角色读,全班读,小组读,自由读,师生接读,表演读,同位读等。让学生装在读中理解课文,悟得道理。

2、挖掘语言训练点,进行思维和口头表达能力训练。如抓住“十分”进行换词练习、造句练习;又如文中 “雄日把花种不发芽的经过告诉了国王。

”让学生充分发挥,用自己的话说说雄日说了些什么?

3、重视让学生带着问题读书,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

在教学中,基本达到了我预定的教学目标,读中悟理,同时进行语言训练。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较好。

但也有不足的地方:合作学习的时间不够多;学生活跃但无序,学生的课堂调控还要加强。在家常课上,有意识地锻炼自己的课堂应变能力,扎扎实实学习教学基本功,提高自己课堂的质量。教学环节中的反应不够灵活,教学是需要机智的,特别是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他们有自己的理解,有自己的想法,教我以后要想办法调动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12

作为一名新教师,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使我有了一次学习提高的机会。课后各位领导以及各位老教师的评课就更使我受益匪浅。

本课时的教学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以及会读写100以内的数之后进行教学的。在教学开始前,通过对上节课内容的简单复习让孩子对于新的知识不是那么的陌生。在听了各位老师对我的课程点评之后发现这节课中有很多的不足之处。

首先是课前的准备还是不是很充分,在课堂进行当中对于自己课件的熟悉程度不够深。

其次在课堂中对于学生的引导不是很到位,对于学生在回答问题时出现的不完整没有进行及时的纠正。

最后就是对于课程中出现的“百数图”中规律的研只是浮于表面,没有进行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同时,这次讲课的过程当中我还意识到自己的板书很不到位。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13

《小露珠》是一篇优美的童话,它写了小露珠由形成到消失的过程,以及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赞扬了大自然的和谐、融洽和美丽。

这节课,我又上了三遍,前两遍都是在自己的班级试上,不过两次的教案除了开头与结尾相似,中间的内容都是截然不同的。

为了上好一堂专家指导课,真的有点“心力交瘁”,不过在同事们的指导和帮助下,还是很幸福地完成了这项任务。

起初我是模仿网上的教案,稍作修改就开始试上了,因经验不足和自身能力有限,整堂课的速度很快,不到20分钟,全上完了,学生说的和做的时间非常少,整堂课几乎是我在讲,忽略了学生探究合作部分,把教师主导发挥得“淋漓尽致”,虽然课堂中也有很多练习,但与“小动物和植物对小露珠的喜爱”脱节,整堂课就是为了训练而训练,活像一节练习课。因此总结:我驾驭不了这样的课型。于是我开始了第二次的尝试。

课的开头还是以小露珠形成的视频出现,并用引背及齐读的方式巩固第一自然段的学习。接着抓住小动物们对小露珠的喜欢开始2—5自然段的体悟。我想抓住小动物们的动作词训练学生学会抓事物的特点去写作,但这样设计完再回到小动物们喜欢小露珠的内容上,显得比较牵强,所以在第三次的教案上,我们用“小动物们都被小露珠吸引过来了,你们看,他们是怎么过来的呀?”引出小动物们的动作,在此,我还配以flash,生动地展示了小青蛙、小蟋蟀、小蝴蝶是如何来到小露珠身边的。第二堂课上,我的评价语几乎没有,都是以“对!”“请坐!”“好!”来结束学生的回答。而且因自己对教案的不熟,导致上课环节脱节、遗漏。本堂课时间依旧剩余太多。

第三次是在专家指导课上上的。在抓2—5自然段的内容时,我花了过多的时间去读和背,其实我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就熟记这部分的内容,因为本文是需要背诵的,但用了过多的时间,使得内容枯燥而反复。第六自然段我抓了“光彩熠熠”、“装点”等词句,让学生感受到小露珠自身美,也把美奉献给别人,并进行了一组说话练习,也是为了让学生以植物的角色表达对小露珠的赞美与喜爱。但此环节,我没有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中途打断了学生的说话练习。板书中“奉献”一词显得比较突兀,还需仔细琢磨下板书的内容及排版。

课后有一个以“越来越”说话的题目,本想放在课文最后一段训练的,但为了渲染小露珠快要消失了的气氛,所以我只把它放在了课后作业里。但“越来越”的用法有两种,应该先讲解、示范及训练,学生才能更好地完成这样的作业。

本堂课进步的地方——我使用的评价语多样化了,自我感觉比较自然,但不足的地方还是很多很多。在评课的过程中也已记录各位老师提出的宝贵意见,希望通过努力,能把课上好!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14

《小露珠》是苏教版语文第五册一篇优美的童话。表现了小露珠外表美丽,心灵美丽,她在美化、滋润万物的同时蒸发,牺牲了自己。赞扬了小露珠无私奉献、无怨无悔的高尚品质。本文融科学知识、优美语言、思想启迪于一体,有利于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语言准确、生动形象,为丰富学生的语言积累提供了很好的凭借。

我紧扣教学目标、布置学生预习、抓住教学重难点,采取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将情境教学法贯穿教学始终,并辅以重点词语突破,图文结合,反复诵读等方法,完成本课教学。

在上课开始,首先提出研究主题:为什么大家都喜欢小露珠?使学生把握研究主题,激发探究问题的热情。再利用多媒体课件将小露珠形成这一抽象的过程展示给学生看,让学生聆听美的声音,欣赏美的画面,感受美的形象,打开了学生想象的“闸门”,使学生对露珠形成了表象,具有了感性的体验,以图促背,陶醉在课文所描述的情境中,激起学生强烈地阅读课文的愿望,为学习全文创设良好的意境。

创设生活化的言语实践情境。引导学生打开生活积累的“仓库”,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展开丰富多彩的想象,让学生根据自己平常的生活经验,演一演小露珠和小动物们打招呼的情景,把语言交际和理解课文内容自然地融合在了一起。让学生在实践中感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从而提高学生的语言表现力,使学生真正体悟身边之美,领悟到身边世界的可爱与亲切。

结合课文内容展开联想。安排说话练习,想象植物们怎样自己美丽的身姿?思考小露珠快要消失了,为什么还在笑?想象小露珠当时的想法。意在培养学生的思维、想象、创造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体会植物对小露珠的依恋之情。引领学生在感受文章语言美的同时,深入地领悟文本的情境之美、人情之美、精神之美,使学生的思想沉浸、陶冶在文本的思想、情感之中。

但是课堂中还是存在一些问题,如我的语言缺乏感染力,没能很好的调动学生的情感,没能让他们的情绪被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感染,另外组织学生表演时,在学生的评价之后还应该让学生再次表演,让学生真正理解课文。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15

本次小循环教学,我们三年级组选的课例是经典课文《惊弓之鸟》。刚开始设计教案,我们以突破课后的两个训练题为重点来设计的,同时考虑到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设计新颖性方面就不敢过高要求,显得比较平实。

但后来又考虑到要体现出大语文的教育理念,要突现新课改的精神,结果就感觉我们的初步设计太过普通,于是又进行修改。后来不同的建议多了,结果自己也就有点头皮发麻的感觉:这样也缺点什么,那样似乎也缺点什么似的。

也许这也属正常现象吧。但是经过及时的评课,我也马上意识到设计教案的最关键的地方不在于某个环节如何精巧,能否有亮点,而是必须先从整体上把住该节课的脉搏,也就是一节课要突破的重点是什么。

我把重点放在了通过充分的朗读理解,体会、学习更羸善于观察、善于分析的人物品质,着眼点是学生的逻辑推理的思维的训练。课堂上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感悟、探究,语言训练与思维训练同步进行,和谐发展。板书设计也体现了更羸不用剪就能让大雁掉下来的推理过程,便于学生把握。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16

一堂新课的导语设计是至关重要的,所谓“万事开头难”,富有情趣的导语,就像师生之间驾起一座沟通心距的桥。通过桥梁,师生的心拉近了。在教学中,我采用了谜语激趣导入,如此激趣导入新课,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被调动起来,同时孩子又重温了乌鸦对妈妈的孝敬。联想到品德与生活中“小乌鸦爱妈妈”的儿歌,也便使孩子在轻松的猜谜活动中感受到老师更像一个共同学习的伙伴。又通过打招呼拉近孩子与乌鸦的距离,仿佛这个故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同时也使孩子学习礼貌、热情地与人打招呼。

学习过程是学生主体在具有主观意志作用下亲自实践的过程,我在课堂中创设了学生主动参与的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机会,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如文中二、三自然段写乌鸦想办法喝着水,传统的教学通常是教师演示,让学生理解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处于被动接受状态。为了让学生尝试探索新知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我设计了让学生在自读课文的基础上,小组合作动手做实验,研究乌鸦喝着水的过程。学生实验完成后,不禁发出:“呦,水真的升高了!”兴奋之情溢于言表。这时,讲解是多余的,通过合作实验,学生主动悟出了乌鸦是怎么喝着水的。由于设计的实践活动符合一年级学生的特点,很好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在读一读课文、做一做实验、说一说实验过程中兴趣盎然地学习语文,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17

教学方法上改变了以往“问答式”统治着课堂,师生问答貌似启发,实际“请君入瓮”,似以教师为轴心的自行车轮在运转,学生依旧是被动者的模式,教学目标上不仅定位于知识、技能,更立足于发展学生健全的人格,语文的人文性得到应有的关注,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得到了落实。其次,跳出教材学语文,走出课堂用语文。在本课中,教材不再是语文教学的全部,课堂不再是语文学习的唯一场所。

我们将有限的文字教材与无限的的生活载体链接起来,使语文课堂有了更多的生成性和发展性。在这里,教育不再是一种简单的告诉,而是发生在真实的情境中,发生在无言的感动中,发生在心灵的深处。从一个角度看学生,可能只有百分之一的天才;从多个角度看学生,也许就有百分之九十九的天才,正如每一个波浪都是风和水的杰作。对于学生,“给我一次机会,还你一个精彩”,这节课,学生确实把自己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调动起来了。

小草和大树反思总结 篇18

在设计《湖心亭看雪》这篇文章的教学中,我想通过递进式的朗读,来不断加深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品味,来深化对文章主旨的理解,在读中质疑,在读中解疑,在读中体悟。“读”既是手段,又是目的。同是,为了避免一味朗读带来的枯燥乏味,我设计了不同的朗读方式,并且将朗读穿插在文章的讨论理解之间。对文章的理解,结合学生自身的体会,避免过度拔高,脱离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

在《湖心亭看雪》一文的教学中,我也注意到了教师自身角色的定位。在新课改过程中,有一种趋势,那就是淡化教师的角色,认为课堂的主体是学生,课堂的主角是学生,课堂是学生的舞台等等。我认为这样的观念是偏颇的。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一定是主角,但一定要占重要的地位;教师的语言不一定要很多,但一定要起关键的作用。所以我在教学中,注意了几个问题的设计。一是提出“作者为什么偏要在清早到湖心亭去看雪?”二是“作者是真的痴,还是别人觉得他痴?”这两个问题,真正激发了学生的思维,让他们产生浓厚的探究欲望。在课堂的讨论中,学生畅所欲言,讲出了很多颇具见解的想法,让老师也感到新鲜。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