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精选20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1.09W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1

读了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给北京大学援鄂医疗队全体“90后”党员的回信,我深深地感受到自己身为一名中国青年所肩负的重大的责任和使命。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精选20篇)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我通过收听收看每天的新闻报道学习到了医护人员在一线抗“疫”时的不惧艰辛,看到了公安民警在各道口的坚定值守,外卖小哥为城市运转的点点付出,以及每一个普通的人为打赢这场“战役”做出的种.种努力。

同为中国90后青年,虽然不能亲上前线,我想我们能做的也有许许多多,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在社区进行志愿,为一方的防疫工作做出自己的贡献。或者在家中认真学习,不断增加自己的专业知识储备量,为将来国家需要我们用专业知识贡献力量时做好准备。而其实,我们每个人要做的都很简单,就是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自己能做的一切!身为一名大学生,在疫情面前,减少出门,勤洗手做好个人卫生就是目前最重要的事。

疫情无情,人间又爱!在这场疫情中有无数的平凡人让我们泪目,有人为吃不惯米饭的援鄂医疗队送去10万个大馒头、有人为酒店医护人员送去最新鲜的蔬菜、有人为医护人员送去爱心午餐、有人捐出自己费劲周折买来的口罩、有人专门接送医护人员上下班……无数平凡人用自己的力量汇聚成抗击疫情的强大合力。国难当头,举全国之力共克时艰是每个中华儿女在国难面前表现出的责任和担当。

春天已经来到,冰雪渐渐融化。我相信,我们一定很快便能取得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全面胜利!

相信,疫情终会结束,经历过战“疫”的中华儿女一定会更加勇敢坚强!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2

张桂梅,女,满族,中共党员,1957年出生,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人,先后在大理喜洲一中、华坪县中心中学等地任教,现任云南省丽江市华坪女子高级中学党支部书记、校长,华坪县儿童福利院(华坪儿童之家)院长。

张桂梅同志扎根边疆教育一线40余年,默默耕耘、无私奉献,为了改变贫困地区女孩失学辍学现状,在党和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帮助下,推动创建了一所免费招收贫困女生的高中,20__年建校以来已帮助1800多位女孩走出大山走进大学,用知识改变贫困山区女孩命运,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她教书育人、立德树人,引导学生从小树立远大志向,倡导女性自尊自信自立自强,注重言传身教,传承红色基因,让“感党恩、听党话、跟党走”成为广大学生自觉追求;她坚韧纯粹、甘当人梯,用爱心和智慧点亮万千乡村女孩的人生梦想,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高尚师德和责任担当,被孩子们亲切地称为“张妈妈”。她曾当选党的xx大代表,荣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全国优秀教师”“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称号。

通过观看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使我深深地感受到一个共产党员的情怀。在当今人们都崇尚金钱和物质的年代,张桂梅同志以自己的言行践行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初衷和信仰。向张桂梅同志致敬!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3

她,是一名敬业奉献的人民教师,是一位心系群众的教育扶贫工作者,更是一名信念坚定的共产党员,她就是华坪女子高中校长张桂梅。原本拥有幸福家庭的她突遭命运的打击,在失去相濡以沫多年的丈夫后,她用柔弱的双肩扛起生活的重担,此时,她面临着工作岗位的抉择,她没有选择到条件优越的学校任教,而是毅然只身前往师资力量相对薄弱、条件艰苦的华坪县投身教育扶贫。虽然疾病缠身,被病痛折磨的苦痛难言,她也没有停下教书育人的脚步,凭借着顽强的毅力,她忍着病痛一次次站在热爱的讲台上。

情系群众,小喇叭声音更响亮。平日里,华坪女子高中校园内随处可见张桂梅老师手持小喇叭督促学生跑步、早读的身影,有了小喇叭的陪伴,学生心里都很踏实。她始终把学生当做亲人,当遇到学生生病,她带着他们彻夜奔波到医院,一直守护在学生身旁。她心里始终记挂着群众,设身处地为百姓着想,用一次次感人的事迹践行着共产党人为民服务的宗旨。基层工作中,我们每天都会面对着很多前来咨询问题、办理业务、反映情况的群众,也常常会深入农户家里给群众做政策宣传,在面对群众时,我们是不是应该以张桂梅同志的精神风貌要求自己?对待群众,我们态度要好一点,笑容要多一点,讲解要清楚一点,多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做好政策“翻译”工作,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切实把群众的事当做自己的事。

顽强拼搏,三尺讲台折射温暖。华坪女子高中建校初期,身为校长的张桂梅遇到各类棘手的问题,筹集建校资金困难、教师队伍人员流失,以及疾病的痛苦折磨,但是对教育扶贫的坚持和对讲台的热爱支撑着她一步一步走下去,张桂梅同志的顽强拼搏精神值得我们每个人学习。工作中,面对急难险重等困难时,部分人会出现躲避推脱、敷衍塞责的情况,这既不利于任务的完成,也会使政府工作者的形象在群众心里大打折扣。我们要学习张桂梅同志精神,不仅要会“做事”,还要能“扛事”,面对“硬骨头”,不绕弯、不敷衍,用理论完善决断力,用实践强化行动力,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以钉钉子精神将任务落实,见行见效。

无私奉献,一盏明灯照亮前方。张桂梅老师虽饱受病痛折磨,却依然坚持为教育事业奉献所有的光和热,她无私奉献,为校园建设拿出了所有的积蓄,她如细雨般润物细无声,不计功名,告诫学生要时刻铭记党和国家的栽培,她用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个优秀共产党员的本色,是我们党员干部的指路明灯。基层工作中,我们常常会因为紧急任务而牺牲个人的时间,或由于一些特殊情况被百姓误解,此时,我们更要要沉下心来做实事,不抱怨、不消极,学习张桂梅同志“舍小我、顾大家”的精神,用优秀共产党员标准要求自己,做事不计回报,功成不必在我,把群众的认可当做衡量自己工作成效的一把标尺,时刻谨记共产党员的“初心”,在时代的新征程中脚踏实地、奋勇向前,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4

9月7日,是袁隆平90岁阳历生日。他在家中许下生日愿望,希望自己领衔的第三代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早日实现。去年,第三代杂交水稻单季亩产取得2092.6斤的成绩。袁老的生日愿望透露出无尽的家国情怀,我们共同企盼着袁老的生日愿望早日实现!

袁老身上有很多标签,比如“首届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得主”“杂交水稻之父”“魔稻祖师”“最酷的90后”“90后梗王”等等。这些标签或大气、或诙谐、或酷炫,反映的是这位“90后”老爷子热爱田野、热爱人民、热爱生活的本真。而这些品质,是需要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学习的。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田野。国家领导人强调:“广大科技工作者要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事业中。”科学没有国界,科学家有祖国。袁老深爱着祖国,他把论文写在田野之上,把一生都贡献给了乡间,为的是实现“禾下乘凉”和“覆盖全球”两个梦想。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大都来自田野乡间,要时刻想着扎根祖国大地,将自己的前途命运和祖国的前途命运紧密结合在一起,如此才能不负韶华、不负青春。田野不只有秀美的风景,也有荆棘坎坷的泥路,但是只要我们把心沉下去,一定可以在把泥泞小路变成康庄大道,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人民。“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为人民服务是伟大而光荣的事业,袁隆平强调,不能搞牺牲产量来求优质,为了国家粮食安全,满足人民群众不断提高的消费需求,“应该要搞既高产又优质的800公斤的”。正是如同袁老这样伟大的科学家热爱人民、不断奋斗,才让我们解决了吃饱和吃好的问题,从而“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应如此,对于人民要心存热爱,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在平凡的岗位上为人民谋福祉、谋利益,为人民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基层党员干部要永远热爱生活。海德格尔说过:“人生的本质是一首诗,人是应该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的。”“90后”袁隆平曾经称自己上班不打卡,下田最高兴,喜好自在,专长松懈。袁老就是这样热爱着生活,一不小心还成了“梗王”。“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远方和诗的田野”,广大基层党员干部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需花费心血去适应、去提高、去改变。在工作之外,也要顾及生活、照看好家庭、培养自己的兴趣爱好。“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但是我们依然要热爱生活,“以苦为乐”,开心过好每一天。唯有此,我们才能不为生活所累,也能更好集中精力为党和国家的事业奋斗终身!

最后再次祝袁老生日快乐,早日实现自己的生日愿望,而我们广大基层党员干部也希望能够通过自身的奋斗和努力,以另一种方式去守护袁老深爱的伟大祖国!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5

有一种信仰,叫赤诚报国;有一种大爱,叫“布衣院士”。20__年8月12日凌晨,89岁的卢永根院士因病辞世。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卢永根同志虽然离我们远去,但他用真心真情、用生命火热绘制出对党的事业的无限热爱、无限忠诚、无限执着,将会闪烁着永不熄灭的闪亮光辉,指引着一代又一代党员干部赤诚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样赤诚前行,就必须始终做到一个“忠”字。卢永根把对党的忠诚,深深地镌刻在了灵魂上。党的十九大召开当天,他躺在病床上,插着氧气管,坚持全程听完十九大报告,并参与随后的学习、讨论。华南农大党委副书记钟仰进说,“卢永根诠释了党性的力量。” 天下至德,莫大于忠。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对党忠诚,对人民忠诚,对事业忠诚,无论何时何地,无论艰难险阻,都始终坚定对党的信仰和热爱,坚决执行党中央的决策部署,时刻不放松,时刻不懈怠,带着坚定执着赤诚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样赤诚前行,就必须始终做到一个“勤”字。“勤政务实”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新时代好干部的要求之一。卢永根就是一位一生勤奋的党员干部,直到70多岁,他仍然带着学生翻山越岭,到处寻找野生稻种。实干是发展之基,实干是成事之要。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任务,党员干部必须始终勤勉务实,无论干任何事情都要脚踏实地、坚韧不拔。要做到说了就办、定了就干、干就干成,特别是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更要站得出来、顶得上去,用工作实绩赤诚前行。

像“布衣院士”一样赤诚前行,就必须始终做到一个“廉”字。卢永根常说,“多干一点,少拿一点,腰板硬一点,说话响一点。”20__年3月,他以夫妻的名义将毕生积蓄880万元人民币捐赠给华南农大。清心为治本,直道是身谋。秀干终成栋,精钢不作钩。面对灯红酒绿的诱惑,面对“围猎”的阿谀奉承,党员干部必须坚守本心,坚守对党的誓言,始终做到清正廉洁、干净坦荡。要敢当“黑脸”干部,以身作则、以上率下,从严管好身边的朋友、亲人,自觉接受社会各界监督,始终带着“清风”赤诚前行。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6

近日来,各大中央媒体对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进行了系列报道,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反响,他被誉为当代愚公。黄大华是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草王坝村原党支书,从60年代开始,历时36年,他带领全村群众,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绕过三重大山凿出一条长9400米的“生命渠”,结束了千百年来该村滴水如油的历史。让人称奇的是,在没有现代化设备和高级技术团队的参与修造下,该渠经过评估,质量过硬,设计合理,可以这样说,他们创造了自己的工程“奇迹”。

黄大发凭借忠诚的信仰、惊人的毅力、凭借开展群众工作的出色能力带领基层党支部和村民,完成了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他是让人敬仰“当代愚公”,是我们广大党员的一面旗帜,值得我们广大干部学习。

学习黄大发同志善于团结群众。

他深知只有团结全村每一个人,才能解决村里的难题。他把群众当亲人,完全打成一片,用村民听得懂的语言讲话、信得过的方式办事,真正做到了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工程途径三个村,十余个村民组,根据各家不同的困惑,他挨家挨户地做工作,注重思想宣传说服,大家心理敞亮了,各类难题也就迎刃而解了。黄大发45年的要干部生涯,每次都是全票当选,得到了全村人的高度拥护。

学习黄大发同志坚忍不拔、坚持不懈的精神。

在当代大环境下,修造这样一个水渠也许算不上一个大工程,但对于闭塞贫困的小山村来讲,要成功却要面临重重困难,包括资金、技术、人力等各个方面。黄大发同志坚持党员干部带头干,遇到困难自己先上,面对艰险从不退缩。第一次修渠因不懂技术而失败,黄大发明白光靠蛮干是不得成功的,主动申请到乡镇水利站跟班学习。几乎半文盲的他,从零起步,一个字一个字地摹,一张图一张图地学习,最后变成了专家。黄大发有着难以想像的决心和毅力,他36年来一件事,一辈子一个目标,带领全村凿出一条生命渠,让乡亲们吃上白米饭,过上好日子。

脱贫攻坚的路需要千千万万个黄大发,需要千千万万个新愚公,需要他们一心为民、不畏艰险、志拔穷根、克难攻坚的共产党员精神。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7

非典一役,钟南山誉满华夏。但如果认为他此时才“功成名就”,就大错特错。早在20世纪90年代,身为著名呼吸病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的他,就以“奉献、开拓、钻研、合群”的“南山风格”名扬南粤大地,1997年,他光荣地当选为党的xx大代表。

很少人知道,钟南山是侨眷。钟南山的父母早年留学美国,他和妻子的大部分亲戚都在国外。父亲钟世藩是中山医科大学的儿科一级教授,当年从美国学成归国,在其时广州最大的中央医院任院长,掌管着医院一笔13万美元的巨款。解放前夕,国民党中央卫生署的一名官员到家里来了四五次,动员父亲将这笔款子带往中国台湾。父亲虽然不问政治,但还是觉得应该留在祖国大陆。当时的情景,给年仅13岁的钟南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样的家庭出身,在那个时代,也曾为钟南山带来不公正的待遇,“当年我是华南师大附中的第一名,可以保送到苏联留学,不让去。”

1955年,钟南山考上了北京医学院。然而,真正当上医生,已是10多年以后。

“我当过农民,干过宣传队,当过锅炉工人,当过北医校报的编辑,什么都干过。我并不觉得后悔,因为这些经历让我懂得了社会的酸甜苦辣,知道珍惜自己的时间,知道珍惜得到的学习机会。”

1971年,他调回到阔别多年的广州。几经转岗,最后落脚在“慢支防治小组”,一干就是30多年,最终成为呼吸疾病的权威。

“穿了白大褂,当医生却不太合格。”钟南山常常提起早年把胃部出血病人当成结核病咳血的“误诊”事件,“就是这件事使我明白,做医生光有心是不够的,还要有一身好本事,才可以真正帮助到人。”

1979年至1981年,钟南山到英国爱丁堡大学和伦敦大学研修。面对导师先入为主的轻视,为了给中国人争口气,长期学俄语的他仅用了半年时间就攻克了语言关,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和科研中。

在英国进行关于吸烟与健康研究时,为了取得可靠的资料,他让皇家医院的同事向他体内输入一氧化碳,同时不断抽血检验,一直坚持到血红蛋白中的一氧化碳浓度达到22%才停止。实验取得了满意效果,钟南山却几乎晕倒。要知道,这相当于正常人连续吸60多支香烟,同时抽800cc的鲜血。

回国之前,导师丹尼主动致信中国驻英大使馆,信中说:“我跟国外很多学者共事了这么多年,从来没有遇到一个学者像钟医生那么勤奋,跟我们协作得那么好,出那么多成果,我衷心地表示祝贺。”

钟南山把这封信寄到广州给父亲看,一贯对他严苛的父亲第一次表扬了他。年过40的钟南山流泪了。多年以后,说起这一幕,他依然红了眼睛:“父亲几乎从未表扬过我,总是指出我的缺点和不足。但这次看到我真的为中国人争了点气,他表扬了我。”

从当年谢绝盛情挽留回国,到与非典殊死搏斗,20多年过去了。回首往事,钟南山说:在国内做研究,困难要多一些,有时国外只要一年时间,国内要3年,但这是为自己的国家干,心里踏实,有成就感。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8

20__年,才刚开始一个月,仿佛过了一年,这一年注定是不平凡的一年。最近这几天,新冠病毒肺炎疫情已经进入了一个高峰期,病毒一传十,十传百,传染到了全国各地及全世界,疫情威胁到了老百姓的生命安全,政府加大力度管控,没有人再迈出家门,做到了不给政府添麻烦,不给病毒任何空子可以钻。

但是,有那么一群人,他们为了抗击新冠病毒,不畏生命危险,走在危险最前端,夜以继日地在工作,他们就是“火神山医院”的建筑工人,伟大的一线工作者,他们深知自己担子上的任务有多么的重!

他们要在八天内完成极大的挑战,要在八天内实现不敢想的壮举,这是多么艰难的任务!工人们不气馁,反而有了更大的信息和士气,他们知道这是唯一的希望。他们首日开建,一些工人开着挖掘机,从早到晚不间断地工作。他们站在泥土上,和自己的队员们低声叙述着,像是讨论工程的难度,又像是计算着具体的尺寸,一会儿这边,一会儿那边,来回奔波着。他们争分夺秒,期待着早日完成这项全国人民都关注的工程,让没有病床的感染者住进来,早日康复。

仅仅过去了十六个小时,工人们齐心协力,建好了一幢大楼,而电信工人开始忙碌起来。他们有的人手提一个诺大的工具箱,有的拿着文件和厚厚的一叠设计图纸,等到夕阳西下,便手疾眼快地开始安装网络,“医院”渐渐地有了雏形,他们的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晚上大楼里的灯光稀稀疏疏,能看见工人们上楼顶,弯着腰装缆线,马不停蹄地奋斗者。他们是最伟大的一线工作者,牺牲了自己的休息时间,为中国武汉加油!

火神山医院完工了!医院如此崭新,象征着一个全新的开始!建筑工人们的功绩永远不会被大家遗忘,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要像他们致敬。我们要好好学习,长大了为祖国增添自己的一份力量。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9

1月30日,湖南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杜家毫组织全省医疗专家开展“新冠肺炎”疫情咨询会。会上,湖南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重症救治组组长、某某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艾宇航教授向杜家毫汇报了某某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ICU)主任某某团队身先士卒,全力抢救危重“新冠肺炎”患者的事迹。与会的领导和专家听完介绍后,都被某某医务人员不顾个人安危,全力抢救患者生命的奉献精神所感动,不少人现场流下了感动的泪水。杜家毫也对某某及其团队所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为他们点赞。

1月27日晚,某某市中心医院接到冷水江市的求助电话,称有一名61岁的“新冠肺炎”患者需要紧急支援。当晚,该院救治专家团队便前往冷水江进行会诊,评估病人情况后决定转往某某市中心医院进一步救治。28日零点五十分,患者被转至某某市中心医院感染科负压病房,医院高度重视,立即组织重症医学科、麻醉科、急诊内科、感染科、医务科、院感办、传染病管理科等科室进行全院大会诊。随后,该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某某市“新冠肺炎”重症救治小组组长某某便带领ICU专家团队全副武装进入负压病房,全力对该患者进行抢救。

患者入院时呼吸困难,在麻醉科专家的协助下,救治团队成功进行了气管插管,及时为其输送了生命的“氧分”。某某发现,由于患者呼吸衰竭,通过数小时的救治后,效果并不理想,便考虑需要采取俯卧位通气。在反复向上级汇报、沟通后,得到了省里专家的大力支持。可是,对于一个处于深镇静状态、全身插满各种管子、且体型较肥胖的危重患者来说,要从仰卧位变成俯卧位何其困难,稍微操作不当就会危及患者生命。

“平时在ICU,我们需要4—5个人来为这类患者翻身,可是在当前特殊情况下,要尽量减少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密切接触,我们最多一次进去三个人,只能利用现有条件尽自己的努力来完成。”

随后,某某带领一名医生和护士,穿着行动不便的防护服,戴着影响视线的护目镜,为患者完成了超高难度的翻身,本来只需要半个小时的翻身,他们用了近两个小时才完成。可是俯卧后患者鼻咽部的各种液体便不停流出,面部固定管子的胶布脱落了,胃管出来了,气管导管松动了……

“一定不能让气管脱落。”某某立即反应。由于视线不清楚,俯卧之后患者头抬不起,口唇处不能暴露在外,某某和现场医护人员一起想尽一切办法,三个人经过了几次反复试验,才重新将患者身上的各种管子进行固定。

这几天,某某团队每天要为患者进行数次俯卧仰卧通气的交替,要密切关注患者病情,穿上防护服后,他们就是最勇猛的“一线战士”,来不及考虑感染风险,他们的眼里只有病人,病人的一点点好转,就是支撑他们一往无前的动力和希望。

据悉,某某市中心医院是省市卫健委确定的第一批“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和全市危重病人救治定点医院,自1月20日疫情爆发以来,该院党政领导班子高度重视,周密安排,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把疫情防控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全院上下积极响应,踊跃请战,医院某某0余名党员干部和技术骨干写下请战书,申请加入医院“新型肺炎”医疗救治小组,坚守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8名医疗应急救援队员入选全省支援湖北第二梯队,近十名医护人员向党组织递交入党申请书,请求在抗疫一线接受考验,不计报酬、不论生死,为某某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提供了坚实保障。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10

今年的春节,我们过得与往年大不相同。

往年此时,我们可以去逛街,可以拜访亲戚朋友,可以出去看看电影……可今年的我们,却只能待在家里,不能出门,什么都干不了。这都是一种叫新型冠状病毒惹的祸,被它沾上会得很严重的肺炎,它的传染能力特别强。偶尔出去都要口罩手套全副武装,甚至在家里我都戴着口罩,呼吸都不通畅,脸上都被勒出印子了,还真不习惯呢。

哎,什么时候才能出门,待在家里真无聊。听了我的抱怨,妈妈给我看了一些图片。其中有一幅是妈妈和小女儿的分别图。小女孩紧紧搂着她的妈妈,原来,她妈妈是一位护士,正准备去疫情最严重的武汉去,那里简直就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小女孩怎么舍得让自己的妈妈去呢,但妈妈劝说好女儿后还是义无反顾地奔赴战场,她觉得那些病人比小女孩更需要她。

另一幅画上有十多个医护工作人员,他们满脸疲惫地依在办公桌前、墙角边睡着了,脸上、鼻子上被口罩和护目镜勒出来的血痕已经结痂了还没来得及处理,这是他们连续工作几十个小时暂时的停息。片刻的休息后,他们又要投入到救治病人的紧张工作中,看到这里我鼻子不禁一酸,被他们的精神深深打动了。我们可以躲在家里不出门,可他们却要离开自己的孩子和家人,在抗病毒一线冒着被感染的危险,与时间赛跑,抢救更多的病人,他们就是最美的逆行者,为了我们大家的健康,奔波在病毒战争的第一线。

病毒无情人有情!可敬可爱的医生护士们,你们是天使、是勇士、是英雄,愿你们平安无恙,早日凯旋!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11

“种得桃李满天下,心唯大我育青禾。是春风,是春蚕,更化作护花的春泥。热爱祖国,你要把自己燃烧。稻谷有根,深扎在泥土。你也有根,扎根在人们心里!”20__年3月,卢永根获评“感动中国20__年度人物”。

卢永根院士的事迹感动了中国的山,感动了中国的河,感动了大江南北,也感动了我。

您说是党和国家培养了您,您的一切属于国家,

您把一生奉献给了国家和人民,

您把一生积蓄和遗体做最后捐献,

无我无私,善始善终。

爱党、爱国、爱农业,初心不改;

做人、做事、做学问,大师风范。

您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身教重于言教,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

您为后来者树立了榜样。

许多时候,正是因为我们心中有了一个榜样,才有了一种选择。“长大后我就成了你,才知道那块黑板,写下的是真理擦去的是功利”。每当听到这首歌,我总会不由自主地想起我学生时代的老师,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卢院士的影子--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一片丹心育桃李,三尺讲台写春秋”。是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让我感受到了教师职业的光荣与神圣,也是他们引领我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

虽为一名平凡的教育工作者,但我们深知正是由于一代又一代、一群又一群“卢院士”在教育这片热土上苦苦耕耘,中国教育的现在和未来才从未停止它的脚步,一代又一代薪火相传。卢院士虽已逝,但其精神将永存。

有人说平凡孕育着伟大!确实如此,在我的身边就有许许多多平凡而伟大的老师,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表达着爱国、爱教育的情怀。我的老师庄良国、谢志全,他们扎根农村几十载,默默耕耘,无怨无悔。我的很多同事也无时无刻不在敬业奉献,有以校为家的,有发烧了仍然带病上课的,有加班加点做材料的……我所敬重的叶俊青老师,虽然已临近退休,但她却依然放心不下班里的孩子,强烈的责任心让她每天早早地到校,晚上又是踏着沉沉的夜色回家,课间、午间、傍晚我们都能看到她留在教室里辅导学生的身影。每到学校评优,她却又笑着说:“我都要退休了,把机会给年轻老师吧……”说到无私奉献,霞浯小学校长赖丽芳就是这样的一位好校长,她关心学校老师的专业成长,事事亲力亲为。学校每每有老师开课,她总是不愿其烦、手把手地教,毫无保留,经常夜深了还在教研;她总能在繁杂的工作中抽出时间,陪老师一遍一遍地磨课……而说到敬业,我的脑中就会浮现出霞浯片区党支部书记王幼算老师的身影。“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对她教育情怀的最好写照,她不计得失,一心扑在教育教学中,多少个日日夜夜,多少个夜以继日,我们都能在电子备课室看到她埋头苦干的身影。有一次她胃病犯了,疼得腰都直不起来了,怕耽误功课,她硬是强撑着不去看病,同事们好说歹说才将她送去医院,拿了药后她又赶回学校继续上课……这,就是“感动西园”的老师,这,就是令人肃然起敬的、身边的“卢院士”!我们的身边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卢院士”,就是这样一些平凡而伟大的老师,他们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不平凡的贡献,他们坚守一方净土,坚守一份对教育的承诺,默默付出却又不求回报,两袖清风却依然无怨无悔,他们用无私和热血谱写了一曲曲动人的篇章!

“感动中国”“感动西园”带来的感动,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不是片刻感动,而应是融于自身,贯穿生命的内心感动。无论前行的道路上是风雨还是阳光,是荆棘还是鲜花,我们都应以他们为榜样,脚踏实地,向卢永根院士学习,向身边这些平凡而伟大的老师学习,坚守初心,坚定前行,用执着与奉献书写无悔的人生!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12

“山高石头多,出门就爬坡,一年四季包沙饭,过年才有米汤喝。”在贵州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草王坝村民组,曾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真实反映了当地村民过去的生活状况。

上世纪60年代初,面对山高坡陡、缺水致贫的情况,老支书黄大发先后两次带领村民,在令人望而生畏的悬崖峭壁上修凿水渠,凭着坚定的信念和不屈的意志,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历经数十年凿出一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的水渠,让团结村在1995年结束了“滴水贵如油”的历史。

汩汩清水流到草王坝,不仅解决了数百户群众人畜饮水难,还满足了稻田灌溉用水。有了水渠保障后,黄大发又带领群众开展“坡改梯”,让昔日的荒山秃岭变成了绿色天地,当地恶劣的自然环境发生重大转变,农业生产得以改良,群众生活明显改善。

水渠修成后,村民们亲切地称该渠为“大发渠”。虽然大发渠已通水20余年,但是82岁高龄的黄大发一直没有想过要放弃,他时常行走在大发渠上巡渠、护渠,慢慢地变成了一种习惯,就如同牵挂着自己的子女一般。

黄大发曾担任贵州省遵义市播州区平正仡佬族乡团结村党支部书记,20世纪60年代起,他带领200多名群众,历时30余年,靠着锄头、钢钎、铁锤和双手,硬生生在绝壁上凿出一条长9400米、地跨3个村的“生命渠”,结束了当地长期缺水的历史,使草王坝每年粮食产量从原来的6万斤增加到近百万斤,被当地群众亲切誉为“大发渠”。他带领群众树立主体意识,发扬自力更生精神,修村路、架电线、“坡改梯”、建学校,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的面貌,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期愚公移山精神。

近一段时间以来,黄大发的先进事迹宣传报道后,在全社会引起热烈反响。广大干部群众认为,黄大发同志的先进事迹,是贯彻落实关于立下愚公移山志,咬定目标、苦干实干,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号召的鲜明体现。他以不忘初心的坚定信念,不等不靠的责任担当,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坚强乐观的生活态度,践行了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诠释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刻内涵,展示了贫困地区基层干部带领群众克服困难、脱贫攻坚、同步小康的坚强意志。他不愧为基层党员干部的优秀代表,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时代楷模。

贫困地区党员干部纷纷表示,要紧密团结在以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以不变的担当精神,务实的工作作风,“撸起袖子加油干”,精准脱贫,志拔穷根,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胜利召开。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13

张桂梅,一个扎根贫困地区教育一线的教师,用她的生命诠释一名共产党员的初心。学习了张桂梅同志的先进事迹我感触颇深,回想起上学时期在贵州山区支教的日子里,在艰苦的教学和生活环境中,一双双求知欲望的眼睛给予我力量。

面对如今较好地工作和生活环境日渐懒惰的习惯磨灭了当时的初心,我要学习她信念坚定对党忠诚的政治品格;学习她爱岗敬业 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立足本职岗位,攻坚克难,在工作中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14

近日,中共贵州省委组织部印发《关于追授龙增刚同志“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称号的决定》,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把学习龙增刚同志先进事迹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结合起来,争当一名合格党员。

俯首一生心不悔,燃尽生命未了情。对党绝对忠诚,为民不遗余力,工作鞠躬尽瘁,律己清正从严,这便是龙增刚同志一生真实写照。

龙增刚同志短暂却光辉的一生,这是他对共产党坚定信仰、对服务群众无私热情、对本职工作执着追求、对自我要求无比严格的结果。我们学习龙增刚同志先进事迹,既要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又要从我们的本职工作做起,从生活小事做起,从人格、心灵做起,结合当前开展的“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在党性锤炼上更加坚定,在遵守纪律上更加严明,在履行职责上更加用情,在行使权力上更加规范,始终做到干干净净干事,清清白白做人。

逝者已矣,精神可追。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组工干部应学习龙增刚同志的精神,始终做到忠诚于党、一心为民、敬业实干、廉洁清正,从先进事迹中汲取精神力量,在本职岗位上保持党员本真,扎实工作,奋勇争先,为实现“守底线、走新路、奔小康”的奋斗目标做出积极贡献。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15

走出穷山沟,是贫困户黄仕京倾尽全家之力供养两个孩子上大学的原动力,可经常到家里做扶贫工作的研究生姑娘却让他一直心存不解。

“文秀姑娘,你在北京读的书,怎么回到山沟沟工作了?”一天傍晚,看到黄文秀入户走访,黄仕京一家硬是拉着她进屋吃饭。饭桌上黄仕京忍不住抛出自己的问题。

和黄仕京一样,人们好奇,好不容易从大山走出去,怎么兜兜转转又回来了?黄文秀说,农村走出去的人很多,自己就是那个要回来的人吧,基层工作很难做,但总得有人来做的。

想到在黄文秀的帮助下,自己的生活慢慢有了起色,黄仕京似乎明白了什么。他动情地说:“我要让我的孩子像你一样,在学校争取入党,将来为家乡多做点事。”

对于黄文秀的选择,越来越多人理解了,可今年6月17日,她在返村查看灾情途中却遭遇山洪,不幸遇难。抱着未竟的事业,将一生永远奉献在这片她所热爱的土地上。

倾情投入谱写青春之歌

百色,一个集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大石山区、水库区于一体的特殊地区,是全国脱贫攻坚的主战场之一。百坭村更是深度贫困村,在黄文秀驻村扶贫之初,500多户人家,195户是贫困户。

在大家的印象里,黄文秀是把双脚踩在泥土里行走的人。得知她80、90后已经不再是网络上调侃的不靠谱的非主流,而是逐渐成长为社会的中间力量,他们在各自岗位上全心付出,用行动续写新时期的“长征精神”。斯人已逝,泪目送别,青年人应当向黄文秀看起,以党的事业 为事业,坚守共产党员的初心,铭记共产党员的使命,在各自工作岗位上真正“文”于心而“秀”于行。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16

许帅同志是一名基层救助管理干部,他奋勇争先,锐意进取,视救助对象为亲人,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成绩,获得民政最高荣誉奖----孺子牛奖,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

一要学习许帅同志践行党的根本宗旨,一心为民的政治品质。许帅同志具有坚定不移的以民为本的信念,心怀爱民之心,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重要位置,为救助对象办实事解难事,履行了我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二要学习许帅同志履职尽责,细心服务救助对象的敬业精神。许帅视救助工作为生命,为自己喜欢的事业付出一切,从细小的事情做起,关心关爱救助对象,倾听救助对象需求,用心细心的做好救助工作。细节彰显责任。正如他的同事吴青山所说的,他把“换位思考”做到了极致,常把自己假想成一名受助人员,用心感受站内的设备设施方不方便,安不安全,救助站所有的床头都改为无棱角床头,所有可以拆卸的床铺都被固定,所有的风扇都装上了保护网,……就连拆除铁窗时留下的钢筋茬子,也全部都被打磨平整……,显示了一名共产党员全身心的投入工作,时刻为服务对象着想,心里装着群众、一心为了群众的真情。我们要向他学习,对待工作要满腔热忱,履职尽责,爱岗敬业,耐心细致做好各项工作。

三是学习许帅敢于担当,勇于探索的开拓精神。许帅同志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他工作有思路,有方法,有担当精神。他创新救助管理工作新的形式,努力提升救助管理工作精细化管理、人性化服务水平。在全国率先通过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专业机构进驻救助管理站开展照料安置服务。我们要学习他奋发有为、注重创新的开拓精神,在工作中要积极作为,敢于担当,用科学发展的理念、创新的思维来引领我们做好各项工作。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17

4月15日这一天,我有幸听取了我们县两位优秀教师的典型事迹报告。在听的过程中,我被两位优秀教师的先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他们崇高的人生追求,强烈的爱岗敬业意识、无私的奉献精神,深深地感染了我,给了我很大的震撼。这些平凡而普通的老师,默默无闻的工作着,在平凡的岗位上做着不平凡的事,让人感动,让人深思。

参加报告的两位老师,都是从一位普通老师慢慢积累蜕变成今天的优秀教育工作者,都在平凡中孕育着属于自己的春天,并且在不断积累和创新过程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他们的报告从班主任工作到自己的业务学习,让本来迷茫的我们稍感安慰,不再那么浮躁。因此,今天的报告我们还是收益颇大的。

一、无私奉献教育事业

人们都说,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奉献,就是选择了付出;选择教师,就是选择了平凡。一个人活在世上总要有所追求,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名利,有的人追求地位。作为一名教师,我们要学习她甘于奉献的精神,以高度的责任心在平凡的岗位上努力奉献;学习张主任和王老师锲而不舍的敬业精神,潜心钻研,提高工作水平;学习他们奋发进取的开拓精神、崇高的品格、特殊的人格魅力。作为一名教师,有更多的方面需要学习,对自己业务的钻研要深入要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对出现的问题要及时改正。

只要自己守住一颗乐于奉献的心,守住自己当初的不悔承诺,保持一颗淡泊平静的心,“任尔东西南北风”,“我自窥然不动”。当师者“桃李满天下”之时,当每个学生都成为建设祖国的有用之才时,我想学生对国家的贡献就是对教师最大的回报了吧。只有真正做过教师的人,才能真正体会教师的幸福。三尺讲台上,被尊敬的目光注视着,被热情的称呼包围着,被几十张天真烂漫的笑脸簇拥着,那是最幸福的感觉。只有亲身经历过,才真正体会到这样这种刻骨铭心的爱,这些都会成为我记忆中的珍宝,永远留在我心底深处。坚守平凡,尽心尽力做好每件简单的事,认认真真对待每件平凡的事;坚持以德育人,以己之平凡为基石,用爱心、诚心、细心、耐心、操心去超越它,铸就属于我们的辉煌!

二、真心爱护每一位孩子

教师的人格魅力比教学艺术更为重要,而教师的人格魅力的灵魂是一个“爱”字。爱事业、爱学生,爱所有的学生,爱是一种教育,谁有爱心,谁就把握了教育的真谛。张主任选择了教师这个行业,所以他一直在坚持着这份爱,并把他的爱平等的给予了每一个孩子。在王老师的眼中,孩子的心灵最纯洁,每个孩子都是一朵最美的花,教师应该热爱每个孩子,爱孩子是教育工作的核心,教师要将爱心倾注在每一位孩子身上。他们不仅是这样说,而且也是这样做。

还记得刚入我们学院时,老师曾对我们的谆谆教导:“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是对师范的要求,也是对教师的要求。”还记得第一次走进教室时,孩子们那纯真的眼神,那渴求的目光……于是在心底,下定决心:“热爱学生,把他们当作自己的亲人对待!好好工作,让我成为他们人生的转折”。可是曾几何时,这份朴素的愿望被抱怨、牢骚、不耐烦、失望所取代,学生们的前途我看不到,我的前途我不清楚,我的眼前一片迷茫…… 更何况是谈真心爱护学生们了。

加拿大学者范梅南认为,教育智慧主要体现在学生的“关心取向上”,关心是“人的崇高使命”。大家所敬仰的斯霞老师也是爱心育人的典范。其实爱是一次和风细雨的交谈,循循善诱的开导,一个淡淡的微笑和一点小小的安慰。这样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使你的孩子不再对你敬而远之,也可以使你的孩子不再惧怕你;而变得喜欢你,也不会出现你一抬手就躲的局面了。老师对孩子的爱并不仅仅是教好书,尽到自己的职责,更是对孩子的一种关爱与引导,一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正所谓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作为老师,应把孩子的坏习惯消灭在萌芽状态,当发现孩子有一点错误的矛头时,就应及时制止,这样做才是对孩子的真正的爱。

报告会上这两位教师从不同侧面、不同角度,介绍了自己在教书育人、钻研业务等方面取得的骄人业绩,这些优秀教师在报告过程中,将自己学习和工作中好的经验,好的做法悉数传授给全体与会新教师,为我们这些在迷茫中前进的教师打开了一扇门,为我们指引了前进的方向。我一定以他们为榜样,认认真真工作,踏踏实实做事,在教育这片热土上洒下一路前行的汗水,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成长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我相信,这次报告会就像春风一样深入人心,对每一位教师都会有所启迪,作为一名刚步入教师行列的老师,我会重新审视自己,平时虽然也在不断学习,但与这些优秀的教师代表还有相当大的差距。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一定多查找自己的不足,做到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开拓创新,无私奉献,力求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尽职尽责地完成每一项教学工作,对学生做到 “爱心、耐心、细心”,并且要做到严谨治学,诲人不倦、精益求精,严于律已,以身作则,不断的挑战自己,超越自己,以高尚的人格魅力影响人,以崇高的师德塑造人。树立终身学习的决心,活到老学到老。我要让我的每一位学生幸福快乐的成长,让他们愉快地学习,把学习当做乐趣,我相信我一定会做的更好!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18

“既然进了党的门,就要做好党的人,爱岗敬业在诊所,乐于奉献在社会,活着从医几十年,死后器官捐医学,我愿骨灰撒大海,将把此生献祖国。”10月31日下午,朱丽华同志先进事迹巡回报告会在同济大学浙江学院举行,同济浙院校长、党委副书记董琦,副校长、党委委员周亚夫,党委副书记林冶出席报告会,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张新民主持报告会,市委宣传部、市民政局领导到会指导,全体教职工参与了此次学习。

浙江省盲协副主席、嘉兴市政协委员、嘉兴市盲协主席、全国自强模范、浙江省“十大之江先锋”、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最美浙江人、浙江省第六届道德模范、嘉兴市“十大红船先锋”、嘉兴市丽华推拿诊所所长朱丽华同志以“我的初心,我的梦”为主题展开演讲。她的情怀之伟大,谈到,“一个人可以没有视力,但不可以没有事业”,“自己少花一元钱,就能多捐出一元钱”。333万元捐赠款、救治22万多人次,双目失明的她在33年中将爱心与决心发挥到了极致。嘉兴市首位也是目前唯一的盲人中医师的她心有大爱、一心向党、勇于担当,让人们相信心中有光的人,永远拥有光明。全体参会人员仔细聆听了朱丽华同志的先进事迹,都认为伤痕背后振翅飞翔的故事感人至深,经历挫折后迸发出的顽强力量震撼人心、催人奋进。

朱丽华曾经的同事、嘉兴市社会福利院护理部主任胡慧娟同志赞美她:“朱丽华同志把关怀当成恩情铭刻于心,她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入党誓言,把自己献给了党的事业。以大爱之心做事,以感恩之心做人,以自己的模范行为生动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的初心。”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朱丽华资助的学生叶慧敏也来到现场,她说,朱阿姨对她们的爱和关心都是毫无保留的,她在平凡的岗位上做出了非凡的业绩。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19

学做杨汉军 精神永不枯

有人说,人的一生一定要经历一番风雨,可风雨总是无情,风雨中带走了组工干部杨汉军,他的这一生,活得敞亮,活得令人敬佩。身虽已逝去,名却流传青史,回顾杨汉军的一生,“脚踏实地、执着奉公、眼光独特”是他的标签,也是他留给党和人民最宝贵的财富。

学做杨汉军一样脚踏实地的实干型共产党员,“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群众的事都是大事,群众的利益要坚决维护,绝不会谋一己之私、贪一时之利。与其费尽心机的讨巧,不如脚踏实地的做一名实干型人才,真正深入到群众中去,了解群众的疾苦,竭尽所能为百姓谋福利。这是时代使命,是每一个共产党员的责任。当前,武汉市脱贫攻坚进入攻坚期,所谓“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的是干部”,要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干部真抓实干,脚踏实地,杨汉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武汉市委组织部的精准扶贫所帮扶的村是毛冲村,杨汉军包扶的是一位年近半百的老人郭桂荣,在一次走访告辞时他对郭桂荣说,“就把我当成您的儿子”。他实实在在走入到贫困户的家里,去实地调研,解决实际问题。对程居岗湾门口的水塘亦是如此,他实地观察,记下群众的每一个意见,然后着力去改变。这是一位为人民真服务的干部,在“服务人民”这条路上,他走得又稳又实。

学做杨汉军一样廉洁奉公的服务型基层工作者,我们国家的干部是人民的公仆,应该和群众同甘苦,共命运。如果图享受,怕艰苦,甚至走后门,搞特殊化,那是会引起群众公愤的。杨汉军不怕艰苦,他怕的是群众过不上好日子。在入户的走访中,他从不嫌弃村民家的居住情况,凳子上有灰尘,他也是毫不在意的坐下去。他始终认为,要和人民一条心,就要去亲身体验人民的生活条件。用彼之辛苦,来感受我之存在。“一丝一粒,我之名节;一厘一毫,民之脂膏。宽一分,民受赐不止一分;取一文,我为人不值一文”,许是深谙此类道理,杨汉军从来都是实实在在的为人民干事的廉洁干部。有时候他会想,人存在的意义是什么?但投身在群众的事业中,他仿佛顿悟了,原来他存在的意义就是做一名廉洁奉公的好干部,人民爱戴的好公仆。

学做杨汉军那样眼光独到的策略型组工干部,“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他认为,改革攻坚、赶超发展,重点在于发展一批“狮子型”干部。所谓狮子型干部,就是敢闯敢练、忠诚不二、思路开阔,有很强的的责任心与服务心的人。这个社会最不缺的就是人,最缺的就是人才。如何成为一个国家需要的栋梁,杨汉军为广大群众做了表率。栋梁不是嘴上说出来的,而是脚踏实地做出来的。在一步步的脚印中,凝结出无数的光华,闪闪耀人眼。他是有策略的,治国在于用人,用人在于选人。

杨汉军倒在了他工作的路上,他甚至没有好好和家人相聚道别。人的一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如何才能把握住时间,活出生命的高度呢?杨汉军用他的一生作了解答。我们要脚踏实地,继而去仰望星空。祖国的建设到了关键时期,我们又怎么能够拖国家的后腿。既深深之慨叹兮,又应无所畏惧之前进兮,生生如此。

学习疫情防控援鄂医疗队员先进事迹心得 篇20

外一科护士、急诊科护士、急诊科副护士长、妇科副护士长,这条自己深爱的护理之路__已走了17年。多年来,繁忙、琐碎而又高强度的护理工作,从未动摇过__当好“白衣天使”的决心。也正是源于这份勤勉和敬业,她多次被评为“优秀带教老师”、“优秀护士长”。

“宁要真实的零分,不要虚假的百分”

20__年,__大学毕业后进入市人民医院从事护理工作。从当初护理学院那个懵懂的学生,到穿上洁白的工作服,戴上漂亮的燕尾帽,成为一名真正的护士,回忆起刚刚入院的那段经历,__说:“现在想想刚毕业就可以进入外一科和急诊科从事护理工作,是件非常幸运的事。”

众所周知,外一科尤其是急诊科的护理工作称得上“脏”、“累”、“急”、“危”、“重”,护士每天、每时、每刻都置身于紧张而忙碌的工作状态中,且工作随机性大,无预见性,突发事件多。而__说,也正是在这样的工作环境下,充分锻炼了自己的应急能力和抢救能力以及团队协作能力。“宁要真实的零分,不要作假的百分”,一直把这话当成座右铭的她对各项业务称得上“较真儿”。“因为护理工作容不得半点马虎,一些细小的问题往往会影响到患者的治疗和康复。”她刻苦学习各项规章制度,严格遵守各项操作流程,熟练掌握各科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将急诊工作流程烂熟于心。20__年,因为各项业务表现突出,__成功竞聘急诊科副护士长,20__年9月担任妇科副护士长并主持科室工作。

__告诉笔者,近年来,妇科微创手术不断开展,而作为护士也应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理念和知识,为此,除每月两次雷打不动地带领护士们进行业务学习外,__也会和护士们参加医生们每周举办的业务讲座,“这是一个业务知识积累的过程,要与医生更好的配合,那就要紧跟他们的步伐。”为提高年轻护士抢救技术水平,派N2级及以下护士到急诊门诊进修学习,通过学习,不仅增强了年轻护士的急救意识及学习的积极性,也使得护士的整体水平素质得到不断提升。

“我们要对得起患者的信任”

人们常说任劳容易,任怨难,而进行护理工作往往会遇到这样的问题,个别患者和家属有时会因为对工作的误解态度恶劣。面对这些,__常和年轻护士们说:不管病人有着怎么的情绪和态度,但他们对我们有最基本的信任,因为他把最宝贵的生命托付在我们手里,只要将心比心,就没有解不开的结。”

20__年,本来32张床位的科室不断加床后,一度增致近50张床位,一天夜里凌晨一点多,一位宫外孕患者来后因加床问题,家属冲着值班护士嚷嚷起来:“别人怎样我不管,我们不能住在走廊里,必须要住进病房。”虽然值班护士一再解释,因为最近住院增多,一时无法满足所有患者的需求,但患者不依不饶,护士只好给__打了电话。

看到情绪急躁,不停在走廊来回谩骂的患者家属,__打开自己办公室的门后,领着患者家属来到办公室门前说:“对不起,因为床位紧张,暂时无法将您安置到病房,您看我的办公室怎么样,如果合适就先来我的办公室住吧,等有床位时,会及时给您调过去。”情绪激动的家属面对__的这一举动,突然安静下来。“不用,不用了,哪能住进您办公室,我们再等等吧”。一场“冲突”就这样被__一个小小的举动化解。“大多数患者和患者家属完全理解我们工作的不易,只要用心和他们交流,让她们看到你确实是在真心为她们着想,她们总会理解。”

在查房中__发现,不少患者对手术存有严重的恐惧心理,在手术前的几天便开始焦虑不安,有的甚至茶饭不思,她通过了解发现,这是因为患者由于对手术包括手术环境的陌生而导致的。“单纯依靠护士讲解,她们没有直观的认识,会觉得很抽象,听不下去”如何让她们清晰地了解手术的这个过程,让__着实费了脑筋,在一次外出学习的过程中,她发现有些大医院会让手术患者在术前进行参观,对自己的手术环境进行一个全方位的了解,消除陌生感,如今__又有了新的想法,希望可以把手术的过程进行拍摄,然后通过集中宣教的方式,让她们对自己的手术做到心中有数,从而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感。

“穿起这身护士服,就要担起这份责任”

17年的护理工作,__早已习惯于把平凡的护理岗位当成战斗的岗位,把每一次抢救患者生命,守护患者健康的实践,都当成争分夺秒的战斗。

20__年的一天临近中午,__在巡视病房时发现一位手术后患者,突然烦躁不安,接着呼吸困难,心率增快,根据多年的临床经验结合患者病程及临床表现__判断这是大出血并休克症状,马上叫来医生,组织科室人员迅速投入到抢救中,抽血、配血、取血、输血,建立静脉通道,__和护士们在积极和紧张中度过了三个小时,直到患者的生命体征平稳,她将患者护送到了ICU病房才安心。此时已是下午两点多。来不及吃饭,__又投入到新的工作中。“我下班都没个固定时间点,照顾家庭的事根本指望不上。”__苦笑说。

而家人似乎也早已习惯了这一切。孩子四岁时,她去齐鲁医院进修三个月,照顾老人孩子的重担全都落在了丈夫身上。老人有个头疼脑热从来不来麻烦她,总是就近打针吃药,而她总是在老人病愈后才知道消息。家庭的集体出游常常被一个突如其来的电话打乱,开车就往回跑的情况不是一次两次。以至于女儿有时不解地问“别人的妈妈都在工作,可为什么你的工作却这么忙?”“穿上这身护士服,妈妈就要担起这份责任。”__坚定地告诉女儿。

一个星期前的周末,因为亲人生病已经守在病床前一晚上没有合眼的__,拖着疲惫的身体回到科里时看到满眼的患者,回家休息的念头瞬间打消了。“40多个患者,只有三个责任护士,作为护士长,我哪能看着她们忙碌,自己却一走了之。”当她发现科室有护士带病工作时,便给这位护士进行调休,让她在家可以多休息两天,而她似乎忘了自己也是病人,为了不影响科室正常工作,她将输液时间调整到了晚上。

荣誉面前不伸手,责任面前不推脱,困难面前不退缩,__在平凡的岗位上踏踏实实做好每一项工作,用积极向上及严谨的工作作风,感染和带动着科室的护士们,在她的带领下,科室连年获得“优质护理管理病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