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美的校园回忆叙事散文:水产小学

来源:飞鸿范文帮 3.11W

编者按:旧时的渔民经常在水上作业,大家都没什么文化,后来在政府的支持下情况才逐步好转。《水产小学》是作者回忆自己小时候读书的经历而创作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水产小学里发生过的事情吧!

优美的校园回忆叙事散文:水产小学

由于旧时渔民没有固定的住所,一年四季住在船上,四海为家,到处漂泊,所以,一直得不到良好的文化教育。解放后,成立渔业大队,情况逐步好转。

莘塔水产大队曾建过一所小学,名字就叫水产小学。创办于何时,不大清楚。1970年,我虚龄7岁,看见学校在报名,大概出于好奇心,也过去报,但老师问我年龄,说,小了,不能读书。回家,让母亲一起来,总算同意上学。

学校的教室非常简陋。两三间平房,课桌椅也是比较破旧的。可能是别的地方弄来的。只有两个老师,一个朱老师,一个王老师,都住在镇上。两个老师都很严肃,王老师更凶一点。王老师大约三十多岁,听说丈夫是个军官。她教一、二年级。

开始时,没有正式教材,记得是油印的乡土教材,后来,才有江苏省统一教材。对我来说,每学期开始报名,领到新书,是最高兴的事情。

我开始读书时,是否水产小学刚创办,不知道。学生的年龄都较大,一、二年级有的已十二、三岁,其中有几个就跳级,一年级读完后跳到三年级,或从二年级跳到四年级。

两个老师名带两个班级,这种形式,叫复式教育。在师资紧张的农村里,很长一段时期是较普通的。朱老师教三、四年级,王老师教一、二年级。王老师脸上有很多麻子,大家背后都叫她王麻子。大概过了两年,王老师就调走了。有人说,她是随丈夫去了部队。从此之后,没有再见到过她。

朱老师的美术字写得很漂亮。水产大队墙上的大红标语可能都是他写的。学校的隔壁是大队部。旁边的墙上,有一首《七律•送瘟神》,是朱老师写的。我记忆中,莘塔有两个人的美术字写得好,一个绰号叫皮蛋(可能脸长得黑),一个就是朱老师。

后来,朱老师也调离了水产小学。接任的是沈老师和陆老师。应该是陆老师先调来,因我记得三、四年级是陆老师教的,沈老师到水产小学时,我已到镇上小学读五年级了。我没有遇到沈老师。当时,水产小学只有两个老师,教一至四年级,五年级只能转到镇上的中心小学。

陆老师约五十多岁。他是农村的,自己读的书并不很多,据说是高小文化水平。他对学生同样很严厉,但也很关心。学校的学生父母都在船上从事渔业生产,生活上照顾比较少。陆老师对学生,特别是住宿的学生,可以说是关怀备至。他怕他们无计划花钱,就让他们把钱交上来,每人一个信封,写上名字,由他保管。因此,学生们既怕陆老师,同时,对他非常尊敬。他对学生的学习要求很高,对学习不认真的学生,会毫不留情,提出批评。有些特别的话,印象较深。比如,批评某个同学,他说:“三两四两一碗饭,吃了不长脑。”指的是谁,不记得了。

陆老师在水产小学工作时间较长,可能一直到退休,才离开。

陆老师离开后,高老师继任,他是浙江嘉善人,原来在莘塔中心学教书。

高老师在水产小学的时间不算很长。

高中毕业后,先在大队的抛光厂工作,大概一年多后,沈老师跟大队联系,把我调到水产小学,教幼儿班,记得有十几个学生。由于水产小学的特殊性,幼儿班也是很有意思的,几个年龄小的六至七岁,几个年龄大的好像有十一二岁了。

我属于临时工,是大队的。沈老师和高老师是正式编制的。沈老师是师范学校毕业的。在水产小学时任校长。

沈老师的妻子,我们称之为师母,在莘塔卫生院当护士。沈老师和妻子关系不好,不知道什原因。

沈老师戴一副眼镜,高度近视。

我在代课期间,沈老师对我很关心,中心小学开会,或者活动,他总是叫我一起参加。

课余时间,我开始买书。工资不高,用于买书的零花钱也不多。但我的买书经历,应该是从代课期间开始的。我最初买了一本《唐诗三百首详注》(书名可能有误)。对旧体诗发生兴趣,是这个时候开始的。书是影印本,繁体字,不认识,慢慢查字典,边查边看。后来,又买了王力的《格律诗词概要》,于是开始学写旧诗。但没有任何基础,理解能力又很差,所以,进步很慢。

沈老师和高老师对旧体诗不感兴趣。

高老师后来离开水产小学,是不是退休,记不清了。高老师的一条腿有毛病,走路一拐一拐的。他走后,夏老师被安排到学校来。

夏老师的丈夫在南京某公司工作,他是个画家。夏老师曾给我看过她先生的画,记得是装饰画。夏老师知道我喜欢古典文学,就借了几期旧的《文学遗产》给我看,是她先生订的。

夏老师的先生叫顾天一,莘塔阀门厂的厂名,是他题写的。

后来,夏老师也离开水产小学,去南京了。

我在学校代课大概不到两年,1981年10月,我当兵去了岱山。沈老师让我妹妹去代课。妹妹代课时间也不长。

三年后,我当兵回来,水产小学已撤销,并入莘塔中心小学,沈老师也按排在中心小学工作,直至退休。退休后,他仍要求在学校代课。几年前,沈老师病逝。他的年纪应该并不大,去世时,可能七十岁左右吧。

水产小学后来迁新的校址,离原来的学校不远。但因为并入莘塔中心小学,学校的房子就成了空房子。再后来,大队就把这几间空房子卖给了村里的钱阿大。

其他几个,陆老师、高老师、夏老师都失去了联系。高老师和夏老师多年前曾见过。最早的朱老师,几年前我们在菜场开店,每年年底,他会来买很多真空包装食品。据说,他享受离休待遇,每月一万多。这两年未见过。

水产小学,如今,可能很少有人记得了。最早的水产小学,旁边都是农田,现在,已盖了楼房。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