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孝的文章:古浪农家多孝子

来源:飞鸿范文帮 7.64K

本站:孝敬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在富兴村这个村子里,有着诸多的孝顺儿女。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古浪农家多孝子》这篇文章吧。

关于孝的文章:古浪农家多孝子

今年富兴村的清明节被猛烈的鞭炮声和悲怆的唢呐声惊醒。

樊阿姨走了,经历了人生的七十七个春秋,与死神对抗了整整三天,去了那个再也没有疼痛、没有苦难的地方。在这之前的四五个年头,阿姨患有严重的老年痴呆,生活不能自理,儿子樊国海为家庭生计、为了两个孩子上学,常年在外打工。家里只有她的好儿媳王永琴抽时间在蒙古滩打工的同时为她端吃端喝,为她一次又一次地洗刷被屎尿弄脏的衣裤。樊阿姨走后,儿子、儿媳并没有像别家那样杀猪宰牛,大肆置办酒席,而是用农村最虔诚的方式,为阿姨念孝经超度,用最简单的饭菜行丧葬之礼,他们做到了“生前厚养实为孝道,归后薄葬真乃贤儿”。

永琴,这个落落大方,勤劳能干的好姑娘,自嫁到樊家,就担负起照顾四位老人的重任,爷爷奶奶都在她的精心照料下入土为安。她的公公-樊叔逝世也已两年多,生前还是和阿姨一样,在晚年患有老年痴呆,在卧床不起的日子里,作为儿媳的她,不但要洗刷弄脏的衣裤,还要把留在身上的污垢清洗干净。人们都说“久病床前无孝子”,很少有人能做到这些,尤其是为公公做这些,但永琴做到了。她没有嫌弃老人大便的恶臭和尿味的难闻,也没有嫌弃老人久卧病床不起的拖累,实实在在地尽到了儿女的责任。

‘百善孝为先’, 社会主义的精神文明不仅体现在王永琴这个好儿媳的身上,富兴村还有更多的好媳妇和好儿子也同样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美德,他们的人品,他们的事迹也必将成为所有人赞扬并学习的榜样。

石兴隆和安永秀夫妇,在富兴村是有名的种庄稼能手,是勤劳致富的典型。除此之外,对老人的孝敬更是令人动容。他们把老人伺候的胜似活佛。石家老奶奶患有严重的高血压,腿脚更是不便,行动迟缓。永秀做饭洗衣、兴隆端茶送水。石家奶奶有一双旧社会的的小脚,因为曾经用布缠脚,老人的脚从年轻时已经严重变形,到老行动更加不便。儿子兴隆每隔几天都会为她擦洗。最难以忘记的画面是,儿子把母亲那双小脚端放在自己的膝面,轻轻剪去长长的指甲,老人满是慈爱的眼光。永秀大手术已有三次,每次病还未痊愈,就已经拖着赢弱的身体开始干活,从不怠惰。他们做到了“劳苦莫叫爹娘受,忧愁莫叫爹娘耽。”“不得乎亲,不可以为人,不顺乎亲,不可以为子。”他们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永远需要报答的人就是母亲。他们的家庭就是对“母慈子孝”最好的诠释。

拉木是来自日喀则的藏族姑娘,做富兴村党家的儿媳妇已有十几载。她为人善良朴实,忠厚虔诚,除了让年过八十的公婆吃的可口,还让老人们睡得舒适。多少个夜晚,她将老人们所用的被褥平展的铺好,多少个清晨又整齐地叠起;对老人说话轻言细语,跟老人商事彬彬有礼,真可谓“翁婆身上能尽孝,又落孝来又落贤。”

米彩玉也是一个心底善良、勤劳肯干的好媳妇,她的丈夫胡文山常年在外打工,她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同时还要服侍已经半身不遂十几年的婆婆。每天除了端茶倒水烧火做饭还要搀扶婆婆锻炼。去年冬天,她自己腿疼又查出“骨质增生”“膝关节严重”。每次从兰州回来都会带来大大的几个药包,吃药期间,她没有因为自己生病而耽误了家计,始终全身芯照顾家庭,照顾老人。今年春节期间,东新村社火来我村表演,为了让婆婆看看精彩的社火,她用电动车拖载老人到表演场地,让婆婆和正常人一样得观看社火的精彩表演,感受浓浓的年味,让老人不在热闹的节日里感到孤单。古人说:“出入扶持须谨慎,朝夕合伺候莫厌烦。”彩玉的行为不正是对这句话最好的践行吗?

石阿姨今年八十三岁,一向身体硬朗、精神焕发,在儿子石明俊和儿媳赵金兰孝敬下,日子过的和和美美、无忧无虑。但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三月六日这天,石阿姨感觉右腿疼痛不能走路,儿子石明俊和儿媳赵金兰马上将老人到大靖金大医院,期间阿姨不能走路,儿子一直背着母亲做完各项检查。检察结果出来,石阿姨是右侧股骨骨折。他们只得重新作出决定去省医院检查,进一步核实病情。甘肃省人民医院的临床诊断出来了:股骨颈骨折。作为儿子和儿媳妇他们当即决定为老人做髋关节置换手术。在老人进入手术室之前,媳妇以泪洗面。她怎么也想不到,婆婆在八十三岁高龄的时候要经历这一大劫难。感谢现代医术先进,经历了五个多小时,老人手术成功了。但伴随而来的却是艰辛的术后恢复治疗。老人二十四小时需要安全护理,医生叮嘱老人手术后右腿不能丝毫行动,否则手术就会前功尽弃。赵金兰不放心丈夫与儿女们的守护,亲自守在老人的床边,不分昼夜的看护着婆婆,守护着婆婆大病初愈后的美好希望——像健康人一样行走。老人伤口愈合缓慢,二十天的时间,一直住在孙女家养病,所有亲人都对老人关心备至。要问如何把亲孝,孝亲不止在吃穿,亲有病来去医院,药到病除是关键,孝亲不教亲痛苦,爱亲敬亲孝乃全。为无微不至、尽善尽孝的儿子儿媳点赞。

这样的儿子儿媳在富兴村还有很多很多。

张世龙两口将老人的卧室收拾的窗明几净,给老人的衣穿更胜于别人,有这样孝敬的儿女,八十高龄的老父亲精神矍铄,步履轻盈,硬是把电动车骑得耳后生风,倍道而进。老人也心气十足,家中的活都看在眼里,割草拉柴,无所不干,家里真是和气生财、光阴超群。

有道是“爹娘面前能尽孝,一孝就是好儿男”。张志华老师在勤勤恳恳教书的同时,和妻子在家照顾整整瘫痪四年的母亲,早起为母亲洗脸喂饭,晚来为母亲端尿送便。

刘文俊夫妇也曾不分昼夜地照料着股骨断裂的母亲,两位八十岁的老人现都已入土为安,但他们孝敬老人的美名将会一直流传。

孝敬是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美德。而如今仍旧有很多人会以各种理由不赡养老人,甚至虐待老人,但在富兴村基本是“老有所依,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因为很多人都懂得“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儿。”

生活是一团麻,做婆的、为媳的没有解不开的疙瘩;生活是一条路,总有沟沟坎坎,退一步海阔天空,让三分心平气和。婆婆视媳妇为己生,媳妇当婆婆作亲妈。老人需要的也不过是一张温热的睡床、一条干净的被褥、和一碗可口的饭菜。生病时候的问候、孤独时候的陪伴也足以让老人心安。做儿的、做女的,为媳的、为婿的,都应该从自身做起,给老人一次旅游的机会,给年老体衰的老人一个温暖的家,让老人们安度晚年。老人们养我们长大,我们陪他们变老。

作者简介

褚延玲,老家古浪县新堡乡芦草沟。多年农村代课教师,一直乐业奉献于讲台之上。现在古浪县直滩镇富兴村新城幼儿园任教。

作者:褚延玲

公众号:大靖明月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