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四篇:论痛(四)

来源:飞鸿范文帮 9.4K

LS46——《五变第四十六》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黄帝内经素论》第五十四篇:论痛(四)

‖LS46—D0101→Y1401‖→‖LS53—D0101‖迁移说明:

1、 《五变》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宜迁出;

2、 《类经》置于十七卷七十六《风邪五变》,独立成篇;

3、 《甲乙》将风厥、消瘅、寒热、留痹、积聚病之五变,拆散分置于卷十第二(上)、卷士第六、卷八第一(上)、卷十第一(上)、卷八第二,皇甫谧按病名分类,与《黄帝内经》依医理成论大异。按病名分类则纷繁杂乱,依医理分类则主旨清晰,一零一整,相去远矣;

4、 《内经校释》按:“本节文字,后人多从五运六气学说的观点加以解释,但关于运气学说起源的时间,尚有争议,有人认为当在东汉或东汉之前;有人认为当在魏晋之后或唐代,因此,以运气观解释此文字是否正确,尚难定论。丹波元简谓:‘本节诸家并以运气家之言而解之,然运气之说,昉于唐以后,乃不可以彼解此,必别有义之所存,候考。’本文注释及语译,暂从诸家以运气立说,不当之处,待知者正之。”

5、 少俞以木匠伐削树木为例,论述病之五变与体质之关系,迁入本论本位,后续《论痛》及所迁入之《寿夭刚柔》,正好形成篇首帝问之解论。故此迁入,与《论痛》主题相符,义理相通。

6、 本篇为体质学说篇章,其相关解论,均为体质(骨节、皮肤、腠理状况)与疾病之关系。《黄帝内经》之体质学说核心观点,详见《生气通天论》、《本病论》、《通天》阴阳五态之人、《阴阳二十五人》之具体论述。

D0101风厥:

1、《甲乙》卷十第二(上)《阳受病发风》作“风”;

2、《内经校释.五变》、《灵枢.五变》均作“风肿”;

3、《灵枢悬解》卷七《五变》作“风厥”,并注:“风厥、汗出、消瘅、留痹、积聚,是为风邪五变。”

4、帝之五问所含风病之五变,在后文少俞均有具体解论。据D0401帝问“人之善病风厥、漉汗者,何以候之?”确知:“风肿”,必为“风厥”传抄之误,故当从《灵枢悬解》作“风厥”。风厥之义,详见少俞解论。

D0101意:臆,即臆想、猜想。

Y0101百姓:

1、 详见《师传》LS29—Q0101“百姓”之注。

2、 百姓者,百官也,非当今“众人”、“黎民”、“人民”之谓也。

Y0101非求人:据《增韵》:“求,乞也”、《玉篇》:“求,索也。” 可知:求,即求人。非求人,即不是风气求人受伤。

Y0201斤:据《说文》:“斤,斫木斧也。” 取用斧砍木意。

Y0201砺:磨刀石,粗磨。

Y0201斵:

1、《内经校释》注:“砍伐,砍削。”

2、斵,zhuo2,即斫,《说文》:“斫,击也。”

Y0201木之阴阳:

1、姚春鹏译:“树木的阴面阳面。”

2、《内经校释》注:“树木向日面为阳,背日面为阴。”

3、树木之阴分阳分。树木之阴阳,非独向背之阴阳,亦有上下之阴阳,内外之阴阳等,故宜译作“阴分阳分”而概言之。

Y0201皮、弛:

1、《内经校释》注:“皮,作‘离’解,不是树木之皮。《广雅》释诂王念孙疏证:‘《释言》云:‘皮,剥也。’……皮弛,即松散,裂开,形容木质不坚。”

2、据《说文》:“皮,剥也。剥取兽革者谓之皮”、《说文》:“弛,弓解也”、《广雅》:“弛,缓也。”可知:皮、弛,即剥落、松弛。

Y0203蚤华:《内经注评》注:“蚤同早。蚤华,就是早期开花。”

Y0204条:萧条。

Y0207卒:通猝,即突然。

Y0207杌:

1、 张景岳注:“木之无枝者也。”

2、 黄元御注:“木无枝曰杌。”

3、 杌,wu4,树无枝叶,即树干。

D0401漉:

1、 姚春鹏注:“汗出貌。”

2、 《说文》:“漉,浚也。从水,鹿声。”漉即湿。

Y0501【月囷】:

1、《灵枢悬解》卷七《五变》注:“肉之聚处曰【月囷】,即臀肉也,此肌肉之本,【月囷】肉不坚,则其余肉必不坚也。”

2、【月囷】,jun2,突起的肌群。

Y0501浑然:

1、《内经校释》注:“大致的情况。浑,大的意思。《文选》幽通赋注:‘浑,大也。’”

2、《灵枢悬解》卷七《五变》注:“浑然者,浑举其大概而言之也。”

3、据《切韵》:“浑,浊也。”浑然,即浑沌不明状,亦即模糊。此言其浑然者,说明这是针对前文“而无分理”之模糊而言。

Y0701必有刚强:

1、《内经校释》注:“必有刚强之性气。”

2、《灵枢悬解.五变》注:“柔弱者,肺,刚强者,肝也。肝气刚强则怒,肺气柔弱则易伤消瘅也。”

3、必有刚强之性格。

Y0801目坚固以深:

1、 姚春鹏译:“眼睛坚固深入。”

2、 《内经校释》译:“两目转动不灵活,眼睛深陷在眶窝中。”

3、 与《论勇》LS50-Y0701“目深以固”义同,即目光坚定而深遂。

Y0801长冲直扬:

1、《内经校释》注:“衡,指眉上的部位言,《文选》魏都赋刘注:‘眉上曰衡’。”

2、古“冲”作“衝”,古“衡”作”衡”,两者形似,易误读误传。《论勇》LS50—Y0701作“长衡直扬”,当为正经。衡,即眉毛。长衡直扬,即长眉倒竖,正如《三国演义》猛张飞。

Y0801臗皮充肌:臗,kuan1,《内经校释》注:“臗,同宽。臗皮充肌,是指皮肤肌肉充胀。”

Y0801消肌肤:

1、《甲乙》卷十一《五气溢发消渴黄瘅》作“消渴”。

2、据《奇病论》SW47—Q0901“此五气之溢也……故其气上溢,转消渴。”可知:《甲乙》作“消渴”,其无不可。消肌肤,即消蚀肌肤。

Y0801消瘅:

1、《内经注评》注:“又名热瘅,即消渴病。消,指消耗津液而见消瘦;瘅,指内热。消瘅就是邪热内炽,消灼津液,而见多饮食且消瘦的证候。”

2、《内经校释》注:“即消渴症。消,指津液消耗而瘦,瘅,指内热消瘅即指热盛于内,津液消灼而成的多饮多食及消瘦的病症。”

Y1001颧骨者,骨之本也:

1、 姚春鹏选注:“张介宾:‘目下颊骨曰颧,周身骨骼大小,可验于此。’张志聪:‘夫肾主骨,颧者,肾之外候也,故颧骨为骨之本。’”

2、 颧骨,是骨节之根本标志。

Y1002懦懦然:

1、姚春鹏注:“柔软的样子。”

2、《灵枢悬解》卷七《五变》注:“懦懦,弱貌。”

3、懦,ruo4,软弱。懦懦然,软绵绵。

Y1002地、天:

1、《内经校释》注:“地,指地阁,即下巴。天,指天庭,即前额部位。”

2、《灵枢悬解》卷七《五变》注:“地者,面之下部;天者,面之上部。”

Y1002炲:

1、《灵枢悬解》作“殆”,黄元御注曰:“殆然、污然,晦而不明也。”

2、《甲乙》卷八第一上作“炲”,此义明确,从之。炲,即黯淡。

Y1003后臂:

1、《内经校释》注:“此前原有‘后’字,据《甲乙》卷八第一上删,以与上文合”。

2、当从原作“后臂”。前句之“臂”与本句之“后臂”,部位不同:前句言前臂,本句言后臂。

D1101痹:

1、《说文》:“痹,湿病也。”

2、痹,由风、寒、湿三气导致的肢体麻木或疼痛。详见《痹论》。

Y1201各视其部:

1、《灵枢悬解》卷七《五变》注:“各视其部,视其肉所不坚之部也。”

2、《甲乙》卷八第一上作“视其三部”,其义甚明。

Y1301不泽:姚春鹏译:“缺乏光泽。”

Y1301淖泽:

1、《内经校释》注:“微有湿润。《素问》经络论王冰注:‘淖泽,谓微湿润也。’”

2、《灵枢悬解》卷七《五变》注:“淖泽,湿气濡滞也。”

3、据《说文》:“淖,泥也。”取湿润;泽,光泽。淖泽,湿润且有光泽,即润泽。

Y1301稸:xu4,古通蓄,积蓄。

D1401病形:

1、《内经校释》注:“即显示某种疾病存在的形态特征,如前文所言,‘小骨弱肉者,善病寒热。’而表现小骨(如颧骨小)、弱肉(其肉无【月囷】)的各种外部形态变化,就是病形。”

2、即病态。

Y1401以知其时:

1、《灵枢悬解》卷七《五变》注:“以知其时,知其时令之生克也。”

2、以知病变之四时状况。

Y1401时高则起,时下则殆:

1、 《灵枢悬解》卷七《五变》注:“时高则起,得生旺而病愈也。时下则殆,遇衰克而病危也。”

2、 姚春鹏注:“凡遇生旺之时,疾病可以好转,若遇衰下之时,疾病就会危险。”从之。

Y1401冲通:

1、 姚春鹏注:“张景岳:‘虽非衰克陷下之时,而年有所冲,则气有所通,其病亦因而起。’意思是说年运之气与人体不相适应,就会感触而发病。”

2、 《灵枢悬解》卷七《五变》注:“年有所冲犯而感通。”

3、 冲通者,相冲也,冲突也。当年有冲通,即当年运与年忌相冲时。详见《阴阳二十五人》LS64—Q0520xx年忌之明示。

Y1401因形而生病,五变之纪也:

1、《灵枢悬解》卷七《五变》注:“因其形虚而生病,五变之纲纪也。”

2、姚春鹏译:“这叫因形体素质不同而引发的疾病。这就是五变为病的纲要。”

3、《内经校释》译:“这就因各人不同的身体、气质类型与年运的五行属性的生克、反侮等关系所导致的。这些都是五变的纲领性的认识。”

4、因体质虚弱而生病,是五类病变之标志。

公众号:其人颂经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