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八篇:大奇论(五)

来源:飞鸿范文帮 1.89W

SW54——《针解篇第五十四》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黄帝内经素论》第四十八篇:大奇论(五)

‖SW54—Q0125→Q0128‖→‖LS19—Q0101‖→‖SW48‖迁移说明:

1、 四句与《针解篇》前后文意不属,显见漏简,宜迁出;

2、 《内经校释》云:“张介宾以为此文‘非本篇上下之义’,必他篇脱误。亦不尽焉,或古书原有此文。”

3、 《太素》置于卷第十九《知针石》篇,即《素问.针解篇》SW54-Q0116“刺虚须其实者,阳气隆至,针下热,乃去针也。”句后,录以奉考;

4、 所迁四句,正是前文六腑之病部份所涉四个名词“跗之”、“巨虚”、“下廉”、“三里”之解论,故迁入本位,义理相贯。

Q0126跗之:

1、《内经校释》云:“《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跗之’作‘低胻’,《太素》作‘付之’按《骨空论》‘跗之’疑为‘跗上’《太素.知针石》同新校正。”

2、“跗之”实为必要之解论,四句迁至本位后,诸本诸注纷争,可休矣。

LS19——《四时气第十九》自然巡航之迁断校注释译说明

‖LS19—Q01022-Q0110‖→‖LS04—Q2407‖→‖SW48‖迁移说明:

1、 本篇非独立论文,凑篇之简,宜迁出;

2、 《类经》置于二十一卷三十六《刺诸风》,且与《骨空论》类论,录以奉考;

3、 《黄帝内经类编》将LS19—Q0107-Q0110置于疾病诊治类七《六腑病的病机和针刺治疗方法》篇,录以奉考;

4、 本段所论,其一、全为六腑之病治法,与前文《邪气脏腑病形》帝问六腑之病,关联甚为密切;其二、针刺所言“阴陵泉”、“三里穴”、“巨虚”、“呕”、“呕苦”、“心中澹澹”、“恐人将捕之”等等,多为前文解论,故当迁入本位。

Q01022三阴之上:《灵枢悬解》卷八《杂病》注:“三阴交上,意即足太阴之三阴交也。”

Q0106疠风:

1、《景岳全书》卷三十四疠风类注:“疠风,即大风也,又谓之癞风,俗又名谓大麻风。”

2、《风论》SW42-Q0105“疠者,有荣气热胕,其气不清,故使其鼻柱坏而色败、皮肤疡溃。风寒客于脉而不去,名曰疠风,或名曰寒热。”即为本解。

Q0106素:

1、《内经校释》译:“一般当刺。”

2、姚春鹏注:“《甲乙》、《太素》作‘索’,义长。”

3、素,即素来、本来。

Q0106疠风者……无食他食:

1、《灵枢悬解》卷八《杂病》置于LS19-Q0104“百三十五日”句后,录以奉考;

2、本句迁出后,所论肠道、小肠之疾及刺法与前文“肠中不便”义理相通,然迁入位不明。

3、疠风,在《风论》SW42—D0101、Q0105有所论及,然未见详论,且无“疠风”相关治则,似无可容之位,存疑待考。

Q0107肓之原:

1、《内经校释》注:“脖胦,即脐下一寸半的气海穴。”

2、《灵枢悬解》卷八《杂病》注:“《九针十二原》:肓之原,出于脖胦,即任脉之下气海穴也。”

3、肓,心脏和膈膜间部位;肓之原,即肓之原穴。《九针十二原》LS01-Q0212“肓之原,出于鸠尾,鸠尾一。肓之原,出于脖胦,脖胦一。”即为本解。

Q0109澹澹:

1、 原作“憺憺”,憺,dan4,《说文》:“憺,安也。”憺憺,即安然,镇静。此义与后文文义相悖,疑为“澹澹”形近之误。

2、 《内经校释》注:“《脉经》卷六第二及《千金》卷十二第一及本书《邪气脏腑病形》篇并作‘澹澹’。”从之。

3、 《说文》:“澹,水摇也。”澹澹,水波荡漾状,喻心中忐忑不安。

Q0110散而去之:

1、《内经校释》译:“则当温散停积的寒滞。”

2、《灵枢悬解》卷八《杂病》注:“散而去之,在下脘者,根原寒水湿土。”

Q0110三焦约:

1、《内经校释》引丹波元简:“本节三焦,即指膀胱,上文列六腑之病,而不及膀胱,知是三焦为膀胱明矣。”

2、《内经注评》注:“《灵枢.本输》:‘三焦下腧……出于委阳,并足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癃,虚则遗逆。’此论三焦膀胱与小便不利的关系。据此,下文的‘取之太阳之络’,当是指足太阳膀胱经的委阳穴。”

3、三焦,指第三焦,即下焦道,即尿道。约,《说文》:“缠束。”三焦约,即尿道紧束。

公众号:其人颂经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