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乡村的美文欣赏:这故土里,写满了回忆

来源:飞鸿范文帮 1.94W

本站:走在故乡的土地上,看着故乡一日千里的变化,不禁赞叹农村建设的快速和进步,下面我们一起看看这篇《这故土里,写满了回忆》。

有关乡村的美文欣赏:这故土里,写满了回忆

题记:步入新时代,迈上新征程;新的时代政策也在党中央的不断深化部署下一步步走向了基层,走进了千家万户,"精准扶贫"这四个灌满时代责任的大字也深深扎进了每一名人民群众的内心。然而,再好的政策也不可能称每个人的心,但政策终归是政策,只能意其为"大局政策"……

伴随着报晓鸡鸣,树枝间隐隐透过几缕光线,又一个清晨如约而至,这是一个离县城较远的偏僻山村,没有纷纷嚷嚷的叫卖声,也没有街道上烦乱的汽笛声,有的只是个别院落里的几声狗吠,还时有时无。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这个村庄里已不见年轻人的身影,从前到后只剩下七八户老年人居住在这里,平日里种点菜,唠唠嗑,打打扑克,日子过的祥和而又恬静……要说这里的大户,相比而言,还数老于家,老于家开着一个小卖部,平日里人们唠嗑、玩牌都在这里,时间长了,老于家也就变成了全村人的一个聚点,只要闲下来就都要来老于家坐一坐,老于个人也变成了这个村里最有说服力的人,村民有个不高兴,吵吵闹闹,老于总能左右逢源,帮着搞定。

20xx年的一天,原本安静的村庄里,突然一辆接一辆的越野车开了进来,他们沿着坑哇的村道走走停停饶了好几圈,终于在老于家门口下了车,听介绍,是县城响应国家号召下来扶贫的干部,老于慌忙迎进家来,边聊边将村中每户人家的困难告诉了县里的干部,看着他们拿着本子仔细的记录,老于心里美滋滋的,心想既然国家的政策走进了深沟小村,定不会让他们失望的。结果也是如其所愿,隔了一天,县里还是原班人马来到了村中,这次不一样,他们的后面还跟着一辆大货车,一到村里,他们就开始家家户户发米发面发水果,村里好久都没这么热闹了,村民们你帮他,他帮你的搬着,不一会儿就把东西全部发放了出去。又隔了几天,他们再次走进了村庄,这次他们又拉来了小鸡、小猪,让村民们喂养,确保到了冬季有肉,有蛋。这样的日子一直持续了一年多,县里的干部隔三差五的来到村里,每次来都会详细的记录下每家每户的状况和进展。时间久了,村里原本的生活习性好像一下子被改变了,人们的走动少了,更多的时间用来关注国家政策,用来参加扶贫座谈会及一系列扶贫工作活动,这让老于郁闷了起来,自己的小店人来的越来越少,有时甚至好几天不来一个人,老于也不是怕自己的货卖不出去,他只是觉得村民们相聚少了,欢笑少了,政策是来到了最基层,国家是真想帮助老百姓,可在老于心里,物质上的东西永远、远远不及精神上的给予更有价值。

一晃又是大半年,老于终于还是忍不住来到了县城,因为扶贫干部正在开会,他只好在办公室等候,一袋烟接着一袋烟,说实话,到现在他还不知道该怎么和扶贫干部开这个口。

"老于,我正要明天去村里找你,有一个大好消息要告诉你"正在老于沉思的时候,扶贫干部三步并两步的走了进来,边喝水边激动的对老于说。

"怎么?又给我们拨下什么扶贫物资了?"他虽然口中接应了一句,但心里想着的还是自己来时想表达的心情。

"你们要搬家了,刚刚召开扶贫攻坚会,县领导决定将第一批新建好的回迁房分给你们"扶贫干部有些激动,尤其最后几个字,更是大声一字一字的蹦了出来。

老于愣住了,明明听得清清楚楚,但他还是不相信自己的耳朵"什么?你说什么?"。

"老于呀,你们要住楼房了,以后就是县城里的人了"。

"那我们的房子呢?我们的地呢?村民们都来吗?都能住在一个院吗?"老于明显的激动起来,一连串问出了好几个问题。

"都住楼房了,还顾及你们那些土坯房干什么?你放心老于,我不仅会把你们这几户村民安排在一个院,还会把你们安排在一幢楼、一个单元里"。

"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什么时候搬?"老于越听越是惊慌,原本这次来是想让扶贫干部少下去一次,想让村里的生活再回归以往,但没想到不仅回不到以前,以后恐怕连那个村子都回不去了。

走在回家的路上,老于心里像是堵了一口气,咽不下去,也吐不出来,住在县城里的儿子早就让他搬到县里住,就是因为舍不得这块生活了六十多年的故土,他才一直拒绝,这下好了,这次扶贫整体搬迁工作正合了儿子的心意,却是重重的搓痛了老于的心。回家后,老于倒头便睡,老伴儿做好的晚饭他也没吃,问他话也不说,外表看起来是在睡觉,可心里却塞满了说不出的苦,一想到要搬走,眼泪就顺着鬓角不住的压落下来。

咯咯咯……又一个清晨,看着渐渐升起的太阳,老于已绕村走完了一圈,此时,他正站在村后的小山坡上盯着村庄发呆,村民们也陆陆续续起来了,晨练的晨练,做早饭的做早饭,屋顶烟筒上的烟飘飘摇摇,像是在和整个村庄说再见,更像是在和老于说再见。村口处,几辆原本熟悉的越野车向村中驶来,但他却觉得好陌生,和第一次见到时一样陌生。"唉……"他轻轻叹了一口气,该来的终究会来,此时他突然感觉自己的心胸好小,"我得为大局着想,为乡亲们着想不是吗?"他边下山边反问自己。乡亲们的孩子也都在县城,有能力、有条件的早就已经搬走了,剩下的这几户只是比较困难罢了,现在好不容易在有生之年等来了国家的政策,应该替他们感到高兴才是……

不一会儿,老于家的再一次聚集了所有的父老乡亲,扶贫干部传达了县委领导关于整个村庄异地搬迁的通知,看着村民们的开心劲儿,老于带头第一个签署了同意,村民们也逐个签了字,领到了属于各自的回迁房钥匙,但钥匙拿到了,老于心头的心锁还是没能打开,六十几年生活过得地方,这里没发生过惊天动地的大事,也没有过俗世罕见的异事,这里只是一片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黑土地,但就是这片黑土地,埋葬了他毕生的心血,写满了他一生的回忆。

整体搬迁在县扶贫工作队的帮助下顺利完成,住进新房一周后,老于坚持让全家人陪同他再回一次村里,看着自己几十年如一日生活的地方,看着自己用一生感情倾注的家园好像逐渐开始没落,他想着这里发生过的一点一滴,想着自己几十年的用心生活,想着自己一大把年纪,除了这里又能去哪儿?几滴眼泪顺着皱纹流了下来,就这样他看了三个多小时,才转身走去。第二天早上,天刚刚微亮,老于家传出了一阵撕心裂肺的痛哭,老于走了,追随那片土地而去,走时他特别叮嘱要把自己埋葬在村后的小山坡上,因为只有在那里,才可以看到整个村庄以后的变化,他说他只要陪着自己的那片故土就行,别无他求。

公众号:红罗山书院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