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精选22篇)

来源:飞鸿范文帮 1.73W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1

一、指导思想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精选22篇)

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着力构建党组织领导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不断提升乡村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全面增进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推动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目标任务

通过试点创建和示范引领,使下符桥镇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全面加强、农村社会稳定得到维护、农村社会移风易俗深入推进、乡村产业全面发展、乡镇管理能力持续强化。

三、试点内容

(一)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

1.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落实《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深入推进“一抓双促”工程,大力实施农村基层党建“四提四增”工程,持续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标准化规范化建设。完善村党组织领导乡村治理的体制机制,加强村党组织对本村其他各类组织的领导,积极推行村党组织书记兼任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村党组织提名推荐集体经济组织管理层负责人,选配合适的经营管理人员和发展带头人,不断提高党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2.发挥基层党员示范带头作用。每村配备1名党建指导员,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规范开展党的组织生活和主题党日等活动,推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组织生活提质增效;深入实施“四联四帮”工程,有效融合“双培双带”先锋行动、党员承诺践诺、流动党员“双向带动”、无职党员设岗定责等活动,结合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道德讲堂、乡村大舞台等载体,推动党员在乡村振兴、乡村治理、乡风文明中积极发挥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加强农村党员队伍建设,优先从具备条件的农民经济人、能人大户、青年农民中培养和发展党员,不断优化农村党员队伍结构。加大新形势下农村流动党员管理服务力度,推动流动党员发挥积极作用。

3.加大基层小微权力腐败惩治力度。紧盯惠农项目资金、集体资产管理、土地征收、民生工程、阳光村务、村民救助和保障等突出领域,完善小微权力运行和监督机制,推动巡察向村级党组织延伸全覆盖,把小微权力行使纳入巡察重点,严肃查处侵害群众利益的腐败行为。

(二)健全村民自治机制

4.增强村民自治组织能力。健全党组织领导下的村民自治机制,完善村民(代表)会议制度,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等村民参事议事,推进村委会班子和村民小组干部队伍建设,推进乡村治理能力,进一步加强自治组织规范化建设,发挥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理事会、村务监督委员会等自治组织作用,拓展村民参与村级公共事务平台。

5.丰富村民议事协商形式。健全村级议事协商制度,形成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以提案、会议、座谈、听证、论证、评估、咨询、民意调查等协商议事形式和活动载体,完善议事决策主体和程序,引导村民在党组织领导下,按照制度规定和程序要求,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村级事务。鼓励农村开展村民说事、民情恳谈、百姓议事、妇女议事、乡贤议事等各类协商活动,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和决策权。

6.健全和完善民主决策和民主管理制度。健全民主决策议事机制,执行村级重大事项“四议两公开”、村民代表会议等民主管理制度,推进农村党务、村务、财务“三公开”,扩大党员、群众知情权和监督权。落实中央《关于建立健全村委监督委员会的指导意见》,强化基层纪检监察组织与村务监督委员会的沟通衔接,加强农村财务会计核算监督和审计监督,推进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实践。

(三)发挥法治保障作用

7.健全乡村矛盾纠纷调处化解机制。健全完善人民调解与行政调解、司法调解联动工作体制,健全人民调解员队伍,健全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推进诉调对接平台等多元化解平台建设,及时排查化解各类矛盾纠纷,确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镇”,杜绝“民转刑”、集聚性上访等事件发生。

8.深入开展平安乡村建设。落实平安建设领导责任制,推进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非法侵占农村集体资产、侵吞扶贫惠农资金、不赡养老年人和侵犯农村妇女儿童人身权利等违法犯罪行为,建立惩治和防范农村“黄赌毒”“村霸”长效机制。依法管理农村宗教事务,加大对非法宗教、邪教活动的打击力度。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全面排查整治农村各类安全隐患。

(四)推进农村乡风文明建设

9.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点)平台作用,大力宣讲好人好事和革命故事,弘扬体现下符桥镇的红色基因、时代精神和改革精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文明公约、村规民约、家规家训,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牢牢占领农村思想文化阵地。

10.大力弘扬传统美德。把德治贯穿乡村治理全过程,深入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引导农民爱党爱国、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开展“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宣讲活动。褒扬孝老爱亲、诚实守信、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等精神。深入开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身边好人、好婆婆、好媳妇等评选活动,让身边典型讲述身边故事、教育身边群众,树立可亲、可敬、可学的榜样,营造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社会氛围。

11.持续开展乡风文明培育行动。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推进移风易俗建设文明乡风的指导意见》,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健全“一约四会”(即:村规民约、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道德评议会、禁赌禁毒会)引导群众抵制“红白”喜事大操大办、铺张浪费等不良习俗。积极推行“文明银行”做法,褒扬善行义举。及时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

12.加强农村文化引领。加强农村文化产品供给,持续推进“送戏进村”、送文化(图书、电影)下乡等活动。加强文化阵地建设,推动农家书屋、文体活动广场、农民文化乐园、新时代文明实践站常态化发挥作用。加强文化活动开展和文化人才培养,组织开展乡村群众文化体育活动,丰富农民精神文化生活。做好传统文化、红色文化和乡村旅游的有机结合,推动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

(五)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

13.发展富民特色产业。加强乡村特色产业规划引领,支持各地利用资源禀赋打造特色产业链,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培育农村产业发展带头人,推动各类园区、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和能人大户带动更多群众发展。鼓励和支持通过“电商+”“文旅+”等渠道,融合发展乡村富民产业。

14.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坚持党建引领,不断扶持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把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作为下符桥镇农村基层组织建设的重中之重,加强督查考核。

15.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继续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程和美丽乡村中心村建设,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深化整治“三大革命”各项重点任务落实。加快“四好农村路”建设,巩固提升农村饮水安全,加大农村危旧房屋拆除力度,推深做实林长制,实施“四旁四边四创”国土绿化提升和“五绿”工作,持续推进村庄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全面提升村庄村容村貌,打造美丽家园。

四、方法步骤

(一)准备阶段(20xx年6月)。镇成立乡村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制定方案,分解任务,召开动员会议。突出“三治”融合,聚焦乡村治理的重点、难点、堵点问题,制定实施细则,量化具体任务。

(二)组织实施阶段(20xx年6月-20xx年12月)。明确一个乡村治理示范村先行试点,加强对工作开展的协调调度,加强对具体问题的研究解决,定期对乡村治理创建工作进行督查检查,适时通报工作情况,确保按时按质完成试点工作。

(三)总结阶段(20xx年1月-20xx年3月)。对各村乡村治理工作开展情况评估验收,对出台制定的制度进行梳理完善,对好的经验和成功做法归纳总结。

五、保障措施

(一)强化组织领导。镇、村要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的工作机构,明确职责、强化责任,全力推动各项工作落实。

(二)强化保障机制。加大财政保障力度,拓宽乡村治理资金筹集渠道,引导社会资金投向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加强乡村治理人才队伍建设,引导各类人才资源在乡村治理中发挥积极作用。

(三)严格督促检查。强化开展督查指导,查找剖析问题,及时研究会商,推动工作进展。对工作中敷衍应付、推诿扯皮、阳奉阴违、不敢担当的,下发督查通报,点名批评、限期整改;对整改效果不佳,工作被动、进度滞后等造成不良影响的,将依规问责。

(四)加强培训宣传。通过宣传栏、宣传单和互联网、手机微信等媒介平台,在广大党员、干部及村民中广泛宣传,形成乡村治理共建共治的浓厚氛围。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2

为全面贯彻落实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总方针,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县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推进乡村生态宜居环境建设,拓宽农民增收渠道,提升乡风文明水平,不断增强乡村建设的综合示范带动能力,根据市委委、市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工作部署,县委、县政府决定20xx年开始建设10个乡村振兴示范村,一个乡村振兴示范镇。为确保工作有序开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按照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秉承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深入学习推广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以改善乡村生活条件、优化乡村生态环境、完善乡村治理制度、提升乡村文明水平、转变乡村发展方式为目标,以村庄规划建设为先导,以乡村环境生态综合整治和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基础,以整合涉农项目资金为推手,强化特色产业支撑,努力让广大乡村群众过上富裕文明的美好生活。

二、基本原则

(一)政府引导,部门联动。县政府充分发挥总揽全局、综合协调的作用,发动引导群众积极参与建设,把尊重群众意愿贯穿示范村建设全过程,做到建设前群众赞成,建设中群众参与,建成后群众满意。各有关部门按职责加强业务指导,集成各类建设项目资源,整合各项涉农资金,重点支持和投入示范村建设。

(二)科学规划,引领振兴。准确把握乡村振兴的科学内涵,挖掘乡村多种功能和价值,按照先规划后建设的原则,结合实际,在不失农村韵味的基础上,科学制定编制或修编村庄布局规划,通盘考虑土地利用、产业发展、居民点建设、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和历史文化传承,注重保持乡土风貌,编制多规合一的实用性村庄规划,加强农村建房许可管理,打造高标准、高水平的示范村,通过“连点成面、连片成带”辐射带动周边村组的发展。

(三)自然和谐,突出特色。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依托现有的山水脉络,结合当地农村实际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立足地域优势发展特色产业,建设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推动农业农村绿色发展,创建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示范村建设不搞大拆大建,让村组建设融入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多种渠道积极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业态,着力把乡村打造成突显当地乡土气息和民风民俗,产业特色鲜明、成效明显的新型示范村建设典型。

(四)群众主体,社会参与。进一步完善乡村治理机制,通过增强乡村治理能力、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持续推进平安乡村建设,保持农村社会和谐稳定。坚持走群众路线,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调动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维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促进农民共同富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促进农民持续增收,不断提升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注重引入市场机制,引导社会力量参与建设,打造支撑乡村发展的现代特色农业、休闲旅游产业等,营造“政府引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良好格局。

(五)改革创新,先行先试。充分发挥农村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发挥村级各类组织作用,强化村级组织服务功能,健全完善村级组织运转经费保障机制,着力把示范村建设成为农业产业结构优化、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生态乡村美丽建设的先行区、试验场,借鉴和引入先进地区的先进做法和成功经验,集民意、汇民智,大胆探索创新,努力用新办法解决新问题,用新机制推进新活动,不断激发农业农村发展内生动力,为全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提供经验和典范。

三、基本条件

(一)地理位置:交通便利,具有一定区位优势。重点选择位于交通干道和铁路沿线两侧可视范围内的村组。按照串点连线、合线成面的思路,优先选择县级以上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规划范围内的村组。

(二)环境状况: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和村庄形态基础,有拓展建设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等新业态潜力。重点选择特色产业具有一定基础的生态文明试点(示范)村、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村、移民新村、省市美丽宜居示范村等。

(三)文化底蕴:村组有一定的历史和文化底蕴、民风民俗较鲜明。

(四)产业发展:农村经济有较好发展,有一定集体经济,特色产业初步形成。优先选择有实力企业入驻,有良好的发展前景,以及建成后可对周边区域形成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村组。

(五)干群基础:村“两委”班子团结务实,有较强的战斗力和执行力,在群众中有较高的威信,组织发动群众能力较强。干群关系和谐,群众积极性高。

四、目标任务

建成10个“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综合性、示范性、辐射带动作用强的乡村振兴示范村(以下简称“示范村”)。经县人民政府同意。

五、建设内容

(一)规划编制。以“改善人居环境、留得住乡愁”为理念,立足于村庄综合改造,注重节约用地,合理布局功能区,按照乡村建设规划设计相关法规,开展示范村规划编制;以“因地制宜、突出特色、设施配套、产业发展、生态环保、合理布局、注重实效”为原则,明确示范村的建设定位、并且选定1项以上特色优势明显的富民产业,实现多规合一,制定乡村发展规划。突出传承优秀文化及融合乡村旅游,重点对建筑特色、村庄布局、环境整治、垃圾治理、排水和污水处理、道路硬化、村庄美化绿化亮化、产业发展等方面进行规划。

(二)产业兴旺。以促进产业发展、农民致富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建设现代特色农业示范区为载体,依托资源优势结合当地实际整合规划,不断提高农田水利、农业机械装备、农业科技支撑建设水平;培育壮大新型经营主体,构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推动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充分运用“互联网+”、“旅游+”、“生态+”等模式,拓展农业功能,推进农业产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康养等产业深度融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多种形式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等改革,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三)生态宜居。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以“青山绿水净土保卫战”为重点,突出传承乡村农耕文明、彰显黄土风情,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结合村组现有和新建建筑、乡村环境要素引导进行乡土化改造,延续历史文脉,凝聚故土情结,提升“乡土、乡情、乡愁”,打造有韵味、有特点的村落民居。民居建筑典型特征得到彰显,黄土风貌、特色民居、古树名树得到合理保护。按照适度超前、综合配套、集约利用的原则,进一步完善示范村的道路、供电、供水、通信、污水垃圾处理、民宿、净化美化绿化亮化硬化等公共服务配套设施。在持续巩固清洁乡村、生态乡村的、宜居乡村活动成果基础上,突出抓好以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垃圾收集处理、“厕所革命”、畜禽粪污和农业废弃物治理、农村面源污染治理、村容村貌提升为重点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和“八清一改”,改变影响村组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打造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建设优美宜居环境。

(四)乡风文明。把当地的文化遗产和民俗文化融入乡村建设和乡村旅游,着力保护当地的特色民宅、古树名木、民俗文化、文化遗产,挖掘乡村人文、生态特色内涵,在空间格局和景观塑造上力求展现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美丽的田园风光。依托特色农业资源和民俗文化,培育农事体验节庆和特色节庆品牌。健全新型农民培训教育机制,教、科、文、卫、体、计生等服务设施配套完备,建设图书室、文化广场、小舞台、运动场等多功能文化活动场所。有民俗文化底蕴的村组,做到民族文化有效传承,民族文化保护的体制机制基本建立,开展以民俗民居传承、保护和发展为主要内容的村史陈列室或类似设施建设。村庄文化氛围得到提升,村庄有文体团队、活动阵地和特色文体活动。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明创建活动,使农民思想道德和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提升,崇尚科学、健康娱乐、邻里互助、家庭和谐的风气得到弘扬。

(五)治理有效。充分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作用,持续抓党建促振兴,建立村组建设和管理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探索乡村建设多元投入机制,抓好“一组两会”制度建设,健全完善村级党组织工作制度和村民民主自治制度。依法开展村务管理,健全乡村管理制度和村规民约,保障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创建民主法治示范村,培育农民学法用法示范户;深入推进平安乡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扫黑、除恶常态化机制;加强乡村精神文明建设,建立法治为本、德治为先、自治为基的基层治理机制,以法治定纷止争,以德治春风化雨,以自治消化矛盾。

(六)生活富裕。不断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更好满足农民群众多样化公共服务需求,以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政治功能和服务功能为目标,完善乡村公共服务载体(平台),加强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建设;重点做好村级就业、社会保障经办、教育助学、卫生健康、群众文化体育、法律等六项服务,努力让农民群众办事不出村,使农民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便捷的基本公共服务。深化农业农村体制改革,全面开展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着力探索建立村庄发展、产业兴旺、农民富裕的体制机制。建立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村集体、农户等多方共同投入、建设及经营的利益联结机制,实现多方共赢。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领导,落实责任。20xx年我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在县委、县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成立xx县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县委副书记县长任建新任组长,县委常委、副书记王晓春、副县长曹红星任副组长,办公室设在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农办),具体负责组织协调、统筹规划等,各相关单位要各司其职,全力配合推进。各乡镇要实行乡镇长(主任)负责制,制定实施方案和各项工作的细化方案,靠前指挥,积极需相关部门沟通,落实至少一名副科级以上领导驻村协调组织群众。

(二)加强配合,共同推进。示范村建设实行“例会”制度,县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采取定期或不定期方式召开工作例会,听取示范村建设进度情况汇报,研究解决示范村建设的重要事项,部署下一阶段建设工作。县农业农村局(县委农办)负责全县示范村建设工作的组织协调、督促检查,指导示范村产业发展。县直相关职能部门按照工作职责,指导制定方案开展建设,优先安排本部门涉农建设项目资金重点投入到示范村建设。

(三)多方筹措,确保投入。各相关部门、单位要有效整合各方资源,集中力量投入到示范村建设。“争取国家和省市拨付一点、本级财政配套安排一点、群众自筹解决一点、企业参与投入一点、社会帮扶捐助一点”的多元投入方式解决。要多方筹措资金保障示范村建设,县级财政优先安排专项资金投入,积极引导和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建设。以建设示范村为平台,推进各类涉农建设项目资金整合。

要建立完善示范村专项建设资金使用管理制度,确保财政资金按相关规定严格管理使用,厉行节约,不得超标准、超规格使用。要根据实际需要,科学统筹安排村庄基础设施和公共文化服务设施建设,避免重复建设和资源浪费。

(四)加强宣传,营造氛围。示范村建设主体是农民,受益主体也是农民,要建立起“一组两会”村民议事机制,讨论并决定涉及群众利益的事项。要加强宣传发动,充分利用网站、论坛、微信等互联网新媒体,营造建设活动的良好氛围,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动员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建设。

(五)加强督导,确保成效。县农业农村局要加强示范村建设进度的指导、检查、督促和跟进。项目由各乡镇政(丹州街道办事处)府组织实施,乡镇政府(丹州街道办办事处)要加强建设进度管理,确保建设任务按期高质高效完成,保障资金投入产生效益,及时上报各项材料。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3

一、工作目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全面完成村庄的规划审批工作、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和地上部分基础设施工程建设(包括:街坊路及雨排水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绿化美化、公共照明、公厕提升改造),把农村建设成为生态宜居、兴业富民的美好家园。

二、建设原则

美丽乡村建设村庄需按照“先地下后地上,地下地上统筹衔接”的建设原则,以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为出发点,因地制宜,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对于未列入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计划的村庄(自然村),要加快完成村庄规划审批、实施方案设计编制、预算资金评审等前期工作,尽早开展地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已列入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计划的村庄,同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村庄规划审批、实施方案设计编制、预算资金评审和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待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完工后,立即启动地上部分基础设施建设。

三、职责分工

(一)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

负责对行业主管部门、镇政府和村委会的美丽乡村建设工作落实情况进行统筹、协调、推进和督查考核。

(二)区农业农村局

1、负责牵头制定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年度计划,并按计划推动实施。

2、负责制定农村公共照明设施建设工程的指导意见;负责实地审核农村公共照明设施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负责农村公共照明设施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复核验收。

3、负责选聘1家项目管理咨询公司对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地上部分工程项目进行统一管理;选聘2家监理公司,对美丽乡村建设地上部分工程项目质量实施监理,由各镇政府从中选择,确定监理公司并签订监理合同

(三)区公路分局

负责制定农村街坊路及雨排水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指导意见;负责实地审核农村街坊路及雨排水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实施方案;负责农村街坊路及雨排水等相关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复核验收。

(四)区园林绿化局

负责制定农村绿化美化建设工程的指导意见;负责实地审核农村绿化美化建设工程实施方案;负责农村绿化美化建设工程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质量监督和复核验收。

(五)区水务局

牵头负责农村污水治理工程建设;负责指导各镇政府开展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前期审批和施工管理工作;负责施工过程中的技术指导;负责实地审核涉及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农村街坊路工程实施方案,确保地下与农村街坊路建设工程有效衔接;负责涉及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农村街坊路工程复核验收。

(六)区财政局

负责实施方案的预算评审、结算评审和资金下达工作,并在资金使用过程中进行监管。

(七)区规自分局

负责村庄规划的报审工作和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的实地审核工作。

(八)区住建委

负责农村污水治理工程的质量和安全监督。

(九)各镇政府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实施主体和责任主体,负责编制、审核村庄实施方案,符合村庄实际,确保实施方案的完整性和可实施性;负责组织实施方案送评和工程实施、工程验收、工程结算、资金使用;负责审查中标单位的企业资质和施工能力;监督中标的施工单位,禁止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监督施工单位依据预算评审报告控制工程造价,严禁超出预算评审报告金额。

(十)各村委会

作为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的受益主体,负责配合设计单位编制实施方案;配合施工单位在工程建设中的各项协调工作;在镇政府的统筹下,可以与施工方签订有偿服务协议,为施工方提供有偿劳务、协调等工作,确保良好的施工环境,保证工程项目顺利推进。

(十一)设计公司

负责村庄实施方案设计的编制工作,确保设计内容符合村庄实际,整体村庄风格、风貌统一;保证实施方案的完整性和可实施性,承担丢项落项的相关责任。

(十二)项目管理咨询公司

负责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地上部分和“厕所革命”相关工程的管理工作,确保各项工程建设有序推进。主要包括:指导各镇审核中标单位资质;项目前期组织各单位审核实施方案设计,核实中标单位资质等工作;项目中期各部门之间的协调工作,各项工程建设进展情况的进度统计等工作;项目后期组织各单位进行复核验收等工作。

(十三)监理公司

负责全区美丽乡村建设地上部分和“厕所革命”相关工程质量的监理工作,推进施工进度,按期完工;监督中标的施工单位,禁止工程转包和违法分包;监督施工单位依据预算评审报告控制工程造价,严禁超出预算评审报告金额;出具监理报告,确保各项工程建设质量达标。

四、实施计划安排

(一)村庄规划编制工作

牵头单位:区规自分局

责任单位:区农业农村局、区水务局、区公路分局、区园林绿化局、各镇政府

实施流程:各镇政府选聘设计公司,设计公司驻村对村庄进行基础材料收集、地形图测绘和编制规划;规划成果经村民代表大会通过、村党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签字确认并公示无异议后报送镇政府;规划成果经镇党委会或镇长办公会通过并由镇党委书记或镇长签字确认后,报送至区规自分局;区规自分局组织相关部门对村庄规划进行区级联审,各相关部门对行业主管内容进行专项审查,联审通过后报送区政府审批。

(二)村庄实施方案预算评审工作

牵头单位:区财政局

责任单位:各镇政府

实施流程:各镇政府按照“成熟一个报送一个”的原则,将村庄实施方案设计成果预算评审的相关材料按照要求报送至区财政局;区财政局在1个月内完成村庄实施方案的预算评审工作;评审工作完毕后,各镇政府按照区财政局预算评审金额组织招投标工作。

(三)农村污水治理工程

牵头单位:区水务局

责任单位:区发改委、区住建委、区财政局、各镇政府

实施流程:由区水务局牵头,根据市级文件精神和我区美丽乡村建设实际,合理确定施工点位,制定供水、污水、湿地、污水处理站等项目实施方案,经专家审查后报送至区发改委进行立项和批复;获得批复后指导各镇严格按招投标程序进行施工建设,各镇政府为农村污水治理建设工程实施主体;办理质量和监督备案手续后,区住建委负责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监督工作。具体工作流程按照《密云区农村污水(供水)治理工作三年实施方案(20xx年7月-20xx年6月)》中相关规定实施。

(四)农村街坊路及雨排水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工程

牵头单位:区公路分局

责任单位:各镇政府

实施流程:各镇政府将农村街坊路及雨排水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报送至区公路分局进行审核(平原地区重点路段确需配套雨排水设施的村,在实施方案设计前需征求区公路分局意见,区公路分局踏勘核实确认后,形成书面意见反馈至各镇政府,同时报送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专班备案。各镇政府收到区公路分局核实意见后,将雨排水建设项目纳入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设计);区公路分局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农村街坊路及雨排水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审核工作;审核通过后,由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实地核验;实地核验通过后,各镇政府将实施方案报送至区财政局进行预算评审;预算评审完成后,由各镇政府按照预算评审金额向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提交资金的申请;区农业农村局根据预算评审金额将70%建设资金拨付至相关镇政府;各镇政府组织实施农村街坊路及雨排水等相关配套设施建设工程,区公路分局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工程竣工后,各镇政府组织验收工作;验收完成后,各镇政府将复核验收申请报送至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由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复核验收;复核验收通过后,各镇政府将结算评审相关材料报送至区财政局进行结算评审;结算评审完成后,由各镇政府按照结算金额向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提交剩余资金的申请;区农业农村局根据结算评审金额将剩余建设资金拨付至各镇政府。

(五)农村绿化美化工程

牵头单位:区园林绿化局

责任单位:各镇政府

实施流程:各镇政府将农村绿化美化建设实施方案报送至区园林绿化局进行审核;区园林绿化局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农村绿化美化建设实施方案的审核工作;审核通过后,由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实地核验;实地核验通过后,各镇政府将实施方案报送至区财政局进行预算评审;预算评审完成后,由各镇政府按照预算评审金额向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提交资金的申请;区农业农村局根据预算评审金额将70%建设资金拨付至相关镇政府;各镇政府组织实施农村绿化美化建设工程,区园林绿化局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工程竣工后,各镇政府组织验收工作;验收完成后,各镇政府将复核验收申请报送至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由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复核验收;复核验收通过后,各镇政府将结算评审相关材料报送至区财政局进行结算评审;结算评审完成后,由各镇政府按照结算金额向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提交剩余资金的申请;区农业农村局根据结算评审金额将剩余建设资金拨付至各镇政府。

(六)农村公共照明设施建设工程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镇政府

实施流程:各镇政府将农村公共照明设施建设实施方案报送至区农业农村局进行审核;区农业农村局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农村公共照明设施建设实施方案的审核工作;审核通过后,由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实地核验;实地核验通过后,各镇政府将实施方案报送至区财政局进行预算评审;预算评审完成后,由各镇政府按照预算评审金额向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提交资金的申请;区农业农村局根据预算评审金额将70%建设资金拨付至相关镇政府;各镇政府组织实施农村公共照明设施建设工程,区农业农村局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工程竣工后,各镇政府组织验收工作;验收完成后,各镇政府将复核验收申请报送至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由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复核验收;复核验收通过后,各镇政府将结算评审相关材料报送至区财政局进行结算评审;结算评审完成后,由各镇政府按照结算金额向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提交剩余资金的申请;区农业农村局根据结算评审金额将剩余建设资金拨付至各镇政府。

(七)农村公厕提升改造工程

牵头单位:区农业农村局

责任单位:各镇政府

实施流程:各镇政府将农村公厕提升改造实施方案报送至区财政局进行预算评审;预算评审完成后,由各镇政府按照预算评审金额向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提交资金的申请;区农业农村局根据预算评审金额将100%建设资金拨付至相关镇政府;各镇政府组织实施农村公厕提升改造工程,区农业农村局在建设过程中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工程竣工后,各镇政府组织验收工作;验收完成后,各镇政府将复核验收申请报送至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由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复核验收;复核验收通过后,各镇政府将结算评审相关材料报送至区财政局进行结算评审;结算评审完成后,结余资金部分由各镇政府原渠道缴回,资金不足部分由各镇政府按照结算金额向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提交剩余资金的申请;区农业农村局根据结算评审金额将剩余建设资金拨付至各镇政府。

五、操作步骤和验收标准

(一)操作步骤

1、区农业农村局在当年10月底前,牵头确定第二年的美丽乡村建设任务,并送达至相关单位和各镇政府。

2、各镇政府完成美丽乡村建设实施方案编制后,报请各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审核,各行业主管部门在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3、实施方案审核通过后,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在10个工作日内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实地核验。

4、实施方案通过实地核验后,由各镇政府报送至区财政局进行预算评审;区财政局在1个月内完成预算评审工作;区农业农村局按照预算评审金额的70%拨付至各镇政府;同时,各镇政府组织进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工作,并按照行业主管部门指导意见的.内容和标准组织实施工程建设。

5、招投标完成后,镇政府按照预算评审金额的50%拨付启动资金至相关施工单位。

6、工程建设竣工后,由各镇政府组织验收,验收通过后,将复核验收申请报送至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由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组织行业主管部门进行复核验收。

7、复核验收通过后,各镇政府将结算评审相关材料报送至区财政局进行结算评审,并按照结算金额向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提交剩余资金的申请,区农业农村局按照结算评审金额拨付剩余资金。

(二)验收标准

1、各镇政府需成立工程验收小组,由镇长担任组长,各主管副镇长、相关科室和建设村党支部书记担任成员,负责农村街坊路及雨排水等相关配套设施、绿化美化、公共照明设施和公厕户厕改造等建设工作的验收工作。

2、各镇政府需向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提供的备案材料如下:

(1)村庄实施方案的财政预算评审报告1份;

(2)建设资金70%的资金申请2份(需写明各分项工程量、工程单价、工程总量、工程总资金,带签发人并加盖公章);

(3)各镇政府工程验收小组的自验报告1份(需镇长、主管副镇长、相关科室负责人、建设村党支部书记、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签字确认);

(4)监理报告1份(由监理单位提供);

(5)复核验收申请2份;

(6)工程结算报告1份;

(7)剩余建设资金的申请2份。

六、传统村落保护

国家级传统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过程中,应予以重点支持,按照相关规定,可提高设计标准,要单独进行实施方案设计,提升保护、修缮的设计水平,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

市级传统村落,在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过程中,按照相关规定,可适当提高设计标准,加大传统村落保护力度。

七、资金使用管理

1、美丽乡村建设相关资金优先用于工程进度快、工程质量优良的镇。

2、各镇可在美丽乡村建设范围内统筹使用美丽乡村资金(含以前年度资金),超出财政定额补贴部分,区财政不再给予追加,超出部分由各镇政府自筹解决。

3、各镇超过一年以上结余资金按原渠道缴回区财政,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4、列入美丽乡村年度工作计划的村庄,具备可实施条件,无故逾期一年未实施的,将收回建设资金,区政府不再给予资金支持。

八、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协作

美丽乡村建设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任务,行业主管部门、各镇政府要主动作为,积极沟通,多措并举,真抓实干,形成共建合力,共同推进各项工作,全面补齐农村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水平,及时协调配合解决实际问题,按期完成各项任务。

(二)落实责任,明确主体

各镇党委、政府是美丽乡村建设的责任和实施主体,镇党委书记(镇长)作为第一责任人。各镇要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和年度工作计划,狠抓工作落实,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严格按照时间节点抓好各项工程实施,要充分发动群众积极性,参与美丽乡村建设。

(三)严格管理,规范建设

本着“经济、实用、适度、合理”的原则编制村庄实施方案,杜绝超越和不切合农村实际的建设项目,严控建设成本,防止过度建设,严禁借美丽乡村建设实施贪大图洋等面子工程。各项工程建设禁止转包和违法分包。如村庄实施方案设计与实地情况不符,由镇政府追究设计单位责任。

(四)加强监督,认真考核

将各镇美丽乡村建设工作纳入区委、区政府绩效考核范围和巡察重点内容,加强区级监督检查,推动各项工作落实。各牵头部门、各镇政府在落实工作的同时,要定期将工作进度报送区委农办美丽乡村建设工作专班。

(五)注重长效,加强管护

各镇政府要将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工作作为一项民生工程来抓,按照“谁管理、谁维护、谁破坏、谁负责”的工作原则,将运维工作落到实处,用好基础设施运维资金,制定长效管护机制、监督监管机制、维护验收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推动农村基础设施管护工作标准化、专业化、规范化、制度化。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4

坪垭藏族乡辖9个村18个社,共1432户6369人,20__年底有建档立卡贫困村8个,贫困户459户2245人。20__年10月完成整体易地扶贫搬迁项目建设,8个村1236户5731人顺利搬迁入住,20__年实现整乡脱贫退出,藏族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坪垭藏族乡先后被评选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乡镇、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国易地扶贫搬迁美丽安置区、全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乡镇、全省卫生乡镇和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

为了让搬迁群众“稳定住、有就业、能致富”,乡党委政府按照区委区政府的决策部署,积极探索推行“1+5”发展模式,以“党建引领”为统领,强基固本谋发展;以“五项措施”为抓手,求真务实促增收;即:“产业培育富民强乡、稳岗就业促进增收、特色旅游助推发展、民俗文化厚德塑魂、创新治理提升效能”。

一、发展目标

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积极推行社区治理创新,落实“网格化”管理服务体系,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区治理新格局,将坪垭藏族乡建设成城乡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区,不断提升乡村治理效能,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二、主要工作

(一)党委统筹谋划,推行“网格化”管理“一张网”。

一是强化顶层设计。新一届党委政府在广泛征求全方位意见的基础上,领导和制定《坪垭藏族乡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发展规划》、《坪垭藏族乡乡村振兴规划》和《坪垭藏族乡乡村旅游规划方案》,并在党代会和人代会上表决通过,形成了人民的意志。同时,成立由乡党委书记任组长,政府乡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及驻村第一书记、村支部书记为成员的社区治理领导小组,全面组织领导社区治理工作。

(二)是推行“网格化”管理。全乡划分5个网格,党委政府设社区治理创新总指挥长、副总指挥长,总指挥长由党委书记担任,副总指挥长由政府乡长、人大主席担任。将安置区8个搬迁村按照社区化管理划分成具有社区管理职能的一级“网格”4个。一级网格长由党委班子成员担任,负责网格范围为本网格管辖的所有村,主要职责:定期召开“网格长联席会”,每月召开1至2次网格管理形势研判会,共同商议研判、协商解决的重大问题,调度推进各项工作。二级网格长由纳入本网格化管理范围的驻村领导、驻村帮扶第一书记担任,共8个二级网格,负责网格本村范围所有事务,落实一级网格长安排的工作,做好民生服务、环境治理、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解等工作。网格员由纳入本网格化管理范围的驻村干部、支部书记、副主任、监委会主任、文书、小组长等担任,负责本网格范围的信息采集、情况处置、民生服务、环境治理、政策宣传、矛盾纠纷调解、“户积分”考核管理等工作。

(三)加强阵地建设,优化便民服务“零距离”。一是按照“服务设施最大化、办公场所最小化、社会效益最优化”的原则和社区化管理标准,通过合理选址,组织协调,加快4个社区阵地建设。组织部门投资400多万元,建成4个社区党群服务中心,目前已全面投入使用,为开展党群活动、议事决策、便民服务、教育培训、文娱活动等提供便利。二是把“放管服”工作作为推进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标准化打造党群服务中心规范化建设,为群众提供多元、便捷的矛盾纠纷“一站式”服务中心,积极推进便民服务工作,为群众打通“绿色服务通道”,让信息多“跑腿”,群众少“跑路”,“最多跑一次”,实现服务“零距离”。

(四)坚持党建引领,夯实社区治理“强基础”。构建“党建+”的乡村治理体系,在乡村党组织的引领下,通过发展特色产业、人才培养、文化发展等措施,凝聚乡村治理工作力量,夯实治理成效,促进团结进步。

1.“党建+特色产业”,筑牢乡村振兴产业基础。一是按照“山上有生计、山下好生活”的发展路子,大力发展“3+6”山地特色产业,积极推行“党支部+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实现坪垭藏乡花椒、油橄榄、特色小杂粮、肉兔养殖等“四大支柱”特色产业提质增效。提出了“双千双万”目标:“千”就是发展千亩油橄榄种植基地;打造千亩山地特色观光农业,发展小杂粮荞麦种植3000亩、油菜3000亩。“万”就是通过综合管护1.4万亩花椒产业提质增效;3年内通过党支部引领、合作社带动,实现肉兔养殖年出栏突破10万只,肉兔养殖收入突破100万元。通过特色产业发展让人均纯收入突破1万元,最终让产业年收入突破千万元,收入占比达到总收入的30%。二是多渠道解决群众就业。通过劳务输转、公益性岗位、乡村工厂、乡村旅游等四个途径,每户至少解决一个就业人口,帮助群众就业增收。同时,强化对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提升就业本领,注册“坪垭架子工”,让“坪垭架子工”品牌成为坪垭务工群众的新名片。

2.“党建+人才培养”,夯实乡村振兴人才支撑。把乡村振兴作为培养锻炼干部人才的广阔舞台,健全完善干部人才培养、流动、使用机制,推动各类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聚集。高标准高质量完成社区“两委”转换工作,拓宽用人视野,注重从产业致富带头人、外出务工经商返乡、本乡本土未就业大学毕业生、退役军人、优秀妇女等人员中选拔优秀年轻人员,也可从第一书记、党委成员中委派“一把手”。同时,全方位开发公益性岗位、社区工作者、村文书、志愿服务者等,在解决就业的同时培养优秀人才。积极引导专业技术人才向乡村振兴一线流动,深入一线开展农业技术服务活动。大力培养“土专家”、“田秀才”为美丽乡村建设、社区治理服务。

3.“党建+生态环保”。党员干部要带头强化生态意识,不断增强抓生态文明建设的本领。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切实做到讲生态就是讲党性、讲政治、讲大局,正确处理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把生态保护有关法律法规和知识技能列入党员干部培训的内容,全面倡导绿色政绩观,大力弘扬低碳生活观,着力强化环保法制观,围绕生态文明建设提升执政能力。同时,要注重不断提升广大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党员干部要经常深入社区、学校、企业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努力营造绿色发展、生态和谐的良好社会氛围,把生态文明的理念融入群众的日常工作生活中,倡导低碳生活、绿色消费,崇尚勤俭节约、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4.“党建+文化发展”。在优先发展基础教育的基础上,充分尊重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和历史文化,挖掘《松赞干布迎亲记》、《坪垭羌姆傩面舞》、《同心圆锅庄舞》、《锦带》工艺、《酒曲》文化、特色美食等民族文化遗产,通过培养一批民族文化传承人,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坪垭藏族乡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成为全国申遗产品,让藏乡坪垭文化长久传承。积极创作乡歌、文艺创作、文学创作等,不断丰富提升民俗文化内涵,引领带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让藏乡民俗文化成为发展资源。

5.“党建+民族团结进步”,开出和谐美丽“幸福莲”。民族团结一家亲,小康路上心连心,坪垭藏族乡始终以党建为引领,増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为载体,结合党史的学习教育,开展了以“感恩党,跟党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入开展党的民族政策“七进”活动,使民族团结进步意识深入人心,激励干部职工自觉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争当民族团结模范,安置区呈现出稳定祥和的景象,开出美丽和谐的“幸福莲”。

(五)强化“1+5”治理模式,架起党群“连心桥”。创新“一规+五治、一市+五榜、一网+五包”的“1+5”党建引领乡村治理模式,靠实工作责任,着力推进乡村善治,优化乡村振兴“软环境”。

1.“一规+五治”。以“村规民约”为基本规范,推进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形成“大事一起干、好坏大家判、事事有人管”的治理格局。

(1)规范村规民约。为了推进民主法治建设进程,树立良好的民风、村风、乡风,创造安居乐业的'生活环境,结合坪垭社区实际,广泛征求社区居民意见,制定了符合坪垭居民的村规民约,并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村规民约。为广大搬迁群众提供行为引导,也是村民会议或村民委员会对社区进行治理的依据。广大党员干部以身作则、率先垂范,发挥模范带头作用,模范遵守村规民约,带头宣传倡导移风易俗,以良好的党员干部形象维护党和政府的形象,以优良的党风促政风、带民风。

(2)创建五治融合。严格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坚持党建引领,政治、自治、法治、德治、智治“五治”融合,健全完善党支部领导、村委会主导、治安户长配合、群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系,形成全民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政治引领聚合力。一是党建驱动。通过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群团助推、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共治同心圆,落实“党建+网格化管理”,稳固基层社会治理根基。二是支部推动。通过创建“五好支部”,即:示范引领能力好、集体经济发展好、人居环境改善好、乡村治理效果好、群众评价反响好,充分发挥支部战斗堡垒作用。三是示范带动。依托“共产党员示范岗”,通过亮身份、定岗位、定职责、定目标,建立党员联系制度,列明需求服务清单,完善工作协调机制,激活党员干部干事活力,提升服务意识,深化党群联动。

自治强基注内力。一是积极推行“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做到涉及村民切身利益和村级重大事项规范透明,接受群众监督,形成共治共享治理新机制。二是创建自治自治,完善民主选举制度,加强民主协商制度建设,增强民主决策参与能力。创建议事协商委员会。积极组织吸纳市、区、乡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群众代表作为议事协商会成员,切实发挥议事协商、民主监督的作用,对重大事项和问题进行调研、评议、协商,为群众解疑释惑,及时化解矛盾纠纷。创建人民调解委员会。以民族团结、基层治理,司法调解为工作为中心,积极探索“党建+人民调解”和“枫桥经验”工作模式,充分发挥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通过建立健全人民调解组织,围绕“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乡、保持矛盾不上交”的工作目标,积极吸纳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有威望的群众等一批事业心强、责任心强的人士作为人员调解员,并每年组织开展一次调解员的业务培训,以提高调解人员的工作能力和业务水平。全乡组建1个乡级调解委员会和9个村级调解委员会,共54名人民调解员。每月对矛盾进行矛盾风险预警防范和排查上报,由村乡两级调委会进行调处,特殊矛盾司法所联同派出所、法庭联合调处,形成多方联动,齐抓共管的调处机制。创建红白理事会。以“倡导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树立文明新风尚”为目的,在乡村干部的积极推动下,成立“红白理事会”,为社区红白事立了规矩,理事会全部由村里处事公道,在群众中威望高、办事能力强的社区干部、老党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和村民代表担任红白理事会成员,专门为村民操办红白喜事,引导村民改变观念,红白喜事一切从简,改善村风民风,呈现出文明道德的新风尚。创建环境卫生整治委员会。成立坪垭藏族乡环境卫生创优委员会,划分8个环境卫生管理网格,负责辖区环境卫生,制定环境卫生管理办法和奖惩制度,落实“门前三包”制度,每月一评比,形成环境卫生治理长效机制,不断优化辖区环境卫生,提升人居环境质量。创建民俗文化研究会。积极筹建坪垭藏族乡民俗文化研究会,通过培养一批民族文化传承人,积极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将坪垭藏族乡民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成为全国申遗产品,让藏乡坪垭文化长久传承,丰富提升民俗文化内涵,引领带动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引导文化机构、团体到搬迁点拓展服务,支持群众自办文化,发展本土文化,发现和培养各类文化人才,兴办读书社、书画社、文艺俱乐部,组建演出团体、民间文艺社团、健身团体等。广泛开展形式多样、具有民族特色和地方特色的社区文化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创建坪垭藏族乡妇女促进会。通过组建妇女促进会,积极向社会宣传妇女观,努力消除社会对妇女成才的各种世俗偏见,搭建平台,发现人才、运用人才,通过收集妇女人才信息,开发妇女人才资源,让妇女为坪垭藏族乡发展贡献才智;同时通过代表妇女反映妇女的呼声,能进一步维护妇女的合法权益,提高坪垭藏族乡妇女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创建治安保卫委员会。从退伍军人、未就业大学生中组建治安保卫委员会,负责安置区的维稳、安保、治安、平安建设等工作,促进和谐稳定。创建治安保卫委员会共管共享委员会,负责对安置区治安保卫委员会进行管理维护,监督教育群众共管共享公共设施,形成人人爱护公共财产的良好习惯。

法治保障强定力。一是强化法治服务。坚持以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探索实施信访法治化处置机制,引导群众依法理性反映信访诉求。落实一村一民警、一村一顾问、一户一明白人,实现法律服务到村到户到人。打造乡、村两级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实施农村法律顾问“六个一”机制:每月一次下村服务、每季一次法治讲座、每季一次村务法律审查、每年一次免费诉讼服务、每年一份法治提升报告、每村一卷法治档案,破解乡村普法中顾而不问、问而不深、推而不广的难题。二是加强法治宣传。严格落实法律宣传“七进”,以司法所为平台,联合派出所、法庭,定期不定期组织开展法治宣传教育,通过开设法治讲堂活动,多层次、多角度、多平台的法治宣传,使法治意识深入人心,形成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法治氛围。

德治教化添动力。深入推进文明村镇创建和移风易俗行动,开展道德讲堂,使传统道德与现代法治实现良性互动,以德治滋养法治、涵养自治。国之本在家,还要重视家庭建设,传承良好的家风家训。一是加强校园道德教育。学校将德育纳入教育教学的全过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树立礼貌待人、诚信友善的道德风尚。二是加强社区道德教育。通过议事协商会、调解委员会、环境整治委员会等组织,引导社区成员形成尊老爱幼、男女平等、自由婚恋、睦邻友好、婚丧从俭、清洁卫生等文明新风。

智治支撑激活力。通过探索创新数字化赋能、雪亮工程、互联网+政务服务、零距离便民服务圈等工作,加快网上便民服务体系建设,构建全流程一体化在线服务平台和便民服务网络,推行“最多跑一次”“马上办、一次办、 网上办”等改革和“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等便民举措,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效率和水平,用智能化“小程序”解决“大事情”。

2.“一市+五榜”。以积分超市为平台,创新“诚信黑红榜、道德模范榜、五星文明榜、先进光荣榜、最美乡贤榜”五榜管理制度,通过亮积分、晒成绩、树先进,以先进典型引领乡风,以反面事例鞭策后进。

(1)建设积分超市。每个村建设一个积分小超市,各村支部以“积分超市”建设作为引领乡村治理的抓手,引导群众以积分改变习惯、用勤劳创造幸福。由村支部牵头,帮扶单位、区团委、区妇联、区工会支持协助,全乡建设9个积分超市,配置超市商品。同时,制定积分规则和奖励制度,按照积分超市积分规则进行每月积分评比,严格依照奖励制度领取积分奖品。

(2)设立诚信黑红榜。每月在信用领域进行黑红榜评比,上红榜者获得积分超市领取奖品资格。倡导诚信做人,积极还贷。对小额信贷、灾后重建贷款按时或者提前归还的上红榜,对逾期不还的“老赖”进行黑榜曝光。

(3)设立道德模范榜。依照社会公德、家庭美德评判标准,对评选出来的“好儿媳”、“好公婆”、“好邻居”、“好家庭”、“好学子”进行张榜公示,以规立德,弘扬“勤俭持家、遵纪守法”美德,重点发挥道德教化作用,不断提升群众道德素养,打造邻里互助的美好氛围,树立良好的社会风尚。

(4)设立五星文明榜。以户为单位每年开展“五星文明户”评选活动,每村至少评选一名致富星、守法星、美德星、卫生星、诚信星,进行张榜公示,通过积分奖励倡导文明,树立良好村风。

(5)设立先进光荣榜。在各项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党员、先进个人上光荣榜公示宣传,并获得积分超市领取积分奖品资格。

(6)设立最美乡贤榜。籍贯或祖籍为本乡范围有德行、有才能、有成就、有声望而被本地民众所尊重的贤人,如:热心公益事业,乐于助人,公道正派,在当地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的成功人士;推动家乡社会经济发展的离退休老干部、老同志,对家乡有较大贡献的人。不断发掘、推介、评选、宣传,

3.“一网+五包”。即建立“网格”管理服务体系,全乡建5个网格,对网格内群众实行政策宣传、公共服务、公共管理、公共卫生、联防联控落实“五包”责任,充分发挥党组织组织、宣传、凝聚、服务群众的作用。各网格长、网格员,重点做好网格内群众开展惠民、便民服务工作和日常管理事务,认真落实好便民服务工作,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化解信访问题、消除治安隐患、应急处置各类风险等工作。通过开展“主动排查晓民情、及时化解顺民意、贴心服务暖民心”等“三民”活动,长效落实“五个一”措施(即:组织领导一把手、责任落实一个人、摸底排查一张网、化解纠纷一条线、党群合力一条心),维护社会安定团结。

(六)聚焦民生热点办实事,情系百姓“暖民心”。对兜底保障、临时救助、残疾人保障、特困供养等人群实行动态管理,每月开展走访、摸底活动,做到了应保尽保。同时,对全乡三留守人员落实“335”关爱措施:严格落实“三个责任”即:驻村领导、第一书记、村党支部书记的联系包抓责任,驻村干部、村干部、帮扶队员的结对服务责任,确定具备较强监护能力和监护意愿的三留守人员近亲属、村社干部、党员代表、人大代表、妇女代表担任监护人的监护责任;扎实开展关爱服务农村留守老人的暖心行动、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妇女的贴心行动、关爱服务农村留守儿童的护苗助学行动等“三项行动”;认真抓好农村特困供养群众“五个一”服务活动,即:“整理一次家务、打扫一次卫生、清洗一次被褥、开展一次体检、奉献一次爱心”,并在幸福家园为入住的特困供养人员提供便捷、舒适、优美的生活和休息环境,实现特困供养人员“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乐”。另外,积极将安置区火葬场、文殊院建设纳入日常议事议程,目前正在积极筹措资金早日启动项目建设,解决搬迁群众后顾之忧。

三、工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成立由党委书记任组长、班子成员及驻村领导为副组长、驻村干部和村社干部为成员的乡村治理领导小组,负责全乡乡村治理工作。

(二)强化示范引领。20__年建立乡级示范村2个分别是腰道和赵杨坪村,同时把腰道村区级示范村。 20__年全面推行。

(三)严格督查考核。建立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每月开展“练兵比武”活动,每季度开展督查一次,将督查情况计入季度考核,纳入年终考核。

总之,要通过构建长效机制、加大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引领等,大力弘扬新风正气,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摒弃陋习,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为乡村治理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5

为落实“十大战略”实施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结合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

20xx年,重要农产品保障供给能力进一步增强,特色产业质量效益持续提升,农产品质量和食品安全水平进一步提高,“十百千万”工程、“两茶一菜”四化工程、“食尚、道地食材”品牌工程进展显著,农村基础设施和基本公共服务不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到20xx年,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稳定在亿斤以上,现代乡村产业体系基本形成,乡村面貌发生显著变化,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更加健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持续缩小,乡村振兴走在前、做示范。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

二、扛稳粮食安全重任

(一)建设现代化粮食生产功能区。

抓牢粮食生产功能区和重要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建设,融入黄淮海平原粮食安全产业带核心片区建设,推动粮食生产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生产体系,广泛应用现代农业设施、装备、技术,提高良种化、机械化、科技化、信息化、标准化水平,到20xx年,粮食种植面积保持在万亩以上,其中优质专用弱筋小麦发展到万亩左右,再生稻发展到万亩,稻渔综合种养稳定在万亩左右。加快构建现代粮食经营体系,加大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业产业化联合体等培育力度,推动联合与合作,完善利益联结,把小农户带入现代农业产业链、价值链。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重点抓好x县、等产粮大县和、xx县、优质专用小麦示范县建设,培育壮大粮食精深加工企业,做强现代粮食产业。

(二)加强耕地保护利用。

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严格管控耕地“非粮化”。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规范设施农业用地管理,强化土地流转用途监管。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工程,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整县示范,抓好农田水利设施排查整改,到20xx年,全市高标准农田保有量达到万亩以上。大力实施“四水同治”,加快十大水利工程建设进度,启动新一轮重点水利工程建设,开展大型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和中型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到20xx年,全部完成现有病险水库除险加固。

(三)提升种业发展质量。

实施种质资源保护利用、种业创新平台建设、种业创新攻关、种业企业扶优、良种繁育能力提升和种业市场净化六大行动,重点培育弱筋小麦、水稻、油菜、花生、食用菌等优势农作物以及发展油茶、茶叶、花木、林果、畜牧、设施农业等急需优良品种,到20xx年,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以上。加快育种产业化步伐。推动新县生猪育种新高地建设。

(四)加强农业科技创新。

支持高校、科研院所、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组建产业创新联盟、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打造高层次的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大国家和省级农业科技园区创建力度,推动提质增效,支持xx县建设全省农业科技引领优势产业发展共建试点县,支持xx区在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基础上争取创建农业高新技术示范区。

三、推进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发展现代畜牧业。

稳定生猪存栏,对年出栏1万头以上生猪养殖场,挂牌建立国家级生猪产能调控基地。构建生猪全产业链,加快建立“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运输、冷鲜上市”产销模式,引导屠宰产能向养殖集中区转移,鼓励大型养殖企业自建屠宰厂,支持主销地龙头企业到我市布局屠宰产能,鼓励屠宰企业完善预冷集配中心、低温分割加工车间、冷库等设施,实现生猪养殖就地屠宰加工,不断提高猪肉深加工比例。大力推进“秸秆换肉”,实施牛羊养殖大县和龙头企业培优工程,积极培育平桥、xx县、成为肉牛、肉羊养殖大县。打造华英亿级产业集群。

(二)做强优势特色产业。

推进优质小麦、茶叶、水产品、花生、中药材、林果、蔬菜、花木、食用菌、草畜等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创建一批国家级特色农产品优势区。扩大高油、高油酸花生面积,在沿xx县区打造沿淮花生产业带,到20xx年优质花生发展到万亩左右,高油酸花生占比达到%。支持油脂龙头企业在我市花生主产区加快产业布局,建立大型油料加工企业,优化植物油产品结构。到20xx年,油料加工企业加工业总产值达到亿元,培育年产值x亿元以上的企业3家。做优果蔬产业,开展果蔬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行动。以xx区、xx县、xx县、xx区、xx县等县(区)为重点,发展优质食用菌产业,提升食用菌工厂化种植水平,到20xx年食用菌年产量发展到万吨左右。实施中药材保护开发工程,建设一批设施标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示范种植基地,到20xx年中药材发展到万亩左右。做精茶产业,加强“毛尖”、“红”品牌运作与推广,到20xx年,全市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亿元。

(三)链式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围绕茶叶、油茶、弱筋小麦、优质水稻、水产、畜禽、中药材等农业优势特色产业,提升农产品精深加工水平,科学布局产业链上下游,构建全产业链条,培育超百亿元的重点县。实施农业产业化倍增计划,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和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农业高新技术企业、省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实现翻番,支持“链主”企业做大做强,力争到20xx年培育产值超百亿元的“链主”企业。推进品种培优、品质提升、品牌打造和标准化生产,引进和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品牌效应的骨干企业,引导企业与农户等共创企业品牌,力争省级以上农业品牌数量在全省第一梯队。

(四)加强载体建设。

统筹农业农村发展载体平台建设,推动资源要素集聚,形成叠加效益。坚持“一县一业”“-镇一特”“一村一品”,到20xx年60%以上的县培育出特色鲜明的主导产业,创建30个以上国家级、省级农业产业强镇。积极培育大别山北麓茶叶、油茶等国家级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加快构建国家、省、市、县四级现代农业产业园体系,实施“园长制”,开展提升提质行动。积极创建国家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到2030年,实现省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县域全覆盖。

(五)推进绿色兴农、

质量兴农、品牌强农。整市创建国家级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全面开展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创建,深入推进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大力发展节水、节肥、节药、节地等生态循环农业,推进畜禽粪污、秸秆、农膜等资源化利用,到20xx年,主要农作物农药、化肥利用率稳定在%以上,畜禽养殖粪污综合利用率达%以上,秸秆综合利用率达%以上,基本实现农用薄膜回收处理。建立健全农业标准体系,强化质量安全监测和质量安全追溯管理,实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到20xx年,绿色食品产品认证数量进入全省第一梯队,%以上的.县达到国家级农产品质量安全县标准。实施品牌目录管理制度,发挥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带动效应,大力培育“毛尖”“山茶油”“弱筋小麦”“虾稻米”“南湾鱼”等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着力塑造“食尚,道地食材”公共品牌整体形象。

(六)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实施家庭农场培育计划,开展示范县创建,到20xx年,家庭农场发展到x万家,县级以上示范家庭农场达到家。实施农民合作社规范提升行动,开展农民合作社质量提升整县推进试点,到20xx年,省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到家以上,市级以上农民合作社示范社发展到家以上。健全农业专业化社会化服务体系,积极创建一批国家级、省级示范基地和示范服务组织,到20xx年,省级以上农业社会化服务示范组织发展到家以上,供销社系统建设标准化一站式为农服务中心xx个。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

(一)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

严格落实过渡期内“四个不摘”要求,保持现有主要帮扶政策总体稳定,分类调整优化。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开展常态化预警监测,建立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提升安置区社区治理能力。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和监督。健全常态化驻村工作机制,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

(二)接续推进脱贫地区乡村振兴。

以脱贫县为单位规划发展乡村特色产业,深入开展产业发展十大行动,完善全产业链支持措施,建立健全新产业新业态向脱贫地区引入机制,扎实开展“万企兴万村”行动,继续开展消费帮扶。加强脱贫人口及监测对象技能培训和就业帮扶,多途径推动稳岗就业。进一步提升脱贫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水平。在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大力推广以工代赈方式,优先吸纳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低保户、受灾群众和其他农村低收入群体参与工程建设。

(三)健全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

加强农村低收入人口动态监测、定期核查和动态调整,建立帮扶台账,明确“一对一”帮扶责任人,限期消除返贫致贫风险。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基本生活救助、专项教助和急难救助,构建分层分类的社会救助体系。坚持基本标准,统筹发挥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三重保障制度综合梯次减负功能。健全老年人、未成年人、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

五、有力有序推进乡村建设

(一)科学编制乡村规划。

把握乡村发展走势,明确村庄分类和布局,因地制宜编制实用性村庄规划,优化乡村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到20xx年,实现村庄规划应编尽编。划定乡村风貌分区和特色风貌带,明确各地乡村风貌塑造方向。加强传统村落、民居和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保护,传承文脉、留住乡愁。探索建立乡村规划委员会制度,完善规划机制,加强对农村宅基地、农房建设、风貌管控的有效管理。

(二)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坚持一体推进乡村设施改造、服务提升、乡风塑造和治理创新,打造能留住乡情、乡韵、乡愁的美丽乡村。大力实施县域城乡交通一体化行动、农村供水保障行动、县域城乡清洁能源建设一体化行动、县域城乡信息通信网络建设一体化行动、县域城乡广播电视建设一体化行动、县域城乡物流体系建设行动、农村房屋品质提升行动,推动农村基础设施提挡升级。大力实施县域城乡教育服务均等化行动、县域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行动、县域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行动、县域社会保障均等化行动,逐步县域内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实现标准统一、制度并轨。

(三)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

按要求完成厕所革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体提升、农房及院落风貌整治等年度工作任务,积极开展“四美乡村”、美丽小镇、“五美庭院”建设,积极创建省级美丽乡村“十县百镇千村”示范。持续推进移风易俗,弘扬孝善文化,建设文明善治乡村,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时代农民,到20xx年,力争具备条件的镇村都成立“乡村文化合作社”,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60%。

六、增强农村发展活力

(一)稳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

保持农村土地承包关系稳定并长久不变,探索承包地“三权分置”多种实现形式,到20xx年,适度规模经营面积占比达80%以上。稳慎推进新县全国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试点,规范开展房地一体宅基地日常登记颁证工作。探索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制度。依法保障进城落户农民土地承包权、宅基地使用权和集体收益分配权。完善盘活农村存量建设用地政策,优先保障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用地。

(二)发展壮大新型农村集体经济。

积极盘活利用农村各类资产资源特别是脱贫攻坚形成的经营性资产,推行“农村集体经济+合作经济组织+农户”发展模式,以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为主体成立经营实体,加强农村集体资产经营管理。脱贫县继续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促进全县域农村集体经济快速发展,促进农民收入追赶全省平均水平。参与万村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行动,到20xx年,全市所有村都有集体经营收入,其中年经营收入x万元以上的.达到%。

(三)加强县域改革发展。

坚持以县域治理“三起来”为根本遵循,把县域作为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切入点,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统筹县域产业、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基本农田、生态保护、城镇开发、村落分布等空间布局,强化县城综合服务能力,把乡镇建设成为服务农民的区域中心。加快实施放权赋能改革,按照“能放尽放”的原则推动权力下放,扩大县(市)经济发展自主权。

(四)大力推动返乡创业。

抓住人回乡、钱回流、企业回迁的重大机遇,坚持政策推动、乡情感动、项目带动,发展壮大“回归经济”,引导支持有能力、有意愿、有情怀的农民返乡创业就业,积极吸引专业技术、经营管理、市场营销等各类人才投身乡村振兴。推进“人人持证、技能河南”建设。提升农民专业技能,逐步提高持证比例。实施现代农民培育计划、农村实用人才培养计划、脱贫村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育计划、“一村一名大学生”培育计划,加快培养高素质农民队伍。

七、实施三年行动计划推动乡村振兴扛旗

(一)“十百千万”引领乡村振兴示范。

每县区规划建设1个乡村振兴示范区,示范区内建设1个农产品精深加工产业园,乡村建设13个专项方案覆盖的政策项目优先安排、优先建设、优先实施,各项农村改革试点、示范、试验集中在示范引区内全面推开,实现城乡融合发展走在前列,农村人居环境整洁优美,到20xx年,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达到%以上,黑臭水体基本消除,卫生厕所全面普及,长效管护机制基本实现全覆盖,建立村庄保洁、垃圾分类、集中收集运输、无害化处理一体化体系,县级以上文明村镇达到90%。每年每个乡镇以行政村为单元建设一个示范引领村,打造“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农文旅一体化深度融合发展,村集体经济收入xx万元以上,农村生活垃圾治理全覆盖,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无害化卫生厕所普及率达到%以上,“五美庭院”覆盖率达到%以上,村内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按照城乡一体化标准建设,D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深入推进吗,达到省级基层D建示范村、廉洁乡村、民主法治村、平安村创建标准,社会诚信体系健全。以自然村为单元,每年每个乡镇创建5个以上生态宜居示范村,农村生活垃圾分类收运体系全覆盖,生活垃圾基本得到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持续推进农村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厕所粪污基本得到处理,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农村黑臭水体治理率达到%左右,农村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全面提升,长效管护机制逐步完善,七村共建(干净乡村、通畅乡村、明亮乡村、清洁乡村、绿色乡村、文明乡村、美丽乡村)取得扎实成效。剩余村全部按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要求整治达标,以“三清一改”为主要内容的村庄清洁行动扎实开展,实现“三无一规范一眼净”的目标,所有村庄达到干净、整洁、有序。

(二)“三块地”改革激活要素资源。

市、县、乡(镇)三级农村产权交易平台全部建成并运营,推动各类农村产权依法规范交易,实现以交易促融资、以融资促交易。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地“三权分置”,促进经营权有序规范流转。推进宅基地改革,房地一体宅基地确权登记实现应颁尽颁,落实“一户一宅”要求,探索“三权分置”实现形式,盘活利用闲置资源。

乡村振兴示范区内,探索宅基地资格权、使用权在镇域范围内流转,推动人口向中心镇集中、空间向中心镇聚合、要素向中心镇聚集。对全市补充耕地指标和宅基地复垦指标进行统一收储管理。统筹占补平衡收益,引导民间资本、金融资本等参与土地整治和高标准农田建设。开展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使用权抵押融资。明晰集体产权归属,落实产权证书,盘活开发闲置资源,推动上市交易。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进行资源资产联合,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等进行股份合作,多种形式盘活农村集体资产。

(三)“多彩田园”升级做强农业产业。

围绕茶叶、油茶、弱筋小麦、优质水稻、水产、中药材、畜禽、食用菌等优势特色产业,加快培育全产业链,实现一二三产深度融合发展。围绕“米面油肉酒茶”,推动农副产品加工业向绿色食品产业转变,精深加工比例达%。

以实施品牌化、标准化、基地化、数字化“四化工程为牵引,以华英、黄国粮业、豫申粮油、山信米业、息县休闲食品、“两茶一菜”为重点,推进正大农牧“四位一体”中央厨房模式,带动食品全产业链高端化发展,尽快实现亿目标。大力发展城郊乡镇设施农业、休闲农业、共享农业、高科技农业园区等。

(四)特色品牌创建振兴“两茶一菜”。

做优“毛尖”,用城市名片的标准建设毛尖小镇、重振国际茶叶市场、经营“茶文化节”IP,加快“五大中心”和一站式产销平台高效运营,完成茶产业协会整合赋能,统筹茶文化、茶产业、茶科技,贯通产加销、融合农文旅,推动“公用品牌+企业品牌”协同发展,“毛尖”品牌位次保持前三位。

做大“山茶油”,推动油茶种植扩面提质和茶油市场开拓联动发展,以茶油消费市场开拓、茶油加工升级,促进油茶种植面积稳步增加,打造一批千亩以上的油茶标准化示范基地;培育3-5家以精深加工为主的全产业链条发展的省级以上茶油龙头企业,茶油产业综合产值力争翻一番;创建“山茶油”区域公用品牌。深入推广健康养生的美食,加速推进菜产业连锁化经营,创建美食地标城市。

(五)培育“食尚,道地食材”。

推进优势特色农产品生产基地建设,调整结构,优化品种,提升品质。围绕培优品种,促进规模化经营主体与科研单位、种业基地对接合作。围绕提升品质,深化全域同创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国家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三个创建”,启动土壤改良提升五年行动,打造一批“中国天然氧吧”和气候好产品。围绕打造品牌,推进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地理标志农产品认证提速、规范管理,开展“山茶油”“虾稻米”“弱筋麦”“南湾鱼”等区域公用品牌和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创建。构建“公共品牌+特色优势农产品产业链+龙头企业+产业基地+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模式。市级统筹产业集群建设,县区各有侧重,形成“一群多链,聚链成群”。

(六)推进农村绿色发展。

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市县。编制《xx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规划(20xx-20xx)》,并在20xx年启动实施。所有乡镇出境断面水质达到Ⅲ类以上、%乡镇出境断面达到Ⅱ类标准,水生态环境“保三争二”目标。土壤环境稳定安全。四水同治工作在全省走前列。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保持全省首位,实现全域二级达标。开展城市街区通风廊道评估和规划设计,建设人影作业固定化标准作业站2个,开展常态化生态修复型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创建森林城市(县)。创建3个森林城市(县),每年建成省级森林特色小镇1个,省级森林乡村20个,规划建设淮河生态廊道xx段。

八、实施保障

(一)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的要求,统筹推进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完善乡村振兴联系点制度,开展县乡村三级D组织书记乡村振兴轮训,加强各级分管负责同志业务培训。

(二)实施分类推进。

以县(区)为单位,依据区位条件、资源禀赋、产业基础、发展水平等实际情况,分类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固始县、新县等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引领县要高起点、高标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加快“五大振兴”步伐,探索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xx县、xx县等省级乡村振兴整体推进县要加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力度,统筹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不断增强县域发展实力。xx县、xx县、等县要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过渡。、平桥两区深入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在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协调发展、共同繁荣方面走在前列。

(三)加大投入力度。

完善“三农”财政投入稳定增长机制,形成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支持、社会积极参与的乡村建设多元投入格局。调整提高土地出让收入用于农业农村比例,加大对乡村振兴重点领域、薄弱环节支持。强化资金整合、资源统筹,健全完善涉农资金统筹整合长效机制。发展农村普惠金融和小额信贷,完善农村信用体系和涉农信贷担保体系建设。

(四)强化督导考核。

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有关单位进行督查指导,督导结果向报告。各地要制定具体措施,推动工作落实。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6

为扎实推进全镇农村污水建设与管理,进一步补齐我镇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收集、处理、运行、管理等方面的短板,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提升群众生活品质,切实扛起我镇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的政治责任。根据县统一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以污水减量化、分类处理、循环利用为导向,加强统筹规划,打破村(社区)界限,突出重点区域,完善标准体系,选择适宜模式,强化管护机制,加快融合发展,全面推进全镇农村污水治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不断提升群众幸福指数,打造美丽乡村。

(二)基本原则

1、政府主导,共同参与。加强政策引导,统一顶层设计、统一规范标准、统一管理要求,镇、部门、村(社区)联动协作、合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加强宣传引导,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引导群众参与建设和维护管理。

2、因村制宜,分类治理。坚持应收尽收、治管兼顾,综合考虑村庄自然禀赋、经济社会发展、污水产排现状、生态环境敏感程度、受纳水体环境容量等实际情况,综合评判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的环境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因村制宜确定治理模式和处理工艺,优先考虑资源化循环利用。

3、试点先行,全面推进。以饮用水源和水生态环境保护为重点,注重近期和远期相结合,按照“典型示范、以点带面,先急后缓、全面覆盖”的原则,合理确定治理目标任务,突出重点村(社区)和重点任务,科学排布力量和资源,整体统筹、分批推进,以试点先行带动整体有序铺开。

4、建管并重,长效运行。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打破村(社区)界限,实行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统一规划、统一建设、统一运行、统一管理,实现生活污水设施运营管护规模化、专业化、社会化、智慧化,确保各类设施建成后长期稳定正常运行。

二、重点任务

实施范围:全镇xx个村(社区)农村污水治理项目。

三、总体目标

力争到20xx年底,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收集治理率达100%,20xx年实现农村污水治理巩固提升。

(一)制定治理方案

1、明确治理目标。按照“先急后缓、全面推进”的原则,加快推进全镇农村污水治理(含厂站及管网)项目投、建、管、运的统一步伐。20xx年8月底前完成溪流域、两个试点村的建设;20xx年12月底前完成全镇xx个村(社区)的治理任务;20xx年底前实现农村污水治理巩固提升。

2、细化设计方案。根据县专项规划,由生态环境局、县水利局指导各乡镇于20xx年6月底前按照“一镇一方案,一村一设计”的原则完成可研、初设、施工图等编制工作。根据村庄地形、房屋分布、人口数量、经济发展水平等因素,科学规划、分类指导,确保设计接地气、可操作。按照“利用沟渠少破路、分片收集进管网、进一体化处理池、进田间林地”的原则,在充分征求村及农户意见的基础上,因地制宜逐村落实具有实操意义的施工图纸。

3、优化技术路线。由生态环境局牵头指导设计单位,根据地形地貌、人口分布、施工条件等,优选经济适用、低能耗、易维护、高效率的技术工艺设备。同时,注重因地制宜,强化资源利用,实施精准治理,治理方式按“纳厂、集中、分散”三条污水治理技术路线开展:一是对靠近城区的16个村居,通过管网纳入县第一污水厂处理;二是新周、潘硎在人口集中和生态敏感地区,建设小型集中处理设施,实现达标排放;三是人口较少林田村和全镇部分分散农户,建设三格化粪池就地分散处理。

4、明确实施主体。

(1)镇水利站、环保站按职责分工负责指导督促各村村(社区)开展全镇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维护等工作。

(2)镇政府为全镇农村污水提升治理工程建设和责任主体、融资主体。负责统筹全镇农村污水设施资产管理、资金调配,督促工程建设、签订代建协议、运营维护的考评考核等工作;负责做好项目设计、报批、招投标、施工、监理、验收等工作。

(3)xx县xx城市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xx公司)作为辖区内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维主体;可招聘、抽调专业技术人员组建工程建设组、技术服务保障组、工程材料调配组、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组等工作小组,全面协调推进区域内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4)各村(社区)为实施主体,负责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各个环节。依托镇招投标中心招标选择施工单位(施工合同估算价在400万元人民币以下可依据国家发改委20xx年第16号令采取简易招标方式),可分片区、分单元进行建设。各行政村(社区)组织、联合老协会等关心支持民生事业的村级组织成立材料保管组、村级质量监管及现场施工协调小组,负责材料接收、保管、供应,并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管,第一时间协调解决施工现场纠纷问题,全面推进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

(二)规范项目建设

1、开展前期工作。以镇为单位编制可研、初设,以村(社区)为单位编制施工图开展前期设计工作。村(社区)应当全程参与设计,配合设计单位开展排查,积极收集社情民意,对设计方案不合理的地方及时调整优化。由县直相关单位负责,做好用地报批、环评、立项、审查等前期工作,实现报批报审一条龙服务。

2、抓好管材管理。xx公司根据县水务集团制定的全县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管材管理制度,对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建材统一管理、规范使用。按照设计要求的质量标准、技术参数和使用范围,统一招标采购,并及时将管材调配给相关行政村(社区)。

3、严把工程质量。镇政府对项目质量、安全负总责,设计、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单位各司其职,做到全过程质量管控。监理单位检查各种原材料的质量,把好进料质量关,监督施工单位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的质量技术措施和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及时制止违规施工作业。同时,配合镇、村干部及相关工程技术人员对工程质量进行监督,对于质量检验不合格的作业,应按规定程序进行返工处理。xx县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负责对在建工程加强各方主体监督监管,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和质量事故。各级行政机关分别对项目进行监督管理。

①村级由各村委会负责,聘请2-3名民间监理(工作经费列入财政预算),同时发动老人协会、党员群众、村民代表成立监督组,开展村级质量监管及现场施工协调等工作。

②镇组建质量安全监督组,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全过程,实时跟进施工进度,对建设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质量管理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4、规范验收机制。按照县住建局制定的《xx县农村污水处理竣工验收管理办法》组织竣工验收。由村(社区)负责申报工程验收,由镇牵头组织镇、村(社区)、设计、施工、监理、质监及运维单位进行工程竣工验收,形成规范的工程七方验收意见。

5、健全档案接管。建立农村污水建设档案验收制度。由xx公司负责收集收齐参建各方的档案材料,验收、归档、保存,以便后期的运维管理工作。由各村(社区)负责做好工程施工前、中、后影像资料、“三管”定位和用户信息等收集整理工作,做到每村(社区)“一图(村庄管网分布图)、一册(村庄住户花名册)、一表(接户情况表)”。工程验收后,完整的档案一式四份应分别报送生态环境局、县水务集团、镇、村(社区)存档。

(三)统一运维机制

做好处理设施及管网日常养护、定期巡查工作,确保污水有效收集、设施正常运行、出水水质达标。

1、明确运维主体。维护管理实行“建管一体、分级负责、费用包干”的方式,形成“一级管到镇、二级管到村、三级管到户、四级管到房”的四级管网分级负责的闭环治污新格局。镇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小型污水处理站的.运营维护管理及污水处理设施日常巡查、统一运行和维护管理,费用包干。依托xx公司组建运维队伍(聘用6-18名专职员工,工资在运维经费中列支),负责辖区内乡镇级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对辖区内所有农村治污设施登记造册,相关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建立辖区内镇、村两级农村治污设施监督监管体系,落实具体责任人及工作职责;制定村(社区)组织运维管理的考核办法;指导、督促村级组织、农户按各自职责开展日常运行维护管理;各行政村(社区)负责从村到户、到收集管三级管网的运行维护管理,费用包干;农户负责从三格化粪池到房间的三级“户管”(含三格化粪池、格栅池、厌氧池)的自行管护,维修费用户自理。

2、核定运维成本。根据将出台的《xx县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维定额标准》,对污水处理设施运维费用进行测算核定,原则上前三年不支付维修费用,第四年起逐年增加运维费用。

3、筹措运维费用。一是推行使用者付费模式。建立财政补贴与使用者付费的合理分担机制。综合考虑污水处理成本、使用者承受能力等因素,合理确定使用者付费标准,稳步推行使用者付费,村级组织可将付费事项纳入村规民约,同时可从村民每户每年缴纳垃圾处理费60-120元单列出20元作为运维费用。二是主动向上争取补助资金。要配合住建、环保、农业、水利等主管部门积极争取上级运维补助资金。

4、制定考评机制。由镇环保站负责,镇水利站配合,制定全镇农村污水治理项目运行维护考评考核方案,明确运维管理内容、管理职责、资金保障、绩效考核等。

四、保障措施

(一)成立工作专班。

成立以镇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党政副职为副组长,镇党政办、环保、村建、水利、农业服务、卫计、国土资源、林业、道安、财政、项目、招投标等部门负责同志及各村居主要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下设镇水利站,定期研究部署推进。治污办成员统一调配,人员经费列入财政预算。

(二)完善考核机制。

一是制定考核方案。由镇环保站牵头,镇水利站协助,制定农村污水收集情况、污水管网建设维护管理情况考评方案。二是组织考核考评。由镇环保站、水利站按照考核方案,每季度组织一次考核考评工作,并将综合考评结果上报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领导小组。三是强化结果应用。考评结果由镇治污办进行通报,作为支付各单位运行维护管理费用的依据。

(三)多方筹措资金。

配合县住建、环保、农业、水利等主管部门积极争取上级水污染防治、中央基建投资、生态环保以及相关专项(补助)资金。

(四)推行社会共治。

(1)加强基层协管力量。将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及管网的日常巡查纳入镇综合执法、村级协管队伍的工作范畴。优化整合河道专管员、道路协管员、护林员、卫生巡查员等职责,按村组划片区开展运维巡查工作。

(2)发挥村级组织力量。有序组织村民参与项目建设。一是参与规划设计。要积极发动群众全程参与排查摸底和方案设计等工作,全方位听取群众的意见建议,确保每个方案都是通过村委会集中讨论、公开公示等方式确定,取得村民群众的支持。二是参与矛盾化解。积极发动村老人协会、党员、村民代表成立矛盾纠纷化解小组、施工监督小组等,全程参与、监督施工,及时化解施工过程中存在的个别阻工问题,做细做实群众思想工作,确保污水工程无障碍施工。三是参与投工投劳。充分发动当地能工巧匠投工投劳,参与支持农村污水治理工程施工建设,有效解决用工问题,保障工程质量,把农村污水处理工程打造为精品工程、民心工程。四是参与质量监管。在施工过程中,发动群众“随手拍”,参与施工监督,加强工程质量与进度的监督。

(3)推动各方共同参与。发挥基层战斗堡垒作用,借助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工青妇组织、当地乡贤、村民代表、农村“五老”(老党员、老干部、老劳模、老退伍军人、老教师)等各群体力量,结合人大政协监督、绿色家庭创建等,帮助推动项目落地和日常监督。

五、工作职责

镇水利站:负责起草、出台《xx镇农村生活污水提升治理工作实施方案》,统一规范全镇农村污水管网的建设与运维模式,督促、指导开展全镇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维护等工作;负责施工过程中沿线涉水方面技术论证组织工作;负责配合县相关部门对PPP已建成的管网、设施进行评估验收,做好新旧管网、设施衔接工作。

镇环保站:为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做好全镇农村生活污水设施规划及行业监管、指导、考核等工作;牵头指导督促做好排污口的排查整治工作;规划组织实施农村三格式化粪池建设;并督促指导推动全镇污水处理站管网向周边村庄延伸覆盖,牵头对已完工的污水管网及污水处理站开展验收工作。

xx村建站:负责配合县住建局做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项目的施工技术指导,一线指导、监督农村污水治理建设工程质量。

镇农业服务中心:统筹协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统筹推进实施,合理安排一定比例乡村振兴专项资金等用于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建设。

镇财政所:负责统筹全镇农村污水治理项目建设资金及工作经费,负责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融资,多方筹集资金及资产整合;对工程建设资金使用开展监督和管理工作。

镇项目办:负责协调有关部门做好全镇农村污水设施项目前期立项工作,并把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纳入全镇重点项目管理,积极争取上级资金支持。

镇卫计办:指导对无需纳管处理的户厕三格化粪池尾水开展资源化利用,不得直接排入水体。

国土资源所:负责做好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用地的审批和保障工作。

镇道安办:负责做好工程建设沿线路面修复协调规划及技术指导工作。

林业站:负责指导办理涉及林地和林木的报批工作。

xx公司:指导各村居开展农村污水治理设施建设与运营维护等工作,为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融资、建设主体,协助镇财政所做好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融资工作;负责全镇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资产管理、考核考评;负责全镇污水处理站运行监管和污水主干管运营维护管理。

镇党政办:负责协调电力部门全力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电力供应,支持和配合工程建设。

其他相关部门:负责做好在工程建设中所涉及的本部门职能工作。

镇政府:镇政府作为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运维责任主体,负责对本辖区内的污水管网、设施的前期报批、设计、建设、验收、建档案及小型污水处理站、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巡查、统一运行和维护管理。负责做好工程沿线群众的思想动员工作,督促指导村级组织协调做好项目征地、工程施工、日常监督、宣传发动、民事纠纷处理等方面的工作。建立镇、村两级农村治污设施监督监管体系,落实具体责任人及工作职责,并对辖区内所有农村治污设施登记造册,相关档案的收集和归档;制定村级组织运维管理的考核办法;指导、督促村级组织、农户按各自职责开展日常运行维护管理。

各行政村(社区):为村级农村工程建设实施和运行维护管理主体。负责全程参与工程建设各个环节;负责从村到户、到收集管三级管网的运行维护管理;指导、督促农户从三格化粪池到房间的四级“户管”(含三格化粪池、格栅池、厌氧池)的维护管理。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

各相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强化沟通协作。牵头单位负责任务总体组织实施、协调、推动工作。责任单位是任务的实施单位,负责项目落实、落细、建设、组织、管理。县直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合作,建立规划、项目立项、用地、环评、招投标、监理等环节的绿色联动审批通道,合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

(二)加快推进落实。

各责任单位要充实力量、靠前服务,全力推进农村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收集、处理、运行、管理,加快补齐短板。各项目单位、责任单位分别是项目实施单位、责任主体,要加强组织领导,强化落实责任,紧盯目标、通力协作,加快推进项目建设。

(三)强化督查考评。

按月对年度任务常态化开展调度、督办、考核。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作列入各部门、各村居年度绩效考评内容,列为乡村振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河湖长制考核约束性指标。对治理成效显著、工作业绩特别突出的,优先评为先进单位、先进个人;对工作推进不力的,实行通报约谈;对虚假治理、表面治理、敷衍治理的,予以严肃问责,依法依规追究相关责任人责任。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7

一、立卷归档范围

此次整理收集20xx年以前的各种材料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方案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方案。有以下几个方面内容:

1、人事档案,劳动合同、履历材料、学籍材料、组织关系材料、工资材料、奖励材料、处分材料、任免材料、考核材料等。

2、会计档案,包括凭证、账簿、会计报表、财务报告、其他等;

3、文书档案,包括党群类、行政管理类、经营管理类、生产技术类、财务审计类、人事劳资类。

4、科技档案,包括产品、科学研究、基本建设、设备仪器等。

5、声像档案,包括照片、底片、光盘、磁盘、幻灯片等。6、实物档案,包括各类证书、奖状等。

二、立卷归档时间(乡镇学雷锋活动方案)

从7月15日开始到12月底止,历时5个月时间档案管理工作提升方案活动方案。

三、责任人

档案管理部门负责人,具体责任人档案室主任及档案管理员。

四、实施步骤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本网无关。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8

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幼儿园)暑期有关工作方案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市开发区社会发展局,局属各单位:

今年入梅以来,我市多次经历大的降雨过程,多地遭受洪涝灾害,受灾严重,部分校舍、设施存有安全隐患将直接影响秋学期开学,为进一步做好暑期及开学准备、灾后重建等工作,现提出如下意见,请结合各自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一、严格执行暑假时间安排

各地各校务必要严格遵守市教体局六教秘〔20__〕76号关于暑假及开学时间规定,即高二、高三年级(含中职),初二、初三年级8月20日开学。其他年级(含幼儿园)9月1日开学。各中小学校(幼儿园)不得以任何理由提前开学。

二、认真开展防中暑、防溺水等安全教育工作

继续认真开展中小学生“平安暑假”专项行动,督促和提醒家长履行学生暑期安全教育和监护责任。要通过微信群、QQ群、手机短信、走访等多种形式督促家长加强对孩子的监管,特别是当前天气处于“三伏天”,教育孩子不私自外出或下河游泳、嬉水,避免孩子因监管不到位造成中暑或溺水情况。各县区要重点核查27所中小学留守学生委托监护试点进展情况,相关信息要及时汇总并反馈。

三、进一步加强教师师德教育及日常管理

围绕“守教育初心、担育人使命、作师德表率”主题,采取有效方式,强化教师的师德意识、法治教育和纪律教育,开展好“学准则、亮身份、比贡献、树典型”师德师风建设巩固年活动,让教师明红线、守底线。各中小学及课任教师不得以任何理由组织学生集体到校上课、补课或统一组织自习,不得以任何形式参与、组织学生参加各类辅导培训班,严禁学校联合或将校舍租借给社会力量办学机构用于开办补习班、培训班。各地各校要将违规补课、违规招生、有偿家教作为重点治理内容,畅通举报投诉渠道,加强明察暗访,严格责任追究。市教育局将结合正在开展的校外培训机构暑期集中整治工作,联合市场监管、住建、公安等部门,加大面向中小学生非学历文化培训机构专项整治力度,严肃处理在职教师违规参与校外培训机构培训、补课等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四、做好校园安全隐患排查及灾后重建工作

各地各校要对校舍、围墙、厕所、体育场地、校园电力线路等设施开展一次地毯式的安排隐患排查,不留漏洞、不留死角。各地要积极争取项目、经费等支持,组织人员对水毁的校舍、围墙等设施设备,迅速启动灾后恢复重建工作,并全面做好校园消毒杀菌,确保秋学期开学正常投入使用。此外,要保障师生的饮水安全,对水毁的管网及时修复。

五、做好学校灾后重点学生群体的.关爱帮扶

各县区要对所属中小学幼儿园受灾情况进行全面排查,摸清底数,建立台账,做好工作预案,同心协力保障各项任务全面落实到位。尤其是要安排专人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家庭子女、农村留守儿童、残疾学生等特殊群体给予重点关心关爱,对照“两不愁三保障”工作要求,100%保障适龄儿童少年不因灾因贫等原因失学辍学,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

六、持续做好常态化校园疫情防控开学准备工作

要结合疫情防控要求,制定秋季开学疫情防控方案预案。各地各校要加强与卫健等部门的协调联动,科学预判,在继续落实“错区域、错层次、错时、错峰”返校原则基础上,提前制定秋季开学返校工作方案和应急处置预案,并开展演练、及时查改完善,确保方案科学精准。同时,要储备足够数量的口罩、消毒用品、非接触式体温计、洗手液等防控物资。同时,要结合开展新时代校园爱国卫生运动,组织校园环境卫生整治,对校园内教室、食堂、宿舍、饮用水设施等各类场所进行彻底的清洁、消毒和通风,特别是经受水淹或水毁的校区,要主动协调属地卫生防疫部门,进行全面精准消毒,消除有可能导致传染病和食源性疾病发生的各种隐患。要完善校医务室(保健室)、隔离观察室等场所建设,配齐校医或防疫指导员。

市教体局将把上述工作纳入开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并将于近期组织人员到各地各校督促,对发现有违规办学行为、安全排查开展不力、开学准备不充分等现象的将予以通报。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9

一、工程概况

1.工程介绍

水阳江大桥是铜陵~南陵~宣城高速公路上的一座重要桥梁,位于宣州市水阳江下游6050m营盘山处。本桥的起讫里程桩号为ZK68+447.531~K75+143,YK68+423~K75+143,左幅全长6695.469米,右幅全长6270米。其中我12标的起讫里程桩号为K70+469~K72+749,全长2280米。

我单位所承揽的12标段由于前期有部分构造物已完成,现剩余工程量:桩基础161根,墩柱248个,盖梁151个。上部结构形式采用多孔一联的30米先简支后连续小箱梁,按双幅布置,现剩余箱梁工程量:608片。

2.主要施工内容

便道施工、拌合站建立、梁场的建立、桩基施工(冲击钻机施工);桩顶系梁施工;墩柱施工;桥墩盖梁施工;箱梁的预制;箱梁的架设;拌合站施工。

二、“平安工地”工作要求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项目部各部室、各施工队要把深入开展“平安工地”创建活动作为提高安全生产管理水平、创造安全稳定社会环境的一项政治任务,进一步统一思想认识,增强创建“平安工地”的自觉性和责任感,把创建活动作为加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一项重要工作,抓紧部署、落实、检查和推进。

2.强化措施,积极落实

各施工队要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围绕创建目标和措施,建立健全日常安全生产管理长效机制,排查整改安全隐患,逐步推进创建工作,确保落到实处。同时,要把“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与落实国务院“安全生产年”提出的“三个突出”和“三个加强”紧密结合起来,强化安全生产管理措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展;要把“平安工地”建设活动与日常安全监管结合起来,加大隐患排查力度,不断改善安全生产环境和条件,实现安全管理工作水平的整体提升。

3.抓好宣传,营造气氛

项目部要采取多种形式,结合日常安全教育、培训,做好创建“平安工地”活动的动员和宣传,营造良好的活动氛围。

4.加强考核,确保质量

铜南宣高速公路路基工程TNX-12标项目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将严格按照“平安工地”创建工作的内容进行督促、检查、考核,确保创建工作质量,达到预期目的。对于先进经验和做法进行大力推广,对于存在的问题进行彻底整改,扎扎实实提高创建水平,努力推进工程建设进程,打造高水平工程,让工地安全取得更大的进步!

三、创建“平安工地”的工作目标及目标分解

结合本标段以桥梁为主体的特点,以“主要施工内容”中所涉及到的各大危险源为主要依据,认真分析,善于归纳。以预防为前提,把安全工作提前做好。做好“临时用电管理、防高空坠落、防高空落物、防脚手架坍塌、架桥机等特种设备的管理以及梁场建设”等一系列关于桥梁易发生的安全事故防范的重要工作。抓住TNX-12标的安全隐患重点,开展好全面务实的安全工作。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10

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师队伍的政治素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队伍反对分裂、抵御渗透、“去极端化”、维护稳定工作的能力,根据自治区教育厅《关于开展集中培训基层教师队伍工作的通知》(新教传〔20xx〕411号)和州教育工委《关于开展集中培训基层教师队伍工作的通知》(州党教发〔20xx〕75号)精神,现决定在全市各中小学、幼儿园开展教师集中培训学习活动,为做好此项工作,特制订本方案。

一、培训时间

20xx年6月20日至7月20日期间,各学校按照自治区教育厅文件要求开展学习,安排集中培训不少于4天。

二、培训对象

全市教育系统全体教职工。

三、培训地点

各学校

四、培训方式

以学校为单位统一组织开展

五、培训内容

严格按照自治区教育厅安排的《自治区基层教师队伍集中培训系列专题课程表》进行。

六、组织管理

(一)成立市教育系统教师集中培训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市教育工委书记

副组长:市教育局局长

市委组织部远程教育办公室副主任

成员:市教育局副局长

市教育局副局长

市教育工会主席

(二)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教育局思政科。负责全市教育系统教师集中学习。市人民政府督导室、市教育局办公室、市教育局人事科、市教育局教研室、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市教育局安全办、市教育局双语办做好配合工作。

办公室主任:市教育工委书记

副主任:

市教育局思政科科长

成员:市教育局教研室主任

市教育局办公室主任

市教育局基础教育科科长

市教育局人事科科长

市教育局信息中心主任

市教育局安全办主任

市教育局双语办主任

市教育考试中心主任

工作职责:

1、各学校要成立培训工作领导机构,制定好培训方案,组成培训工作督查小组,对教师学习培训工作进行全面督查,确保培训学习不搞形式、不走过场。市教育工委、教育局组成督查组对全市各学校的教师培训工作也要进行全面督查,并写出督查通报在全市教育系统予以公布。

2、各学校要确保教师全员参加培训,学校要安排专人做好考勤工作,培训期间教师无故不得请假,要保证每天不少于6小时的学习时间,并安排好讨论、交流、发言的时间。培训结束后各学校自行命题组织测试,批改后要登记好成绩归档成册。

3、各学校根据培训学习的时间段自行确定4天的学习时间,并向市教育工委、教育局督查组组长报告培训学习时间,以便于督查组安排对学校培训学习工作的'督查。同时,培训期间学校主要领导要在全校承担一次专题讲座。

4、各学校要以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记录好培训学习过程。同时,将培训学习方案、交流发言提纲、工作总结、培训结业成绩等材料整理好以备督查。

5、各学校在6月23日前将培训方案、培训总结、图片资料(每校只限1-2张图片)电子版发送至市教育局德育主任工作群。

七、督查检查

(一)督查时间

由被督查学校向督查组组长报告具体时间,督查组自行确定督查时间。

(二)督查内容与形式

1、按自治区教育厅文件规定需要观看学习的专题片和专题讲座。

2、自治区党委组织部会同自治区教育厅,组成督查组,赴地州市,深入学校对集中培训工作情况进行随机抽查。

3、地州、县市党委组织部领导和教育局主要领导将带头深入培训点,对集中培训工作的安排部署、组织管理、监督检查、培训成效等工作进行检查。

4、市教育系统督查组根据各学校集中学习培训的具体方案及集中教育具体时间安排对教职工开展学习情况进行实地检查,同时通过座谈、访谈等方法了解学习效果。督查结束后,各督查小组要于1月20日之前将督查材料电子版报市教育局思政科。

(三)相关要求

组织好此次教职工的集中培训工作,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各学校领导要高度重视此次集中培训工作,认真领会文件精神,悉心安排集中培训工作的时间,扎扎实实落实好此次集中学习培训工作。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11

20xx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十八大”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关键性一年。为做好今年的森林防火工作,有效控制森林火灾发生,降低火灾损失,根据《森林防火条例》,省森林防火指挥部20xx年森林防火工作要点有关规定,制定林区20xx年森林防火工作方案。

一、工作总体思路

围绕省政府确立的确保年度无重大森林火灾目标,坚持预防为主、积极消灭,全面加强预防管理、火灾扑救、基础保障工作,重点抓好野外火源管理和《森林火灾预案》修订工作,全面推进森林防火工作专业化、科学化、现代化和规范化进程。

二、工作目标

按照上级规定20xx年度工作目标如下:

--森林火灾受害率控制在0.1‰以下;

--森林火灾控制率在5公顷/次以下;

--森林火灾案件查处率达到85%以上。

三、实施策略

全面实施周密预防、快速反应、重兵扑救的森林火灾防控策略,坚决做到“打早、打小、打了”.

四、制度落实

在工作运行中,严格落实目标管理制度、一票否决制度、岗位责任制度、森林火灾扑救预案制度、森林火险预警响应预案制度、森林火灾报告制度、森林火灾处理制度、定期分析汇报森林火险趋势制度、督查稽查制度、分片包保制度、巡护搜山制度、火情监测制度、岗位培训制度、了望工作制度、入山检查制度、通讯联络制度、联防协作制度、扑火物资管理制度。

五、主要工作任务

(一)加强森林防火责任体系建设。坚持党委统一领导,地方政府负全责的原则,落实森林防火行政首长负责制和部门齐抓共管的组织领导机制,全面强化监督指导,明确目标,细化责任,建立有力的森林防火组织领导体系。

1.按照“谁管理、谁负责”的原则,各部门、各森林防火责任单位逐级签订森林防火责任状,逐级落实火源管理责任。

2.落实“七长”负责制和“区域联防”、“十户联防”、“省际联防”等联防联保、行政领导包保等行之有效的森林防火管理制度。

3.落实好各成员单位的森林防火部门分工责任制,积极开展森林防火检查和隐患排查。

4.完善森林防火岗位责任监管制度,强化各类管护人员的岗位责任意识,确保管好火源,及时发现火情。将人员在岗履职情况作为森林防火检查和隐患排查的重中之重,发现漏岗和在岗不尽职尽责的依法严肃处理。

(二)积极推进依法治火。健全完善森林防火各项法规制度,大力推动依法治火工作,把森林防火工作切实纳入法制化管理轨道。

1.建立健全预警响应、火灾扑救、用火监管、火情监测、联防包保、行政问责、物资储备等各项规章制度,全面实施依法治火。

2.根据单位领导任职变化,及时调整森林防火行政领导问责制主要责任人名单,严格落实森林防火问责机制,重点追究迟报、瞒报火情和火情处置不当以及因火源管理措施不到位引发森林火灾相关人员的责任。

3.森林公安机关要重点加大森林火灾案件查处力度,火灾发生后,森林公安机关要快速介入火灾案件查处,提高火灾案件查处率。要依法严肃追究火灾肇事者和有关人员的责任。

(三)严格野外火源管控。坚持预防为主,严管野外火源,严查火灾隐患,依法做好野外用火审批,突出重点时段、重点区域和重点人群的监管,切实从源头上减少火灾发生。

1、森林防火联防指挥部要制定出详细的野外用火管理、审批和组织实施等有关制度,细化用火管理和处罚规定,全面规范用火行为。

2、加强对农事用火的监管。重点发挥乡镇、村社组织和林场各类森林防火管护人员的作用,全面做好农事用火监管工作。森林防火区内严禁实施农事用火、林内剩余物烧除及草甸子清理烧除等用火行为;非森林防火区农事用火也要以乡镇、林场为单位由森林防火指挥联防指挥部集中审批和组织,杜绝随意用火现象。

3.在持续性高火险和火灾多发时段,要认真执行省政府20xx年森林防火命令。森林防火指挥联防指挥部要落实野外用火管制措施。各单位要采取增设临时防火检查站、增加巡护员、加大巡护密度等超常规措施,确保野外火源监管无疏漏。特别是要对痴、呆、傻以及林政处罚人员、情绪不稳定等人员,逐一排查登记,落实监护责任,重点管理。

4.加强对重点部位和重点时段的监管。要加强清明、五一、十一等重点时段的森林防火监管,在巡护力量安排、设施设备保障、扑火预案部署等方面重点予以考虑。要强化森林旅游景区的森林防火监管工作,加大宣传力度,强化旅游沿线管理,确保景区的森林防火安全。

5.加强防火检查和隐患排查。森林防火联防指挥部要按时开展森林防火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发现隐患立即下达隐患整改通知书,责令限期整改,消除隐患。

(四)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重点加大自身投入力度,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1.加强火情了望体系建设。从加强监测手段入手,着力提高火情发现率。

2.确保森林防火通信畅通。对现有森林防火通信设备进行全面测试,对存在的问题要采取有效措施彻底解决。各部门、各单位要制定和完善火场应急通信预案,对火灾多发地、易发地提前模拟火场进行通信测试,及时做好应急通信设备的维护保养。

(五)深入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发挥各种宣传媒介作用,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普及森林防火法律法规和基本知识。

1.结合 林区森林防火实际,4月份和9月份最后一周为森林防火宣传周,5月份和10月份为森林防火宣传月, 清明节、“五·一”节、国庆节和高森林火险时段为森林防火宣传日。局森防指制定下发《20xx年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方案》,各部门、各单位根据局森林防火宣传方案研究制定本部门、本单位森林防火宣传教育工作方案,明确宣传内容、宣传重点和组织实施形式。在各项活动期间,各部门、单位要集中力量,开展有针对性的森林防火知识的宣传教育,力求做到宣传教育率达到百分之百。

2.加大森林防火宣传投入力度,增加宣传牌(碑)、宣传条幅(标语)、宣传彩旗等森林防火宣传警示物布设数量。

3、动员各类新闻媒体和宣传载体,重点加强森林防火法律法规、防火知识和扑火安全常识等的普及和宣传,提高公众森林防火意识,为各项工作开展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

4.强化森林防火队伍内部的'责任、使命和风险意识教育,消除经验主义和麻痹思想,消除松懈自满心理和形式主义。

(六)完善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全面加强预警监测工作,创新森林火险预警信息发布手段,科学利用好预警预报服务信息,因险而防,因险而动。

1.不断健全预警响应预案和会商、联动机制,加强与气象部门的合作,提高火险预报精度,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扑救提供及时、准确、科学的依据。

2.全面加强火险预警信息发布工作。创新发布手段,提高发布速度,扩大发布范围,及时向社会公众发布森林火险信息和高火险警报。

3.严格按照《**省森林火险预警响应状态的暂行规定》不断推进本级森林火险预警响应机制建设,细化森林火险分级响应措施和应对策略,健全与预警信息相对应的科学响应机制。

4.全面做好森林火险监测维护工作,保证设备运转正常,确保防期能够实时提供准确的火险监测数据。

(七)加大森林消防队伍建设力度,不断提高扑火装备水平。

1.根据《国家森林火灾应急预案》、《**省处置重特大森林火灾应急预案》,修订本级预案,增强预案的可操作性和实效性。

2.森林防火联防指挥部要依据预案有针对性组织演练,规范火灾处置组织指挥程序。

3.依照《森林消防队建设规范》加强森林消防队伍规范化建设,重点突出队伍管理、业务训练、执行制度等方面建设,全面提高队伍标准化、专业化水平和扑火作战能力。

4.武警驻露森林部队要紧紧围绕《扑火预案》配置战备值勤力量,防火期确保一线扑火兵力不低于85%,发生火情快速反应,高效扑救。

(八)加强各类森林防火人员业务素质培训。健全完善森林防火工作各项培训和管理制度,积极组织培训、全面提高各级、各类防火人员业务能力。

1.组织防火办人员深入一线开展调研,全面了解基层森林防火工作情况,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和制定措施的能力。

2.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岗位培训和技能演练。防火办年内至少要组织两期以上业务培训。重点突出各岗位人员对法规制度、相关规定以及防火常识的熟悉程度,提高各岗位人员业务素质。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12

一、改造范围

北门路;中山东路,中山西路;吉福路;石阳路;文山商业步行街;环湖路;田侯路、南大道部分。以上路段均包括各交叉路口延伸部分及支路。

二、改造内容

(一)改造临街单位、门店卷闸门。临街卷闸门、拉闸门油饰更新,统一安装玻璃门。

(二)改造临街店招和广告牌。统一设计、分步制作临街门店店招,在材质、色彩、用字、亮化方面提升档次。改造临街楼房墙面及屋顶广告牌。拆除陈旧破损、违章设置及存在安全隐患的广告牌。清除临街门店玻璃橱窗上乱贴、乱挂、乱设的广告。

(三)按一路一个基本主色调的原则,清洗或刷新临街立面和暴露在外的主(侧)面。

(四)改造临街围墙。院内能透绿的要拆墙透绿,闲置地块和建筑工地要改建文化墙或用大型户外广告牌遮挡并亮化。

(五)改造临街墙面上的附着物。对陈旧锈蚀的防盗网油饰更新或改装不锈钢防盗网;临街墙面如需要可安装伸缩式不锈钢晒衣架;阳台内堆放物品不得超过护栏高度;空调外机纵横对应,外机支架应油饰或改安装不锈钢支架,采用不锈钢或其他高档防锈材质安装外机罩装饰,底层外机离地不得少于2.5米。

(六)改造强电、弱电线路。临街裸露的弱电线网要用套管进行包裹处理、装饰美化,清除废弃电线杆。

(七)拆除临街和屋顶乱搭乱建的棚屋,清理垃圾死角。

(八)文山商业步行街的街景改造除完成上述工作内容外,还应增强文化蕴涵、完善配套设施、提升景观档次、突出商业主题。

三、步骤安排

四、标段划分

20xx年街景改造工程划分为六个标段。第一标段:北门路;第二标段:中山东路、中山西路;第三标段:吉福路、石阳路;第四标段:文山商业步行街;第五标段:环湖路、田侯路、南大道;第六标段:一至五标段临街店面招牌底板制作。

五、招标方式

六、资金安排

(一)街景改造规划设计费用由市政府承担。

(二)市街景整治办公室工作经费由市政府承担。

(三)拆除废旧构件工程费用由市政府承担。

(四)改制困难企业和特困企业楼房和临街居民住房的墙面刷新、空调外机罩装饰、门窗、阳台、防盗网及屋顶整治费用由市政府承担。

(五)临街行政、企事业单位办公用房、围墙及附属用房的墙面刷新、空调外机罩装饰、门窗、阳台、防盗网及屋顶整治费用市政府补助50%,产权单位承担50%。

(六)临街店招改造经费:统一制作底板费用由市政府承担,产权单位或经营户承担店招用字及亮化设施制作费用。其中个体私房业主可自行选择人员按要求安装店招用字及亮化设施。

(七)临街个体户或私房业主自行按要求刷新临街门店卷闸门,安装玻璃门,费用市政府补助50%,个人承担50%。

(八)临街行政、企事业单位出租的门店卷闸门刷新、玻璃门安装由市统一制作,费用市政府补助30%,产权单位承担70%。

(九)街景改造质保期后房屋外墙及附属设施维护、安全防范费用:居民住宅由居住户承担,其余由各产权单位和私房业主承担,所发生的费用及安全责任自行负责。

七、职责分工

(一)市规划建设局负责改造道路的街景规划设计工作,同时会同市城管局负责检查验收工作。

(二)市城管局负责街景改造的组织实施和督查检查验收工作,负责编报街景改造工程资金筹集计划,分摊政府出资及单位(个人)出资明细。

(三)市房管局负责配合做好直管公房、商品房的'改造。

(四)市工商局负责协助做好街景改造道路临街不具备经营条件的洗车、修车、五金建材加工、废品收购店、钢材(建材)等门店的搬迁工作。

(五)市邮政局负责街景改造道路上报刊亭的整治工作。

(六)市电信公司负责街景改造道路上公用电话亭及外墙面弱电线路的整治工作。

(七)市交警支队负责街景改造道路交通秩序和标识标牌的整治工作。

(八)市供电公司、市移动公司、市联通公司各自负责强弱电线网的整治工作。

(九)吉州区政府负责辖区内街景改造道路居民区的动员工作,沿街屋顶垃圾的清理,配合市街景整治办做好其他相关工作。

(十)市委宣传部负责街景改造的宣传报道工作。

(十一)市财政局负责街景改造资金安排、工程决算审核,按计划、合同、进度拨付资金。

(十二)市审计局负责对街景改造财政拨付资金使用情况全程监督和审计工作。

(十三)市公安局负责街景改造工程的维稳工作。

(十四)市城管支队负责街景改造工程中废旧防盗网、晒衣架、花架、店招的拆除;负责屋顶整治,拆除违章广告、违章搭建的建筑物、构筑物;负责督促私有产权业主门店按要求改造;负责督促门店业主按要求安装店招用字及亮化设施。

(十五)市文山商业步行街管理办公室负责本街景改造范围内废旧防盗网、晒衣架、花架、店招的拆除;负责屋顶整治,拆除违章广告、违章搭建的建筑物、构筑物;负责督促私有产权业主门店按要求改造;负责督促门店业主按要求安装店招用字及亮化设施。

八、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视、落实责任。街景改造是一项社会系统工程,涉及到沿街行政部门、企(事)业单位和各行各业的千家万户,任务十分繁重,各级各部门各单位的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责任,分管领导要靠前指挥具体抓,一级抓一级,一抓到底,抓出实效。

(二)密切配合、协调联动。街景改造涉及的部门多、行业多、环节多,必须加强协调,增强整体效能,服从统一调度。已明确牵头或主办部门的,牵头或主办部门要切实负起责任,积极主动开展协调,确保工作落实到位;涉及多个部门之间的,相关部门要各负其责、不等不靠,加强横向联系和沟通,形成合力。

(三)广泛动员、全民参与。街景改造具有很强的公益性和社会性,各级各部门各单位要利用多种宣传手段,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积极动员全民参与。各新闻单位要做好舆论宣传工作,在报纸、电视台、广播电台开辟专栏,及时宣传报道工作中的先进事迹和人物,对不文明行为给予曝光。市街景整治办要充分发挥简报的作用,定期将改造的进度和督查的问题及有关情况进行梳理,实事求是地进行通报。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13

一、指导思想:

20__年,我局网络经济监管工作主要是立足“服务、监管、维权”三大职能,结合实际,围绕“夯实基础、探索机制”这一主题,落实工作机构,加强能力建设,探索建立网络经济监管与服务机制,规范网络经营主体及其经营行为。

二、工作内容:

(一)建立网络经济监管工作机构,落实工作职责。根据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规定,网络商品交易及有关服务行为的监管工作已纳入工商部门职责范围。为全面启动网络经济监管工作,以工商职能转型为契机,县局成立网络经济监督管理大队,承担监督管理全县网络经营主体及其经营行为的工作职责,指挥、协调和实施全县网络经济监管与服务各项工作。

(二)加强网络经济监管培训,提升执法能力。网络经济监管涉及工商业务能力和网络技术能力,因此,加快复合型人才培养与执法装备建设,提高执法能力,任务十分紧迫。充分结合工商信息化学习应用兴趣小组活动,组织开展包括现代信息技术、互联网知识、电子商务知识、有关法律法规、网络经济监管执法经验技巧、有关软件应用等内容的学习培训。重点培训一线执法人员的网络经营主体建档、网上巡查、电子证据提取与固定、法律适用、有关软件应用以及其他相关知识的操作与运用能力,努力提高相关法律水平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加强网络经营主体的搜索工作,完善户口建档。前一阶段,信息办已初步完成了网络经营主体的搜索建档工作,各工商所要按照属地管辖的原则,依托省局“网络经济监管智能搜索分析平台”,融合各大搜索引擎、互联网信息资源和工商现有企业数据库中的企业网站域名信息资源,对网站运营者在辖区范围内的网站网址和基本信息进行全面收集和整理。不断充实和完善网络经营主体的“经济户口”,并根据网站变化,及时调整,实行动态管理,使动态数据始终与真实情况保持基本一致,为进行网络监管提供一个较好的基础和平台。

(四)全面推进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工作。各工商所要在去年的基础上,充分依托省局“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平台”,利用数字证书,对辖区经济主体在互联网建立的一级域名网站标注工商营业执照网上标识,实施网络经营主体身份确认,使全县一级域名网站全面实现网上亮照经营。

(五)加强网络经营行为监管,查处违法行为。一要加强网络经营主体的.巡查工作。各工商所要将企业的网络经营行为监管作为责任区监管的一项重要内容纳入日常监管,将辖区内经营性网站,分解到各个工商所责任区,将网络经营主体巡查工作逐步引向日常巡查轨道。二要定期开展网上搜索工作,各工商所网管员要每周至少开展一次网上搜索工作,及时发现违法行为,县局将每月定期发布搜索线索。三要查处违法经营行为。重点查处利用网络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行为,销售仿冒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璜的商品行为,冒用他人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行为,对商品的质量、性能、产地、生产者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行为,网上销售质量不合格商品行为,发布各种信息误导、欺骗消费者行为,欺骗性有奖销售、巨额有奖销售行为,传销和变相传销、非法直销行为,其他违反工商法律法规的互联网商务行为。根据“攻大奸戒小过”原则,对严重的违法经营行为,要立案查处,对轻微的违法经营行为,可实行行政告诫,告知限期规范和规范方式,对拒不依法规范的,坚决给予行政处罚。信息办、经检法制科、经检大队及各工商所等相关部门要形成执法合力,查办网络典型案件。

三、工作要求

提高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开展网络经济监管是创新工商职能、拓展监管领域的重大突破,是市场一体化监管的重要举措,各工商所要对网络经济监管给予高度重视,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自觉参与到网络经济监管工作中去。

积极探索,推进理论研究。网络经济监管是一项创新性工作,如何实现对网络经济监管有效监管还没有一套成熟的模式。各工商所、相关科室要积极探索网络经济案件的查办机制,迢迢如何建设网上工商局、所等问题。如:案源发现机制、电子证据的提取与固定、法律法规适用、执行机制、部门合作机制等等,认真总结、上报各种开展网络经济监管好的做法和经验,深入网络经济监管理论研究,开展多种形式的研讨交流,借鉴其他地方经验,切实推进本地的网络经济监管工作。

提高能力,加强队伍建设。网络经济监管是一项知识含量较高的全新工作,必须认真学习有关技术知识和工商业务知识,不断提高对网络经济的监管能力。各工商所要创造条件,开展多种形式的培训锻炼,争取通过若干年努力,在各工商所培养一批既精通工商业务、又掌握计算机技术,能适应网络经济监管的复合型干部队伍。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1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xx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切实提高中心广大干部职工的政治素质、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提高执行力建设,按照市委要求,经中心党总支研究决定,开展“比学赶超”活动,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xx大和xx届五中全会精神,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着力强化广大干部群众的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服务水平、服务效率,丰富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途径,切实做好服务发展、服务社会、服务群众工作,以开展“比学赶超”活动为抓手,以“繁荣广电事业,提高服务水平”为目标,查找差距、落实责任、提质提效、勇争先锋,为扎实推进我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二、总体目标

通过开展“比学赶超”活动,鼓励先进,提高中间,鞭策后进,使全体干部职工责任意识明显增强、工作作风明显改进、精神面貌明显改观、服务水平明显提高,把全体干部职工的精力引导到干事创业上来,激发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职工的开拓创新、敬业奉献精神,掀起“创先争优、争做花都先锋”热潮,使干部职工在工作岗位上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促进各项工作高效有序运转,实现高效、优质、快速的服务目标。

三、活动时间

20xx年4月——12月

四、活动内容

(一)找差距、抓整改。在各部室开展以“四查四看”为内容的自查自纠活动:一查政令畅通,看是否存在“中梗阻”、“下搁浅”等问题;二查机关作风,看是否存在冷漠生硬、作风粗暴、影响机关形象等问题;三查工作效率,看是否存在不作为、乱作为、敷衍塞责、推诿扯皮等问题;四查执行规定,完成工作任务,看是否存在执行规定不到位、工作任务没按要求完成等问题。各部室要结合实际工作,按照创先争优活动的要求,认真查找自身不足,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重点解决什么问题。要突出重点,扎实有效地开展好各项工作,真正达到提能促效、推动重点工作落实的目的,有效促进勤政、廉政建设。

(二)节目质量、体系再优化,增强媒体舆论竞争力。一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工作中心,特别是围绕当前“全力突破工业”、“少说多干狠抓落实”等主题,抓重大活动、重大事件、突发事件等的宣传策划,强化措施,改进方式,加大力度,努力提高广播电视的舆论引导力。根据市委的工作重点,我们将重点围绕突破工业、重点工程建设、城市精细化管理、创先争优等内容,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在全市营造全力突破工业,加快工业发展的良好氛围。二要加大新闻宣传的深度、广度,增大对新闻事件的评论力度,不断扩大新闻信息量,增强时效性,强化针对性,在提升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上下功夫。适时开辟各种专栏,全面展示青州的新变化、新成绩。三要完善节目体系,提高节目质量。一是《青州新闻》节目增大新闻信息量和社会覆盖面,及时、全面、准确地传播市委市政府的各项决策部署,当好舆论喉舌。

(三)举办一系列大型活动,提升媒体影响力。一是立足社会热点焦点问题,与残联、民政等部门联合,继续深入开展“共享和谐阳光”大型公益活动,策划开展“送温暖过好年”、“春风行动—大型就业招聘会”及“阳光助学”等主题公益救助活动,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得到帮助。二是坚持“活动活台”理念,策划 “青州好人”评选活动,寻找城市榜样,提升市民素质,推动城市文明创建进程;继续办好“红歌”大赛、第二届乒乓球电视大赛等活动;开办首届新年音乐会,丰富城乡居民精神文化生活,提高媒体影响力,提升城市文明程度。

(四)优化发展结构,搞好产业拓展,加快广电事业、产业发展步伐。一是以组建青州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为契机,完善机制,创新体制,逐步建立起符合现代广电发展要求的管理体制和机制。同时,发挥媒体优势,整合各种经营性资源,开拓演艺、庆典、培训、影视(动漫)制作、广电网络资源开发等业务,拓宽产业发展渠道。二是加快全市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体转换工作步伐。在搞好农村有线电视网络升级改造的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有线电视数字整转工作,力争20xx年6月底前完成农村有线电视数字化整转工作。三是瞄准广电产业发展最新动态和趋势,大力发展时移电视、手机电视、互动电视、移动电视、门户网站等新兴产业,加快新兴产业的开发利用。四是赶进度,抢工期,加快推动青州市“文化中心”项目建设进程,力争20xx年底“文化中心”的图书馆、文化馆、广电大剧院部分先期投入使用。五是创新青州电影业经营模式,与山东省电影发行放映公司合作建设高标准3D电影城—青州泰丰新世纪电影城,繁荣壮大青州电影文化事业。

(五)优化内部管理,提升队伍素质。进一步树立管理出效益的理念,深化内部管理改革,不断强化精细化管理和成本核算管理,继续推行全员竞聘上岗制度,深化分配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业务学习考核制度,拓展教育培训渠道,加强对现有人员的教育培训,不断改善和提高职工队伍的知识结构和业务素质,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正、纪律严的干部队伍和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广电职工队伍,提升广电发展总体水平。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15

一、工作原则

健络、完善机制,全面覆盖、规范管理。

二、工作目标

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建立村居、社区、专业机构三级管理网络,不断创新公共卫生管理体制机制,探索建立具有区域特色,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适应城镇化建设,运行有效的以村居为单位的社区公共卫生服务网格化管理模式。

三、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1、加强网底建设

加强乡医管理,强化乡医公共卫生职责,根据《关于在我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乡村医生作用的通知》精神,在社区公共卫生工作中充分发挥乡医作用。根据村居人口和城镇化进程,结合乡医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每个村居设1-2个乡医负责辖区内公共卫生工作。其中张贵庄街、丰年街及新立街、万新街部分居委会等没有乡医设置的地区,工作由社区站医生承担,充分发挥居委会、社会工作者作用。根据《XX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对乡医或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居委会或社会工作者进行补助。

2、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体制机制

⑴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门诊建设

加强儿童预防接种与儿童保健门诊职能建设,合理配置门诊人员和设施,明确工作职责,加强质量管理,切实提供优质的预防接种和儿童保健服务。完成儿童疫苗接种信息的汇总、上报、接种反应监测与处理,加强疫苗和冷链管理,做好儿童疫苗接种管理,及时登记和核对接种信息,完成儿童系统保健服务和信息收集工作。

⑵完善妇女保健和计划生育科建设

按照妇幼保健相关工作要求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相关要求设置和完善科室建设,合理配置人员、房屋,强化工作管理,高质量完成辖区内孕产妇系统保健服务、妇女保健服务和计划生育技术服务。

⑶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

以公共卫生项目为主线,以村居为单位,统筹中心工作人员,建立社区卫生服务团队。建立公共卫生管理包村(居)制,根据单位和辖区内实际情况,设置专人包村或专组包村。组织和实施相关工作,提供以健康为中心的优质健康服务。

⑷建立公共卫生管理科(团队)

统筹中心公共卫生管理人员和职责,建立公共卫生管理科或者是具有公共卫生管理职能团队,负责辖区和本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工作。组织开展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加强技术指导检查,做好辖区内乡医和社区服务站公共卫生服务的指导与管理,定期组织召开工作例会和工作培训。并负责做好院内传染病疫情报告、门诊登记管理、慢病和死因监测、健康教育及基础档案管理。

⑸建立和完善公共卫生管理机制

建立信息核对制度。儿童保健与预防接种门诊、妇女保健与计划生育科每月定期核查工作完成情况,并将相关信息反馈到管理科,由管理科组织社区卫生服务团队、乡医或社区站医生组织实施各项公共卫生服务和管理。

建立例会制度。定期召开中心工作例会、乡医例会,沟通信息、研究和部署工作。

建立完善考核制度,定期对工作完成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评估。

3、强化专业机构职能

疾控中心与妇幼保健院要切实履行专业机构职责,发挥专业机构龙头作用,加强业务指导,提高业务指导效能,定期对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情况进行评估信息反馈,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加强业务的`研究,制定科学的公共卫生管理策略,有效提供技术支撑,提升公共卫生服务与管理水平。

4、完善考核评估制度

制定《XX区卫生局社区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实施方案》明确社区公共卫生工作标准。定期组织社区公共卫生考核,依据考核结果对拨付社区公共卫生专项资金。

各社区根据本单位实际,制定考核标准和考核办法。对工作开展的质量和数量进行考核评估,结果作为兑现乡医补助和中心职工个人分配和年终考核评优的重要依据。

5、完善责任体系

建立责任追究制,明确工作职责和责任。根据职责与分工,对照工作进行奖惩。对不达标的单位予以通报;连续考核不达标的单位予以警告和责令限期整改,对单位主要领导和相关人员进行责任追究,以上工作责任中如因专业机构不能切实履行工作职责导致,追究专业机构负责人或相关人员责任。

四、组织实施

1、明确责任乡医(去年12月15日-26日) 各社区服务中心根据辖区情况和乡医工作能力和工作经验,每村根据村居人口及城镇化进程情况,设1-2名乡医负责相应公共卫生管理工作。其中张贵庄街和丰年街由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或居委会、其他社会工作者承担。12月26日前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上报乡医和社区站名单。

2、召开启动培训会(去年12月25日)

启动三级管理模式,明确各岗位和乡医职责,明确经费补助标准,明确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

3、建立公共卫生管理体系(去年12月26日-31日)

⑴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及疾控中心、妇幼保健院明确单位公共管理组织体系,制定工作方案,建立各项工作制度。

⑵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指导乡医和社区站医生建立辖区儿童、孕产妇、老年人等重点人群底册。

4、强化实施(今年1月1日-今年7月31日)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运行三级管理模式,专业机构和卫生局相关科室加强工作督导与检查。

5、工作验收与总结(今年8月1日-今年9月30日)

组织专业部门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评估三级管理模式运行效果。总结和推广经验,进一步完善工作机制。

五、经费补助

1、补助标准

根据《关于在我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实施中充分发挥乡村医生作用的通知》和《XX市农村公共卫生服务项目标准》进行补助。参与社区卫生服务的居委会或社会工作者补助参照乡医补助标准。

2、经费支付

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根据对工作考核结果,依据工作量和补助标准计算额度,采取年初预付和年末结算方式进行核算和支付

六、工作要求

1、提升社区公共卫生与健康服务水平

各单位和专业机构要切实履行工作职责,认真研究工作,明确各岗位和乡医职责,明确经费补助标准,明确单位内考核和责任追究制度。疾控中心和妇幼保健院加强对社区公共卫生工作指导检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要进一步提升社区公共卫生服务水平,切实为百姓提供高质量的健康服务。

2、不断创新与完善,提升管理体系的科学性

各单位要认真研究工作,积极探索公共卫生管理和服务的新思路、新举措,不断创新、不断完善,进一步完善公共卫生服务管理体制机制,提高工作质量。

3、加强督导,督促落实

卫生局主管科室及相关专业机构要定期对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公共卫生管理工作进行评估与考核。将评估结果作为社区卫生服务资金拨付、单位评优、领导班子考核的重要依据。同时根据职责与分工,按照工作情况进行奖惩。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定期对乡村医生公共卫生工作任务完成的数量和质量进行全面考核。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16

根据《xx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关于在全市开展脱贫攻坚百日大会战的通知》(安脱指发[20xx]x号)要求,为了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以“教育脱贫攻坚百日会战”(以下简称“百日会战”)推进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全面深入扎实开展,充分发挥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的重要作用,制定本行动方案。

一、总体目标

从20xx年8月起止10月,集中100天左右的时间,在全市教育系统开展“百日会战”行动,聚焦计划脱贫的303个村15。72万人口,进一步明确任务,集中力量,强化措施,夯实责任,全面落实教育脱贫各项政策,切实保障脱贫村群众子女义务教育,实现按期、高标准脱贫。同时,以脱贫攻坚统领教育发展全局,努力促进教育公平,推动教育均衡发展,着力提高教育质量,不断增强贫困人口发展能力,为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做出积极的贡献。

二、会战内容

根据省市教育脱贫攻坚年度目标任务要求,开展“十项行动”确保“百日会战”取得全面胜利,为年度目标任务圆满完成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行动。全面落实控辍保学“双线”“七长”责任制以及月报季评等十项制度,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各项工作,在20xx年秋季学期开学前,准确掌握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适龄儿童少年底数,建立适龄儿童少年花名册,积极做好入学宣传动员工作,确保秋季义务阶段起始年级适龄儿童少年100%入学。在9月底前,全面建立在校学生入学登记台账,加强学生流动情况监测,规范学籍管理,确保义务教育阶段不出现新增辍学学生。加强对贫困、学困、留守、随迁子女、残疾儿童等特殊群体的教育关爱,准确及时掌握学生的家庭、生活、思想、学习状况,对有辍学苗头的学生积极采取针对性措施,从源头杜绝辍学发生。夯实劝返责任,加大劝返力度,对现有辍学学生,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户和20xx年计划退出脱贫的303个村辍学学生,按照“一人一案”的原则,进行分类施策,严格落实劝返情况台账登记销号制,确保在10月底前全部劝返就学,并建立完善相关档案。

(二)贫困学生精准资助行动。8月份,重点做好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办理工作,确保贫困家庭学生“应贷尽贷”;加强统筹,整合力量,合理安排好“泛海助学行动”、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高校新生入学资助、市政府资助贫困大学新生、中国人寿保险资助贫困大学生以及其他部门、社会各届等开展的助学活动,扩大资助范围,加强资助力量,让更多贫困家庭大学生得到及时有效的资助;积极协调财政部门,完成20xx年秋季学期学前、义教、普高资助预算资金拨付工作。在9月底前,按照省教育厅反馈的数据,积极争取县区扶贫部门支持,准确掌握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就读情况,建立动态、精准管理机制。同时,按照《xx市教育局关于进一步完善贫困家庭学生档案工作的通知》(安教发[20xx]121号)进一步建立完善各类贫困学生档案库;开展对中等职业学校受助学生的核查工作,及时拨付秋季学期免学费、助学金预算。及时组织学前到高中阶段各类贫困学生资助项目的申请、评审、公示、发放工作,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学生,特别是303个脱贫村的贫困学生,一个不少的享受国家资助政策。10月底前,实现贫困学生资助全覆盖。

(三)13年免费教育推进行动。积极做好13年免费教育的宣传工作,正确引导人民群众的心理预期,为政策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秋季学期开学前,要根据免费教育政策要求,及时将免费教育补助资金拨付到各级各类学校,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开学期间,要规范学校收费管理,对物价部门批准许可的收费项目,严格执行公示程序,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监督,坚决杜绝择校乱收费、补课乱收费、强制收取服务性收费和代收费、乱订教辅材料、自立项目乱收费等各种违规收费。要强化监督检查力度,确保13年免费教育政策不折不扣的得到落实。

(四)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行动。加快学校食堂建设和设备配置,培训食堂从业人员,推进学校食堂供餐模式,满足学生供餐需求,在实施营养餐全覆盖的基础上,着力提高营养餐实施水平。加强督办检查,推进学校食堂食品安全电子监管,确保食品安全。加强学生营养健康教育,做好学生营养状况监测评估,切实改善学生营养。

(五)职业教育惠民富民行动。加大全市中等职业学校统一招生工作力度,强化中等职业学校招生的统筹管理,落实职业教育招生“双线责任制”,满足学生对优质职业教育的个性化需求,在10月底以前完成全市中职招生7436人的目标任务。在中高考录取期间,及时做好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调查摸底工作,了解学生的培训、就业意向,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初中毕业生提供免费中等职业教育,确保秋季学期顺利入学。充分利用暑假期间,积极协调人社、扶贫等部门,及时开展对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免费技能培训,在10月底以前,完成所有未升学初高中毕业生的免费技能培训工作。

(六)农村学校师资能力提升行动。在秋季开学前,做好20xx年服务期满特岗教师考核聘用工作,通过特岗计划、事业单位招考完成1001名中小学教师招聘工作,完成120余名免费师范生安置、高层次人才引进,确保新录用教师按时上岗。完成对20xx—20xx年交流轮岗校长教师考核工作,安排20xx—20xx学年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和“三区”人才工作。乡村教师补助政策落实到位。大力开展师德师风教育和优秀教师评选活动。积极实施国培计划和省级培训项目,通过培训团队建设、送教下乡等项目提升县区教师培训能力建设和教师素养提升。采取送培到县、分层分类等形式开展中小学教师暑期岗位培训和骨干教师域外培训,在10月底前,完成10000名教师培训任务。

(七)贫困村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行动。加强贫困村义务教育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工作力度,把项目质量和施工安全作为实施全面改薄工作的“红线”,严格执行国家质量安全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严格勘察、设计、施工和监理等基本建设程序,确保工程质量。进一步细化进度表和路线图,将工作任务落实到每个月度,对接到每所项目学校,充分利用假期,加快学校建设项目工程进度,争取在秋季学期开学前,有更多的新建、改扩建校舍投入使用,力争在10月底,项目开工达到100%,完成投资比例达到85%以上。按照县区制定的统筹农村发展创新试点实施方案,积极配合,主动作为,扎实做好办学条件改善、教育质量提升、义务教育控辍保学、贫困学生资助等教育脱贫各项工作,为创新试点镇村的`发展提供充足、优质的教育服务保障。

(八)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行动。按照省教育厅 “三秦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专项行动安排,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全面开展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活动,建立教师结对帮扶贫困学生的长效机制,关怀贫困学生的心智情感、学习生活,教育知恩感恩,激发成人成才,促进贫困学生全面健康成长。

(九)教育扶贫典型培育行动。在教育脱贫攻坚工作中,要扎实工作、勇于实践、善于创新,对好的做法、成功经验和先进典型要及时挖掘发现、指导培养和系统总结,成为带动教育脱贫攻坚的示范和引领。在10月底,基本培育、总结出比较成熟的典型案例,在有关媒体报道,向上级部门推荐,形成一定的影响力。

(十)争先创优行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按照“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围绕“争创一流、争当先进”目标,做细、做实、做优教育脱贫攻坚的各项工作,确保在教育脱贫攻坚工作在各县区开展的“脱贫攻坚百日会战”行动中位居第一方阵,为年度考核中取得优异成绩打好坚实基础。

三、保障措施

(一)健全工作机制。各县区、市直各学校要加强 “百日会战”行动的组织领导,制定具体行动方案,全面实行工作推进“事前列单、事中跟单、事后清单”机制,明确任务,有计划、有步骤的推进“百日会战”行动深入的开展,并于8月11日前将行动方案报市教育脱贫办公室。市教育脱贫办公室将根据各县区、各学校的行动方案,从8月份开始对“百日会战”行动实行周报进度、月通报和会战总结评估制度,突出过程管理,加强明察暗访,定期召开办公室联席会议,汇总“百日会战”行动落实情况,研究推进落实工作措施。

(二)强化责任落实。各县区、各学校要根据“百日会战”确定的目标任务,按照“三单”制的要求,建立台账,倒排工期,夯实责任。各县区教育行政部门要承担主体责任,做好时序安排、政策落实、力量调配、进度推进等工作。各级各类学校要履行好各自具体责任,切实做好宣传动员、对象识别、资金发放、政策实施等工作。

(三)加强督导考核。一是加强巡查,市、县教育行政部门成立督查组,专门负责“百日会战”行动督查工作,不定期开展明察暗访,及时反馈问题线索。二是跟踪督办,实行谁检查、谁负责整改落实,一包到底的督查和整改同责工作机制。三是纳入年终考核,把教育脱贫攻坚“百日会战”工作开展、巡查和问题整改、工作成效等情况作为主要的权重,用于年终教育脱贫工作专项考核。请各县区、市直各学校对照《20xx年教育脱贫攻坚百日会战任务列单》(见附件),扎实做好各项工作,于20xx年11月8日前,将“百日会战”行动总结报市教育脱贫办公室。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17

为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引领示范作用,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社会正能量,营造推进叶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良好氛围。具体工作方案如下:

一、总体要求

深入贯彻落实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自治区党委八届七次全委(扩大)会议、地委扩大会议和县委十一届六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围绕实现叶城社会稳定和长治久安的总目标,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迎接20xx年自治区成立60周年、道德模范评选年和深入开展自治区第33个民族团结教育月活动有利契机,坚持时代性、先进性、群众性和实事求是相结合,坚持宣传教育、示范引领、学习实践相统一,大力加强先进典型的推选、培育和宣传工作,深入挖掘地、县先进典型的闪光点,充分发挥先进典型的群体效应和示范效应,积极传播社会正能量,努力形成“老典型常树常新、新典型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切实用榜样的力量激励各族干部群众为建设团结和谐、繁荣富裕、文明进步、安居乐业的社会主义叶城而不懈奋斗。

二、推选重点

1、道德模范。“诚实守信模范”、“助人为乐”、团结友爱模范“、”见义勇为模范“、“敬业奉献模范”、“孝老爱亲模范”等。

2、最美人物。“最美基层干部”、“最美人民警察”、“最美警察”、“最美医护人员”、“最美农村致富带头人”、“最美企业职工”、“最美教师”、“最美志愿者”、“最美青少年”、“最美援疆干部”等最美人物和身边好人。

3、民族团结进步模范。致力于宣传落实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推动民汉干部群众互学语言、主动实践各民族嵌入式社会结构和社区环境、推进各民族群众互帮互学、交流交往和促进民族团结、军民团结、兵地团结等方面的典型。

4、基层党员干部模范。在发挥基层党组织领导核心作用、加强基层干部和工作队伍建设、强化和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等基层组织和政权建设方面的突出典型,包括党支部书记和大学生村官。

5、为民服务模范。各类为民服务窗口,熟练掌握双语,树立为民服务形象、增加为民服务实效、改进为民服务作风、提高为民服务本领的服务标兵和行业模范。开展“访民意、惠民生、聚民心”活动中涌现出的先进群体、先进个人和典型事迹。

6、现代文化引领典型。在学双语、学文化、学技术,少生优生、勤劳致富、就业创业等方面表现突出的代表;倡导世俗化、现代化生活方式,在婚丧嫁娶、移风易俗等方面倡导现代文化新风尚、学习中华文化的突出典型。

7、见义勇为典型。在加强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强化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建立维稳长效机制等促进长治久安方面的突出典型;自觉与暴恐分子、宗教极端势力作斗争,积极参与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坚决抵制宗教极端思想渗透的先进典型。

8、援疆工作先进典型。能勤奋工作、开拓进取、真诚奉献,奋力推进叶城改革发展稳定各项事业,主动投身反分裂斗争,带头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叶城与内地交往交融,积极推进就业、教育、人才援疆等方面的先进集体和优秀个人。

三、有关要求

1、高度重视。各单位要高度重视先进典型的上报工作,指点专人负责此项工作,认真组织起草、完善先进典型材料,并及时上报。

2、严格把关。各单位对上报的各类先进典型主要领导要亲自审核,并上会研究确定,并由各乡镇(场区)党委、总支(支部)、县直党(工)委推荐。上报的先进典型材料要防止千人一面、千篇一律。

请各单位对每一类先进典型进行分类,按照重大、重要、一般三类典型,分类标清,报送典型材料。标题样本:XX县为民服务模范王军典型材料(重大典型或重要典型或一般典型;地区典型、县级典型):一心为民好干部。各单位上报材料(电子版、纸质版加盖公章),请于9月10前报县委宣传部。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18

主题式“同课异构”课题研究计划

9月 -----12月

在学校领导的指导和关心下,本课题组坚持按照开题计划进行课题科研工作。课题组的老师以“同课异构”理论为指导,结合“三个一”活动,积极开展校本教研,利用周四的数学业务学习活动时间进行专门的学习和研讨,使课题组老师们掌握一定的理论基础和理论依据,了解“同课异构”教学手段在学科中的运用和研究现状。

课题组老师结合自己的教学特点、教学风格、教学经验确定自己在课题研究中的重点努力方向,转变教学观念,树立课改的新理念,提高教师素养,更新和改进教师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手段。

在课题实践研究过程中,充分发挥教研组的作用,营造出浓厚的教研教改氛围,积极开展组内的集体备课,采用“同课异构”的形式,上好教研课,然后进行互动评议,通过上课老师的课后反思、分析学生的反馈意见、听课老师的点评,发现和总结实际教学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我们依据边研究、边实验、边总结的原则,及时总结研究成果,并初步把研究成果转化为教学工作实践。

同课异构校本研究的制度

我们课题组初步拟定了以下制度,保障“同课异构”研究的顺利进行。

1、充分准备:“同课异构”的研究需要对新教材、新课标、新理念有充分的认识。因此要求每位教师认真开展理论学习,认真做好业务笔记。要求每位教师经常上网查询资料,查阅有关书籍,更新观念,扩大视野。

2、保障落实:以教研(或备课组)组为研究单位教研组一周一次进行一次“同课异构”研究活动,课题负责人做好考勤记录。

在蹲点月内,该学科每周都要进行“同课异构”的研究活动。

3、规范过程:规范“同课异构”的研究过程:确定课题→个人备课→集体研讨→课堂实践→评课反思→完善教学设计→再次课堂实践→再次评课反思的`备课研究。

4、建立档案:建立“同课异构”档案,将研究资料、成果留存。

5、及时反馈改进:为了吸取经验,总结教训,我们要求老师经常性反思,对比性反思,提出新的问题,找到新的研究方向。

6、及时评价:重视每一位教师在“同课异构”研究过程中的表现:看看该老师能否积极参与研究活动;能否在深钻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能否查阅资料、补充教学内容;能否在研讨时,发表有个性的见解;能否博采众人之长,运用于自己的教学实践;能否善于思考,总结提炼。

工作安排:9月-1月

9月:全组讨论下半年课题工作计划,落实课题研究重点,和切入点。布置课题研究工作安排与实施方案。

10月:(1)围绕课题开展“三个一”教研活动,并及时评课。

(2) 召开课题组会议。

11月:(1)围绕课题开展教研活动。 (2)进行阶段性反思。

12月:(1)进行本阶段课题总结。 (2)布置今后的工作。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19

根据县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关于印发县20xx年脱贫攻坚“春季攻势”设施方案的通知》屏脱领办发(20xx)2号文件要求,为持续确保我镇农业产值提升、及贫困户增收,结合我镇实际,经研究制定镇20__年春耕备耕工作实施方案,请各村、相关部门贯彻落实:

一、总体要求

以我镇三年超常规发展规划为重点,实现“科技进村入户,助力增产增收”为主题,以民生工程,现代农业示范区建设,农作物高产创建等为载体,加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推进关键技术进村入户,密切产、学、研一体化建设为重点,统筹农科教各类资源,全面动员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基层一线,为农民提供全方位、多形式的科技服务和技术培训,促进农业科技创新和推广应用,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群众增收提供强劲科技支撑。

二、目标任务

1、全面动员镇农技推广人员:包括种植业、畜牧水产、农机、农村能源在内的乡镇全体农技人员,重点组织镇农业巡回小组、重点贫困村农技员、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畜牧水产站工作员进村入户,深入田头、圈舍指导服务和开展科技培训工作。

2、目标任务:一是持续抓好我镇2.5万亩茵红李春季管理。二是1。65万亩镇早春茶的施肥、用药、采收工作。三是对三洞、油坊村朝阳食用竹春季种植管理工作。四是动员全镇贫困户短平快养殖项目(家禽、家畜)加快补栏。确保今年全镇增产增收。

3、抓好春耕物资准备,各村要积极与化肥、种子经销大户联系,做好春季生产各项物质的.准备。

4、加强农资市场管理,确保坑农损农事件不再发生。

三、时间安排

1、2月1日——20日,组织畜牧水产站、农技等部门对全镇开展一次农资市场清理检查,17个村全覆盖茵红李及茶叶现场冬季管理培训。

2、2月20日——3月15日前,各村农技人员及农业巡回小组对非重点贫困村及重点贫困村村民组织开展一次春季全覆盖茵红李及茶叶冬季管理科技培训。

3、3月5日——3月20日,集中精力抓好茶叶采摘、销售,养殖补栏工作。

4、3月20日——4月10日抓好柏香、茶叶村、沙田、漆树开展1200亩茵红李示范园建设。

四、工作重点

1、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

各涉农单位要划片包干,深入田头地头、畜禽栏舍、,针对不同生产情况,开展现场技术指导服务。要突出抓好茶叶追肥,茵红李病虫害防治及施肥,幼仔猪补栏工作,抓好动物重大疫病防控;鱼塘消毒、同时要指导生产基地,农民合作社及种养大户搞好农产品营销,确保市场供应。

2、加强宣传,扩大影响。

利用电视、广播、网络、技术服务明白纸、短信、板报等多种形式,加强生产技术和惠农政策的宣传普及,组织专家到村开展讲座,同时利用场镇赶集开展生产技术咨询。

3、加强领导。

镇成立以镇长任组长、分管农业副镇长为组长的春耕备耕领导组、镇农村经济服务中心、镇畜牧水产站、镇农业巡回小组主要负责人为成员,实行分片包干,强化指导,镇将分期组织检查指导。对工作不力的的村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20

一、基本情况

二、指导思想

突出“名优特新”发展绿色优质蔬菜。突出规模优势,以设施种菜为主。以规模种植为重点。提高经济效益,推动我县蔬菜生产上台阶,推动地方经济快速增长,促进农民增收。

三、规划内容

小拱棚4000亩。蔬菜种植面积8400亩,三年计划建成大拱棚1200座(亩)日光温室50座。地膜菜3200亩。发展山地大葱12000亩,产量3.06万吨,产值3100万元,人均收入1614元(详见附表)

1设施种菜

四、重点工作

1搞好规划。科学规划。确定种植适宜片带。西部川区为大葱、黄瓜、茄子种植区,规划要因地制宜。按照不同地形。东部为芹菜、辣椒种植区,中部为甘兰、白菜、西红柿种植区。

2资金筹集。按照“县投、乡补、群众筹”原则。各自立项,资金是设施蔬菜生产最大制约因素。建议发改、财政、科技、农牧、水务、农综、扶贫等部门按照各自业务特点。归口扶持,整合项目资源,确保大棚建设顺利进行。

3保证质量。从水泥预制件和棚膜购置、打墙等工作要严把质量关。谁建棚谁把关”共同监督,大棚建设中。做到谁购料谁负责。确保施工质量。

4品种引进。县上把蔬菜优良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当作重要工作来抓。引进蔬菜、大葱良种,优质良种是蔬菜发展的'关键。通过外出考察、网上查询等方法。达到高产优质高效。

五、保证措施

1加强领导。涉及面广。建议县上成立四郎河川区开发领导小组,川区蔬菜开展是一项综合工程。工作量大。为了搞好此项工作。由分管县长任组长,有关部门主要领导任成员,具体负责川区开发的有关事宜,相关乡镇、村组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切实加强对此项工作的组织领导,确保工作顺利开展。

2靠实责任。县、乡相关部门要明确任务。定期考核,为了把川区开发工作落到实处。各负其责。要形成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技术人员长年抓,关键环节共同抓的长效机制,齐抓共管,抓出成效。

3技术培训。坚持“实际、实用、实效”原则,提高菜农素质是蔬菜产业开发的基础。技术部门要采取各种形式。开展行之有效技术培训工作,每年举办2期,每期500人(次)每户培训一名实用种菜技术能手,全面提高我县蔬菜生产管理水平。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21

为了加快我市实施品牌战略步伐,提升企业产品、服务质量和社会形象,扩大地方特色品牌、优势资源和主导产业的知名度,根据市三次党代会和市委三届四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的经济工作指导思想和战略方针,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市委三届四次全会精神为指导,以“品质强企、品牌兴市”为目标,采取政策引导、市场运作,启动内力与借助外势并举,激励与自律相结合的措施,鼓励、支持企业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围绕“三大领域”(工业、农业、旅游业)、“七大品牌”(林海雪原、中国雪乡、威虎山、莲花湖、东北虎、林海、雪原),强力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引进、靠挂优势知名品牌,争创省和国家名牌,带动海林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任务目标

经过3—5年的努力,培育一批地方特色品牌、优势品牌,争创一批省级以上名牌,叫响品牌经济,凸显品牌效应,初步构筑品牌经济框架和确立品牌经济的主体地位。

(一)培育销售收入5000万元以上的地方特色品牌、优势品牌产品10个;其中超亿元的地方特色品牌产品4个。

(二)争创省级名牌产品5个,国家名牌1个。

(三)引进省级以上名牌3个,靠挂省级以上名牌2个。

(四)创建“AAA”级旅游景点3个、“S”级滑雪场1个。

(五)培育“A”级绿色食品种植基地3个,通过GAP认证北药种植基地3个。

三、推进措施

(一)围绕三大领域,确立产业重点

1、工业领域要以酒业、木制品、米业、医药、冶金生产加工和矿产开发等行业为重点,提高产品质量,加强改造创新,加快产品质量监控和质量体系认证,全面夯实品牌基础。要以威虎山啤酒有限公司、雪原酿酒有限公司、横道河子酿酒总厂、威虎山米业有限公司、装饰材料厂、腾飞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东大先进材料有限公司、巨锋磨料磨具有限公司、建龙矿业有限公司和“五大”制药公司等企业为骨干,主打、“威虎山”、“林海”、“雪原”、“耐力”、“海腾”、“虎峰”、“雪都”、“巨锋”等地方特色、优势品牌,努力争创省和国家名牌。

2、农业领域要以山区产业化、农业产业化为主线,围绕“五大”基地(海浪河流域优质有机水稻基地,以海林镇为主体的蔬菜基地,以横道、山市为重点的小浆果基地,以山市、横道、二道为重点的北药基地,以海林、长汀、三道为重点的食用菌基地)、“两个”小区(新海、长石标准化蔬菜种植小区)建设,开发产业基地品牌,重点培育打造“威虎山”、“林海”、“东北虎”、“海浪河”特色品牌。

3、旅游领域要通过全面完善三区(威虎山景区、中国雪乡景区、莲花湖景区)、一园(俄罗斯风情园)、一线(红色经典旅游线)和主要景点基础设施建设、开发精品旅游项目、完善服务功能,加速提升品牌。

(二)保护区域无形资产,抢注特色优势品牌

从突出我市人文地域特点的七大品牌原则出发,使我市的特色资源能得到有效的开发,无形资产得到有效利用并得到合法保护,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采取多种形式抢注品牌。

1、结合产业优势抢注。各乡镇、经济部门要结合各乡镇、产业发展的优势,对已经形成优势产业的产品和服务项目,要扩大注册品牌范围,对具有地方特色的优势资源及尚待开发的产业项目要抢前抓早注册品牌,开发保护海林地方的优势品牌。

2、鼓励企业个人抢注。企业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对已形成规模的产品和准备研发的产品积极抢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个体工商从业人员要增强品牌意识,结合经营的项目抢注品牌。

3、发挥协会作用集体抢注。协会要充分发挥职能作用,牵头组织会员企业抢注具有行业特点的品牌。按照互惠互利的原则,做到统一协调、统一品牌、统一管理。

4、政府投入重点抢注。政府从扶持企业角度,保护地方特色品牌,对企业维权保驾护航。按照区域宏观发展规划,对企业暂时没有注册产业项目的政府出资抢先注册,企业使用品牌,政府可按成本价格有偿使用。

(三)采取多种形式,整合品牌

在品牌的整合上,按照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一业一策的方法开展品牌整合,促进品牌提档升级。

1、行业规范整合品牌。成立“威虎山”、“林海”、“雪原”品牌协会,按照各自产品的特点,制定本行业产品的标准和使用品牌的章程,建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的机制,巩固提升地方特色品牌信誉度。啤酒、白酒、果酒、矿泉水、饮料产品的威虎山、林海、雪原品牌企业,要独立经营,联合促销,共同开发市场,扩大地方品牌知名度,同时,按照自愿互利的原则,吸引同行业、同类产品的企业,组建紧密型与松散型相结合的经营联合体,形成品牌产品多元化,发展壮大食品产业。

2、资产重组整合品牌。以装饰材料厂为龙头,将柴河耐力木业公司、绥欣木业公司、星源木业以及在俄罗斯木材加工厂实施资产重组,成立海林耐力木业集团公司,引进美国大城公司实施合资合作,开发新产品。在原有的“耐力”牌百叶窗、实木地板、实木家具基础上,产品拓展到耐力牌依娃柜、抽屉板、沙特透气门窗系列产品,销售收入每年实现增长5000万元。扩大耐力品牌的国内外市场份额,力争3至5年争创国家名牌。

3、借助外力靠挂整合。要全面增强品牌意识、名牌效应的观念,彻底改变“宁当鸡头,不当牛尾”的观念,借助大集团的技术力量、营销渠道、名牌效应发展地方经济。一是让利靠挂。行业协会要组织企业走出去,请进来,主动与名牌企业建立供销关系。要统一质量标准,让利销售,形成规模优势,壮大自已的实力。二是配套靠挂。木业、机械加工业、山产品企业要主动上门,靠大挂强,腾飞配件公司要进一步加大与一汽的配套规模,开发新产品。并加强与海林森工企业的加工协作配套,提高海林机械加工水平。三是兼并挂靠。引导横道果酒厂利用自己的品牌优势,寻求同行业的知名企业或有实力的企业实施兼并或零价出售,盘活企业资产,整合林海牌果酒。

4、开发资源整合品牌。一是海林有品质好,储藏量大的沸石、白岩、铁矿石等资源优势,有关部门要制定开发规划,注册具有海林地方特色东北虎、威虎山品牌,发挥地方资源优势和品牌优势开展对外招商,引进大集团到海林投资开发资源整合品牌。二是建龙集团加快二期工程建设,达产达标,注册东北虎商标,整合铁精粉品牌。三是引导巨锋磨具磨料公司与东大先进材料公司合作,利用技术、市场的互补性,实施品牌整合。

5、开发精品项目提升品牌。威虎山景区:一是要通过政策激励、优化环境尽快盘活俄罗斯风情园。二是要按照保护生态、回归自然的要求,积极建设好“七里地”、“佛手山”、“大青沟”、“大石沟”等特色旅游景点。三是要进一步加大投入,提高档次,加快建设好虎园野生动物大世界。

中国雪乡景区:要突出原始生态主题,抓好双峰“雪乡人家”、“太平沟原始森林和海浪河漂流区段景点配套设施建设。同时要开发雪雕、雪迷宫、滑雪表演新项目。

莲花湖景区:要在作好旅游规划修编的基础上,突出抓好鹰嘴峰、锅盔湾、群力湾、月亮湾、北方“小九寨”和钓鱼台、原始森林公园等景点的建设。

烈士陵园:突出杨子荣英雄形象和林海雪原主题,新建烈士陵园、纪念馆,开辟红色经典旅游线。

6、联牌联销整合品牌。一是蔬菜基地。要以蔬菜大市场为展示平台,发展扩大蔬菜协会会员,要在各乡镇成立蔬菜协会分会,统一使用“海浪河”品牌,协会要提供技术支持、市场营俏信息,做好产前产中产后服务,同时,要扩大蔬菜标准化小区建设,整合“海浪河”品牌。二是食用菌基地。要以海林镇的猴头菇、三道滑子蘑、长汀的黑木耳基地为重点,统一使用“威虎山”品牌,由乡镇政府引导,食用菌协会牵头进行品牌整合,产品要统一包装、统一质量、统一销售,扩大营销规模,积极争创绿色食品基地。三是水稻种植基地。以海林、新安地区为主,利用绿色水稻基地和有机水稻种植基地的.优势,与威虎山米业公司建立稳定供求关系,统一使用“威虎山”品牌。四是浆果基地。以山市、横道镇为重点,以完达山健康食品为龙头,统一使用“完达山”品牌,带动我市的浆果业的发展。五是北药基地。以山市、横道、二道为重点,由北药协会牵头将五味子、刺五加、平贝、黄芪等统一“雪原”、“威虎山“品牌,通过协会使基地与种植户连接,再与企业连接,为我市的药业发展提供充足的原料保障。

(四)开辟“绿色”通道,服务打造品牌

政府部门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转变职能,强化服务。

1、工商部门为企业、个人做好注册品牌咨询服务和申报工作,切实保护地方特色品牌和名牌企业的合法权益,严厉打击假冒地方品牌和名牌产品的侵权行为。质量监督部门要指导企业建立健全产品质量标准。做好企业产品质量、环保质量认证咨询服务。为企业打造品牌、争创名牌创造优良发展环境。

2、发改局、财政局、科技局,要围绕企业产品创新、技术创新,帮助企业搞好项目包装,跑省进厅争取国家、省市各类扶持资金,提升产品科技含量和企业的综合实力。

3、旅游局、经济局、农委、各乡镇等部门,一是要深入企业,做好调查研究,并结合产业的特点,按照一业一策的原则整合品牌。二是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的联系,帮助企业进行产品研发、科技攻关、技术改造,提高企业创新水平。三是帮助企业做好品牌包装策划,市场营销,产品宣传,要组织企业参加各大型展销会,展示地方产品、树立企业形象,拓宽市场领域。

4、政府服务中心要对地方品牌企业和引进名牌企业实行“特事特办、急事急办”,为企业需求提供跟踪服务。

5、招商部门要为地方企业引进、靠挂优势企业、知名品牌,牵线搭桥,寻找伙伴,提升企业地方品牌知名度。

6、工商联、行业协会,要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建立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规范、自我提高的互相促进机制,为企业打造品牌、争创名牌提供沟通、协调服务。

(五)广开渠道,大造舆论,宣传推介品牌。

一是在全市上下宣传品牌。要通过各种会议广泛宣传我市打造品牌、争创名牌的战略思想和相关政策,及时报道打造品牌工作的推进情况、典型事例,利用广播、电视、简报、宣传打造品牌,要在全市上下营造打造品牌的发展环境。二是制作反映我市特色资源、产品、精品服务项目的专题片、光碟和画册,广泛向外传播,重点选择影响面广、影响力大的报刊、广播电台、电视台,加大宣传力度。三是借助举办“三节一会”即“中国雪乡旅游节”、“莲花湖旅游节”、“海浪河漂流节”,“林海雪原旅游论坛年会”和参加国家各种招商引资、经贸洽谈、文化交流活动的有利时机,宣传海林特色品牌。四是建立网站。利用网上传播渠道推介海林优势资源,优势品牌、招商项目和海林发展环境,提高海林城市品牌知名度。

(六)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精心培育品牌

1、对抢注地方特色品牌的企业和个人,市政府按注册品牌直接费用的50给予奖励。政府抢注的地方特色品牌,对企业实施成本价格转让;对发展潜力大的优势企业实施无偿转让。

2、优势企业允许其他企业共同使用地方特色品牌和优势品牌,按被拉动企业新增税收地方分成部分的10给予优势企业奖励。企业、个人已注册的地方特色品牌转让出租给其他企业,按受让企业该品牌新增税收地方分成部分的10给予出让、出租方奖励。

3、通过组建企业集团,发挥品牌效应拉动地方经济增长,按集团成员企业品牌产品新增税收地方分成部分的10对品牌所有权企业给予奖励。

4、域外优势企业带名牌来海林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除享受招商引资政策外,省级名牌视投资规模给予20万元—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国家名牌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优势企业以名牌与地方企业合资合作,除享受招商引资政策外,省级名牌给予1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国家名牌给予5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5、地方企业与名牌企业靠挂,实行联牌经营,拓宽市场增加效益的,按新增税收地方分成部分的10给予地方企业奖励。

6、企业打造地方特色品牌,单产品销售收入达5000万元以上,按新增税收地方分成部分给予10奖励。

7、对达到“AAA”级旅游景点和“S”级滑雪场分别给予10万元奖励,在此基础上增加1个“A”或“S”给予10万元一次性奖励。

8、对获得省级名牌产品称号的企业,给予2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获得国家级名牌产品或中国施名商标的,给予100万元的一次性奖励。

9、对包产业、包企业、包项目的部门引进省级或国家级名牌,并产生经济效益的,按企业新增税收的10给予一次奖励。

10、市财政每年拨专款100万元,用于支持海林地方特色品牌促销。

四、组织机构

为了保证全市“打造品牌、争创名牌”工作顺利推进,成立海林市推进“打造品牌、争创名牌”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宋树发市政府市长

副组长:x市政府副市长

x市政府副市长

x市政府副市长

成员:莲花湖风景区管理局副局长

x市农委主任

x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局长

x市发改局局长、项目招商局局长

x市财政局局长

x市工商局局长

x市科技局局长

各乡(镇)乡镇长

下设办公室。办公室主任:李富生(兼)。办公室成员从有关部门抽调。

乡村治理工作方案范文 篇22

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7.8级地震,四川、甘肃、陕西、重庆、云南、山西、贵州和湖北等8省市受到影响,预计空气自动站、水质自动站、实验室仪器设备和供水供电设施等将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坏。为了加强环境污染监控,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现提出抗震救灾期间环境应急监测工作方案。

一、水质自动站

1、尽早对站房、建筑基础及周边地质环境进行一次安全检查,必要时请专业部门鉴定。

2、如果站房属于危房,存在倒塌危险,或其基础及周边环境出现塌方等灾害,立即远程停止水站运行,切断电源。

3、如果站房及周边环境正常,尽早对仪器设备进行一次现场检查,同时做一次标准溶液检查。对于数据明显异常的仪器进行校准或更换备件,确保运行正常、通讯通畅、数据准确。

4、每天安排专人监视水质变化,做好预警监测工作。如水质出现异常,监测频次加密至1次/小时,并及时派人现场取样回实验室分析。

二、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

1、密切监视饮用水水源地水质可能遭受意外污染的情况,建议每天巡查一次,并对水质变化的指示性pH、电导率和溶解氧进行现场检测,具备应急监测能力的监测站现场可增加氨氮和酚类等项目。

2、如果水质出现异常或获知存在潜在污染的可能性,应立即在水源地上游设立2~3个预警监视断面,根据情况加密监测。

三、空气自动站

1、尽早对空气子站进行一次巡检,检查站房结构是否损坏,设备有无损坏,电力供应是否正常,通讯线路是否通畅,检查站房温度是否在25±5℃范围内。

2、对地震中倒塌或结构受损的站房,要尽早修复或重建,并保护好仪器设备。

3、对损害严重、需要更换的仪器设备进行及时更换,在受损监测设备完成检修维护后,应进行一次多点校准。对仪器运行状况可能受到地震影响的设备,应进行一次零/跨校准。具体工作参照《环境空气质量自动监测技术规范》(HJ/T193-20__)及《环保重点城市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规定(暂行)》(总站综字[20__]44号)的要求进行。

4、造成供电中断的空气子站要及时恢复供电。供电恢复后,应对各监测仪器进行一次校准;对于用β射线法和TEOM法(微量振荡天平法)监测PM10项目的监测分析仪器,应进行一次流量校准,在条件允许情况下,可同时用标准膜进行标定;应检查空调设备的运行状况。南方地区的停电可能造成空气子站站房温度过高、监测仪器设备损坏或数据丢失等问题。

5、数据传输中断的子站,要及时恢复传输线路,保证数据传输的通畅。

四、污染源

1、重点工业污染源:密切关注重点污染源排放状况,尤其关注排放有毒有害物质等存在环境安全隐患的污染源,根据受灾影响情况安排必要的应急监测。对于治理设施损害等原因造成的非正常排放污染源,要立即开展应急监测,并将结果及时报告当地环保局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监测项目包括主要污染物及特征污染物。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