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回忆的亲情散文:烟雾缭绕的灶房

来源:飞鸿范文帮 1.23W

小时候,家里有十三口人,吃饭要放两张桌子。大爷,也就是爷爷的哥哥,还有奶奶父亲母亲、很小的弟弟妹妹坐在火炕上吃,用的是一张八仙桌,梨木的,沉甸甸的。我们几个兄弟姐妹在屋地放的一个条桌上吃,有两条长长的木板凳,八仙桌和条桌不知道是哪位祖宗留下来的,有的地方已经磨得没了棱角,从打我记事起,家里就有这两样东西,和奶奶柜子上插鸡毛掸子的大青花瓷瓶,一定是我们家的老古董。前年回家,听说八仙桌和条桌被收买老傢具的给收走了,青花瓷瓶早已不知弄哪去了。头些年回家,总要看看那个做了碗柜的长条桌,它的下面是一排放置餐具的柜橱。放置灶房烟熏火燎的,它还是原来的那个样子,没有丁点儿的腐蚀,我不知道它是什么木头做的,只是有点儿惋惜。

家庭回忆的亲情散文:烟雾缭绕的灶房

二姐很早就给我们做饭了,因为妈妈病了。二姐十三四岁便担起了操持家务和照顾弟弟妹妹的重任。大姐在外读书,大哥去服兵役了,二姐是我们的主心骨。可怜她如花似玉的年华,竟没有一天是光辉灿烂的。

烧饭用的是桔杆。堆桔杆的地方,下面是个菜窖,是用来储藏土豆的。家里每年都会收获上千斤的土豆。房后还有个大菜窖是用来储存白菜、萝卜、胡萝卜的。那时候这些蔬菜是冬天必备的,也都是自家地里产品。都说人多吃饭香,这话一点不假。十几口人一起吃饭,一大盆的小米饭和半锅的热菜一会就见底了,粗茶淡饭㫓的也香,一个个长得都很结实。二姐做饭很辛苦。气压低的天气,炕缝或者灶坑会倒烟,灶房的水气也很大,有时对面看不见人,要开门放一会儿烟气。二姐每天都要起早做饭,冬天的时候,早上到灶房,摸哪都是凉的。淘米洗菜用的都是凉水。二姐的双手,常常会有裂囗,手和脚也时常会被冻伤。逢年过节,二姐更累。年前要准备过年的食品。炕上两个大号瓦盆发黄米面,要蒸一缸的粘豆包。家里每年都要杀一头猪,要做烩酸菜,要做祭祖的供菜。这是二姐最累的时候。虽然父亲也会下厨房帮助二姐,但唱主角的永远是二姐。

秋天的时候,二姐会抽空晒一些干菜,留着冬天调剂伙食。同样的白菜萝卜土豆,换着样做。父亲喜欢吃辣的,二姐便把红辣椒放在火盆上烤,烤辣椒的香味弥漫在整个屋子。三弟秋天在小河沟下蓄笼,会窝到小鱼小虾和泥鳅。这是我们小时候最爱吃的东西了。奶奶还养了一群鸡,可以吃到鸡蛋和鸡肉。过生日时奶奶会给煮两个鸡蛋。揣在兜里不捨得吃。家里还养了蜜蜂,产的蜜足够一年吃的。

二姐给我们做了十多年的饭。母亲去世之前她还能坚持上学读书,母亲去世后她便辍学了。她的大好前程就这样被断送了。后来弟弟妹妹长大了,能够自己照顾自己了,二姐出嫁离开了这个家,我也得到助学金到学校住宿了。四妹接替二姐下了厨房。大爷、奶奶也相继离开人世。二哥结婚以后。就由二嫂操持家务了,这个家总算有个家的样子了。

几年之后,三弟服兵役去了部队,四妹也结婚了,两位哥哥也都搬进了新居,家里只有爸爸和四弟五妹,很是冷清,再没有十几个人一起吃饭的热闹气氛了,五妹也下了厨房做饭了,直到四弟成家。后来五妹考上了中专。

我们姊妹五个,只有我和大姐因为在外读书没有做过饭,二姐、四妹和五妹都不同程度的为这个家吃苦受累。我很感激她们。忘不了母亲仙逝后那些艰难的岁月,忘不了小妹喝白面浆糊吃饼干小米粥活命的辛酸往事。二姐每年要做十多套的棉衣,我学针线活就是从那个时候开始。有妈的孩子是个宝,没妈的孩子是根草,这话我是深有体会的。庆幸的是,我们姐弟各个都成长,成家立业了,这对父亲是个安慰,对母亲有个交代。也不枉哥哥姐姐们辛辛苦苦的付出。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