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乡情优美散文:背柴

来源:飞鸿范文帮 2.51W

背柴是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最经典的农活之一,在21世纪回想那些年的背柴故事吧!

关于乡情优美散文:背柴

上世纪七十年代,农民背回柴,才能烧火做饭,在那个时代,人穷山也穷,既没吃的,也缺烧的。南山森林的柴,也不能说砍就去砍,人家林业部门还管着,要偷着去砍。背柴也不是说要去就去,生产队放假才能去,一般放假腊月二十几了,放假后人们赶紧去背柴,那时候,农民苦断了筋,生活确实没有活路。

人的生活,都需要熟吃热睡,邻近的柴草被人割光,因此,要到很远的森林去背柴。我们渭河南边村的人还离林近一点,渭河北面村的人离林子远,还辛苦。

寒冬腊月,高山多积雪,流水亦成冰,寒风如狮吼。风吹在脸上像刀割样生疼。

那个时候的人们,家里普遍人口多,劳力多的人家,日子还算好过点,特别是劳力少娃娃又多的家庭,常常是过着衣不遮体,饥寒交迫的日子。都说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在那个年月走过的人,这句话体会最深。

鸡叫三遍,大概四点多,外面一片漆黑,偶尔也有昏暗的星星,衣着单薄的人们,迎着刺骨寒风,要去山里背柴,上山的路上,遇到很多背柴的伴,成群结队一同去背柴,翻山越岭,天亮才到森林,踏着厚厚的积雪,沿着人们踩出来的羊肠小道顺坡而上,茂密的荆棘,划破手,划破脸,划破衣裳,那是很常见的事,早晨的山坡,霜落在厚厚的树叶上非常的滑,一不小心摔个马趴,本来就早被冻僵的手,这样一摔,麻酥酥的,半天都没有知觉,好不容易攀上森林山岗,找到好点的柴禾,抓紧砍上一背,扯下山岗,整理好后,抓紧吃几口随身带的馍馍,趴在下溪边美美的喝几口凉水,背上柴回家。

沉重的柴禾压弯了腰,豆大的汗水洒在山间小路,中午时间,将一背柴,背回家,擦擦头上的汗水,带着收获的喜悦,进屋去吃早饭。乘生产队放假要背很多柴,才能维持一年之用,其辛苦可想而知。

在今天的新时代,农民不背柴了,果园修剪的树枝几年烧不完,人富了,林也富了,村周边的柴草长的很长没人割,冬天吃完饭,在暖烘烘的热被窝坐下看电视,多么幸福,真诚的感谢党,是党的改革开放的好政策,才使我们农民过上了幸福的生活。

本文作者: 幕歌

公众号:最文亭

热门标签